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高温如何养生 > 导航 > 高温养生保健

高温养生保健

2019-10-12

夏季防治高温病 常拍五个保健窝

夏季高温如何养生。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夏季防治高温病 常拍五个保健窝》,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在夏天,患者轻轻拍打的力量应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连续反复几次即可终止。另,在用虚掌拍打体表前要注意沉肩垂肘,腕部放松,掌指关节微屈成虚掌,五指并拢。在拍打时要平稳而有节奏,拍打后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准确一致。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要慎用此法。

夏季防治高温病的五个保健窝 1、腋窝俗称胳肢窝,位于肩下方,上臂与胸臂间凹陷处。为颈部与上肢间血管和神经通路,是腋窝动脉、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群组织的集合处。方法:左手上举,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作用:拍打腋窝有宽胸宁神、清热解暑等功效。2、肘窝位于肘关节前方,为三角形凹陷。肘窝的浅部有肱二头肌腱膜,深部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并有血管、神经干通过。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2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作用:拍打肘窝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功效。如用于预防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3、肚脐窝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2厘米。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拍打肚脐窝100~200次。操作时,腕关节固定或微动,以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为中心,操作者可在腹式深吸气后进行,拍打之力由轻而重,身体健康者还可适当增加拍打次数和力量。作用:经常拍打肚脐窝可起到安神宁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的功效。4、腰骶窝即人体腰骶部形成的窝,肥胖者以及孕妇此窝更加明显。腰骶窝是人体最忍辱负重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平时多拍一拍,大有裨益。方法:取屈肘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纵向或横向连续拍打腰骶部,反复3~5遍。尤其是骶骨两侧,用力可稍重。操作时,拍打要有节奏,力量由轻而重。作用:此法有通调气血、促进循环、疏松筋肉、清热消暑、消除疲劳等功效。5、腘窝位于膝关节的后方,屈膝时比较明显,呈菱形。腘窝内充满脂肪,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不断地拍打两侧腘窝处。作用:经常拍打腘窝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的功效。如用于一般保健可反复拍打100~200次;用于预防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用于缓解腘窝痉挛疼痛以及消除身心疲劳等,可反复拍打数百次,以自己能忍受为度。

ys630.coM延伸阅读

清热消暑多拍“窝”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由于盛夏气温过高,体温调节受到限制,热量积蓄在体内,从而易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昏迷、抽风等。为了预防夏季高温病,若有闲暇不妨多拍打拍打自己的腘窝以及肘窝。



腘窝 位于膝关节的后方,屈膝时比较明显,呈菱形。其上外侧界为股二头肌,上内侧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外、下内侧界分别为腓肠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窝底是股骨下端后面和膝关节的后壁。此窝内充满脂肪,其中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此窝也是囊肿好发的地方。

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不断地拍打两侧腿弯部(即腘窝处)。经常拍打腘窝有行气活血、散瘀提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的功用。用于一般保健可反复拍打100~200次;如用于中暑发痧,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若用于缓解腘窝痉挛疼痛以及消除身心疲劳等,可反复拍打数百次,以自己能忍受为度。

肘窝 位于肘关节前方,为三角形凹陷,底向上,尖向下。底界为肱骨内、外上髁间的连线,内侧界为旋前圆肌,外侧界为肱桡肌。窝的浅部有肱二头肌腱膜,深部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并有血管、神经干通过。

取坐位或仰卧,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2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拍打肘窝有行气活血、散瘀提毒的功用。如用于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如果配合针刺出血,轻症中暑可愈,重者可明显缓解。



腋窝 俗称胳肢窝,位于肩下方,上臂与胸臂间凹陷处。为颈部与上肢间血管和神经通路,是腋窝动脉、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群组织的集合处。腋窝处还有一个重要的穴位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的极泉穴。拍打腋窝有宽胸宁神以及清热解暑等功效。

左手上举,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肚脐窝 人体腹白线中部皮上一个圆扣形凹陷,向后平对第三腰椎。腹白线是从人体的剑突到耻骨联合由两侧阔肌的腱膜,在腹前壁正中线交织形成的线。此窝上的肚脐,又名气舍,是真气的宅室,如果经常按摩,可起到培元固本、安神安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的作用。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拍打腹部圆扣形凹陷处100~200次。操作时,腕关节固定或微动,以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为中心,操作者可用腹式深吸气后进行,拍打之力由轻而重,身体健康者还可适当增加拍打次数和力量。

