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如何选择红酒养生 > 导航 > 如何选择红酒养生

秋季如何选择去火中药

如何选择红酒养生。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秋季如何选择去火中药”,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秋季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内火的蓄积,很多人会选择储备一些传统的下火药用以祛除内火。养生专家提醒,虽然都是上火,但起火点不同,其表现症状也不一样。如果不按照症状盲目用药去火,很可能造成火上浇油的局面,让身体陷入更大的麻烦当中。

服用中成药去火莫超一周

如果选用中成药调理内火,一定要对症选择。心火旺盛者,可以选择导赤丹,肺火旺盛者可以选择羚羊清肺丸,调理肝火适宜使用龙胆泻肝丸,去胃火不妨试试牛黄清胃丸,虚火上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

值得提醒的是,选用中成药去火的患者,一定不能把中成药当做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用3~7天。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这类下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很多人经常使用的牛黄解毒片,长期使用还有可能造成慢性砷中毒。如果一周以后症状不能缓解,就必须就医。

调理去火首选水煎中药

对于调理去火,首选自熬中药。因为汤剂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量的增减、配伍。比如患者上火的同时还伴有脾胃虚寒,这时候配药就可以加入温性的药材以中和去火药材对脾胃的伤害,而这种效果是中成药无法达到的;如果一些年轻人嫌在家熬药麻烦、不易掌握熬法,也可以医院购买中药粉剂医院将配好的药材研磨成粉,患者只需要在家用水冲服即可。效果上跟水煎中药相差不大。

此外,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人,比如常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也可以选用金银花、蒲公英、菊花、小蓟等中草药,捣汁或熬水,连续服用一周左右。但要注意,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不宜使用。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几种类型。心火主要症状是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肺火主要是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则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胃火旺盛则往往导致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而由于肾虚导致的虚火旺盛则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调理。

ys630.coM延伸阅读

服用去火中药注意时间


秋季相对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内火的蓄积,很多人会选择储备一些传统的下火药用以祛除内火。专家提醒,虽然都是上火,但起火点不同,其表现症状也不一样。如果不按照症状盲目用药去火,很可能造成火上浇油的局面,让身体陷入更大的麻烦当中。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几种类型。心火主要症状是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肺火主要是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则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胃火旺盛则往往导致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而由于肾虚导致的虚火旺盛则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调理。

调理去火首选水煎中药

对于调理去火,首选自熬中药。因为汤剂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量的增减、配伍。比如患者上火的同时还伴有脾胃虚寒,这时候配药就可以加入温性的药材以中和去火药材对脾胃的伤害,而这种效果是中成药无法达到的;如果一些年轻人嫌在家熬药麻烦、不易掌握熬法,也可以医院购买中药粉剂医院将配好的药材研磨成粉,患者只需要在家用水冲服即可。效果上跟水煎中药相差不大。

此外,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人,比如常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也可以选用金银花、蒲公英、菊花、小蓟等中草药,捣汁或熬水,连续服用一周左右。但要注意,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不宜使用。

服用中成药去火莫超一周

如果选用中成药调理内火,一定要对症选择。心火旺盛者,可以选择导赤丹,肺火旺盛者可以选择羚羊清肺丸,调理肝火适宜使用龙胆泻肝丸,去胃火不妨试试牛黄清胃丸,虚火上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

值得提醒的是,选用中成药去火的患者,一定不能把中成药当做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用3~7天。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这类下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很多人经常使用的牛黄解毒片,长期使用还有可能造成慢性砷中毒。如果一周以后症状不能缓解,就必须就医。

春季如何下火最有效 推荐六款清热去火中药


春天来了,天气干燥,肝火旺盛,很容易引火上身。很多人开始有牙疼,耳朵响的症状。这些就表明你可能上火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常用的清热去火的中药仅供大家参考。

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的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着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着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去火中药服用不宜超一周


秋季相对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内火的蓄积,很多人会选择储备一些传统的下火药用以祛除内火。专家提醒,虽然都是上火,但起火点不同,其表现症状也不一样。如果不按照症状盲目用药去火,很可能造成火上浇油的局面,让身体陷入更大的麻烦当中。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几种类型。心火主要症状是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肺火主要是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则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胃火旺盛则往往导致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而由于肾虚导致的虚火旺盛则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来进行调理。

调理去火首选水煎中药

对于调理去火,首选自熬中药。因为汤剂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量的增减、配伍。比如患者上火的同时还伴有脾胃虚寒,这时候配药就可以加入温性的药材以中和去火药材对脾胃的伤害,而这种效果是

