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庄子饮食养生之道 > 导航 > 庄子饮食养生之道

《庄子养生主》随感之二庄子想说什么

庄子饮食养生之道。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正确有效的养生常识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养生主》随感之二庄子想说什么”,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养生主》——庄子想说什么

养生主,题目,有两种读法:养生·主,养·生主。前者是说养护生命的纲领要诀方法,后者是说养护生命的根本,什么是生命的根本,怎么养护。前者是方法,是过程,后者是目的,结果。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主旨皆非是强身健体,而是强调肉体生命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构建在肉体生命之上的——生命的价值,亦即人生的意义。在本文,庄子不仅谈到广义上的生命的价值,也坦露了自己的心声——什么心声?

作为新道家学派的创立者,(庄子的道与老子的道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故而称之为或自诩为新道家学派的创立者),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学说,如何看待自己的学说与自己的关系,——自信?怀疑?抑或兼而?是以为《养生主》。

古今中外,任何一学说的创立者,无不是希望其学说遍地开花流传百世,并无不为此殚精竭虑奔走呼号。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孔子孟子等人,墨家有墨子及其弟子,法家有韩非子,其他还有兵家纵横家之类,粉墨登场,尽情表演,或为名或为利或为学说,三者纠缠,难以分清。其下场又如何呢?或名利双收,或无人理睬,名利双收者身首异处,无人理睬者黯然神伤。对于一门学说,能显之于当世最好,不能显之于当世便求传之于后世,孔孟之儒家便是如此。而若想传之于后世,则须有能承前继后的传人。儒家若没有孟子董仲舒,便不会有两千多年的绵延不绝。古今中外,有多少思想家,有多少学说,消失湮灭沉寂在那历史长河里,难道是那些思想家没有智慧?难道是那些学说没有价值?不是,只是没有传人,没有好的传人,来传承来发扬来广大。庄子不知道吗,当然知道,这就是庄子不能释然之所在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这是《养生主》的第二节,又叫“庖丁解牛。”

不要以为庖丁解了一头牛的肉体,不要以为文惠君说了一句“我知道怎么养生了”,就认为《养生主》是在教你强身健体,教你做体操,教你练气功,没有的事。庄子从来就没把肉体生命放在眼里,就从来没把它当回事,《庄子》通篇都这么说,唯独这篇例外?如果不是,那文惠君所说的“吾得养生”又是什么意思?

就像庄子的生命不单单是他的生命——肉体生命,文惠君的生命也不单单是他的肉体生命,他的生命关系着他的家庭,他的家族,他的国家他的臣民。如果他的家庭崩溃了,他的家族衰败了,他的国家灭亡了,他的肉体生命还会存在吗?即使存在,即使身强力壮,一顿饭能吃一头牛,又能如何?难道这就是养生吗?不是!君王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他的国家,君王最好的养生就是国富民强。就像一个医生最好的养生是治愈病人,一个教师最好的养生是教好学生,而最好的屠夫就是那庖丁。在本节,庄子还暗地里表达了另一层意思。道,亦即庄子的学说,放之四海而皆准,小可解牛,——庖丁以“道”解牛,若无刀而牛自解,大可治国——文惠君以“道”治国,若无功而国自治。治国若解牛,养生即治国。

庄子在此表达了一下对其学说的自信,以及表现了一下其学说的普遍性,优越性,实用性。虽表面上对“货于帝王家”满不在乎,开篇即说“不为”,但内心里还是隐隐渴望。

欢迎关注转发

延伸阅读

庄子 逍遥物外 大道养生


智者与生活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默契。诸葛亮的“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是文人清幽淡雅的知足常乐;“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是隐者心中那最美丽的安然自守;“布衣桑饭, 可乐终身”是田园牧歌式的与世无争……这些都与战国时代庄子的智慧遥相呼应。

世人熟知的"庄周梦蝶"的故事, 优美浪漫, 亦真亦幻, 充满了哲理思辨色彩。这个故事记述在《庄子》一书中, 此书虽然是一部哲学著作, 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养生学方面的内容, 尤为后代所重。

