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大闸蟹死了还能吃吗 > 导航 > 养生知识你知道吗

养生大师59岁离世,你还相信养生“神话”吗?

大闸蟹死了还能吃吗。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面对养生常识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生大师59岁离世,你还相信养生“神话”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来源:李青科普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半个月前,一个人的去世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2019年6月14日,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先生因肠癌逝世,享年59岁。和中国人均寿命76岁相比,59岁的确还很年轻。

梅墨生是知名书画家、学者、太极拳家,14岁习长拳,25岁习太极拳。他一生注重养生,曾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导大众注意养生。

无奈,事与愿违。

当然,一个人的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有遗传因素,有环境因素,也有生活习惯、疾病、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等因素。

不能因为某个人抽烟、喝酒活了100岁就认为抽烟、喝酒对健康无害,也不能因为某个人寿命不长就完全否定其生活习惯,更不能因为“养生大师”早逝就简单的否定养生无用。

在生命与健康领域,个别案例往往存在着偶然性。

所以,在医学上,个别案例不能说明问题;几个十几个病例、小样本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偏差;只有大样本和对照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才更科学。

比如说治疗疾病,不能因为某几味药物或某个治疗方法治好了一两个、十几个病人就认为这个疗法就是有效的,必须经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观察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也就是说,大数据才是可靠的。

那我们来看一看人类寿命大数据。

有学者考证,中国人历代平均寿命为:夏商时期低于18岁、周秦约为20岁、两汉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35岁。

而现在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1929~1931年国人的平均寿命为34~35岁;1944~1949年,平均寿命为39岁左右。汇总数据后一般认为,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

进一步的统计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人寿命较低并非因为战争,而是因为疾病过早死亡,疾病才是导致中国人平均寿命长期低下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古代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也不长。据统计,公元前欧洲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仅20岁左右,以后持续缓慢地延长,1850年左右达到40岁。也就是说,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人类的寿命才延长了20岁。

19世纪是一个转折点,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迅速上升!自1850年以来的100多年内,欧洲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大约增加了40岁,这同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卫生环境的改善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抗生素的发现和免疫接种术的应用,扑灭了曾使古代人口大批死亡的各种传染病(如霍乱、天花、鼠疫等),使得欧洲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本世纪内以平均每十年的增长达到2.3岁左右的速度,与古代形成鲜明的对照。

也就是说,人类寿命大大延长是因为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现代医学发展带来的结果。疾病不控制,寿命怎么会延长?没有良好的医疗,哪来的健康长寿!

这些都跟传统养生没有关系!

目前,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也大幅度提高,但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201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报告《世界卫生统计2018》:全球总体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岁,其中女性预期寿命74.2岁,男性预期寿命为69.8岁。

从区域来看,欧洲地区和太平洋西岸的人口预期寿命最高,总体分别为77.5岁和76.9岁;亚洲地区达到69.5岁;人口平均寿命最低的是非洲地区,仅为61.2岁。

在各国预期平均寿命排名中,日本凭借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蝉联第一,达到84.2岁,其中女性寿命预期为87.1岁,男性为81.1岁。除日本外,位列前十的国家依次是:瑞士、西班牙、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韩国和挪威,见图。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约76.4岁,其中男性75岁,女性77.9岁,排名第52位,较之前有所提升。

排名靠前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发达,医疗水平高,医疗制度完善的国家。

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大陆各省区人口寿命的排名。

前两名是上海、北京,平均寿命都已经超过80岁,紧随其后的是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海南、吉林等。排名靠前的都是经济发达、医疗水平高的城市或省份。

其中的北京、天津还存在着较重的空气污染。

无怪乎网友惊呼:越是发达地区,空气质量越差,人均寿命越长,反之越短。这佐证了一个道理:经济状况比空气质量更加重要!

“养生”一词来自于道家思想,自古至今中国人都讲究养生,但养生并没有提高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古代最讲究养生的皇帝,寿命也不比臣民更长。

2017年统计,我国居民的前五大死因是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肝癌。如果能控制这些慢性病,还可以使我们更加健康长寿。

卒中和冠心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抽烟,有效预防和控制这四大危险因素,就能大大减少卒中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待慢性病,现代医学理念也从单纯的临床治疗向疾病管理转变,治疗与控制疾病,不单是医生的工作,而是需要患者与社会共同参与。

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卒中和冠心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医学上都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指南,什么时候开始用药、用什么药、控制到什么目标值,以及怎么饮食、怎么运动,甚至细化到每天几克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多少、每周的运动量是多少等等,各种指南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建议,而这些规定和建议,也是来自于全球的科研大数据。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平时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等等,定期查体,有问题早发现,有病就治疗,将各种危险指标控制达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延年益寿的活动,养生的终极目标是健康长寿。如果说养生,上述措施才是最好的养生。

