养生 > 养生大全 > 冬季养生中医 > 导航 >

冬季养生中医

冬季养生中医

2020-12-31
  • 1、远古中医 黄帝与炎帝的贡献
    1. 黄帝内经与养生
    2. 黄帝内经与女性养生
    3. 冬季养生中医常识黄帝内经

    远古时代 (公元前2200年)

    在这时期,中国版图上已形成不同的部落,起初始祖居民穴居野外,为生存必须与自然界斗争。在寻觅食物过程中,他们发现某些食物能缓和身体不适,但某些食物有毒性,能引致死亡。

    火的应用对 当时穴居部落起了重要的改变,熟食不但缩短消化食物的过程,而且火能御寒、照明、驱散山洞中的潮湿,改善居住的条件,自然也减少了疾病。当时人们利用热石取暖时,发现以石头烘烤不同的体表部位

    可以舒缓某些不适,另外亦发现利用骨针捶击特殊位置可舒缓某部位的痛楚。这些经验奠定了草药、针灸治疗的基础。

    当时虽没有医生这种专职,但一些专长这方面技能的部族成员被尊称为巫,因为他们治疗时往往结合巫术。

    黄帝与炎帝

    相传这个时代有两位传奇人物,黄帝与炎帝(又名神农)。历史学家虽不能确定他们是否真正存在,但可以确定他们的年代大概是公元前2500-2700年。两人都被认为是中医药始祖之一,对中医药贡献良多。

    更多>>
  • 2、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1. 养生黄帝内经
    2. 黄帝内经养生
    3. 冬季养生中医常识黄帝内经

    一、《黄帝内经》是什么书?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

    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了。什么是医经呢?《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指出: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剂和之所宜。至剂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这就是说:医经是根据人身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情状,用以阐发百病的根源、死生的界线,而度用适当的针灸汤药等治疗方法以及如何调制各种适宜的药剂。最好的药剂之功能就像磁石取铁一样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高明的医者违反医学理论,致使当愈者反剧,当生者反死。简言之,医经就是阐发

    更多>>
  • 3、中医养生冬季养生在于“藏”冬季养生常识
    1. 中医冬季养生常识
    2. 冬季中医养生常识
    3. 冬季养生养生常识

    冬季寒冷,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冬季养生:神藏于内

    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冬季养生:饮食藏热量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

    更多>>
  • 4、中医冬季怎么养生保健
    1. 中医冬季养生保健
    2. 中医冬季保健养生
    3. 中医养生与冬季保健

    冬天来了发现好冷了,很多时候冷得都不想动弹了,但我却认为越冷越运动,越运动才会越保暖。中医冬季养生保健,冬天也要学会养生保健哦,冬天都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很多人不想过冬天,但这确实大自然的规律,秋去冬来,冬暖夏凉,春风吹又生。我觉得一年四季有自己的分工就挺不错的啊。

    冬季是养生的黄金时节,7个中医养生的保健妙招,让你在寒冷的冬天做个健康冬美人。

    1、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此语出自《黄帝内经》,古人的早睡是指晚上9点钟就要上床入睡;早晨太阳出来了,再起床。就是所谓的天睡我睡,天醒我醒。现代人不必拘泥于此,但是,在冬季适当的早睡、晚起,不熬夜,是非常有必要的。

    晚上早点上床,练习瑜伽的打坐调息,或揉搓脚心(涌泉穴),用手掌搓热后腰(肾腧穴),艾灸或热敷小腹(关元穴),这些穴位有养肾安眠的作用。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可双手抱膝,让背部在床上前后滚一滚。双腿上举,做空蹬自行车,先正向再反向。俯

    更多>>
  • 5、中医冬季养生小常识
    1. 冬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2. 冬季养生小常识中医食疗
    3. 冬季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冬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1、冬季养生需要补肾

    节欲:冬与肾水相应。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关系着人的生命中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全过程。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关系人的大脑功能。冬日养生要顺应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对肾精的保藏主要是节欲,减少房事,避免过度的房事。另外,适宜的气功导引法可以补肾藏精,不妨多多练习。

    2、冬季养生需要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冬日里阳气内敛,外在的阳气不旺。多晒太阳是调摄七情、克服不良情绪的自然疗法。太阳可以驱散阴霾,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心情自然会明亮起来,不良情绪随之消除。在冬天里寻求一种安静的精神状态,可以保精怡神。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明,多晒太阳可以促使钙质吸收,从而强壮骨质,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门。

    3、冬季养生需要坚持运动

    别拒冷空气,冬天不少人会终止健身活动。研究表明,空气和皮肤温度间的差异刺激,能加强体温中枢调节活动,使皮肤血管收缩,提高肌肉兴奋性与收缩能力

    更多>>
  • 6、中医冬季养生知识
    1. 冬季中医养生知识
    2. 中医冬季养生知识
    3. 冬季养生知识中医

    冬季天气寒冷但是大家在天气寒冷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注意养生,因为东西不注意养生的话,容易让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冒的情况。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医上有关于养生的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针对不同的季节,中医养生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那么有关于中医上在冬季养生的方式会有哪些呢?

