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黄帝内经谈养生 > 导航 > 黄帝内经谈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谈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谈养生。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正确有效的四季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黄帝内经·素问》谈夏季养生》,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身体表面。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也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理论中认为

“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古话说心静自然凉

在中医里把人体的五种情志——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五脏,并由心统领。黄帝内经之《灵枢·灵兰秘典》中这样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句话是把五脏中的心比成一个国家的君主,掌控着人体的心神与情志。

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根据中医理论里的天人相应,盛夏的自然之火与体内的心火可以相互影响。烈日酷暑,容易使人心烦意躁;而躁动不宁的心绪,可以使人更觉暑热难挡。此外,“五志过极皆化火”,也就是说五种情志过度都可以化火。心属火,情志之火都可以波及到心。因此在盛夏期间,我们应当做到“使志无怒”,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静养心神。就像嵇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减少,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正是我们所说到的“心静自然凉”。

健康是一种习惯

夏天吃什么好?

中医营养学认为,夏天饮食因温凉有度,健脾护胃。小孩或年轻人在酷暑时,往往对凉饮、冷饮情有独钟。却不知日复一日地冷饮食寒,会慢慢地损伤脾胃之气,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就会容易出现胃痛、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因此,夏季进食应以温为宜,不宜过食寒凉。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的源泉。一旦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会引起全身各脏器的病变。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还提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夏季也可多食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夏天心、脾、胃三脏腑最容易受损,应当格外注重这三脏器的饮食调补,可食用薏仁、芡实、山药等以健脾养胃。其原因在于,夏天易多汗,而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导致心气不足、气津两亏。为此,我们可有选择性地食用一些酸味之品,如乌梅、五味子煎汤代茶等,它们非但可补气,还能生津止渴。

因此健康养生是一种习惯,药石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延伸阅读

黄帝内经2020冬季养生


1、黄帝内经2020冬季养生

2020冬季3个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动物冬眠,水面结冰,这就是冬藏),这时节人要早点睡觉,太阳出来再起来,以便顺应大自然的冬“藏”之机。在五脏中肾主水,对应的季节是2020冬季,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就是伤了阳气,若人们在冬天伤了阳气就是伤了肾。如果冬天没有藏好,到了春天就会腿没有劲,抽筋、半身不遂等,这都属于痿症,冬天肾水没有藏住,春天就会出现痿症、肝病、筋脉松弛等。厥就是四肢冰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够,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从冬天来。如果冬天没有养好,给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了。

2、黄帝内经的内容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生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刺灸熨、导引、按挢,以及五运六气等等学说莫不赅备,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历代医家均将其奉为圭臬。除医学理论外,又广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算、哲学等许多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说成我国先秦时代的百科全书。

3、黄帝内经的主要贡献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的历史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

黄帝内经的2020冬季养生法则有什么

1、经常通风

冬天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苷,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苷,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深夜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2、多吃坚果

秋2020冬季,各种坚果纷纷登场,平时多吃一点,对身体具有很好的补益养生作用。由于产量最大、分布地区最广、营养口感俱佳,榛子、核桃、杏仁和腰果是所有坚果中的佼佼者,被誉为“世界四大坚果”。

3、多吃萝卜预防疾病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萝卜的养生、保健、药用效应与茶有着相融之处。

2020冬季养生食疗方子有什么

2020冬季养生食疗方一:小米枣仁粥

材料:小米、枣仁适量。

做法:将小米加水煮粥至将熟,加入酸枣仁,搅匀煮开即可。每日早晚各一次,加蜂蜜温服。

功效:小米本身具有和胃安眠、滋阴养血的功能,尤其适合2020冬季怕冷的虚寒体质者,其富含的B族维生素还具有防治消化不良及预防秋2020冬季节口角生疮的功效。

2020冬季养生食疗方二:复合黑芝麻糊

材料:桑葚40克、黑芝麻60克。

做法:桑葚、黑芝麻洗净后一起放入榨汁机里打碎。大米洗净,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然后加入磨好的黑芝麻碎,搅拌均匀,再稍煮片刻,最后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进入2020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得干燥,加上人们为了驱寒,多喜食辛辣食物,运动减少,补水不及时,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肠燥,诱发便秘。黑芝麻富含油 脂与食物纤维素,促进肠蠕动,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中国药典》记载,黑芝麻能“益精血,润肠燥”,因此它不但润燥,还兼具补肾阴的功效。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立春雨水)


