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传染人吗
老人慢读养生。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积极而有效的不同人群的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路上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慢性肝炎传染人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1、慢性肝炎的症状
慢性肝炎指急性肝炎在经过6个月后,仍有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障碍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或上腹不适,严重者消瘦、面色灰暗、黄疽等。肝功能明显异常,特别是体内转氨酶升高。中医学认为,急性肝炎迁延不愈,湿热留变,肝病传脾,气滞血瘀成为慢性肝炎。
2、接吻传染的可能性低
平时吃饭,说话,握手,拥抱都不会传染的、甚至接吻传染的可能性都很低、只通过血液传染,离开血液的乙肝病毒是不能生存的,都是因为有些人为了赚钱利益才把乙肝说得很严重一样。所以不要相信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医院广告。
如果说话都传染,那么全国有1亿的乙肝携带者,几乎每个人每天都有接触过乙肝携带者,接着几天之内全国就没有人不被乙肝传染的,所以你的说法是不对的。现在全世界每年的乙肝携带者都在下降,说明乙肝的传染性是很微小的。
3、慢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是比较常见的,也很好理解;另外,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所以要避免感染,要尽量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治病,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性传播,有性滥交史的人要尤其注意这种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即患有慢性肝炎的母亲会将病毒也遗传给下一代。
以上三种传播途径,其实是很多疾病的共同传播方式,所以在日常生活或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卫生问题。不过,病毒不一定全是受传染而来的,所以要彻底抵制病毒,提高自身肝脏的免疫力才是最重要的手段,而提高肝脏的途径就是养肝护肝。
治疗慢性肝炎的偏方有哪些
炒山甲15克,鳖甲24克,三七6克,丹参15克,茵陈、田基黄各30克,太子参、茯苓、黄芪各18克,白芍、女贞子各15克,糯稻根须24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消症、活血、清热、益气、养阴。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北柴胡9~15克,炒黄芩、炒川楝子各9~12克,制半夏10~12克,草红花9~12克,白蒺藜9~12克,皂角刺32.6克,片姜黄9克,刘寄奴(或黄草)9~10克,焦四仙各10克,炒莱菔子10克,泽泻9~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白天与睡前各服1次。功用:疏肝健脾,调和气血。主治:长期右胁(或两胁)隐痛、脘闷腹胀、食思缺乏、胁下痞块(肝脾肿大)、倦怠乏力、小便发黄、大便欠爽或溏软、舌质红或有瘀斑,舌苔白或黄,脉弦或弦滑或兼数等症状者,均可使用。可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胆道感染等疾病出现上述症状者。
慢性肝炎患者不宜多吃的食物有哪些
巧克力、糖及各种甜食,一日之内不易多吃,吃得过多会使胃肠道的酶分泌发生障碍,影响食欲;糖容易发酵,能加重胃肠胀气,并易转化为脂肪,加速肝脏对脂肪的贮存,促进脂肪肝的发生。
要少食用葵花籽,这是因为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可使脂肪较易积聚肝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松花蛋含有一定量的铅,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经常食用松花蛋会使钙质缺乏和骨质疏松,还会引起铅中毒。
味精是调味佳品,肝病患者一次用量较多或经常超量服用,可出现短暂头痛、心慌甚至恶心等症状。
各种腌制食品盐分太高,肝病患者吃多了易影响水、钠代谢,对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则应禁忌。
不宜吃小麦、土豆类食物。以往认为,晚期肝病病人出现嗜睡、记忆力丧失、木僵化及昏迷不醒等症状,是因肝功能障碍引起的。但近年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晚期肝病病人发生的神志不清,与病人血液中积聚的一种叫“天然苯二氮样化合物”有关。
yS630.Com相关推荐
慢性肝炎会通过饮食传染吗
1、慢性肝炎会通过饮食传染吗
甲肝和戊肝属于此类传播,容易造成集体性爆发。此类病毒性肝炎传播性较强,唾液、汗液、粪便等都有可能导致传染,一起吃饭、洗浴等会导致该类肝炎的传播。
传染性慢性肝炎一般是指病毒性肝炎,也就是由各类肝病病毒导致的肝炎。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肝、丙肝、丁肝、戊肝等,其中以乙肝和丙肝的数量最多,分别为我国第一大和第二大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种类不同,其传染的方式也不相同。
2、慢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2.1、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做好消毒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2.2、性传播
夫妻或性伴侣之间如果一方为慢性肝炎患者,通过性生活也可造成慢性乙肝传染。所以慢性肝炎患者的性生活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感染对方。
2.3、母婴传播
患慢性肝炎的母亲可将慢性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慢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是我国目前慢性肝炎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其阻断需要夫妻做好孕前检查。
