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保健 > 秋冬老人养生急救 > 导航 > 饮食养生报告

饮食养生报告

2019-10-28

报告爸妈,速效救心丸要随身携带,但急救千万别用错

秋冬老人养生急救。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如何避免关于养生保健的误区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报告爸妈,速效救心丸要随身携带,但急救千万别用错”,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胸闷、憋气等的一种常用中成药。临床应用已经有30多年,有预防、治疗和急救三重功效。为充分发挥药效,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5点。

1、对症选用:速效救心丸属活血化瘀药,当胸痛明显、部位固定、舌质暗或有瘀点时,选用本药较合适。

2、时机恰当:使用前,最好知晓自身心绞痛的发作规律,如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左肩酸沉等先兆症状时,要立即含服速效救心丸。

3、掌握剂量: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一次10-15粒。如10分钟不缓解,可酌情再服4-6粒,如连用2-3次仍不奏效,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4、先嚼后含:正常就是舌下含服,如果病情特别严重,可碾碎后舌下含服。碾碎后舌下含服,易吸收,高浓度地快速到达心脏,见效更快,效果更好。

5、药不离身:救心药应随身携带,置于固定、掏取方便处;更换衣服时,同时转移;晚睡时,放在枕侧容易取到的地方,做到药不离身。


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予以删除!


扩展阅读

5种伤口千万别用创可贴


很多家庭都会常备创可贴,受点小伤贴上创可贴,能防止感染,还有助于伤口恢复,但是创可不是什么伤口都能用,下面这几种伤口千万别用。

什么是创可贴?

创可贴,又叫“止血膏药”,具有止血,护创作用。它是由一条长形的胶布,中间附以一小块浸过药物的纱条构成。

5种伤口千万别用创可贴

很多家庭都会常备创可贴,但对创可贴的实用却并不是那么清楚。小编要提醒大家,不是所有的伤口都能使用创可贴,下面这几种伤口最好不要使用创可贴。

皮肤轻度擦伤:如果只是擦伤了一点点皮肤,不要给孩子用创可贴或者纱布包扎伤口,暴露伤口会愈合得更快。只要用碘酒或酒精涂在伤口上,就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创伤严重的伤口:在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以前,不要使用创可贴。应该到医院,让医生对伤口进行处理、治疗。

深而窄的伤口:比如被铁钉、刀尖扎伤的伤口,就不能用创可贴来包扎。止住血后,应当使伤口暴露在外,以防破伤风菌感染伤口。应该到医院向医生咨询,如果有必要,要注射破伤风血清。

已经感染的伤口:如果创口已经感染,创面上有分泌物或脓液,不能使用创可贴。

溃烂的伤口:被烧伤、烫伤后伤口溃烂、流黄水,也不能用创可贴,否则会造成分泌物引流不畅,引起继发感染。

健康饮食注意:千万别用保温杯喝茶


饭后半小时再饮茶,不要在吃饭时同时喝茶。

如吃饭时喝茶,饭后最好吃些水果或服用维生素C片。

这样可以增加人体对铁的吸收。

绿茶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铁的吸收影响小,可以多喝。

饮茶的好处与危害

营养:茶的营养非常丰富,其中的成分多达300多种,像茶碱、可可碱、粗纤维、胶质、叶绿素,维生素A原、维生素B原、维生素p、维生素C以及少量多种氨基酸、大量的钾、镁、钙、磷和各种微量元素,还含有具有芦丁活性的“茶丹宁”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专家说,喝茶可以降低血脂、胆固醇、高血压,以及血管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强有力抗氧化物,能起到抗衰老的功效。而茶丹宁除了有解毒、止血、抗氧化作用外,还能起到抗癌效果,坚持长期饮茶,能有效抑制膀胱癌、肾癌、肝癌。

