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季节养生观 > 导航 > 中医养生食物寒热

中医养生食物寒热

2019-10-20

中医诊幼儿疾病 观指纹辨寒热

中医季节养生观。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中医诊幼儿疾病 观指纹辨寒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在给幼儿诊断疾病时,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望指纹。

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郝宏文对《生命时报》记者解释说,想要通过指纹辨别疾病,先要了解虎口三关。正常孩子的指纹,颜色应该是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生病以后,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浮在表浅病轻,反之病重。如果指纹清晰,孩子的病情就比较轻;若指纹已沉到肌肤之内,说明病情较重。比如孩子刚感冒,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已发展到气管炎、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纹色辨寒热。如果孩子外感风寒,指纹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指纹呈现紫色,病属热。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指纹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

轻推指纹看虚实。指纹色淡,用手推后消失,过一会儿才出现的孩子,多是肺虚、脾虚,孩子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或便秘。推一下指纹,没有明显变化,多为实证,或病邪停留在体内。

指纹长短反映病情轻重。病情较轻,指纹较短,一般仅见于风关。若指纹到了气关,说明病情较重。如果命关也见到了指纹,甚至指纹穿过命关,向指尖延伸,中医称之为透关射甲,预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

ys630.coM延伸阅读

看手指能辨人体寒热


导读: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上工。即是说高明的医生应该从人体形态外在的变化上,来推察病情。通过观察手指的"月亮痕"状况,便可以判断人体体质寒热的变化。

月亮痕是指手指甲根部白色的圆弧形。健康人一般除小指外均有,而且拇指月亮痕高度为3毫米,其余三指月亮痕高度为2毫米。体内大寒性质时,十指均无月亮 痕,而且指甲下灰暗,手指发凉,并且怕冷畏风。体质寒性时则两个拇指有此痕;偏寒体质则无名指及中指的月亮痕变矮消失,大拇指、食指的月亮痕高度也在2毫 米以下。

而体质大热时,各个手指的月亮痕均出现,而且有的高度可以超过3毫米,甚至超过指甲长度的1/2。热性体质者9个以上的手指出现月亮痕,而且高度大多超过3毫米。偏热性体质都有7-8个手指有月亮痕,高度则大都在正常范围以内。

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如何区分人体属热证还是寒证,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是:若感到喝热水舒服,大体属寒证,一般来说,虚寒体质的人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热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季也是冷的,他们面色较常人白,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房间。


若感到喝凉水舒服,大体属热证,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热多,经常脸色红赤,口渴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常便秘。

认识自己的体质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先认识自己的体质,再配合相应性质的食物,便能达到保养身体之效。

寒冷体质

"寒体质"的人,产热能量低,所以手足较冰冷,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容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白,肤色淡,口淡无味,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即使炎炎夏日,进入冷气房也会觉得不适,需要喝杯热茶或加件外套才会舒服。这类体质的人饮食上宜选择偏温热者。

体质属冷性,较怕冷,偏向贫血症,若食用寒凉性食物时,则将使其冷症更严重,由于四肢之冰冷感增加,促使末稍血液循环不良,造成即使在天暑之际,仍有手足麻痹之感觉,一到冬天则受寒冷环境之影响疼痛更剧。



温热体质

"热体质"的人,产热能量增加,身体较有热感,脸色红赤,容易口渴舌燥,喜欢喝冷饮,小便色黄赤而量少,进入冷气房就倍感舒适。这类体质的人不太适宜服用温热性质的饮食,反而吃一些寒凉滋润的食物,方能维持身体之平衡,感觉舒服,减少全身性的热感。

体质虚与实"体质虚"是生命活动力衰退所造成,人的精神比较萎靡。"体质实"则容易发热、腹胀、烦躁、呼吸气粗,容易便秘。

除了以上分类外,体质还有寒热虚实交杂的可能,约略可分"寒与偏寒","热与偏热",又或以一般来区分。

说到食物属性,中医有所谓"四气",这是指食物进入体内,会产生"寒、热、温、冷"的作用,如果不温不热,不寒也不凉,则归属于"平"性,而每种水果,都有其属性,一般分为"温热"、"寒凉"、"甘平"三类。

自检:观皱纹辨健康知病变


导读:皱纹,一般是年龄的象征,除此之外,皱纹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如果您对着镜子观察脸部皱纹,您也许可以明白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病变情况。下面来教大家观皱纹辨健康知病变,不妨做下健康自检吧。

