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养生食补 > 导航 > 补肾助阳食物

早春食补:养肝助阳防寒

春季养生食补。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早春食补:养肝助阳防寒”,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早春食补:养肝助阳防寒

刚入春时,人体阳气升发使皮肤腠理疏开,而早春乍暖还寒,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又迅致皮肤腠理密闭,忽开忽闭的调节功能一时来不及转变,肝功能便受损,引起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导致疾患发作。故早春食补重在养肝兼顾益脾和胃,温补阳气以御寒保健!

■【祖国传统医学对肝脏功能的记载】

肝主疏通畅达,保证全身气血运行顺畅;

肝主藏血液,调节人体血量分布;

肝能调节情绪,分泌排泄胆汁,促进脾胃对食物消化吸收。

■【早春养肝护肝22字法则】

多饮水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少饮酒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必伤肝!

饮食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多吃新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

心情舒畅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首先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适量运动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目的。

服饰宽松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食补推荐

■补肝防寒菜

茄汁青鱼片:青鱼补肝明目,养胃健脾。适用于久病体虚、神经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肾炎。

素焖扁豆:扁豆被誉为春季首选健脾和胃的素补佳品,尤其适用于老人、孕妇、乳母,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服食。

■养肝抗寒汤

韭菜猪肝汤:韭菜性温辛香,春天吃最能助益阳气,以其配猪肝可补养肝血。适用于肝病、夜盲症、便秘等病患。

■益肝祛寒粥

黑米粥:黑米性平味甘,含15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能益肝补脾,养胃滋肾,为春季进补佳粮。此粥适用于肝肾虚损,妇女产后体虚。

红枣粥:红枣补气血,益肝健脾和胃,温补阳气。此粥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纳呆便溏、气血不足、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等。

■护肝驱寒茶

蜜糖红茶:红茶叶5克,放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加盖焖片刻;调适量蜂蜜、红糖。每日饭前各饮1次,能温中养胃。此茶适用于春天肝气偏旺,脾胃功能不佳。

葱白生姜茶:大葱1根,砸扁切碎放锅内,加开水1碗,取旺火烧沸,加红茶叶1大撮,调入生姜汁1匙,冲浓茶趁热饮。随即盖被就寝,可增热御寒,防治早春风寒感冒。

Ys630.com相关知识

补肾助阳丸


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一些区别,那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药物进行很好的了解,这样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其他异常,补肾助阳丸是一个对治疗男性阳痿疾病很好选择,不过对这样药物使用上,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这类药物使用并不是随意就可以。

很多人对补肾助阳丸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对这样药物选择之前,对它的成分、适应症都是要进行很好认识,这样对治疗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

补肾助阳丸:

【主要成份】熟地黄、白术(炒)、驴肾(烫)、枸杞子、锁阳、山药、淫羊藿、人参、肉苁蓉、泽泻(盐制)、车前子(盐制)、当归、补骨脂、制何首乌、鹿鞭(烫)、白芍、川芎、木香、牛膝、牡丹皮、莱菔子(炒)、炙甘草、附子、肉桂、狗鞭。

【性 状】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微苦、辛。

【适应症/功能主治】滋阴壮阳,补肾益精。用于肾虚体弱,腰膝无力,梦遗阳痿。

【规格型号】9g*1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淡盐水送下。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

【包 装】9g*10s/盒。

【有 效 期】18 月

【执行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WS-10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226

【生产企业】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

通过以上介绍,对补肾助阳丸这样药物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对这样药物选择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它购买的时候,也是要到正规地方,而且对不知道该不该选择它的人,也是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女性春季养生窍门 养肝护阳


很多女性在春季容易情绪不好,心情低落,这是肝功能失调的原因。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所以,春天养生先养肝。阳指人体阳气,泛指人体的功能。春季气温逐渐上升,人的阳气慢慢上扬,所以要吃一些温补人体阳气的食物,充实人体阳气,增强人体抵抗力。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养肝护阳的几种食物。

