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打鼾

中医治未病与春季养生。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医治打鼾”,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很多人在平时都有打鼾的现象,打鼾看起来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其实打鼾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的,如果长期出现打鼾的话,是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很容易导致人出现神经衰弱,长时间出现打鼾的现象,是需要引起重视,积极进行治疗的,如果采用中医治疗打鼾的话,方法是什么呢?

中医治打鼾的方法

鼾症康复汤:北豆根9g,忍冬藤30g,制十亦15g,蚤休10g,牛蒡子10g,桔梗10g,草田5g;黄柏10g,矢口15g,二土3g,牛膝15g,花粉20g,僵蚕10g,苍耳子10g,鹅不食草20g,滤泡肥厚加制工草15g,制白尖12g,皂刺12g,贝母15g,岗梅30g,水煎服,每日一剂。

噜的定义

打呼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现。

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打呼噜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减肥,其次是戒烟戒酒,不要喝浓茶及咖啡,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避免在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气道堵塞。

打呼噜的保健偏方

一、轻度打呼噜的保健

患有打呼噜的患者,无论是良性打呼噜还是恶性打呼噜,都要加以积极的预防,当然,对于良性打呼噜而言,更加容易控制,恶性打呼噜的患者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就医,那么在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睡前不要从事刺激的活动:睡前的活动好以柔缓的为主,不要让情绪太过激昂,因为神经会无法立刻放松,使得晚上无法安安稳稳的休息。

2、睡眠:正确使用枕头,仰睡或趴着睡比较会让呼吸道不顺畅,侧睡时,松弛的肌肉会倾向一边,比较不会堵住呼吸道。

3、避免吸烟、饮酒和刺激性药物:吸烟、饮酒和刺激性药物会让肌肉更加松弛,而更会堵住呼吸道。

4、减肥:肥胖者的鼻息肉通常也较肥大,而且喉咙和鼻子内的肉也较肥厚,比较容易会堵塞住呼吸道。

小贴士:对于打呼噜的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是轻度打呼噜就开始怠慢,其无论是哪一种打呼噜,都对于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正确的意识,积极的预防,专业的治疗才是佳的选择。

ys630.COm精选阅读

中医穴位按摩治打鼾


养生导读:很多人熟睡后都有打鼾的坏毛病,有的人意识不到打鼾其实是一种病,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打呼噜是睡得睡!打鼾在男人中比较常见,打鼾也有很多的危害,有可能造成气道堵塞,也有可能使得呼吸不畅,有的甚至呼吸停止时间过长而死亡,所以我们还是需要防止打鼾的,今天分享一些按摩方法,让你告别打鼾烦恼。

一、打鼾的保健按摩穴位


按摩天枢穴
1、天枢穴

此养生穴位在腹中部,离肚脐眼正中2寸。取穴的时候从肚脐眼正中向左或者右量2横指即是。天枢属于胃经,又靠近胃部,所以它调理胃肠、补虚化湿的作用很好,湿生痰,用它与中脘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治疗打鼾的功效。



2、中脘穴

此养生穴位是腑的会穴,凡是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各类脏腑相关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疗。肺脏病变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虚引起的痰多等问题,用中脘都有极好的效果。中脘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疗打鼾的理想穴位。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



按摩中脘穴
3、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说它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并不为过。为什么呢?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易聚集而成痰,丰隆调胃和脾两大脏腑,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中医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玻丰隆很好找,它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

4、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穴里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二、缓解打鼾还需注意

1、肥胖者要积极减轻体重,也是治疗打呼噜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2、打鼾病人多有血氧含量下降,故常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要重视血压、血脂的监测。



打鼾
3、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睡眠时,可在背部放一个小皮球,有助于强制性保持侧卧位睡眠。

4、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5、避免烟酒嗜好,因为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饮酒能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尤其是睡前饮酒。

中医治胃病


胃病是属于一种常见的病症,其实它的种类是很多的,每种疾病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病因还有着症状。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有的人适宜使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而有些患者是适宜使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那是每位患者的体质还有症状是不同的。但是前还是需要清楚的知道每种治疗方法。

胃病的症状有很多,有就是说明不是一种原因引起的,只有找到引起的原因才能够去研究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疾病都是拥有着相同的道理,中医西医都是相同的道理。那么中医治疗胃病的方法是什么呢?

