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应吃什么养生 > 导航 > 丝瓜怎么吃养生

中医:夏季养生应常吃丝瓜

夏季应吃什么养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夏季养生应常吃丝瓜”,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本文导读:丝瓜是常见的食物,丝瓜也是比较有营养价值的,那么夏季吃丝瓜有什么好处呢?丝瓜有哪些营养价值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夏季吃丝瓜的作用。


丝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茎节具分枝卷须,易生不定根。丝瓜的营养成分很高,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铁、磷、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和药用价值。

夏季养生应该常吃丝瓜

中医认为丝瓜性味甘平、无毒,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可供药用,配伍治疗热病烦渴、痰喘咳嗽、伤风、痔漏、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等病疾。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 美人水 之称,有良好的中医美容功效。女士多吃丝瓜还对调理月经不顺有帮助。

丝瓜还有一种好的食用方法,即用来做汤。做汤前,先将丝瓜去外皮洗净,切成条或块,在清水中稍泡一会儿,去掉丝瓜的原生味。之后,配以豆腐、肉片、虾米之类,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麻油、香菜等,便可做成独具口味的丝瓜系列汤。

保健丝瓜粥的做法:

用料:丝瓜50克,粳米50克,绿豆25克。

功效:补脾益胃,清热化痰,凉血解毒,通乳下奶。

适应症:身热烦渴,痰喘咳嗽,崩中,痔瘘,乳汁不通,痈肿。

制法:将粳米与绿豆浸泡洗净,加入适量开水于锅内,烧开后改为小火煮熬;再将丝瓜洗净去皮,切成小丁,待绿豆开花时,将丝瓜加入粥内,煮至粥稠即可。食用时可酌加佐料。

注意事项:阳虚之体不宜多服。特点:粥烂,味清香,有滋有味。

中医温馨提示: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痰喘咳嗽、产后乳汁不通的妇女适宜多吃丝瓜;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另外丝瓜不宜生吃,以防腹泻,可烹食,煎汤服;或捣汁涂敷患处。丝瓜汁水丰富,宜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成分随汁水流走。 吃丝瓜应宜嫩忌老。

扩展阅读

夏季养生应如何静心?


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一旦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就易出现心烦意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胸闷等症状,也难怪人们将其称为苦夏。中医上讲冬储夏耗,夏天是消耗的季节,一有闪失,体质就会下降影响健康。面对漫长的炎炎夏日,如何养生健康度夏呢?

护心阳

1.避免过食冷饮

由于天气日渐炎热,很多人会吃些冷饮来消暑,但中医认为春夏养阳,过食冷饮会损伤体内阳气。尤其是从冰箱中刚取出的水果和饮料温度很低,不宜立即食用,以免肠胃受低温刺激出现生理功能失调,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不适症状。胃肠功能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病史的人更要注意。日常饮食上注意不要食用太多油腻的东西致使在体内形成垃圾阻滞心阳的正常运行。

2.避免居处环境过冷

由于人们每天多次出入冷气环境,这样人体多次经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促使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所以,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室温以不低于25℃为宜。入睡时,最好关上冷气机;冷气房里门窗不要长期关闭,有条件时要常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3.保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午睡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又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还可有效预防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并注意睡眠姿势,可平卧或侧卧,并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受寒。

4.保持心平气和

夏属火,与心相应,赤日为炎,令人心烦,烦则更热,所以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注意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面对生活、工作压力要心平气和,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有助于达到养心的目的。

护心阴

温热的天气使人体阳气活动旺盛,阴津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在护心阳的同时也应注意养护阴津。

夏季腠理发泄,出汗较多,饮食宜适当食酸味及咸凉食品。酸味可起到收敛作用,防止出汗过多;咸性寒凉,可起到清火散热的作用,同时补充出汗过多丢失的盐分,以防过汗伤心阳。常用食品如赤小豆、桃、李、绿豆汤、酸梅汤,可养阴清热解暑。此外,夏季补水宜多吃果蔬,如苦瓜、冬瓜、西瓜,这些果蔬含水量多且有去火消暑的功效。相反,荔枝、芒果、火龙果、菠萝这些偏热性的水果易上火,不宜多吃。

夏季阳热盛于外,阴潜伏于内,正如自然界地下井水寒凉,人体胃肠功能也因炎热而下降,肾气不足。人与自然界均为外热内寒之象,故夏季饮食不可过寒贪凉。过食冷饮,则易伤脾胃,令人吐泻,胃肠功能较弱者不宜过食肥甘之味,以食清淡易消化食品为宜;脾胃虚寒的人应注意少食如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性凉的水果,以免造成脾胃损伤;过敏体质者慎吃芒果、菠萝等;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而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患者慎食。

除此之外人们日常茶饮宜选择辛凉散表热的菊花、桑叶、竹叶、荷叶等以助解毒散热,避免饮用苦寒性的金银花、黄连、莲子心等伤心阳的茶饮。

中医养生之夏季养生法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天的节气特点时,这样写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

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在谈到夏天如何养生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这里再清楚不过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点。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伤时,即见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必然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由此观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人们所说的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合后,水液随之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目下呈卧蚕状。

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故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病损往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他说,湿邪为病,病程较长,如湿温病,常有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之临床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其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腥臭。因此,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秽浊。

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临床所见之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倍增;而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不仅如此,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

“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夏养阳”,那么,在夏天又怎样注意保护阳气呢?