中成药无法达到的;如果一些年轻人嫌在家熬药麻烦、不易掌握熬法,也可以医院购买中药粉剂医院将配好的药材研磨成粉,患者只需要在家用水冲服即可。效果上跟水煎中药相差不大。

此外,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人,比如常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也可以选用金银花、蒲公英、菊花、小蓟等中草药,捣汁或熬水,连续服用一周左右。但要注意,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不宜使用。

服用中成药去火莫超一周

如果选用中成药调理内火,一定要对症选择。心火旺盛者,可以选择导赤丹,肺火旺盛者可以选择羚羊清肺丸,调理肝火适宜使用龙胆泻肝丸,去胃火不妨试试牛黄清胃丸,虚火上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

值得提醒的是,选用中成药去火的患者,一定不能把中成药当做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用3~7天。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这类下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很多人经常使用的牛黄解毒片,长期使用还有可能造成慢性砷中毒。如果一周以后症状不能缓解,就必须就医。

怎么用败火中药


平时我们感到自己上火时,都会服用一些能败火的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等。中医将这些败火药称为清热解毒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主治因火热内盛而致的口燥咽干、唇舌生疮、便秘、尿赤等症状。败火药多是由牛黄、黄芩、黄连、黄柏等性寒味苦的中药组成,有较强的泻火清热功能。凡属心肺之火、胃肠之热,都是败火药的适应症。

由于发生内热的脏腑和部位不同,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同,因此我们在服用败火药时,也应有所区别。那么,怎样对症服用败火药呢?

1、因外感未解而化热,内郁肺经所引起的咳嗽声重、痰液黄稠等症状,可选用中成药清肺抑火丸等。

2、烦热胸闷、口舌生疮,属心火炽盛之症,可选用中成药凉膈散等。

3、因饮食不节,热郁于胃所致的舌苔黄、口臭咽痛等症,可选服中成药清胃黄连片等。

4、耳鸣目赤、齿痛腮肿,是上焦火热的表现,可服用中成药牛黄上清丸或黄连上清片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感冒时总爱加服一些败火药,觉得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败火药苦寒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清火中药材


有很多人如果生活中不注意习惯或者饮食吃的非常辛辣,很容易造成上火,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吃药解决,但是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的疗效比较缓慢,而且效果也比较一般,可以选择中药材来缓解病情,中药材分为很多种,其中去火中药材有石膏、栀子、芦根等,这些都可以很有效的清火。

(一)石膏 (十分重要)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主治病证】

(1)温病气分高热。

(2)肺热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二)知母(十分重要)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主治病证】

(1)热病壮热烦渴。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

(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三)天花粉(十分重要)

【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四)栀子(十分重要)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

(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

(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五)夏枯草(十分重要)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瘰疬是指民间俗称的“疬子颈”或“老鼠疮”,中医称之为“瘰疬”,西医称它为颈淋巴结结核。

(六)芦根(重要)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

(1)热病烦渴,舌燥少津。

(2)胃热呕哕。

(3)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4)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七)竹叶(重要)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如何想选择滋补中药


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风性属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秋季为收藏季节,人体也宜收敛。故秋季药物保健法应以清润为主,辅以补养气血。

养阴滋补药在秋季,应养阴滋补肝肾,因为秋为肺所主,肺盛而肝弱,滋补肝肾,调理脏腑之间的平衡。

胡麻仁:性味甘、平,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

沙参:性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天冬:性味甘、大寒,能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麦冬:性味甘、微寒,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百合:性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玄参:性味甘、苦、寒,能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能滋肾益肝,乌须明目。

干地黄:性味甘、苦,能清热,凉血,生津,滋阴。

玉竹:性味甘、微寒,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燥热伤阴之证。

另附:益肺润燥剂

枇杷膏:由枇杷叶制成。能清肺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

雪梨膏:由大雪梨制成。能养阴润肺,清燥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二冬膏:由天冬、麦冬制成。二冬均为甘寒清润之品,都具有养阴润肺之功,但天冬功在肺肾,麦冬功在肺胃,二药合用,互相协同,相互补充,能养阴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等肺阴虚等证。

12款降火中药汤膳


白鲫煲枸杞头汤

材料:白鲫鱼一条,生姜、食用油、枸杞头、陈皮、盐、味精少许。

做法:

1. 洗净宰好的白鲫,刮去腹内黑膜,沥干水分;

2. 热锅,用一小块拍裂的姜擦一遍锅,放两汤匙油,下白鲫两面煎至微黄;

3. 枸杞头洗净;陈皮用水泡软后刮去白瓤;