回过头来再看看养生大师梅墨生是怎么养生的。

四年前的健康养生界是这样介绍他的:

今年55岁的梅墨生有着同龄人难以相比的精气神,虽然每天只睡三四个钟头,他一天之中却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每天清晨,梅墨生都会准时起身,登上住所附近的小山,迎着初升的朝阳,呼吸吐纳练功一个小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使他对养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很重视古时医家和道家的养生口诀,如齿宜常叩、发宜常梳、津宜常咽......他已奉行20余年,无一日不奉行,养生者也十分认可这些养生方法。

梅墨生认为:这些小的方法、小的养生术,主要就是通过一些局部保健的方法,让身体局部保持血液循环,通过摩擦而生电,生热,然后起到一个保健的作用。所以形成一个日常养生这些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但据友人回忆,梅墨生去年年底就感到肠胃不适,但他却坚持不问医,认为自己养生有方,必远重疾。直到出现便血了以后,才被家人逼着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却是癌症晚期。

当然,去年就医,也不能保证他健康长寿,但从他的这些行为来看,他不相信医生,排斥现代医学,这才是他悲剧的根源。拒绝医疗,所作所为与医疗背道而驰,就算懂再多的“养生”知识也没有用,因为他的养生方式根本不正确。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养生机构,将养生概念扩大化、复杂化和神秘化,极力鼓噪养生“理念”,大力推广养生产品,用各种形式给老百姓洗脑,以养生为幌子进行坑蒙拐骗。

这其实是在谋财害命!

这也是很多人反感养生的根本原因。

科学的健康理念,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完善的社会保证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做到延年益寿。

简而言之,养生就是健康管理。Ys630.COM

医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关于生命与健康,任何养生理论也不可能超越医学。

世界上也根本不存在和医学理论相违背的养生理论,脱离医学基础的养生就是一个笑话。

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加管理员微信linchuangkuakao,请务必标注您的专业、学历、职称!

延伸阅读

“养生大师”59岁去世,普通人还要不要养生?



2019年6月14日,梅墨生因病去世。梅墨生是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教授,更因为他一生注重养生,在各类报刊发表过许多养生理论文章。梅墨生本不为人所知,只因“养生大师”和“太极大师”的身份与英年早逝联系起来,才引得各路神仙争相议论,谈论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有一个叫陈传席的人发了博文,对梅墨生极尽讥讽和嘲笑,历数注重养生的人都活不到50岁,太极拳圈寿命最长的也就70岁,平均寿命60岁左右。这就有点不厚道了,俗话说“死者为大”,古往今来,包括西方文明和原始部落都有这个传统,尊重生命,尊重逝者,同情理解并安慰家人,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位博主的言语就丧失了这种素养和人类的文明底线,拿死人说事,挖苦、嘲讽,把以往的过节都抖漏出来,显的很没有修养。

看这些天的争论,对于“养生管用不管用”大致分为三派,第一派主张生死由命,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由后天左右,养不养不管用;第二派的观点是生死无常,随心所欲,只要保持好的心态,放飞自我,开心就是最好的养生;第三派极力推崇,认为必要的养生方式是长寿的秘诀。

这三派观点讲的都是头头是道,并且都有人证物证,弄的人无所适从。养生到底好不好,普通人到底应该不应该养生呢?

基因决定寿命,这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且中西方专家也专门有调查和理论研究,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但是,基因与后天的环境、人的经历、世事的磨炼,直到一些注意细节都有关联,这一点大家也应该承认。假如说,上边提到的梅先生基因寿命是50年,那么他通过日常养生和调理,活到59岁,那说明养生还是管用的。持基因说的人,他生病了不会不去治疗,身体不舒服了不会不去调理,只等寿数决定,我想如今社会真正相信的人不会太多。

生死由命,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好的心态是最好的养生”,这是自古至今养生学的首要,有些人编些段子,说某某某“吃喝嫖赌抽”活到99,这只是个案,并且你只看到了他的表象,他的日常生活里是怎样自我调整的,是怎样保持良好心态的,你可能都不知道。爱咋咋地,胡吃海喝,随心所欲,也只是表象。这些年来,早逝的各界精英,你知道他们的一张一弛是否做到了?他们是不是心中贪嗔痴太盛,欲壑难填?你真的看不到。

我姥姥活到104岁,她们这代人饥不果腹,还谈什么什么养生,后来生活好了,吃肉喝酒,毫无顾忌。统计学里的百岁老人,绝大多数并没有养生的概念,只是光活就是死不了。这也只是表象,姥姥的贪欲是乎为零,与世无争,他们单纯为活而活,所以说心态不用调整也是最好的。现代人能做到这一步吗?不能!不用说所谓的名人名家,还有为名人名家而追逐的,更多的还有像我一样为生活奔劳的普通人,统统做不到。 

姥姥在世的好心态是决定她长寿的最重要因素,其实她的日常,也暗含了诸多养生的道理在里面。比如,她每天开水泡脚,坚持了近80年;每天用粗毛巾搓背一小时,每天用白酒搓手臂腿脚,每天都要劳作,直到临死前一天……我要说的是,早睡早起不熬夜是不是养生?吃野生的菜蔬是不是养生?适度锻炼是不是养生?不嗜酒不抽烟不纵欲是不是养生?有针对性的中药调理和按摩是不是养生?少欲望无烦扰清静养心是不是养生?