首要的一点是,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不少农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的。《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这些都是宝贵的养生经验,符合夏季“养阳”的精神。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其次要谨防冷气病: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冷气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人们由于每天多次出入冷气环境,这样人体多次经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经对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而在中医理论中,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因为五脏应五时,具体到夏季是心与之相应。夏季人们室外活动多,活动量也相对增大,加之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炎热,故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因此,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汗出亦多。显而易见,在这个季节,心脏的负担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对心脏的保养,很容易使心脏受到伤害。由上可知,夏季人们多次反复出入冷气环境,于心脏是不利的,而心属火,伤心即伤阳气。

第二点是,在久处冷气环境中的人,一旦进入炎热的自然环境时,体内就要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除体温迅速上升外,皮肤开始出汗,而带汗的皮肤又往往粘有许多细菌。当人们再回到冷气环境中时,皮肤和血管马上收缩,细菌很容易利用开张的毛孔进入人体内而引起感染。

鉴于上述情况,人们在酷暑一定不要贪凉,谨防冷气病的发生。办法是:

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摄氏度为好。室内温度不少于25摄氏度。

入睡时,最好关上冷气机;冷气房里不要长期关闭,有条件时要常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

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

还有,要防湿邪侵袭:如前所述,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在盛夏是心与之相应,而在长夏,则是人体五脏之一的脾脏和其相应。所以,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中医营养学认为,长夏的饮食原则易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如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大寒凉;亦不要吃的大多,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在我国一些南方地区,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这是因为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在闷热的环境里增添凉爽舒适感。另外,通过吃辣,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从而有助于防止在高温、高湿的时候,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现象。

防止湿邪侵袭,在居住环境上就要切忌潮湿:中医认为,“湿伤肉”,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如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症。《黄帝内经》里又指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下,指人体下部。意谓湿邪伤人往往从人体下部开始,这是因为湿邪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妇女带下等。因此,在长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长毛而损坏。还能损伤人体阳气。有些国家对儿童风湿病的研究证明,50%以上的患儿,是由于住在潮湿的屋内造成的。

中医养生应注重心、食、行


市面上名目繁多的中医养生项目,红火的冬令进补场面,这些让市民颇感纠结怎么样的养生才适合自己?专家指出,养生重在日常,重在自己,不能依赖某种行为短期内带来异常的效果。

中医养生应注重心、食、行。

中医养生要顺应四时气候,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要调养精神,饮食有节,药膳保健,通过形劳而不倦的锻炼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针灸、推拿与针刺养生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和调节机能平衡的功能来发挥其治疗与保健强身作用。

养心养神最为重

膳食、心理和运动是中医调治体质的三大方法。其中,养心养神最为重。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所以,人们应善于自我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打了一个比方:与其上午虫草、灵芝刚刚进补好,下午与人吵架、生气一场,不如知足常乐就着萝卜吃下一碗白饭。心平心静、为人豁达才是最好的,要做到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

生气会直接损害五脏六腑的功能,后果严重。要想养生保健,必须让气机和谐顺畅起来。遇事难得糊涂、顺应季节变化、节制情感、寻找精神寄托这4种办法来调神顺气。闲气、怨气、闷气、赌气和怒气这5种气最好不要生。

养生最宜个性化

市场上千篇一律的中医养生项目并非人人适用。多样化的体质,需要因地因人因时调治体质,需要一套个性化的体质调治方案。

比如,气虚、痰湿和特禀三种体质集于一体者,容易反复感冒且难愈,时常头昏乏力。这样的体质者通过中药汤剂治疗,同时辅以黄芪山药煮粥、红枣汤食补,持续服用一段时间后症状会消失。这类体质今后易得动脉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应从现在起有意识地控制饮食。对于这类体质者,跑步、打球这类剧烈运动是不适宜的,而慢走、太极拳是最佳的锻炼方式。

又比如,平和体质者养生保健宜以饮食调理为主,戒烟限酒,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每天做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和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积极进取。而气虚质者可通过食黄芪童子鸡、山药粥等健脾益气的食物,开展柔缓的运动健身,应避免过度劳累,与人多沟通调整心理,适量饮服补中益气汤来调治。