4. 将8碗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功效:清热降火,清肺补虚。

枸杞头鸡骨草猪骨汤

材料:干枸杞头50克、鸡骨草50克、粉葛200克、云苓20克、蜜枣2个、猪骨500克、姜2片,盐少许。

做法:

1. 将干枸杞头、鸡骨草、云苓和蜜枣洗净,粉葛去皮切块,猪骨洗洗净切成块,汆水捞起;

2. 烧开水,放入全部材料;

3.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一个半小时;

4. 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清热祛湿。

冬瓜绿豆排骨汤

材料:排骨、冬瓜、若干,绿豆、盐、黄酒、生姜少许。

做法:

1、冬瓜切块洗净,生姜切片备用;

2、排骨洗净,加入生姜片加水大火煮开,去掉血沫子;

3、水开后加入少量黄酒、适量绿豆,小火慢煲两小时;

4、两小时后加入冬瓜,煲两小时;

5、放入少许盐,十分钟后关火即可。

功效:清热解读消暑利尿。

绿豆南瓜汤

材料:绿豆、老南瓜若干,盐适量。

做法:

1. 前一天晚上把绿豆用食量食盐腌制;

2. 将绿豆洗净;老南瓜去皮切成方块;

3. 烧水开后,下绿豆,煮2分钟后加入少许凉水;

4. 煮开后,放入南瓜块,煮至绿豆烂;

5.放入食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清暑、利尿、解毒。

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豆、黑大豆各10克,食盐少量。

做法:

1. 将三豆加入清水稍加浸泡;

2. 把三豆放入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左右;

3. 加入适量食盐,待冷却后,即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

三丝消暑汤

材料:冬瓜干、竹芋干、葛干各120克,猪瘦肉400克,鸡爪6-8只,生姜2-3片,盐、油少许。

做法:

1. 把冬瓜干、竹芋干、葛干洗净,浸泡至软后切为条块状;

2. 猪瘦肉洗净,切块,鸡爪洗净,去皮、甲;

3. 将瘦猪肉、鸡爪与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煲3个小时;

4. 加入适量盐油即可。

功效:清热解表,消暑利水,又清热下火。

老冬瓜荷叶解暑汤

材料:新鲜荷叶2块,老冬瓜500克,炒扁豆、苡仁、赤小豆、猪苓、泽泻、土茯苓、木棉花各12克,灯芯花5扎,食盐少量。

做法:

1. 老冬瓜洗净,连皮、仁切成块,其他材料洗净备用;

2. 把材料全放入煲内加足量清水,大火煲沸改用小火煲3小时;

3. 加入食盐适量即可服用。

功效:消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老冬瓜鲜荷叶绿豆汤

材料:老冬瓜1000克、鲜荷叶1/4块、绿豆1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食盐少量。

做法:

1. 将绿豆、陈皮用清水浸泡,老冬瓜洗净切厚块,生姜切丝,荷叶洗净;

2. 把1中材料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2小时;

3. 加入适量食盐便可食用。

功效:消暑解毒、清热生津。

冬瓜鲩鱼汤

材料:冬瓜一斤,鲩鱼半斤左右,料酒、精盐、葱段、姜片、生油、鸡粉、食盐适量。

做法:

1. 鲩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冬瓜去皮、瓤,切成块;

2. 起锅,加油烧热,放鱼稍煎;

3. 加入料酒、冬瓜、姜、清水,煮至鱼熟烂入味;

4. 加精盐、葱、鸡粉调味即可食用。

功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平肝,祛风、除热。

冬瓜海带薏米汤

汤料:冬瓜1斤,猪骨1.5斤,海带适量,薏米适量,蜜枣四颗,食盐少许。

做法:

1、 用水将海带浸泡;冬瓜洗净切块,薏米洗净待用;

2、 猪骨洗净切块,在开水中过一遍去掉骚味;

3、 煮开水,放入全部食材,大火煮沸后小火煲3小时;

4、 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减肥瘦身。

八宝苦瓜炖汤

材料:炒扁豆、薏米、莲子、芡实、云苓各15克、火腿30克、猪瘦肉150克、腊鸭肾1个、苦瓜400克、生姜3片(4人量)、食盐少量。

做法:

1. 将炒扁豆、薏米、莲子、芡实、云苓用水浸泡,其他材料洗净并切块;

2. 将以上材料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隔水炖2个半小时;

3. 加入食盐适量即可食用。

功效:祛暑清热、益气滋阴。

苦瓜汤

材料:苦瓜250克,瘦猪肉100克,食盐少许。

做法:

1. 将苦瓜洗净去瓤切块,瘦猪肉洗净切片;

