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 导航 > 养生吐纳功法

吐纳练息类功法的介绍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吐纳练息类功法的介绍,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们由于生活的改善,大家都知道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特别是新生婴儿,最会吐纳,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 称肺呼息。所谓内呼吸,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呼吸。气功的呼吸,主要调整肺呼吸,使之达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进而对内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据说吐纳练习均为入门者修炼,当吐纳练息达到高层次时,则无息可调。那时呼吸微微,忽然遽断,进入胎息境界。〈〈抱朴。释滞〉〉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入在胞胎之中”。意指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许多道士都偏爱此功。

吐纳练息的要诀是吸气时气贯注于腹部,呼气时气上引至头巅,这样可以吸取生气,排出死气和病气,同时提高人体潜能,进入功能态。吐纳的方法很多,分动静两类,此处介绍几种流行的吐纳练息法。

六字气诀 ——通过鼻吸口呼,呼气时结合默念嘘、呵、呼、歙、吹、嘻六个字音,用以影响肝、心、肺、脾、肾、三焦,祛除各脏腑病邪的一种气功锻炼方法,道、佛气功中都有此内容。

六字气诀最早见于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其练法是:坐式、站式均可,口呼鼻吸,呼气时根据需要默念嘘、呵、呼、欷、吹、嘻六字。嘘治肝之实证,如头痛目赤,肋疼易怒;呵治心之实证,如口舌生疮、心烦不寐;呼治脾之实证,如脘腹闷胀,食积不化;

嘘治肺之实症,如痰多气壅:口干咽疼;吹治三焦之实证,如腹胀、大小便不通。六字气诀可以单独作,也可配合其他功法。另外,六字气诀是一种以泻实为主的功法,阳虚自汗者禁练,虚症者也要慎用。春季脾气衰不练“呼”字;夏季肺气衰不练“嘘字”,秋季金克木,不练“嘘”字,以免伤肝。冬季不练呵,以免心衰。明代的〈〈修龄要旨〉〉、〈〈类修要诀〉〉都强调练六字诀时要配合肢体导引动作。

抱朴子胎息法 ——此法载于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但本功法并非葛洪所创,而是葛洪根据师传整理而成,特点是通过逐渐延长闭气不息的时间,最终达到胎息状态。具体练法:每日子后午前取仰卧式,瞑目静心,摒绝杂念。先鼻缓缓吸气,吸气极满后闭目不息,随即默数数字,自一至百以上。当闭气至极,则以口缓缓吐气,吸气或吐气皆须极细极微,毫无气息出入之声,以鸿毛置鼻孔处命纹丝不动为标准。练习日久,每次闭气默数的数字可达数百以至数干,在此期间将自然出现胎息状态。

何仙姑胎息诀 ——何仙姑为传说中的道教八仙之一。姓何,名琼,唐代零陵人,住云母溪,遇吕洞宾之后授以修养之术,遂成道。其功诀说:“夫炼者修也,息者气也,神也,精也。息气本源者,清静本气也。观入丹田,细细出入,如此者龙虎自伏。若心无动,神无思,气无欲,则名曰大定。真气存于形质,真仙之位变化无穷,号曰真人矣。夫胎息者;须存神定意,抱守三关者精、气、神也。凡修行之人,每于六时,常抱守三法,则自然有宝聚也。国富民安,心王自在,乃神和畅,少病也,少恼也,身体轻便也,耳目聪明也,是修真之人真道径路。若三五年常行此法,天护佑,神加持,凡人爱敬,久而自然得道矣。 ”

气功流派浅析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学术上相互承袭演化,功法上相互交叉渗透,有时很难明确地按某种单一标准进行分类。按照我国传统气功功法的特点,可综合归纳为五大流派,即以形体动作为主的导引派,以呼吸调控为主的吐纳派,以凝神练意为主的静定派,以意守默想为主的存想派和以周天运气为主的周天派。

1、导引派

狭义的导引是以运动肢体和自我按摩为特点,可以概括整个动功。导引可分为体操型、按摩型、自发型三类。体操型注重健美锻炼,动作连贯,具有疏通经络、强壮筋骨之效,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之类;按摩型是以推、拿、揉、捏、按、压、擦、击、拍等常用手法以通利气血、扶正祛邪,如延年九转功、保健功、老子按摩法、洗髓金经等;自发型功法,是由静极生动、往往由“小动”到“大动”直至“剧动”,有时出现按摩拍打动作,具有活动筋骨、畅通气血、祛病健身的作用,例如近代之静动功,自发五禽戏动功、禅定舞蹈等。