法于“道”为养生之首要

庄子认为“道”是一种必然性, 万事万物只能遵循着这种必然性而运动变化, 人也必须顺应此自然规律, 不能逆势而行, 养生首先就要法“道”, 要“因固自然”“依乎天理”。

“庖丁解牛”这个故事非常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 当庖丁“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的时候, 他是一个能顺应自然之理的成功者, 他的成功和自信, 最终使得文惠君俯首称是:“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得养生焉。”

中国传统医学的养生思想也强调“天人合一”, 是指顺应自然, 依天理而存世。《黄帝内经》曰“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养生必须法“道”, 这是十分重要的。现代人养生, 往往违背生命和自然规律, 强调逆势而动, 人定胜天, 追求各种形式的保健, 注重医疗的过分干预等等, 最终常常困于形式, 分不清生命中的主从轻重, 从而迷失了自我。

庄子妻子去世, 惠子来吊丧, 看到庄子随意而坐, 还敲着盆子唱歌, 惠子指责他为什么不哭而歌?庄子坦然道:她刚死的时候, 我怎能不悲伤呢?可是想到她起初本没有生命, 没有形体, 还没有气息。在恍恍惚惚之间变化而有了气息, 气息幻化出了形体, 形体生成了生命。如今又变成了死亡, 如同春夏秋冬一样。我鼓盆而歌, 是欢送我的妻子重新回到自然, 所以我不哭。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如同春天去了, 夏天来了一样, 是阴阳之气运动的自然过程, 庄子面对生与死洒脱的态度, 乃是对生命更深层次的尊重和理解, 澄清生活中的浮躁与喧嚣, 回归生命的本与真, 乃是对妻子最深的思念, 最厚的情意。

在生死问题上患得患失、忧惧失措, 反不利于养生

《庄子》一书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集中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左图为《庄子》书影, 明刊本,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道”也表现在他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上, 生是死的同类, 死是生的开始, 这种变化是生命的规律。只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才能坦然面对死亡。《庄子·大宗师》说:“不知悦生, 不知恶死。”世俗之人无不贪生怕死, 对于生死问题患得患失, 忧惧失措, 反而不利于养生。

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态度, 就是要安命, 达生。“达生之情者, 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 不务命之所务”。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会去追求生命中不重要的东西, 旷达的态度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 不慕名利, “安时处顺”, 内心安宁。只有超越了生死, 做到“齐生死”“万物一”, 才能使心志宁静, 最终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这也是道家“无为无不为”思想的深刻表现。

“清静无为”并非无所作为, 而是适其自然, 做到“无为无不为”

庄子崇尚“清静无为”, 认为养生要做到“恬淡虚无, 精神内守”,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 于我心皆如镜照影, 毫无所扰, 这样神清气宁, 守精不妄, 生命之元得以保存, 养生的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

面对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 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无穷尽的消费等, 刺激着人们的各种欲望。这又如何做到“恬淡虚无, 精神内守”呢?这就要“忘我”“无欲”, 庄子认为:贵、富、显、严、名、利六者, 容易扰乱人的意志;容、动、色、理、气、意六者, 容易束缚人的心灵;恶、欲、喜、怒、哀、乐六者, 容易影响人的品德;去、就、取、予、知、能六者, 容易阻塞人的大道。“此四六者, 不荡胸中则正, 正则静, 静则明, 明则虚, 虚则无为而不为也。”没有了食、色、名、利等欲望, 才能志定神安, 才能“静然”, “静则无为, 无为则俞俞, 俞俞者忧患不能处, 年寿长矣。”恬淡无为, 宠辱不惊, 行动循乎自然, 保持心态宁静, 真正做到不忧、不怒、不惧、不怨、随遇而安, 能保证体内气血通畅, 脏腑和调, 健康不病。

所以, 《庄子·天道》强调,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当然, “清静无为”也并非无所作为, 而是适其自然, 顺应客观规律, “无为无不为”。

养生的基本手段——导引吐纳、心斋、坐忘

除了强调清静养身以外, 庄子又提出了导引吐纳、心斋、坐忘等几种具体的养生方法。

《庄子·齐物论》描写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仰天而嘘”, 面部仰天, 慢慢地呵气, 也是在做导引吐纳。“至人之呼吸以踵”“神以守形”等, 也与气功集中意念以调节呼吸有关。