立春助阳生发
(公历2月3-5日)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陟负冰

[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
[忌]吹风,刺激性食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字具有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春季,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时间变长了,天气也开始暖和了。
立春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习俗。据文献记载,在周朝,立春这一天,周天子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东方的八里之郊去迎接春神祭芒神。后来演变成了官员之间的互拜。而打春,则是鞭打春牛,意为鼓励农耕。咬春主要是嚼萝卜吃春饼。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俗话说:打春冻人不冻水,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力减弱,应要注意保暖。《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

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
初春时节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此时的人体犹如刚刚发芽的幼苗,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外走了,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发散,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人体则表现出咽喉干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所以立春后,我们应该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帮助体内的阳气进行发散,防止内热的产生。
什么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发散体内的阳气呢?适当地吃一些能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等生发性的食物,有利于肝气的疏泄。除此之外,春季最常见的生发性食物莫过于芽菜和韭菜了。
芽菜在古代被称为种生,常见的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乏对芽菜的赞美。唐朝苏颂写道:椿木,皮细肌实,嫩叶甘香可茹。赞美香椿的甘甜可口。苏东坡的诗句春社姜芽肥胜肉,说的是春天的姜芽肥硕鲜嫩,可与肉媲美。
立春吃芽菜有什么功效呢?《黄帝内经》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发是发散的意思,陈,就是陈旧的意思,《黄帝内经》把万物发芽的姿态不叫发新而叫做发陈,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这些芽的力量来帮助发散。
当然,芽菜虽好,但它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人喜欢在芽菜里面放点醋或拿它和肉一起炒,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立春吃芽菜切记两条规则:一是少放醋或不放醋,二是少放肉或不放肉。
不放醋是因为酸味的东西有抑制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宣泄生发,因此不仅仅是醋,所有带有酸味的东西,比如果汁等都应该少喝。
而不放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滋补了一个冬天的肉,到了春天还接着吃就过了。二是很多动物都是在春天产仔、哺育,为顺应天地之生气,不应杀生。
因此春天芽菜的正确吃法,以凉拌、煮汤最佳,这些吃法最能体现它幼嫩、爽口的特点。绿豆芽和黄豆芽性寒凉,在做芽菜的时候,可适量放一些辛辣、芳香、发散的调料如姜丝,以中和其寒性。而绿豆芽寒性更重,易伤胃气,所以,脾胃虚寒和患有慢性胃肠炎的人不要多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芽菜都适合生食凉拌,凉拌豆类芽菜应先煮熟后再凉拌,而香椿芽最好先用沸水焯烫5分钟左右再凉拌,而且香椿为发物,过多地食用容易诱使痼疾复发,所以慢性疾病患者应该尽量少食或不食。
除芽菜外,也可多吃些韭菜。说起韭菜,早在西周时代就被当作蔬菜食用了。《诗经尔雅》中将它等同于稻米、羔羊,韭菜不仅叶嫩可食,韭菜苔也是风味独特,韭菜花更是脆嫩可口的上等菜,被称为是菜中珍品。六朝时代,文惠太子问周颐怡什么菜最好吃,周颐怡的回答是春初早韭。而清乾隆皇帝则在春季时节,总会吩咐御厨把韭菜包肉饺作为御膳食用,可见其对于韭菜的钟爱。
韭菜和芽菜样,也属于生发性食物,其实,立春之后的韭菜也属于芽菜的一种,最为鲜美可口。《本草纲目》对于韭菜的记载是,春香、夏辣、秋苦、冬甜。因此,早春时节的韭菜最鲜嫩可口。
我们知道,韭菜有养肝功效,这是因为韭菜是辛温补阳之品。辛温就是说韭菜具有发汗解表,让毛孔恢复正常功能的功效。而补阳,则是因为韭菜被誉为补阳草,所以韭菜同时还具有补足肝阳的功能。
关于韭菜的科学吃法有多种,也可用韭菜煮猪血。猪血是养血的,两者配合食用,补血效果更佳。韭菜炒鸡蛋也是补肝肾、益气血的补阳美食。而韭菜与猪肝共炒,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健忘、失眠的患者应该多吃。
不过,韭菜虽好,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食用。易上火的人不宜多食或常吃,有腹泻和消化不良的人同样不宜食用。特别需注意的是,韭菜属于发物,体内阴虚有热和患有眼病、疮疡的人会加重病情,最好不要吃。
当然,除了韭菜,我们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在五色饮食中,青色主肝,多吃一些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能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由于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所以酸性食物应该少吃。春季,我们也不能吃油腻和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养阳忌静宜动,春季万物发陈,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应该多去户外锻炼,打打球、踢踢毽子、练练气功等,不仅能怡情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阳气疏散,减少疾病的发生。但要避免运动量过大,以致大汗淋漓。中医有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之说,流汗太多会损耗心血和阳气,而且容易诱发感冒,影响健康。
总之,立春之后的养生应顺应阳气生发的天地之气,帮助人体阳气发散,才能为健康加分。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风,是天地之气,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最常见,它是春天的主气。自然界万物的萌生都离不开春风的吹拂。我国古代诗人自然也少不了对春风的描画。如唐代白居易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唐代杜甫的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宋代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清代袁枚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等。
尽管风是春绿的信使,但《黄帝内经》中说:风者,百病之长也。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春天阳气生发,皮肤的毛孔逐渐张开,肌肤腠理变得疏松,人体内的正气抵御外部袭击的能力变弱,风邪容易钻空子。而且风邪极少单独存在,它总是与其他邪气并道而行。与寒同行称为风寒,与热同行称为风热,与湿同行称为风湿,如常见的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立春时节,寒气逼人,故多以风寒存在。所以,民间又有着春风如刀刮,死牛又瘦马的说法。
《黄帝内经》中讲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就是说当风邪侵袭人体时,人身体的上部最先受到损害。这是因为风是阳邪,它有生发、向上的特性,当风邪侵入体内后,最先受到损害的是人的头部等部位,引起头痛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等症状。尤其是出汗后,又吹冷风,风邪更会趁机而入,感冒自然不可避免。同时,因为风邪善行而数变,既能在经脉和肌肉之间肆意游走,又能上窜抵达头顶,来去迅速,变化多端,会出现游走性关节炎疼痛、皮肤风疹等病征。而且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所以,春风并非只送暖,千万不要太春风得意!

