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饮食养生 > 中国古代养生 > 导航 > 中国古代的养生

中国古代的养生

2019-10-19

穿越时空看中国古代的养生保健法

中国古代养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面对饮食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穿越时空看中国古代的养生保健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养生保健应该从小做起,日积月累才能看到明显的养生功效。现在关于养生保健的方法有很多,各式各样的保健品也不再少数,但今天小编要向大家推荐几种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保健法。

1.经络养生

我们人体全身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经络,可以说它是我们整个人体的网络系统,这个系统控制着我们人体中所有血和气的运动流动,以保证人体各个组织以及器官的正常功能。我国古代把疏通经络当做摄生的重要关键点,通常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不同的穴位与不同的疾病相对应,比如合谷穴所对应的是人体五官,通过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而内关穴相对应的则是心脏,因此通过给内关穴针灸以及按摩,能有效地防治各种心脏疾病;足三里则与消化系统相对应,经常按摩的话可以很好的调理消化系统,维持它的正常功能。

2.饮食养生

因为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因此我国古代中医讲究的是博食,即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这样便能从中获取不同的营养。而且合理的饮食还能帮助我们人体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固精养生

我们生命的物质基础除了蛋白质以外,精血就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并且我们人体中的五脏六腑也只有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每天正常的工作以及功能。但如果不知道控制性欲的话,就会导致精血亏虚,从而出现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的情况。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性生活的次数,以免精血的过度亏虚。

4.顺时养生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气候,而不同的气候则有着不同的养生方式,我们人体必须遵循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我国从很久以前就提出了顺时养生,并且指出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根据季节的不停转换我们应该及时调节我们的生活行为,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阳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则伤肾,只有遵循顺天时养生,才能有助于健体防病。

5.减毒养生

在平时还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且还应该注意适当的休息,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调。如果过度劳累的话会损伤脾气,从而就会导致湿、热、痰浊等致命因素的产生,而这些因素则被人体视为毒,所以我国中医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

养生保健的方法有很多,但如果是选择药物养生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药都三分毒,所以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最好是遵循医生的指导来服用药物。

Ys630.com相关知识

古代名人的“数字”养生法


一德养生法。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明确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

二字养生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

三戒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四法养生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即从保健的角度说,养生要遵从自然规律,并克服不良心态。

五知养生法。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五知养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节养生法。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身,养身即养好人的精、气、神。

七食养生法。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八乐养生法。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高尚、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九思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思无邪,养正气,养正气,乃养生之精神。

古代名人养生保健之道


陆游与枸杞

宋朝诗人陆游爱用枸杞子泡茶或做羹汤吃,晚年视力仍佳,依然读书、写诗不辍。曾有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的诗句描述。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家前屋后广种枸杞与菊花,一为观赏,二作食养,曾写下一篇清新隽秀的《杞菊赋》。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有诗赞枸杞曰: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同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苏东坡也喜爱在庭院中种植枸杞,自己服食及宴请宾客,有《小圃枸杞》诗为证: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大将玄吾鬓,小则饷吾客。孙思邈、葛洪、陶弘景及孟冼等也常食枸杞,都成为医林寿星。唐代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因政务操劳而致体衰多病,后遵医嘱服食枸杞得以康复,并都获享高寿。民间也流传有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的俗语。《神经本草经》称它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太平圣惠方》中有服用枸杞长生不老之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多种药理成分,具有保护心、肝、肾、大脑,调节神经,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动脉硬化程度,延缓细胞衰老进度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作用。国外药理专家称枸杞中所含的维生素X为驻颜维生素,又称作祛老圣药。有枸杞之乡美名的宁夏地区对枸杞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枸杞罐头、枸杞晶、枸杞酒、枸杞茶等系列产品已应运而生,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叶橘泉与决明子

江苏名叶橘泉在省委为他庆祝90华诞之际,把刚编著的养生心得《老人保健要点》一书赠给与会人员,书中有一条养生体验:常饮决明子茶,能有效防治高血压、血管硬化和便秘。无独有偶,辽宁名彭静山也说,他常饮决明子茶,年过七旬,血压正常,大便畅通,光线充足处不戴老花镜可阅书报。《神农本草经》将此药列为上品。《广群芳谱》中载:决明子作茶食,助肝益精,治目中诸病。

《江西草药》介绍:决明子炒黄,水煎代茶饮,治高血压。据说古时有一文人,常饮决明子茶,至晚年体健无病,尤其目力甚佳。曾赋诗曰:愚翁八十目不瞑,日书蝇头夜点星。并非生得好眼力,只缘长年食决明。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决明子所含成分对视神经有保护作用,并能降血压和降胆固醇。

颜之推与槐角

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非常关注养生保健,著有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家教名著《颜氏家训》。书中辟养生篇一章专讲,并把槐实(即槐角)推介给人们,还用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发须犹黑的实例,来说明服食槐实可使人耳聪目明,乌须黑发,养颜抗衰。《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称:久服明目、益气,头不白,延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缪希雍说:槐实为凉血要品,能除一切热,清一切火,散一切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槐实含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尤以芸香甙的含量最高,能降低血管壁的渗透性,促进血液凝固,能清热祛火,凉血止血,治肛肠痔病出血效果甚佳,还可降低血压,与其他降压药同用,能增强降压功用。高血压患者并发便血、尿血、鼻出血最适用。近年来有资料称槐实有抗癌作用,具有发展前景。

苏轼与芡实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虽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六十高龄后仍红光满面,身体健壮,精神矍铄,才思敏捷,这与他学习中医药、研究有关。

他除同沈括合编了《苏沈良方》外,还自著了一本《东坡养生集》。他的中有一条是吃芡实。每天不限时间取熟芡实1粒放口中细嚼,待唾液满口时慢慢咽下,每天吃20~30粒,长年不断。芡实食药两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中医认为它有补中益气、健脾助胃、固肾涩精、滋养强身等功用。《金峨山房药录》中有诗充分说明芡实(又名鸡头米)粥的养生保健功效:焕发容光精气壮,粥香食进思飞扬。金风玉露鸡头熟,万里行吟妙趣长。