《庄子·人间世》中有“心斋”一法,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 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 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 心止于符。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

“心斋”作为一种养生的方法, 要求排除外界干扰, 保持宁静内守, 虚而待物。简单来说, 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 去除一切杂念。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默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孔子的学生颜回练功时, 就达到了”坐忘”的境地。

“坐忘”相当于静坐, 要求放松肢体, 排除杂念, 以达到忘我的境界。静坐“其容寂, 其顺颊”, 可以感知气息“凄然似秋, 暖然似春, ”即体内气流象秋天一样清肃, 象春天一样温暖。而在人体发生疾病后, 庄子也强调静养, 心里宁静安然, 不忧于病, 不杂于心, 轻松自如, 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此外, 乐观豁达、节制食色对于养生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庄子·盗跖》云:“今吾告子以人之情, 目欲视色, 耳欲听声, 口欲察味, 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 中寿八十, 下寿六十, 除病瘐死丧忧患, 其中开口大笑者, 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庄子还形象地比喻道, 生活在草泽中的野鸡, 走十步才啄到一口食, 走百步才饮到一口水, 逍遥自得, 乐观无比, 因之得以保生;而养在笼中的鸟儿, 神态虽然旺盛, 饮食虽然充实, 但意志消沉, 不得自乐, 因而难以全生。

庄子将酒色过度视为养生的畏途, 酒色过度是养生的大忌。即使是骏马, 也经受不起漫无休止的驰骋, 只有节制口腹之欲, 美色之欲, 才能长命百岁。人之生也有穷, 而人之欲也无穷, 如果不节制欲望, 很难能达到养生保命的目的。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权,请私信联系,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庄子》告诉你,什么是天道高远,人心逍遥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关于养生常识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庄子》告诉你,什么是天道高远,人心逍遥”,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01

安常处顺

出处:《庄子·养生主》

释义:原指顺应自然便无所牵累,逍遥自在。后指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

感悟:庄子眼里的养生就是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进补或者修炼。

明白的人懂得放弃,心安理得;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处之泰然;睿智的人懂得超脱,随遇而安。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就能摆脱诸多烦恼和痛苦。

02

安危相易

出处:《庄子·则阳》

释义: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感悟:人生中的平安与艰难,顺境与逆境都是辩证的,常常互相转化,顺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顺境就会慢慢变成逆境;逆境中若能小心谨慎,变被动为主动,逆境也会慢慢变成顺境。

人生也没有真正的绝境,有个词叫“绝处逢生”,绝境可以使一个人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常规,书写不曾想过的神话。

03

白驹过隙

出处:《庄子·知北游》

释义:比喻时光过得很快,好像在缝隙中窥见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

感悟: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人生如梦,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每个人都有一丛花开在心底,纵使白驹过隙,岁月老去,依然会花香满衣!

04

不系之舟

出处:《庄子·列御寇》

释义:比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感悟:庄子形象地把逍遥人生比喻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达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无约束的,济公和尚不守戒律,喝酒吃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05

不淫之度

出处:《庄子·达生》

释义:这里的“淫”是过分的意思。安于自然,止于所应受之分,没有过度的要求。

感悟:“人生贵适宜。”懂得适度,见好就收。曾国藩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做人只图自己一时风光,结果一败涂地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

06

巢林一枝

出处:《庄子·逍遥游》

释义:鸟在树林筑巢只用一根树枝,比喻有居住之地就满足了。

感悟: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不管拥有多少物质,一个人睡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吃也就一日三餐,仅此而已,所以人贵在知足。

07

从容无为

出处:《庄子·在宥》

释义:指听其自然,不妄加人为的力量。

感悟:天地看似“无为”,却化育万物。“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干,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08

大人无己

出处:《庄子·秋水》

释义:“大人”指超脱了常人物欲的,道家所说的“真人”。“大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

