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早上在床上运动养生。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络不仅在人体生理功能上有重要作用,而且是临床上说明病理变化,指导辨证归经和针灸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故《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说明病理变化

在正虚邪盛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等症,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嗽、喘促、胸闷、胸痛等肺的病症。

《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变途径。此外,经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例如,心移热于小肠,肝病影响到胃,胃病影响到脾等,这是脏腑病变通过经络传注而相互影响的结果。内脏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组织器官,如肝病胁痛,肾病腰痛,心火上炎可致舌部生疮,大肠、胃腑有热可致牙龈肿痛等等。都说明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例如,头痛一症,即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而辨别,其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与厥阴经有关。又如胁肋与少腹是肝经所过,故两胁疼痛或少腹痛,多与肝经有关。此外,某些疾病的过程中常发现在经络循行通道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和皮肤形态变化,皮肤温度,电阻改变等,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如肠痈患者,有时在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出现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有时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临床上采用循经诊察,扪穴诊察,经络电测定等方法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可作诊断参考。

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刺灸腧穴,以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选穴,一般是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除选用的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四总穴歌》所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很好说明,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胃痛循经远取足三里、梁丘;胁痛循经远取阳陵泉、太冲等。又如头痛,因前头痛与阳明经有关,可循经远取上肢的合谷穴,下肢的内庭穴治疗等等。此外,根据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密切联系,临床上用皮肤针叩刺皮肤,皮内针埋藏皮内来治疗脏腑经脉的病症;根据宛陈则除之的理论,又可通过刺络出血的方法来治疗一些常见病。如目赤肿痛刺太阳出血,咽喉肿痛刺少商出血,急性腰扭伤刺委中出血等等;经筋的病候,多表现为拘挛,强直和抽搐等症,治疗多以局部取穴,所谓以痛为输。这些都是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方面的体现。

相关阅读

通络学说在疼痛中的应用


络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各种病理变化的实质为不通,故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常用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应用理气通络、解痉通络、活血通络、通腑通络、祛邪通络、补虚通络诸法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多有较好疗效。

理气通络

络气包括运行经络之络的气和脉络之络中与血伴行的气。络气郁滞,包括两种络气的输布运行障碍和升降出入之气机失常。此期主要是络管的功能性病变,其特征是以胀痛为主,呈走窜性。络气郁滞多见肝经病变,如胁胀痛、乳房胀痛、阴部疼痛。络气郁滞在心见胸痛,郁滞在胃可见脘痛,郁滞在腹部多见腹痛。临床治疗多选四逆散、逍遥散加减等。多在舒肝理气的基础上酌加通络之药。

解痉通络

痉挛多因寒引起,寒主收引。如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多以芍药甘草酸甘解痉;胃肠痉挛,多以良附丸(汤)温通解痉;头痛头晕,类似脑血管痉挛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选解痉舒络的自拟方天麻钩藤芍药汤治疗。因此,络脉痉挛性疼痛治疗大法是解痉通络。

活血通络

络脉瘀阻,是指经脉病变呈现器质性病变的病理阶段。瘀阻四肢经络,多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周身痛,可选身痛逐瘀汤治疗;瘀阻心络、脑络,可见胸痛头晕,可选通心络胶囊治疗;瘀阻肝络,可选活血化淤药加地鳖虫、水蛭、炮山甲等药治疗。因此,络脉瘀阻性疼痛治疗大法是活血通络。

通腑通络

邪滞腑络,是指邪滞腑中、络运不通引起的腹痛,如便秘之腹胀痛、胆囊胆结石之右上腹疼痛、胰腺炎之中上腹或左上腹痛、阑尾炎之右下腹疼痛、手术后肠粘连性腹痛、肛门隐窝炎性肛周疼痛,其治疗思路皆以通降为顺,如麻子仁丸、六磨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方中皆选通下之大黄为主药。腑通邪去络易通,络通则痛减。治疗此类腑气不通性痛病,按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选通腑通络药每有较好疗效。

祛邪通络

邪滞肌肉、关节、筋骨,可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中医称痹证。西医称风湿或类风湿病。按中医辨证而言,不论是寒痹、热痹、湿痹、风痹、顽痹,皆以宣通为治疗大法。宣以祛邪,通以通络,在宣散病邪的主方中可入虫蚁等药效果更好。