2. 将苦瓜、瘦猪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至瘦肉熟;

3. 加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暑,明目去毒,适宜于暑热烦渴、暑疖、热痱过多、眼结膜炎等症。

孕产妇如何选择中药保健


中医药安胎保胎

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感染流产等7种。保胎主要适于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两种,因为其它流产已不能继续保胎。对前两种流产,中医要辨证使用中药。

如怀孕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腰部疼痛,小腹坠痛,两腿酸软,小便频繁,夜尿多甚至失禁者,多因肾虚所致,可服寿胎丸以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腰腹胀痛或坠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白光白浮肿,心悸气短者,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用人参9克,黄芪10克,杜仲、白芍、熟地各6克,白术5克、陈皮、甘草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出血,胎动下坠,腰腹坠痛,伴有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有黄苔者,多因血热所致,可用生地10克,熟地15克,黄芩6克,黄柏5克,白芍12克,川断9克,山药9克,甘草6克,每日1 剂,水煎分2次服,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如果因外伤所致,可用熟地、白芍、川芎、党参各20克,黄芪、当归各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和血,固摄安胎。

在使用保胎药的同时,孕妇应卧床休息,减少妇科检查,禁止性生活,以便提高中药治疗流产的效果。

产后恢复可中医药

在宝宝顺利降生之后,对于产妇而言,做好产后的恢复便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妈妈们可以采用中医药调理产后不适。

临产过程中由于宫缩痛,导致过多的空气进入胃肠引起肠胀气;术后又由于腹部切口疼痛,影响早期活动,所以很容易造成腹胀,肠蠕动较慢。加之术后产妇出汗较多,以及术中、术后一定量的出血,会导致阴津、阴血不足。此时,产妇可用中医药调理。将太子参、天花粉、麦冬、黄精各15克,香附、川朴、元胡各10 克,陈皮6克,大黄10克,水煎两次后合匀,每日1剂,分两次服,术后6小时服第一次,24小时肛门未排气者再服一剂,颇为有效。

太子参、天花粉、麦冬、黄精均有养阴生津补血之效;香附、川朴、陈皮、大黄具有理气通下消胀的作用,元胡可活血止痛。这几味药配合对产妇产后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产后病多以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为特点,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生化汤和下乳涌泉散对治疗产后疾病也颇为有效。生化汤可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促进子宫复原,排出体内瘀血,补血养血,促进产后身体早日康复;下乳涌泉散对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有明显疗效。

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可辨证运用中药,促进肠蠕动,补益气血,使其早日下床活动;还可运用中药外敷伤口,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这对腹部伤口的愈合以及切口美观都可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结合其它中医药治疗,如针灸、按摩、中药足疗等方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活血祛瘀可使产妇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也有助于产后妇女恢复体质和身材。

合理科学坐月子

产妇生产后身子较虚弱,在月子里补养身体很重要。中医认为,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体质特征,合理膳食。坐月子有三个阶段,要注意一排、二调、三补,具体是将产后一个月按周划分,每周根据需要吃不同的食品。

第一周,主要是要把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以及恶露排出体外,可喝生化汤,吃麻油炒猪肝等。生化汤是一付很好的中药方剂,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尽快排出恶露,帮助它恢复正常的位置和形状。第二周,主要是增强体质和恢复脏腑的功能,恢复骨盆位置。可吃炒腰子和杜仲粉,有助于缓解尾椎骨等骨疼。产后不易猛补,因为产妇刚生产完身体比较虚弱,吃多了吸收不了,只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到了产后第三周,该排的已经排完,此时可以开始进补身体了。

建议正在坐月子的新妈妈们要适当吃蔬菜。冬季盛产的菠菜是不错的选择,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和锌。月子期间,每天如能保证吃上一大盘蔬菜沙拉,不但能促进食欲,更可以满足哺乳期母亲一天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产妇温和补身,身体尽快康复。

生产后,新妈妈体内钙的流失量较大,适量补钙可防止骨质疏松。对此,产妇们一定不要忽视。冬季天气寒冷,产妇无法开窗晒太阳,这样不利于钙的合成和利用。如果妈妈体内缺钙严重,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常见的有下肢浮肿,腰背酸痛,牙齿松动等,重者会导致身材变矮、骨盆变形,严重影响人的体形。但是,也不能大量服用钙片。专家提示,孕妇补钙要适当,尤其要注意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否则极易造成顾此失彼。

秋季吃什么去火


秋季天气干燥,人的心、肺、胃、肝都容易上火,那日常去火的食物有哪些?什么水果去火效果最快最好?上火时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秋季如何预防防火不伤身。