此外,茶叶中的胡萝卜素,能提高血浆中的萝卜素的浓度,降低老年白内障的发生率。而常用浓茶漱口还有防止口腔溃疡的功用,所以对于那些经常抽烟并发生口腔黏膜破溃的人来说,不妨一试。

绿茶是茶中的极品,叶酸含量很高,可以预防贫血,茶中的氟元素则能有效地防止龋齿。而红茶都是在干燥的过程中发酵而成的,所以茶的颜色发黑,维生素C及丹宁的含量也大为减少,但却有暖胃驱寒的功效。

编辑提醒: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正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请看:冲泡散装茶别超过三次

危害:喝茶不宜多,否则会使人出现过度兴奋、心跳加快、失眠、尿频等不良反应。而且,由于尿钙流失太多、胃黏膜被刺激过重,长期喝浓茶还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和胃溃疡。

对于上班族来说,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睡前喝太多茶,会使脑筋过于清醒而无法入眠,影响休息。另外,学前儿童、缺铁性贫血者、神经衰弱者、活动性胃溃疡患者、肝功能不良者、便秘者、泌尿系统结石者、哺乳期妇女、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病人、孕妇都不太适合喝茶。

你还在用面膜吗 当心别用错了


面膜的出现给广大女性拯救自己的肌肤提供了机会,特别是现在的市场,面膜的种类是越来越多,有补水的,有缩小毛孔的,有缓解肤色暗沉,有解决色素的。很多女性都会购买面膜以达到美容护肤的作用,那么面膜真的有这样效果吗?你会用面膜吗?

很多女性在购买面膜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用,天天用面膜真的好吗?是不是天天用面膜就会改善肌肤呢?我们肌肤是很脆弱的,如果不小心用错方法的话就会引起肌肤问题,其实每一个人的肤色问题都不一样,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种皮肤问题就用哪种面膜。

面膜分为好几种,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般面膜分为三种:补水型面膜、功能型面膜和清洁型面膜,这三种面膜针对的情况也不相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次数也不相同 ,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自身肤色选择适合自己的面膜。

补水型面膜一般适合天气比较干燥的情况,这种面膜主要适用于补水,这种面膜一般比较适合肌肤,可以天天敷,但是一旦出现皮肤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哦!夏天使用面膜的时候,可以将面膜放在冰箱中,使用的时候在取出来,而冬天的时候可以放在热水中泡一会。

功能性面膜主要是针对一些皮肤问题,例如色斑、毛孔粗大、抗衰老。功能性面膜的包装上会有说明,这种面膜不适合天天使用,一般一周2-3次即可。清洁型面膜主要是用于皮肤清洁,长期使用会造成皮肤问题,这种面膜一周也2-3次即可。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面膜的内容,希望上文的内容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具体情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绝对。另外面膜也不用天天使用,毕竟我们的皮肤是很脆弱的,这些面膜中也含有添加剂,一旦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一定要停止使用哦!

速效救心丸怎么吃效果才最好


众所周知,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药,具有预防、治疗和急救三重功效。但是很多患者并不清楚服药的一些细节,以至于没有充分发挥药效。下面小编带您去了解速效救心丸怎么吃?

对于有心绞痛的患者而言,速效救心丸可以说是随身必需品,一旦感到胸闷或其他不适,就立即服用。可是有些患者在服用救心药后,胸闷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而胸闷是由于服用救心药上瘾,出现低血压而导致的,所以救心药虽好,也不能随便吃,要注意心力健康。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速效救心丸该如何吃效果才最好,想了解的可以进来看看。

速效救心丸怎么吃

速效救心丸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药,具有预防、治疗和急救三重功效。是许多心脏病患者必要的良药,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救速效救心丸怎么用,怎么吃。

用于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和中药速效救心丸,我们称为救心药.但是如果服用不当,救心药就难以发挥急救作用。由于害怕心绞痛发作,或认为中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冠心病患者在服用救心药会有上瘾的现象,甚至一些没有患冠心病的朋友也在滥用救心药.但是药物本身有副作用,特别是救心药会扩张血管,不恰当的服用会造成低血压,甚至危及生命。

