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冬季应该如何食疗养生 > 导航 > 冬季应该如何饮食养生

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

冬季应该如何食疗养生。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四季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

1、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之保温防寒

冬季气温低下,皮肤裸露部位极易冻伤,如手部、头部、颈部等。其它如脚部也易受冻,因而应注意这些部位的防寒保温,可围围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还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适时垫脚、锻炼。忌穿潮湿的衣服、鞋袜,同时,手脸洗后要揩干后才可外出。

2、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之皮肤锻炼

加强皮肤的锻炼,增强皮肤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寒冷的环境。可进行冷水浴、空气浴、日光浴、按摩等,或者坚持洗冷水脸,冷水擦身。

3、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之适当吃冷食

冬天外界气候虽冷,但人们穿的衣服往往较厚,且大部分时间都在有暖气或空调的室内,再加上空气干燥,活动量相对不足,容易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时散发。因此,冬季,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吃点“凉”的食物如凉菜、性“凉”的食物,也不失为一种冬季保健方法。

4、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之注重食物保健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有鳞屑出现,甚至使皮肤出现棘状丘疹,因而冬季宜多吃些富含维A的食物,如猪肝、禽蛋、鱼肝油等。还可常吃芝麻(麻油)、黄豆、花生等食物,它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

5、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之保湿防燥

冬季洗浴有四忌:忌洗太勤、忌水过烫、忌揉搓过重、忌肥皂碱性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甘草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冬季养生注意事项

1、冬天别蒙头睡觉

由于冬天气温低,很多人习惯在睡觉的时候用被子将脑袋蒙起来,认为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暖。专家告诉我们,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不仅不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反而不利于养生。

2、冬天运动有讲究

冬季也是需要进行不间断运动的,这样身体才能够越来越好,抵抗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首先我们需要穿一些不妨碍运动,但是通风性以及保暖性都很好的衣服,同时也不要将手、鼻子还有耳朵等曝露在寒冷的气温中,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身体受寒。

3、冬天别胡乱进补

如果想要在冬天温暖身体,那么就应该适量的多吃一些牛肉、羊肉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令身体加快产热,消化速度也会加快。除此之外,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也是非常丰富的,经常服用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特别是一些哮喘、肺结核等这些虚寒病症治疗效果很好。

冬季养生汤

1、鲫鱼豆腐汤

功效:鲫鱼豆腐汤有润燥滋补的作用,很适合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食用。鱼和豆腐搭配在一起吃是非常有利于营养吸收的,而且做出来的汤味道鲜美,香而不腻。

2、剑花猪肺汤

功效:剑花猪肺汤取肺之形补肺之气,故此汤有很好的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冬肺燥、口气秽臭。

3、莲藕玉米排骨汤

功效:莲藕清热凉血、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血散瘀。玉米富含维生素C等,有长寿、美容作用,还能防秋燥。胡萝卜能提供丰富VA,具有促进机体正常生长与繁,治疗夜盲症和眼干燥症等功能。

4、莲子百合银耳雪梨汤

功效:莲子和百合含有秋水仙碱,其中莲子含有钙、磷、钾等微量元素,百合含有多种生物素,对神经衰弱、病后体虚的恢复有帮助,尤其是对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银耳含有特殊的胶质,有滋阴美容的作用,常吃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雪梨对润燥有很好的预防功效。

延伸阅读

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1、冬季养生的饮食调节方法

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摄取充足的、与其曝寒和活动程度相适应的热能。营养素的比例,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占15~23%、25~35%、60~70%为宜。矿物质的摄取量也应较平时需要略高一些。维生素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摄取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满足优质蛋白质的需求,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类得摄取量也需充足。

2、冬季养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人在这样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发季节,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3、冬季养生要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人们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4、冬季养生要防犯病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冬季养生的食谱

1、苁蓉羊肉粥

配科: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大米适量,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煮熟,加大米、苁蓉共同煮粥,以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功效:温里壮阳。补肾益精。适用于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肾虚面色灰暗等。

2、糖醋带鱼

配料:带鱼500克,姜2片,葱1根切段,蒜茸l勺,糖及醋各4勺,水3/4杯,生粉l勺,酒1勺。

做法:将带鱼冲洗干净,抹干水分,切块,用少许盐、酒稍腌,扑上生粉;锅下油,将带鱼放入油锅内炸约10分钟,至金黄色,达到外焦内软时捞出,沥干油分,装盘;下油爆香蒜茸、姜片及葱段,再倒入糖醋料煮开,趁热将糖醋汁淋在鱼身上。

功效: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冬季饮食进补的禁忌

1、虚实不分

中医认为虚者补之,非虚症病人不宜滥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分寒热胡乱进补,会导致寒热症状加重。

2、多多益善

食用任何滋补食品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可能有损健康。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大量食用热性补品,可能导致内火过旺,口舌生疮。

