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俞穴怎么找_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肾的养生。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肾俞穴怎么找_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导读:肾俞穴怎么找?按摩肾俞穴可以提高性欲,增强性功能,改善性生活。那么肾俞穴怎么找?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肾俞穴怎么找
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别名
高盖。
穴名解析
1、肾俞。肾,肾脏也。俞,输也。肾俞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高盖。高,天部也,气也。盖,护盖也。高盖名意指肾脏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肾脏输出的寒湿水气,所处为天部,为卫外之护盖,故名高盖。
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二指宽)处。
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
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水肿,耳鸣,耳聋,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水湿之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外散肾脏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穴位配伍
配太溪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配翳风穴、耳门穴治耳鸣、耳聋。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l寸。
穴位养生
1、按摩肾俞穴降血压。坚持按摩、击打、照射肾俞穴,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每日临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两手摩擦双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散步时,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
2、按摩肾俞穴提高性欲增强性功能。两手的大拇指按于肾俞穴。其余手指包住腰部。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减压;5秒之后再按压,反复按摩20次。
3、擦肾俞穴有强肾壮腰的作用。每晚临睡前,坐在床边,两腿自然下垂,用双手搓擦两侧肾俞穴(第二腰椎下,旁开1.5寸处)120下。
以上就是肾俞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ys630.COm精选阅读
肝俞穴在哪里_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肝俞穴在哪里,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肝俞穴可以治疗胃肠病,那么肝俞穴在哪里?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肝俞穴在哪里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名解析
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肝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的取穴姿势,肝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或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对第九肋间隙呐的结构。在胸、腹腔内则对应胸膜腔、肺、膈、肝、脾与胃。肝、脾为实质性器官,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如盲目针刺时,不能提插,不能捻转,应立即起针,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
功用
疏肝理气、降火退热、益肝明目、行气止痛等。
主治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其它:月经不调等。
穴位配伍
1、配百会穴、太冲穴主治眩晕、头昏头痛,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2、配支沟穴、阳陵泉穴主治胁痛。
3、配太冲穴治目眩。
4、配肾俞穴、太溪穴主治健忘、失眠,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
5、配大椎穴、曲池穴,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操作方法
1、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2、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配太冲主治胁肋疼痛;配肾俞、太溪主治健忘、失眠;配光明主治目昏。
穴位养生
按摩肝俞穴可以缓解治疗胃肠病、胸痛腹痛、脊背痛等;治疗皮肤粗糙、黄疸、老人斑等;治疗肝病、失眠、吐血、目眩等症状。
取穴时以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为准,用力不可过大,手法要轻柔缓和。每次持续10秒左右再放开,然后再按,时间以5分钟为宜,每天1~2次,比如起床时或者睡觉时。当然,如果你觉得麻烦,还有一个偷懒的方法,那就是用背部撞墙,离墙根10~15厘米处站立,撞个5-10分钟也可,只不过效果肯定没按摩好。
文献摘要
1、《针灸甲乙经》: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
2、《千金方》:肝俞、脾俞、志室,主两胁急痛。
3、《铜人》:治目生白翳。
4、《针灸大成》:黄疸,鼻。
以上就是肝俞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腰俞穴的准确位置图及腰俞穴的作用
腰俞穴 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腰俞。腰,腰部也。俞,输也。腰俞名意指督脉的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按摩腰俞穴可缓解治疗腰脊痛、便血、腹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
取穴位置
腰俞穴属于督脉穴位图,腰俞穴位于人体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取穴时一般采用俯卧姿势,腰俞穴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
穴位配伍
1、腰俞穴配太冲穴缓解治疗脊强反折、抽搐;
2、腰俞穴配膀胱俞穴(灸)、长强穴、气冲穴、上髎穴、下髎穴、居髎穴缓解治疗腰脊冷痛。
