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饮食养生 >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 导航 >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2019-10-05
  • 1、中医 儒家的养生方法
    1.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2. 中医养生的方法
    3. 中医养生方法

    本文导读:孔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虽然一身颠沛流离,但是还能享有73岁高寿,这与正确的养生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儒家的养生方法。

    儒家是我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对我国甚至周围的国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儒家对养生也有研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儒家的养生方法。

    养生理念:

    修身养性:仁德、孝道;

    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

    饮食养生:美食、卫生;

    兴趣广泛: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一)、修身养性

    1、倡仁德 施 仁 于人

    儒家宣扬 仁 的学说,孔子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观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2、讲孝道 敬老爱幼

    《孟子》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孝者寿 )

    3、 仁 者寿

    孔子提出 仁者寿 , 智者寿 。 仁 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孔子明确告诉后人说:

    发奋忘

    更多>>
  • 2、儒家弟子们是如何养生
    1. 儒家传统养生运动
    2.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3. 长寿老人是如何养生的

    儒家弟子是如何养生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是一句儒家典语。相者治世,医者救人,治世救人,是儒者的人生追求。因此儒医的雅号,就成了儒、医相通的标志了。

    在养生长生术方面,纵览儒家经典或文人笔记,各自所述之法虽多,但综其大要,基本可从饮食、男女、心性、居处以及其他杂法等方面来加以归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儒家亚圣孟子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食色性也的补充。孟子所说的性,指的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先天之性,也就是本能,是单纯的生理现象;孟子所说的大欲,则于生理现象外,还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后天心理上的强烈需求。这里彼此互补,对于人生两大欲念饮食、男女的看法,就完全了。

    从孟大儒的话看,儒家对于饮食问题和性问题非但十分重视,并且无所责难。这里,我们不妨先从饮食方面,来考察一下儒家对之是如何看法,并是怎样把它联系到养生中来的。

    《论语乡党第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

    更多>>
  • 3、读懂你的唇 中医通过观嘴唇看出身体毛病
    1. 中医季节养生观
    2. 中医夏季养生观
    3.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唇:嘴巴大且嘴角上扬者,相当有自我主张,个性开朗。嘴巴小的人,个性较低调,耐力十足,属于命运长跑能手。嘴唇上厚下薄者个性单纯,有强烈的家庭意识及恋母(父)倾向,下唇厚则重感觉,自我意识强烈,而且相当有鼓吹的能力。

    嘴唇暴露你的身体里是否有毒

    唇是你身体上所有器官中,第一时间把你身体里的情况暴露出来的窗口。没遮没拦,你身体里的所有良好和不好的情况,一览无遗的暴露出来。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不健康的唇,那么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健康的唇。

    健康的唇:淡红色,圆润饱满而不干燥,无溃疡、开裂、疱疹。

    读你的唇

    1、颜色

    a 嘴唇为红色或是深红色或是紫红色

    提示:你的身体状态还是火比较大,舌头就像是体内能量的指示灯,当你身体里的能量过多时就会因能量过盛而产生火。而且颜色越向着深红发展,代表着体内的火就越大。

    常见不适:牙疼、头疼、头晕、便秘、尿黄等

    防治方法

    1 立即减少以下物质的摄入,辛辣食物、 更多>>

  • 4、中医观嘴唇看“中毒”现象
    1. 中医季节养生观
    2. 中医夏季养生观
    3.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唇:嘴巴大且嘴角上扬者,相当有自我主张,个性开朗。嘴巴小的人,个性较低调,耐力十足,属于命运长跑能手。嘴唇上厚下薄者个性单纯,有强烈的家庭意识及恋母(父)倾向,下唇厚则重感觉,自我意识强烈,而且相当有鼓吹的能力。

    嘴唇暴露你的身体里是否有毒

    唇是你身体上所有器官中,第一时间把你身体里的情况暴露出来的窗口。没遮没拦,你身体里的所有良好和不好的情况,一览无遗的暴露出来。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不健康的唇,那么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健康的唇。

    健康的唇

    :淡红色,圆润饱满而不干燥,无溃疡、开裂、疱疹。

    读你的唇

    1、颜色

    a 嘴唇为红色或是深红色或是紫红色

    提示:

    你的身体状态还是火比较大,舌头就像是体内能量的指示灯,当你身体里的能量过多时就会因能量过盛而产生火。而且颜色越向着深红发展,代表着体内的火就越大。

    常见不适:牙疼、头疼、头晕、便秘、尿黄等

    防治方法

    1 立即减少以下物质的摄入,辛辣食物 更多>>

  • 5、中医观“汗”知“四虚”
    1. 中医季节养生观
    2. 中医夏季养生观
    3. 儒家饮食观与中医养生

    导读: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无力。眼下,随着南宁气温的提升,疲惫懒动又成了很多人常见的状况,这可能不是天气原因,或许是虚症上身。而中医中的虚证有很多种,应该怎样辨别,怎样治疗,且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生龙活虎的你,是不是出汗越来越多?是不是常出冷汗?会不会睡觉也盗汗?在中医里,汗,就是身体的雨,出汗的症状就是身体健康与否的晴雨表。夏季来临,人人都会出汗,下面让我们从出汗的表象,窥一窥身体的健康吧!