苏辙与茯苓

苏轼的弟弟苏辙不但是三苏之一,在文坛上也占一席之地,而且与其兄一样,也潜心研究中医药及。据说苏辙自幼体弱多病,加之勤奋读书用脑过度,因而病魔缠身经久不愈。直至32岁,他开始服食茯苓,坚持1年,顽疾竟获痊愈,此后服食不断,也得享高寿。唐宋时代,人们服食茯苓相沿成风,诗句吟和之中常见,如宋代文人黄庭坚有诗咏茯苓:汤泛水瓷一生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至清代,服茯苓之风更盛,慈禧太后也爱吃茯苓饼,她到晚年仍容颜不衰,与此不无关系。名著《红楼梦》中有用茯苓和人奶做茯苓霜的记述。当时皇宫内和富贵人家,每天早晨吃一盅作为补品。梁代医学家陶弘景称茯苓通神而致灵,和魄而练魂,利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可见,茯苓的养生保健功用,早被人们认识了。现在,茯苓饼作为北京的御膳特产之一,为中外游客的必购之物。

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法


饮食养生法总则

饮食养生法,是指通过饮食的调养来保养生命的方法。传统饮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质,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或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人体需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意思是说饮食品种要多样化,谷果肉菜要相互搭配,这样才能使得饮食营养成分均衡。传统饮食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这在营养保健学方面独具特色。

天人相应

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应该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以驱除寒湿。另外,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夏季天气炎热,应多选用寒凉食物以消暑解热,主食多吃小米、大麦类食品,多喝些绿豆汤,多吃些水果、西瓜等寒凉食物;不宜食用辣椒、肉桂等辛热食品,还要适当限制温性的肉类摄入量以免助阳动火。冬季天气寒冷,应多选用温热食物以增温祛寒,如在红焖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中,再加些辣椒、花椒、肉桂等辛热之品,以增加温热的功效。

调补阴阳

是指通过合理饮食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在"阴平阳秘"(即阴阳平衡)的健康状况,如果机体失去阴阳的平衡状态就会发生疾病。人们常用甲鱼、龟肉、银耳、燕窝等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以补阴虚,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虾仁等来温肾壮阳,益精填髓以补阳虚,都是饮食调补阴阳的具体体现。

审因用膳

是指根据个人的机体情况来合理地调配膳食。我们知道人体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种营养成分,所以《黄帝内经》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保证全面营养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结构。如体质健壮者,应该多吃清淡饮食,不宜过多食用荤厚难消化及辛辣之品。体质虚弱者,应该适量多吃些禽蛋肉乳类补虚作用较佳的食品,少食用寒凉的蔬菜水果等。因阳虚而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者,应多吃一些羊肉、狗肉、虾类等温热壮阳食品,而忌用田螺、蟹肉等寒凉之品。阴虚而有五心(手掌心、脚心及胸口)烦热,口燥咽干等症状者,应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乳类制品,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而忌用辛辣生热及温热之品。

传统饮食养生学对食品的分类

传统饮食养生学侧重于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来调节人体阴阳,滋养五脏六腑和预防疾病。因此,在传统养生学中,食物也根据其“性味归经”而分为了不同的类型。

食物按其“性”可以分为热、温、平、凉、寒五类。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食物居多,温热者次之,寒凉者最少。

热性食物:芥子、鳟鱼、肉桂、辣椒、花椒等。

温性食物: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鹅蛋、鸡肉、羊肉、狗肉、鹿肉等。

平性食物:大米、玉米、花生米、黄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豌豆、扁豆、白薯、土豆、芋头、莲子、榛子、芡实、香菇、银耳、黑木耳、白菜、荠菜、大头菜、元白菜、胡萝卜、洋葱、李子、无花果、葡萄、黄鱼、鲳鱼、青鱼、鲤鱼、鲫鱼、鳆鱼、鳗鲡鱼、泥鳅、鸡蛋、牛奶、牛肉、猪肉、鹅肉、龟肉、鳖肉、鸭肉等。

凉性食物:小米、大麦、小麦、荞麦、薏米、绿豆、豆腐、菱角、蘑菇、茄子、白萝卜、冬瓜、丝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桔子、橙子、苹果、梨、鸭蛋等。

寒性食物:苦瓜、西红柿、黄瓜、蕨菜、竹笋、茭白、莲藕、荸荠、甘蔗、柿子、香蕉、桑椹、西瓜、甜瓜、紫菜、海带、蛏肉、田螺等。

食物按其“味”可分为辛、甘、酸、苦、咸五类。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

甘味食物:米面杂粮、蔬菜、干鲜水果、鸡鸭鱼肉类等。

酸味食物:西红柿、山楂、葡萄、杏、柠檬、橙子等。

辛味食物:生姜、大葱、洋葱、辣椒、韭菜等。

咸味食物:海产品、猪肉、狗肉、猪内脏等。

苦味食物:苦瓜、苦菜等。

正常饮食应以甘味食品为主,兼而其他四味调和口感。气候寒冷或外感风寒时,可适当增加辛热食物的食用,以祛寒解表。气候炎热或患有热性病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苦味或寒性食物,以清热降火。饮食中略佐以酸苦味,可开胃消食。饮食中酌加咸味食品有补肾益精的功效。

所谓食物的“归经”,是指不同的食物分别对机体五脏六腑产生不同的滋养和治疗作用。例如传统养生学认为小麦、绿豆、赤小豆、西瓜、莲子、龙眼肉等归于心经,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小米、大米、黄豆、薏米、山楂、苹果、大枣等归于脾经,有健脾益胃的功效。西红柿、樱桃、油菜、香椿等归肝经,有舒肝理气的功效。白萝卜、胡萝卜、芹菜、柿子、生姜、大葱等归肺经,有益肺解表的功效。禽蛋肉类,桑椹、黑芝麻、枸杞子等归肾经,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传统养生学还将食物分为不同的类型,用于补养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补气类食物:大米、小米、黄米、糯米、大麦、小麦、莜麦、黄豆、白扁豆、豌豆、土豆、白薯、山药、胡萝卜、香菇、鸡肉、牛肉、兔肉、青鱼、鲢鱼等。