女性怎么吃丝瓜养生


医认为,丝瓜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尤其是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的经络,借助老丝瓜之气能导引人体络通畅、气血通顺,这样,经血不畅自然就通顺了。

现介绍几则丝瓜验方如下:

美容:丝瓜汁有美容水之誉。将生长的丝瓜藤割断,流出的液汁,用纱布蘸丝瓜水涂搽脸或肌肤,能润肌防皱功效;也可以将丝瓜直接绞汁,调入适量蜂蜜或甘油搽,效果也佳。

子宫出血:把丝瓜络用火烧后剩下的称为丝瓜霜,研匀后备用。每次取36克,用盐汤或黄酒冲服,每日2次,对子宫出血或血崩十分有效。用丝瓜子或丝瓜叶炒黑研末,以盐水送服,也可治疗月经过多症。

月经失调:丝瓜子焙干,用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温黄酒冲后服用,每日2次。

月经过多:老丝瓜1个,烧灰存性,研末,每次9克,盐开水冲送。如用黄酒冲服,还有催乳作用。

痛经:取干丝瓜1个,水煎服,每日服2次。

中医夏季养生 中药凉茶


夏季,随着一阵阵干燥热浪的袭来,人们出汗多,容易引发头晕脑胀、失眠心悸、食欲不振和乏力等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全国名、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郑绍周教授认为,尽管现在市场上的饮料很多,但“可乐”等洋饮料含糖多,“绿茶”饮料里许多茶的成分都氧化了,均不适宜中老年人喝。茶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如果能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选用三四味中药沏茶调理,对于改善体质、防病治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这里,他根据临床常见症状,将人群分为四类体质,对证开出四种中药泡茶,建议经常饮用。

1.阴虚火旺型:建议养阴清热

郑绍周教授说,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表现为舌红少苔、口鼻干燥、手足心热、烦热头晕、心慌失眠,这类人在干热少雨的夏季症状容易加重。

推荐药茶:寸冬15g、生栀子10g、沙参10g。

加减:上火咽痛者去生栀子,加射干、板蓝根,尿黄小便不利者加白茅根、竹叶,头晕者加菊花,口舌生疮者加莲子心、金银花,睡眠不好者加苦丁茶。这里郑绍周教授特意指出,苦丁茶具有清心火、安神降脂的作用,可对抗茶碱的兴奋作用。一般来说,睡眠不好的人不宜喝茶,如特别喜欢喝茶,可在茶叶中加苦丁茶。

2.肝阳上亢型:建议平肝潜阳

这类人群常出现头晕耳鸣、烦躁易怒、血压升高、面时潮红、失眠多梦、口苦口干症状,持续高温天气可加重症状。

推荐药茶:杭菊花10g、天麻3g、钩藤10g。

加减:视物不清或大便秘结者加草决明,血脂高、肥胖者去菊花,加泽泻、生山楂,头晕目赤者加槐米。郑教授认为,一般人习惯在泡茶时加点枸杞,对于阴虚火旺和肝阳上亢者来说,冬春秋三季都可以用些,但是夏季不宜久服。

3.痰湿热盛型:建议祛痰化湿

这类体质的人表现为舌苔厚腻、头晕胸闷、食欲不振,常在高温阴雨连绵的气候中症状加重。

推荐药茶:茵陈10g、天竺黄12g、厚朴10g。

加减:头晕较重者加菖蒲,胃中泛恶者去茵陈,加藿香、佩兰,反复尿路感染者去厚朴,加车前草、淡竹叶,便秘者加大黄。如长期湿热留恋不愈,可加薏仁、泽泻。郑教授说,这类祛痰湿药大多可降低血黏度,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使用时可于沙锅内加水1500ml稍加煎煮,取汁弃渣,将汁倒入杯内,加适量冰糖分次服用。

4.气虚血郁型:建议补气化郁

这类人群的症状为少气无力、食欲不振,同时舌体胖大有齿印、舌质暗淡。当出汗过多、津液丧失时,会导致血黏度升高,症状加重。

推荐药茶:当归15g、黄芪15g、麦冬15g。

加减:头晕重者加葛根,此药可选择性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可长期服用。心前区疼痛、舌质紫暗者加赤芍,不仅可凉血化郁,还有清热解毒作用。

郑绍周教授最后强调说,在中国古代,茶与药是分不开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最初的饮茶法,也是把茶叶放到釜中煎煮,与我们现在的煎药法差不多。到了宋代,随着文人骚客品茶现象的普及,煎茶法才过渡到如今的直接投入茶碗、冲入沸水的泡茶法。所以以上药茶,可以用沸水冲泡,也可以稍加煎煮,或碾成粗面,用过滤纸包装后放杯中浸泡。饮用时根据个人喜好,可加少量冰糖调味。如对自己的体质分辨不清楚,最好到医院找有经验的中医师把把脉,根据自己的体质开个对证的茶疗方饮用,方可奏效。