感悟:众生一体,爱别人也就是爱自己。人与天道融合,也就是容纳他人,接纳芜杂世俗之事而不会心存芥蒂。

09

道在屎溺

出处:《庄子·知北游》

释义:指宇宙精神的本原无所不在,甚至存于最卑微的东西中。

感悟:道无处不在,世间万物,不分贵贱高低,都体现道本身。

10

得心应手

出处:《庄子·天道》

释义: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就自然顺手。形容技术纯熟,运用自如。

感悟:技巧来源于心灵对道的体悟和把握,通常说“以艺求道”,所有技术、艺术最终都要达到“得道”的境界才算完美。

11

得意忘言

出处:《庄子·外物》

释义:领会了意旨,就不再需要语言。后指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感悟:登舟舍筏,得鱼忘筌,一些东西,包括语言只是追求道的工具,一旦达到新的境界,原来的工具就应该舍弃,因为工具仅仅是工具本身,不是道。

12

断鹤续凫

出处:《庄子·骈拇》

释义:截断鹤的腿来接长野鸭的腿。比喻做事违反自然规律。

感悟:把鹤的腿截短,把野鸭的腿接长,都是破坏了它们的自然本性,对两者都是伤害,腿长的与腿短的都符合自然,都各有所用,人为的改变只能破坏事物原有的自然状态,带来危害。

13

对牛弹琴

出处:《庄子·齐物论》

释义: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讲内行话,有轻视对方之意。

感悟:“路逢剑客需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有人炖了燕窝熊掌,送给大象进食,大象一鼻子将其摔出丈二之远。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千万莫对牛弹琴。

14

非愚则诬

出处:《庄子·秋水》

释义:不是愚蠢,便是故意欺骗。

感悟:世界上正是因为有愚蠢,才给欺骗提供了市场。骗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人性的优点,善良,怜悯,同情心等等;一种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欲望,贪婪,占小便宜等等。

15

肝胆楚越

出处:《庄子·德充符》

释义:比喻地处很近,但关系疏远,甚至敌对。

感悟:庄子说,如果以“同”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整个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如果以“异”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肝和胆就像楚国和越国一样疏远。

世界到底如何,完全取决于不同的心态和观看方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6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释义: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

感悟:学习总离不开模仿这个阶段,但是最终要超越这个阶段,比如中国的产品技术不能只是一味地“山寨”,应该创新,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17

颔下之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

释义:指骊龙颔下的珍珠,比喻难得的宝物。

感悟:龙的颔下有珍珠,取来固然是无价之宝,但是龙的颔下也有危险。世间都是居高位往往高处不胜寒,获厚利常常有灾害伴随,切勿贪慕利益而忘了风险!

18

畸人侔天

出处:《庄子·大宗师》

释义:形容为人清高,不合流俗。

感悟:庄子所说的“畸人”是通于天道自然,而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畸人”或许受俗人排斥,却获得了生命性灵的自由与完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19

交淡若水

出处:《庄子·山木》

释义: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看上去平淡,不求表面的亲近。

感悟:“君子之交淡如水。”愉快地相互欣赏,忙的时候放在一边,有空的时候搞个聚会,需要的时候打个招呼,朋友就是这么简单。

20

井底之蛙

出处:《庄子·秋水》

释义: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般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

感悟:人的见识受他生活的环境与所受的教育影响,这是人的局限性,反过来说,人注定是有局限性的,不如就做一只“井底之蛙”。

不去理会纷纷扰扰、繁乱的世界,无欲无求,难得有一方自己的净土,难得有属于自己的心境,像青蛙一样看看蓝天,找找北极星在哪里,而不进则退的生活让人感觉很疲惫,没有反思的时间,没有停顿的一刻。

其实人就算不做“井底之蛙”,也不必成为“井外之蛙”,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找到和谐生活的方法,你就是幸福的!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庄子20个成语,你知道多少?


庄子20个成语,你知道多少?