腰骶窝 即人体腰骶部形成的窝,肥胖者以及孕妇此窝更加明显。腰骶窝是人体最忍辱负重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平时多拍一拍这个地方,大有裨益。

取屈肘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纵向或横向连续拍打腰骶部,反复3~5遍。尤其骶骨两侧,用力可稍重。操作时,上下拍打要有节律,力量由轻而重。此法有通调气血、促进循环、疏松筋肉以及清热消暑和消除疲劳等功用。



注意事项

操作者拍打的力量应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连续反复几次即可终止。另外,在用虚掌拍打体表前要注意沉肩垂肘,腕部放松,掌指关节微屈成虚掌,五指并拢。在拍打时要平稳而有节奏,拍打后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准确一致。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要慎用此法,尤其是腹部和腰骶部的拍打法最好不用。

抗老保健 中医养生常按5“窝”


导读:人们之所以特别热衷于养生无非就是冲着两个目的:抗衰老、保健康,那么中医养生有什么好方法吗?按摩哪些地方能达到抗老保健的目的呢?


女性中医养生

抗老保健 中医养生常按5窝

据史料记载,慈禧喜欢按摩眼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 ,这些窝被称为宫廷养生第一窝。

泻火通便第一窝:腰窝

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按摩腰窝有泻火通便的功效,对大便秘结、痔疮疼痛等疗效显著。

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窝处,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连续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还可迅速收缩、放松肛门周围肌肉,持续10秒,间隔10秒,连续做10次

止咳利咽第一窝:颈窝

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刺激颈窝可减弱神经系统对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兴奋感,止咳平喘。

方法: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颈窝,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一般半小时后可缓解咽部不适。

宽胸护心第一窝:腋窝

心脏疾病多为气滞血淤、心脉痹阻所致,刺激腋窝可宽胸理气、调整气血,改善心悸、胸闷、气短等。

方法:醒来仰卧在床上,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除外)置于右腋窝内,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每20圈交换1次,共按摩200圈,再换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左侧腋窝。

降压安神第一窝:眼窝

即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中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失眠均与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眼窝是手足太阳、足阳明等交会之处,可调理人体阴阳平衡。

方法:轻闭双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各10次。端坐凝神,先用力迅速地眨眼15~30秒,再紧闭双眼5秒后睁大双眼3~5秒,并将视线移至鼻尖处注视3~5秒。或者双眼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环视运动6~8次,幅度尽量大。

降糖调血第一窝:耳后窝

即耳垂后方的凹陷处。耳后窝深层分布有迷走神经,通过刺激可使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方法:双手拇指缓缓用力按耳后窝,慢慢吐气,持续5秒再松手,如此反复按压10~15秒,每天午饭和晚饭后半小时按摩1次。

中医养生 教你古人养脏四法

人的舌与脏腑有着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舌尖属心肺,舌根属脾胃。经常运动舌体,有益于脏腑的健康。古人常用的有四则动舌养脏之法。

1. 转舌摩齿

以舌在口内舔摩上下齿内侧齿龈,先从左上开始转9圈,再从右上开始转9圈,共运行18圈。此法久练可固齿、健脾胃、强身祛病。

2. 玉液还丹

玉液即口中的津液(唾液)。口唇轻闭,舌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内前后搅动。当有津液生出后要鼓漱有声,共36次。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并以意念引之入丹田。此法久练则身轻体健,步履矫捷,百病皆除。

3. 赤龙吐信

把口张大,舌尖向前尽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觉,至舌不能再伸长时把舌缩回口中。这样一伸一缩,面部和口舌随之一紧一松,共做9次。此法利五脏,久练可增强五脏功能。

4.张口伸舌

张大口,伸长舌,口中有津液升出后可仰头咽下,心中默数81个数即可。久练此法有通气、消食之效。

身体毒素聚三窝 拍揉三窝排毒养颜


身体的毒素经常聚于哪些地方呢?答案是:三窝。三窝是哪三窝呢?三窝是腋窝、肘窝和膝窝,这三个地方不仅是毒素的聚集地,而且也是排毒口,因此想排毒通经络,那么就要学会拍揉这三个窝。

一、腋窝

揉按腋窝能除心火。一说起腋窝,很多人会想到狐臭,这种难闻的气味就是腋窝这口排污井所散发出来的。

腋窝处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所以应该经常去按揉这个地方,以疏通这口井。平时容易犯急、暴躁,这是心火大的表现。揉一揉腋窝,打通了心经,人就平静下来了。