3、配长强、膀胱俞、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髋胯痛。
4、配环跳,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冷风冷痹,髋部寒痛。
5、配照海,有益肾调经,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经闭,经少,小腹胀坠。
6、配悬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主治足痹不仁,足痿软不用。
功能主治
腰俞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腰俞穴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此外腰俞穴也是治疗腰部、腿部以及内脏疾病的重要穴位。
穴位疗法
按摩腰俞穴
用拇指指腹按揉腰俞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缓解治疗腰脊痛、便血、腹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
艾灸腰俞穴
腰俞穴艾条灸5-15分钟,腰俞穴艾炷灸3-7壮。
针刺腰俞穴
腰俞穴向上穴斜刺0.5-1寸。
肾俞穴位的作用如何实现
穴位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人的身体内上上下下有非常多的穴位,这些穴位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有些穴位,很可能对人体伤害很大,甚至发生生命危险。也有些穴位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肾俞穴位主要就是在后腰,而肾俞穴位的作用也非常多。下面就说说肾俞穴位的作用如何实现呢。
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而又少运动的人,平常多按摩后腰的肾俞穴,肾俞穴有强肾的作用,能够缓解久坐不动会引起的阳气相对不足,无力、疲劳等各类不适感。
取穴法:肾俞穴位置在腰部,在和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边双指宽处。
按摩法:双掌摩擦至热后,把掌心贴于肾俞穴,这样反复3至5分钟,或直接以手指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并且腰部微微发热。
这类腰部保健按摩可以舒筋通络,增进腰部气血循环,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肌痉挛和腰部疼痛,使腰部活动灵活、健壮有力。
按摩肾俞穴对于腰疼、肾脏病患、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都有保健治疗效果。因肾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按揉肾俞穴正好有利于温补肾阳。长时间坚持按摩、击打、照射肾俞穴,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以上都是肾俞穴位的作用如何实现的讲解。肾俞穴位的作用很多,主要就是强肾,而现在肾虚也是一大难题,肾虚患者平时可以多按摩或者敲打肾虚穴部位,经常按摩敲打可以很好的改善肾脏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治疗人们的血压问题,可以说肾俞穴对人的作用非常大。
按摩肾俞穴的作用和方法
【导读】在人体当中有一个非常好的补肾穴位:肾俞穴,肾俞穴的位置:在背腰部,对应着两肾的地方(腰为肾之腑)按摩肾俞穴的作用和方法有哪些?.中医讲:肾中藏着先天的精气(分为阴和阳),手脚冰凉是肾阳虚的表现;阴虚的症状:夜间出汗、潮热盗汗,肾中的阴精是人体当中的物质基础,下面为你介绍按摩肾俞穴的作用和方法。
按摩肾俞穴的作用和方法
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而又少运动的人,平常多按摩后腰的肾俞穴,肾俞穴有强肾的作用,能够缓解久坐不动会引起的阳气相对不足,无力、疲劳等各类不适感。
取穴法:肾俞穴位置在腰部,在和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边双指宽处。
按摩法:双掌摩擦至热后,把掌心贴于肾俞穴,这样反复3至5分钟,或直接以手指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并且腰部微微发热。
这类腰部保健按摩可以舒筋通络,增进腰部气血循环,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肌痉挛和腰部疼痛,使腰部活动灵活、健壮有力。
按摩肾俞穴的作用和方法
按摩肾俞穴对于腰疼、肾脏病患、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都有保健治疗效果。因肾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按揉肾俞穴正好有利于温补肾阳。长时间坚持按摩、击打、照射肾俞穴,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姐妹们可以在睡觉前按摩肾俞穴,每回10至15分钟。出去散步时,两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回击打30至50回。
膀胱俞穴在哪里_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膀胱俞穴在哪里?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膀胱俞穴可增强膀胱功能,那么膀胱俞穴在哪里?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膀胱俞穴在哪里
膀胱俞穴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穴名解析
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取穴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
穴位解剖
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功用
清热利湿,通淋止痛。膀胱俞可增强膀胱功能。
主治
主要用于泌尿方面的疾病,可疏通膀胱、提高膀胱功能。膀胱俞对于小便困难、尿频、尿失禁、腹泻、便秘、腰酸背痛、手脚冰冷等症状也有不错的疗效。其还可排除多余水分,消除腿部水肿。
穴位配伍
1、配中极、阴陵泉,用于小便不利。
2、配天枢、石关,用于腹胀,便秘。
操作方法
1、刺法:直刺0.8~1.2寸。不宜深刺;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
2、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3、按摩法:双手叉腰,以拇指指腹加以按压。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肠炎、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穴位养生
膀胱俞穴作为膀胱的背俞穴,就像是膀胱的排污口一样。膀胱气化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小便不利,在膀胱俞穴上就会有所反映。反过来,通过刺激膀胱俞穴,就可以调节膀胱的功能,从而改善小便不利的情况。
以上就是膀胱俞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