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补气血 > 导航 > 中医养生七原则

中医养生七原则

2019-10-12

中医七式气血通畅

中医养生补气血。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中医七式气血通畅”,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按摩是中医养生方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对经脉的刺激,可以促进身体气血的运行,对于缓解上班族们由于每日久坐而造成的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很有好处。

按摩头部经脉可让气血畅通

人体头面颈项处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21%。头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

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起或止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鼻为肺之外窍,是肺气出入之门户,司呼吸,主嗅觉。口为脾之窍。延髓是人的生命中枢,位于颈椎管内,支配全身,大部分神经均通过颈部的延髓。

颈椎是头颅的支柱,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流的主要通道。刺激头部能扩张脑血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保证头部供血供氧,提高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的营养状况,防治脑动脉硬化。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可促进五官气血通畅。

按摩方法解读

十指梳头,掌心摩耳颈

十指环屈成耙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距前发际5寸处)等穴,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廉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及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1.5寸,颈动脉搏动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横摩脑

掌心顺摩耳、颈,双手竖捂面,十指并拢着力前额,掌根着力眼眶,两手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处)分手横摩前脑,再往头两侧经后脑向下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竖摩面

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两掌心着力面两旁,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至下巴,手不离面返回上推(印堂)至发际,来回摩擦为一下,共50下。

Ys630.com相关知识

中医首要当 保持通畅气血


导读:中医理论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不断衍化。不断精进,中医注重的是调理,中医的你知道多少呢?小编来带您了解下。

在中医的理论中,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中,气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构成宇宙、人体中最基本的一个元素,这也就是说,大到整个宇宙,小到人体的一个器官,实质上都是由无形的气凝聚成的有形的事物,《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阴阳二气不仅能产生天地,还能产生万物,这其中也包括人。

人体是一个不断进行着循环的运动场,促成这种运动的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气,它是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人的空气三部分组成。但气的存在又是通过它的运动来实现的,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机,它包括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这四种运动在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内进行,进而促进了人体内部的循环,即《金匮》所谓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而人体气机运转的基本形式一旦停息,人之生命也将终止,《内经》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及气止则化绝。

《难经》说血主濡之,意思是说血的主要功能是濡养皮毛、筋骨和脏腑,而它的这种濡养功能只有依赖于气的推动才能得以实现。《内经》认为:气血通畅,则百病不生;气血不畅,则疾患自现。因此,任何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在无法确定病因、病机的情况下,从气血入手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

从临床来看,中医认为,人到了中老年所出现的色素沉着、皮肤粗糙、老年斑、巩膜浑浊等都是瘀血的表现,而诸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前列腺肥大、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也几乎都与气滞血瘀有关。因此,国医大师颜德馨先生明确提出人体衰老的本质在于气虚血瘀的理论,并指出益气化瘀才是延缓衰老的可靠途径。

日常生活中,为保持脏腑气血的通畅有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保持饮食均衡,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以充养气血,保证气机运转的能量;二要长期坚持适宜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增强气机的活力;三要善于调节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精神状态,以防气机郁滞和逆乱。

总结:中医认为通畅气血为养生首要问题,气血通畅就可以避免自身很多的疾病,如老年斑,皮肤粗糙等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医理论来通畅气血。

气血通畅的7大中医养生法


中医按摩是中医养生方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对经脉的刺激,可以促进身体气血的运行,对于缓解上班族们由于每日久坐而造成的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很有好处。

按摩头部经脉可让气血畅通

人体头面颈项处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21%。头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

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起或止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鼻为肺之外窍,是肺气出入之门户,司呼吸,主嗅觉。口为脾之窍。延髓是人的生命中枢,位于颈椎管内,支配全身,大部分神经均通过颈部的延髓。

颈椎是头颅的支柱,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流的主要通道。刺激头部能扩张脑血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保证头部供血供氧,提高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的营养状况,防治脑动脉硬化。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可促进五官气血通畅。

按摩方法解读

十指梳头,掌心摩耳颈

十指环屈成耙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距前发际5寸处)等穴,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廉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及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1.5寸,颈动脉搏动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横摩脑

掌心顺摩耳、颈,双手竖捂面,十指并拢着力前额,掌根着力眼眶,两手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处)分手横摩前脑,再往头两侧经后脑向下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竖摩面

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两掌心着力面两旁,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至下巴,手不离面返回上推(印堂)至发际,来回摩擦为一下,共50下。

按揉太阳丝竹空

用双手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两食指分按两侧太阳穴(在眉梢与眼梢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两中指分按两侧丝竹空(在眉后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瞳子髀(在丝竹空直下),两拇指分按两耳垂后凹陷处,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中医养生 适当午休让你气血通畅


导读:午休是一种最佳的充电方式,它能帮人们放松身体和精神,能帮上班族们消除工作的压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中医更是认为,中午为阴阳交替之时,适当午休可以帮助身体气血通畅!但午休也不是一件随便的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健康午休要注意些什么!