补血类食物:胡萝卜、龙眼肉、荔枝肉、桑椹、血豆腐、动物肝脏、动物肉类、海参、平鱼等。

补阳类食物:韭菜、刀豆、豇豆、核桃仁、羊肉、狗肉、鹿肉、动物肾脏、鸽蛋、鳝鱼、海虾、淡菜等。

滋阴类食物:白菜、梨、葡萄、桑椹、枸杞子、黑芝麻、银耳、黑木耳、百合、牛奶、猪肉、甲鱼、龟肉、乌贼鱼等。

饮食养生的4大补养方法

传统饮食养生的补益方法主要有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和峻补法四种,其本质是根据食物的温凉寒热平的性质适当选用不同的食品。

平补法

是指应用性质平和的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较适用于普通人群中身体偏虚的人群。此法多采用大多数谷类、豆类、大多数的蔬菜水果及禽蛋肉乳等食物。这些食物不寒不热、性质平和、滋补气血且有阴阳双补的作用,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清补法

是指应用性质偏凉或具有泻实作用的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较适用于偏于实热体质的人群,或在夏秋季采用。本法采用的多为小米、萝卜、冬瓜、西瓜、梨等偏于寒凉的食物,这些食物有清热通便、促进胃肠蠕动、增强吸收功能、泻中求补、祛实补虚等作用。

温补法

是指应用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较适用于因阳气虚弱且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的人群,宜在冬春季采用。羊肉、狗肉、河虾、海虾、大枣、龙眼肉等偏温的食物具有温补肾阳,御寒增暖,增强性功能等作用,都是温补法可以选取的食物。

峻补法

是指应用补益作用较强,显效较快的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较适用于体虚而需要尽快进补的人群,但应注意体质、季节、病情等条件适当进补。峻补法常常选用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动物肾脏、甲鱼、龟肉、鳟鱼、黄花鱼、巴鱼等。

饮食养生的3个禁忌

饮食禁忌,俗称“忌口”,是指在饮食中要禁止或忌用那些与机体不相宜的饮食或不合理的饮食搭配。一般认为,饮食养生有如下三个禁忌:

忌生冷

大量地生食蔬菜和水果,虽然能够获得较多的维生素,但易伤脾胃,特别是对脾胃虚寒者不利。

忌油腻

过多食用荤油、肥肉、油煎食品,易引起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

忌粘滑

过多食用糯米、大麦等食品,易引起消化不良。

此外,饮食禁忌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季节的饮食禁忌 即根据不同季节适当选用寒凉、温热、平和等不同类型的食物。如夏季天气炎热,不宜食用辣椒、肉桂等辛热食品,还要适当限制温性的肉类摄入量以免助阳动火;冬季天气寒冷,应忌用寒凉类的食物。

2、不同体质的饮食禁忌 即根据人体的不同体质适当选择食物。如体质健壮者,不宜过多食用膏粱(肥肉和细粮)厚味及辛辣之品。体质虚弱者,少些食用寒凉的蔬菜水果等。因阳虚而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者,而应忌用田螺、蟹肉等寒凉之品。阴虚而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等症状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而忌用辛辣生热及温热之品。

3、不同疾病的饮食禁忌 即根据所患疾病的性质适当地选用食品。如热性疾病,忌用辛热食品,如羊肉、狗肉、辣椒、花椒等。患有疮痈肿毒者,应禁食鱼虾类食品。

四季饮食养生法

春季饮食养生

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早春时期:为冬春交换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饮食中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春季中期: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春季晚期:为春夏交换之时,气温偏热,所以宜于进食清淡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

春季饮食宜忌生冷油腻之品,传统医学还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不宜多食酸味食品,以免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

夏季饮食养生

饮食以清淡为主 保证充足维生素 保证充足的无机盐 适量补充蛋白质

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有醒脾开胃,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夏季的营养消耗较大,而天气炎热又影响人的食欲,所以要注意多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营养物质;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梨等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如钠、钾、钙等),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夏季特别要注意多饮水,以补充机体因出汗造成的水分丢失。解暑的饮料中以茶水为最佳,特别是绿茶,有消暑解渴,清热泻火的作用。饮水要注意4点:

1、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时时饮用,不要等口渴时再饮。

2、大渴时不宜饮水过多,以免胃部不适。

3、餐前及进餐时不宜饮白开水,以免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4、不要过食冷饮。

秋季饮食养生

饮食荤素搭配 多食清凉多汁的蔬菜水果 适量的补充蛋白质和无机盐(如钠、钾、钙等)

秋季前期:用于温燥的饮食养生方法要以清热滋润为主。饮食养生的方法应坚持二粥一汤的饮食方法,即早晚餐食粥,午餐喝汤,但粥汤的内容有所不同。传统养生学认为燥邪最易伤肺,在煮粥时加些切碎的梨块,有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秋季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者食用。煮粥时加些百合,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秋季干咳少痰,失眠多梦者食用。煮粥时加些已用水发好的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强身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及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及慢性支气管炎者食用。羹汤类则以西红柿蛋汤为佳,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并有利于消化吸收。

秋季后期:用于凉燥的饮食养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润为主。饮食原则除滋阴润燥外,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热量较高的食物。食粥仍是主要方法,如梨粥、百合粥、银耳粥都可食用,还可增加一些瘦肉粥类,如煮粥时加些瘦肉、皮蛋等,以补充蛋白质的消耗。还可进食栗子粥、桂花莲子粥、龙眼肉粥、红枣粥等,并多食一些温性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葱姜、香菜、桃、杏、大枣、荔枝、乌梅等。

冬季饮食养生

适量进食高热量的饮食 增加温热性食物的摄取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传统养生学认为,寒为冬季之主气,养生的原则为避寒就暖,敛阳护阴,以收藏为本,是一年四季之中进补的最好时节。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在冬季时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增强,以促进机体产生热量抵御寒冷。冬季应多进食一些五谷杂粮,同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适量的脂肪。传统养生学认为,应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性的食物,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下面介绍几个适合于冬季进补的方法。

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阳气虚弱的人群。

2、鹿肾红参粥:鹿肾(或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100克,调料少许。将鹿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3、胡桃仁饼: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许,将胡桃仁打为碎末,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适量,搅拌均匀,烙为薄饼食用。有补肾御寒,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软,畏寒怕冷,大便干结等肺肾两虚的人群。