二、肘窝

拍打肘窝能除心肺火气和毒素。肘窝是经络密集的部位,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心经三条经络通过,所以按揉这个部位可以排除心肺的火气和毒素。

如果近期出现了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现象,那就是心肺火毒过盛的表现。在肘窝这个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拍完后,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色的毒素反应物,可保这口井排污通畅。

很多人因睡不着而心情烦躁,但越烦越睡不着。拍一拍肘窝,打通心肺经,就能睡得安稳了。

三、膝窝

膝窝是祛湿毒、排热毒的关口。在膝窝的中点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是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排污口被堵了,湿毒、废气排不出去,就会在体内淤化成热毒。

热毒在体内待久了就成瘤了。侵入体内的风、寒、湿等外邪淤在这里排不出去,会导致关节炎。所以一定要常清理,保证它排毒顺畅,这样才能身心健康。

方法是用朱砂掌连续用力拍打5~10分钟,直至瘀斑、痧点等病理反应物显出。坚持1~2周拍打一次,身体就会通过自我排毒的方式来消除这些毒素和垃圾。另外,您觉得压力很大时,也可以通过拍打膝窝来减压。

朱砂掌: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有节奏地拍打,用力拍到出痧为止,这样能祛除淤积在经络里的毒素。轻轻拍打到发红也可以通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拍出痧后马上喝一杯温水以加速排毒,当天不要洗澡。因为拍后,皮肤上会出现朱砂一样的痧点,故戏称朱砂掌。

慈禧驻颜常按5个“养生窝”


据史料记载,每当慈禧出现不适,都会按摩眼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常常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被称为宫廷养生"第一窝"。现代人不妨借鉴宫廷养生按摩"第一窝"的方法,可达到良好的抗衰老效果。

泻火通便第一窝:腰窝

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按摩腰窝有泻火通便的功效,对大便秘结、痔疮疼痛等疗效显著。

怎么按?

1.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窝处,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连续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

2.迅速收缩、放松肛门周围肌肉,持续10秒,间隔10秒,连续做10次。

止咳利咽第一窝:颈窝

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刺激颈窝可减弱神经系统对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兴奋感,止咳平喘。

怎么按?

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颈窝,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一般半小时后可缓解咽部不适。

宽胸护心第一窝:腋窝

心脏疾病多为气滞血淤、心脉痹阻所致,刺激腋窝可宽胸理气、调整气血,改善心悸、胸闷、气短等。

怎么按?

醒来仰卧在床上,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除外)置于右腋窝内,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每20圈交换1次,共按摩200圈,再换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左侧腋窝。

降压安神第一窝:眼窝

即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中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失眠均与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眼窝是手足太阳、足阳明等交会之处,可调理人体阴阳平衡。

怎么按?

1.轻闭双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各10次。

2.端坐凝神,先用力迅速地眨眼15~30秒,再紧闭双眼5秒后睁大双眼3~5秒,并将视线移至鼻尖处注视3~5秒。

3.双眼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环视运动6~8次,幅度尽量大。

降糖调血第一窝:耳后窝

即耳垂后方的凹陷处。耳后窝深层分布有迷走神经,通过刺激可使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怎么按?

双手拇指缓缓用力按耳后窝,慢慢吐气,持续5秒再松手,如此反复按压10~15秒,每天午饭和晚饭后半小时按摩1次。

防治夏季病食疗方


常见夏季病包括中暑、上火、烦躁、困倦等,这些小病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以下教大家六个防治夏季病的食疗方,通过夏季饮食调理适当预防、治疗这些常见的夏季病。

荷叶粥——清热解暑

取新鲜荷叶一片,洗净切碎,放入纱布袋中水煎,取浓汁150毫升,加入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每天早、晚食一次。荷叶气香微涩,有清热解暑、消烦止渴、降低血压和减肥等功效,与粳米、冰糖煮粥香甜爽口,是很不错的清热解暑良药。

银花粥——防中暑治咽痛

银花性味甘寒、气味清香。用银花30克水煎后取浓汁约150毫升,再用粳米50克,加水300毫升煮成稀粥,分早、晚两次温服,可防中暑,尤宜风热患者、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

黄绿豆浆——防治心火盛

众所周知,豆浆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豆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8种必须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磷、锌、硒等多种元素,能有效补充夏季人体流失的多种营养物质。而以绿豆、黄豆为原料的消暑豆浆,更是利气补水、消暑止渴的养生佳品。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祛火之功效。消暑豆浆把绿豆的营养完全融入豆浆,有效预防中暑,避免心火内生。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能使人们保持一个心境平和,神清气爽的良好状态。