3、怎样预防慢性肝炎的传染
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还有自己的饮食问题,因为有很多患者就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的,病毒进入体内,对身体是很不好的,最好不要常接触病毒性的乙肝患者,因为很可能会传染,最好要饭前洗手,还有接触了一些细菌病毒的东西都要进行消毒洗手。
学会自尊自爱,要避免吸毒还有滥交,这对自己的健康是有很大危害的,而且是最容易被肝炎患者所传染的,所以最好在平时要用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东西最好分开来用。
管理传染源,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肝炎来管理其传染源,如甲型肝炎患者患病后要注意隔离到传染性消失后,而对于慢性肝炎和一些无症状HBV、HCV携带者,则要注意禁忌献血。
切断传播途径,想更好的预防传染性肝炎,当然要了解它的传染方式并切断它。
保护易感人群,主要就是进行疫苗的注射,如甲肝,乙肝都可进行注射疫苗来防止感染,而对于孕妇有乙型肝炎的,婴儿出生后要及时进行 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射,以防感染。
如何才能预防慢性肝炎
1、注意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鲜,因为蛤、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要到A型肝炎高感染区旅游,例如中国大陆、东南亚、中南美、非洲等地,最好在出发前注射A型肝炎疫苗。
2、节饮食养护肝脏
饮食一个重要原则是“均衡”。为求速效减肥,三餐只吃水果,而不吃其它食物,或者是“低糖饮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组合,不均衡的饮食增加肝脏负担。
3、谨慎用药
有肝病的人就医时,应告知医师他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做为医师处方时的参考。
4、注意睡眠时间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正常的应该是从23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了,到了凌晨1至3点钟是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反之,就会养不足血。
预防慢性肝炎吃什么好
1、洋葱
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可降低人体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2、燕麦
燕麦含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是保护肝脏的佳品。
3、玉米
玉米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也是养肝护肝不可缺少的食物。
4、海带
海带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汁中的胆固醇;对于我们肝脏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牛奶
因含有较多的钙质,牛奶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因此才能保护肝脏。
6、甘薯
甘薯能中和体内因过多食用肉食和蛋类所产生的过多的酸,保持人体酸碱平衡,起到降脂作用。
7、大蒜
属百合科植物,性辛、温,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等作用。
慢性肝炎怎么按摩
1、慢性肝炎怎么按摩
失眠患者选用太阳、头维、上星、百会等穴位,施以点、按、揉等手法,按摩15-30分钟;腹胀患者取膻中、中脘、天枢穴,按顺时针方向,以中等程度的手法,按摩20分钟,再取肾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位,用点、按、重揉手法,按摩10-15分钟;肝区不适及疼痛者,取肝俞、胆俞、章门及中脘等穴位,用轻揉慢按手法按摩。
全身症状较多的患者,可用综合手法进行40-60分钟的全身推拿按摩。一般每日或隔日按摩一次,经过一个疗程(15次)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就会明显改善;3-4个疗程之后,症状大多消失,肝功能可恢复或接近正常。
2、慢性肝炎按摩的好处
按摩可以使患者肌肉、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肉耐力,促进消化道蠕动以增加食欲,提高免疫能力。事实上,一次全身的按摩,等于为病人做一次不消耗体力的被动运动。变静为动,以动代静,有利于肝炎病人康复。
3、慢性肝炎的针灸方法
针灸治疗慢性肝病主要是辨证施治,主要分为湿热郁蒸、肝气郁滞、寒湿阻滞、热毒内陷心肝、肝脾阴虚等证型。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且施针的补泻手法亦有不同。除体针外,还可用耳针法治疗,即取耳朵上的穴位针刺,取穴:肝、脾、胃、胆等穴,用中等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留针1小时。
还可用耳穴压丸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3次,每次3~5分钟。灸法是针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艾灸可有效地调整慢性肝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用最精细的艾绒,搓成艾炷,如麦粒大小,放在穴位上点燃,此时,穴位有轻微的灼热感,一秒钟即过。反复施灸。针灸疗法不但可以治疗肝炎,也可预防肝炎: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用大艾炷置穴位上行瘢痕灸,每次3~5壮,每日1次,能加强消化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预防肝病有很好的疗效。
慢性肝炎的中医偏方
1、凉血解毒。使用乌蛇、蟾蜍,土蜂,水牛角,壁虎等虫类油脂性药物,其有效成分导引药力渗透人体细胞清除肝炎湿热邪毒。车前子,井荷叶,龙胆草,葫芦瓢,清热利湿可使病毒从小便排出;使邪无隐伏之去,失其萌发之机。
2、调气理血:配以党参,海棠根,活血丹,三七,枸杞,藏红花,凉血活血,疏肝解郁。鳖甲、山甲,五味子等酸味入肝,柔肝护肝,使肝体柔润、血脉通达、阴阳平衡。可抑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防止肝硬化发展。