2、吐纳派

是以呼吸锻炼为主,达到练气、行气的目的。主要是呼吸精气、吐故纳新。其中又分为纳气法、吐气法、胎息法三大支流。纳气法又称闭气法,以练吸为主。吐气法是以练呼为主的呼吸法,如《养性延命录》中指出的六字诀等。胎息法是一种缓慢微弱深长的呼吸法、结合想象呼吸由脐出入或由毛窍出入,故又称脐呼吸、体呼吸。

3、静定派

静定派是指意念集中,专注一境,凝神内敛,达到心如明镜止水,一尘不染的境界。儒家的坐忘,道家的抱一、守中入静,佛家的禅定等都属此类。

4、存想派

是用一种想象的方法,以集中意念,而达到治疗作用的静功方法。存想可以与体内的内景或大自然的外景相结合。如返观内视脏腑经络,或想象体外的天地自然景色,观日月星辰,云霞飘渺之象,山川景色,海阔天空之象等等。

5、周天派

周天派起源于古代内丹术,故又称内丹派,它是在意守丹田的基础上,意气相依,使内气感觉沿任督经络路线周流运行为特点的一派功法,一般又分小周天、大周天。道家内丹术广泛而形象地运用了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学说,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

以上介绍的是吐纳练息类功法,大家都知道了吧!心身锻炼吐纳练息方法是对我们的身体发挥意识能动性,对自身的精神、形体进行锻炼的一类方法。我们生活中吐纳练息的要诀是吸气时气贯注于腹部,呼气时气上引至头巅,这样可以吸取生气,排出死气和病气,同时提高人体潜能,进入功能态。吐纳即吐故纳新,排出废物气,释放出来去,就自然收腹,吸气即采气,自然就形成鼓腹,如此反复吐纳,丹田就被激活了,天长日久,丹田就成了气囊,就有功夫了。

扩展阅读

息鸣


病状名指呼吸时有哮鸣音。《素问气交变论》:咳喘息鸣。

秋天到 注意防咳喘

秋天一来,哮喘就一定会患吗?其实未必。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全名叫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春秋季节是哮喘发病的高峰季节。虽然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也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但只要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复发也并非没有可能。

积极预防

秋季时,预防哮喘复发的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点 1.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 2.避免淋雨、过度劳累、受凉等刺激等。3.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时,应注意预防隔离。4.哮喘患者呼吸道感染时,应采取有效治疗措施。5.应尽量避免接触可以诱发哮喘发作的刺激性气体。

中医食疗

中医认为,荸荠、白萝卜、胡桃肉、红枣、芡实、莲子、山药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之功效,对防止哮喘发作有一定作用,可适当食用。这里,推荐两个食疗方

百合胡桃粥 百合30克,胡桃肉10克,糯米、红枣适量,胡桃肉和糯米先放在一块煮粥。将熟时,加入百合、红枣,再煮2~3沸即可。常服用具有养阴润肺、健脾益肾之功能。秋季服用最佳。

山药茯苓粥 山药125克,茯苓50克,大枣50克,粳米250克,洗干净后共煮成粥。常服可健脾益气、补肺固肾。适用于脾虚痰多的的哮喘患者。

严重时的治疗

多数哮喘患者发病前有先兆症状,可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涕、流泪、干咳或胸闷气短等表现。如果在先兆症状出现时即刻离开致敏原,并及时使用具有气管解痉作用的吸入剂(哮喘患者平时必备)给予预防治疗,往往可能阻止哮喘的发作。若哮喘已发,就需尽快到医院急诊室或呼吸专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对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比较严重的哮喘患者,特别强调长期系统的规范化治疗,避免急性期住院、出院即停药的现象。应重视缓解期的综合调理,包括药物的干预,特别是中医的整体辨证,内外同治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息贲的偏方


说起来这个息贲人们不认识是正常的.息贲其实指的就是人们肺积.此病在很多中医古书上均有记载.不过对于它的引起原因还是不太清楚的.大家都知道肺是人体很重要的器官之一,他与心肝脾肾一起为人们的身服务,缺了谁都是不行的.息贲常见症状有像患者会出现咳嗽,感觉身体胀满等等现象,都是息贲的症状.那么对于息贲这个病的都有什么偏方可以治疗呢?