1、在乐观者的眼睛周围会出现弧形笑纹,这种皱纹是肌体内结缔组织弱和听力可能下降的迹象,这样的人可能有痔疮。

2、如果前额上的皱纹不连贯,呈波浪状,这样的人很快会出现心绪不宁的情况,精神上可能有痛苦,可能患抑郁症。

3、眼睛下面出现半月形皱纹,是肾,膀胱和心脏有病的征兆。

4、如果右脸比左脸的皱纹深,大概是肝脏不好。

5、如果一个人紧挨着鼻梁的前额上出现明显的十字形连续皱纹,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样的人很少生病。

6、鼻梁上的前额上有皱纹,说明这个人大概从事的是常常需要冥思苦想的脑力劳动,有这种皱纹的人容易犯偏头疼。

7、鼻梁上出现许多十字形皱纹,不排除脊柱或肾脏有严重病变的可能性,有这种皱纹的人脊柱通常会变形。

8、如果从鼻子到唇边出现的长皱纹呈斜线,您的心脏可能不好。

9、如果颧骨上出现镰刀形皱纹,脚上可能有病。

10、嘴上面,鼻子下面有皱纹说明这个人可能墨守成规,对人不太友好,这是激素活动弱的迹象。

11、嘴角有小皱纹是傲慢和有胃病的特征。

12、如果下巴和下唇之间出现皱纹,也可能有痔疮。

13、下巴下面的猫爪形皱纹,说明皮下脂肪层被破坏。

14、颈部侧面呈斜线,但低而短的皱纹说明这个人缺乏幽默感,胃部有病。

中医面诊透视你身体的疾病


现代面诊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
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一般判断如下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现代面诊研究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已引起许多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价值。

老中医教你面诊 解读观眉识病


大家知道,眉毛和身体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在传统画作中,我们也能注意到,寿星的眉毛总是很长,甚至垂到脸颊边。这虽有夸张之意,却也说明了眉毛和健康的关系。

眉毛脱落警惕肾脏疾病

眉毛是有生长周期的,到了一定的时间,正常的眉毛也会脱落。如果眉毛经常脱落的话,我们就要警惕肾脏疾病。

中医认为,眉毛的浓密与人的肾气强弱与气血有关。眉毛浓密,说明气血旺盛,肾气充沛,身强力壮;而眉毛稀淡、恶少,则说明其肾气虚亏,体弱多病。

当然,衰老也会造成眉毛脱落。如果40岁以后,眉毛外侧逐渐脱落,则不必紧张,这是自然衰老的象征,而如果没到40岁眉毛就开始较频繁地脱落,则是人体早衰的象征。特别是外眉三分之一过于稀疏或脱落,则说明肾气衰减,多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麻风病患者早期可出现眉毛外部1/3的皮肤肥厚和眉毛脱落;有白癜风的人,眉毛的根毛首先变白;有的斑秃患者,眉毛会在一夜之间突然脱落;有营养缺乏症的患者,也会出现脱眉;同时,服用抗癌或抗代谢药物,也会导致眉毛脱落。

眉毛变色警惕其他疾病

正常的眉毛呈现浓密的黑色,如果眉毛改变了颜色,则是疾病的预兆。眉毛变色提示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眉毛变黄,看上去好像烧焦了一样,则表明肺气虚,可能有营养不良。

(2)眉毛干燥,眉梢很直,如果是女性则有月经不调,男性则表明神经系统疾病。

(3)女性眉毛过分浓黑,则表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4)眉毛发红,则多有烦热症候。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女性为了美观,会用镊子拔掉散乱的眉毛,修整出漂亮的眉形来。这样做会导致毛囊炎等皮肤感染,对健康非常不利。所以,要尽量避免人为拔眉。

眉毛脱落

眉毛淡疏易落者,多见于气血衰弱,体弱多病者,此类患者容易手脚冰冷,肾气也较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眉毛往往脱落,其中尤以眉毛外侧1/3处为甚。麻风病患者在病变早期眉外侧皮肤肥厚,眉毛脱落。斑秃患者,也可同时出现眉毛脱落症状。癌症、梅毒、严重贫血也可能引起眉毛脱落,有些抗癌或抗代谢药物也有这种副作用。

眉毛下垂

多是面神经麻痹形成。若是某一侧眉下垂,说明是该侧得了面神经麻痹,使眉毛较低,不能向上抬举。有的是单侧上眼睑下垂(如肌无力症),以致一侧的眉毛显得较高。

眉毛枯燥

眉毛末梢直而干燥者,如果是女性可有月经不正常,是男性则多患神经系统疾病。有些小孩或营养不良患者,眉毛黄而枯焦,亦为肺气虚的征象。

中医辨验齿龈 可知身体疾病


窥一斑,知全豹。这在中医理论中多有体现,比如看指甲、面色、唇色等都能帮助辨病,而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观察牙齿及牙龈情况,也有类似的作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因此观察齿和龈可以初步测知肾和肠胃的病变。中医学里的温病学派就对辨验齿龈十分重视。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