补虚通络

络虚不荣,是指络中气血阴阳不足,脏腑组织失荣失养的病理变化,也包括络脉自身虚而失滋的病变。如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既可致心血瘀阻,见胸部痛、气促、心悸,又可致肺络瘀阻的胸痛、咳嗽。临床治疗皆以益气通脉为大法。同样,虚痹之痛,可选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受寒之肌络之痛,可选当归四逆汤治疗。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的特殊性是由脏腑之盛衰,气血之盈亏所决定的,反映了机体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由于体质的特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形成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倾向、病变性质、疾病过程及其对治疗的反映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因此,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并把体质学说同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和养生学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实践。

一、体质与病因

体质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易感性。中医病因学对这一现象早有认识,针对某种体质容易感受相应淫邪的特点尚有。同气相求之说。如迟冷质者素体阳虚,形寒怕冷,易感寒邪而为寒病,感受寒邪亦易人里,常伤脾肾之阳气;燥红质者素体阴虚,不耐暑热而易感温邪;粘滞质者体素湿盛,易感湿邪,常因外湿引动内湿而为泄为肿等。{内经》中还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灵枢五变》)等记载。由此可见,由于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之别,不同体质的人发病情况也各不相同。肥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痨嗽;年老肾衰,多病痰饮咳喘。凡此种种,均说明了体质的偏颇是造成机体易于感受某病的根本原因。

二、体质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根据,而邪气只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邪之所客必因正气之虚。正气虚,则邪乘虚而人;正气实,则邪无自人之理。正气决定于体质,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因此,发生疾病的内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体质因素。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体质的强弱决定是否感受外来的邪气。人体受邪之后,由于体质不同,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立刻发病的,有不立刻发病的,也有时而复发的。体质健壮,正气旺盛,则难以致病;体质衰弱,正气内虚,则易于发病。如脾阳素虚之人,稍进生冷之物,便会发生泄泻,而脾胃强盛者,虽食生冷,却不发病。可见,感受邪气之后,机体发病与否,往往决定于体质。当然我们决不能因为强调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而否定邪气的作用。众所周知,没有邪气就不可能发生疾病。但是,即使人体感受了邪气,因其体质不同,也不一定就能患病;即使患病,其临床类型和发病经过也因人而异。

三、体质与病机
1.体质与病机的从化:在中医学中,病情从体质而变化,称之为从化。人体感受邪气之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同为感受风寒之邪,阳热体质者得之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者则易从阴化寒。又如同为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阳化热,而为湿热之候,阴寒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阴化寒,而为寒湿之证。因禀性有阴阳,脏腑有强弱,故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热、化湿、化燥等区别。

2.体质与病机的传变:患者体质不同,其病变过程也迥然有别。在中医学中,传变是言疾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传变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因人而异。体质强壮者或其邪气轻微,则正能敌邪而病自愈。如伤寒之太阳病,患病七日以上而自愈者,正是因为太阳行经之期已尽,正气胜邪之故。如果在邪气盛而身体又具有传变条件的情况下,则疾病可以迅速传变,患伤寒病六、七日,身不甚热,但病热不减,病人烦躁,即因正不敌邪,病邪从阳经传阴经。总之,疾病传变与否,虽与邪之盛衰、治疗得当与否有关,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体质因素。

综上所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特征(当然与病邪的质和量也密切相关)。证在整个病程中具有时相性的特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病情的变化而时刻变化着。证常以体质为转变,体质是形成证的物质基础之一。所谓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体质学说为依据的。所以,我们在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须掌握患者的体质特点,注意病人在致病动因作用下,体内阴阳矛盾的运动情况,分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

四、体质与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临床证候类型。同一致病因素或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体质各异,其临床证候类型则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如同样感受寒邪,有的人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等风寒表证;有的人一发病就出现畏寒肢冷,纳呆食减,腹痛泄泻,脉象缓弱等脾阳不足之证。前者平素体质尚强,正气御邪于肌表;后者阳气素虚,正不胜邪,以致寒邪直中太阴,故出现上述情况。又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所发生的感冒,由于病邪不同,体质各异,感受也有轻重。因此,其临床类型有风寒、风热两大类别,以及挟湿、挟暑等不同兼证。同病异证的决定因素,不在于病因而在于体质。如仲景所论之伤寒,其传变途径一般是由太阳而阳明而少阳,然后传人三阴。为什么有的人从厥阴而热化,有的人却从少阴而寒化。其原因就在于,从热化者素体阴虚,从寒化者素体阳虚。由此可见,病因相同或疾病相同,而体质不同,则出现不同的证候。另一方面,异病同证亦与体质有关。即使是不同的病因或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常常会出现相同或类似的临床证型。如泄泻和水肿都可以表现出脾肾阳虚之证。这可能是由于虽然病因不同或疾病不同,而体质相同,所以才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可见,体质是形成证的生理基础之一,辨体质是辨证的重要根据。