有临床应用表明,很多不明原因的疼痛和突发性的疾病,使用速效救心丸虽然可以很快控制病情,但却可能掩盖了病情,影响医生对于疾病的进一步诊断。救心药服用的上瘾与滥用使很多人不会辨别,认为只要是心脏部位出现不适感都是心绞痛,其实这可能是焦虑、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反流性食道炎,甚至颈椎病而引起的胸前不适。

另外,低血压患者也应该慎服速效救心丸。因为速效救心丸有一定降压效果,低血压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眩晕加重低高血压病情。

速效救心丸怎么吃 速效救心丸能随便吃吗 速效救心丸一次吃几粒

速效救心丸的吃法

1、患者在使用前应掌握心绞痛发作的规律,当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左肩酸沉等先兆症状时,迅速含服,不宜等到心绞痛发作后再含服。

2、开始服用剂量宜小,一般为4粒,约5分钟后起效。若用药10分钟后,症状仍未缓解,可酌情再服一次。若连用两次仍不能奏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3、服药时,应取半卧位,这样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供氧相对满足自身需要,从而缓解病情。不要站着服药或躺着服药,因为站着含服时头部位置较高,常因周身血管扩张而致血压降低,引起晕厥。而躺着含服因心脏位置较低,大量血液回流心脏,致使心脏贮血量突然增多,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症状反而不易得到控制。

此外,心绞痛患者要将药丸放在舌下含服。

4、用药时要注意药的质量,一旦发现药品失去应有的苦辣味和凉麻感,说明药物已失效,应另换新药。

4种一次性筷子千万别用!


“饭店上了一次性筷子,外观包装均精美无挑,热水中涮了几下,刺鼻的味道马上出来了”、“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是环保是保命啊!”3月17日晚,演员黄渤发布了这条微博,立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不到1天的时间里,该微博被转发10多万次。从微博来看,他将一次性筷子泡在热水中,不但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水也变成了黄色,水面上泛着一层类似油渍的物质。这再次将一次性筷子推上了风口浪尖。

对此,记者采访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他表示,一次性筷子在饭馆、外卖、路边摊中很常见,而生产这些筷子的企业一般都很小,并且不需要办理前置审批的生产许可证,导致了市场混乱,筷子的安全无保障。一般情况下,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一次性筷子多取材于木材或毛竹,本身含有木素,遇水溶解可能令水变成浅黄色,水中还可能会存在一些悬浮物,看起来混浊,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按国家规定,竹制一次性筷子允许用食品级的硫磺熏蒸漂白,但每公斤筷子上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应不超过600毫克,而木筷子则不允许用硫磺熏制。“像微博图片中的这种情况,水呈较深的黄色,并伴有刺鼻气味,说明筷子上的残留物很可能过量。”董金狮说。这样的筷子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有时甚至会侵蚀食道或肠胃。董金狮提醒消费者,外出就餐最好自带餐具,少用一次性餐具,如果必须用,则要多留意,遇到以下4种情况最好别用。

筷子发白或遇热变黄。为了使筷子看上去更干净,许多厂家会用硫磺或双氧水处理筷子,如果筷子颜色过白,很可能是处理过度,相对来说更加不安全;用硫磺熏蒸漂白的筷子,遇热后漂白效果会消失,恢复黄色,上面残留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闻起来有酸味。安全合格的一次性筷子带有原材料本身的木香或竹香,如果打开包装后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就有可能是硫磺的味道。

表面有斑点。筷子含有一定水分,时间一长容易受潮变质。如果一次性筷子上面有墨绿色或黑色的小斑点,就是发霉变质的表现。用这样的筷子,可能诱发多种疾病,时间长了甚至还有致癌风险。