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茶疗:即是调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品茶者,独品得神”,一人品茶,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奇妙意境。两人对饮“得趣”,众人聚品“得意”,茶的心理功效成为保持人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尤其是冬季到了,喝茶不仅可以补充身体缺失水分,滋润肌肤,还可以暖胃健脾,改善身体疾病。采用多种天然草本秘方能缓解胃酸过多及多种胃部不适等症状 ,在养胃的同时兼顾调理脾脏及相关脏腑。

寒邪客胃型:寒邪内客于胃,胃阳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减,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等。应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拨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饮食停滞型:暴食多饮,饮停食滞,致胃气中阻,故出现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应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其实胃病是许多病症的统称,以上介绍了用中医的方式是怎样去治疗胃病的。只有正确的去治疗胃病才能够让患有此类病症的人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那样才可以去吸收到食物的营养成分这时候慢慢的身体才会得到调理,从而使之身体健康恢复。

中医治白发


白发,也就是白色的头发,一般的人在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头上就会有白发的出现的,这只是正常的情况。而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就有白发了,民间说是这是“福气”的象征,其实都是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的。年轻时候的白发,一般都是营养不良或者某些疾病的影响而导致的。关于少年白发必要的时候是需要治疗的,而中医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白发的方式有很多的,可以针灸,可以食疗,不过在我们的现实中,接受食疗的人还是普遍比较多的。食疗医治白发,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没有任何的不良影响的。那么,针对这种情况,下面就来说说中医治疗白发这个话题,希望对于我们的少年白发有一定的帮助。

头发变白的因素是遗传和衰老。忧虑、悲哀、精神受到刺激和一些疾病因素,会使黑色素的形成发生困难。还有一种情况是:黑色素已经形成,但无法运输到头发根部,使头发中所含的黑色素减少,这样乌黑的头发就会一天天白起来。

所以患者朋友们在治疗白发时,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白发,是遗传因素,还是由于后天因素影响的,还是精神因素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方面,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白头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所致,有“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主张多吃养血补肾的食品以乌发润发。

主张多吃养血补肾的食品以乌发润发。主食可常食紫珠米、黑豆、赤豆、青豆、黑芝麻、核桃等;蔬菜类常食胡萝卜、菠菜、紫萝卜头、紫色包心菜、香菇、黑木耳等。动物类常食乌骨鸡、牛、羊、猪肝、甲鱼、深色肉质鱼类、海参等。水果类常食大枣、黑枣、柿子、桑椹、紫葡萄等。总之,凡具有深色(绿、红、黄、紫)的食物都含有自然界的植物体与阳光作用而形成的色素,可以补充人体的色素,对头发色泽的保健有益。

食疗方法如下:

黑芝麻粉、何首乌粉各150克。将药墨粉加糖适量,煮成浆状,开水冲服,每晚1碗。本方半年后可使白发转灰,灰发转黑。

黑芝麻10克,何首乌、核桃仁各3克。将3味药在铁锅内炒熟后吞服,上述量为1剂,每天服1剂,连服3个月。

生地、制首乌各5克。将药以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连服数月。

引起少年白发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的白发,我们的患者们一定要及早地进行治疗才行。虽然对于白发的治疗方法也是有很多的,但是其中还是要数中医治疗白发的效果比较好了。所以对于我们的白发患者们来说,在以后的治疗中就不妨试试中医疗法来医治自己的白发吧。

中医治皮肤


皮肤病的种类是比较多的,有一些是因为细菌感染的原因引起的,有一些是因为新陈代谢紊乱引起的皮肤破裂,所以我们治疗皮肤的是否,都是需要注意皮肤的卫生,然后在按照病情是选择治疗的方法。中医治疗皮肤炎,比如湿疹,我们可以采用抗生素的方法涂抹在皮肤上进行消炎杀毒,并且服药治疗。

1、治皮肤的中草药的樟脑

性味:辛,热,有毒。

作用:外用有除湿,杀虫、止痒,止痛,消肿功能。主治:皮炎,湿疹,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参考: 本品为樟木馏制而成的结晶,是一种右旋性酮。对皮肤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分泌,因其刺激冷感受器,故有微弱的局麻作用,外涂后皮肤有清凉感,能奏止痒止痛的效果。

2、治皮肤的中草药的地肤子

性味:苦,寒。作用:祛风止痒,杀虫解毒。主治:湿疹,瘙痒症,荨麻疹,划痕症,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参考: 本品含有皂甙及维生素 A 类物质,故常作瘙痒性皮肤病的外用制剂。对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3、治皮肤的中草药的葛根

葛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含有人体需要的十多种氨基酸和十多种微量元素。至于丰胸美颜的保健价值,是因为葛根中的异黄酮是目前在分子结构上与人体自身分泌的雌激素最为相似的一种植物雌激素,因此,它能与身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效应。与其它调节女性内分泌的药物相比,葛根异黄酮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与体内雌激素受体抢先结合和作用温和两个特点。

4、治皮肤的中草药的金钗石斛

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又称千年润,传说它是王母娘娘栽种的长生不老仙草,为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九大仙草之一。味甘淡微咸,寒,性属清润,清中有补, 补中有清。《神农本草经》曰其可:“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

