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什么是中医养生 > 导航 > 什么是中医养生

中医 什么是膏药

什么是中医养生。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 什么是膏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中医常常用膏药外敷来治疗疾病,那么,这种膏药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如果治疗疾病的?我们来看看文章的介绍。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 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膏药的物质与理论基础

膏药之所以能够治疗多种疾病,是有它一定的物质与理论基础的。它的处方组成来源于一般中药方剂,与西药中许多外用药、注射剂、口服剂有同一作用,同样可以合剂,分用,此其一。在一般方药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和,加以变化,去其轻淡平温之剂,益以气味俱厚生香引导之味以得其药方此其二。用药数广而多形成大的复方,以适应复杂的病理变化,由于许多药物中含有脂溶性、挥发性及刺激性的药物,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去腐、生肌、收敛等作用,如治痈疖疮、肿疡、溃疡等,风湿寒痹、止痛、壮筋骨、跌打损伤等,此其三。利用丹、油熬膏作赋形剂,以防腐、防燥、保护疮面,保持药效持久,促使药物和经过表皮产生深部和全身作用,此其四。按经络俞穴及身体部位薄贴,发挥药效,促进作用,此其五。贴于患处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神经特异性,以调整机理增强组织抗御力量,达到镇静、消炎作用。此外,软膏具有保护局部皮肤的湿润柔软作用,是通过皮肤角质层细胞间隙、毛囊壁、汗腺、皮脂腺,使药物渗透与吸收,对创伤、皮肤疾病、粘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粘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作用。

膏药的作用机理

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膏药正确贴法

先在红肿痛部位,用80%酒精消毒,或用生姜片擦拭;如有伤口,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洗净脓血后试干,再将折合的膏药摊开,放在小火上烘软,有时因病情需要,在烘软的膏药上均匀撒上一些药粉,再反复折合,摊开膏药,使药粉混入其间,以便更快、更好地发挥疗效。

如出现患部发痒时,需在膏药外面按摩,如果不见效,可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棉球涂擦发痒处,再将膏药加温贴上。如出现患处脓液时,可在膏药表面加些纱布,或在膏药被纸中夹剪一小孔,使孔与伤口对应贴敷,以便排脓。对已糜烂,疼痛不止,或出现水泡者,可贴拔毒膏治疗,或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消毒,再涂红药水,用纱布包扎。

贴橡皮膏药,如伤湿止痛膏、消炎止痛膏等时,应先将患处用酒精棉球擦净,撕去膏药上的薄膜进行贴敷。但如皮肤发生糜烂及外伤合并感染者,不宜贴用。

膏药中常含有芳香走窜的成分,因此孕妇要慎用,尤其忌在脐、腰、腹部贴用;皮肤过敏者也不宜贴用。在贴膏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不用的膏药可贮放在阴凉干燥处,以防夏季溶化或被虫蛀。


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局部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进行抗过敏治疗。

相关阅读

中医膏药是如何起源的?


膏,顾名思义,就是粘稠之物。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也有不用基质的)。缪希雍《炮炙大法》说:膏者,熬成稠膏也;龚云林《寿世保元》:膏者胶也;都反映了膏剂的形态。

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黄帝内经》中记述了豕膏,痈发于嗌中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涂以豕膏,六日已。《内经?至真要大论》: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度。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后代膏药的滥觞。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唐代也有摩膏的称谓。明清时代将唐代的煎改称为膏滋或膏,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这样,膏剂的品种更加丰富了。随着历史的发展,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清吴师机《理淪骈文》,对膏剂的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创造出了白膏药、松香膏药等膏剂类型。近年来,随着透皮给药系统(TDDS)的研究迅速发展,外用膏剂的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

膏剂作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优点。徐灵胎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祛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日换。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久贴。

外用膏药古称薄贴。唐李绰《尚书故实》载述:虞元公镇南海,疽发于鬓,相国姬遂取膏药贴于疮上,数日平复。具体制法: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相应药物,浸于植物油内,浸泡一定时间,入锅煎熬,等药物枯黑后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再按油之比例(视当时不同季节)加入适量的铅丹,拌匀,将锅离火(或先离火后放丹)。候药凝厚如膏,切成大块,投放于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时加热熔化,摊于布片或厚纸或薄油纸片上,贴于患处体表皮肤即可。临证有用以治里者,如关节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肤麻木,深部脓肿,骨折,伤筋等症。取其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续筋接骨之作用,如万应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疗表者,如体表痈、疖、疽、疔等疮疡诸疾,具有消肿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护疮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独角莲膏、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

膏药章膏药铺


膏药章膏药铺最早创立于明代的万历年间,距离现在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百年的老字号,这家老药铺一些药物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比如说对于肩痛,腿痛,腰痛,颈痛,都有很好的治疗的作用,膏药产品制法比较独特,使用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膏药章膏药铺特色技术

一贴看似极为普通的老膏药,不仅能得到皇帝的亲笔御封,而且获得400的传承离不开章氏族人的呕心沥血的坚持,更因为膏药章黑膏药驱逐病痛的效果!