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

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牙龈出血,肠胃消化不好

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常见;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

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的标志之一

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提早服用钙片,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经常叩齿。另外,牙齿松动脱落和牙齿不洁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调查显示,掉牙多的老年人中风的风险很高。因此,多做咀嚼,可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反过来说,心脏本就不太好的人,也更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中医察“指纹”识别宝宝健康


察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小儿,判断其病的寒热虚实。

察指纹是古代医家诊断小儿疾病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小儿,判断其病的寒热虚实。这是由于三岁以下小儿的皮肤娇嫩,指纹显示清晰,易于观察。而三岁以上小儿,或成年后,其指纹隐伏于皮肉之内,或基本消失,而不易观察,故不再用指纹诊断疾病,而以诊脉代替。

指纹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正常小儿的指纹应该红黄相间,隐隐见于皮肤之中。如果有病缠身,则指纹的颜色、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疾病在表,则小儿的指纹浮浅于表面,显露在皮肤之上,比如感冒之初。疾病在里,则小儿的指纹沉于内,深伏于肌肤之内,比如小儿食滞内伤。病属寒,则指纹呈红色,如外感风寒,指纹应鲜红而表浅;若指纹淡红而沉于内,则为脾胃虚寒。病属热,指纹应见紫色,如外感风热指纹紫而表浅;若指纹紫暗而沉于肌肤之内,则显示邪热郁滞于体内;紫黑为热邪深伏,郁闭血络,病情危重。指纹颜色淡淡,以手推之则指纹消失,推后复见,多指示病为虚症。淡红为气血不足,为体虚;淡紫为体虚而有热,显示有虚火。指纹推之不动,颜色无变化,多说明病为实证,或病邪稽留体内。如痰湿内蕴、食滞内伤、邪热蕴结等病症。

在临床中,小儿的外感病、脾胃病,通过看指纹来判断或诊断疾病,准确率较高。如小儿是否有疳积?小儿病是寒是热等等。但是,通过看指纹来判断或诊断疾病,这只是中医的诊病方法之一。临床中还是应四诊合参,才能诊断准确,治疗恰当。

内服珍珠粉 需辨体质寒热


近日,重庆红楼医院接诊到几位年轻女性患者,患者或者四肢发冷或者面色蜡黄。医生发现,这些患者都是为了实现皮肤更加美白的愿望,擅自服用了珍珠粉。专家指出,珍珠粉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擅自服用不但起不到抗衰老的效果,甚至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擅用珍珠粉有健康隐患 服用珍珠粉之后,真的可以实现自己冰肌雪肤的梦想吗?

珍珠粉属于凉性中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擅自服用不但起不到抗衰老的效果,甚至可能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

专家指出,珍珠粉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由于不少女性属于寒性体质,长期服用珍珠粉,非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美容养颜之功效,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连续腹泻、四肢发冷、面色蜡黄等症状。一般体质偏寒、胃偏寒和结石患者不适合服用珍珠粉。所以,在内服珍珠粉前一定要找中医把脉,辨明自身属于哪种体质后,再决定是否内服。因此,医生建议珍珠粉外敷比较安全,不过,第一次使用前最好还是在耳后做个皮试。

珍珠粉要与其他美容产品配用 有关资料显示,珍珠中90%的成分是碳酸钙,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安神、止血、增白等药理功效。那么,如果是适应的体质,该如何正确使用珍珠粉呢?

珍珠粉一定要与其他一些美容产品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能发挥出功效。其他美容产品通过珍珠粉这个载体,把营养物质送进去,再把杂质导出皮肤,实现美容效果。

中医如何从观察耳朵色泽来辨疾病?


耳朵暗藏哪些健康秘密呢?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中医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看中医如何从观察耳朵色泽来辨疾病?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 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中医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

耳朵暗藏哪些健康秘密呢?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

正常人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耳朵颜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如果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表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人、哮喘病人等。

望耳只是中医望诊 的一部分,判断身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即使平日里自己观察,也不可盲目照书诊断,杞人忧天。

眼睛血丝中医诊


如果我们的眼睛出现了血丝的情况,那么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一些热敷的方法进行缓解,除了热敷,我们还会使用一些眼药水。很少有人因为眼睛出现了红血丝就到中医馆进行治疗的。其实,对于中医来说,还是有很多的方法治疗这种情况的。那么,中医是怎么看看待红血丝呢?