偏方一:治肺积息贲气胀满,咳嗽涕唾脓血,桑白皮汤方

桑根白皮(锉)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半)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各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晚食前各一.

治肺积息贲,上气胸满咳逆.

偏方二:枳实汤方

枳实(去瓤麸炒) 木香 槟榔(锉) 甘草(炙锉) 吴茱萸(汤浸焙干炒) 葶苈(锉) 丁香(各三分)

上八味,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用炒豆煎汤下,空心日午夜卧各一服.

治宜清降肺气,涤痰泄热为主.

偏方三:息贲汤:半夏、桂心、人参、吴茱萸、桑白皮、葶苈、甘草.

偏方四:五灵丸:五灵脂、川乌、没药、乳香.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息贲的偏方.虽然很多时候一些偏方是可以用来治病的,但是人们万不可以依赖偏方,也不要自己擅自用街边买来的偏方或者从不知名人手中购买的偏方,大家要是用偏方治疗,应该先咨询医生为好.

吐纳调息法是怎么样的呢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很多朋友都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一些健康而又简单的运动方式,这样才能让自己摆脱亚健康的状态。所以很多朋友都会选择练习瑜伽,这样就会学习到吐纳调息的方法。因此吐纳调息法是怎么样的呢?面对这个问题,接下来的时间就请朋友们和我一起去讨论一下。

悠久的历史,现存许多古籍中,尤其是道家、医家都有很多论述,素有减少、防病治病之信誉,而今国内许多气功师仍袭沿用。本文拟从这方面作一探讨,敬请通道批评指正。

一、六气诀调息法起源与产生。

六气诀调息法是以吹、嘻、呵、嘘、呬六字,或六种吐气法称六字诀调息法。它们起源比较早,从字体上看多为形声字,其字义都是以呼吸为内涵。道家老子、庄子,分别提出“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或“??”或“吹”。“吹??呼吸,吐故纳新……养形之士”。医家也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见《素问·上古天真论》)从这些论述中看,古代人已认识到调整不同呼吸,会对人体健身养生有益。《汉武帝内传》上说:“呼吸吐纳可以延年。”《淮南子·精神训》云:“是故真气所游,若吹??呼吸,吐故纳新……”,“吸新吐故以养藏,……于以养生。”“众人无不??视狼顾,呼吸吐纳。”要(见《三国志魏书华佗传》)马王堆出土文物《导引图》、《却谷食气》篇都予以充分论述。基于这些认识,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和隋·张湛《养生要集》分别引《服气经》提出:“内气若有一,吐气有六。

二、六气诀调息的应用

此功法的应用,历代名家说法不一,现将道家、医家、佛家的不同之处归纳如下:道家健身养生非常重视“气”。《服气经》曰:“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故他们练六气诀调息法多结合行气和导引理论。其表现形式多以服气、调气、食气、闭气、长息吐气以及吐纳练气为主。如《摄生篆录·吐纳练气法》云:“善行气者内以养生”。《养性延命录》云“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谓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为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出气也。”由此可见,六气诀调气法是以吐气为主,是六种不同的出气,是行气的组成部分,是与纳气相对而言的。

相信随着上述我们大家的讨论,广大朋友们对于吐纳调息法,心中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更熟练的掌握。当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虽然现代社会的节奏会比较快,但是朋友们也必须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吐纳调息法就是非常适合朋友们。

息斯敏的功效与作用


息斯敏的功效与作用

1、息斯敏的作用

息斯敏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眼部痒及烧灼感。本品为高效、作用持久的三环类抗组胺药,为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

息斯敏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迅速缓解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它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息斯敏没有中枢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的强效及长效组胺H1受体拮抗剂。由于它作用时间持久,每日一次可控制过敏症状24小时。受体结合研究表明,本品在药理学剂量下,能提供完全的外周H1受体结合率。由于其不通过血脑屏障,所以对中枢H1受体无作用。

2、息斯敏能被长期服用吗

由于息斯敏作用时间持久,每日一次可控制过敏症状24小时。然而如果超量服用息斯敏可发生Q-T间期延长或室性心律失常,包括表现为晕厥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用量。