4、参归羊肉:红参10克,当归20克,羊肉500克,调料少许。将羊肉洗净切块,与红参、当归、调料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慢火炖煮1~2小时,待水耗干,羊肉熟烂时停火食用。有益气补血,强体抗寒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畏寒怕冷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揭秘古代名人养生保健秘诀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

人有三宝,乃精、气、神。现代医学证明动静无节、思虑过度则亏精、损气、伤神,对身心大为不利。了解一下古代名人的养生诀窍,相信会对现代人有很大的启发。

李世民

养生百字铭

李世民的养生百字铭总结了人要想活得愉快和幸福,饮食起居、为人处事中,应遵循如下守则: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财。贵自勤中取,富从俭中来。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善处真君子,刀咬是祸胎。暗中休使箭,乖里藏些呆。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是非口慎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书法养生

李世民是个书法迷和书法家,他对习书曾有这样的名言: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习书时,心要完全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达到思想高度集中。习书的姿势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延缓身体不退化的锻炼方法。

葡萄酒养生

葡萄酒被古人称之为养生酒,李世民不仅十分喜爱饮用,而且还亲自督造。大臣魏征擅长酿制葡萄酒,他曾亲自写诗称赞魏征酿制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乾隆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长寿的皇帝之一。据说乾隆皇帝暮年身康体健,一生未用眼镜,去世前两年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写字读书。这一切固然跟他的先天禀赋有很大关系,但良好的养生方法也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弯弓习武 四方巡游

乾隆皇帝健康长寿,和其喜欢弯弓习武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度运动使人气血通畅,血流加快,脏腑调和,筋骨壮实,体质得以增强。据说乾隆皇帝夏天接见武官后,经常与他们比试射箭,秋天出塞时也是如此。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射箭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心态得到了良好的调整。

除射箭外,乾隆皇帝还喜欢打猎。打猎时,行走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空气,人体吸氧量明显增加。同时,美好的自然环境,诱人的鸟语花香,使人心胸开阔,情怀舒畅,对身心大有裨益。

乾隆皇帝一生6次巡游江南,5次西巡五台山,3次东巡泰山。每次巡游时间长短不一,多在数月之间。在轻松的游览过程中,他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体力,对身体益处无穷。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始终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正如史书所载:上每晨起必须卯刻,若在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也。良好的起居习惯对乾隆皇帝的身体健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赋诗作画 品茗唱歌

乾隆皇帝喜欢赋诗,而且每天必作数首。他常把写好的诗传给有一定文学素养的官员们评阅。遇到引用典故之处,他会让官员们作出解释。如果官员们当时解释不出来,可以将诗文带回各自的府邸继续研究。对于那些始终也没能找到正确答案的官员,乾隆皇帝也不加责怪。由此可见,他对诗文的造诣是很深的。通过赋诗,锻炼了脑力,抒发了情怀。现代研究表明,人体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对大脑不断地输入信息,脑细胞就可以不断发育,脑功能就可以不断得到加强,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乾隆皇帝闲暇时喜欢习书作画以加强自身修养。通过习书作画可以陶冶性情,对心理是一种良好的调节。同时,运笔过程中需要指力、腕力、臂力的综合协调,需要思想意念的高度集中。这样,不仅达到了养性的目的,同时还锻炼了体力。

饮茶也是乾隆皇帝的所爱。研究表明,饮茶可以降低血脂,清热醒神,消除机体的疲劳状态。乾隆皇帝常与能诗善文的大臣一起品茗观戏,赋诗联句,真可谓乐在其中!此外,他对音律也很感兴趣,而且自己能使用乐器。在每年的祭灶日子里,乾隆皇帝常自击鼓板,吟唱《访贤曲》。通过歌唱,抒发了感情,陶冶了情操,对养生也很有帮助。

服用药饵 补养延年

乾隆皇帝常服的补益增寿方药有六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当属龟龄集和松龄太平春酒。龟龄集以龟龄作方名,取龟鹤长寿之意。乾隆皇帝十分关心龟龄集的有关情况,他常问总管:药房的龟龄集还有多少?而且每次对制备龟龄集的处方和相关事宜均亲自过问。至于松龄太平春酒则是乾隆皇帝十分喜欢饮用的一种补益药酒,该酒具有益气健脾,养血活络的功效。

乾隆皇帝曾把他的长寿秘诀归纳为16个字,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所谓十常四勿,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施,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由于有合理的养生方法,而且能够坚持如一,所以直到暮年,乾隆皇帝仍能身康体健。难怪当年英国大使马嘎尔尼在日记中写道:观其风神,年虽八十三岁,望之如六十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

曾国藩

养生首在养心,养心莫大于寡欲 曾国藩在家训中规定: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他还用静坐的方式养心,即使在战事危急,事务繁忙的时候仍每天坚持不懈。

节制饮食

曾国藩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日常生活多以素食和蔬菜为主,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吾夜饭不用荤,以淡汤炖蔬菜一二种,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

多动、习劳

他认为人体活动则气血和、经脉通;不动则病滞。他每天坚持饭后走一千步。他还告诫自己的子女、儿媳,要亲自种菜、养猪、织布、下厨,不要随便使唤奴仆。出门要多走路,少骑马坐轿。他在家训中说:劳则寿,逸则夭。他的儿子曾纪泽少年体弱多病,即命其每日早晚各步走五里路。坚持日久,便转弱为强。

早起 曾国藩说: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早起可以振奋精神。早起,是曾氏祖辈几代的传统家风。在他的教导影响下,家中人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他手下的幕僚、将领无不效法,没有一个敢睡懒觉。

正确对待医药 他认为医药能治病保身,但也能致病伤身,要正确对待医药。他主张病来即药,病去即止,他很推崇精神调养和食物调养,常购人参、鹿茸、阿胶之类补品熬粥食用。

古代四大美人天然养生减肥法


说四大美人减肥方法,别以为是什么标题党,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对本人考证过,不过还是从史书或是流传故事中多少推断出这四大美女的减肥方法。如果你很好奇的话,也不妨学习下,跟随着古代四大美女的塑形足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窈窕身材。

西施与水结伴,身姿窈窕

人物背景: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

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帮助勾践东山再起。

瘦身秘诀:

据资料显示,西施保持身材的方法是沐浴。她将猪苓香、威录仙、茅霍香、香草、干荷叶、麻黄各两斤。

甘草、一白茫各半斤,研碎后取3-5两装入袋中,同前面的药品一起煎水,在无风的地方每日洗一次,几个月以后,肌肤就会变得芳香润泽,而且全身窈窕、妍丽多娇。

边家务边瘦身

西施原本是常在溪边浣纱的女子,相传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于是就有了西施的沉鱼之美。很多美丽之道就在日常的劳动中。

手洗衣服:双臂一伸一缩,牵动胸肌,能锻炼手臂、运动胸肌。

整理床铺:弯腰动作,收紧臀部,锻炼大腿和臀部。

打扫地面:站在一处,扫帚尽量伸向远处,大幅度转动腰,有利锻炼手臂和瘦腰。

擦挂窗户:擦挂窗户时动作要大,这样运动双臂、胸部和腰部。

打扫灰尘:以脚尖站立,伸手往高处打掸,锻炼小腿。同时,弯腰及伸手掸低处,锻炼腰部和上下肢。

沐浴配方主要是以中药材为主,包括降低食欲的虾夷葱花,能够消除宿便、排除毒素的泡竹叶,还有消除皮下脂肪的麻黄,以及排除体内废水、消除水肿的荷叶。

准备好虾夷葱、泡竹叶、麻黄、荷叶四种材料各六钱。加入2000毫升的水后,用大火煮开10分钟,再用小火慢煮30分。

接着把已经滤掉药材的药汤倒进水温40度左右的浴缸里,均匀搅拌后就可以进入泡澡。

由于消脂浴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很强,所以泡药浴时,水的深度不要超过心脏,而且泡的时间也不适合太长,15分钟即可。如果能够持之以恒,每周34次,不久就会发现自己的胃口比较小了。

貂蝉泉水泡茶,排毒消脂

人物背景: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

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明把貂蝉献给董卓。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巧妙运计消灭奸臣。

瘦身秘诀:

貂婵经后宫得知今日的陈化店镇有特殊清泉,人称珍珠泉。此水水质优良,含量丰沛,余味甘甜,有美颜的功效。貂蝉甚喜,常到此斟水饮茶,容颜更美、光彩照人,当时颇多人效仿。

茶瘦身猜想应该从貂婵时代传阅开来的吧,现代科学分析结果是茶叶真能加速脂肪代谢。

茶叶中的肌酸、叶酸、泛酸等化合物均有调节脂肪代谢的本领。适量、科学地饮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瘦身效果。

比如可以抑制小腹脂肪堆积的黑茶,是一种由黑曲菌发酵制成的黑色茶叶,它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普诺尔成分,从而起到了防止脂肪堆积的作用。

再比如可燃烧体内脂肪的乌龙茶,它是半发酵茶,几乎不含维他命c,却含铁、钙等矿物质,含有促进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使其不被身体吸收就直接排出体外,防止囡脂肪摄取过多而引发的肥胖。

边童趣边瘦身

貂蝉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白色衣裙随风飘舞,如仙子下凡,无数男子为之动心。秋天来了,荡秋千可是一项不错的户外运动。

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恰,锻炼身体和意志。无疑,这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一些地方的群众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

这也许就是荡秋千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连那些不会走路的孩子和年过古稀的老人,也要在别人的扶持下荡上几下。

荡秋千方法:

两手握绳手心相对,与胸同高。两臂自然弯屈,荡者可站在或坐在板上。由后上方向前摆时,屈膝下蹲,前摆过垂直部位时,两腿蹬板,并逐渐伸直,向前送髋,挺腹;

由前上方向后摆时,屈膝下蹲,后摆过垂直部位时,臀部向后上方提起,逐渐蹬直双腿;双手随前后摆荡而用力。

坐荡秋千,主要靠腰部、臀部的力量向前、向后摆荡。

玉环舞姿擂曳,修身玲珑

人物背景:

玉环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天宝四年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700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瘦身秘诀:

杨玉环精通歌舞音律,并以此来修饰玲珑曲线。饮誉千载的舞蹈《霓裳羽衣舞》,是她参与创作和主演的。

她充分利用宫中的攀绳网、横云梯、木马、爬圈、幌木等设备来锻炼,并常给皇帝、外国使臣表演。

几乎每天睡前和醒后都作各种基本功锻炼,使腰腹充分伸屈收展,同时有宫女为她作按摩,以保持全身体态的匀称。

体态稍偏丰腴的她为了避免继续发胖臃肿,在坚持形体锻炼的同时,清淡饮食辅助瘦身。

边舞蹈边瘦身

舞蹈家的身材总是让我们羡慕不已,运动会让人变瘦的,向玉环学习跳舞减肥,其实与现在正流行的上健身房锻炼意思也差不多。据说,每星期跳一至两堂健康舞(每节45分钟),两个星期便可见效。

当然健康舞分很多种,不同门派的消耗量自然也不同,比如踏板可消耗约200卡路里,而搏击健康舞更可消耗500卡路里。

瘦身原理就是靠适当运动量消耗脂肪,不但可减肥还可以强身健体。

当然,动一阵子不难,难的是动一辈子。不同类型的减肥舞蹈都可帮助强身健体,但若单纯地以跳舞来减肥,则可能相当艰辛。

因为要消耗1公斤脂肪的热量(即约7000卡路里),则必须进行175个小时的节奏运动。所以,要与健康饮食配合,更要防止因为停止跳舞而带来的反弹现象。

古代文人养生术


睡眠法:南宋诗人陆游,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相当于晚间10点)为限度。他认为,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

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拭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建了一个息轩,并题日: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吸收,宁神静态,意守丹田,每次时间可在15-30分钟,他说这是大脑最好的休息方法。

散步法:古人强调每次进餐后不能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如南宋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就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应该徐步缓行。

沐浴法: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消除疲劳。宋代文人沈京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

闲赏法:布置好庭院,栽花种草,饲鸟养鱼,使环境清雅,能调节生活节奏,陶冶心情。明代诗人,戏曲家高该曾著《燕闲情赏笺》,把鉴赏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遍游法:苏武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自然,探奇揽胜,能令人心旷神恰,疲惫、郁闷置于身外。

卧游法:就是在年高体弱无法外出旅游的情况下,将许多山水画贴在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而赏之。元朝名画家倪瓒在《顾仲蛰见仿》诗中称之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古代最流行的养生秘方