①好药出深山

膏药章,精于工艺、重在选料!俗话说,一山一性、药性共生!作为同出于一山的药材,其药性才能互补共生、才能驱逐病痛!太白山的神奇之处,就是缔造了其“药草宝库”、“草药王国”这种攻而不破的历史地位,以其独生草药治诸病,可谓百用百灵! 膏药章秘制黑膏药,药材均精选于太白山高寒地带的佛手七、桃儿七、丝毛七、长春七、金牛七、朱砂气、蜈蚣七、追风七、治骨木、治骨草等几十味道地野生药材,在保证自身得天地之精华的基础上,药性互补共生,药力步步激增!

②古法技艺

膏药章膏药铺坚持古法炮制黑膏药,其制作工艺经百年传承,融汇“天人合一、内病外治”之精髓,将膏药的药用价值和医易之道臻美结合,一贴一剂均用最传统的手工制成,21代祖传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高科技中药萃取技术完美融合,选料-浸泡-提炼-升华- 炼油-下丹-去火毒-去燥邪-启封-滩涂, 步步考究 ,内涵深蕴, 确保每一贴黑膏均“ 黑如漆, 明如镜,冬不脆,夏不流 ”, 一年四季都好用。

③穴位贴敷

膏药章膏药穴位贴敷,药力能直达病灶,拔毒、生津、活骨,促进血液循环,使营养物质及时供应,针对病源入手,止痛更治痛。穴位给药比打针吸收率高,避免了口服药的毒副作用,比手术更安全。

④松筋点穴

专业老师,找准穴位或疼痛部位,沿经络循行路线,气血运行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祛除疼痛、疏通经络目的,为膏药贴敷,泥灸拔寒打下基础。

⑤泥灸拔寒

膏药章百草御泥,以富含多种矿物质的火山能量泥为主料,集合膏药、火疗、拔罐、刮痧、砭石、天灸、干蒸、汗蒸等多种疗法于一体。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肌肉、滑膜层、滑液、软骨层、骨骼、骨髓七层,层层渗透、拔出长期淤积的风寒湿毒,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酸麻肿痛等症状明显减轻。

膏药 膏药贴多久


本文导读:膏药,是中医治病的一种药物,它主要是贴敷在我们的皮肤上,很多人贴上膏药后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撕掉,往往一贴就一整天,甚至2-3天,那么,膏药贴多久呢?


很多人贴上膏药后,不知道该何时揭去,甚至贴上两三天。实际上,在贴膏药8-12个小时后,最好将它撕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皮肤已经将膏药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如果延时不撕掉,将会加重皮肤的负担,妨碍毛孔的通透,阻塞汗液排出,甚至会出现局部皮炎等。

一般来说,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有的甚至半天就得换一次,这要根据说明书上的药效持续时间来定。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 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因为皮肤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长时间敷贴膏药,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刺激局部皮肤,造成瘙痒等不适症状。

如果膏药一贴3天,或者两贴之间不清洗,不留一点儿间隔,膏药中的成分就可能经过汗孔侵入皮肤深处,诱发过敏,引起接触性皮炎,俗名 膏药风 。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伴随剧烈的瘙痒,厉害的还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十分痛苦。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或牙膏,或者用鲜白菜帮捣烂外敷;重的部位(水疱、大疱)必须请医生帮忙。

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主要为贴敷用。膏药种类很多,一是常用的黑膏药,如狗皮膏药、追风膏药、拔毒膏药、老来乐静电理疗贴等。二是橡皮硬膏,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具有携带方便,粘性大,不污染衣服等优点。

如果贴过膏药的皮肤上红肿起泡,首先尽量不要将水泡弄破,用消毒纱布敷在上面,让水泡自己消退。即使想弄破水泡,可以到医院去,也可以用家里的缝衣针,先在火上将针尖烧红,稍微凉一凉后,从水泡下端将其挑破,将水放出后,水泡的外皮不要动,用消毒纱布敷好,等待其自愈。

膏药的正确贴法:

先在红肿痛部位,用80%酒精消毒,或用生姜片擦拭;如有伤口,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洗净脓血后试干,再将折合的膏药摊开,放在小火上烘软,有时因病情需要,在烘软的膏药上均匀撒上一些药粉,再反复折合,摊开膏药,使药粉混入其间,以便更快、更好地发挥疗效。

如出现患部发痒时,需在膏药外面按摩,如果不见效,可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棉球涂擦发痒处,再将膏药加温贴上。如出现患处脓液时,可在膏药表面加些纱布,或在膏药被纸中夹剪一小孔,使孔与伤口对应贴敷,以便排脓。对已糜烂,疼痛不止,或出现水泡者,可贴拔毒膏治疗,或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消毒,再涂红药水,用纱布包扎。

贴橡皮膏药,如伤湿止痛膏、消炎止痛膏等时,应先将患处用酒精棉球擦净,撕去膏药上的薄膜进行贴敷。但如皮肤发生糜烂及外伤合并感染者,不宜贴用。

膏药中常含有芳香走窜的成分,因此孕妇要慎用,尤其忌在脐、腰、腹部贴用;皮肤过敏者也不宜贴用。在贴膏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不用的膏药可贮放在阴凉干燥处,以防夏季溶化或被虫蛀。