眼睛红,血丝多是肝火旺的结果。熬夜者需要透支肝火来维持精力,导致肝火旺。肝开窍于目,所以熬夜后眼睛血丝多。 酒伤肝是因为酒性大热,造成大量血液向头面体表奔流,肝血因此也被透支,肝火亢旺,所以酒醉者常常面红,眼睛红。 如果既没饮酒,也没熬夜,眼睛还是常常血丝多,说明就是肝火过旺的体质。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目部的五脏相关部位称为五轮(见五轮八廓),故望目不仅可以望神,而且可诊察五脏病变。眼睛黑白分明,视物清晰,神采内含是有眼神,虽病易治;若白睛暗浊,黑睛色滞,浮光外露,失却神采,视物模糊为无眼神,病较难治。目眦赤为心火,淡白为血虚;白睛赤为肺热,黄为湿热内盛;珠肿为肝火;眼胞皮红而湿烂为脾火;全目红肿为风热;目胞上下鲜明为痰饮,目胞色暗为肾虚。目窠肿为水肿初起征象,目窠内陷为脏腑精气衰竭;眼球突起多为瘿病。若瞳仁变色,眼生翳膜,视物不清,为内障、外障等眼病。若见瞳仁扩大是肾精耗竭,见于濒死危象,或绿风内障及某些中毒症;若瞳仁缩小,多属肝胆火旺、虚火上扰或为中毒。眼睑下垂称睑废,为先天不足或脾肾两虚,也可因外伤所致。目翻上视、直视,病较严重,昏睡露睛,则常见于小儿脾虚或慢脾风。

眼睛里的红血色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消除:

1、保证眼睛洁净消除红血丝

眼睛出现红血丝,大多是由于眼部受到各种病菌感染所致,使眼睛血管充血,所以,保证眼睛的洁净很有必要,平时注意不要用手去揉眼睛,因为手上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均会感染眼部。另外,也要避免木屑、沙子、粉尘、眼妆残留物等进入眼睛,否则会导致眼睛受到刺激,被细菌感染而发炎,布满红血丝。

2、冷敷眼部消除红血丝

眼睛有红血丝的时候,可以采用冷敷的办法,使眼部周围的血管收缩,滋润眼睛,即可减轻眼睛红血丝的症状。具体做法是:闭上双眼,用冰冷的毛巾或者用毛巾包冰块,敷于眼部,时间为10-15分钟,一天2次。也可以使用专门敷眼睛的冰袋,在冰箱冰好后直接敷在双眼上,可以使眼睛得到舒缓。

3、避免眼睛疲劳消除红血丝

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电视,或者看书、写字等,这样会给眼睛带来很大的伤害,使眼睛过度疲劳,导致血管扩张,造成眼睛红血丝。这种情况下,只要让眼睛得到休息,即可减轻红血丝症状。所以,在用眼每一个小时就应放松休息一下,可以闭上双眼休息10分钟,或者多眺望远方,多眨眼睛等,均可缓解眼睛疲劳。

4、按摩眼周消除红血丝

每天按摩眼周10分钟,每天3-5次,或者做做眼保健操,可以按摩攒足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穴位,这样轻轻按摩,能够刺激眼周的穴位,促进血液流动,有助于增强毛细血管弹性,减轻红血丝的情况,还对眼睛有保健作用。

5、眼药水消除红血丝

用眼药水治疗眼睛红血丝也是一个有效办法,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有去除红血丝效果的眼药水。每天1-2次,每次1-2滴,即可缓解眼部红血丝的症状。注意滴眼药水之前,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将手清洗干净,以免手部细菌进入眼睛内,发生感染。

6、补充类胡萝卜素食物

含有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对于消除眼部红血丝很有帮助而且还能保护眼睛视力,类胡萝卜素食物主要来自于橙黄色和绿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南瓜、韭菜、豌豆苗、油菜、荠菜、冬苋菜等,含类胡萝卜素丰富。还有杏、桃、橘子、柿子等水果也含有类胡萝卜素。

中医四诊的技巧




“望”:勿涂口红勿刮舌面

“望诊”主要是医生通过视觉获得与诊断有关的信息,自觉或不自觉地掩盖自己的表象会影响医生的望诊的结果,导致误诊。现在的化妆艺术很容易以假乱真,如一个萎黄的面色本来是脾虚证的表现,经过面部化妆后红润的面色可能会使医生不能正确诊断;口红会让一个因阳虚而唇色苍白患者变成气血调和的“常人”。看病前不要化妆,让医生看到一个真实的你,有助于诊断。