过细或两根完全分离的。有些无良厂家会回收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简单清洗后削掉外层污垢,再次出售。如果一次性筷子比正常的短且细,容易折断,或是两根没有连在一起,就要当心了,它们很有可能经过了“再加工”。

此外,国家质检总局在2006年规定,一次性餐具最小包装单元上,应该明确标注“经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保质4个月”的字样,如果没有,建议消费者谨慎使用。

炒菜千万别用一种油有致癌危险


食用油换着吃才营养 炒菜千万别用一种油有毒致癌!炒菜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尤其是肺的伤害不亚于pM2.5,许多人吃惯了一种口味的油,往往会长期食用。其实,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各具特点,从营养平衡角度出发,选用时不妨经常轮换着吃。那么,什么油最不适合炒菜?各种食用油又怎么换着吃?

人们经常听说,要均衡摄入不同类型的脂肪酸,所以油脂要换着吃。不过,很少有人清楚具体该怎么换,是简单的换个品牌,或者换个名字就行了吗?

在炒菜的时候,很多人喜欢自己来配调和油,认为这样品种丰富,一次能吃进去好多油。其实,炒菜的调和油主要考虑目标是耐热性和脂肪酸的平衡,不是随便混混就有意义的。比如核桃油,它不太适合加热。可以把它和黄油搭配。

先用一小块黄油融化,炒香调料,然后加入核桃油,立刻加入菜。这样,怕热的核桃油就不会过热,而脂肪酸比例也比较合理--黄油以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核桃油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亚麻籽油也可以同样用法。如果不在意一丁点奶油味道的话,这么炒菜真的很香哦。

如果煮鸡汤、肉骨汤、羊肉汤之类上面有浮油,可以直接用油汤来煮大量蔬菜,就不用另放油了。

如果觉得汤里的油太少,菜太多不够用,就在菜丢进汤里煮开之后,再撒入一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坚果油等。这样菜就不至于太寡淡了,怕热的油也能物尽其用。

如果家里老人有血脂高的问题,可以把浮油捞出来一部分,再和亚麻籽油或芝麻油混合(需要补充omega-3的人用亚麻籽油,一般健康人用芝麻油、核桃油之类味道更好)。

总体而言,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炼橄榄油(颜色不发绿,橄榄味道比较淡的)等品种日常炒菜比较合适。

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最耐热,炒菜时味道又香,可以和最不耐热的亚麻籽油、核桃油之类搭配,方法如上所述。如果一定要爆炒和煎炸,单用这些耐热的脂肪最合适。

如何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

过多的摄入食用油可能会引起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但是我们每天不经意间就会摄入过多的食用油,甚至有人偏爱油,认为有油水,饭菜香。其实食用油摄入过量反而危害身体健康,那么我们日常饮食时应如何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

方法/步骤

注意烹饪方式,注意尽量采用蒸、煮、凉拌、水氽、清炖等烹饪方法,不要每样菜都采用油炸、油煎等方式。

用砂锅做炖菜,这样可以不用添加食用油煸炒,可以直接添加高汤或者水,加入食材即可。

少吃奶油蛋糕、桃酥、炸鸡腿、炸薯条等高脂肪、高油脂的食物。

尽量在自己家就餐,外出就餐要选择放心餐馆,点菜时点些少油清淡类的菜品,防止餐馆油水过大,或者油质量不过关。

多使用电饼铛、微波炉等电器代替煎锅、炸锅等炊具,少添加食用油,而且节能省时无油烟。

怎样选择食用油

食用油是我们每天必吃的重要食物,吃什么油直接关系到我们的 身体健康。时下,市面上食用油品类繁多,由于大多数人不甚了 解食用油的脂肪酸构成比例及其对人体的不同作用,加上商家对 各种概念油的频频炒作,使多数人在购买食用油时显得不知所措 ,这对消费者的健康无疑是隐患。

购买食用油要有六看

一看标识

按国家规定,食用油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 、质量等级、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必须要有QS(质量安全)标志。生产企业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产 品原料生产国以及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必须标明生产工艺是 压榨还是浸出.有的产品包装上有标识如5S压榨, 或4S等字样,其实这些并不是行内的专业标识,而是企业为 了配合宣传提出的概念.