适当休息

适当午休让你气血通畅

中医认为,午睡对消除疲劳、增进健康非常有益,是一项自我保健措施。尤其是在夏天,日长夜短,晚上往往又很闷热,使人难以入睡,以致睡眠时间不足,白天工作时常常会感到头昏脑涨、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午睡能起到调节作用。

如果中午不休息,就会导致阴阳不均,气血不调畅,十二经络都会有障碍,使身体感到难受。这样一来,影响下午的工作、学习效率。因此,中午一定要休息一会儿,让下午能高效率地工作、学习。

午休虽然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睡眠,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但午睡也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1.午饭后不可立即睡觉

刚吃完饭就午睡,可能引起食物反流,使胃液刺激食管,轻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严重的则可能产生反流性食管炎。因此,午饭后最好休息20分钟左右再睡。

2.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有十几分钟就够了,习惯睡较长时间的,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因为睡多了以后,人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醒来后就会感到更加困倦。

3.午睡最好到床上休息

理想的午睡是平卧,平卧能保证更多的血液流到消化器官和大脑,供应充足的氧气和养料,有利于大脑功能恢复和帮助消化吸收。不少人习惯坐着或趴在桌上午睡,这样会压迫身体,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轻则不能使身体得到调剂、休息,严重的可能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

此外,午睡之后要慢慢起来,适当活动,可以用冷水洗个脸,唤醒身体,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午睡之后要喝果汁,这是补充维生素的时候,可选择梨和苹果等量压榨而成的果汁。

每天中午睡24分钟最好

近日,英国一项以1000名上班族为对象的调查显示,有3/4的受访者在午餐过后会出现午睡综合征。

这些上班族的工作效率大都在中午12时达到高峰,接着便往下坡路走,尤其是下午2时至4时之间。在这两个小时中,会让人感到极度疲乏、沉闷,总是提不起劲工作,工作效率变低,还特别容易出错,这些都是午睡综合征的表现。而且男人比女人的症状更为严重。

专家认为,导致午睡综合征的一大原因,是许多上班族午餐时爱吃高糖食物,或是难以消化的高脂食物,如炸薯条、汉堡包、炸鸡等。另外,还有一些上班族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就叫外卖在办公桌前吃。专家建议,不要连续几小时呆在办公桌前,最好到附近餐厅吃午饭,或是偶尔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身体及精神状况良好,让人能精力充沛地应付一整天的工作。

专家强调,不要一味地压抑自己的睡意,中午困的时候,应该小睡片刻,这样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但是,必须注意午睡的时间。健康的午睡过犹不及,以15分钟30分钟最为合适。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曾经有一项研究发现,24分钟的午睡,能够最有效地改善驾驶员的注意力与表现。如果睡的时间过长,刚起来的半小时会有轻微的头痛,并且全身无力,这是由睡眠惯性造成的,也不利于下午的工作。

所以,真正健康的午睡不应超过30分钟。而且要养成每天定时定量午睡的习惯。

上班族午睡的五大好处

几十分钟午睡也可以给身体充电

午觉时间虽短,但不要小瞧了这几十分钟的睡眠,无论是从传统中医,还是从最新的国外研究来看,把它比作最好的健康充电法之一,都毫不过分。

中医认为,中午11点到1点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睡眠,有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令人变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此外,国外关于午睡好处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1、降血压。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工作压力大使人血压升高,不妨午睡片刻,这样会有助降低血压。

2、保护心脏。一项希腊研究显示,每周至少3次,每次午睡30分钟,可使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降低37%;另有资料证明,在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得益于午休能舒缓心血管系统,并降低人体紧张度。

3、增强记忆力。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午睡可以令人的精力和警觉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德国杜塞道夫大学的研究则显示,午睡不但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增强记忆力。

4、提高免疫力。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专家发现,中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睡个短觉,可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跃性。

5、振奋情绪,赶走抑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现,午后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紧张度,缓解压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每天午睡还可有效赶走抑郁情绪。

怎么创造午睡条件?

