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养生保健穴 > 导航 > 艾灸四大养生要穴是哪些穴

中医养生 常按10大日常保健要穴

春季养生保健穴。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医养生 常按10大日常保健要穴”,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导读:人体有很多穴位,所有的穴位中日常保健作用最大的只有10个要穴。常按这10要穴可以疏通经络、减轻身体疲劳、延年益寿。那这10个要穴在哪里呢?中医经络养生常按什么部位保健康呢?

中医养生 常按10大日常保健要穴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经验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穿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壮保健的要穴。

八、殷门穴

取穴: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2、两手掌分别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Ys630.com相关知识

抗老保健 中医养生常按5“窝”


导读:人们之所以特别热衷于养生无非就是冲着两个目的:抗衰老、保健康,那么中医养生有什么好方法吗?按摩哪些地方能达到抗老保健的目的呢?


女性中医养生

抗老保健 中医养生常按5窝

据史料记载,慈禧喜欢按摩眼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 ,这些窝被称为宫廷养生第一窝。

泻火通便第一窝:腰窝

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按摩腰窝有泻火通便的功效,对大便秘结、痔疮疼痛等疗效显著。

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窝处,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连续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还可迅速收缩、放松肛门周围肌肉,持续10秒,间隔10秒,连续做10次

止咳利咽第一窝:颈窝

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刺激颈窝可减弱神经系统对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兴奋感,止咳平喘。

方法: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颈窝,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一般半小时后可缓解咽部不适。

宽胸护心第一窝:腋窝

心脏疾病多为气滞血淤、心脉痹阻所致,刺激腋窝可宽胸理气、调整气血,改善心悸、胸闷、气短等。

方法:醒来仰卧在床上,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除外)置于右腋窝内,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每20圈交换1次,共按摩200圈,再换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左侧腋窝。

降压安神第一窝:眼窝

即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中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失眠均与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眼窝是手足太阳、足阳明等交会之处,可调理人体阴阳平衡。

方法:轻闭双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各10次。端坐凝神,先用力迅速地眨眼15~30秒,再紧闭双眼5秒后睁大双眼3~5秒,并将视线移至鼻尖处注视3~5秒。或者双眼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环视运动6~8次,幅度尽量大。

降糖调血第一窝:耳后窝

即耳垂后方的凹陷处。耳后窝深层分布有迷走神经,通过刺激可使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方法:双手拇指缓缓用力按耳后窝,慢慢吐气,持续5秒再松手,如此反复按压10~15秒,每天午饭和晚饭后半小时按摩1次。

中医养生 教你古人养脏四法

人的舌与脏腑有着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舌尖属心肺,舌根属脾胃。经常运动舌体,有益于脏腑的健康。古人常用的有四则动舌养脏之法。

1. 转舌摩齿

以舌在口内舔摩上下齿内侧齿龈,先从左上开始转9圈,再从右上开始转9圈,共运行18圈。此法久练可固齿、健脾胃、强身祛病。

2. 玉液还丹

玉液即口中的津液(唾液)。口唇轻闭,舌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内前后搅动。当有津液生出后要鼓漱有声,共36次。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并以意念引之入丹田。此法久练则身轻体健,步履矫捷,百病皆除。

3. 赤龙吐信

把口张大,舌尖向前尽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觉,至舌不能再伸长时把舌缩回口中。这样一伸一缩,面部和口舌随之一紧一松,共做9次。此法利五脏,久练可增强五脏功能。

4.张口伸舌

张大口,伸长舌,口中有津液升出后可仰头咽下,心中默数81个数即可。久练此法有通气、消食之效。

养肝健脾 春季常按5大养生穴


导读:春季人体内的阳气开始慢慢旺盛起来,因此在这个季节要注意养肝护肝。那么春季养生,日常按摩哪些穴位能起到养肝健脾的作用呢?养肝健脾有什么养生茶呢?