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饮食养生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顺时养生

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减毒养生

古人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

而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它措施,减少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进而延年益寿。

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

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修身养生

古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

古医家孟说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养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调气养生

古人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导致元气的虚、陷、滞、逆等症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辩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较合适;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相关阅读:

中医教你返老还童三秘方

揭晓小S10招眼部护理秘方

消除眼袋黑眼圈的5个经典秘方

专家给你5大肾炎食疗秘方

预防流感的六个小秘方

传奇皇帝朱元璋 膳食保健养生法


传奇皇帝朱元璋,开创了令后人仰慕的丰功伟业,令人感到很是佩服。殊不知在养生方面,朱元璋也有一套自己的养生秘笈的。那么明太祖朱元璋的养生方法都有哪些呢?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通过饮食来养生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传奇皇帝朱元璋

饮食养生法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从放牛娃到行脚僧,从马夫到将领,从一个布衣乞丐到一个开国皇帝,他的人生极具传奇色彩,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人物,也有着自己的,下面就来看看吧。

朱元璋小时候体弱多病,他的父母经常去拜观音菩萨,希望能救他一命,可最终还是玉米油、萝卜汁养大了他。玉米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是熬玉米粥的时候,从上面撇的一层粘稠的液体,穷人家的孩子没母奶,多能以此充饥。而喝萝卜汁呢,则得益于皇觉寺的老和尚良言相告,萝卜是养生之宝,不但能促进消化,还能增强免疫力,襁褓中的朱元璋才有幸活了下来。

萝卜食谱推荐

素炒萝卜丝

主料:白萝卜、香葱、姜、红辣椒、盐、糖、鸡精、水、花生油

制作方法: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切成细丝,姜切末、葱切段;炒锅烧热,倒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红辣椒进行煸炒至酥捞出备用;再放入葱末、姜末炒出香味;放入萝卜丝翻炒,使萝卜变软变透明;加入少许水,转中火将萝卜丝炖软,待锅中汤汁略收干,加入盐、糖和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出锅装盘,以葱段、辣椒装饰即可。

玛瑙白玉,原名凤阳酿豆腐,出自朱元璋的家乡安徽凤阳县。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年幼家贫,于十七岁在钟离县(后改凤阳)玉皇寺(后改皇觉寺)落发为僧,因为清规严律,加上连年灾荒,被方丈疏散出寺,云游化缘过着近乎乞讨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钟离西南二十里处一位姓黄的厨师门口化缘,这位黄厨师见此少年游方僧衣衫褴褛,骨瘦如柴,顿起恻隐之心,随将刚出锅一块酿豆腐施舍给了他。

朱元璋饥寒交迫之中。得此美味果腹,遂终生忘。后来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当了皇帝,常常想到赠食的酿豆腐,令御厨如法烹制,可是都不会做,于是就降旨差员特诏黄厨师进京,并封为御膳师专门做酿豆腐奉献,以后宫中每逢琼林宴,酿豆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从此,驰名于世,相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黄家十三代孙现在仍住凤阳,酿豆腐这道名菜成为地方一绝。

凤阳酿豆腐

材料:原味蛋豆腐3条。小草虾12只。发好的白木耳80克。青豆仁40克。高汤2/3杯。盐1/3茶匙。太白粉1茶匙。盐少许。

做法:豆腐每条切为4小段。将豆腐条挖出约1/3备用。鲜虾洗净,去头、壳、留尾,置于挖好的豆腐条内,排于盘中加少许盐调味后,入蒸笼内以中火蒸5分钟至熟。锅入白木耳与调味料拌炒均匀后,以太白粉勾芡,并淋于蒸好的鲜虾上即可。

功效:补虚养身调理骨质疏松调理。

明太祖朱元璋

人参药补

正常人保健

中老年人体质虚弱,面色不华、憔悴,畏冷,四肢不温甚或清冷,腰膝酸软,动则气急,常有心悸,血压偏低,失眠早醒,阳事早衰等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证阳气不足,心肾衰弱者。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悸、早搏:病毒性心肌炎后,室早、房早、ST-T波改变。中医辨证心气不足者。以及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先心病等中晚期心功能减退,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心气不足或心阳衰微者。

血压经常偏低,中医辨证为气虚头晕;心源性休克或病重危急,中医辨证为亡阳虚脱者。

呼吸系统疾病

气急、肺功能减退:慢性哮喘,老慢支、肺气肿,肺间质炎,肺功能减退,中医辨证为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者。

消化系统疾病

食欲不振、慢性泄泻:慢性肠炎,大便稀薄,以及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软弱乏力、食欲减退。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或脾肾两虚者。

血液系统疾病

治疗血液细胞减少,贫血,再生不良性或增生性不良性贫血,以及化疗后血液细胞减少。中医辨证为气血两亏者。

乞丐皇帝朱元璋

膳食养生食谱

猪肝枸杞子汤

用料:猪肝100克,枸杞子50克。

制法:猪肝与枸杞子共煮熟,调味即可。

功用:能补肝、养血、明目。

五味子鲜贝

材料:五味子15克,枸杞子15克,鲜干贝600克,葱、姜、米酒、香油、盐适量,冰糖1克。

做法:干贝洗净后,用葱、姜、米酒、香油腌制一下。五味子用清水洗净后,加入一碗半水以及枸杞子,小火慢煮约20分钟后,将五味子捞出来(因五味子有微微苦涩味,但也可保留),加入冰糖和盐调味,再加入少许淀粉勾薄芡,即成五味子酱汁。干贝表面粘淀粉后,用中火油炸约3分钟,成金黄色后捞起。将五味子酱汁淋在干贝上,或是直接蘸食皆可。

养肝重点:五味子能促进胆汁分泌,加速肝内酒精等有毒物质的排泄,保护肝细胞膜,能促进损伤的肝细胞的修复,增长、抑制肝细胞病变。一般中药店销售的皆是以蜂蜜蒸熟的蜜制五味子,颜色乌黑,具有调养五脏、强心镇定的功能。鲜干贝则具有滋补肝肾的功能,因此,当五味子遇上干贝时,不但清爽好吃,而且很适合当做春天养肝料理。

杞枣鸡蛋汤

用料:枸杞子30克,红枣10枚,鸡蛋2只。

制法:枸杞子洗净沥干,红枣洗净去核,一起放于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烧开后,加入鸡蛋煮熟,调味即可,分2次食用。

功用:补肝肾,健脾胃,滋阴润燥,养血除烦。适用于肝肾亏损、脾胃虚弱者已经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结语:看完了文章,相信读者朋友们一定都对朱元璋的饮食养生方法有所了解了吧。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多借鉴朱元璋的养生法,通过食疗的方式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养生并不一定非要食用过于昂贵的食物,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也是有很大的养生功效的!