若论睡个好觉,毫无疑问是躺着舒服。但事实上,除了少数能够在家午睡的人外,大部分学生和上班族们,还面临着无床可躺,甚至无沙发可依的将就局面。一桌一椅,是趴在桌上,还是仰靠在椅上?

专家认为,姿势问题,并无一定之规。但趴时间长了,会压迫神经和血管,所以人会下意识地变换姿势。几分钟的短睡可以趴着,如果有20分钟以上的时间,还是选个舒服的姿势睡为好。如果你一时睡不着,也要把眼睛闭上,然后把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频率,同时,在吸气时轻声发出嘶的声音,呼气时发出呼的声音,这样有助于你尽快入睡。

专家提醒,并非人人都必须午睡,应根据身体状态和作息习惯因人而异。首先,夜晚本来就睡得不好,或常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宜午睡,否则会加重晚间失眠;其次,晚上睡足七八个小时,白天仍觉得困倦的人,最好不要由着自己去睡,因为睡太多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午睡只会加重症状。

有不适合午睡的,当然也有比较需要午睡的。偶尔因晚上加班或其他原因没睡足的人,通常都需要白天通过午觉弥补;白天工作学习太过紧张的人,如学生、司机等,如能在午间小睡一会,则可达到缓解紧张、促进记忆的效果。

怎么气血通畅保健康啊?


人体的血液是在不断流通的,但是很多人都有气血不足的情况。气血不足虽然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是长此以往其对患者体质还是会造成一定影响的。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一些细节对于改善气血不足是有比较大的帮助的。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改善气血保持健康的办法吧。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1.白天一日三餐按时吃,此处就要求按时睡觉,准时早起,11点之前必须睡,7点就要起床。

2.一般失气血不足的大多身体亚健康,缺少运动,身体健康,才能躺下便酣睡,醒来有精神,制定锻炼计划,积极的打打篮球,踢踢足球。还可配合饮用樰彦茶,气血同补,调理身体。

3.假以时日,必精神焕发,吃嘛嘛香,精力充沛,干啥啥行。

4、血不通畅的人,容易有手足冰冷的症状,特别是女性,睡觉之前,令人特别难受。下面有一个调理小方法,可以改善这样的症状:

黄芪10克,当归10克,葛根10克,川椒5克,红花5克

以纱布将所有材料包起来并扎紧,加适量水浸泡20分钟后再烧开,煮10分钟后倒入盆中调到适当温度,每天泡上10分钟就可以了。

这道配方可以活血通经,双脚常冰冷的人可以每天泡,让血液循环。

很多有着气血不足情况的女性在来月经的时候还会出现痛经的症状,因此改善气血不足对于改善痛经也有很大的帮助。一些具有补血效果的食物这类患者也可以多吃一些,像是红枣、红糖水、猪肝这类食物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7个中医按摩法 气血通畅防病养生


中医养生方法相对于西方的养生方法更适合中国人。中医养生最常用的是保健按摩,通过刺激经络通气血,让身体不会淤积废物,因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今天小编来教大家七个中医养生按摩方法。

按摩头部经脉可让气血畅通

人体头面颈项处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21%。头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

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起或止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鼻为肺之外窍,是肺气出入之门户,司呼吸,主嗅觉。口为脾之窍。延髓是人的生命中枢,位于颈椎管内,支配全身,大部分神经均通过颈部的延髓。

颈椎是头颅的支柱,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流的主要通道。刺激头部能扩张脑血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保证头部供血供氧,提高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的营养状况,防治脑动脉硬化。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可促进五官气血通畅。

按摩方法解读

十指梳头,掌心摩耳颈

十指环屈成耙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距前发际5寸处)等穴,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廉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及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1.5寸,颈动脉搏动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横摩脑

掌心顺摩耳、颈,双手竖捂面,十指并拢着力前额,掌根着力眼眶,两手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处)分手横摩前脑,再往头两侧经后脑向下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竖摩面

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两掌心着力面两旁,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至下巴,手不离面返回上推(印堂)至发际,来回摩擦为一下,共50下。

怎样才能气血通畅呢?


大家是不是经常感到,乏力,头晕眼花等症状呢?作为一个女人,脸上总是没有光泽不红润,其实这样的现象就是血气不足的表现。然而我们却往往不在乎这样的表现,任其发展,到最后还是拖累了自己。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的身体就向我们传达出气血不足的信息。那么有哪些补气血的方法呢?