养生的知识、理论可以听,也可以学,不要受一些所谓养生大师的迷惑,他们在逐名骗钱;也不要陷入一些保健品养生的骗局,他们打着养生保健的幌子在骗钱;更不要人云亦云,听风是雨,跟样学样,因为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五脏六腑,因人制宜,找出适合自己的养生办法,这才是正道。

别把养生太神秘化,更不要高端化,也不要妖魔化,养生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日常,其实就是在养心。

吃木耳时这些谣言你还相信吗


说到木耳,很多人喜欢食用,作为常见的菌类食物,木耳营养丰富、功效大、口感好。当然,关于木耳的传言不绝于耳:木耳泡发时间长会中毒、吃木耳能清肺预防雾霾,这些话也会经常从别人口中听到,但真实情况真的这样吗?可不见得,关于吃木耳需要注意这些真相能帮助你更好保健,一起来看看吧。

多吃木耳预防雾霾?

冬天雾霾加重对肺部有损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吃木耳清肺、预防雾霾的说法,为此,很多人会经常把这话挂在嘴边,买来木耳制作美食准备预防雾霾。

通过吃木耳确实能吸收胶质促进肠道蠕动、吸附脏东西,其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消化道清洁,但是这样的功效与抵抗雾霾扯不上关系,因为雾霾的出现,是通过呼吸使得pM2.5粉尘颗粒物进入肺部,对肺部造成了损伤,引起呼吸道症状,而食用木耳则是通过消化道吸收营养,呼吸道、消化道属于两个系统,企图将其联系起来,似乎怎么也行不通。

吃泡发时间长的木耳会中毒?

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张女士一家吃了泡发后的黑木耳,竟然导致中毒,造成脏腑器官衰竭,抢救很长时间才抢救回来。

关于泡发木耳中毒的新闻,网络上随便一搜都有很多,木耳本身没有毒素,在泡发的时候也不会造成毒素出现。要是真的追根究底,很有可能是因为泡发过程中受到细菌、微生物的感染,导致病菌的出现。

这就需要我们在泡木耳时不要常时间泡,时间控制在四个小时就足够了。如果一次泡的多,用不完的木耳最好用保鲜膜包裹好,放在冰箱中冷藏。另外在泡发过程中,发现木耳出现异味,一定要丢弃不要食用。

多吃木耳会降低血糖?

在临床上发现,木耳多糖能降血糖,木耳多糖刚好存在于木耳中,但是木耳中的木耳多糖实在是太少了,想要达到降血糖的量,那需要吃非常多的木耳才行,这很有可能会让你吃的很撑。

所以发现血糖高,吃一点木耳配合其它食疗会好一点,要是想着只吃木耳无疑是异想天开。

多吃木耳更好?

在木耳中有较多的矿物质、膳食纤维,这些物质更多的存在于干货木耳中,如果经过泡发,木耳中更多的是水分,其他营养并不突出。

要是这样就过多食用,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他物质的吸收,反而对身体不利。

注意事项

食用木耳对身体好,当然要科学规范,以泡发来说,很多人认为泡发时间长,会引起微生物、细菌感染,殊不知泡发时间短也不好,会使得木耳还没有彻底泡开,在食用后来不及嚼碎、消化,在肠道继续膨胀,最终出现了肠梗阻。

在临床上,因为错误食用木耳造成肠梗阻的案例还不少,特别是老年人、小孩子更要注意。

在我们日常是中红枣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有许多人喜欢用它泡茶喝,它的功效是非常棒的,还有许多老年朋友效果好用它煮粥喝,那平时红枣和哪些东西是不能一起吃的呢,红枣的营养价值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红枣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红枣+葱:易导致消化不良

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心润肺,养血安神,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大葱具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和辣素,能去除腥膻等油腻厚味菜肴中的异味,产生特殊香气,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

大枣补脾和胃,大葱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但是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导致脾胃不和,易导致消化不良。再者,中医认为,葱是辛热助火的食物,枣也属于性甘辛热之物,二者同食,易使火气更大。

