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常识和要点 > 导航 > 秋分养生八个方法

秋季养生的八个要点

秋季养生常识和要点。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如何避免走入有关四季养生方面的误区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秋季养生的八个要点”,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季自古以来就伴随着各种诗人的愁思,这多多少少与它的气候特点有关。秋季是夏季想冬季转换的过渡期,在此阶段,天气由热转凉,早晚温差变大,气候逐渐干燥,通常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心血管患者应该提高警惕的季节。秋季气候的骤然变化,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因此应该多注意这一季节的。

就中医的原理看来,秋季阴气始盛,阳气始(渐)衰,气候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自然状态。人体的阴阳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的过渡,阳气开始收敛。此时,应调摄精神,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这样,人的形体和精神活动才能和秋天阴升阳降、阳气开始收敛之状态相适应,符合秋收之规律,此谓“养收之道”。

饮食要滋阴忌燥

秋气为燥,燥最易伤津液,而见口干、唇干、咽干、鼻干、皮肤干燥、干咳等“燥”性表现。因此饮食以“润”为主,以养阴润燥。

养阴润燥的食物主要有蜂蜜、百合、银耳、山药、莲子、核桃、芝麻、梨、香蕉、话梅等。“话梅特别适合秋季食用,中医认为酸甘化阴,话梅酸酸甜甜正好符合‘以润为主,佐以酸味’的养生法。” 此外,还应注意多饮水。

秋天要避免过食辣椒、胡椒、羊肉、狗肉等辛燥之品。而且,秋季气温渐凉,脾胃对寒凉比较敏感,应避免冷饮凉食的摄入,以免损伤脾胃,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另外,刘宗莲提醒,秋季不应大补。因补药多为甘温之品,容易助燥伤阴。

别为“悲秋”左右

刘禹锡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道出了很多人在秋季容易产生的悲秋情绪。刘宗莲说,秋天容易使人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所以应随时调整好精神,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生活上要正确面对利害得失,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以保持心胸开阔,促进身心健康。

秋季运动宜在傍晚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节,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汗出太过,伤阴助燥;避免过量运动,加重心脏负担。

运动可以推迟衰老过程的到来,还可以预防各种加速衰老的中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适宜的运动有散步、登山、武术、体操、慢跑、蹬车、游泳等,通过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相反,如果过度安逸不运动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形成血栓。

另外,秋季早晚寒凉,变冷的空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威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因此,心脑血管病患者秋季不宜晨练。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锻炼最好在晚餐之后,如果是上午活动,也尽量晚一些,以减少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科学睡眠有利健康

《黄帝内经》认为,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刘宗莲说,早睡以敛肺气,早起以舒肺气,使肺之收敛舒展与秋季的气候相适应。容易失眠的老年人睡前忌多言及饮食。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所以晚饭不宜过饱,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适度的“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是,老年人,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要盲目“秋冻”,而是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以免感冒,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因为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进补不能乱补

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延伸阅读

冬季养生八个要诀


一宜出汗: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健脚即健身。人们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防犯病: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四宜水量足: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

五宜调精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六宜空气好: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人们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七宜粥调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八宜入睡早: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春季怎么养生 记牢这八个养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春分也到来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之时,春雷始发,万物生长,以春分为标志,平分了昼夜、寒暑,所以,春分后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那该如何养呢?……

1、养阳

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

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2、养阴

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3、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中医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4、养胃

食上应避免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采用上述蜂蜜疗法。

5、养气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6、养脾

中医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7、养肾

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8、养肝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养肝重在睡眠,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春季最适合吃甘味食物能补肝益肾,比如核桃、花生、枸杞、大枣、桂圆等可多吃;另外,经常喝菊花茶、薄荷水等也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吃樱桃、桑椹、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水果,也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春季饮食去火八个要点 夏秋吃茄子清热去火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茄子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蔬菜,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中医认为茄子性味古寒,有散血瘀、消肿止疼、治疗寒热、祛风通络和止血等功效。古代曾将茄子列入皇帝的膳单。茄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主要成分有葫芦巴碱、水苏碱、胆 碱、蛋白质、钙、磷、铁及VA、VB、VC,尤其是糖分含量较番茄高一倍,而茄子纤维还含一定量的皂草甙,在紫茄子含有较丰富的Vpp。

如果一起吃,肠胃会不舒服,严重的可能导致腹泻,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更应忌食。

2、经期及脾胃虚寒者别吃茄子

茄子性凉滑,脾胃虚寒不宜多吃,妇女经期前后也要尽量少吃,过老熟的茄子食后会中毒,不可进食。茄子含有诱发过敏的成分,多吃会使人神经不安定,过敏体质者要避开勿吃。

茄子的完美伴侣

1、茄子+苦瓜=心血管患者理想菜

苦瓜有解除疲劳、清心明目、益气壮阳、延缓衰老作用。而茄子具有去痛活血、清热消肿、解痛利尿及防止血管破裂、平血压、止咳血等功效。二者搭配食用,是心血管病人的理想菜。

2、茄子+肉=稳定血压、预防紫癜

茄子与肉同食,可补血,稳定血压。另外,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有良好的防止微血管破裂作用,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对防治紫癜也有帮助。加入醋和番茄有利于保持其中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