女人气血双足才能脸上红润、有光泽,气血不足的女性往往都是脸色暗黄、苍白,经常容易觉得疲乏、胸闷,那么,气血不足的女性该如何补气血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女人补气血最全的方法。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补气血方法1

气血不足的表现:1.脸色苍白、皮肤暗淡。2.头晕眼花、疲惫。3.皮肤干燥、易脱发、指甲易裂。4.心悸胸闷。5.手脚发麻发凉。6.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7.女生月经过少。

这样做:大枣一日3颗补血;山楂泡茶通气;熟地黑豆各一把煮水加冰糖饮补血;黄芪熬粥汤补气;莲藕活血。

补气血方法2

脾之色为黄,面色黄说明脾胃出了问题——本草说:”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为了利于吸收,我们可以把它做成膏。

做法:大枣(500g),去核,加水煮烂,熬成膏状,加红糖拌匀,储存在冰箱中。早晚两次冲服,每次15g。不要凉吃。坚持下去,脾就会重新运化气血,面色也会有很好的改观。

补气血方法3

调补气血玉灵膏:取龙眼肉250g,西洋参15g,白糖适量。将龙眼肉捣烂如泥,西洋参研末,二物连同白糖一并拌匀,放密封的瓷器内,置锅中,用文火蒸2小时即成。

每次取1匙,开水化开吃下。每日早晚各1次。此方出自清代名医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调养气血效果甚佳,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

补气血方法4

压力大,脾气大,很容易成黄脸婆,气色差,脸部肌肉僵硬。很简单的方法是:赶紧揉耳垂;常常揉耳垂!把耳垂揉到发红发热,可能立刻就会有头面部气血变畅通的好感觉。耳垂对应的正是人体的头面区域,提神醒脑,防衰老。

补气血方法5

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官城,阴阳源”。揉腹,即来回搓擦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内脏。

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130次,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补气血方法6

内经说:女子过了35岁,大肠经和胃经的气血就逐渐不足,由于这两条经都上行于头面发际,一旦经气衰退,面色就开始憔悴,头发就开始脱落。

所以要想面色红润,头发浓密,胃肠的气血就需充盛才行。常吃山药薏米芡实粥,最长肠胃气血;多敲胃经大肠经,养颜防老。

补气血的方法有哪些呢!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啊,不仅可以通过食疗而且可以通过药疗来进行恢复,相信在不久之后就会有明显的好转。那就快快地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传统中医 经络通畅的几大信号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经络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经络是否畅通,大体可以通过以下四大信号判断。

信号1:捏肉不觉痛

检验经络是否通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捏一下你自己身上的肉,看是否痛。尤其是胳膊外侧的三焦经和小肠经的位置,或者大腿上的肉,能够很方便和明显地感觉出来。

信号2:明显的过血现象

有些朋友不明白什么叫过血现象。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你用一只手紧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当过一分钟左右的时候,你会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渐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而当你突然松开的时候,你会感觉一股热流一直冲到了手指尖,同时手掌也会从白色变成红色,这种现象就称为过血。过血现象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

对于手掌而言,很容易了解过血现象,但如果下肢就不太好做了。很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的症状,说明气血亏得很厉害,无法达到肢体末端。那怎样知道下肢是否过血呢?那就让别人帮忙,压住股动脉,然后大约一分钟的时间,猛得松开手,看看血能否冲到脚趾尖?最好的情况是能冲到脚趾尖,而且过血的感觉是呈圆桶状,前后腿一起过。但很多人都过不了膝盖,但凡这种人,都需要好好打通经络。

信号3:搓八脚会发热

压股动脉,主要是测试足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情况,会有明显的过血感觉。如果想重点测试一下督脉及膀胱经的情况,那么就要通过搓八 的手法了。所谓八 ,是八个穴位的统称,即上、次、中、下 ,分布在左右两条膀胱经上,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很多从来没有做过按摩的人,经络大体都不通,不仅表现在压股动脉,没有过血的感觉,搓八也没有脚热的感觉,大部分人都只有屁股热,稍好一点的膝盖能热,最好的才是脚能热。搓八 的方法是用手掌快速在八 处摩擦,刺激膀胱经和督脉。这只是一种热感,而不是过血的感觉。

信号4:平躺下肚子塌陷

肚子上集中了人体很多的经络,因此,这个位置的经络是否通非常的重要。那什么叫好肚子呢?第一手捏着不痛,其次是肚子要塌。塌,就是平躺在床上,要能显出肋骨来,往肚子上浇点水而不会流。这样的肚子才叫好肚子。有句话叫,肚子绵软,百病都不缠。打通肚子这段的经络,主要靠的是刮痧和按摩。一般不适合拔罐。