吃什么去火

1、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方: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2、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方: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3、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方: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4、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方: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5、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方: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上火一般有5种:

1、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

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上火食疗时,应当注意遵循下列一般原则:

1、饮食品种要以松软稀酥、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品为主,副食菜肴以蒸炖煮烧的品种为主,少食爆烤煎炸一类难消化的油腻之物。

2、多摄入水分,以补充机体上火发热时水分的丧失,并可促进新陈代谢,生津利尿,加速毒素的排泄和热量的散发。

3、不吃辛辣燥热的食品,如辣椒、干姜、生蒜、胡椒、浓茶、烟草、烈酒、咖啡、大葱等,以免生热助火、灼伤津液、加重病情。

4、实火者宜多食寒凉清热食物,如绿豆、茄子、冬瓜、丝瓜、苦瓜等,忌讳助阳兴热的食物,如韭菜、羊肉、狗肉、雀肉、高梁、龙眼、樱桃、杏子等。

5、虚火者应注意补充银耳、百合、桑椹、蛤蜊肉、龟肉等补益滋阴食物,不宜多食生冷瓜果以及各种寒凉食物。

秋天吃什么去火

就食物而言,“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那么,秋天吃什么去火?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中医研究发现,这些苦味物质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凉拌、炒还是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除了苦瓜,还有其他苦味食物也有不错的“去火”功效,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芥兰、等,同样能清热解暑。

除了多吃苦味食物,夏季蔬果多,还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蔬菜。专家指出,甘蓝菜、花椰菜和西瓜、山楂、苹果、葡萄等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镁、硅的含量高,有宁神、降火的神奇功效,因此在夏季应多吃和常吃这些食品。

除此之外,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推荐的“去火”食物:

1、牛奶:很多人认为夏季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烦躁,其实,夏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中医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夏季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冻成冰块食用,否则很多营养成分都将被破坏。

2、草莓: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

3、西瓜:西瓜性凉,吃了不会引起“上火”、心烦,而且含有丰富钾盐,能弥补人体大量造成的体内钾盐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过3个小时。

4、大豆:大豆在滋阴、“去火”的同时还能补充因为高温而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质。

5、西红柿:尽管一年四季都可见,但西红柿在夏季最多,最甜,营养也最丰富。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

结语:秋天上火的类型不同所吃的食物也会发生变化,一旦上火最好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也可以适当的吃些寒凉性食物,如,绿豆、丝瓜、苦瓜等,都有很好去火功效。

揭秘如何针对相应症状选择中药的剂型


同是一种病,有的人服用汤剂,有的服用胶囊,有的只能外用膏剂。这是为什么?同是一种药,可制成丸剂、颗粒剂或注射剂。这又是为什么?

专家解释,剂型是根据药物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剂型的不同,可能导致药物的作用性质和速度,从而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

古人认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因此,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药物剂型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

目前,我国的中药剂型有4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大体分为汤剂和中成药,中成药又分为丸剂、片剂、颗粒剂等。

汤剂

吸收快 效果好 便加减

汤剂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加减灵活、针对性强等特点。如麻黄汤治外感风寒、承气汤泻下实热、独参汤补虚固脱等。

将饮片放在水中煎煮一定时间,然后取汁服用,就成了汤剂。它既可由单味中药煎煮而成,也可由几味、十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配伍组合的复方煎煮而成。

汤剂过去都是在家自己煎煮,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大多选择由医院、或药店用机器煎煮汤剂,方便、快捷,效果不错。也有一些老年人采用自煎为主。值得提醒的是,要用陶罐煎煮,或用玻璃或搪瓷制品,忌用铁器、铜器和锡器。

煎药前,要根据不同饮片浸泡15~20分钟以上,使水分充分浸入药材组织中,便于有效成分煎出。煎药时,水要加到高出药物2~3厘米为宜,煎第二次时应加水到高出药物1~2厘米。一般煎药,先用武火将药品煮开,然后改用文火,约30分钟即可。滋补保健类药品煎煮时间略长一些,可煮45分钟左右。一剂药一般煎煮两次,然后把两次煎取的药液合起来分次服下。

此外,一些特殊药物要注意煎法。如贝壳类、矿石类、动物角甲类以及有毒饮片要先煎;气味芳香、含挥发成分的饮片要后下;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易糊锅底要包煎;贵重以及质地坚硬饮片要另煎;用量少、粉状饮片要冲服;胶类、蜜膏类容易糊化的饮片要烊化。

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服药后,应少饮茶、少食萝卜,因茶叶、萝卜会降低补益药物特别是参类药物的作用。

秋季如何选择去火中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