看古代长寿帝王如何养生


健康长寿,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的共同夙愿。对封建社会君临天下拥有至高权威的皇帝们而言,当然更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所以帝王们几乎个个不惜财力、人力和物力,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寻求长生术:从秦始皇的求仙路、汉武帝的长生梦到大唐宫廷研制长生不老药、明世宗深宫炼仙丹等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可惜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历数我国从夏禹至清末五百位大小帝王,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仅为九人,只占百分之一点八,可谓帝王七十古来稀;仔细盘算,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三十九点二岁,比古代社会平均寿命还要短得多!

从饮食营养、居住环境到医疗条件看,帝王们面临的都是当时最高级的极品享受,个个过着养尊处优的幸福生活,何以却如此短寿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他们的健康状态太差!造成皇帝体质羸弱的关键,除了宫廷竞争(主要是皇权的争斗)导致其生存压力过大、出现人格异化乃至精神分裂等原因外,主要的根源是体质的先天不足和气血两亏:好吃懒做加上过早、过滥的性生活,严重摧残了他们龙体的安康。诚如学者王充所言气厚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即使有御医精心诊断调理并供应各种滋补壮阳品和所谓春药,也无济于事,他们血液中睾酮的浓度长期处于生理平衡值(四~十二微克∕血浆升)的下限水平,如此下去当然就未老先衰、病入膏肓直至英年早逝了。正所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但也有例外──历史上也出现过几位长寿皇帝,不过他们绝对是凤毛麟角。自秦以来两千多年间活到八十岁以上的皇帝只有四位:梁武帝萧衍八十六岁,唐朝女皇武则天八十二岁,宋高宗赵构八十一岁,清高宗乾隆八十九岁。研究一下这些长寿皇帝的长寿秘诀,不无意义。

梁武帝萧衍(四六四─五四九),是一位政治开明、勤政自律的开国之君。萧衍一生文治武功多才多艺,他撰写的《通史》就长达六百卷。

萧衍长寿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他崇尚佛道,天天吃素,每天只吃一顿粗米饭,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如此生活当然远离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之类的富贵病;

第二,他心胸开阔为人善良,对皇室成员和下属颇为关爱,所以心情清静平和无内乱之忧;其三,他五十岁后便疏远房事,不近女色,这就保证了他的健康长寿。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名声不好,因重用秦桧、杀害岳飞至今遭人咒骂,但他是大宋朝唯一一名长寿皇帝却是事实。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成长于国家昌盛年代,他先天禀赋厚实,又经后天精心调理,加之其精通医术和养生,清心寡欲,所以在历经国破家亡、母亲被俘等一系列变故后仍能镇定自若,在半壁江山上建立南宋并与敌抗衡,活到八十一岁高龄。明代学者龙遵叙在其《食色绅言》一书中谈到赵构长寿时说:高宗长寿,乃其先天禀赋厚和后天寡欲养生所致,诚者斯言!

古代人的保健秘诀大公开


人有三宝,乃精、气、神。现代医学证明动静无节、思虑过度则亏精、损气、伤神,对身心大为不利。了解一下古代名人的养生诀窍,相信会对现代人有很大的启发。

陆游

陆游是我国的长寿诗人,长寿而目力不衰,特别在他年过耄耋以后还能孤灯对细字,实是奇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两个方面:

中青年时期的锻炼 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载功。参军游宦,十年走万里,骑射行猎为常课,《春感》一诗即追述了他壮年时候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长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日常活动内容多样 他有诗云:古人在山林,射自事樵汲。我虽迫耄期,勤慎亦在习。诗中表明了勤慎的养生观点。所谓勤,就是适当的活动,慎,当是良好的言行修养。

李世民

养生百字铭

李世民的养生百字铭总结了人要想活得愉快和幸福,饮食起居、为人处事中,应遵循如下守则: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财。贵自勤中取,富从俭中来。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善处真君子,刀咬是祸胎。暗中休使箭,乖里藏些呆。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是非口慎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书法养生

李世民是个书法迷和书法家,他对习书曾有这样的名言: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习书时,心要完全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达到思想高度集中。习书的姿势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延缓身体不退化的锻炼方法。

葡萄酒养生

葡萄酒被古人称之为养生酒,李世民不仅十分喜爱饮用,而且还亲自督造。大臣魏征擅长酿制葡萄酒,他曾亲自写诗称赞魏征酿制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乾隆

乾隆当了60年的皇帝,活到89岁,这在中国历史上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这与他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而饮用各种长寿药酒,则是他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据《乾隆医案》记载,乾隆帝最爱喝的养生药酒为龟龄酒和松龄太平春酒,前者可祛病、壮阳补肾、养气、健身,而后者则是活血行气、健脾安神的良药。

曾国藩

养生首在养心,养心莫大于寡欲 曾国藩在家训中规定: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他还用静坐的方式养心,即使在战事危急,事务繁忙的时候仍每天坚持不懈。

节制饮食

曾国藩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日常生活多以素食和蔬菜为主,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吾夜饭不用荤,以淡汤炖蔬菜一二种,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

多动、习劳

他认为人体活动则气血和、经脉通;不动则病滞。他每天坚持饭后走一千步。他还告诫自己的子女、儿媳,要亲自种菜、养猪、织布、下厨,不要随便使唤奴仆。出门要多走路,少骑马坐轿。他在家训中说:劳则寿,逸则夭。他的儿子曾纪泽少年体弱多病,即命其每日早晚各步走五里路。坚持日久,便转弱为强。

早起 曾国藩说: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早起可以振奋精神。早起,是曾氏祖辈几代的传统家风。在他的教导影响下,家中人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他手下的幕僚、将领无不效法,没有一个敢睡懒觉。

正确对待医药 他认为医药能治病保身,但也能致病伤身,要正确对待医药。他主张病来即药,病去即止,他很推崇精神调养和食物调养,常购人参、鹿茸、阿胶之类补品熬粥食用。

“中国之莺”的养生秘诀


美声歌曲是那么的动人,那么的嘹亮,你知道美声歌唱家周小燕年过九旬的中国之莺,是如何养生保健的吗?她有什么独特的养生方法吗?