2、红枣+海蟹:容易患寒热病

在日常生活中海蟹与大枣是相克的,这两者同食的话,容易患寒热病。一定要间隔2小时才可以吃。

3、大枣+动物肝脏:破坏维生素

大枣不应和动物肝脏同时食用。动物的肝脏富含铜、铁等元素,这些金属离子极易使其它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C氧化而失去功效。故大枣不应和动物肝脏同时食用。

4、红枣+鱼+葱:一起吃会消化不良

红枣属于性平的食物,具有滋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效,红枣与鱼葱同食会导致消化不良。所以用红枣尽量不要和与同吃。

5、红枣+鲶鱼:导致头发脱落

鲶鱼和红枣同食,会导致头发脱落,能用蟹解毒。所以,食用红枣的同时,不能进食鲶鱼。

6、红枣+银鱼:令人腰腹作痛

我们都知道银鱼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而且它具有润肺止咳、善补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但银鱼不能与枣(干)同食,否则会令人腰腹作痛。

酵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营养物质,很多人都喜欢用喝酵素的方法来补充身体中流失的营养物质。可是是人人都适合喝酵素吗?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哪些人不适合吃酵素、女人喝酵素的好处以及喝酵素的禁忌。

哪些人不适合吃酵素

孕妇

因为孕妇在这个时期处于身体的敏感时期,一点点小的外界刺激都会导致其身体上的变化,引起不适。因此建议孕妇尽量在这个时期不要吃酵素,以免给身体带来影响。

年龄较小的儿童

年龄较小的儿童一般来说其体内本身就含有大量的酵素,因此不适合再吃酵素来补充,以免造成身体内成分的不均衡,而导致身体出现一些小的毛病。

体质虚弱或体寒之人

酵素的药性偏寒,因此本身体质虚弱或身体内寒气较重的人是不适合吃酵素来补充身体所需物质的,吃酵素反而可能会使身体寒气加重,给人体带来痛苦。

经期不能吃酵素

在现代社会补充酵素的多为女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期的人是不能吃酵素的,否则则会加重经期身体的不适,使体内寒气较重,造成痛经等不良的反应。

喝酵素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一件事情,但是小编上面给大家介绍的这几类人群是不宜喝酵素的。下面我们说一说女人喝酵素都有哪些好处,一起了解一下。

女人喝酵素的好处

延缓衰老

女人喝酵素能够帮助延缓衰老。酵素能够有效帮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激活细胞活力,并且能够有效帮助清除残留在女性肠道、血液、皮肤中的毒素,帮助保持身体内外的年轻状态,延缓衰老。

塑身减肥

女人喝酵素能够帮助塑身减肥。酵素本身具有的分解作用能够促进身体内脂肪的燃烧,经常喝酵素能够达到塑身减肥的目的。另外酵素能够有效防止多余的脂肪在体内堆积,避免身形发胖。

减少乳腺疾病

女人喝酵素能够帮助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随着环境的污染、生活的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原因女性内分泌失调而容易引起乳腺疾病,酵素能够帮助排毒,调理内分泌,有效减少乳香受到不良的刺激,从而帮助乳腺因为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增生等问题。

减少子宫疾病

女人喝酵素能够帮助减少女性患子宫肌瘤等疾病。子宫肌瘤是女性很容易也很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因为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的,而喝酵素能够保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避免子宫平滑肌细胞出现增生。

102岁国医大师的秘密养生作息表


102岁国医大师邓铁涛一天的作息表!这些养生秘密在其中

卢传坚 广东中医药

▲邓铁涛(1916- ),首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我们人体内部是非常微妙的,存在许多规律性的现象,如一天24小时的日夜节律,正常的规律是,白天干活,晚上睡觉;如妇女的月经,每月什么时候该来,来多久,什么时候该结束,都有规律。

古书《管子》有云:“起居不时……则形累而寿命损。”唐代药王孙思邈,据考证,活到141岁,他也总结出“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因而,养成科学健康的起居作息规律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可能,便应该让自己的生活规律起来。反之,如果长期生活起居缺乏规律,或虽有规律但却是不健康的“坏规律”,比如经常“开夜车”、不吃早餐、饭后倒头便睡、不爱运动等,将会打乱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容易生病、早衰等,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关于饮食

拿饮食规律这一点来说吧,许多患胃肠道疾病的人,就是因为一开始不注意饮食规律造成的,“白领”中有比较多这样的人。因为胆结石而切除了胆囊,变成“没胆”的人,就与经常不吃早餐有关系。

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功能紊乱等,也都与饮食不规律有很大关系,经过调整饮食的规律,配合一些药物治疗后,多数能够治愈。急诊科经常接诊突发腹痛、腹泻、呕吐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多数也与“饮食不节”有关系。在邓老看来,规律饮食的人,很少会患这些病。

