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春分在三月 防病养生正当时

春季艾灸养生正当时。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四季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惊蛰春分在三月 防病养生正当时”,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今年3月6日和21日分别为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惊蛰和春分是标志春回大地的两个节气,在这两个节气中春天将真正的降临,树叶长出新芽,小草也从泥土里钻出头来。那么这两个时期要注意些什么?饮食起居有哪些原则呢?
惊蛰不治已病治未病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这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值公历3月上半月,天气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泥土里的冬眠生物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
惊蛰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同时又是个疾病多发的季节。《黄帝内经》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因为在这一节气中必须注意疾病预防,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我国由于各地气候差异悬殊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而惊蛰节气的养生要因地、因人而异。我们要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施,增强自己的体质,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增强体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对于老年人,由于不适合作剧烈运动,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广播体操、老年保健操、气功、太极拳等运动,以增强体质。
惊蛰是疾病多发的日子,要以预防为先。饮食调养要以保阴潜阳、以食养肝为原则,要注意全面营养,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性食物,按时就餐,消化功能差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营养的摄入。新鲜熟透的水果,有益于健康。鸭血性平,营养丰富,可养肝血而治贫血,是保肝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如做汤加上动物血,可治疗肝气不舒。另外还可多吃如芦荟、山药、莲子等,以清除体内毒素,扶正祛邪、调节平衡、补充营养。
春分养生重调养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气温已稳定在10℃左右,即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
春分时节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平衡膳食,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可以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应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相关阅读

冬季养生储蓄正当时


冬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只要顺应这一时令,遵循“冬藏”,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

补:容易见效冬季少汗,更不会像夏季大汗淋漓,所以此时无论是药补还是食补,其中的有效成分都易于被吸收,不会随汗水排出体外;再者,冬季人的活动量小,静多于动,最适宜进补。

治:有明显效果中医主张未病先治。冬季阳气在内,阴气在外,温热病相应减少,但病根并未彻底消除,此事注意调养,重在养阴,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冬季能吃,能进补,但无节制就易患肥胖症、富贵病等。因此,进补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辨证进补原则 补药适用于各种虚弱不足的病症,比如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妇女产后、外科手术后,或慢性病变、年老体衰等,都可以辨证选用补药进行调补。一般是缺什么就补什么,如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滋阴,阳虚壮阳。

适度原则 补药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多多益善。很多补药都有一定的偏性,如补血药(如红枣、熟地、桂圆肉、阿胶等)性质粘腻,过量服用会伤脾胃,造成腹胀、食欲下降等。补阳药(如鹿茸、附子、肉桂等)则药性温燥,过量服用则助火伤阴。补阴药(如生地、知母、麦冬等)性味苦寒,如果过量服用则会损伤人体阳气,致使阴寒之邪在体内凝结。

食补为本原则 中医特别强调食物的补益功效,而某些食物本身就具有药物的治疗功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药补不如食补”。不论是虚证患者还是健康人都可以进行食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食物的营养作用是任何补品都不能替代的,应该是“红、黄、绿、白、黑”各色五谷杂粮都吃,多种营养全面、均衡地吸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保健品毕竟不同于药品,只能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能取代疾病的常规防治。

三月惊蛰 养生注意四要点


养生导读:三月惊蛰,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这个时候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此时养生应从四方面入手。

一、饮食方面。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子。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二、预防疾病。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预防疾病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多病之秋 豆腐养生正当时


豆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品,我国民间素有“金秋豆腐似人参”之说。中医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有补脾益气、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清热散血”,《食鉴本草》言其“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故对病后体虚、气短食少、乳汁分泌不足、肾虚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而频数、淋浊、脾胃积热、痤疮粉刺、口干咽燥、肺热咳嗽、脘腹胀满、痢疾等甚效。

猪血猪肝豆腐汤

猪血、猪肝各100克,豆腐250克,山药150克,调味品适量。将猪肝洗净、切片,加淀粉、酱油等勾芡;山药去皮、洗净、切片。锅中放清水适量煮沸后,下猪肝、猪血、山药、豆腐等,文火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料酒等,待熟时味精调服,每日1剂。可养肝补血,适用于各种贫血、肺结核、慢性胃炎等。