女性按摩推拿

养肝健脾 春季常按5大养生穴

春季阳气旺盛,如不注意养肝护肝就会出现肝病;而春季容易脾胃虚弱,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少吃生冷、少酸多甘脾胃才不闹脾气。平时休息的时候按按5个穴位,就能养肝健脾。一起看看哪5大穴位吧。

气温渐渐回升,而肝火也随着阳气一样旺盛起来。如不注重养生,容易导致肝病、脾胃不和等症状。我们不妨在休闲的时候按一按5个穴位,就可以起到养肝护肝、健脾和胃的作用。

1、内关

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

一次用手轻轻按摩该养生穴位30下,可和胃宽胸,可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

2、神阙穴

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

先把双手搓热,然后两手相叠,掌心以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按揉。先从肚脐向上移动到胃脘,然后再向下移动到小腹,正反方向交替各按揉数十次。

以手掌整体去按,然后以手指重点按揉神阙上的中脘、神阙两边的天枢、大横以及神阙下面的气海、关元、子宫等穴位,就可以起到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温经散寒、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果按揉之后再加上艾盐包等热熨神阙,效果更好。

3、足三里

位于膝下3寸、小腿的前外侧。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的来源,经常揉按足三里可以补脾健胃,增强抗病能力,使你保持旺盛的精力,延年益寿,因此说常常拍打足三里,胜过食用老母鸡。

足三里也是保健艾灸的常用部位,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常灸足三里可以增强免疫功能、益寿强身,对肠胃、心血管系统等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发病后及早艾灸可以使瘫痪肢体迅速恢复功能。

4、三阴交

在内踝上3寸的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和外踝上的绝骨相对。

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病症:腹痛,肠鸣,腹胀,泄泻,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

三阴交配合血海、隐白可以调经止带,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不孕症;配合气海、关元可以补肾固精,治疗阳痿、早泄、遗精、尿频等病症;配合神门、内关相当于天王补心丹,可以养心安神、滋阴降火,治疗虚火上升、失眠等病症。

5、阳陵泉

位于膝下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和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相对。

该养生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养生穴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胁痛、口苦、黄疸等肝胆病变,阳陵泉下1~2寸有胆囊穴,可以配合用来治疗胆囊炎。

阳陵泉位于膝下,是八会穴的筋会穴位,可以舒筋活络,治疗全身有关筋骨的病症,尤其对于下肢的麻痹、疼痛、水肿、膝关节屈伸不利等病症效果很好。

春季养肝护肝吃什么

大枣蜂蜜养肝又健脾

春天是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时候,所以在饮食上我们要多选择护肝健脾的食物,应添加大枣、蜂蜜、山药、莲子、芡实,可以每天做一点粥来食用,不仅可以帮助护肝健脾胃,还可以帮助滋补、增加气血、预防春困。

小白菜与油麦菜

春天多增加绿叶蔬菜,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及各种抗氧化物质,蔬菜中丰富的营养物质也可预防春困,及有效地帮助我们达到瘦身的目的。在蔬菜的选择上,以深绿色蔬菜为佳,叶菜为佳,其营养价值较高,同时热量极低。由于经过冬季缓慢生长的绿叶蔬菜可以说营养物质积累丰富,超过其他季节的蔬菜,外加上冬季气温低、无虫害、农药干扰少,食用起来安全性好、对人体健康尤为有益。

同时选择一些略有苦味的蔬菜可以帮助祛火解毒,比如一些常见的:小白菜、油麦菜、油菜、茼蒿、苦莒等。还有些不常见的,如:芥兰、苋菜、紫背天葵。

草莓

草莓这个时候刚好大批的上市,另外草莓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铁含量也是水果中最高的,而维生素C和铁结合刚好就是最好的养颜益肤的绝好搭配。另外草莓属浆果类,这类水果对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记忆力是最强最有效的。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吃上几颗多汁可口的草莓可以顿感精神,赶走春困。

养生:常按“灵龟八穴”


人体里有灵龟八穴。由于这八个穴可以通达全身各经络,并且对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所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的穴位,每天都可以进行按摩。

