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初伏养生常识 > 导航 > 初伏如何养生

初伏如何养生

2019-11-02

初伏如何养生

初伏养生常识。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有效的四季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初伏如何养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初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易出汗,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爱喝清凉饮料,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不能坚持锻炼身体。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

但即使如此,也不适宜大量进补。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胃消化液稀释,消化功能减退,此时进补,难以消化,还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畅。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

小贴士:

在初伏天,我们应针对夏天食欲降低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科学安排夏季饮食。

初伏天养生:注意“扶阳”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初伏天饮食:多酸多甘、补气去火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以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炎炎夏日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有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扩展阅读

夏至后如何计算初伏


夏至后如何计算初伏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1、“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2、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

3、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什么叫“三庚”

1、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2、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3、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4、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初伏养生小常识

1、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2、要清凉

这个多指穿着及生活环境。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夏季不适合穿这种衣物。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这样才能少吸热。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这样容易吸汗和透气。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3、晚睡早起睡午觉

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4、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

今年初伏是那天 初伏怎么计算


养生导读: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那么你知道初伏的日期怎么计算吗?

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初伏怎么计算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还有炎热的天气,容易导致人上火,出现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症状。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养生,应适当多吃一些味甘、酸宜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还有绿豆、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食物;同时,牛奶营养全,可以温脾、补水、滋阴,也是夏季良品。

2014年从7月18日入伏,到7月27日结束,共10天时间。大家记得要防暑降温,调理饮食习惯哦。

初伏吃什么食物可以起到养生的效果


初伏开始天气会变得越来越热,很容易就导致情绪烦躁,很容易生气,还会出现失眠的情况,这个就是火气上升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饮食上面的调节了,要多吃清热生津的食物,下面小编就具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初伏吃什么食物可以养生。

1、冬瓜茨仁糖水

用鲜老冬瓜(连皮)一斤,生茨仁三两,黄糖适量。先将老冬瓜洗净切大件,加上洗净的生茨仁放进瓦煲内煲一小时,然后加黄糖,待饮用。汤中老冬瓜甘清微寒,功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生茨仁,但淡利湿,黄糖清热生津。合而用之则可解暑清热,去暑湿。

2、荷叶冬瓜煲老鸭汤

用鲜荷叶一块,鲜老冬瓜一斤至斤半,老鸭公肉半斤。将上三样食品洗净,同放进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鸭肉。汤中鲜荷叶清暑利湿,冬瓜清热解暑,老雄鸭能滋阴养血,益胃生津。三者合用既能清热解暑去湿又能益胃生津。

3、石膏豆腐菜干汤

同生石膏二,鲜豆腐半斤,白菜干三两。先将石膏稍为打碎,然后用水洗净白菜干并作短时间浸泡。将三样食物共同放过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煲汤。煲至豆腐块出现峰巢样小洞即可。加食盐少许调味饮汤。

4、海参粥

配料:水发海参5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大米、海参洗净,放入锅内,加水后煮沸,改用小火煮粥,米烂粥稠,即可食用。

功能:益气健脾,补肾填髓。本膳营养丰富,所用海参,能补肾填精髓;大米,甘平,健脾和胃,生津滋液。

以上的几种食物就是特别适合在初伏天吃的,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生津的作用,到了初伏天特别容易烦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上面的这几种食谱,这些制作起来也没有很麻烦,大家在家里面都是可以做的,我们在初伏天里面一定要做好饮食的生活规律的调节。

三伏养生 初伏饮食注意事项


养生导读: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天气炎热,容易让人没有胃口,从而导致食欲下降,那么初伏天适宜吃些什么呢?要怎么吃才对身体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

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闷热的天气容易影响食欲,很多人就倾向于选择凉性食物。但专家提醒,生冷对肠胃会有刺激,建议大家充分加热饭菜。少油腻,多清淡,切勿过多食用冷饮和寒凉食物,尤其是大汗淋漓后不要马上喝冷饮。可适当多吃一些苦味和酸味食物,清泄暑热,健胃消食,增进食欲。另外,炒菜可以放点生姜、花椒,可以助阳气、除湿邪。

初伏饮食注意事项

1、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2、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3、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4、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

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如不慎中暑,可以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此外还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户外工作者最好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

初伏为什么吃饺子


初伏为什么吃饺子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谚语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食的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初伏为什么吃饺子?一起来看看。

1、初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2、过去,初伏之时恰逢麦收不到一个月,家家有粮,就利用这个时候享享口福,又有“好吃不如饺子”之说,因此饺子自然成为首选。

3、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同音,因此“初伏”饺子又有“元宝藏福”的说法。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容易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正是传统习俗中开胃解馋的。

4、所以,人们在“初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更重要的是,“初伏”吃饺子,再喝上热乎乎的原汤,发一身汗,有驱散盛夏“毒火”,弥补闷热天气体力消耗的作用。

一年哪些时候必吃饺子

一年365天,除了初伏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还有哪些时候必吃饺子呢?一起来看看。

1、立秋吃饺子

立秋的时候,也要吃水饺的,这个是因为秋天的时候,会有贴秋膘的说法。所以,在秋天的时候,多吃水饺,用来贮存热量。

2、立冬吃饺子

立冬的时候,也要吃水饺,这个是因为辛苦了一年。所以,大家要在这个立冬的日子里吃水饺,表示要轻松地度过整个休息的冬天了。

3、冬至吃饺子

冬至吃水饺,有一个典故,就是为了不让耳朵被寒风冻掉,这个是为了让你的耳朵平安过冬的意思。

4、除夕吃饺子

除夕的这天,因为是水饺,其实不是为了团聚,而是为了祝福,用不同的馅的水饺来祝福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甜甜美美。而现在也为了团聚,所以寓意好。

5、初五吃饺子

中国的习俗太多,有破五之说,所以,必须在初五这天,也要吃水饺,寓意着大家可以一起过,可以开始动起来。

6、远门吃饺子

如果你要出远门,家里一般是会选择做水饺让你吃,这个的意思,就是让你囫囵出,囫囵进,意思是出门平安,归家完整。

而今,饺子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人们一年四季想吃就吃,不用等到“初伏”、“冬至”、“除夕”。

2016年初伏是哪一天

每年夏季都会迎来三伏天,而进入初伏通常意味的天气炎热的开始。那么2016年初伏是哪一天?一起来看看。

初伏,按照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时间为10天。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初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2016年初伏是7月17日至7月26日,共10天;中伏是7月27日至8月15日,共20天;末伏是8月16日至8月25日,共10天。三伏天总共加起来为40天。

相信大家看了以上的内容,对初伏有了更深的了解。初伏是暑天的开始,大家一定要注意防中暑哦。

初伏如何养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