1、韭菜

韭菜一年四季长青,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的韭菜最好吃,正如人们常说:“韭菜春食香,夏食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就需要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祖国医学又认为春天人体肝气易偏旺,而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春天吃韭菜最为适宜,由于韭菜不易消化,一次不要吃得过多。

2、春笋

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作用。春笋营养丰富,水分充足、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吃笋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等功能。春笋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素的营养美食。

春笋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性寒味甘,又含较多粗纤维素,大量食用后,很难消化,容易对胃肠造成负担,尤其是本身已经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更不可大量食用。患有尿道结石、肾结石、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脾胃虚弱等疾病的患者都不宜多吃笋。

3、豆芽

豆芽防口干唇燥症状。春天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唇燥等口角炎症状,而豆芽味道鲜美,是滋养润燥、清热解毒的好选择。无论是黄豆芽还是绿豆芽,跟原豆相比,它们的维生素含量增加,矿物质利用率提高,并且蛋白质和多糖更易吸收。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开春吃豆芽,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豆芽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焯水后凉拌,也可做汤,还可用来涮火锅。

4、荠菜

荠菜能补钙。眼下,虽然还没真正回暖,但最耐严寒的荠菜却已经上市了。荠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含钙量接近同等质量牛奶的3倍。荠菜还有一定药用价值,传统医学认为它可用于辅助治疗痢疾、肠炎、胃溃疡等疾病。荠菜可以用来做馅,也可焯水后凉拌、摊鸡蛋、煲汤煮粥等。

5、莴笋

莴笋抗过敏。莴笋又叫“春菜”,是最适合春季吃的蔬菜之一。莴笋含丰富的维生素、钙、镁、膳食纤维等成分。日本研究发现,莴笋中的某种物质可以抵抗春季因过敏而引发的鼻炎,能够缓解过敏病人的痛苦。莴笋可以用来凉拌、烧、炒,还能加工腌制酱菜、泡菜等。

6、葱

春天多吃些葱,不仅可以补阳散寒,也同时含有的葱蒜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多吃小葱能诱导血细胞产生干扰素,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癌能力。

7、大蒜

春天多吃大蒜,不仅因为其性温,也可以补充人体之阳,并且它还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对于细菌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春天应该多吃些大蒜,此外大蒜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功效。

肾阳不足如何食补


肾阳不足如何食补

1、肾阳不足食补方法一

花旗参乌鸡汤

材料:乌鸡半只、花旗参数克、姜两片。

做法:将乌鸡斩断洗干净,放到沸水里过水,洗干净浮沫捞出;将乌鸡块和花旗参、姜片放进砂锅、高压锅、电饭锅等中,1-2个小时即可饮汤。

功效:补肾御寒、补血养颜。中医认为乌鸡性味甘平,归肝、肾、肺经;主要是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针对肾虚引起的腰腿冷痛、怕冷尿频有食疗功效。而花旗参具有益气、养胃、生津功效,能补益五脏,治脾胃虚弱,温精养血。

2、肾阳不足食补方法二

苁蓉羊肉羹

材料:肉苁蓉15克、羊肉150克。

做法:肉苁蓉15克切碎在沙锅中,煎至肉苁蓉熟烂后取汁,羊肉150克切碎后放入沙锅中,加药汁及适量水烧开,用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加葱、姜、盐适量,水淀粉勾芡即成。

功效:本款取其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性机能减退、老年体弱、久病体虚之人服用。健康人可常服。

3、肾阳不足食补方法三

韭菜炒核桃仁

材料:韭菜100克,核桃仁30克,食用油、盐少许。

做法:核桃仁用少量油炒微黄。韭菜洗净切段,一起炒熟,加盐少许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韭菜又称为“起阳草”,有温中行气、补肾壮阳之功效;核桃有补虚强体,固精强腰的作用。这道食疗方可用于肾虚、腰酸、尿频的人群。

4、肾阳不足食补方法四

山药羊肉粥

材料:鲜山药500克,羊肉、糯米各250克。

做法:羊肉去筋膜,洗净,切碎,煮烂后,放入糯米和山药一起煮。

功效:山药羊肉粥适合肾阳虚者食用,具有温补脾肾,涩精止泻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慢性腹泻及遗精者冬季养生食用。