西洋参粥——身体虚弱

又叫花旗参。它所含的皂甙有显著的抗疲劳、抗缺氧能力。人们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时候,在煮粥或者炖肉中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还能温和滋补。

苹果山药汁——体态臃肿

苹果中含有的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吸附胆固醇,使之随粪便排出体外的功能,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适合减肥人群食用。山药也属于中药,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

食疗方:将苹果1个、熟山药1根,去皮均匀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中加入少许纯净水搅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调味饮用。

芝麻粥——治大便干燥

芝麻可以润肠通便,保持我们大便不干燥。另外,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持血糖的稳定,有益于骨密度的提高,柔韧我们的关节,美化我们的肌肤。

食疗方:玉米面粥煮开后盛到碗里,表面撒上厚厚的熟芝麻,淋上一点用香油和盐调好的芝麻酱即成。

常叩击穴位防治百病


中医认为,久坐族可通过叩击掌根、脚跟及八缪等几大养生穴位,可对穴位起到刺激按摩的作用,进而改善气血不通,促进血液循环,防治百病。

久坐使人体的脂肪和血液里的杂质毒素都会向盆腔、腰腹部沉积,对内分泌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十分不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叩击养生穴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吧。

叩掌根

双手十指交叉,让两个掌根自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发红发热,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刺激按摩作用。

叩脚跟

久坐时,可常把脚尖踮起来,双脚后跟相互碰一碰,然后轻轻落地,能对足部的养生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通过叩击以上养生穴位,可达到刺激按摩穴位的作用,在操作上可不拘泥时间和频率,有空闲时即可进行。除了叩击穴位预防疾病外,久坐族每隔一段时间,应站起来运动或离开坐位走一走,同样可调节气血不通,改善血液循环。

久坐族叩完掌根和脚跟, 站起来,敲敲八醪,二三十下就行,这样可以更充分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

常按摩五个保健部位 效果胜过吃补药


现代上班族常常久坐办公室,表面看似轻松简单,背后却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腰疼就是其中之一。你是不是也曾抱怨,做了一整天,感觉腰酸背痛、脖子酸痛呢?腰疼会影响白领的工作效率和正常生活,腰疼怎么办?下面教你5个按摩法,缓解腰疼。

中医理论中,人体有些部位是养生的重点,对这些部位常常按摩,加以养护,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以下的五个部位,就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所在,它们分别是腋窝、腘(音guo,腿弯曲时后面形成的窝)窝、肘窝、腰眼、肚脐,被合称为保健金窝窝。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如下: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方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也可。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揉可起到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

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人体腰骶部的一个凹陷。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身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而出现腰疼等症状。常按摩腰骶窝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劳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腰骶部510次。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使用拍打法。

常按摩人体养生4个窝 治病又强身


人体养生4个窝

降压安神窝:眼窝

在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轻闭双目,用食指的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各10次。

降糖调血窝:耳后窝

位于双侧耳垂后方的凹陷处。耳后窝深层分布有迷走神经,通过刺激可使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按摩耳后窝还可调气血,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用双手拇指缓缓用力按压耳后窝,慢慢吐气,持续5秒再松手,如此反复按压10~15分钟,每天午饭和晚饭后半小时各按摩1次。

泻火通便窝:腰窝

位于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双手置于背后所接触部位即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窝处,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连续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

止咳利咽窝:颈窝

位于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颈窝,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也可取1/4片伤湿止痛膏贴在颈窝。刺激颈窝可使肌肉痉挛紧张度下降,发挥止咳平喘作用,一般半小时后即可感到咽部清爽,咳嗽、咽干、咽痛等不适随之缓解。

防治帕金森病 常做10种锻炼


导读:2003年好莱坞资深女星凯瑟琳赫本死于帕金森综合症,帕金森病它的主要症状麻痹、震颤。帕金森病的康复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患者要有恒心,长做手指,肢体的锻炼。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帕金森病康复锻炼的10个方法。

