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冬季养生全攻略
2022-02-11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如何分辩关于养生常识话题的对错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节气养生——白露养生全攻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
白露为每年阳历9月7日、8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165度,天气转凉。
2016年白露交节时刻 9月7号 12:51:02 农历 2016年 八月初七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天气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下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枝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晨光照射,更加洁白无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1一候,
更多>>私密部位1:产后阴道如何恢复?
由于怀孕的缘故,不可避免的是外阴、阴道及盆底组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下面逐一来说明其变化与恢复。
1、外阴的变化与恢复
分娩后,可引起外阴轻度的水肿,2~3周内自行消失。如果注意局部清洁和护理,会阴部的轻度裂伤或会阴的切口,一般都能在4~5天内愈合。如果会阴重度裂伤或伤口感染,切口裂开会增加产妇的痛苦,需要2周甚至1个月后方可痊愈。
2、阴道的变化与恢复
分娩时,因为胎儿通过阴道,阴道壁被撑开,会出现肿胀并有许多细小的伤口,分娩后1-2天排尿时感到刺痛,1周后恢复。一般情况下,扩大了的阴道产后1天就能缩紧。
分娩后,阴道扩大,阴道壁肌肉松弛,张力减低。阴道黏膜皱襞因为分娩时过度伸张而消失。产褥期内,阴道肌张力逐渐恢复,但不能完全达到孕前水平。黏膜皱襞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开始重新出现。
私密部位2:产后乳房如何恢复
要想不因为分娩的缘故而使乳房变得软软的,不再
更多>>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秋分】2018年9月23日
三候水始涸
二候蛰虫坯户
一候雷始收声
秋分
秋分习俗
1、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2、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
更多>>二十四节气秋分
秋分时间
2018年9月23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十四
秋分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4个节气。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日夜时间均等;二是气候由热转凉。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秋分之日“雷始收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入地收声。阳光随之衰微。前半秋,秋云逶迤,秋霞烂漫已成告别。后半秋,阴风四起,秋雨缠绵,该秋虫残鸣、红叶伤心了。
二候蛰虫坯户:后五日“蛰虫坯户”。王安石诗云:“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
更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过后,气温开始明显降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
它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是天气转凉的象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1.适时添衣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因此最好别过早、过快地添衣,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可适当早点结束“秋冻”,适时添衣。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
2.防颈寒
颈部是人体重要的部位之一,血管多穴位也多,大椎穴、风池穴等都在此部位。自寒露开始,要特别注意颈部保暖,可以用戴丝巾、围巾或穿高领衣服的方式,给脖子保暖,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3.护好腰
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的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按
更多>>福建西北部的泰宁被誉为“江南明城,状元故里”,历史上曾有过“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科举盛况,泰宁还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
泰宁中国静心之地,离凡尘最远和心灵最近的养生福地。
泰宁交通
飞机:泰宁县内没有机场,可乘坐飞机到附近的飞机场,如:沙县机场(距泰宁动车30分钟)、武夷山机场(高速公路约1.5小时)、南昌机场(距泰宁动车100分钟)、长乐机场(距泰宁动车120分钟)。
高铁:泰宁高铁站距离泰宁城区约3公里,其中福州、南昌到泰宁约100分钟,厦门到泰宁约180分钟、武汉到泰宁约200分钟、宁波、深圳到泰宁约5~6小时。
大巴车:泰宁的汽车网很发达的,多地都有到泰宁的客车,尤其是南方城市。上海、厦门、三明、福州、温州、莆田等城市都有车都可以直达泰宁。
景区交通:泰宁古城旅游集散中心分别有3条景区公交车通往上清溪、寨下大峡谷以及大
更多>>立冬节气。“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冬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立冬三候
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冻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地始冻
立冬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蔼蔼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雉入大水为蜃
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立冬习俗
天子迎冬
立冬日,古时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向群臣赐冬衣、慰问表彰军烈属。
民间贺冬
亦称“拜冬”,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大家也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
更多>>明天就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了。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季开始,还预示着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准备。那么这个时候在养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每候5天):“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
一候水始冰:此时中国北部天气已经较为寒冷,水泽开始结上一层薄薄的冰。
二候地始冻
土壤中的水分因天冷而凝冻,土壤随之变硬。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是野鸡,蜃是大蛤。有人解释说,在冬天时节,野鸡蛰伏,而蜃类会大量繁殖,故古人以为其是野鸡变成的。
对于整个冬天的气候冷暖,老人们还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那么一整个冬天都会寒冷;相反,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那么则会是暖冬。
古代立冬之日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即便到了现在,大家在立冬之日也会想庆祝一下。
北方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有立
更多>>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意味着开始进入冬季。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古人在这个季节多用占卜的方法来看整个冬天的冷暖。古人认为,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一个冬天都会寒冷;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反而一个冬天都不是很冷,是暖冬。
立冬的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在现代,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1.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2.贺冬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3.吃饺子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冻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4.冬泳
在我国多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用冬泳这种
更多>>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夏至养生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冷、暖空气团在此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适,一些蚊虫繁殖速度迅速,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洁净,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夏至养生先养心
夏至养生重点:“春夏养阳”,而养阳重在“养心”。
进入夏季,心情变得容易急躁,《黄帝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