5、肾阳不足食补方法五

鹿茸枸杞猪腰子汤

原料:鹿茸10克,枸杞子25克,猪腰2个(去内膜,切碎)。

做法:将猪腰放入锅中,加生姜小炒至熟,与鹿茸、枸杞放入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成(进食时可加半匙白酒)。每星期可食用一两次。

功效:补肾阳,适于因肾阳亏损而造成的头晕、耳鸣、疲倦无力、怕冷等。

肾阳虚吃什么食物好

1、芡实

芡实可以止腹泻、防遗精、改善睡眠。清代医家陈士择说:“芡实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所以说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

2、羊肉

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3、山药

《本草纲目》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山药平补脾肾,多吃不会上火,适宜温补肾阳。脾虚、肺虚、肾虚者可长期食用,被誉为“天然补肾王”。

4、栗子

中医认为,板栗是“肾之果”,补肾养胃的效果非常好。栗子味甘性温,无毒,归脾、胃、肾三经,补脾健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便频,以及金疮、折伤肿痛等症,尤其对肾虚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肾阳不足辨证施治

主方:金匮肾气丸。方药:干地黄、薯蓣(即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炮)。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日再服。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养肾防寒 冬季保暖守则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情况有恶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进补养生

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人体阳气受损,饮食调养应以补为主。补法中以炖补为佳,炖补制作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消化吸收,而且还可以适当加入药材,以增强疗效。炖补时可根据个人体质选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适,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物。

鹅肉:自古以来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还能补益五脏。

鸭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补阳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养阴,鸭肉营养丰富,是滋补妙品,尤适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特别是低烧、虚弱、食少、便秘和水肿的人,食鸭肉最有益。

进补要因人而异,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忌:

一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自身,导致血中胆固醇增多,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进补。人参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多。但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出血。

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进补过度对身体也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

巧妙补充水分

冬季进补一不小心容易补过头,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因此还需要多食水果、蔬菜,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血液浓缩和黏稠。冬季北方水果较少,主要可以吃苹果。

中医认为,苹果性平。在众多水果之中,苹果可说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种,但它的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视。中医认为它有生津润肺、健脾开胃的功效。入冬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反应能力降低,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苹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再有,冬季许多人进补过多,往往会出现上火的症状,而苹果性平,可滋阴润肺,又可杀菌,对预防上火和感冒很有效果。

蔬菜里可以多吃萝卜和白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淤解毒、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

中医认为,大白菜可以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绝大部分人群都可食用,尤其适于偏胖、内热偏盛、脾胃不和、咳嗽有痰的人士。冬天气候干燥,大白菜含水量极高,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阴润燥、护肤养颜的作用。大白菜中的纤维素有润肠排毒作用,还可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对于便秘人士尤为适宜。

但话又说回来,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大白菜也一样。因大白菜偏寒,脾胃虚寒人士应少食。另因大白菜中含有少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物质,所以甲状腺肿大患者应少吃,或与碘盐、海鱼、海产品等一起食用。

生活防寒

进入冬季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原则,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冬天应该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而且早晨空气中负离子浓度高,对人体也非常有益。

冬季防寒非常重要,要从背、足做起。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出现上感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为重要。背部保暖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棉(鸭绒)背心就好。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

运动保暖

冬季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

但是,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之前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如先做一些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练习,等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原则,尤其注意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外衣,以免着凉。

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


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

1、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海参粥

水发海参(切碎)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少许葱姜食盐调味。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阴亏所致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失眠盗汗等。

2、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枸杞猪腰粥

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去内膜,切碎),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同煮成粥。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本方是肾虚食疗房中比较经典的一方。

3、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杜仲腰花

杜仲12克,煎煮过滤备用,猪腰一对,去内膜,切为腰花,用杜仲药液做调料汁,加葱姜食盐爆炒后食用。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肝肾不足所致的肾虚腰痛、腰膝无力、头晕耳鸣、高血压。