二看包装

印有商品条码的食用油,看其条码印制是否规范,是否有改 动迹象,谨防买到随意更换包装标志、擅自改换标签的食用油。 选购桶装油要看桶口有无油迹,如有则表明封口不严,会导致油 在存放过程中的加速氧化。

三看颜色

一级油比二级、三级、四级油的颜色要淡,这是国家标准规 定的。也就是说同一品种同一级别油,颜色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 别,如果这一桶很明显要比那一桶深,产品可能有问题。但不同 油脂之间颜色一般没有可比性,因为国家标准中不同油脂同样级 别的油脂颜色不一定一样,这主要和油脂原料和加工工艺有关。

四看透明度

透明度是反映油脂纯度的重要感官指标之一,纯净的油应是 透明的。一般高品质食用油在日光和灯光下肉眼观察清亮无雾状 、无悬浮物、无杂质、透明度好。

五看有无沉淀物

高品质食用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较小。沉淀物俗称油脚 ,主要是杂质,在一定条件下沉于油的底层。购油时应选择透明 度高、色泽较浅(但芝麻油除外)、无沉淀物的油。

六看有无分层

若有分层现象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优质的植物油静置24小 时后,应该清晰透明、无沉淀

常见的几种食用油

最好的食用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人们要学会选择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和食物,如何选择食用油呢,那就要了解几种食用油的营养特点了。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4、棉籽油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5、葵花籽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6、亚麻油

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

7、红花籽油

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所以营养价值特别高,并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效果。在医药工业上红花籽油可用于制造益寿宁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的药品。此外,红花籽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等药用成分,所以被誉为新兴的健康油、健康营养油.

8、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炒菜时的四大致癌隐患

炒菜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的烹饪技能,但你知道吗?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学问。不正确的炒菜方式会使菜的营养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产生致癌物。

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

很多人为了省事或看锅比较干净,往往第一道菜炒完后直接就炒下一道。然而,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因此,建议大家每炒完一道菜都要将锅认真清洗干净后再炒下一道,这样不仅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产生,还能防止上一次炒菜的调味料和残渣影响下一道菜的口感和卖相。

炒完菜马上就关油烟机。

炒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而油烟机在排除废气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有的人喜欢炒菜结束后,立马关掉油烟机。事实上,油烟机排除废气也是需要时间的,当炒菜结束后仍有未排干净的废气残留在厨房。炒完菜后,不妨让油烟机继续运转3~5分钟,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另外,炒菜时尽量关上厨房门,将窗户打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有害物质在厨房内的残留。

油冒烟时才下锅。

等到油锅冒烟,这样的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癌症风险。这种条件下,蔬菜中的很多营养素也被破坏了。此外,油在这种温度下,不仅其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受到破坏,而且其中人体中必需脂肪酸也受到氧化破坏,降低了油的营养价值。烹调时,应控制油温在150℃~180℃左右。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竹筷子插入油中,当其四周冒出许多小气泡时,就表示温度够热可以下锅了。

剩下油炸的油仍用来炒菜。

很多人不舍得扔油炸过的油,还会用来高温炒菜或油炸。但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产量会急剧增加。这类油应该避免高温加热,可用来做炖菜或者花卷等面点。

胃病“以食养胃”可别用错“膳”


一不要吃热烫食物

热烫的饺子,高浓度的酒,吃大蒜等,对于口腔、食道、胃、肝脏等,造成了慢性损伤。酒精对于食道的局部麻醉作用,使就食者失去了被烫伤的痛觉。因此不要吃热烫食物,喝热烫的水。另外,抽烟,吃粘腻、坚硬食物等,都是应该避免的。