灯盏细辛在临床上的主要功效


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灯盏细辛可能不被大家熟知,但是它的作用非常强大,灯盏细辛也叫灯盏草、灯盏花,不仅可以通过灯盏细辛调理疾病,也可以与其他的药材搭配起来,做成功效齐全的药膳,人体通过灯盏细辛来调理会达到非常棒的功效,了解灯盏细辛的功效,助大家更加健康。

【别名】 灯盏花、短茎飞蓬、灯盏草

【来源】 菊科飞蓬属植物 短葶飞蓬 Erigeron breviscapus (Vaniot) Hand.-Mazz.,以 全草 或 根 入药。秋季茎叶茂盛花开放时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感冒头痛,牙痛,胃痛,风湿疼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骨髓炎。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研末蒸鸡蛋吃,或泡酒服。

以灯盏花为主,结合其它中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蛛网膜炎等后遗瘫痪症,有一定疗效。初步观察31例,临床治愈36%,显著好转42%,好转12%,无效10%。其中以脑溢血后遗瘫痪疗效较好。用法:㈠灯盏花14棵(约10克)蒸鸡蛋1个,或炖猪脚服,每日1次。㈡灯盏花500棵(430克左右),浸白酒(浓度不限)500毫升。每次10毫升,日服3次。e灯盏花注射液4~6毫升,每日或隔日穴位注射1次,每穴1毫升(相当生药0.5克)。所用穴位为一般治瘫穴,如头面部取颊车、地仓等,上肢取肩箅、曲池、养老、合谷等,下肢取环跳、足三里、新伏兔、阳陵泉等。治疗过程中,同时辅以维生素B1或B12、加兰他敏、当归注射液等穴位注射,以及按摩推拿、新针等。

了解了灯盏细辛的强大功效后,许多人会增加对此类中草药的了解,其实我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中药材,只是大家不熟悉,不知道它的功效罢了,有时间建议大家多去了解,因为通过中药保健养生也是非常可取的。

针灸经络学的奥秘


针灸是中医比较喜欢的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整个过程也并不复杂,主要是分为很多种类型,就连针灸用的针都分为很多种,对许多不了解真情的朋友们来说,也许大家会认为看起来有些凌乱,但是真正的针灸经络学其中丰富的奥秘。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预期的各种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亦各针感,是指行针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患者则会有酸、麻、胀、重或沿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无经气感应,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正如《标幽赋》所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得气与否以及气至速迟,不仅直接关系到针刺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一般而言,得气速时,疗效好;得气较慢时,疗效差;若始终不得气,则可能无治疗效果,预后也不好。

(1)基本手法主要有提插和捻转两种手法:

提插法: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用右手中指指腹扶持针身,指端抵住腧穴表面,拇、食二指捏住针柄,将针由深至浅层,再由浅层插至深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提插的幅度、频率及时间,应视病人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

捻转法:即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食、中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捻转的角度、频率及时间,也应视病人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

(2)辅助手法:针刺操作时,为了取得较好的针感,除运用基本手法外,还有辅助手法,包括循、刮、弹、摇、震颤等。

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所刺腧穴的上下部徐和地循按的方法。本法可激发经气的运行,用于催气。

刮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指腹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指甲轻刮针柄的方。可加强针感和促使针感的传递。

弹柄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或针尾,使针身轻微地震动,以加强针感。

摇柄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轻轻摇动针体。此法直立针身而摇,可以加强针感;卧倒针身而摇,可以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

震颤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右手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拇、食、中三指捏住针柄作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动作,使针身发生轻微震颤,以增强针感。

针灸经络学是指的我们的经络部位,如何下针如何追求如何通过针灸的方式来辅助治疗效果好,针灸也是有着一套独特的手法,就如同按摩一样,不能找错穴位,也不能查错穴位,一旦找错穴位扎到神经那么危害是很大的。

经络学内容简介


人体的奇经八脉是很奥秘的,比如说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就是根据经络学的作用原理,下面是对于经络学内容简介,希望可以加深中医爱好者对于经络养生的认识。