关于睡眠

睡眠规律的重要性就变得容易理解得多了。现代都市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由于学习或赶工作,连续加班熬了几次夜,每次都是忙到凌晨2、3点钟之后才睡,一觉睡到次日中午,这样算下来睡眠的时间其实也不短,足有10个小时,但是第二天起床时却总觉得像没休息过一样,头脑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这就是违反了人体正常生理睡眠节律的“后果”。

人如果经常“开夜车”,就会打乱这种节律,影响睡眠质量,次日起床后就会感觉精神疲惫,头脑不清醒,不仅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也影响到健康。

偶尔几次这样的经历,还不要紧,影响不会太大,可是如果长时间这样的话,就会打乱大脑正常休息的节律而有损健康。如胸闷、心慌、头晕、健忘、腰酸、失眠、烦躁、脾气变差、口腔溃疡等等症状就很可能出现。

▲邓老喜欢阅读,并以之为乐

现代人工作繁忙,迫于赶工作,或有些人喜欢夜深人静而选择夜间工作,这些都是有碍健康的。长期打乱作息时间,就容易产生问题。除了上面举出的一些情况,还容易得感冒、一生病便很难好、面容憔悴、“熊猫眼”,女士还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的情况。所以,经常熬夜的人群需要留神注意了。

科学、规律的作息安排,有利于保持高质量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以便第二天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列宁有句话讲的很好:“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除了上面提到的饮食和睡眠要规律之外,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运动、工作、娱乐等活动安排的合理与否,对人体也会有影响,在此我们不详谈。

▲书法也是邓老的一大爱好

因此,邓老建议: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合理的安排好自己每日的工作、学习、运动、饮食、起居等日常活动,并长期坚持、形成规律,让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健康,这个非常重要。

邓老作息时间表

起床后:

静坐、50个呼吸吐纳自我保健按摩(从头开始、遍及全身 )—喝一杯热开水或花茶—打八段锦

早餐后:

早餐后练气功(半小时-1小时)—读书、看报、练书法、写文章等—中午绕楼散步10圈(11:00-12:00)

午餐后:

看看报纸—午睡(1:30-3:00)— 读书、看报、写文章—傍晚打太极拳

晚餐后:

看会儿电视—晚9:00洗澡(冷热水交替)—做30分钟气功、看看书—23:00之前准时睡觉

民间有一句话叫:“不觅仙方觅睡方”;《老老恒言》中指出:“少寐乃老年人大患;能眠者,能食,能长生。”讲的就是良好、充足的睡眠对人体健康而言很重要。

邓老在多年临床观察中发现:存在睡眠障碍的人往往都有面色灰黄,精神委靡,智力与记忆力下降,抵抗力差,衰老较快的表现。

保证充足的睡眠确实很重要,但睡眠时间却不是越长越好,睡眠过多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古人言:“久卧则伤气”,“凡睡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每天多长时间的睡眠才算合适呢?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成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以7~8小时为宜,儿童需要更长些,以9~10小时为宜,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睡眠时间可适当缩短,但最好不要少于6小时,随年龄增大,睡眠时间应相应延长,具体以个人感觉精力充沛、舒适为度。

知道大概睡多久后,该怎么做才能睡得更香呢?

首先,入睡时间要规律。以一日而言,子时以前(夜间11点前)就寝,是古人依自然和人体生理时钟配合的最佳建议,若能遵此规律,则能缩短入眠的时间。

按季节来说,其基本原则是配合日光作息,春天到夏天是白日渐长、黑夜渐短;秋、冬季节则白日渐短、黑夜渐长,睡眠时间也可随之调整,以符合四季睡眠的需求。如《黄帝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

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存在生物钟,每天有规律地睡眠,则将自身生物钟调整得非常好,自然不容易失眠了。

其次,应当学习孙思邈提出的“凡眠,先卧心,后卧眼”。也就是说,睡前要抛开一切喜怒忧思和烦恼,精神上尽量放松,做到恬惔虚静,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然后再慢慢闭上眼睛,自然昏昏入睡。

不难想象,那些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所寄托,生活积极向上的人,自然容易泰然自若,安详入睡;而那些心胸狭窄,鸡肠小肚,斤斤计较,多愁善感,悲观消极的人,多偏于失眠了。

正因为这样,中国文化历来告诫我们要修心养性。如果能时刻注意这一点,就算面临巨大压力,也依旧能够酣然入睡,一觉到天明了。

此外,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采取合理睡姿、选择舒适卧具等,也相当重要。这里,稍微介绍一下睡姿的选择。孙思邈曾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僵卧。”“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印度的苏布拉瓦尼教授研究也发现,因为磁场的关系,头东脚西是比较科学的睡姿。

那么,经常失眠,又该怎么办?