治疗帕金森病 常做10种锻炼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震颤和强直接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它可使患者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致残。其致残率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1-5年者云致残率约为25%,5-9年者致残率约为60%,而10-14年者致残率可在80%以上,帕金森患者心理上要乐观,切忌自暴自弃、悲观厌世,作息要规律,要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尽量独立完成各种日常活动,如站立、行走、穿衣,进餐.洗漱,写字和大小便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坚持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练健身球和练俯卧撑等运动i、认真进行功能锻炼,以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列出了几种常见的锻炼方法,帕金森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并制订详细的训练计划,以使每个关节和肌肉都得到充分锻炼。帕金森病的康复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贵在坚持,要有恒心。

1.放松和呼吸锻炼:找一个安静的地点,灯光调暗,将身体尽可能舒服地仰卧。闭上眼睛,开始深而缓慢地呼吸。腹部在吸气时鼓起,并想象气向上到达了头顶,在呼气时腹部放松,并想象气从头顶顺流而下,经过背部到达脚底,放松全身肌肉,如此反复练习5~ 15分钟。还可以取坐位,背靠椅背,全身放松,将两手放于胸前做深呼吸。

2.面部动作锻炼:帕金森病患者的特殊面容是面具脸,由于面部肌肉僵硬,导致面部表情呆饭,因此,做一些面部动作的锻炼是必要的。皱眉动作:尽量皱眉,然后用力展眉,反复数次。用力睁闭眼。鼓腮锻炼:首先用力将腮鼓起,随之尽量将两腮吸入。露齿和吹哨动作:尽量将牙齿露出,继之做吹口哨的动作。对着镜子,让面部表现出微笑、大笑、露齿而笑、撅嘴、吹口哨、鼓腮等。

3.头颈部的锻炼:帕金森病患者的颈部往往呈前倾姿势,非常僵硬,许多人以为是颈椎病造成的。如果不注意颈部的运动和康复,很容易加重姿势异常,表现为驼背日益加重。下面介绍一套颈郝康复的方法。但要注意,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多伴有程度不同的颈椎病,因此,在进行下述锻炼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加大动作幅度,运动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上下运动:头向后仰,又眼注视天花板约5秒钟。然后头向下,下颌尽量触及胸部。左右转动:头面部向有转并向右后看大约5秒钟,然后头面部向左转作同样的动作,同时面部反复缓慢地分别向左右肩部侧转.并试着用下颌触及肩部。左右摆动:头部缓慢地分别向左右肩部侧靠,尽量用耳朵去触到肩膀。前后运动:下颔前伸保持5秒钟,然后内收5秒钟。

4.腰部的锻炼:取站立位,双腿分开同肩宽,左臂弯曲放在腰上,右臂高举过头,然后缓慢地向左侧弯曲,保持5秒钟回复;再换向右侧弯曲;双手置于头上,肘关节弯曲,左手抓住右肘,右手抓住左肘,然后缓慢地向左转,保持10秒钟后回复,再向右转,保持10秒钟回复;两脚分开同肩宽,身体向左转,左手拍腰骶部,右手拍左侧膝关节,头向左后看,然后做相反的动作;床上平躺,膝关节屈曲,双手抱住双膝,然后慢慢地尽量使脸部靠近膝关节,保持10秒钟回复;俯卧在床上,四肢同时上举,成飞燕式,维持10秒钟后回复。以上各项动作做5遍。

5.上肢及肩部的锻炼:取站立位,双手在体前交叉,手心朝里,然后两臂向身体两侧甩起,至头部上方时屈肘,使两手搭肩,然后两臂伸直,往下甩,放在体侧;双手向后在背部扣住,反掌外推,同时挺胸收腹,坚持10秒钟后回复;双手叉腰,然后缓慢地向上移动,从腰部到腋下,再从腋下到腰部;双臂伸直,向前平举,然后缓慢而有力地做水平的扩展动作,再双臂伸直上举,并缓慢而有力地向后摆动;两肩尽量向耳朵方向耸起,然后尽量使两肩下垂:伸直手臂,高举过头并向后保持10秒钟;手臂置于头顶上,肘关节弯曲.用双手分别抓住对侧的肘部,身体轮换向两侧弯曲。以上每项动作重复5~ 10遍。

6.手部的锻炼:帕金森病人的手部关节容易受肌肉僵直的影响,患者的手往往呈一种奇特屈曲的姿势,掌指关节屈曲,导致手掌展开困难;而其它手指间的小关节伸直,叉使手掌握拳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该经常伸直掌指关节,展平手掌,可以用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指向手背方向搬压,防止掌指关节畸形。还可以将手心放在桌面上,尽量使手指接触桌面,反复练习手指分开和合并的动作,也可反复练习握拳和伸指的动作。