春季,人们经常感到口干舌燥、鼻腔干、喉咙痒,这些都是“上火”的征兆。市烹饪协会专家赵全利介绍,市民不妨自己试着熬制一些“降火”粥及吃一些去火食物给身体“降火”。

春季饮食去火八个要点

1、最有效的降火食物:绿茶、啤酒、咖啡、菊花茶、螃蟹、蜂蜜、绿豆糕、凉皮

2、蔬菜中去火的有:苦瓜、芥蓝、菠菜和油菜,芹菜、冬瓜、生白萝卜、黄瓜、生藕、莴笋、茄子、丝瓜、茭白、慈菇、紫菜、金针菜(干品)、海带、竹笋、冬笋、菊花菜、土豆、绿豆芽

3、水果中去火的有:西瓜、梨、香蕉、柚子,梨、藕、柿饼霜,香蕉、西瓜、梨、柑子、橙子、柿子、鲜百合、甘蔗、山楂、芒果、猕猴桃、金桔,山楂这些是中性的,也可以吃:苹果、葡萄、柠檬、乌梅、枇杷、橄榄、花红、李子、酸梅、海棠、菠萝、石榴、无花果、罗汉果、桑葚、杨桃、香瓜、生菱角、生荸荠

4、其他:花生、莲子、榛子、松子、百合、银杏、大枣、南瓜子、西瓜子酱、玫瑰花、琼脂、豆豉、食盐、绿茶、白糖、蜂蜜、可可。

5、动物性食品:鸭肉、兔肉、河蟹、田螺肉、马肉、鸭蛋、这些是中性的,也可以:猪肉、鹅肉、鲤鱼、青鱼、鲫鱼、鲢鱼、甲鱼、泥鳅、乌贼鱼、鸡血、鸡蛋、鸽蛋、鹌鹑肉、鹌鹑蛋、鲈鱼、鳜鱼、黄花鱼、带鱼、鱼翅

6、粮食类:绿豆,大米、籼米、玉米、红薯、赤豆及其制品

7、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大豆制品组:牛奶

8、注意事项:不食酒、烟、蒜、辣、羊肉、狗肉和熏烤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多喝水。

春季自制四款降火粥

山药糯米粥

配料:山药、荸荠、大枣、糯米。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片备用,将鲜荸荠冲洗干净削去外皮,切成丁,再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最后将大枣洗干净备用。取锅放入冷水,加入以上材料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慢炖约1个小时后即可饮用。喝时可放些白糖调味。适用人群:出现“春燥”状况的人群。但糖尿病患者在饮用时不要放糖。

丝瓜肉片汤

配料:精瘦肉片50克、鲜丝瓜25克,盐、味精、清汤少许。做法:将瘦肉洗净切成薄片备用,丝瓜去皮切成片备用。将炒锅洗净放入少许清汤煮沸后放入瘦肉片,等煮沸后撇去上面的浮沫,之后加入丝瓜、盐等稍煮片刻即可饮用。适用人群:出现干咳等症状的人群。

百合炖芦笋

配料:百合100克、鲜芦笋50克。做法:将百合掰成瓣,撕去内膜,用盐水浸泡后用清水洗干净备用,芦笋洗干净切成段备用。将炒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水和百合煮到七成熟时,加入切成段的芦笋,煮熟后即可饮用。一天一次即可。适用人群:因春燥而流鼻血、口干舌燥的人群。

玉米山芋粥

配料:玉米面50克、山芋500克、金丝枣20枚。做法:将山芋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和红枣一起入锅,煮至山芋七八成熟时,在玉米面中加入一点凉水,使之成糊状,倒入锅内,改小火煮。小火煮十来分钟后起锅。注意中间要不断搅动,以免煳底。适用人群:因春燥出现便秘的人食用。

秋季饮食养生三要点


立秋过后,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这段时间。这时起,饮食应该开始慢慢过渡,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教授张湖德说,夏季主“长”,秋季主“收”,现在开始,饮食上应该注意三大要点。

吃蜜不吃姜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 在古代医书中就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除蜂蜜外,也可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的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

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开胃三宝:萝卜、鸭肉、糯米粥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萝卜和鸭肉也是人们熟知的适合秋天吃的食物,有润燥的功效。女性可多吃些百合,能达到润肺养阴的效果。

总体来说,秋季更应注意饮食中食物的多样性,特别应多吃耐嚼、富含纤维的食物。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

春末夏初坚持八个细节最养生


养生导读:想要平安度过春末夏初,就一定要做好养生保健工作。春末夏初如何养生呢?清淡饮食为主、多饮凉开水、多吃苦消暑,早睡早起还要重视午休,同时还要适量运动,保持愉快心情!

春末夏初如何养生?

1、清淡饮食为主

晚春,气温日渐升高,《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晚春时节,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

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另外,2020夏季临近,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还应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2、多饮凉开水

天气炎热,这个时节人体容易出汗,必须时刻注意补充水分。美国《健康杂志》曾在一篇报道中指出,要想健康长寿,一定要纠正喝水是为了解渴,口不渴就不用喝水的错误观念。

饮凉开水最容易吸收进入人体组织内,可起到及时补水的作用。而大多数冷饮,饮用后只能暂时起到清凉的作用,反而使胃肠道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特别是含有糖分的饮料,进入人体后还需要消耗体内水分帮助代谢,使人感到越喝越渴。

秋季养生的八个要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