夏季吃丝瓜的营养价值


本文导读:丝瓜是常见的蔬菜,也是大家平时比较常吃的,那么丝瓜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吃丝瓜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 美人水 之称。那么夏季吃丝瓜有什么好处呢?夏季吃丝瓜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夏季吃丝瓜的营养价值:

丝瓜翠绿鲜嫩,清香脆甜,是夏日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一道佳菜。丝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浑身都是宝。据武汉光岩中医针灸门诊部的高光岩主任介绍,丝瓜中含有丰富营养成分,所含的干扰素诱生剂,能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达到抗病毒、防癌的目的。一般来说,吃嫩丝瓜口感、营养和治疗效果都更好。

丝瓜性寒凉味甘甜,有消暑利肠、去风化痰、凉血解毒、通经活络、行气化瘀等作用,还可治疗大小便带血,帮助产妇下乳,但多食也会引起滑肠腹泻,久病体虚弱、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还是少吃为宜。

丝瓜还是消雀斑、增白、去除皱纹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容剂。长期食用或用丝瓜液擦脸,还能使人皮肤变得光滑、细腻,具有抗皱消炎,预防、消除痤疮及黑色素沉着的特殊功效。

厨房中的祛斑大行动---如果说少女时代脸上的小雀斑还算是可爱的标志,那么对于成熟女性,那些斑斑点点却是成为美颜的大敌!来,现在就动手,让脸上的瑕疵消灭在厨房里。

现介绍几种丝瓜的食用和治疗方法:

1、青白丝瓜:爆香姜丝,倒入丝瓜炒香,加青椒及少许大蒜,待丝瓜熟透,再放入百合略煮,即可起锅。

2、冰肌玉骨:将丝瓜去除皮,洗净,切成1.5厘米小段,用猛火隔水蒸丝瓜7分钟,倒掉瓜汁,烧锅下油,爆香蒜茸后,淋上丝瓜,再加少许酱油、麻油。

3、将新鲜丝瓜洗净切碎,用纱布包好挤出汁,加入等量药用酒精和蜂蜜,混合均匀,使用时用棉球蘸汁涂抹面部和手臂,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天晚上搽1次,连续一个月,即可减轻皱纹,使皮肤光润、有弹性。


提醒:丝瓜是夏季最常见的蔬果,也是大家平时常吃,现在丝瓜还有护肤的功效,大家不妨可以吃一点。

中医认为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因而人的各种生理活动,一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适应。祖国医学非常注意环境、季节、气候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并指出人客观存在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也就是说,要延年益寿,必须遵守客观规律的变化,而绝不应超越自然的变化。

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反之,则会出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因此,老年人更应注意春避风,夏避暑,秋避湿,冬避寒,调节阴阳,顺应自然的变化,维持正常的生理规律。

养后天 保先天

祖国医学将人的脾胃称之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将肾称之先天之本,是真阴真阳所藏之地。故而对老年人来说,养后天,饮食有节,保先天,重视藏精乃是更为重要的。

饮食有节,脾胃健运,化源不竭,正气充沛,可以延年。祖国医学有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意为脾胃之健,对维持机体的气血通调,筋骨之健,乃至生命之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年人脾胃功能比较虚弱,注意保养脾胃的健康,也是延年益寿的关键。保先天,乃是保养肾气,肾藏先天之精,为水火之宅,是人体一身元气之所至,五脏之阴非此不生,非此不化,肾在人的生殖、发育、衰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知,保养肾精,对于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应该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老闲而少欲,心安而何惧。只有善于调养,才能保真全神,精神并茂,乃延年益寿之妙道。

调情志 惜精神

祖国医学把人的情志变化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称之七情,七情不节,精神过劳,则神志散乱,气血失调,内脏不安而引起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喜乐无度则伤心,大怒气逆则伤肝,悲哀不止则伤肺,常忧久思则伤脾,大惊卒恐则伤肾。老年人的情感易躁易动,平时应注意调节七情,减少各种异常的刺激,防止七情过激,心胸要宽,遇事不慌,无所惊恐,少思无悲,精神愉快,才能永保安康。

慎起居 宜劳逸

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这也是养生一妙道,起居有常乃是指生活要有规律,劳逸适度是指活动的动静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体内阴阳协调,气血和平,脏腑机能均衡,故可健康长寿。祖国医学认为,活动可以促进气血正常的运行转输,筋骨刚劲,脏腑和调,病不得生。所以说慎起居、宜劳逸也是养生要领之一。

中医:夏季养生应常吃丝瓜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