灵龟八穴分别是公孙、足临泣、内关、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其中,内关通于阴维脉;外关通于阳维脉;列缺通于任脉;后溪通于督脉;申脉通于阳跷脉;照海通于阴跷脉;公孙通于冲脉;足临泣通于带脉。

灵龟八穴的具体位置如下。

公孙:当人体双脚脚心相对时,当用手从大脚趾与脚掌关节连接的骨头内侧缘向前推,推到一个凹陷的窝,公孙就在凹陷的窝里。

足临泣:第四、五趾趾缝端?侠溪上一寸五分处。

内关:手心向上时,手腕关节上腕横纹的中点上方两寸(两个大拇指的宽度),在前臂两个肌腱之间;此穴精确取穴方法是:当人体手心向上伸直手臂时,手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定为12寸,取距离手腕关节的2寸,在两个肌腱之间。

外关:与内关相对,在前臂的外侧,当手背向上平伸时,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定为12寸,取距离腕关节方向的2寸处(即2寸/12寸)。

后溪:当手握拳时,手小指指掌关节与手心一侧交接处的凹陷处。

申脉:脚外踝正下方凹陷处。

列缺:当中医切脉时,中医的中指点的高点即是列缺穴。

照海:脚内踝正下方凹陷处。

养生保健按摩 六大穴位可常按


最简单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做到的按摩,按摩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帮助人体减缓疲劳,更是疾病养生的最佳方法。下面大家一起和我来了解一下这些简易且有效的按摩方法吧。

最易操作:小腹和脚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脐是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周围分别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好处。

捏脚底,促进血液循环。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此处穴位较多,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的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隔两三天用热水泡泡脚,每次半小时,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一种保健方法,可以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搓双耳,全身都受益。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好。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推脊椎,增强免疫力。脊椎及其两侧,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且有肝腧、肾腧等重要经络通过,属阳经汇集之处。平时可由家人帮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来回推拿脊柱及两侧,可边捏边向前推进,或拍打前进,每次5分钟即有疏通经脉之效。

最易忽略:腋窝和前胸

按腋窝,宁神宽心胸。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腋窝各15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5分钟即可。二是弹拨,抬高一侧手臂,把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肩关节处,用中指轻弹腋窝底,可时快时慢变换节奏,并左右交替进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宽中理气的作用,还对改善人体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以虚掌轻叩轻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

穴位如何养生 四大养生穴位要常按


1.养老穴

我们不仅希望爸妈长寿,还希望他们能够活得有质量,年老也能够耳聪目明。我们身体上就有这样一个穴位,叫做养老穴,经常按揉就能起到聪耳明目、养颜美容的效果。 养老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刺激养老穴则能够调节小肠的腑气和疏通小肠经经气,使水谷精微上升至头面五官,濡养眼、耳、鼻等五官,使耳聪目明;通过小肠经的输布,温养面部肌腠,润泽面部皮肤皮毛,起到养颜美容的作用。养老穴除了适于按揉外,也可以艾灸。

取穴方法1: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近端平齐的骨缝中是养老穴。

取穴方法2: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是养老穴。 每天坚持按摩3到5分钟,早晚各一次。

2.关元穴

冬季,很多中老年人有身体怕冷的症状,这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了,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 按摩关元穴有良好的延年保健作用。此外,关元穴可调整肝脾肾三条阴经,有健脾补虚、养肝疏泄、补肾益精的作用,并能通调三焦,以调经通下焦为先,可主治泌尿、消化、肝胆等方面的疾病,如脾肾虚寒引起的泄泻,均可按摩关元穴。还可以用艾灸关元穴,他可补肾固元防寒。

取穴方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关元在脐下3寸,即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点处。

3.足三里

历代医家把足三里作为治疗久病体虚,强身保健的第一要穴。民间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鸡”、“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等说法。 如果你的消化系统不好,刺激足三里能使胃肠吸收功能增强,按摩足三里穴可迅速缓解胃脘痛等胃腹部症状。还可以艾灸足三里,他可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中风等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差、抵抗力减弱患者宜用此法增强体质。