除前面提到的规律作息有利于睡眠外,其他的比如静坐安神,睡前按摩,沐足,白天练气功、太极等都有助于入睡。有时候还需要求助于医生,用中药调理好阴阳气血。

说起睡眠,这里再顺便提下午休。虽然有些人主张不需要午休,但邓老认为午睡对人体很重要,特别对于老年人。邓老每天午餐后会看会儿报纸,稍事休息,然后就午睡,午睡时间一般在1~1.5小时。适当的午睡可以弥补上午所消耗的精力,又为下半天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对于保持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帮助。

当然,午睡也要有点讲究,邓老认为午睡要注意下面几点:

⑴午餐后不要立即午睡,最好休息半小时后再睡,否则容易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⑵午睡时间以1个小时左右为宜,老年人,可以适当延长午睡时间,但也不宜太长。午睡时间不宜太短或太长,太短达不到休息的目的;太长的话,人体容易进入深睡状态,醒来后反觉精神状态不好;而且多于1小时的午睡,还容易影响到晚间的睡眠。

⑶不要坐着午睡和伏案午睡,也不要以臂代枕。不正确的睡眠姿势,不仅不能消除疲劳,还会影响大脑的供血和供氧,出现眼球受压,前臂缺血缺氧麻木等症状,还容易患颈椎、腰椎疾病,不利于健康。

⑷起床时不要过猛,以防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晕倒。最好在床上先停留数分钟,稍事活动,再慢慢起床。

⑸另外,老年人不宜独居,睡眠中,最好能有人照料,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睡眠情况,如呼吸暂停、异常打鼾、呼之不醒等,防止睡眠中猝死现象的发生。

其中的后两条注意事项,也适用于晚间的睡眠。■

【本文整理自《当代名宝鉴》,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卢传坚】

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为什么只活了59岁?


最近几天,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因病去世的消息,到处在传。

养生专家去世,原本不算新闻,梅先生这事儿动静咋弄得那么大呢?

因为,专家只活了59岁!

中国人均寿命,去年已达76岁。梅专家竟然比一般百姓少活了整整17个年头!这确实成了一大新闻。

人的寿命,到底和什么有关系?

这个人人关心却又人人不晓得正确答案的问题,老詹已经研究20多年。

在俺“知天命”那年,我便想弄弄明白,人这辈子,究竟能够活到多少岁?

认真读书,查询资料,还参加一些“长寿之乡”之类的调研考察活动,老詹得出结论,人之寿命,与四大因素有关。

其一、遗传基因。

基因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那年那月那日,你刚一“呱呱坠地”,这玩意儿便成为密码,写进你的身体,铁板钉钉,无可更改。

我曾走访过若干百岁老人,差不多同样的外部环境,同样的生活条件,甚至,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姊妹,只有老三活过百岁,老大老二,老四老五,七八十岁就没了。

咋解释呢?

啥也解释不了。只能说,这是遗传基因。

村里人说,老三哪,“命”中就该活过百岁。

当然,不是命,是基因。

这玩意儿,爹妈给的,一人一份,只有认了。

其二、性格特点。

一个人,性格也差不多是先天就定了的。

内向,外向;好动,好静;喜欢交流,不善交流;生性乐观,郁郁寡欢……真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后天,性格当然也可以有所改变,但是,基本定了型,变化也不大。

好的性格是:豁达,乐观、开朗,大度。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不较真儿,不认死理。过去就算了,不去翻旧账。

性格好的人,寿命自然长。

其三、生活方式。

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吃喝拉撒,上班下班,逛街购物,看电影,听音乐……都是生活。

生活方式与人的寿命密切相关。

什么才叫好的生活方式?这可没准儿!大鱼大肉好不好?见过一些清淡素食活得长寿的,也见过不少平生最爱吃红烧肉却活过百岁的。

什么叫好的生活方式?两条标准。

一是,按需分配。

人的身体,是比精密仪器精密千万倍的精密仪器。体内需要什么,它会自然流露,向你传递信息,这个你得信。想吃什么,说明身体需要什么。那就按需分配,吃呗。

二是,不可过度。

事情原本没有好坏之分,在某人身上好,在另一人身上可能不好。但是,即使是好事,也不能过度。

对于身体,锻炼也好,养生也罢,还是得顺其自然,悠着点儿,着急不得。凡事一过度就不好了。

物极必反。这是多少代人经验的总结。

其四、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如何,与人的寿命关系很大。广西有个巴马,中国最早出名的长寿之乡。环境好,空气好,饮水好,食物好,所以,人长寿。

粉尘环境下卖苦力的农民工,很少有长寿的。那样恶劣的环境,活到六十,已是奇迹。

以上四条,是事关长寿最重要的四个因素。

四条之中,自己能够掌握主动权的,首先是第三条,其次是第二条,再其次是第四条——环境实在恶劣,可以选择离开,当然,那得付出代价。

四条之中,最无可奈何无计可施的,是第一条,遗传基因。那是“命中注定”,没有办法的事。

有位朋友与我聊天说,他的两位同事,一位性格内向,生活十分严谨,平时很注意养生,结果,今年初去世,刚七十出头。另一位性格非常豪放,根本不管什么养生不养生,活得很是潇洒,去年底也走了,也才七十多点。

朋友闹不明白,生活方式如此不同,寿命却都差不多,到底是什么原因?

