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要防寒 > 导航 > 夏季养生要防寒

夏季来临也需防寒

夏季养生要防寒。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如何进行四季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夏季来临也需防寒”,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夏季来临,气温日渐升高,市民每天在家里、车里、商场、办公室都离不开空调;很多市民已开始以吃生冷瓜果、洗冷水澡等方式自我降温。殊不知夏天湿气很重,这些生活方式都会导致暑、湿等邪气侵袭人体,出现暑热头晕、热伤风、肠胃不适等临床症状。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还要防“寒”。

空调是现代生活的一大发明,也正是空调给很多人吹来夏天的“寒”,过度吹空调,冷风会让汗腺紧缩,身体的热量无法散出,造成“寒包火”而诱发疾病。所以,市民在白天或夜间休息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吹空调,防止出现身热头痛、关节酸痛、胸闷恶心、肌肉麻痹等症状。

市民为祛热避暑常在白天多吃生冷瓜果、雪糕等,晚上就睡卧凉席,这样的生活方式易引发肠胃炎或热伤风。随着夏天的来临,游泳冲凉越来越受市民的欢迎,若大汗淋漓后突然用冷水浇头冲身,容易加重关节、肌肉的酸疼或麻痹。

由于夏天空调室内外、车内外温差很大,着衣方面尤其要注意。此外,老幼人群在夏季更要注意冷暖调适,老人儿童睡觉时,可穿一件汗衫,保护胸、腹,下身可穿过膝薄裤,保护关节。

延伸阅读

夏季养生防暑更要防寒


今年的夏天真是格外的炎热,尤其是近日中国多省被高温天气所笼罩着,北京已达35度高温,其他地区像天津、石家庄等气温更是达到了40度。不断攀升的高温指数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着我们的耐热能力,据气象台报道,中国各省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在炎热的夏季时节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工作,同时在防暑降温的同时别太过于追求寒凉,以免惹"病"上身。

夏季养生 防暑更要防寒:

中医认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夏季酷暑难耐,迫使人们用多种方法防暑降温,造成寒凉太过,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湿、热,还要防“寒”。此外,夏季还要预防腹泻、暑天感冒、中暑三种疾病。

中医认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肌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使汗液排出,从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因夏季出汗较多,应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了人体的阳气。“春夏养阳”就是这个道理。夏季要保持心胸宽阔,精神饱满,防过怒。

夏天要防暑、湿、热。防暑降温往往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方面,而防暑降温最主要的方法是多吃寒凉饮食以抵御暑热,但过食之时就会适得其反,被寒凉所伤,造成脾胃虚寒、脾胃虚弱,甚至人体阳虚。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湿、热,还要防“寒”。

夏季酷暑难耐,迫使人们用多种方法防暑降温,造成寒凉太过。一是城市中人们居住的房间都有空调,昼夜开,极易造成形体受寒太多,还可出现面神经麻痹;二是工作环境中央空调开得太足,以致许多白领上班还要准备毛衣之物以防风寒之邪侵袭;三是夏季是冷饮、凉食的大卖场,人们喜食冰激凌、冰咖啡、冰镇饮料、凉拌菜等。更有甚者,每天喝冰镇啤酒。以上都可造成看似炎热夏天实为内外皆寒的冬季,这就造成人体受寒重于冬季。

夏季防寒应做到三点:一是家中空调不可温度太低,卧室空调不可低于25℃;二是工作环境温度太低的要用棉织品保护关节及腰背或戴护膝;三是寒凉之物不要过食,更不要晚上吃的过量,从而预防夏季受寒太多造成损伤阳气。

夏季因天气炎热,故在饮食上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辛辣油腻之物,如火锅、鱼肉、辣椒、海鲜等,以防内外皆热而至消化不良及内热外感而至暑天感冒。此季节应多食蔬菜、水果,如苦瓜、冬瓜、丝瓜、绿叶菜、山药、西瓜、苹果等。这些食物有清热祛暑、健脾益肺等功效,还可补充因过度消耗而至的维生素缺乏。绿豆粥也应是每个家庭必备之品,它有清热祛暑解毒的功效,可长期食用。

此外,夏季还要预防三种疾病:

腹泻:其病因是暑热外蒸,贪凉饮冷太过,加之此时人体肠胃薄弱,或饮食不洁,可造成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疾病。这些疾病均可导致腹泻。预防的方法主要是不要过度贪凉,室内空调的温度不要设得过低;饮食要注意卫生,生食蔬菜水果要洗净,凉拌菜中加大蒜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另外,马齿苋煮水喝也可防止痢疾、肠炎的发生。治疗可根据情况选黄连素等。

暑天感冒:又叫冒暑,即白天受暑,夜晚着凉,出现发热、头晕时痛、无汗、周身酸痛。治疗可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预防方法主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定。此季要注意劳逸结合,少食海鲜之品;夜间睡眠要避免空调风扇直吹;还应保持充足睡眠,以防抵抗力下降。中医有句名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饮食上,患了暑天感冒后可选择绿豆百合粥、荷叶冬瓜汤等。

中暑:多见于室外工作的人们。在烈日下行走或工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热汗出,气喘不语,严重的牙关紧闭,四肢厥冷。这时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处,用毛巾浸热水敷脐腹部,口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对于体质较弱的要避免烈日下行走过长,用一些防晒品,还可口服十滴水预防。在额头涂清凉油也可预防中暑。

冬季也需补水


听到“补水”,人们一般会认为这是夏天的事情。但日本专家指出,冬季更需要有意识地补充水分。

一般来说,冬季气候干燥,所以不有意识地补充水分会导致体内缺水。人们一般在夏天出汗多也容易口干,所以相应地喝的水也较多。但是冬天即不出汗也不容易口干,久而久之体内就会严重缺水,也就给病毒入侵制造了机会,这就是人们在冬季更容易患上流感的原因。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玉置淳教授指出:“感冒和流感病毒具有在低温下繁殖的特点。还有就是体内水分的缺失。病毒通过口鼻入侵体内时,分布于支气管粘膜上的线毛会把病毒拦住,并排出体外。但线毛在支气管内部湿度达到100%时才能发挥最大防御能力。”

人们在正常情况下一天排出的水分量约为2.5公升,因此有必要通过饮食补充相当的水分,让支气管线毛在抗病毒前线发挥最大的能力。

慢性缺水危害大

生理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这是因为人过中年后血浆肾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呈进行性下降、心钠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体内的钠离子不断丢失,使人体对失水的口渴反应减弱,平时饮水不足,而导致慢性脱水。长期慢性脱水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甚至直接威胁生命。

白内障:人眼内的液体含量较高,在机体缺水时会发生生化改变,引起眼晶状体蛋白变性,最终造成晶体混浊而致视力下降。资料表明,以往曾发生一次急性脱水的老年人,患白内障的几率增高,曾有两次脱水或慢性腹泻者,白内障的发生率更高。

心律失常:通过血液动力学监测,当血容量明显降低时,可诱发心房颤动,出现胸闷、心悸、头昏、乏力等现象。临床医生对这类病人曾采取电击复律,结果无效,而迅速静脉补液扩容后能立即恢复窦性心律。可见,失水是心律失常的祸根之一。

脑血栓形成:血液粘稠度过高是引起脑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血液粘稠度过高除了与血脂异常引起“血浑”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缺水。其中,夜间失水最为严重,可使血小板凝聚力和粘附力加强,因而清晨是脑血栓的发病高峰。

有害物质蓄积:慢性缺水,不仅可以使尿量减少,还能使皮肤功能减退,汗腺分泌减少,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从而出现慢性中毒。这种慢性中毒的危害相当大,它可损害多个器官、多种组织,加速人体老化。

因此,人过中年应特别注意补充水分。无论春夏秋冬,应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专家们认为,水的摄入既要适量,更要适时,一般来讲,少量多次饮水比较好。

夏季定时喝水 防寒预防疾病


夏季的时候是一年之中最容易让人体患上疾病的时候了,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在夏季高发,所以想要让我们在夏季的时候健康,那么就应该学会方法去预防好才行,那么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在夏季能预防好疾病产生,一起看看我们应该怎么做。

定时喝水

我们都知道夏季的时候温度是比较高的,这时候由于身体的水分蒸发的快,所以人体很容易出现缺水的症状。因此,在夏季定时喝水是很必要的,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是很重要的。而且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夏季人体很容易出汗,而如果不能为人体及时进行水分的补充,便会损害正常的器官的运作,同时还会导致肌肤因缺水而变得粗糙,还容易因此导致我们患病,所以夏季的时候大家应该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才行。