取穴方法1:在小腿前外侧,当外侧膝眼下3寸(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取穴方法2: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4.人迎穴

冬季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季节,我们不妨经常按揉人迎穴,可起到行气活血、防治高血压和中风的作用。中医认为,人有“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是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四海”都有其相应转输的部位和穴位。人迎穴是人体“气海”输注的穴位,是调气、补气的主要穴位之一。气对血有温煦、推动、统摄等作用,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血淤。因此,高血压、中风之类的血脉病变的根源在于气,调气、补气为治疗根本。

取穴方法:取穴时,人呈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按摩同时让被按摩者屈伸活动,来加强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一两次。

常按养生穴 远离颈椎病


导读:颈椎病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职业病,对于每天长时间伏案工作的白领们来说患有颈椎病的概率在不断的增加。那么,要如何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呢?保养颈椎的方法有哪些呢?

预防颈椎病不妨按按这些穴位

1.按摩百会穴

将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穴

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放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按揉缺盆穴

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对侧耳下翳风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处)处,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按揉到缺盆穴(锁骨上缘中点凹陷处)10~20次,注意动作不宜太快和过重,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24小时全面保养颈椎

保养秘笈一 7:00

早晨主动调温

古人喜欢穿长衣服,一方面是为了礼仪,其实另一方面也是养生之需。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即使是为了美丽,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偶然有受寒现象,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保养秘笈二 10:00

5分钟的颈椎操

即使身处人多的办公室,你也可以很好地保养颈椎,比如利用工间休息练习一下颈椎操: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坚持5分钟,动作要轻缓、柔和。

保养秘笈三 14:00

两种按摩的方法

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到了下午两点钟,可能脖子早已疲惫不堪,精力有些不支,这里有两个最简单的急救方法:

(1)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分布着百劳穴的3个点。在不遗余力工作时,不妨抽出短短几分钟来按摩这3个反应点,即刻缓解颈椎疲劳,放松全身。

(2)两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颈部后方,来回摩擦颈部,力度要轻柔,连续摩擦50次,颈部发热后,会有很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保养秘笈四 18:00

做做户外运动

软骨组织的营养可不是通过血液供给的,而是通过压力的变化来进行营养交换。如果缺乏活动的话,软骨就会遭遇营养不良,进而导致退化,增加户外活动是养护颈椎的方法之一,要向你推荐的运动项目是游泳、打球、练瑜伽等。

保养秘笈五 20:00

晚餐补肾加分

作为一位忙碌的白领,你可能没有足够时间准备健康营养的早餐和午餐,那晚餐的时候可以吃一些营养骨髓的食物。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牛骨等具有补肾髓功能,可以把这些材料加入到你的晚餐中,以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脊柱蜕变的效果。

保养秘笈六 21:00

学学大鹏展翅

看电视的时候,你可以学一学大鹏展翅:轻轻弯腰至90度,两个手臂模仿大鹏飞行一样伸展开,但可不要将头抬起来,越高越好,坚持5分钟。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你增加颈椎部肌肉的韧性。

保养秘笈七 22:00

享受中药热敷

将小茴香些许、盐半斤一起炒热,装入布袋,放在颈背部热敷3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颈背部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别让温度太高或时间过久。

增强体质 常按几个养生穴


导读:中医穴位是独特的优势,中医穴位养生也是从古至今被人们重视的养生方法的一种,穴位养生可以是按摩养生,也可以是经络循行针灸养生等等,下面是中医专家介绍的冬季应该常按摩的几个穴位,有助增强免疫力。


按摩 委中穴

委中穴 分别用右手拇指捻左腿委中穴、用左手拇指捻右腿委中穴,各20次。此法有防治腰背痛的作用。

迎香穴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掉。方法是:用两手大拇 指基部的背侧,互相擦热,轻轻地沿着鼻梁两侧各擦20次。而后用两手食指尖端,点揉左右侧迎香穴各10次(转10圈)。此法可促进鼻黏膜血循环,增强正常分泌,湿润鼻腔,并预防感冒和防治鼻炎。