“望舌”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医生希望能够看到患者真实的舌苔、舌色。有些患者早晨刷牙时拼命用牙刷刮舌面,目的是给医生看一个漂亮的舌头,但恰恰是因为这样让病看不明白、不准确。舌苔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病证,如黄色的舌苔是热证、灰黑而润的舌苔是寒证,如果患者来看病前喝一罐橙汁或者浓咖啡将舌苔染成黄色或灰黑色,热证或寒证的误诊就可能出现了。

此外,望舌时往往有些患者将舌头伸得长长的、尖尖的,为的是让医生看得更全面,他哪知道不管什么颜色的舌头(舌色),伸得太紧太尖就变成代表热证的红色舌象。伸舌头时应该放松、自然,舌面充分展开,舌长的三分之一伸出口外就可以了。

观尿色 辩疾病


尿液是人体的清道夫,通过尿液可以把机体的废弃物质排出体外,以保持机体的内外平衡。正常新鲜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透明状,无沉淀浑浊现象,这是因为尿中含尿黄素的缘故。饮水量、冷暖、体温的变化,以及食物、药物的作用,都会影响尿色的深浅,如喝水多时尿量较浅,尿量增多,喝水少而出汗多时尿变浓,颜色就转为深黄。此外,尿中还含有20多种成分,它们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息息相关,如果尿憋置过久,尿中的磷酸盐、碳酸盐等会发生沉淀,此时,尿也会变得混浊,但这不是病态。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从尿液颜色的改变上反映出来,尿中如果出现不正常成分,可导致尿色异常,从尿色的改变,可提示患某种疾病的可能,因此,尿液又是反映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血尿:血尿是指尿中有超过正常量的红细胞,当一升尿中含血量超过一毫升时,尿显红色,肉眼可辨,叫肉眼血尿,这是常见的一个症状。发生血尿常见的疾病有泌尿系统疾病,各类原发性、继发性及遗传性肾炎是引起小儿血尿最常见的原因,尤以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多见;泌尿系统的感染除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支原体、霉菌及寄生虫等引起,如肾结核就常有血尿,且可为首发症状;肾、膀胱、尿道结石均可引起血尿,尤以男孩下尿道结石最为多见;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创伤、肿瘤、血管病等也是产生血尿的原因。

白尿:又称为乳糜尿,系由于脂肪乳浊液进入尿中,尿色白,好像牛奶一样,有时混有白色凝块或血液。此症状意味着体内淋巴管有病变,通过淋巴管造影检查,可以确定病变部位,导致乳糜尿的常见疾病是丝虫病,少数为腹腔结核、肿瘤压迫或手术创伤。有的妊娠妇女也可出现乳糜尿。此外,劳累或吃高脂肪食物时尿白明显,休息或吃低脂肪性食物时,尿白变浅或尿液澄清。

脓尿:泌尿道化脓性感染,脓汁混入尿中,使尿呈脓汁样,或混浊,常悬浮有絮状物,静置后有较多白色沉淀物。患有肾盂肾炎、肾积脓、肾结核或因梗阻、异物引起的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患者,即可见到这种尿。脓尿者常常伴有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畅、腰痛、发烧等症状。此时,患者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感染部位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茶尿:血液中的胆红质,经肝脏转化后变为尿而排出体外。所以,一旦肝脏有病,不仅胆汁储留,而且未经肝脏加工的胆红质还会直接进入尿液,使尿呈现黄如浓茶样颜色。黄胆型肝炎、肝硬化、胆囊炎和胆石症等疾病,都可出现这种尿色。此时,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病人的眼球甚至皮肤,都呈黄色。

黑尿: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种病人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另有少数病人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尿,停药后即会消失。 国外有资料报告,患阵发性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运动后也会排出棕黑色尿,同时伴有肌肉无力,可逐渐发展为瘫疾。此外,黑尿还可见于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

酱油色尿:有的病人,排出的尿宛如酱油。这是因为红血球被大量破坏的缘故。红血球内含有血红蛋白,如果非相同血型者相互输血,血中的因素会发生异常改变或感染等,造成溶血,从而使血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经由肾脏排出,尿色便呈酱油色。引起酱油色尿最常见的疾病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此外,亦可见于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甚至剧烈的运动后,尿液也可似酱油色。

绿色尿:淡绿色尿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暗绿色尿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

中医诊幼儿疾病 观指纹辨寒热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