贴黑膏药时应注意:

(1)贴前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擦净局部,然后微火将膏药加热贴敷患处。

(2)局部红肿时不宜贴。贴后出现皮肤过敏,如痛痒或红肿时,可将膏药揭开,两 、三天后再贴,如反应严重应停用。一贴膏药可连续用1-2周后再揭下。

膝盖疼贴什么膏药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患者经常感觉到膝盖疼痛,特别是在阴雨天气的时候疼痛的感觉,可能会更为强烈,而引起膝盖疼痛的原因,多数都是因为膝关节炎,因为膝盖有时候要承受我们全身的重量,而这个部位又比较脆弱,就特别容易导致受伤,那么膝盖疼痛贴什么药膏比较好呢?

膝盖痛的原因较多 ,主要有:

1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可出现膝关节疼痛 ,但类风湿青壮年多见,病变累及的多为小关节,单关节少见,可伴有关节肿胀、晨僵、畸形改变等。

2

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伤 ,包括肌肉韧带的劳损等。膝关节两侧有侧韧带 ,后侧有交叉韧带 ,中间有半月板 ,膝关节腔周围还有众多的韧带、肌腱等 ,这些组织在平常的运动中都较易受损 ,出现局部疼痛 ,活动受限等。

3

膝关节退行性变 ,就是通常所说的骨质增生。 40岁以后 ,由于骨质结构、成分发生变化 ,导致骨的退行性变 ,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骨质保护性地增生 ,这些增生的骨刺可能朝向四周 ,刺激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等而导致损伤和疼痛,

称老年性骨关节炎。是老年患者膝关节痛的常见原因,给老年人的生活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市面上常见西药治疗膝盖痛的方法,但这种疗法须常年服用药物,治标不治本,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并且会对肠胃、肝肾等内部脏腑造成损害。而月板镇痛贴由纯天然中药材炮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物,对身体无刺激、无副作用,安全可靠。对于治疗膝盖痛有很好的疗效。

膝盖痛的预防措施:

1

注意膝关节的保暖,每天可定时进行膝关节的热敷和按摩。

2

避免膝关节的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做膝关节的下蹲运动。

3

身体过于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4

进行运动或锻炼应避免过量。

怎么正确贴膏药 贴膏药要注意什么


本文导读:贴膏药看似看简单,其实也有很多讲究,那么,怎么正确贴膏药,贴膏药要注意什么?


如果你选择看中医,有时候中医会让你贴膏药,特别是跌打损伤类的疾病,贴膏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也是需要注意的,掌握正确的贴膏药方法才能不损伤皮肤、影响疗效,那么,怎么正确贴膏药、贴膏药要注意什么?

贴膏药的正确方法:

1、清理

贴膏药之前,应先将局部清理干净,拭干后再贴。如果潮湿,会加速药物成分析出,使过敏的几率增大。应清理干净毛发,否则粘不住达不到治疗效果,并且撕揭时带起毛发引起疼痛。天气寒冷时,膏药如果不易粘住,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

2、选准位置

先摸准疼痛点,使止痛膏的中心能贴于最痛处。粘贴时先将膏药与橡胶衬垫分开一部分,粘贴于最痛处附近,顺着痛点方向边粘边将衬垫撕去,可以准确地将膏药中央置于痛点,并且可使膏药粘贴平整无褶。如果贴敷位置不准,会影响疗效。

3、烘烤方法正确

某些膏药,在贴时需要烘烤。应先将膏药放在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的微火上烘烤化开,等烘烤后的膏药不烫皮肤时再贴于患处。

贴膏药的注意事项

1、过敏不能贴

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要赶紧揭掉。这说明患者对膏药过敏。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贴膏药,因为他们的皮肤很容易出疹子,贴上后不仅不利于药物吸收,反而会带来皮肤问题。

2、不宜贴之处

虽然说膏药的使用非常灵活,基本上是哪里出现问题就贴在哪里,但是,在头面部特别是近眼处、口鼻处等附近不宜贴。另外要提醒的是,应避开汗毛较多的地方,如果要贴部位的汗毛比较多,比较密,较好先用医用剃刀将汗毛刮掉后再贴膏药。否则一是影响药效的吸收,二是粘不住,三是揭膏药时带起毛发引起疼痛。

3、起泡别弄破

如果贴过膏药的皮肤上红肿起泡,尽量不要将水泡弄破,用消毒纱布敷在上面,让水泡自己消退。如果水泡起在容易被弄破的位置上,那就需要到医院请专业人员挑破并敷药,水泡的外皮不要动,用消毒纱布敷好,等待其自愈。


由于膏药用于肌表,因此膏药一般取气味厚重的药物,贴于体表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一般一剂膏药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时间长了,不仅药物已经失去效用,而且还对皮肤不好。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贴膏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果有需要贴膏药的时候,就不要随随便便的贴,掌握正确方法膏药的效果会更好。

中医 什么是膏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