肾俞穴 传统医学称背为阳中之阳。方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牞紧按肾俞穴用力向下搓到尾骨牞然后再退回到两臂后屈尽处,此为一次牞共用力搓50~100次。搓肾俞有培育元气、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壮筋骨、止痛散风的作用。对防治功能性腰痛牞特别是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对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
擦 涌泉穴 涌泉穴 擦涌泉俗称搓脚心牞能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患的目的。这是因为脚处在身体最下端牞营养较其他部位差牞而脚的负担相当重牞容易衰老。搓脚心能防止脚老。方法是:早晚两次在床上进行牞先用双手搓擦发热牞然后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牞用热手掌摩擦脚心牞左手搓右脚心牞右手搓左脚心牞可搓至脚心发热。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

干洗脸 先将两手掌互相擦热牞然后两手由前额顺着两侧往下擦牞擦至下巴时,两手再向上至前额牞如此一上一下擦面共20次。此法可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力牞有明目、固齿、减皱及美容的作用。
梳头皮 梳头皮 用两手的手指弯曲呈钩状,用五指从下往上往后梳牞两手先梳头顶部牞再梳头角部牞再梳侧头部牞共梳30次牞然后双掌按摩头皮20次。此法有促进脑部血循环、防治头痛头晕、使头脑清醒的作用。 在中医倡导的冬季养生方法中,穴位按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能每天坚持,可达到增免疫、防治冬病的效果。

口腔保健按哪个穴


口腔保健按哪个穴

1、口腔保健按哪个穴

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按揉面部迎香、承浆、颊车、下关穴,以及双手虎口处合谷穴,每次约30秒,可促进循环。

按揉足心涌泉穴、足内踝处太溪穴约5-10分钟,每日1-2次,可补益肾精; 四指并拢,用中等速度环绕唇部揉搓,以有温热感为准,可保护牙龈。

2、口腔保健使用什么样的牙刷

应当选购直三排、横六束、刷头小、刷毛柔软、刷毛末端磨圆的保健牙刷,在口内运作自如,牙齿的死角较容易刷到。牙刷使用期限以2~3个月换一次为佳。

3、口腔保健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首先刷牙的力度不能太大,有些人以暴力式的方法刷牙,引起口腔牙龈的萎缩、齿颈部磨损,对冷热产生酸痛的现象。刷牙主要是刷干净牙齿的几个面。刷外面:将牙刷刷头放在牙齿与牙龈边缘呈45度角,轻柔地来回刷,然后将牙刷顺着牙缝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刷里面:用上述同样方法刷每颗牙齿的里面;刷咬合面:将牙刷平放,来回刷咀嚼食物的牙齿面(咬合面),最好也刷刷舌面。

4、口腔保健刷牙的次数应以几次为好

其实刷牙的次数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三餐后及睡前共四次,最好于每次进食后即刷牙,漱口不能代替刷牙,不能清除菌斑。

5、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口腔健康包括:“无口腔颌面部慢性疼痛、口咽癌、口腔溃疡、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牙龈)疾病、龋病、牙齿丧失以及影响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乱。”口腔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会引起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有些微生物长期存在于口腔中,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口腔保健吃什么好

1、奶与奶制品:

这类食物富含钙和磷,既可以促进牙体硬组织的康复,又可抑制细菌性酸化,从而有效保护牙齿。此外,奶中所含有的其他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维生素、蛋白质和酶等物质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并且抑制口腔中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这类食品有利于对抗龋齿。

2、葱、姜、蒜:

因为这类食物具有特殊的辣味,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能抗龋。如葱、大蒜含有天然物质“大蒜素,生姜含有”姜辣素等。因此,在膳食中适当吃这类食物,有助于预防龋齿。