二、不要吃辛辣

做菜时也不能放这些调料。比如:辣椒、姜、胡椒、生葱、生蒜等。辛辣发物,极易造成血热妄行。有些癌病人的病情总是控制不住,其原因就在于在家吃的饭菜,在饭馆吃的饭菜,上街买的饭菜,都放了辛辣之物。

三、不要吃高碘食物

癌病人吃了海产品,比如:螃蟹、虾、无鳞鱼、海带等,包括加碘食品和加碘盐,肿块会破溃。碘剂广泛存在于海水之中,碘剂能够促使软组织溶解,因此具有化痰作用,对于良性肿瘤和血管硬化,有好处。但是对于出血性疾病和癌症,历来是忌用的。

喝酒时千万别用这四种菜下酒


导语:大家都知道大量饮酒或空腹饮酒有损健康,而饮酒时哪些下酒菜对身体有利,哪些下酒菜就像火上浇油,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

以下四种食物不宜做下酒菜:

1、胡萝卜

因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与酒精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有毒物质,危害健康。

2、凉粉

因其在加工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白矾,而白矾具有减缓肠胃蠕动的作用,用凉粉佐酒则会延长酒精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因而增加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酒精对胃肠的刺激,减缓了血流速度,延长了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促使人醉酒,危害健康。

3、熏腊食品

因其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色素,与酒精产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食道与肠胃粘膜,还会诱发癌症。

4、烧烤

夏天,很多人喜欢和亲朋好友到大排档聚会,边喝酒边吃烤串,其乐融融。然而,在饮酒时用烧烤食品做下酒菜,这种吃法对健康不利。在烧烤过程中,不仅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了,同时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而且,肉类中的核酸经过加热分解产生的基因突变物质,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当饮酒过多而使血铅含量增高时,烧烤食物中的上述物质与其结合,容易诱发消化道肿瘤。此外,夏天由于酒的饮用量大,诱发这种疾病的几率往往更高。

原因一,酒精是一种有机溶剂,它能使消化道血管扩张,并溶解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蛋白,使致癌物质极易被人体吸收。

原因二,酒精能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促使致癌物发生作用。

原因三,酒精还能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加强致癌物的活化。因此,喝酒最好要适量。

烧烤食品致癌性大小与食入量有关,建议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不多于100克。

下酒菜的正确做法

1、做菜时宜放些糖: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人体在肝脏分解转化后才能排出体外,这样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做下酒菜时,应适当选用几款保肝食品。糖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下酒菜里最好有一两款甜菜,如糖醋鱼、糖藕片、糖炒花生米等。

2、做几款富含蛋白质的菜:酒水入肠,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易出现蛋白质缺乏。因此,下酒菜里应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松花蛋、家常豆腐、清炖鸡、烧排骨等。

3、备几款碱性食品:鸡鸭鱼肉等多属酸性食品,为了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下酒菜里应有碱性食品,如炒豆芽、菠菜,苹果、桔子等果蔬食品。

4、下酒菜不能少了醋:醋能与酒里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解酒作用的乙酸乙酯。所以,下酒菜里也不应少了醋,以减少酒对人体伤害。

怎么喝酒不伤肝

常言道:无酒不成席,亲朋相聚、工作应酬都免不了跟酒打交道。不喝不行,喝多了身体又受不了,此时该如何把酒精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适量饮酒,有助健康,但一次喝得过多,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还会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如果连续5年经常过量喝酒,轻者会出现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的还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甚至酒精性肝炎。因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说,喝酒一定要把握量。

如何计算自己的喝酒量是否合适呢?