按摩头面颈项 五官气血通畅


按摩是中医养生方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对经脉的刺激,可以促进身体气血的运行,对于缓解上班族们由于每日久坐而造成的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很有好处。

关注诸阳之会

人体头面颈项处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21%。头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起或止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鼻为肺之外窍,是肺气出入之门户,司呼吸,主嗅觉。口为脾之窍。延髓是人的生命中枢,位于颈椎管内,支配全身,大部分神经均通过颈部的延髓。颈椎是头颅的支柱,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流的主要通道。刺激头部能扩张脑血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保证头部供血供氧,提高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的营养状况,防治脑动脉硬化。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可促进五官气血通畅。

按摩方法解读

十指梳头,掌心摩耳颈 十指环屈成耙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距前发际5寸处)等穴,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廉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及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1.5寸,颈动脉搏动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横摩脑 掌心顺摩耳、颈,双手竖捂面,十指并拢着力前额,掌根着力眼眶,两手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处)分手横摩前脑,再往头两侧经后脑向下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竖摩面 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两掌心着力面两旁,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至下巴,手不离面返回上推(印堂)至发际,来回摩擦为一下,共50下。

按揉太阳丝竹空 用双手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两食指分按两侧太阳穴(在眉梢与眼梢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两中指分按两侧丝竹空 (在眉后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瞳子髀(在丝竹空直下),两拇指分按两耳垂后凹陷处,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按揉翳风听宫穴 用两拇指分按两耳翳风(在耳垂后凹陷中),两食指分按两耳听宫(在耳屏前凹陷中),两食指顺按两耳听会(在听宫直下),两中指分按两耳耳门(在听宫上方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耳和髎(在耳前鬓角下),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揉摩后脑 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枕骨下后脑处,两手余四指搂抱,着力头两侧,随拇指而动,两手拇指同时用力先向外揉摩旋转50下,再向内揉摩旋转50下。

两掌搓擦颈椎颈动脉 用两手掌交错横按在颈部,左掌在上边(后脑),右掌在下边(颈椎),两手同时用力一推一拉搓擦颈椎和两侧颈动脉,右指端达左颈动脉,左指端达右颈动脉,两掌根拉回相接,来回搓擦为一下,各50下。

另外,还可以转眼球、转舌、叩齿,方法是头颈不动,两眼球同时先顺时针方向从上向右向下向左再向上转25圈,舌尖亦随着眼球同方向转25圈,每转一圈叩一下齿;再逆时针方向转25圈,叩齿25下。

以上方法,只要坚持每晚睡前及早醒后在床上各操作1遍(约10分钟),就能有效地调节头、面、眼、耳、口、鼻、咽喉的神经功能,促进大脑神经中枢的血液循环,增进大脑组织血液、氧气、营养物质的供应,保持头面血流畅通,对防治脑动脉硬化,预防脑中风有良好的作用。

这些方法可以防治头痛、头晕、感冒、失眠、高血压、脑血栓、脑中风、神经衰弱、老年痴呆症、颈椎病、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耳鸣、耳聋、耳闭气、耳神经痛、鼻窦炎、鼻衄、牙痛、痄腮、视力衰退、迎风流泪、白内障、各种眼疾、咽喉肿痛、舌强不语、咳嗽气喘等,还可以调和五脏六腑气血,且能美容,减少皱纹、白发,延缓衰老。笔者坚持锻炼数年,从不间断,效果明显。

头面颈项按摩 五官气血通畅


关注诸阳之会

人体头面颈项处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21%.头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起或止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鼻为肺之外窍,是肺气出入之门户,司呼吸,主嗅觉。口为脾之窍。延髓是人的生命中枢,位于颈椎管内,支配全身,大部分神经均通过颈部的延髓。颈椎是头颅的支柱,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流的主要通道。刺激头部能扩张脑血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保证头部供血供氧,提高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的营养状况,防治脑动脉硬化。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可促进五官气血通畅。

按摩方法解读

十指梳头,掌心摩耳颈 十指环屈成耙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距前发际5寸处)等穴,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廉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及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1.5寸,颈动脉搏动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横摩脑 掌心顺摩耳、颈,双手竖捂面,十指并拢着力前额,掌根着力眼眶,两手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处)分手横摩前脑,再往头两侧经后脑向下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竖摩面 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两掌心着力面两旁,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至下巴,手不离面返回上推(印堂)至发际,来回摩擦为一下,共50下。