3、动物内脏:

这类食物富含微量元素如铁、锌等,能抑制细菌产酸,因此,动物内脏也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4、豆类:

扁豆、蚕豆等食物富含磷,磷是骨骼和牙齿的必要成分,能促进牙齿的健康生长和牙床的健康发育;磷酸盐可以形成缓冲系统,防止口腔过度酸化。因此,这类食物具有防龋作用。

中老年人必须注重口腔保健

我国绝大多数人均对口腔卫生不甚注意:即使是在城市,能认真并且正确做好口腔保健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因此,我国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很高,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更为严重。我国老年人龋齿患病率超过80%,牙周疾病患病率几乎为100%,90%以上老人缺牙。据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调查,65-74岁的老年人平均缺失10颗牙,42.3%的老人不足20颗牙,全口无牙的老人超过10%。

人到中老年,颌骨可出现骨质疏松,牙釉质易产生微裂和部分崩落。由于牙周疾病的侵害,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缺失或移位,牙间隙增大,食物容易嵌塞:这些问题进一步造成菌斑滞留面积增大,牙结石形成增多,牙周炎多发;龋病除对牙冠的破坏之外,也破坏暴露的牙根,使得牙根面龋病明显增加。因此,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防止食物嵌塞和牙菌斑、牙结石的形成。

常按气海穴暖身补虚保健康


导读:人体有许多穴位构成,中医养生常常推荐按摩这些穴位保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气海穴,告诉大家日常常按气海穴保健功效,赶快到下文看看学学如何按摩养生吧。


中医推拿

中医按摩养生 常按气海穴暖身补虚保健康

气海一穴暖全身

俗话说气海一穴暖全身,气海又有性命之祖、生气之源的美誉。可以说,它是上天赐予那些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之人的宝贝。

在《三国演义》中有个著名的战役叫官渡之战,这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当时,曹操只有一万人,袁绍却有十万人马,兵力悬殊太大。可曹操却 战胜了袁军,因为他派人烧掉了袁军在乌巢所囤积的粮草。为什么把粮草烧掉后,袁军就会大败呢?因为军中无粮则人心动摇、失去了斗志,哪能与敌人抗争呢。

心身安康背后的默默奉献者气海穴

接下来我要讲的这个穴位看似和养神无关,但它却像上面所说的粮草一样,在幕后为我们的心神安康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那就是气海穴(肚脐直下约一寸 半)。气者,气态物也;海者,大也。气海的原意是指任脉的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气为血之帅,气能推动精血水谷运行滋养周身,这样,五脏六腑才有足够的精力去各司其职。

若小腹胀满,就意味着腹中的精谷无法送达全身,心脑无法得到滋养,所以,人就会感觉全身乏力、无精打采。

腹部胀满、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多按气海穴

说到气海,可能有些人感觉比较陌生,但我一说丹田,大家都知道它在小腹上。事实上,气海穴就是下丹田的别称。丹田是道家修炼精气神的一种术语,道家 对这个部位非常推崇,尤其是下丹田,他们认为这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确实,气海穴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因此,如果出现 腹部胀满、消化不良、大便不通等症状时,就可以多按摩气海穴。

气海一穴暖全身,就是说气海具有温养、强壮全身的作用。对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质虚弱韵人来说,经常按摩气海穴就能起到良好的疗效。如果加上艾灸或拔罐,效果会更明显。

其实,气海穴搭配着别的穴位治疗范围更大。比如说,它配上三阴交可以治疗遗精、夜尿,配上足三里可以治疗气短,配上合谷穴可以治疗胃下垂等。

链接

气海穴是补气的要穴。气海,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从而化为充盛之气,因此,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所以得名气海。

气海穴在肚脐直下大约一寸半,中医认为此处是人体之中央,是生气之源,人体的真气由此而生,所以对于阳气不足、生气乏源所导致的虚寒性疾病,按摩、针灸气海穴往往具有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之功效。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到邪,其中湿邪常在疾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内有了湿邪,就会阻滞气机,病症就会 因此产生。