无论哪一种酒,适度饮酒量都是以酒精摄入量为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0克,而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女性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贾继东则推荐了一个摄入量计算公式,即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

白酒的度数最高,一般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酒,米酒也是白酒的一种。低度酒不能超过2两,中度酒不能超过1两,而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过25毫升,一旦超过这个饮用量,就会对胃、肝脏等器官造成影响,加大其负担。

在所有酒中,葡萄酒的度数相对较低。低度葡萄酒应控制在5两以内,高度的则不要超过3两,否则会伤害肝脏。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原麦汁为11度的啤酒,其酒精含量为3.7度。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解释道。啤酒的一天饮用量不要超过两听(相当于玻璃瓶的一瓶)。

黄酒刚喝时感觉不到什么,但后劲足,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指出,黄酒的度数在8-18度之间;果露酒主要以水果为原料,其度数高低不等,保健酒也属于果露酒。饮用这两类酒时也要注意量的把握。

话虽如此,可一到宴席上,一二两总是难以过关,半斤八两甚至一斤也是常事。既然超过了安全饮用量,那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酒精对肝脏和神经系统的刺激呢?

选择低度酒

通常,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世界上蒸馏酒的酒度一般多在40%vol左右,因此在酒席上最好选择低度酒。

白酒和黄酒温着喝伤害更小

在烫热过程中,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乙醇也会挥发一些,使酒的浓度稍有降低,从而减轻对肝脏的伤害。

饮用过程中多喝水

在喝酒前,很多人会吃解酒药,对此,贾继东说,解酒药只能缓解酒后不适,并不能减少对肝脏的损伤。而靠饮食,则能降低损伤。首先,喝酒前要吃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垫垫底,但千万不要吃腊肉、咸鱼等,它会与酒精发生反应,更伤肝脏。其次,在喝酒时,要注意多喝白开水,只要有不喝酒的间隙,就最好喝水。或点杯西瓜汁,可以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减少肝脏负担。再次,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仅易醉,而且对呼吸道、胃等器官的损伤更大。第四,在喝酒间隙,不妨点个有萝卜的凉拌菜。萝卜能解毒,可减少对肝的损伤。最后,在餐后上果盘时,也许你已吃不下其他东西了,但西瓜要尽量多吃,帮助酒精排出。

倘若喝得不舒服了,甚至醉酒了,可以喝点蜂蜜水、果汁、番茄汁或芹菜汁,或吃点新鲜葡萄。将酒吐出去的方法也可行。先喝点白开水或醋水,然后用筷子刺激咽部,使一部分酒精吐出,也能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夏季中暑千万别慌,急救方法都在这


一旦发现或疑诊中暑人员,就要及时开展中暑的救助,使病员转危为安。科学的救助方法不仅有助于正确救助病员,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高温环境下,如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口渴、多汗、四肢酸软无力、全身疲乏、心慌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表现,无论体温是否正常,均应考虑中暑先兆。

搬运中暑者

应当迅速使中暑者脱离高温环境,将其搬至阴凉、通风的地方。

先让病员平躺,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其呼吸和散热;然后让其双脚太高,这样有利于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帮助散热

使用电风扇、空调,并按摩中暑者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中暑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中暑者额头、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散热(蒸发散热)。冰袋切忌直接置于心前区,以免引起心脏骤停。当体温降至38℃后,应放缓或停止降温。

正确补水

高温环境下,一旦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已补充流失的体液。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结果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导致肌肉痉挛的发生。

及时医学救助

轻症中暑人员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对已发生昏迷、高热、抽搐等症状的重度中暑者,必须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运送过程中注意为中暑者遮阴,并使用冰袋等降温措施。

身体这处竟比脚还脏 千万别用嘴去舔


身体这处竟比脚还脏

人体上细菌最多最脏的地方不是足部或者臀部,而是我们的手部,有人可能会想手有多脏呢?其实只要认真想一想手部每天接触的事物,即便是我们经常洗手也很难将手部上的细菌完全消灭。

所以在生活中手部其实是最脏的部位,甚至说手上的细菌超过千万也不为过,那么我们手上的细菌有多少呢?