3、滋肾柔肝:肉苁蓉,西洋参,九香虫,女贞子,怀地黄,土黄芪,扶正补虚,针对其所亏采取补气养血,健运脾胃,补肾滋阴;扶正固本。提高勉疫功能,有利于症状消除;肝功能改善和抗原转阴。
4、恢复肝功:全面清除肝脏和血液中的肝炎病毒,促进肝组织修复,肝细胞再生,抑制纤维化组织形成。采取杀毒、补血兼施的双向性治疗方案。
引发慢性肝炎原因
1、家族性传播。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性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尤以前者居多。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突出。动物和人体研究证实,乙肝病毒可通过生殖细胞传播。
2、婴幼儿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3、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措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不够理想,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贯彻,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4、漏诊。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未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急慢性肝炎诊断标准
1、急性肝炎诊断标准
有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史;近期出现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体征有肝大并有压痛和叩痛,轻度脾大;化验ALT升高。血清胆红素17.1mmol/L,即诊断为急性黄疽型肝炎,少于17.1mmol/L则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慢性肝炎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同临床表现所述,病程超过半年未愈。
3、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
既往无同型病原的肝炎病史;起病14日那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昏迷II度以上而能排除其它原因;有肝浊音界缩小和皮肤、黏膜和穿刺部位出血点和淤斑等体征和出血倾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黄疸迅速加深,胆红素每日上升17.1mmol/L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至40%以下。
4、亚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317.1mmol/L,同时pTA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
5、慢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
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包括慢性乙、丙型肝炎病毒携带半年以上;无临床肝病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和/或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出现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6、怎样诊断肝炎
腹部B超:病毒性肝炎的声像图往往呈弥漫性肝病表现,但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各种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肝病等也可呈弥漫性改变,在声像图上很难鉴别,因此,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常规检测ALT及AST,这两种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均可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
弥漫性肝病声像图表现:急性期特点为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偏低,光点稀疏,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系改变,出现胆囊壁增厚,黏膜水肿呈低回声。迁延性者呈肝脏增大,肝回声增强,不均,光点粗大,可伴脾脏增大或/和门静脉内径增宽。
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已经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环节的传播几率。
2、经血液传播
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
3、医源性传播
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乙肝传播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4、性接触传播
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引人而异。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毒,在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造成传染。因此在口腔有破损(如溃疡,咬伤,牙龈出血等)的情况下应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亲吻。
肝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肝炎症状明显期特别是有黄疽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和黄疸明显消退方可起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或延长活动时间,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公道饮食,以流食为主,少量多餐,保证水分的供赐与利于利尿排黄,应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黄疸严重者留意维生素K的补充。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这是肝炎的治疗方法。