3、单纯用肉进补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会扰乱肠胃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饮食不注重荤素搭配,食肉过多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或摄入脂肪过多,引发心血管疾病。

2020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1、2020冬季养生的饮食调节方法

2020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摄取充足的、与其曝寒和活动程度相适应的热能。营养素的比例,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占15~23%、25~35%、60~70%为宜。矿物质的摄取量也应较平时需要略高一些。维生素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摄取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满足优质蛋白质的需求,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类得摄取量也需充足。

2、2020冬季养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2020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人在这样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另外,2020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发季节,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3、2020冬季养生要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人们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4、2020冬季养生要防犯病

2020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2020冬季养生的食谱

1、苁蓉羊肉粥

配科: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大米适量,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煮熟,加大米、苁蓉共同煮粥,以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功效:温里壮阳。补肾益精。适用于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肾虚面色灰暗等。

2、糖醋带鱼

配料:带鱼500克,姜2片,葱1根切段,蒜茸l勺,糖及醋各4勺,水3/4杯,生粉l勺,酒1勺。

做法:将带鱼冲洗干净,抹干水分,切块,用少许盐、酒稍腌,扑上生粉;锅下油,将带鱼放入油锅内炸约10分钟,至金黄色,达到外焦内软时捞出,沥干油分,装盘;下油爆香蒜茸、姜片及葱段,再倒入糖醋料煮开,趁热将糖醋汁淋在鱼身上。

功效: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020冬季饮食进补的禁忌

1、虚实不分

中医认为虚者补之,非虚症病人不宜滥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分寒热胡乱进补,会导致寒热症状加重。

2、多多益善

食用任何滋补食品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可能有损健康。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大量食用热性补品,可能导致内火过旺,口舌生疮。

3、单纯用肉进补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会扰乱肠胃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饮食不注重荤素搭配,食肉过多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或摄入脂肪过多,引发心血管疾病。

冬季如何正确进补


冬季如何正确进补

1、冬季如何正确进补

1.1、进补需辨识体质

“进补提倡‘食’之有道,不同的体质,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进补各不相同,切忌虚实不分,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的病人不宜过用补药,而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所以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比如,偏寒者往往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等,偏热者则往往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等,若不辨寒热妄自进补,很容易导致“火上浇油”。

1.2、避免进补单一

部分人喜欢按照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会对体内的营养平衡造成影响,不利于健康。如牛羊、狗肉、辛辣食物、酒等,都是偏温热的,会造成体内毒火旺盛,出现口干、嗓子疼等症状,不要过多食用。

2、冬季进补吃什么

2.1、山楂

山楂是这个季节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药食两用水果。山楂具有养颜瘦身的功效,俗称女人的减肥片。山楂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女性多吃山楂能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性可以达到美颜瘦身的效果。

2.2、山药

山药是一味常用中药,其中有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等作用。药理研究发现,山药能调节免疫平衡,促进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长期服用可抗衰老,延年益寿。山药中的黏液蛋白能预防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并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2.3、板栗

在五脏中,肾主水,属阴脏,寒气通于肾气,而冬季为肾气主令,此时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精气需要养藏,所以冬季养生尤其强调养肾,此时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

3、冬季进补喝什么汤

3.1、排骨汤抗衰老

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尤其是50—59岁的人,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强壮骨骼,减少身体老化速度。在排骨汤中加入冬瓜、海带或者莲藕,还能起到清热、补气的作用。

3.2、鸡汤抗感冒

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它能缓解感冒的症状以及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秋冬季多喝些鸡汤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将流感病毒拒之门外。但鸡汤有温补作用,有炎症的人要少喝。

3.3、鱼汤健脾开胃

鱼有健脾开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将它和冬瓜、葱白煮汤服食,可以减轻水肿。鱼汤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还能缓解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皱纹。

冬季进补喝什么茶

1、红枣茶补身

冬季特别适合饮用红枣茶。红枣有增强体能、加强肌力的功效。其含有环磷酸腺苷,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有抑制癌症的效果。红枣含糖量高,产生热量大,因此特别适合在冬天食用。

材料:红枣5克,用刀子划破,去核,放入茶杯中。

调制:以沸水冲泡,每日作茶饮。

功效:健脾和胃,养肝补血,益气生津。一般人均可服用,尤其适合妇女及消化功能不好的人。

2、杞菊参茶

适用人群:眼睛干涩的现代职场女性。

材料:西洋参3片、高丽参1片、 枸杞1g、 菊花3朵,200毫升的开水冲泡十分钟。

功效:养肝明目补气。高丽参属温性,西洋参属凉性。温凉互补,恰到好处。

冬季进补误区

1、盲目相信广告

广告中,关于各种补品的“神奇”、“灵验”“包治百病”功效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保健品不同于食品,也不同于药品。