《庄子》采用大量轶事与寓言故事,想象奇幻,结构灵活,意境开阔。而这20个成语正是《庄子》一书的精髓所在,窥一斑而知全豹。

1、安常处顺——《庄子·养生主》

庄子眼里的养生就是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进补或者修炼。

明白的人懂得放弃,心安理得;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处之泰然;睿智的人懂得超脱,随遇而安。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就能摆脱诸多烦恼和痛苦。

2、安危相易 ——《庄子·则阳》

人生中的平安与艰难,顺境与逆境都是辩证的,常常互相转化,顺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顺境也会慢慢变成逆境。

有个词叫“绝处逢生”,绝境可以使一个人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常规,书写不曾想过的神话。

3、白驹过隙——《庄子·知北游》

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好像在缝隙中窥见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人生如梦,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每个人都有一丛花开在心底,纵使白驹过隙,岁月老去,依然会花香满衣!

4、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

庄子形象地把逍遥人生比喻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达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无约束的。济公和尚不守戒律,喝酒吃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5、不淫之度——《庄子·达生》

“淫”是过分的意思,安于自然,止于所应受之分,没有过度的要求。

“人生贵适宜。”懂得适度,见好就收。曾国藩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做人只图自己一时风光,结果一败涂地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

6、巢林一枝——《庄子·逍遥游》

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不管拥有多少物质,一个人睡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吃也就一日三餐,仅此而已。

7、从容无为——《庄子·在宥》

天地看似“无为”,却化育万物。“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干,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8、大人无己——《庄子·秋水》

“大人”已经超脱了常人物欲,和道家所说的“真人”相似。众生一体,爱别人也就是爱自己。人与天道融合,也就是容纳他人,接纳芜杂世俗之事而不会心存芥蒂。

9、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

宇宙精神的本原无所不在,甚至存于最卑微的东西中。道无处不在,世间万物,不分贵贱高低,都体现道本身。每一个生物值得爱护,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

10、得心应手——《庄子·天道》

技巧来源于心灵对道的体悟和把握,通常说“以艺求道”,所有技术、艺术最终都要达到“得道”的境界才算完美。

11、得意忘言——《庄子·外物》

登舟舍筏,得鱼忘筌,一些东西,包括语言只是追求道的工具,一旦达到新的境界,原来的工具就应该舍弃。因为工具仅仅是工具本身,不是道。

12、断鹤续凫——《庄子·骈拇》

把鹤的腿截短,把野鸭的腿接长,都是破坏了它们的自然本性,对两者都是伤害,腿长的与腿短的都符合自然,都各有所用,人为的改变只能破坏事物原有的自然状态,带来危害。

13、对牛弹琴——《庄子·齐物论》

“路逢剑客需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有人炖了燕窝熊掌,送给大象进食,大象一鼻子将其摔出丈二之远。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千万莫对牛弹琴。

14、非愚则诬 ——《庄子·秋水》

世界上正是因为有愚蠢,才给欺骗提供了市场。骗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人性的优点,善良,怜悯,同情心等等;一种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欲望,贪婪,占小便宜等等。

15、肝胆楚越——《庄子·德充符》

庄子说,如果以“同”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整个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如果以“异”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肝和胆就像楚国和越国一样疏远。

世界到底如何,完全取决于不同的心态和观看方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6、邯郸学步——《庄子·秋水》

学习离不开模仿阶段,但最终要超越这个阶段。我国的产品技术如果只停留在一味地“山寨”,又怎么能打开国门,走出世界?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为本”。

17、颔下之珠——《庄子·列御寇》

龙的颔下有珍珠,取来固然是无价之宝,但是龙的颔下也有危险。世间都是居高位往往高处不胜寒,获厚利常常有灾害伴随,切勿贪慕利益而忘了风险!

18、畸人侔天——《庄子·大宗师》

“畸人”或许受俗人排斥,与世俗格格不入,却获得了生命性灵的自由与完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有时候,和别人保持一致还挺可怕的,因为世界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出自己的精彩,很重要。

19、交淡若水——《庄子·山木》

“君子之交淡如水”。愉快地相互欣赏,忙的时候放在一边,有空的时候搞个聚会,需要的时候打个招呼,朋友就是这么简单。

20、井底之蛙——《庄子·秋水》

人的见识受他生活的环境与所受的教育影响,这是人的局限性,反过来说,人注定是有局限性的,不如就做一只“井底之蛙”。

不去理会纷纷扰扰、繁乱的世界,无欲无求,难得有属于自己的心境,像青蛙一样看看蓝天。

2019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佳句积累:庄子名言10则


1. 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解释】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解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解释】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4.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解释】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5.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解释】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解释】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7.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解释】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8.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解释】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9.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解释】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10.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解释】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养生厨房】四大营养元素食物排行榜之二——维生素C排行榜