只有感叹,人生无常。

其实,这和基因有关。

当然,注意思想方法,注意生活方式,尽量生活在良好的环境,这都对寿命延长会有所助益。

所谓养生,就是在这些方面使点力而已。

然而,人的寿命,关键的关键,还在遗传基因。

回到正题,说说那位梅先生,著名养生专家,咋才活了59岁?

按照以上四条,对照对照,就会得出结论。

著名养生专家因病逝世,享年59岁:养生的根本到底在哪里?


著名养生专家因病逝世,享年59岁

原创: 平常先生 平常志

梅墨生(1960年—2019年6月14日),出生于河北,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教授、研究员。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

2019年6月14日,梅墨生因病去世。

梅先生一生注重养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育大家注意养生。享年59岁,还未到退休年龄,和中国人均寿命76岁差距一个“青春少年”的时长。他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却因为“养生大师”“太极大师”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吃瓜群众陷入无尽的思考。

早年有一个健美操教练马华早逝的事情,又被网友翻出来。当年,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成为中国健美运动的代名词和象征,后因白血病逝世,享年41岁。

有着“药中茅台”美誉的国药同仁堂,在2008年,其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年仅39岁。中药在养生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未挽留住少壮掌门人的生命。

秦始皇作为宇宙最强养生爱好者,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法,三千童男童女创造出现在的大日本子小丸子国,虽说是传闻,秦始皇享年49岁是正史。普通老百姓只要不饿死,基本也能撑到秦始皇这把年纪。

网上对于“养生”争论有三派,第一派的论调是基因决定寿命,其他徒劳;第二派的意思是生死无常,反正都会死,折腾吧,爱咋咋地;第三派是我的观点,怕死不是养生,惜命才是养生。

在这用梅先生假设,并无冒犯之意,只是举例说明。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显示40岁时肠癌爆发,结果梅先生自己养生得当,多活19年,直到59岁才因肠癌逝世,算不算养生的功劳?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显示到80岁出现肠癌,结果梅先生过度养生,长期过度服用保健品,长期反自然规律的对待身体,减少了21年寿命,这是不是养生的害处?

以上两个假如说明了养生利弊难料,那些养生专家和养生达人是如何很坚定的认为养生只有好处?站在反方的人,拿出了很多例子说明胡吃海喝抽烟喝酒活到99的案例,最著名的是张学良,过百岁。

养生到底好不好?很难说,但是长期用保健品肯定不好!

现代社会,科技已经较为发达了,大家都学过基础科学的常识。那些所谓的保健品,打着营养、无毒副作用的旗号,却难超越能量守恒,那些过度集中的元素进入体,破坏体内自己的能量平衡,怎么可能没有副作用?平常饮食均衡,就已经满足了对各类营养的需求。比如,虽然维生素的副作用很少,超出计量单位的补充,长期破坏体内的生态平衡,医生说是安全范围,但医学真的到了读懂人体的层面吗?只是现有眼界制定的标准而已。你以为的无害,只是现在无法评估评估真实危害。

绝大部分养生者都不是在养生,更多是因为怕死,所以长期固定生命格式,而生命真的会根据人的意志发展吗?统计学里的百岁老人,99.99%的人并没有养生概念,只是活着活着怎么还没死,然后编造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长寿秘诀”,安慰怕死的人有方法多活几年。

今天往前推算100年,1919年前后出生的百岁老人,从1919年到1980年,长达半个多世纪都生活在饥寒交迫穷困潦倒之中,他们活到60岁才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之前哪有功夫养生?怎么解释又活了40年?甚至未来更长寿。

我所理解的养生,绝对不是保命,而是惜命。

三餐七分饱,稍微准时准点,别饿死,别撑死,体内减少生理对抗,至少消化系统减少了患病概率。养生人士动不动就是辟谷绝食、坐禅修行,意志上可能自嗨了,但是生理累不累?微观上有没有异常,只有他们的身体知道。

能吃的不能吃的,稍微都尝试一点点,别克制,别贪嘴,身体对于营养元素和毒素有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免疫,才能张弛有度、进退有序。养生人士迷信营养,相信自然健康无副作用,水喝多了都有副作用,何况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大丸子小粒子。