(一)经络的涵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尤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机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经络学说就是阐明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灵枢经别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充分说明了学习和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在内连属于腑脏,在外联络于筋肉、皮肤。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组成。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即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它能补正经之不足。

经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浮络是循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它们主要是加强各部联系和网络经脉不及的部分。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所以称十二经筋。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

(三)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素问血气形志篇》: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内外,经脉中的气血是循环贯注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而且与前后正中的督脉和任脉也相通。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也就是营气的运行顺序。其流注次序如图:

⒈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⒉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⒊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不定期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⒋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⒌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⒍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⒎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⒏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指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⒐ 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中,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⒑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且经。

⒒ 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到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下颌角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进入体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⒓ 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四)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① 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带脉约束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督脉总督诸阳,任脉为诸阴之海等。②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③ 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⒈ 督脉

⑴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

分支:从小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

⑵ 基本功能: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之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

⒉ 任脉

⑴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⑵ 基本功能:任,有担任、任受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任,又与妊意义相通。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

⒊ 冲脉

⑴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起与足少阴肾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与足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脚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⑵ 基本功能:冲,有要冲的意思。冲脉上行至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或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冲脉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关系。

⒋ 带脉

⑴ 循行部位: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⑵基本功能: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

⒌ 阴跷脉、阳跷脉

⑴ 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⑵ 基本功能: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⒍ 阴维脉、阳维脉

⑴ 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⑵ 基本功能:维,有维系的意思。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五)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⒈ 经别 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和协调经脉与经脉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以及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

⑴ 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

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的经别。

⑵ 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

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⑶ 足阳明与足太阳经别(三合):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

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⑷ 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⑸ 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⑹ 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手阳明经别: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髁穴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⒉ 络脉 络脉亦称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细微络脉称为浮络。十五络脉对全身无数细小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表里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渗注气血于体表。

十五别络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任脉之络分布于腹部,督脉之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身之侧部,胃之大络分布在左胸前乳下。其具体分部部位如下:

⑴ 手太阴之别络:从列缺穴处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⑵ 手阳明之别络: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

⑶ 足阳明之别络: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⑷ 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⑸ 手少阴之别络: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⑹ 手太阳之别络: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髃部。

⑺ 足太阳之别络:从飞阳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经。

⑻ 足少阴之别络: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⑼ 手厥阴之别络: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

⑽ 手少阳之别络: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

⑾ 足少阳之别络: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足背。

⑿ 足厥阴之别络: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⒀任脉之别络:从鸠尾(尾翳)穴处分出,自胸骨剑下行,散布于腹部。

⒁督脉之别络:从长强穴处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从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⒂ 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⒃胃之大络:足阳阴经的另一支大的经脉,名虚里。它贯穿横膈,网络肺脏,出于左侧乳房的下方,其脉气搏动不停,应手可得。

⒊经筋 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主司全身关节的屈伸运动。

经筋的分布,一般都有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其具体分布如下:

⑴ 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则,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入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即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行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出,上方结于耳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⑵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⑶ 足阳阴经筋: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挟口旁,会合于鼻旁,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为目上网(下睑)。其中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⑷ 足太阳经筋: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的,附着于脊椎。

⑸ 足少阳经筋: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阳经筋并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挟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会合。

⑹ 足厥阴经筋: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骨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之上,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⑺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踝)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额,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不暇接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⑻ 手太阳经筋:起于和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额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眦,上额,结于额角。

⑼ 手少阳经筋: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旁;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额。

⑽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大拇指上,结于鱼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到达季胁。

⑾ 手少阳经筋: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⑿ 手少阳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⒋ 皮部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和分布部位分区。《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经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称为十二皮部。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人体的经络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内容未提及的,如果对于经络养生保健方面感兴趣的,请继续关注,或者在站内搜索相关的关键词可以找到更多。

野山人参的临床应用


野山人参其实就是人参的一种,在临床上是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例如经抢救过后的危重病人来讲,人参可以起到补元气,加快伤口愈合的功效。尤其是适用于一些心血管功能不全的人群,而且对于脾胃肾虚弱的人群来讲,正确的服用人参可以补脾健胃。

1、急救。

人参参大补元气,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渡过濒危状态,增加进一步抢救的机会。适用于抢救危重的的病人,特别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血管功能不全,表现为脉沉微细伏、肢冷、自汗等气脱亡症状的患者。