3、息斯敏的不良反应

而且息斯敏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困倦、口干、乏力、偶见嗜睡,健忘及晨起面部肢端水肿。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观察,必要时要到医院接受治疗。所以说,息斯敏是不可以常吃的。常吃一方面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加大了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凯莱止适用于成人所患的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痒疹、伴有瘙痒的寻常性银屑病及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开思亭对慢性风疹、湿疹/皮炎、痒疹、皮肤搔痒、季节性和非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眼过敏性结合膜炎等均有足够的疗效。

抗过敏的药物一般都是不能长期使用的,都是在症状出现后,短暂的进行疾病症状的治疗。如果需要长期使用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身体疾病症状。在使用药物的时候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有效的使用,这样不会引发疾病发生。

息斯敏一天应服用几次

在药品说明书上,中西药的重量用克(g)、毫克(mg)来表示,药品的容量用毫升(ml)来表示,换算比例为1克=1000毫克,1升=1000毫升。说明书中常注明药品的用量为一日几次,一次多大量。而儿童药品常表示为一日一公斤体重多少量。一些生化制剂或抗生素,常用“生物效价”来计算用量,并以“国际单位”(IU)来表示。

药品说明书上的药品用量一般是指成人剂量,有些药品也注明儿童用量,儿童剂量主要是根据年龄或体重进行计算。以下为计算公式。

1、按体重计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公斤)÷60。

2、按年龄计算:

1-6月剂量为成人的1/14-1/7;

6-12月剂量为成人的1/7-1/5;

1-2岁剂量为成人的1/5-1/4;

2-4岁剂量为成人的1/4-1/3;

4-6岁剂量为成人的1/3-2/5。

当然,尽量不要给孩子用成人药,以免引起副作用。

药品的用法,要根据该药品的剂型和特性,在说明书上注明为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用药、外用及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用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方法使用。

息斯敏的用量用法是:口服:每日1次。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次10mg或5ml。6~12岁儿童:每次5mg或2.5ml。6岁以下儿童:每10kg体重每次1ml(2mg)。空腹服用。

服用息斯敏有哪些注意事项

1、禁止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与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一同使用,否则可引起息斯敏血药浓度升高,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心脏疾病患者避免使用。这些疾病本身就可出现Q-T间期延长,形成各种心律失常,应用息斯敏,会增加该类药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

3、电解质紊乱者(如低血钾症、低血钙症、低血镁症等)避免使用,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室肌的除极,导致心电图上QT间期的延长。

4、避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氯卡尼)、钙拮抗剂(如普尼拉明)、镇静催眠药(如水合氯醛)等一起使用。

缓息汤的功效与作用


缓息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缓息汤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处方】桑白皮45克 白茯苓15克 白僵蚕15克(炒,去丝)甘草7.5克(炙)杏仁15克(去皮、尖,研,后入)人参(去芦)7.5克 桔梗(去芦)15克白术15克 陈皮15克(去白)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足,外感风邪,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杏仁2个,煎至90毫升。去滓,时时温服。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

【处方】桑白皮1两半,白茯苓半两,白僵蚕半两(炒去丝),炙甘草1分,杏仁半两(去皮尖,研,后入),人参1分(去芦),桔梗半两(去芦),白术半两,陈皮半两(去白)。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伤肺气,虚喘,咳嗽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杏仁2个,煎至6分,去滓,时时温服。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上面所讲的就是关于缓息汤的一些小常识,这些方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缓息丹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缓息丹这种方剂。

【处方】半夏曲2两(半夏汤洗7次,研成末,姜汁和,候干,再为末,姜汁再和,共7-8次。取吃之,不辣为度),橘红5钱,天门冬半两,杏仁2两(去皮,尖,别研成霜)。

【制法】上为末,次拌研细杏仁霜,炼蜜和,每两分15丸。

【功能主治】肺气不调,痰壅咳嗽,上气喘满,咳嗽唾痰沫,日夕不安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服,随津调下。

【摘录】《女科百问》卷下

有时候人们往往会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情绪烦躁,无来由的发火等,这是脏腑中需要调理的征兆。中药方剂可以温和的梳理潜藏在我们身体中的各种负面元素,使得我们心情变得平静。

吐纳练息类功法的介绍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