4、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芡实核桃粥

芡实30克,核桃20克,红枣10枚,大米50克。煮粥常服。补肾纳气定喘。

5、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山药肉圆

山药200克,猪肉300克,香菇30克,鸡子清1个,花生油500克,香油、葱花、味精、姜末少,白胡椒5克,水淀粉20克,食盐适量。上述诸料攒成肉圆子,佐餐食用。主治肾虚。

6、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羊肉粳米粥

新鲜精羊肉3—5两,粳米适量。将羊肉洗净,切成肉块,同粳米煮粥。本方益气血、补虚损、暖脾胃,适用于阳气不足、气血亏损、体弱羸瘦、中虚反胃、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等。

7、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黄芪桑螵蛸粥

黄芪20克、桑螵蛸20克、茯苓15克、粳米200克,先将黄芪、桑螵蛸、茯苓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入红糖调味食用。

8、肾阳不足吃什么食补:四味猪脬汤

芡实、山药、莲子、益智仁各20克,猪膀胱1具。将益智仁煎水去渣取汁,用药汁将芡实、山药浸泡2小时,装入洗净的猪膀胱内,扎紧口,煮熟,以盐或冰糖调味食用。

怎么判断自己肾阳不足

1、腰膝酸软而痛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

2、男子阳痿早泄,是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

3、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起因于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

4、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则由于肾司二便,肾阳不足,膀胱气化障碍。

5、浮肿,腰以下为甚源自于水液内停,溢于肌肤。

6、面色黧黑无泽由于肾阳极虚,浊阴弥漫肌肤。

7、畏寒肢冷,下肢为甚则因为阳虚不能温煦肌肤。

8、精神萎靡是阳气不足,心神无力振奋。

9、面色白,头目眩晕由于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清窍。

10、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均为阳虚之证。

如果你有6条以上症状,就可以判断为肾阳虚。

肾阳不足吃什么中成药

1、海狗人参丸

海狗人参丸可以肾阴虚和肾阳虚同时调整,海狗+人参两大营养物质同补,淫羊藿,肉桂等七大滋补营养因子,协同作用,调节体力疲劳,标本兼顾。

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由地黄、山药、酒炙、牡丹皮、桂枝、附子、牛膝、车前等多味中药组成的,本品主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味道有一些酸、但是微甘,有一些苦。

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等多种功效与作用。在临床上多被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以及小便不佳的人士服用。其主要的方法为口服,每次服用20-25粒即可,每天早、晚各服用1次,坚持服用一个疗程即可看出明显的效果。且目前还未发现有什么任何的不良反应。

养肾防寒 冬季养生指南


冬季养生特点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养生方法

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

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

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起居调摄

冬季,人们为了抵抗严寒,采取种种保暖措施,但方法一定要得当,才能收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所以冬季养生需要:

[睡眠调节]

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氧气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空气变得混浊不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睡觉,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冬保三暖]

◆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肾气丸 补肾助阳


导读:肾气丸,补肾助阳。肾气丸,中医方剂名。肾气丸由哪些药物组成?又有哪些功效作用呢?肾气丸,补肾助阳,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下肾气丸吧。

【方剂名】肾气丸

【出处】《金匮要略》

【歌诀】《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怀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用量】干地黄240g,山药、山茱萸各120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0g,桂枝、附子(炮)各30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6g),加至二十五丸(10g),酒送下,日再服。现代用法: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或沉弱而迟,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义】本方为肾阳不足之证而设。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则腰脊膝胫酸痛乏力,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肾主水,肾阳虚弱,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则发为水肿,痰饮,脚气等;若阳虚膀胱失约,则小便反多,夜尿尤频;肾阳不足,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则口渴不已;舌质淡而胖,尺脉沉细或沉弱而迟,皆为肾阳虚弱之象。诸症皆由肾阳不足,温煦无能,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而致,治宜补肾助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辅以化气利水。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阳补火;桂枝辛甘而温,温通阳气,二药相合,补肾阳,助气化,共为君药。肾为水火之脏,内舍真阴真阳,阳气无阴则不化,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生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养脾益精,阴生则阳长,同为臣药。方中补阳药少而滋阴药多,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于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活血散瘀,伍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此三味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并制诸滋阴药碍湿之虞,俱为佐药。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配伍特点】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少量温阳补火药与大队滋阴益精药为伍,旨在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二是以补为主,佐用通散渗利,寓泻于补,使补而不滞。