大剂量的人参(o.3~1两)煎服或炖服,可用于心原性休克的急救,或其它一时极端垂危的病人;人参与附于合用可以救治亡阳虚脱。

2、心血管系统疾病

人参对不正常的血压具有调整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可以减轻各种不适症状。人参服用不同的剂量可以出现不同的作用:小剂量能提高血压,大剂量能降低血压。

人参能提高心脏的收缩能力和频率,兴奋心脏,使血液流动加快,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进而调整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减缓体力衰退,增强抵抗力。

人参皂甙能使磷脂蛋白酶水活化,促进磷脂的生物合成,从而防止冠状动脉和心脏主动脉血管粥样化。人参对各种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营养不良等)和贫血都有一定促进治疗的作用。

3、胃、脾、肾和肝脏疾病

用于脾胃虚弱。根据前人经验,人参的主要作用是补脾健胃,故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以及其他病因所致的上腹痞满、食欲不振、泄泻、呕吐等脾胃虚弱的症状,人参是治疗的要药,常配白术、茯苓,如益气汤,特别适用于病后体虚,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患者,可加速元气恢复。

通过了解人参的这些临场运用,我们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还是调理我们的脾胃以及肾脏健康问题,人参都是最佳的选择,同时人参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身体,避免受到这些各种脾胃疾病的影响和伤害。

禹功散临床应用


导读:禹功散临床应用?具有行气消肿,逐水通便之功效。那么禹功散在临床上治疗哪些疾病?禹功散临床应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方剂名】

禹功散

【出处】

《儒门事亲》

【组成】

黑牵牛头末120克,茴香30克(炒)。

【用法】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3~6g),临卧服。

【方歌】

禹功散,牵牛茴香一齐研,行气逐水又通便,姜汁调下阳水痊。

【方解】

本证多由水湿邪盛,泛溢肌肤所致。治疗以行气消肿,逐水通便为主。水湿邪盛,津液不能正常疏布,水液停留于机体,则遍身水肿;内聚脏腑则大便秘结,小便不利;下注阴囊则肿胀,坠重而痛,发为水疝;停聚下焦,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牵牛子苦寒,利大小便,逐水消痰,故为君药;茴香辛温,行气止痛,与牵牛相伍,增其逐水之功而无寒凝碍水之弊,二者故为臣药;姜汁调服利水和胃,故为佐药。

【功效与作用】

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

阳水。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配伍特点】

牵牛子辛烈,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行水泄湿;茴香辛热温散,能暖丹田,袪小肠冷气;二药相须,共奏逐水消肿之功。

【临床应用】

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属阳水,见有便秘,脉沉有力者。

【加减化裁】

阴寒内盛者,可加桂枝、川椒、吴茱萸;气滞有寒者,合天台乌药散同用;肾阳不足者,合用肾气丸或真武汤;气滞水停者,合用柴胡疏肝散或胃苓汤。

【使用注意】

本方泻水力强,正气亏虚者慎用。

【文献摘要】

《绛雪园古方选注》:禹功者,脾湿肿胀肉坚,攻之如神禹决水。牵牛苦热,入脾泻湿,欲其下走大肠,当以舶茴辛香引之,从戊入丙至壬,开通阳道,走泄湿邪,决之使下,一泻无余,而水土得平。

以上就是禹功散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中医火疗的临床应用


1、温通静脉:经脉气血不畅可生百病,古代医家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活血以加快经脉之气运行,故对气血因寒留滞凝涩引起的腹胀、腹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或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2、行气通络:经络布于全身各部,正常的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环运行。因此《中医火疗》可起到调和气血、祛除瘀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前列腺肥大、颈腰椎病变、腰肌劳损、骨质增生、不孕不育、扭挫、跌打损伤、冻伤等病。

3、扶阳固脱: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以阳气为本,得阳则寿,失阳则夭。《中医火疗》具有显著温阳作用并结合经络穴位及药物功能来达到救脱的目的。

4、修复皮肤组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神经和淋巴网络,是人体生命的保护墙。《中医火疗》通过促进皮肤局部血液循环及代谢,而且温热刺激可诱导局部皮肤肌肉产生激活免疫系统的物质,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各种皮肤病的作用,尤其对美容养颜有着特殊功效。

5、解其表热(外感风寒):《中医火疗》即可驱其内寒,又可散其表热,故寒热皆可治之,对防治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效果尤佳。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