在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人们经常舔舐手部所引起的,而这和手部的细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于将手放在口中舔舐,或者会咬手指、咬指甲的坏习惯,一定要多多重视,最好能够将之改掉,这样才可以保护好身体的健康。

要知道人的手上的这些细菌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疾病出现在身体上,甚至其中还含有大量有害的病菌,甚至诸如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等危险的致病细菌,人在将手指放入口中时,比那会导致这些细菌进入身体,从而导致疾病出现在身体上。

可能有很多朋友对于人的手有多么脏并没有什么准确的概念,但是下面这些数据相信能够让大家了解到,人的手部有多脏。

有研究称,人的手比家中任何地方都要脏上很多,甚至人的手比家中的马桶还要脏上五倍之多,而如果一个人长期不洗手并且指甲过长,那么他手部的细菌可能是马桶的十倍以上,想一想人在生活中将含有如此之多细菌的手指放入嘴巴中对于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吧。

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如果马桶圈细菌平均值为179;电梯按钮为123;楼梯扶手为485,那么人整只手掌的上的细菌平均值约为1005;其中指甲短于2毫米的手为991;长于两毫米的手约为1074;可以说手上的细菌数量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因此在生活中除了不能将手放入嘴巴中之外,对于手部的清洁也同样要重视起来才可以。最好能够每周修剪1~2次手指甲,注意是修剪并不是咬掉,并且要经常洗手,这样便可以很好的保护身体健康了。

保鲜膜辣么好?这些食物千万别用保鲜膜


不知从何时开始,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保鲜膜,蔬菜会用,平时剩菜也用它包着,水果更不用说了。虽然,保鲜膜确实能为食物保鲜,但有些食物用了却会对健康有害。


保鲜膜保鲜原理


保鲜膜具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以此来调节被保鲜食品周围的氧气含量和水分含量,由于内外氧气可以交流,所以可以有


效阻止厌氧菌的繁殖,并且阻隔空气中的灰尘,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所以保鲜包括‘保水’、‘保质’和‘保护营养’,一般而 言,正确使用保鲜膜的食品大概可以在常温下保鲜到一周左右。


保鲜膜用途分类


按照用途来分类,市场上的保鲜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保鲜膜,适用于冰箱保鲜;一类是微波炉保鲜膜,既可用于冰箱保鲜,也可用于微波炉。后一种保鲜膜在耐热、无毒性等方面远远优 于普通保鲜膜。


保鲜膜选购方法


“看”:看它有没有产品说明,如果上面打着pE保鲜膜或者聚乙烯保鲜膜,就可以放心的使用


“摸”:聚乙烯保鲜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较差,用手揉搓以后容易打开,而聚氯乙烯保鲜膜则透明度和黏性较好,用手揉搓以后不好展开,容易粘在手上。


“烧”:聚乙烯保鲜膜用火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离开火源也不会熄灭,有滴油现象,并且没有刺鼻的异味。


质量技监部门希望消费者在购买保鲜膜前,不要忘了多看一眼材质,如果写有pE保鲜膜或聚乙烯保鲜膜,可以放心使用,若写有pVC或未标明材质的话,尽量不要选购。


哪些食物不能用保鲜膜?


苹果、梨、油菜、韭黄等水分较大的蔬果适合用保鲜膜。这些蔬果使用保鲜膜,不但能够长时间保鲜,还会增加其中的某些营养素。在该项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发现100克裹上保鲜膜的韭黄,24小时后其维生素C含量比不裹时要多1.33毫克,油菜、莴苣叶多1.92毫克。


但萝卜、黄瓜、豆角的实验结果却完全相反。100克裹上保鲜膜的萝卜存放一天后,其维生素C含量减少了3.4毫克,豆角减少3.8毫克,黄瓜存放一天一夜后,其维生素C的损失量相当于5个苹果。

报告爸妈,速效救心丸要随身携带,但急救千万别用错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