运动多了并不仅是提高生理机能,同时也加速身体老化。养生达人、健美大神们看看,自然界里长寿的动物都有哪些?其实大部分都是运动量很小的动物,比如:龟、鹤。看看那些长寿老人,几个是运动健将?反观运动员的平均寿命,赢不了正常老百姓。

大家都是躺着来到世界,别想站着回去。能多睡就多睡,睡觉降低新陈代谢,身体损耗自然减少。也别睡的昏天黑地,困了就补充睡眠,醒了就起床该干什么干什么。养生如果要查黄历看星辰,想想就可笑,你的生理状态和别人的不同,怎么照搬执行?违背自己的身体,身体会有不良反应,只是积累到哪个时间点爆发而已。

世间除了生死,哪件不是小事?你计较了,它就存在;你不计较,它就是个泡泡。心情舒畅,减少条条框框,没烦恼,身体好,这是古话,千百年来的智慧。养生人士给自己制定的条条框框,看似对自己有益,为了维持框框,却要违背生理需要、违背自然规律、违背人性、违背各种本该随意的状态。你不想早逝?身体会自己早逝。

说了这么多废话,养生就是放飞自我,顺应自我。高矮胖瘦喜怒哀乐,别绷着自己,开心就好。人,生来可能不平等,但是,死是人人平等的,别作死,适可而止。

(王玉龙编辑)

国学大师的另类养生,值得推荐


讲个真实的故事给各位分享:

2002年的某天晚上,央视四频道《人物》栏目播放的名人访谈。受访者是才高八斗的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

文老来到台上坐定,仙风道骨模样。

主持人问:文老您今年高寿?

文老:46。

主持人:您这样的一位老人,怎么才46岁呢?

文老:哦!我不怎么注意自己的年龄。要说年龄,我早以“公岁“计算了,我今年46“公岁“。

也就是说,当年文怀沙92岁。

在聊到人生观时,文老说,我心中所想,都是那些美好的东西。我愿意看的,也都是那些美好的东西。

他说,我解放前坐过国民党的牢,文革中又坐过共产党的牢,可谓历经磨难。可是,我从来不把那些倒霉的事放在心上,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他讲了两个故事:

一次,他手上生了一个疔疮,必须做手术,从骨头上把疮毒刮除。在301医院,手术前两位护士来给他打麻药。他一抬头,发现两位护士貌若天仙,于是对她们说:“我有个请求,别给我打麻药,等会儿医生给我做手术时,请求你们二位美女就站在我眼前“。

俗话说“十指连心疼“,手指头被切开,然后用手术刀在骨头上刮除疮毒,文老痛得内衣全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两眼始终盯着两位美女,终于在不做麻醉的情况下完成了手术。

还有一个故事更精彩。

有一年,他生病住院,专家给他全面检查后,告诉他,肝癌晚期,已经肝硬化。他问专家,如此还能活多久,专家说最多一两个月。

文老听后沉默了,他忽然用手在大腿上掐了一把,感觉很疼,心想:我的知觉还这么好,怎么可能最多两个月生命就结束了呢?

想到此,他突然放声狂笑。医生护士吓坏了,以为文老听说来日无多,吓出神经病来了。

文老笑毕,坦然地对医生说,给我开些药,立即办理出院手续!

文老出院后,携同夫人离开了家门,离开了北京。他完全忘却了面前的死亡之路,陶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流连忘返。两个月的生存极限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当两位老人回到北京,文老再去301医院检查时,奇迹发生了,文老的肝癌病灶不见了!

由此文老更加坚信:乐观的心态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看了那场访谈之后,十几年来,我一直十分崇拜文怀沙老人,把文怀沙老先生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视为自己的座右铭!

斗转星移,转眼16年过去了。前几天,我带着好奇心在网上搜索了“文怀沙“,奇迹再次发生:文老不仅以108岁的高龄仍然健在,而且活出了新的感悟。

他在那次访谈中,他有两段精彩经典的句子,值得回味:

1,

少要沉稳老要狂

少时不稳小流氓

老来不狂病殃殃

2,

多吃肥肉多喝酒

多与异性交朋友

最少活过九十九

他说,他之所以健康长寿,得益于每天吃下两粒药:早上一粒叫“知足“,晚上一粒叫“感恩“。因此,和包括邻居在内的任何人都友善相处,心中只有阳光,没有烦恼,人也就不觉得老了。

愿我的亲人和朋友都能像文怀沙老人一样,早上一粒“知足“,晚上一粒“感恩“,忘却年龄,忘却烦恼,快乐健康地活着!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2养生常识频道《养生大师59岁离世,你还相信养生“神话”吗?》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大闸蟹死了还能吃吗”专题供您欣赏!

养生大师59岁离世,你还相信养生“神话”吗?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