治皮肤的中草药验方

目前皮肤瘙痒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外界因素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

1、治皮肤瘙痒的中药内服外洗方

中药内服验方:

验方一:生地、何首乌各15克,当归、槐花各10克,胡麻仁5克,丹参12克,全蝎、蝉蜕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验方二:当归、生地各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防风、荆芥、蒺藜、何首乌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中药外洗验方:

验方一:生大黄、苍术各100克,赤芍、荆芥各50克,煎水洗患处,每晚洗1次。

验方二:艾叶90克,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洗患处,每日2次。

2、预防花斑癣小验方

由于许多人对花斑癣缺乏正确的认识而用药物乱涂乱搽。如果发现汗斑,千万不要自行乱用药物,最好去正规医院就诊。

中医药对预防花斑癣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叶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盐水浴等,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上述中药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也可尝试以下小验方:

验方一:土槿皮20克,大枫子肉2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白鲜皮30克,硫黄10克,枯矾10克,樟脑12克,用75%的酒精浸泡3天后外用,每日3次;

验方二:米醋1000克,百部、蛇床子、土槿皮各12克,硫黄10克,斑蝥15克,浸泡7天后外涂,每日3次。

中医治鼻炎


现在患上鼻炎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鼻炎的出现和我们的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鼻子才行,鼻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许只有患者自己才清楚,而且一旦患上了鼻炎,治疗起来是非常麻烦的,所以我们最好是做好对于鼻炎的预防工作才行。

一旦我们患上了鼻炎,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来治疗鼻炎,我们知道鼻炎的治疗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鼻炎,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绍。

生活中,造成鼻子不舒服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子是肺呼吸的门户,所以肺气的亏虚或者肺经的热气、燥气等都可能引起鼻炎。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相接,所以脾胃或者大肠的蕴热会使鼻子流浊涕。肝胆的热气会上行到脑部,引发鼻炎,使鼻子流浊涕。督脉通过鼻柱、鼻尖到达嘴唇和鼻子之间的人中穴,膀胱经经过鼻根两侧,如果人体感染了寒气,寒气留滞在督脉和膀胱经,阻碍气血的运行,阳气得不到生发,也会导致鼻子不通,流清涕。此外,脾胃功能的好坏也跟鼻炎有关系,脾胃属土,肺属金,土可发生金,如果脾胃功能不好,肺气必然不足,进而导致鼻子的营养不好,发生鼻炎,等等。

一、 各种类型鼻炎的通用复方调理法。

1、臀部贴墙法:躺在床上,臀部贴墙,不是背靠墙,而是面朝天花板。脚没地方放了,只好放到墙上去,墙与床成90度直角,那我们的身体下肢与躯干也是90度直角。脚跟紧贴墙,脚心朝天,脚板与脑要平行。这是开始时的姿势,其后两脚同时全脚掌贴墙,腰臀部会自然地抬起来,然后脚板再重新与胸部平行,脚心朝天,如此反复,每天抽空做上5分钟,对鼻炎有很好的疗效。

2、 按揉穴位法:天府穴和手太阳点都是专治鼻炎的穴位。它们每天按揉3次,每次200下。

3、 刮痧法:先在头顶上星穴和后脑天柱穴刮痧,然后刮鼻子四周、后背大椎穴到肺俞穴、腰部肾俞、志室穴和手上合谷穴、腿上飞扬穴,各3-5分钟,每周1次。

4、 拔罐法:在前胸华盖穴、中府穴,腹部的中脘穴到神阙穴,背部的大椎穴、神道穴、秉风穴、膈关穴、魂门穴和命门穴拔罐,每周一次,不必全部拔到,只选其中几个穴位即可,每次留罐10-15分钟。

5、 按摩脚上反射区法;每天晚上泡脚后,按摩脚上的鼻、额窦、三叉神经、肺、支气管、上身淋巴结、肾、膀胱、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各3-5分钟。

提示:以上5种方法可以组成若干套调理方案,臀部贴墙、按揉穴位和按摩脚上反射区是每天都要做的,刮痧、拔罐可每周做一次。所以,你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灵活使用几种方法,再搭配下面的辅助方案,任何类型的鼻炎都能得到缓解。

二、 不同类型鼻炎的配合复方调理法

1、 寒邪留滞型鼻炎

表现:鼻塞,流清鼻涕,爱打喷嚏,后脑沉闷,受寒后加重

家庭复方调理法:

(1) 刮痧或艾灸法:春夏季节用刮痧板刮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每周1次;秋冬季节则用清艾条沿着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作悬灸,灸到皮肤发红为止,每周2-3次