在国外,对这类保健品称为“功能食品”,其既不能针对某种疾病有效,也不能使人们在原有健康的基础上更加强壮。其仅能使人们的亚健康状态恢复到正常健康状态。

2、认为补品越贵越有功效

高价补品大多是加了一些价格昂贵的中药材,如龟板、鳖甲、藏红花、虫草等。然而,没有针对性的用药,一般不会显出特殊效果。况且,补药中昂贵的中药材添加成分非常少。所以说,药价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疗效的优劣。

3、进补等同于养生保健

只有身体出现问题的人才需要进补,营养充足、无病无痛的人,就不必吃补药。有损缺者需补,有疾患者才补。

秋季应该如何正确吃鱼


夏季天气炎热,所以人们基本上没什么食欲,吃得也比较清淡。而到了秋季,天气转凉,正是进补的好时候。秋季进补,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吃鱼。因为鱼不仅含有很高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且其所含有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对人们的健康具有好处。那么,秋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吃鱼呢?

1、挑“八分大”的鱼

鱼的个头不仅决定了鱼的口感,而且也决定了鱼的营养价值。如果鱼的个头太小,那么意味着鱼还没有长大成熟,不仅肉质不够鲜嫩,而且鱼刺也比较多,而如果个头太大,那么说明鱼的年龄已经太老,肉质会比较粗糙,甚至体内还聚集了很多有害的物质。所以大家在购买鱼的时候,最好挑选八分大个头的鱼为宜。

2、不要买鱼眼浑浊的鱼

在购买鱼的时候,一定要观察鱼的眼睛以及鱼鳃,如果鱼眼浑浊、鱼鳃发灰,那么说明鱼可能不新鲜。

3、不要立即吃现杀的活鱼

现宰杀的鱼肉虽然新鲜,但是品质并不是最好的,这是因为鱼肉有一个排酸的过程。当鱼宰杀之后,放置两个小时左右在烹饪,味道才最好。

4、不要吃腌制过的鱼

鱼类在腌制的过程中,其中的蛋白质可能部分分解,与亚硝酸盐结合生成有害的亚硝胺,人如果食用了这样的鱼肉,会有致癌的危险。

5、生鱼片最好冷冻之后再吃

生鱼片中会有寄生虫的存在,所以可以将生鱼片放在零下约20℃下冷冻24个小时,等到里面的寄生虫全部被杀死之后再吃,这样才不会发生中毒、腹泻等危险。

6、鱼尽量蒸着吃

在所有的烹饪方式中,蒸是最为健康、营养损失最少的一种烹饪方式。将鱼蒸着吃,可以最大限度的不破坏鱼肉中的营养成分,而且尝起来鱼肉味道也比较鲜美。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在购买鱼、烹饪鱼、食用鱼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到鱼肉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夏季应该如何正确养心


中医上有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的说法。其实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那么,夏季为什么要养心呢?夏季又应该如何正确养心?一起跟着小编去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吧。

夏季为什么要养心?

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的说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但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夏至起是真正的炎热到来,出汗量远远大于其他节气。夏季中医认为汗液为津液所化,血液唾液同出一源,所以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液为心所主,故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言。夏至与心气相通,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因而中医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生学说。

所谓“心通于夏气”,是说人的心脏与夏季相应,心脏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在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行畅达;汗液排泄增加;阳气充,浮于外,功能活动亦加强,精力充沛,因此为更好地从夏季饮食养生,必须把握时令与脏腑的关系,有目的地补充心脏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

“养心”除了能顺应中医理论夏季养生理念以外,也有非常明显的实际意义。因为在夏季,气温过高本来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现代医学也发现,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会显着提高,从而加重心脏的工作量。同时,天热,汗腺开张散热,汗出过多,血容量降低,黏稠度加大,心脏泵血时会更加吃力。夏季,心脏很劳累,本身的营养供应又相对较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毛病。因此,夏季养生重养心。

夏季如何养心?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即人的精神活动由心来主管。而心对应“夏”,炎炎夏日人也比较容易烦躁、发怒,脾气不好,因此夏季养生要重视“静养”,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大喜大怒。

可以做一些相对平和的运动,例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绘画、钓鱼、书法等。在运动时也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适当补充水分。

夏季出汗可以降低体温,还可以排除身体的垃圾和毒素,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损害心阳,影响心脏功能。夏季不出汗,体内湿热散发不出去,会影响其它的内脏器官,引起脾胃疾病和中暑,所以夏季既不能呆在空调间中不出汗,又不宜在高温环境中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夏季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吃蔬果、粗粮、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受高温高湿所困,夏季人体脾胃功能减弱,应少食多餐,减少肠胃负担。多吃一些去火的蔬菜和水果,如冬瓜、苦瓜、西瓜、梨、红小豆、绿豆等,少食肥甘厚腻之物,清淡饮食。

充足的睡眠也能保证心神宁静。因此,夏季应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午睡以补充睡眠不足,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要学会睡“子午觉”,就是子时(23时)之前入眠,午时(11时~13时)再补午觉。


冬季应该如何正确养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