而气海穴作为人体中阳气蒸发阴液的关键之处,对于湿邪为患、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如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遗精、阳 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止、形体羸瘦、腰痛、食欲不振、儿童发育不良等,具有较好保健效果。经常按摩气海穴,能使全身皆温、脏腑皆 润,促进肠胃蠕动、气血顺畅,强化肝脏及消化道功能。

饮食保健 益气补虚鹅肉好

中医认为,鹅肉味甘,性平,入脾、肺经,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之功。《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补虚益气,暖胃生津;《本草纲目》言其利五脏,解五脏热,煮汁止消渴。鹅肉为中医临床常用的益气补虚食疗佳品,但不宜过量食用,食多不易消化。

鹅肉粥:鹅肉、大米各100克,调料适量。将鹅肉洗净,切细,放入碗中,用淀粉、酱油、料酒、花椒粉等勾芡备用。先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放入鹅肉,煮至粥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即成。每日1剂,3~5日为1疗程。鹅肉粥可益气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消瘦乏力。

百合鹅肉汤:鹅肉1000克,百合、黄精各30克,调料适量。将鹅肉洗净,切块,诸药择净,与鹅肉同放锅中,煮至鹅肉熟后,调味服食。百合鹅肉汤可益气养阴,适用于肺结核胸痛、干咳痰少、手足心热。

鹅肉补气汤:鹅肉1000克,黄芪、党参、山药各10克,调料适量。将鹅肉洗净,切块,诸药用布包好,同放锅中,煮至鹅肉熟后,去药包,调味服食。鹅肉补气汤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鹅肉养阴汤:鹅肉1000克,玉竹、沙参、山药各10克,调料适量。将鹅肉洗净,切块,诸药用布包好,同放锅中,煮至鹅肉熟后,去药包,调味服食。鹅肉养阴汤可和胃止渴,适用于气阴不足所致口干思饮、咳嗽气短、消渴等。

体虚者的暖身进补方推荐

●枸杞鸡肉汤

用料:鸡半只,枸杞子15克,淮山30克,生姜片15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鸡肉洗净切块,倒入开水锅中烫一下取出,以去除腥味,然后把鸡块放入砂锅中,加入淮山药、枸杞子、生姜片及适量开水,用小火煮至肉烂,调味即成。

功效:有补肝益肾,温中益气的功效。

秋季常按8大穴位保健康


养生导读:秋季气候多变,天气干燥,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这时对相关穴位进行按压,可保人体健康。下面就推荐几种穴位按摩法,在秋季常按有助健康哦。

1、风池穴

操作方法: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颈部耳后、后发际凹陷处。双手拇指着力于两侧风池穴,指端用力揉动数十次。

功效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头晕、耳鸣等。点揉该穴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尤其适于风热感冒。当出现感冒症状,如打喷嚏、流涕时,按揉此穴也可减缓症状。

2、大椎穴

操作方法:该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大椎穴为督脉之穴,上至头面,入络于脑。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着力于大椎穴,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10--15次。

功效作用:该穴位是人体所有阳经的气血汇聚之地,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脉经气的作用,是调整全身机能的重要穴位之一。大椎穴可以振奋人体的阳气来抵御外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咳嗽、头痛、中风等疾病,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3、肩井穴

操作方法:肩井穴位于颈椎至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厚处。平时可自己用两手十指分别提拿同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其余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功效作用:中医认为,按摩肩井穴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于风寒感冒。

4、中脘穴

操作方法:位于腹中线上、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用掌根按揉中,每日一次,每次100--300次,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功效作用:该穴位是胃的经气汇集之处,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

5、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位于膝盖前外侧下方凹陷处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以拇指每日按揉足三里2至3分钟,力度以感觉局部酸胀为宜。紧急情况下,如胃痛急性发作,而裤子穿得紧,可用笔尖隔着衣物刺激此穴,以症状缓解为度。