本周正在进行“全国营养周”,《养生厨房》携手北京疾控中心,继续为大家带来四大营养元素食物排行榜!今天的第二大榜单是“又强悍又脆弱的”维生素C排行榜,那么前10名的果蔬究竟是什么呢?今天采用榜单的前三名做了一道方便饭。到底方便在哪里?又有哪些食材是出乎您意料的呢?接下来就走进金龙鱼1:1:1带来的《养生厨房》去了解一下吧!

【食材】

米饭、柿子椒、豌豆苗、芥蓝

【专家】

沙怡梅 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技师

何亮 中国烹饪大师

制 作 步 骤

1

锅中热油,炒散鸡蛋,放入胡萝卜和青豆;

2

放入米饭,淋上酱油,盖盖焖制30~45秒,再炒散;

3

最后下入芥蓝和豌豆苗,放入改刀好的柿子椒里即可装盘。

养生秘诀秘方大全(二)


欢迎点击头像关注世纪人物杂志,每日新鲜资讯、大量干货送上!

在昨天的文章中,中医养生提到:人要善生,先要知道爱护身体,爱护身体的人才会注重修身,修身的人才会治心,治心才能够养心。

养生法的后面就是养心法。(关于养生法可以点击头像关注账户昨日动态)

●养心法

心为人的精神、理智与一切行动之主宰,养心之道在平静,静可以养成,心静如水不忧,久而澄清,洞见其底,静可以固元气,元气固则万病不生,寿命长。一有妄念则神驰以外,良冲突则气散于内,血随气行,营节昏乱,于是百病相攻,屏息妄念,节制冲动,就没有这些毛病,所以说:“心静可以通神明。”

●导引法

1、闭目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解说:眼睛半闭,盘跌而坐,而手指交叉握着,放在颈后,作九次呼吸,不要令耳听到,再用两手掩住两耳,以第二指压中指,以中指弹击后脑左右各二十四次,这时的呼吸声也不可让耳朵听到。

2、微摆憾天柱

解说:向左向右摆头,眼睛顾盼,肩膊随动,各二十四次,手要握固。

3、赤龙搅水混,津液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解说:赤龙者,舌也,以舌头搅口齿和左右颊内壁,待津液生,分三口作汩汩声厕因下,则犹如虎奔。

4、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解说:用熏吸清气,停一会儿,把手搓得极热,鼻子徐徐放气,用手心摩精门,即腰后外肾,摩完了后收回来握固。

5、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辅。

解说:闭住口鼻不使出气,想着用心火下烧丹田,感到热极时,接着做后面左右转的动作。

6、左右转

解说:勾着头,左右单关、双关各三十次,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八脉,鼻户吸清气闭一会儿。

7、两脚放舒伸,仪手双虚托。

解说:两脚放直,仪手相交,向上托三次或九次。

8、低头攀足频。

解说:身体端坐,弯下头去,两手伸向前去攀脚,作十三次。

9、以候逆水上,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沮沮响,百脉自调匀,河车般动讫,发为遍烧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逆,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环第次转,八卦是良因。

解说:要喉中口内生津液而未生,再用舌头急舐口腔内部牙齿,取口水吞36如前法,百脉调匀后摆肩膀和身体24,再转24次,愈着丹田的火自下而上遍烧全身体,想的时候口和鼻子都闭气一会儿。

诀曰:其法于甲子日的半夜子时起来,开始做的时候口中不要出气,只有鼻孔微微呼出清气,每日子午前各做一次,或昼夜共做三次,久而自知疾病尽除,断觉身轻,若能助练有恒,则离侧道不远了。

明天将跟大家继续分享养生其他秘方,请点击头像持续关注,让我们健康同行!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庄子养生主》随感之二庄子想说什么》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庄子饮食养生之道”专题供您欣赏!

《庄子养生主》随感之二庄子想说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