2、药物治疗:早期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应用干扰素,皮下注射或肌注。恶心、厌油、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B,这也是肝炎的治疗方法。
3、急性肝炎患者应避免劳累,在急性肝炎时期,休息是治疗的基本措施。调理饮食,急性肝炎患者需补充适量蛋白,以利病变的肝细胞修复与再生。禁酒,急性肝炎时期,肝损伤明显,饮酒可促使其转为重型肝炎。严防感染,感染会加重病情及引起肝损害、内毒素血症、微循环障碍等。科学治疗,急性肝炎患者应及时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就诊,避免出现病情迁延不愈、用药不当等状况,这也是肝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慢性肝炎的饮食原则
1、热量
成年人每日热量的摄取应以30-35仟卡/每公斤体重为目标,计算起来70公斤的成年人,热量约2100-2450大卡。使用高热量饮食易形成肥胖而沉积的脂质堆在肝脏易形成脂肝,因此不宜使用高热量饮食。
2、蛋白质
肝炎病人易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味、觉改变的情形,使进食量减少,蛋白质摄取量亦减少,容易引起蛋白质的缺乏。这时应注蛋白质的量,则可帮助肝脏修补损坏的组织,所以建议每日蛋白质的量应达到1—1、5克/公斤体重,其中2/3应来自高生物价的蛋白质食物,如:肉、鱼蛋、奶,植物性食物如:豆类,虽有蛋白质但并不含所有人体所需的“必需铵基酸”而且其吸收利用的效率都不及动物性蛋白。
3、糖类
饮食中有足够的糖类供作热量来源,就可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被用作热量来源的机会,如此这些蛋白质就可当做作肝脏组织修补的原料。每日应摄取300-400公克,约为5碗饭。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肝细胞正常的功能。
4、脂质
摄取量为100-150公克,肝功能恢复至正常后,油脂摄取量不超过100公克,不必过量限制脂肪,因为限制脂肪使食物变得无味,也会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食物来源最好。充分供应,以促进肝脏对抗压力及修复损伤。
6、少量多餐
流质及半流质浓缩的饮食,较适合肝炎病患食用。油炸食物应尽量避免,尽量选用新鲜清洁的食物来烹tulaoShi、com调,以熟食为佳。
慢性肝炎食疗方
1、大枣花生汤
大枣50克,花生米、白糖各30克。加水煮烂熟,每日1次,睡前食用。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胁肋胀痛、转氨酶升高者。
2、苦瓜猪肝黄酒
苦瓜200克,猪肝200克,黄酒少许解腥,加酱油、盐腌15分钟后,用冷开水淋冲,在加水适量,蒸熟后食用。
3、 鲜蘑菇瘦肉煲汤
鲜蘑菇10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适量煲汤,食盐少许调味,佐膳。
4、枸杞南枣煮鸡蛋汤
枸杞子15~30克,南枣6~8个,鸡蛋两只同煮。蛋熟后去壳煮片刻,吃蛋喝汤。
5、熬山药白扁豆大米
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大米淘净,山药切片,扁豆洗净。将大米、扁豆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文火熬至八成熟,放入山药片、白糖后,熬熟即成。每日1次,可经常食用。
6、香菇梗米粥
水发香菇50克切丝,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每日服一次。用于急性或慢性肝炎肝区胀痛、胃口不佳的患者。
7、黑芝麻炖鸡
黑芝麻10克,红枣10枚,母鸡1只宰杀后将葱、姜放入鸡肚内,隔水蒸熟,每周一只鸡,连续3~5周,分次食用。补益肝肾,适用于早期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
8、活泥鳅
活泥鳅2000克,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排净肠内废物。次日放干燥箱内烘干,研末装瓶。每日1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15日为一疗程。有温中益气,解毒功效。
9、茵陈车前草
茵陈、车前草各100克(或车前子20克),加水1000毫升,煮取800毫升,每服200毫升,加白糖20克,每日2~3次。有利湿清热功效。
肝炎禁忌
1、禁忌酗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醛,它们对于肝脏都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
2、禁忌饮食过量
过多食肉和糖类。过多的吃肉类和糖类,会使多余的蛋白质和糖类食物转化为脂肪而储藏,其中肝脏也是重要储藏点,乙肝患者最好安排多样化的均衡饮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体重,少食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咸肉、全脂牛奶等。
3、禁忌过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劳累过度消耗大量营养和氧气,导致肝脏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削弱肝脏的抗病力,会使乙肝病毒迅速扩散。病情波动期,最好卧床休息,静养康复。
4、禁忌发怒、抑郁
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这样不仅妨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更影响肝脏健康。
5、禁忌过度纵欲
过度纵欲,引起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不仅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而且伤耗元气,损害肝肾。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慢性肝炎传染人吗》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慢读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