《黄帝内经》之三虚对女性的不利影响


女性由于身体的特殊性是急需要进行保健的,其中从中医角度来说,气和血是女性健康的关键所在的,气虚血弱的话,对女性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另外就是女性要保证健康的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这些都是女性养生的关键所在的,一定要注意的。

女性养生的时候,要注意三虚的问题的,一旦出现三虚就很可能导致女性身体根基不稳,对女性成长发育有着极大的印象的,因此来说,对三虚及时的进行调整是很关键的,因此来说,先天不足,后天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黄帝内经》之三虚对女性的不利影响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篇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和血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人体的形和神都离不开气血的濡养,失去了气血,就会失去精神的活动,出现衰老的表现。所以珍重养生的人们应爱护气血。

肾藏有先天父母之精,是形体成就的根本,又受后天水谷之精的濡养,形成气,中医学就把这种气称之为肾气。肾气的充足或是贫乏,对人的生长、衰老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保养肾气,也是女性养生的一个根本问题。

青春美丽谁都想要,尽管无法拽住时间不跑,但是,我们可以掌握自已的气血,可以补养自已的先天之本--肾。气血和肾都不虚了,就能使岁月游走的步履慢下来,令青春保持得更久。

女性三虚的表现

(1)女性三虚,首先可以从颜面的气色上、指甲上判定

面色淡白,没有血色,皮肤枯槁,口唇苍白无华,精神萎靡;指甲没有血色,按压后很久血液才能再次充盈。这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长期有黑眼圈,是肾虚的表现。

(2)其次从女性的例假上也能看出气血充足与否

月经量少、时间短、颜色淡,都是血虚的表现。经期提前或延后,或伴有短气倦怠、腰膝酸软,这都是气虚或肾虚的表现。

温馨提示:我们上文中,为您介绍一些一些三虚的表现和危害的,这些都是要女性倍加的重视的,对于女性来说,一定要做到猪足够的重视的,保证女性的健康和完美的外在形象是极其的重要的,对女性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也是相当的重要的。