按揉太阳丝竹空 用双手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两食指分按两侧太阳穴(在眉梢与眼梢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两中指分按两侧丝竹空 (在眉后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瞳子髀(在丝竹空直下),两拇指分按两耳垂后凹陷处,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按揉翳风听宫穴 用两拇指分按两耳翳风(在耳垂后凹陷中),两食指分按两耳听宫(在耳屏前凹陷中),两食指顺按两耳听会(在听宫直下),两中指分按两耳耳门(在听宫上方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耳和髎(在耳前鬓角下),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揉摩后脑 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枕骨下后脑处,两手余四指搂抱,着力头两侧,随拇指而动,两手拇指同时用力先向外揉摩旋转50下,再向内揉摩旋转50下。

两掌搓擦颈椎颈动脉 用两手掌交错横按在颈部,左掌在上边(后脑),右掌在下边(颈椎),两手同时用力一推一拉搓擦颈椎和两侧颈动脉,右指端达左颈动脉,左指端达右颈动脉,两掌根拉回相接,来回搓擦为一下,各50下。

另外,还可以转眼球、转舌、叩齿,方法是头颈不动,两眼球同时先顺时针方向从上向右向下向左再向上转25圈,舌尖亦随着眼球同方向转25圈,每转一圈叩一下齿;再逆时针方向转25圈,叩齿25下。

以上方法,只要坚持每晚睡前及早醒后在床上各操作1遍(约10分钟),就能有效地调节头、面、眼、耳、口、鼻、咽喉的神经功能,促进大脑神经中枢的血液循环,增进大脑组织血液、氧气、营养物质的供应,保持头面血流畅通,对防治脑动脉硬化,预防脑中风有良好的作用。

这些方法可以防治头痛、头晕、感冒、失眠、高血压、脑血栓、脑中风、神经衰弱、老年痴呆症、颈椎病、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耳鸣、耳聋、耳闭气、耳神经痛、鼻窦炎、鼻衄、牙痛、痄腮、视力衰退、迎风流泪、白内障、各种眼疾、咽喉肿痛、舌强不语、咳嗽气喘等,还可以调和五脏六腑气血,且能美容,减少皱纹、白发,延缓衰老。笔者坚持锻炼数年,从不间断,效果明显。

预防颈椎病首先要气血通畅?


长期处于空调环境里,久坐办公室工作,或长期使用电脑的人,颈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这时触及大杼穴就会有异常的压痛感。

这是因为,不当的姿势、过度的紧张使颈肩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气血不通。同时,姿势不良对脊柱骨质产生压力,时间久了,产生骨质增生,也就是骨病,会加重大杼穴气血淤阻的状况。

因此,保持大杼穴气血畅通,颈肩部经脉气血的流通就有了保证,颈椎病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

在开始感觉到颈部有时酸痛,肩部不适的时候,经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着大杼穴上下拍打,每天抽时间做2~3次,每次10分钟,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避免在大杼穴形成气血的淤阻。按摩大杼穴时会觉得酸痛感比较明显,但按摩之后会觉得舒服。

每天用梅花针敲打大杼穴一带3~5次,每次5分钟,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疼痛持续出现时,还可以在梅花针轻度敲打后在穴位处拔火罐5~10分钟。在这一阶段如果避免过度紧张,避免长时间的坐姿和长时间的眼睛疲劳,这样的自我保健可以使颈椎病免于继续发展,趋向好转。

如果颈椎病已经形成,出现明显的颈肩背部疼痛时,此时,仅靠按摩或用梅花针刺激大杼穴就不够了,自我保健还需要配合风池、肩井、外关等穴位,可以用按摩、梅花针敲打以及拔火罐的方法。平时要放松身心,睡眠充足,避免长时间疲劳等,颈椎病还是会有相当程度的恢复,能够控制颈背部的疼痛,保证生活质量。

但如果颈肩背部疼痛加重,甚至手臂麻木、疼痛、酸软无力,或出现头晕的症状,这时,就应该到医院就诊,按照疗程进行规律的针灸、砭石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的颈肩疼痛,伴有颈肩肌肉的肿胀的,则不可强力刺激大杼穴,以免加重肌肉的肿胀,使疼痛更严重。只可以用梅花针轻刺激穴位一带,起到促进穴位微循环好转的作用。

大杼穴的取法,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

中医七式气血通畅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