【加减化裁】若畏寒肢冷较甚者,可将桂枝改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温补肾阳之效;兼痰饮咳喘者,加姜、辛、夏以温肺化饮;夜尿多者,可加巴戟天、益智仁、金樱子、芡实以助温阳固摄之功。

【临床治疗】

1、阳虚头痛:用本方加鹿角、磁石各15克,枸杞子、菟丝子各10克为主。水煎服,每日剂。

2、阳痿:用本方丸剂,每日5克,早晚2次分服,连服4周。

3、精子缺乏症:用本方丸剂,每日7.5克,连服1~3个月。

4、肾虚腰痛:用本方九剂或胶囊剂,每次5克。每日2次,连服2~8周。

5、高催乳激素血症性不孕症:用本方丸剂或胶囊剂,每次5克,每日2次,连服3个月以上。有使血中催乳激素值减少的作用。

【禁忌】虽肾阳亏虚而小便正常者,不宜使用。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本方为治虚劳不足,水火不交,下元亏损之首方。专用附、桂蒸发津气于上,地黄滋培阴血于下,萸肉涩肝肾之精,山药补黄庭之气,丹皮散不归经之血,茯苓守五脏之气,泽泻通膀胱之气化。

2、《古方选注》: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经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复以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

以上就是肾气丸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散肝郁食补


散肝郁食补

1、散肝郁食补之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接冲泡3-5次,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2、散肝郁食补之枸杞茶

枸杞10克。洗净后放杯中,注入沸水,盖上杯盖,待2-3分钟即可。有益肾养肝的功效。

3、散肝郁食补之砂仁鲫鱼汤

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有醒脾开胃利湿的功效。

4、散肝郁食补之红花化瘀汤

红花6克,桃仁9克,丹参30克,穿山甲9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白术10克,泽泻9克,素馨花9克,牡蛎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5、散肝郁食补之佛手花疏肝汤

佛手花9克,素馨花9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 茯苓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疏肝健脾,行气止痛。

6、散肝郁食补之四花利湿汤

木棉花15克,鸡蛋花9克,苍术9克,厚朴花6克,茯苓30克,泽泻9克, 芜花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2剂。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7、散肝郁食补之桂花青蛙粥

桂花10克,青蛙3只(去皮、内脏),白米50克。蛙肉、白米同煮粥,粥将成时,入桂花,再煮沸片刻,调味食粥和蛙肉。每日1料。温补脾肾。

肝郁脾虚的原因

1、郁气滞的人容易发怒,还会经常伴随着叹气。这种病的病因大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2、郁脾虚的主要症状是胸胁胀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

3、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尤其下午开始全身酸软,舌苔厚重黄腻,气色较差,腰膝酸软,睡眠质量差。

4、虚最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饭就肚胀,喝点水也停在胃里不动,大便总是无力下行,容易引起便秘。这样的人,身上的赘肉软得像一团棉花,两腿沉重不愿迈步,大白天也总想睡觉。时间长了,自然会引起便秘,肠胃功能失调了。

肝郁脾虚如何调理

1、调节情绪,疏肝理气

日常要注意放松,解除忧虑,心情好,肝气调达,就能促进脾胃健康运化;心情好,胃口就好,就是这个道理。

2、顾护脾胃

平常少吃生冷寒凉、冰冻、肥腻的饮食,三餐规律有时,使脾胃健运;脾胃中枢的气机条达,能够协助肝气舒畅。假如一个人消化不良、腹胀腹痛,那必然心情就不好,就是脾胃不健运反过来又导致肝郁的表现。