    1、冬季养生需要补肾

    节欲:冬与肾水相应。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关系着人的生命中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全过程。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关系人的大脑功能。冬日养生要顺应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对肾精的保藏主要是节欲,减少房事,避免过度的房事。另外,适宜的气功导引法可以补肾藏精,不妨多多练习。

    2、冬季养生需要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冬日里阳气内敛,外在的阳气不旺。多晒太阳是调摄七情、克服不良情绪的自然疗法。太阳可以驱散阴霾,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心情自然会明亮起来,不良情绪随之消除。在冬天里寻求一种安静的精神状态,可以保精怡神。现代医学研

    更多>>
  • 7、中医2020冬季养生小常识
    1. 冬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2. 冬季养生小常识中医食疗
    3. 冬季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1、2020冬季养生需要补肾

    节欲:冬与肾水相应。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关系着人的生命中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全过程。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关系人的大脑功能。冬日养生要顺应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对肾精的保藏主要是节欲,减少房事,避免过度的房事。另外,适宜的气功导引法可以补肾藏精,不妨多多练习。

    2、2020冬季养生需要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冬日里阳气内敛,外在的阳气不旺。多晒太阳是调摄七情、克服不良情绪的自然疗法。太阳可以驱散阴霾,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心情自然会明亮起来,不良情绪随之消除。在冬天里寻求一种安静的精神状态,可以保精怡神。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明,多晒太阳可以促使钙质吸收,从而强壮骨质,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门。

    3、2020冬季养生需要坚持运动

    别拒冷空气,冬天不少人会终止健身活动。研究表明,空气和皮肤温度间的差异刺激,能加强体温中枢调节活动,使皮肤血管收缩,提高肌肉兴奋性与收缩能力;

    更多>>
  • 8、中医:冬季御寒养生必学招
    1. 冬季养生茶御寒
    2. 冬季饮食养生御寒食谱
    3. 六招养生方法

    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较慢,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

    多吃御寒食物

    症状:腰膝酸软

    对策:腰膝酸软、气血两亏者大多畏寒,适当选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可改善这一状况。多吃御寒食物可以起到暖和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

    推荐:羊肉粥

    取鲜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盐、葱、姜适量。羊肉洗净切片,葱、姜切成碎块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同羊肉及调味品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本粥具有益气血、暖脾胃、添精补髓的作用,适于阳气不足、气血亏损、腰膝酸软者服用。

    补充蛋氨酸

    症状:手脚冰凉

    对策:严寒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脂酸及人体内氧化所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

    更多>>
  • 9、冬季中医养生健肺妙法
    1. 中医冬季养生
    2. 冬季中医养生
    3. 中医养生冬季
    冬季易损肺气的理论,提醒人们在冬季注意适应天气的变化,注重保护肺气,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

    中医根据季节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规律,总结出了冬季易损肺气的理论,提醒人们在冬季注意适应天气的变化,注重保护肺气,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补养肺气的方法。

    搓鼻法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磨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15~20次。每天摩鼻1~2遍,可增强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伤风、鼻塞不通。

    呼吸法 晚餐后两小时,找一处室外空气清新之地,先走10分钟,然后站定,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相叠,掌心向上,放于脐下3厘米处,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吸气,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再吸气、呼气,如此反复,持续半小时即可。

    捶背端坐法 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5遍。

    更多>>
  • 10、中医提示:冬季养生辨体质
    1. 中医体质养生
    2. 冬季养生温馨提示
    3. 冬季早上养生提示

    隆冬时节,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在这段时间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易发生或复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尹艳教授指出,人们在注意冬季的同时,若能自动自觉地避开传统误区,不仅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辨明体质,科学进补

    尹艳指出,冬季气温较低,五脏六腑既需要吸收充足的养分抵御风寒,又要储备好能量迎接春天的生发之气。因此,此时补气养血、濡养脏腑是养生的关键所在。“补养脾肾,藏阴益精”是冬季调补的重要原则。所以有“冬季进补”的传统习惯。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进补。一般而言,适当进补温热性质的羊肉、狗肉、鹿茸、人参等热性食物和药物,可以增强耐寒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但人的体质有差异,阳虚质、气虚质的人宜适合温补,而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的人由于体内原本存在虚火或实火,若盲目跟风热补,则犹如“火上浇油”。这三类人群应根据自身体质特点,适当平补。平素应少食生冷、肥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