7.下肢的锻炼:取站立位,背部紧靠墙壁,做原地高抬腿的踏步动作,踏步时脚要尽量抬高,连续踏步20次;用手扶住墙壁,练习蹲下,蹲得越低越好,连续下蹲20次;左手扶墙,右手抓住右踝关节,向后向上拉,5秒钟后回复,然后换对侧下肢重复.左右反复做5 -10次;盘坐在地板上,脚掌相对,用手向下压膝部,使膝部靠近地板.5秒钟后回复,重复5~ 10次;双腿稍分开站立,双膝微屈,向下弯腰,双手尽量触地;双脚呈V型坐下,头先后分别靠向右腿、双脚之间和左腿,每个位置维持510秒钟。

如何改善夫妻生活 教你常按摩五个保健穴位


夫妻生活的美满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基础,今天向大家介绍了一种可以有效地改善夫妻生活的方法,那就是五穴按摩法。所谓的五穴按摩法就是通过按摩身体的肾愈穴、三阴交穴、大赫穴、肩井穴、膻中穴来促进和改善夫妻生活……

1.肾俞穴提高性能力

【位置】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功效】按摩肾俞穴可以促进人体荷尔蒙的分泌,提高肾功能,促进性能力增双手拇指点按肾俞穴60次,以感觉胀痛为宜。。

【按摩方法】两手的大拇指按于肾俞穴,其他四指包住腰部。用力按压3秒之后,慢慢减压,3秒之后再按压,反复按摩10次。

【主治疾病】遗尿,遗精,月经不调,肾俞穴的按摩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高血压、腰痛、失眠、精力减退也有一定的效果。

2.三阴交穴防老化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又称“妇科三阴交”对生理不顺等妇女疾病的治疗有奇效。

【按摩方法】坐立,竖起右腿,用右手拇指按摩右腿的三阴交穴,逐渐加压,按摩6秒之后慢慢减压放开。反复20次之后换左手拇指按摩左腿的三阴交穴。

【功效】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这样很容易影响夫妻感情,导致家庭不稳定。三阴交穴的按摩可以预防女性的衰老,调月经、祛斑、祛皱、祛痘,对闭经之后的女性出现的干涩或者男性的高原反应低下都有一定的效果。

【主治疾病】此外,对胃炎,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大赫穴提活力

【位置】大赫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4/5点的左右一指宽处。

【按摩方法】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按摩两侧的大赫穴。持续30秒按摩。

【功效】大赫穴的按摩可以促进性器的血流,提高腹腔的收缩力,增加夫妻的快感。

【主治疾病】对尿道炎、膀胱炎、遗精也有一定的效果。

4.膻中穴促胸部感觉

【位置】膻中穴位于两个胸部连线的中间点。

【功效】生活中很多女性都知道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促进胸部生长,却不了解这个穴位的按摩可以促进胸部的感觉,提高性趣。

【按摩方法】两手作护胸状,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肚由下至上按摩膻中穴17回。

【主治疾病】膻中穴的按摩对心绞痛,哮喘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肩井穴提性趣

【位置】肩井穴位于的肩膀之上,颈到肩端的中部位置。

【按摩方法】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左肩的肩井穴,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放开,重复20次之后换左手。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右肩的肩井穴,依然是重复20次。

【功效】肩井穴的按摩不仅可以提高性趣,对肩周炎,眼睛疲劳也很有效。

肩井穴的按摩最好是一边沐浴,一边按摩。因为要想提高性趣,首先就必须提高体温。生活中有很多女性都患有怕冷症状,如果身体寒冷的话,性器官的血流就会缓慢,身体就会很难获得快感。除了肩井穴,建议膻中穴的按摩最好也是一边沐浴一边进行。

中医保健五个误区


对于中医,人们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看中医就是吃中药、中药疗效慢、中医只用于治疗沉疾或者不治之症。这些观念其实都是一些误区,中医和我们息息相关,并且能使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们就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中医误区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误区一: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学。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的积淀,集结了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知识,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气、血、津、精为人体的组成,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病症、分型,从而确立治法治则,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中医除了吃中草药,还有针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且疗效甚佳。

误区二: 中药疗效慢

不少人都觉得,中药疗效慢。其实中医为宏观方式,西医为微观方式,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等。所以中药应改为疗效漫长。

误区三: 西医治疗不好的才去找中医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把中医当做是救命稻草,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但糖尿病在中医上即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即显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误区四: 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

夏季防治高温病 常拍五个保健窝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