豆腐粥

豆腐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豆腐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文火煮粥,待沸后,下豆腐、调味品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适于脾胃积热、痤疮粉刺、口干咽燥、肺热及肺燥咳嗽、脘腹胀满、痢疾等。

芡实莲米鱼头汤

芡实、莲米各10克,鲢鱼头1个,豆腐250克,调味品适量。将芡实、莲米、鲢鱼头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豆腐及葱、姜、椒、料酒、米醋、食盐等,煮熟服食,每日1剂。可安神健脑、益气养血。适用于产后贫血、头昏耳鸣、视物昏花、心悸失眠等。

魔芋豆腐粥

魔芋50克,豆腐、大米各100克,调味品适量。将魔芋择净,切细备用;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入魔芋、豆腐、食盐等调味品等,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可降脂减肥。适用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夏至艾灸正当时


养生导读:夏至节气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这时艾灸正当时。夏至节气艾灸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但艾灸不当有害健康,一起来看看夏至艾灸的注意事项。

夏至艾灸正当时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夏至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故夏至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暑病的发生,是由于冬季寒邪藏伏于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而夏至日时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此时针对暑病行艾灸疗法,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有效地扶阳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外界的风湿暑邪便不易侵犯,从而阻断了发病途径,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触发。

艾灸是温壮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艾灸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能激活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增强处突应激能力。

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正是年老、久病、体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时期。节气灸则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夏天由于环境热、人体内热、还有艾灸本身的热度,那么就可以借助特定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灸法,艾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艾灸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扶正驱邪、培补气血。艾灸简单好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方法。

需要请大家注意的是,灸时可以将整个艾条从中间切开,使切口面积增大,每次每个穴位灸3~5分钟即可,使所灸穴位有些红晕最好。最好选用有烟雾的传统艾条,有一种无烟艾条,临床效果并不很好,因为灸的效果一方面取决它的热度,一方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作用,而制成无烟艾条有可能使药本身的作用发生改变。

在使用药艾条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良好,并选择不易吸入烟雾的体位,必要时戴防护口罩,艾灸后立即开窗通风换气,能移动者立即起床离开有烟雾的环境;购买含砷量在安全范围内的合格药艾条;连续使用药艾条时,每人每次以一根为宜;孕妇、儿童及过敏体质者禁用。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中毒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温馨提醒,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正确艾灸保健遵守五大原则

1、艾绒质量。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家庭艾灸的十个正确方法

很多朋友喜欢在家里面自己艾灸来保健身体,但是艾灸虽然容易操作而且较为安全,但是稍有不慎,还是容易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家庭艾灸,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开春三月,养生防病有三招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所以,在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

晚睡早起养脾气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

所以,在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备两杯润喉茶

有谚语云:“惊蛰地气通”。初春时节,咽喉类疾病有上升趋势。家里有慢性咽喉炎病人的,不妨提前给自己和家人备上两杯润喉茶。

一杯茶为桔梗菊花茶,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茶料为胖大海、甘草、桔梗、金银花、菊花。另外一杯茶为玉蝴蝶茶,特别适合经常感觉眼干咽燥的上班族,有清咽利喉、清肝明目的功效。茶料为胖大海、玉蝴蝶(木蝴蝶)、甜叶菊。饮用药茶,多主张温服、频饮不拘次,每日一剂。

三月韭菜最该吃

三月饮食宜遵循“养阳”的原则,建议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或助阳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葛根、小米、糯米、菜花等。

韭菜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叶酸和钾含量也不错。而且,韭菜中有大量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另外,韭菜特殊的辛辣香味来自于其中含有的异硫氰酸盐,有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春韭比较细嫩,经不起大火旺油的折腾,所以烹炒时要注意火候和时间,不要过度烹饪。

惊蛰春分在三月 防病养生正当时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