3、多食用疏肝、理气、健脾食品

有很多食品有疏肝理气、健脾胃的功效,可选择陈皮、佛手、香橼、金桔、柠檬、柑橘、玫瑰花、醋、麦芽、山楂等食品、药品,能帮助理气健脾和胃。

4、中药、中成药的选择

中药经典方剂像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可解除”肝郁脾虚“相关症状;肝郁明显的可选择逍遥丸;脾虚明显可选择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结合自己的症状使用,或找中医调理。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养生导读: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季节的变化,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养生要遵循这个方法,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那么时值秋季,秋冬季节如何养阴呢?下面教你7妙招!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高世栻注解: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是谓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阴阳之气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而消长,这也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圣人是春夏养护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秋冬养护阴气,以适应收藏功能的需要,用这样的养生方法来顺从自然变化的规律,就能和万物一样自然而然地随着生、长、收、藏的生命运动节律来生活。

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的根本,损害人体真元之气。所以说阴阳四时,是万物始发与终结的规律,是生存与死亡的本源。违背了四时阴阳规律,就会产生灾害,顺从这个规律,就不会罹患严重的疾病,也就是有得于了,有智慧的人能够按规律去做,愚昧的人则常常背道而驰。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在于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来调整、充实人体之阴阳,使之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一般来说,人体的阳气不足,可借助春夏的阳热之气来温养;阴精不足,可利用秋冬收藏之气以涵养。阳虚者,可于春夏季节,借助自然界阳气生发之势,再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从而起到更强的补阳作用,春夏养阳即所谓冬病夏治。同理,秋冬养阴,亦是此理,即所谓夏病冬治。这也正好合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农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按照季节变换进行养生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春天的郊游、踏青,既可愉悦身心,又可使人们摆脱寒冷季节畏缩、慵懒的状态,焕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热情,从事同样的体育运动也变得更加灵活;秋冬是收获、收藏的季节,我国各地都有贴秋膘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种保养脏腑,充盛形体的很好的保健方法,既可补充一下在繁忙的春夏因剧烈活动而消耗的营养物质,又可帮助抵御秋冬的寒冷,为来年储备体力、精力。

秋冬季节如何养阴?

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饮食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1、谨慎起居

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但起床时不宜过猛过急,可适当再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较高,发病多在长时间睡眠之后。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流速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2、睡卧头向西

关于睡眠时卧的方向,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观点,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老老恒言》引《记玉藻》:凡卧,春夏首向东,秋冬首宜向西。原因是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3、勤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最能养阴。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更要随身带着水杯,及时补充水分,而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再猛喝一通。想要赶走秋燥,除了喝白开水外,还要利用好一个宝贝蜂蜜。早晚将蜂蜜直接调入温水中饮用,更能起到润肠通便、养阴润燥的效果。

4、滋阴润肺

秋燥易伤津液,秋季以肺脏当令,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原则。《素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秋季气候干燥,而多数蔬菜、水果等有滋阴润燥、清热通便之效。另外也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芝麻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清肃之功。少食辛辣煎炸食品,以免助燥伤阴。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适当补充体内水分,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以养阴润燥。饮用时要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原则。为防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口唇干裂者可涂润唇膏。

5、调精神

心藏神,神安则寿。倘若不知调摄精神,则精血渐耗,形体衰败,老衰立至。应做到安然恬静,虚怀若谷,无过多奢望,无过度思虑,尤其不宜动怒。因怒则气机上逆,每易耗伤肝血,损及阴精,甚则阳亢化风,而可诱发眩晕、中风等病。

6、节房事

人体的精气宜藏不宜浮,宜秘不宜泄,精气秘藏则气足神旺,健康无病。秋冬之令,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7、吞咽津液

以养阴具体做法是:每日闲目息心而坐,心注肺中,咽津送下丹田者十二口,以双手攀足心者三次,候气定,再如前咽津,送下丹田者七口而后止,永无燥热之病。常常多咽唾液,有益于健康长寿。

早春食补:养肝助阳防寒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