功效作用:足三里号称人体保健第一要穴,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之说。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常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呕吐、肠炎、便秘、胆囊炎、胆肾结石绞痛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对解除急性胃痛效果明显。

6、太白穴

操作方法:每日按揉100--3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功效作用:太白穴是调理脾功能的主要穴位,治疗范围较广,对脾虚有关的病证,均有一定治疗作用。该穴位于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交界处。

7、膻中穴

操作方法: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双手交叉,握空心拳,然后捶打这个穴位。也可将一手四指并拢,用指腹顺时针打圈按揉或从上自下推揉,每天不少于100次,持续2至3分钟。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功效作用:刺激该穴能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尤其是可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还可以治产后缺乳、乳腺炎、肋间神经痛、胃贲门痉挛等病症。

8、涌泉穴

操作方法:位于足底部,脚趾向下弯时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每晚温水泡足后,先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直到足心发热。每天临睡前按摩此穴,可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按摩时要做到清静平和,才可事半功倍。

功效作用: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结实、行走有力。按揉此穴,还可改善急性心绞痛症状。涌泉穴对咽喉肿痛、头痛、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癫痫、不孕、月经不调、怕冷、阳痿、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有疗效。

多事之秋,易发病。中医认为,纵横交错的经络是联系各脏器的纽带,那么穴位就是这些纽带上的功能点、敏感点。穴位能通行营卫,受刺激时,可打通经络、调通气血、驱邪扶正、调理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适当刺激人体五大要穴,可明显改善人体神经、内分泌、呼吸、循环、消化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天柱穴:常按助性养生 缓解头痛!


人体以头为天,颈项犹擎天之柱,穴在项部方肌起始部,天柱骨之两旁,故名天柱。释义为:天,指上部,人体头部;柱,楹意,指支柱,喻人体之颈项。该穴位于项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颈椎骨)上端,支撑头颅,意示擎天之柱而名。

【取穴位置】

天柱穴位于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取穴时正坐双手举起,抬肘,掌心朝前,向着后头部,指尖朝上,将大拇指置于后头骨正下方凹陷处,即大筋外两侧凹陷处,则拇指指腹所在之处即是。

【功能主治】


1、治疗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肩背病等

2、治疗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目眩、热病等

3、治疗高血压、提高性欲、提神醒脑、缓解眼睛疲劳等

【按摩方法】


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穴位及指压法:能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穴位有三处。一处是颈脖子左右2厘米处的“天柱”.第二处是“肩井”.第三处是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使情绪好转的“膏肓”.指压这三处穴道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如此反复10次,就可治愈肩膀僵硬、酸。

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的穴位及指压法:首先趴着,将肌肉放松。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找到天柱穴。凡治疗颈部以上异常之处,都离不开“天柱”.它与视神经也有关,能使眼睛爽朗明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反复20次。其次是指压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的“大椎”.指压时要领同前,重复10次。此穴对颈部、肩膀、手腕、背部的异常也很有效。

指压法治疗忧郁症:治疗忧郁症最有效的是指压颈部左右2厘米处的天柱穴。指压时先放松身体,用手刀在左右天柱穴交换强劈10下,每天重复5-10次。指压“足三里”对治疗忧郁症也很有效。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数次。

中医讲述肚脐是养生要穴


【导读】中医讲述肚脐是养生要穴:肚脐,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养生要穴--神阙穴。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对神阙穴名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中医讲述肚脐是养生要穴吧。

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肚脐皮薄凹陷,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很容易受寒邪侵袭,但同时也便于温养,故神阙穴历来是养生要穴。

温养肚脐,可鼓舞一身之阳气。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中医讲述肚脐是养生要穴

温养肚脐 可鼓一身之阳气

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往下可以温肾,上润养五脏,《伤寒论》上说人类大多慢性疾病往往是湿气寒气邪气入侵,未能排除体外而导致阳气不足,五脏不调,所以百病易生。

保暖肚脐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睡眠时更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中医养生 常按10大日常保健要穴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