    常常出冷汗或许是阳虚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受到突然的惊吓,会出一身冷汗;或者感冒发烧了,出汗有时也是冰冷的?汗来源于身体,应该和身体的温度一致才对。可为什么生活中常常出现出冷汗现象?古书记载:大惊大恐大惧,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这句话的意思是,受到惊吓后,人的阳气就会突然消失,导致冷汗出现。而这就是阳虚。除了这些特殊情况,有一类人是但凡出汗都是冷汗,这就是身体的健康出现问题了。

    更多>>
  • 6、中医养生面面观 看中医如何养生有道
    1. 中医养生面对的人群
    2. 中医季节养生观
    3. 中医如何养生

    本文导读:中医的是许多人所推崇的养生方式,但是多数人其实不知道中医的养生方法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下中医的养生观念,供大家了解。

    你所不知道的中医养生观念

    平衡观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辩证观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很重要,虽然没看见,但是人体的每个细胞都是在运动着的,只有保持经常运动,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才能预防疾病。

    预防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里面记载了 不治已病治未病 这句话。就是意思人们要注意平时的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来养生,这样能防患于未然。

    整体观

    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

    更多>>
  • 7、对于 中医养生防病的面面观
    1. 中医春季养生防病知识
    2. 中医季节养生与防病保健
    3. 中医季节养生观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温饱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

    意志观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

    更多>>
  • 8、安乐养生观
    1. 饮食养生观
    2. 简述饮食养生观
    3. 夏季养生观

    人到老年能安乐,诚可谓悟养生之要也。

    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都主张以安乐来延年益寿。宋代文学家邵雍把 自己的居处称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并为此吟诗道:“老年肢体索温 存,安乐窝中别有春。”

    那么,安从何来,乐自何得呢?可以看看下面的“五字妙法”。

    笑:老年人要善于寻找可喜可笑之事,多笑笑,劳顿郁结之气随之而 去,自然心旷神怡,步攀百寿。

    嗜:培养有益的嗜好,让身心有所栖泊,耳目有所安顿。加拿大医生 威廉·奥斯勒说:“没有一种业余爱好的人,他的生活是不会真正幸福安静 的。”

    知足者常乐,能忍自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自寻满足的方法, 得此绝招,纵然有千万件拂意之事干扰,亦能一一从容。

    慎:谨慎养身,严防病痛。饮食量腹而受,略有节制;酒宜少喝,烟宜少 抽。衣随寒暑增减,冬防感冒,夏防中暑。遇事冷静,能忍自安,不生烦躁。慎起 居,防跌倒,保平安。

    除:消除一切私心杂念,年事越高

    更多>>
  • 9、老子养生观
    1. 老子与养生
    2. 老子养生之道
    3. 老子养生女性产品

    导读: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是春秋时代杰出的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著有

    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是春秋时代杰出的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作。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老子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的道论是中国的学术渊源之一。其养生理论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道的含义很广,从大的方面讲,道是讲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就养生来说,道便是指人生及生命活动的一种准则和典范。而人之生、长、壮、老、已的过程是人体变化的过程,只有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才能健康长寿。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因而人体就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一切顺从自然的变化,即不违背自然的规律,做到天人合一。这种养生观点一直为

    更多>>
  • 10、错误养生观
    1. 养生错误常识
    2. 小暑养生错误
    3. 错误养生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作为历史最为悠久、最健康的养生方式,以健康、绿色、纯天然等优势,受到众人追捧,成为人们防病保健之首选。然而大多数人对中医养生观了解甚微,导致在养生保健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对此,专家就中医养生误区所在为大家详细解析。

    误区一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很多人认为,看中医就是吃中药,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吃中药只是中医防病治病内容的一部分,对于中医来说,讲究的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最核心的不是吃不吃中药,而是通过辨证,确定是吃中药,还是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自然疗法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或者是调理一下情绪、改变一下不良生活方式即可达到治病的目的。

    专家介绍,中医养生强调“治未病”理念,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保健方法。西医把身体当作一部机器,某个零件坏损,更换维修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