(2) 中药熏蒸法:每天用苍耳子、白芷、辛夷花各10克煮水,倒入暖水瓶或者水杯中,熏蒸鼻孔,每次10分钟,注意控制距离,不要烫伤。

(3) 食疗法:如果是着凉后鼻塞加重,就用葱白6段,生姜6片煮水,趁热喝完后,盖上被子发汗。

2、 肺经蕴热型鼻炎

表现:鼻塞时轻时重,或者交替堵塞,鼻孔有热热的感觉,鼻甲肥厚,鼻子有时候会痒,流黄浊涕,量不多,运动后加重。口干,通常还会有额头长粉刺、大便秘结、咳嗽、舌苔黄等表现。

家庭复方调理法:

(1) 刺激穴位法:先对搓两手大鱼际200下,然后按揉上星穴300下,每天3次。

(2) 食疗法:在鼻塞加重、黄浊涕增多、鼻孔热感增强的时候,用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各4克泡茶喝。如果鼻炎有所缓解,就改吃雪梨,或者用10克枇杷叶泡茶喝。

3、 脾胃湿热型鼻炎

表现:鼻塞,流浊涕,涕多面黏,同时有身体沉重、肚子小便黄、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家庭复方调理法:

(1) 按揉穴位法:每天按揉印堂、迎香、隐白穴3次,每次各500下。

(2) 拔罐法:每天在合谷和足三里拔罐1次,每次5分钟。

(3) 食疗法:每天吃1次薏苡冬瓜汤,注意这里的冬瓜只能支皮,不能去籽。或者直接煮冬瓜水当茶喝。

4、 肝胆郁热型鼻炎

表现:鼻塞,流黄浊鼻涕,有时有腥臭味儿,嗅觉减退,鼻黏膜红肿,口苦,有偏头痛,有时候头晕耳鸣,性情比较急躁。

家庭复方调理法:

(1) 按揉穴位法:每天按揉两次行间、风池、和迎香穴。按揉行间穴的时候,用大拇指肚从行间穴后方、脚背骨前面的太冲穴开始向前一直推到行间为1次,每次推150下;风池要用中指指肚按揉,每次150下;迎香要用食指指尖按揉,每次300下。

(2) 食疗法:在鼻炎流浊鼻涕比较严重的时候,每天吃1次柏叶猪鼻汤,连吃两周。制作方法:将猪鼻肉60克刮洗干净,与侧柏叶30克、金钗石斛6克、柴胡10克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4碗同煮,先大火烧开,再小火炖半小时,煮好后滤除药渣,冲入60克蜂蜜和30克黄酒,搅匀服用。不能喝酒的人,可不竞黄酒,直接服用。

5、 肺脾气虚型鼻炎

表现:鼻塞时轻时重,鼻涕清稀,或者白色黏稠,劳累以后加重,同时嗅觉减退,人比较容易累,脸色较差,大便不成形或者有便意却排不出。

家庭复方调理法:

(1) 艾灸法:每天晚上睡前用清艾条灸神阙穴5分钟。

(2) 按揉穴位法:艾灸过后,按揉印堂和迎香各300下。

(3) 食疗法:饮食上,用生黄芪20克、党参、茯苓各10克煮成的水和面,与牛肉、葱花做的馅一起包饺子吃,一周2-3次。

6、 肾阴亏虚型鼻炎

表现:鼻塞,鼻孔内比较干燥,鼻涕黏稠,有时候带有血丝,有臭味儿,鼻黏膜萎缩。很多人还伴有咽喉燥痛,手足心热,腰酸腿软等症状。患鼻炎的时间久了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家庭复方调理法:

(1) 艾灸法:每天晚上用清艾条灸1次关元、肾俞和太溪穴,每穴各8分钟。

(2) 按摩法:艾灸之后,用两手食指搓鼻子两侧,搓到鼻子发热潮红;然后再用两手心分别对搓两脚心,也搓到发热为止。

(3)

食疗法:每天吃一次双耳鸡蛋羹。先将干银耳和干黑木耳各10克用凉水泡发,加适量水用文火煮烂,再将一只鸡蛋敲到碗里打散,慢慢倒入锅中,一边倒一边搅,双耳蛋羹就做成了。平时还要用菟丝子、淮山药、枸杞子各10克泡茶喝。与上面的艾灸、按摩方法配合,能迅速改善肾阴虚所导致的鼻炎症状。

上文我们介绍了鼻炎带给了患者很多方面的痛苦,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来治疗鼻炎才行,导致我们出现鼻炎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要根据鼻炎的病因做出相应的治疗,采用中医治疗鼻炎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上文详细介绍了中医治疗鼻炎的方法。

中医治打鼾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