从《黄帝内经》角度解读阴阳失调导致女性亚健康


很多的职场女性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身体上都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这样的话,对女性的日常的生活的影响是极其的严重的,中医从《黄帝内经》的角度发现,阴阳失调是导致女性亚健康的一大原因的,所以调节阴阳很是关键的。

我们可以从中医角度对亚健康问题进行解读,也就是说阴阳失调,导致人体的内循环失调,导致人们的精神失常,最终导致女性的亚健康的出现的,如果疏于调理的话,对女性的健康的影响是相当的大的,值得人们关注的。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似病非病,似健康非健康的一种机体状态,去做检查又往往查不出什么问题。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实际上就是体内阴阳失去了平衡。《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了,精沛神足了,自然就健康了。《内经素问举痛论》也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劳则耗气。放纵人的喜、怒、悲、恐、惊、思、劳等情绪,都会造成阴阳失调,会出现亚健康,会变得忧郁,很难真正平和欣慰。女性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家庭及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对女性心理及机体造成严重冲击,使女性生理功能低下而呈现亚健康状态。另外,禀赋薄弱、先天不足、久病疏于调理、劳累、早婚早育、房事不节等耗精伤肾,也可引发女性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女性虽然和平时一样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在身体上已经表现出了不健康的信号,如头晕头痛、神疲乏力、腰酸腿痛、健忘、失眠、月经不调、梦交、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反应迟钝等。

中医理论认为:亚健康状态实际上是体内阴阳失调所致,如《内经》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引起阴阳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肾之阴阳的失调。肾是人身体的根本,是元气由来的根源,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健康与否。所以,克服亚健康状态要从肾入手,调节肾之阴阳的平衡。怎么样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呢?那就要调和阴阳,培补肾元,益气固精,才能够使身体强健,延缓衰老,保持健康的状态。

其实很早的时候,对于中国人就关注了女性亚健康状态的,《黄帝内经》就表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这个就是阴阳失调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根本所在的,因此来说,值得人们的关注的,因此调节阴阳失调才是治疗亚健康的关键 。

立春节气谈养生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正是万象更新之时。立春,顾名思义,立是开始的意思,从这一天起,就拉开了春天的序幕。立春之后,白天开始逐渐变长,太阳光也越来越足,阳气开始生发,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气候阶段。
古人认为,大自然中的阴阳是交互变化的,人们要想健康,就要顺应这种阴阳变化。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肝,这个时候开始注意肝方面问题。这几天,我在医院门诊,看到一些阴虚的人前来就诊,很多人出现口腔溃疡,这就是阴虚虚火上炎,或者是虚阳浮越。阴虚的人,舌脉一般为舌红,苔薄,脉细数,有人同时口干,口渴,心烦,手脚心热。阴虚的人,往往阴液不足。立春之后,肝气要生发,正如树木要生长,人体出现阴液不足,就如树木缺水会出问题。需要事先预防,服用些滋阴的方子。
除了药物,我介绍一上食疗的方子:生地9克、制何首乌9克、猪脊骨1节。这三种食料在一起熬汤,喝汤吃肉,尽量少放花椒等调料,只放一点盐即可。一周可以吃2次,适合阴虚的人。注意天冷的时候不要饮用这个食疗汤,等天气温暖了,觉得自己的汗开始多了,就可以用。另外,不用长期吃,可以一周吃1次。生地主要滋养肾阴,制首乌滋养肝阴,两者肝肾同治。我在开方子的时候,每遇到阴虚者,或者担心药物会伤阴的,都会加入这两味药。
有人问,不是春天阳气生发吗?为什么使用滋阴的药物呢?这就是中国人的阴阳互生理论,阳气生发,要阴气做后盾。阴气不足,如同汽车的汽油不足,燃烧的时间缩短,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思维。
春天的时候,天气开始转暖,人体的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也开始不足,此时要注意防护。春天,容易流行感冒。主要是天气暖了,我们身体的阳气开始发泄,出汗多了。如若不注意,就容易感冒。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这是古代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春天万物生发,此时人也应该顺应,要保护生发之性,不能戗逆。这也是一种养心的方法,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思路去做事儿,我们的心境一定是舒畅的。赏赐别人,不罚;保护生命,不杀。这样大家都高兴,而这种高兴愉快的状态,正是肝气舒畅的状态,也正是养生的最佳状态。

《黄帝内经·素问》谈夏季养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