注意防寒

同时在炎热的夏季时,人们为了更好的降温,都会选择在空调房中度过,另外各种冰爽的冷饮都成为了人们的心头爱,但是在尽情享受冰爽的凉饮以及空调所带来舒适的同时,但是也容易因此导致我们患病了,首先因为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体的毛孔会处于一个打开状态,此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寒气的侵袭。所以若长时间处于空调房中,便极易使得人体受到寒气侵袭导致受凉而出现不适症状,这和食用过多的冷饮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在平时应该控制好温度,大家不能盲目降温,要小心寒气对大家健康的影响才行。

上面介绍的几个情况都是夏季需要我们小心的,这时候我们容易出现患病的情况,是由于夏季不注意养生细节导致的,我们如果可以注意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健康,首先要补充水分,同时夏季还应该做好防寒工作,这样才健康。


寒露节气已至 生活中需防寒凉


10月8日已进入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疾病会发生,其中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因此,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应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

 寒从足下生

热水泡脚以暖足

寒露后,总的说天气特点就是一个寒字。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秋风肃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容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发作或加重。所以这个节气中,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此时足部的保健尤为关键。寒露节气一过,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意即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以后,很快进入深秋和寒冬季节,应当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

我们知道,人的足部距离心脏远,又直接与地面接触,故散热较快,易受到寒邪侵袭。尤其是许多体质虚弱的人,脚经常是冰凉的,这就是因为血液从心脏出来到脚部循环减速造成的,因而有寒从脚起之说。因此,在寒露这个阶段,足部的保暖就是重要的养生功课了。

有的人在冬天喜欢围炉烤火,那样并不好,易导致足部皮肤皲裂。热水洗脚,胜吃补药。暖足的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热水泡脚。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所以,历代养生家都把用热水泡脚作为养生益寿的一项措施。

其做法是,先用脸盆准备半盆热水,旁边再准备一个热水瓶,双足入盆浸泡,水温宜高一些,但必须忍受得了,以不烫伤为原则。每次濯足好在20分钟以上,水温低了就从热水瓶中倒入一些热水,务使水温始终保持热烫。

坚持用热水洗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驱散寒气,温暖全身;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及时消除疲劳;早上运动后用热水洗足可以健脑强身;夜晚就寝以前用热水泡足可改善睡眠,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用热水烫足还有利于治疗脚癣。

但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其间加入热水2~4次。在泡脚过程中,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加快,如时间过长,易增加心脏负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晚饭后1个小时才可泡脚。因为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立即用热水泡脚,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

泡脚水的温度要控制在42℃左右,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这是因为:一方面,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经常艾灸足三里穴和涌泉穴等,对下肢乃至周身的防寒保暖均有好处。

夏季来临 补脑健脾的推荐食谱


马上就要迎来夏季了,在春末夏初的季节里,我们要注意一些养生的小常识和小技巧,这样的话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哦。春末夏初需要补脑健脾,吃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两种食谱哦。

生鱼煲西洋菜汤

功效:广东的老牌例汤。生鱼又称黑鱼,是生猛的食肉鱼类,它富含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让你也恢复生猛状态。

材料:生鱼1条、瘦肉8两、西洋菜1斤、蜜枣6粒

制法:生鱼去鳞,清除内脏,洗净沥干,撒少许盐。锅放油,将鱼煎至微黄。瘦肉洗净,出水,用水冲净。锅内放适量清水煮沸,再将全部材料放入,煲约三小时左右便可。

海带排骨汤

功效:十分常见的一种汤,美味而实用。周末为父母煲上健骨御寒的海带排骨汤,让家人备感温馨。

原料:猪排骨、海带

做法:将海带浸泡后,蒸半小时,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时,彻底泡发后,切成长方块。将排骨洗净,在沸水锅中煮一下,取出用温水泡洗干净。在锅中放入排骨、葱段、姜片、黄酒,先用大火烧沸,再用中火煲,然后倒入海带块一起煮。

关于健脑补脾的两种食谱,上面小编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大家都看到了,也了解了它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的需求选择这样的食材食用哦,所以大家平时要懂得一些饮食搭配的技巧,春末夏初补脑健脾。这样才能让健康伴随着我们哦,来尝尝吧。


夏季来临也需防寒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