被誉为中国之莺的周小燕,是中国美声声乐教育大师,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歌唱家:张建一、廖昌永、魏松等。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新华社在一篇报道中,赞扬周小燕在中国声乐界创造了世界奇迹,先后荣获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等。如今的周小燕已年逾9旬,但仍在执教,在家里带学生。笔者问及为何她如此高寿,老人说:我靠的是打坐与练气功。

周小燕的父亲从小要求子女能文能武,有健康的体魄。在周小燕11岁时,就请了一位武术家来家传艺,其中就有打坐与练气功。

文革时,她身体一度不佳,便重拾起少年时学过的招术进行练习,不久病痛就消失了。而今年逾九旬的她每天早上6:00准时起床,首先做的事是打坐练气功。她说:打坐能调理人体气血,抵御疾病,增强人的体质,效果相当不错。

此外,周小燕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人生失落时不气馁,高潮时不张扬。文革时她受到批判和冲击,但照吃照睡不误。前几年上海市委鉴于她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号召全市人民向她学习,鲜花掌声铺天盖地。此时的她十分冷静,待人仍很谦虚,没有一点架子。

在家里她用洗脸水冲马桶,自己剪头发,拾回儿子扔出去的旧家具,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许多人说:周老的心理年龄只有30多岁,她不觉得自己老,更不服老。

总结:老歌唱家周小燕的养生方法非常独特,但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至今依旧在任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歌唱家,我们何不去学习一下她的养生方法,来丰富我们自身的养生方法呢?(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作者:祝天泽,刊期:2012.08,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小编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春季养生 揭秘那些靓丽女明星养生保健法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是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养生,那么你知道该如何养生吗?又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春季养生

李玟 西洋参熬制美人汤

娱乐圈的性感女神李玟,她的美丽是怎样打造和保持的呢?李玟最近公开了自己的美丽秘诀。就是常喝活力美人汤,这是她常学中医的妈妈特别用西洋参为她煲的美人汤,喝下以后可以调养气血、增强免疫力及体能。

保健奇效:西洋参偏苦、寒,除了大补元气、健脾益肺、复脉固脱、益智安神、生津止渴,更重于益气养阴。

如何使用:服用西洋参有很多种方法可选,将无皮西洋参放在锅内蒸一下,使其软化,然后用刀将其切为薄片备用,每次口含几片,每天用量2~4克。或者将其研为细粉状,每次5克,加一个鸡蛋蒸熟后服食。

也可以把西洋参切片,做汤时每次放入5克共煮,汤、药同食,每日1次。爱喝粥的人,还可以用大米50克,煮为稀粥,待熟后加入西洋参粉5克,再煮沸即成,每日1次,用作早餐。

小贴士:进食西洋参时,一不宜饮茶,因茶中含有鞣酸,影响西洋参的功效;二服后不宜吃萝卜,因萝卜是破气的,而西洋参是补气的。

高圆圆 进藏多喝红景天

高圆圆第一次去西藏,她用一周的时间就登上了海拔6200米的雪山,她的经验就是多喝红景天茶。

保健奇效:促进心脑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改善神经功能、增强记忆力; 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主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妇女白带等,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心慌、头晕健忘、疲劳困乏、免疫力低等。

红景天还是高原旅游的必备用品。它具有提高机体的抗缺氧能力,预防初进高原(山)出现的头痛,头昏,口唇发绀,心慌,气短,胸闷,失眠及手足发麻等不良发应,所以被称为随身携带的氧吧。

如何使用:红景天除了消除高原反应,在平原上还能让过劳模们广泛用于抗疲劳。

可泡茶喝,取红景天10克,用研磨器研成粗末,冲入沸水,加盖泡15分钟,调入蜂蜜10克即成。上下午各饮1杯,可以补气养血,增强人体适应能力。或者配大枣、桂圆泡茶饮用,浸酒或与其他中药调配使用,每次用量20~30克。

小贴士:去西藏提前10天服用红景天,效果更好。

春季养生知识

饮食

春季饮食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可以适量食用海参、冬虫夏草等补品。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

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

对于吃肝补肝的说法,李志红表示,可以适量吃一些猪肝,但一定要保证饮食卫生。

锻炼

春季的运动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人们的运动锻炼,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特别是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更需要锻炼以增强其运动功能。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不过,春天的气候呈现温差大、风大的特点,要注意防风御寒,因此在遇到强风时要适当地减少外出锻炼,以免风大伤肝。

情志

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

专家指出,在春季保健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春季养生,情绪上要乐观,不宜抑郁或发怒,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顺其自然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形神兼养

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动静结合

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审因施养

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结语:看完了文章,相信大家对都有所了解了吧。在春季,我们要特别注意养生,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才能保证有个好身体!

大寒如何养生 大寒节气保健五法


新年将至,大寒已到。中医讲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适当调整。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年之中物候的变化都与节气密切相关,大寒节虽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做好大寒节的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生活: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运动:日出后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食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另一方面,大寒时节仍然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补,二是药补。药补不如食补,应以食补为主。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鳖、龟、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病状选择服用,如体质虚弱、气虚之人可服人参汤;阴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等。能饮酒的人也可以结合药酒进补,常见的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虫草补酒等。

大寒节气的由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大寒时,太阳到达黄经3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节气的天气特点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物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春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延伸阅读:

大寒吃什么 大寒养生饮食宜减咸增苦大寒养生 大寒中医推荐3个驱寒食疗方大寒吃什么 五款美食帮你养生大寒养生 大寒胃寒的食疗暖胃方大寒养生 大寒要做7件事大寒养生 大寒要做好预防五寒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穿越时空看中国古代的养生保健法》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中国古代养生”专题。

穿越时空看中国古代的养生保健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