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身和养生有什么区别 > 导航 > 养身和养生有什么区别

中外妈妈哺乳有什么区别

养身和养生有什么区别。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外妈妈哺乳有什么区别》,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妈妈的饮食结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的差异,不同妈妈的乳汁给宝宝的营养是不一样的,换而言之,就是母乳的质量因人而异。

据最近的医学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妈妈的乳汁与外国妈妈相比,有以下的特点:

优点

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国外水平足以满足新生儿的需要。

氨基酸含量丰富,有助于孩子大脑与消化系统的发育。

脂肪酸含量好,对于脑神经和神经髓鞘的形成有利。

低聚糖含量丰富,低聚糖在婴儿体中可有效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而这种物质在牛乳中几乎测不到。

生长抑素含量高,这种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其他消化液分泌,并具有镇静作用。

瘦素含量较多,这对于新生儿适应宫外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缺点

脂肪含量偏少,这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脂肪的适量摄入可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钙含量低,这与乳母摄入钙不足有关。

氯化钠含量过多,这与孕妇摄入食盐过多有关。由此可能使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的婴儿肾溶质负荷增加,有害婴儿健康。

DHA含量较国外少。DHA即脑黄金,对婴儿的脑发育、提高智力及视网膜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由于一些乳母不吃或较少吃海鱼,使得乳汁中DHA的含量低于国外水平及周边部分临海地区的妈妈。

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母乳的质量:

1、母亲服用各种药物都有可能进入到乳汁中,母亲所服药物种类的80%以上可透入到乳汁中,母亲服药后,除了增加母乳中药物含量外,有些药物还可使母乳成分发生变化,比如母亲服用避孕药,激素类药,可使乳汁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下降。

2、母亲极度营养不良时,乳汁中还会出现有毒物质。如母亲维生素B1严重缺乏时,母乳中会出现丙酮酸钠、甲基甘油醛等物质,喂给婴儿后可产生中毒甚至死亡。

3、母亲抽烟、饮酒对哺乳也不利,因为尼古丁和酒精也可进入到乳汁中,从而加害于婴儿。

4、母亲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工作环境中铅、汞污染等也是使母乳出现污染的来源之一。

扩展阅读

神经和经络有什么区别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三、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和经络有什么区别

1、神经和经络有什么区别

1.1、经络与神经的传导速度不同。我们知道,神经的传导速度是每秒钟100米。经络呢,每秒钟只有几个到十几个厘米。经常扎针的人知道,扎针的时候有两种传导性的针感,一种是快的,像闪电一样,这种针感就是针尖刺中神经干的时候出现的。另一种是慢的,这种针感就是刺中经络出现的。

1.2、经络和神经传导的路线不同,经络在人体的分布与神经的分布也不同。

1.3、经络与神经传导的方向不同。神经是单向传导,经络是双向传导。

1.4、经络与神经的可阻滞性不同。所谓可阻滞性,说的是传导性的感觉可以被某一种因素影响而停止前进。比如在经络循经线上加上每平方厘米300~500克的重量,循经感传就停止了,而疼痛的感觉却不会停止。又比如在经络线上敷一个冰袋使身体局部降温,当冰袋下的组织温度降到22℃左右的时候,经络感传就被阻断,而外周神经传导要在10℃左右的时候才被阻断,两者相差12℃。这些都说明,经络并不是神经。

2、神经和经络的联系

从古代文献看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经脉与脑在解剖结构上有直接联系。如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再如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大惑论》中对视觉器官有这样一段论述:“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与脑相连的结构可能是对视神经的描述,也许这是《内经》时代接近发现神经的一个例子。

3、神经系统的概念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位于人体的中轴位,它们的周围有头颅骨和脊椎骨包绕。脑分为端脑、间脑、小?脑和脑干四部分。

2、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

2.1、脑神经共有12对,主要支配头面部器官的感觉和运动。人能看到周围事物,听见声音,闻出香臭,尝出滋味,以及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都必须依靠这12对脑神经的功能。

2.2、脊神经共有31对,其中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

2.3、植物神经也称为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心跳、呼吸和消化活动都受它的调节。

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两者之间相互桔抗又相互协调,组成一个配合默契的有机整体,使内脏活动能适应内外环境的需要。

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2、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3、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鹿茸和鹿角有什么区别


在地大物博的东北,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其中鹿茸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药材,可以起到保健功效。但是除了鹿茸,也有非常受人欢迎的鹿角,同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滋补效果。那么大家知道鹿茸和鹿角有什么区别吗?今天我们就从营养价值上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区别鹿茸和鹿角很容易,可以从大小、茸毛、骨化三个方面判别,重心在是否骨化,小者、密生茸毛者、体相对较展柔软者(未骨化)是鹿茸,否则为鹿角。鹿角可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下面小编就详细为您介绍鹿茸和鹿角的区别,鹿角的用途与功效。

生长阶段区别

1 鹿茸是刚长出来不久的嫩角,是长长的,具有分支结构的骨头,鹿角是老化以后的嫩角,有骨质的核心,外表由硬表皮组织覆盖。

外形质地区别

2 鹿茸是鹿角最初的生长阶段,形状比较小,有生茸毛,质地柔韧,体轻气味微腥,味稍咸,捏上去比橡胶软,切片后蜂眼比较多,放嘴里咬不动,没有味道;鹿角成熟后茸毛会出现萎缩干燥,至于脱落,而且切片后蜂眼则要少很多。

功效主治区别

3 鹿茸:鹿茸性温,味甘酸,无毒,归肝肾经,有状元阳,补经血,益精髓,强筋骨之功,主治虚劳羸瘦,精神疲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萎,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等症。

鹿角:鹿角性温,味咸,归肝,肾经,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之功。

药理应用区别

4 鹿茸在临床的应用广泛,包括单方和复方的饮用,涉及心血管,血液,神经,内分泌,泌尿生殖,以及消化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各科,因此,凡是肾阳虚弱,精血亏少所致的虚弱消瘦,精神卷乏,眩晕,耳鸣,目暗,腰酸,筋骨痿软,阳萎早泄,子宫虚冷,崩漏,带下等均可选用。

鹿角: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使心搏出量明显增加,对低血压有一定疗效;改善肾性贫血;抗炎作用。

人参和党参有什么区别


人参和党参都是比较常见的中药材,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从外观上就有很大的区别,人参要比党参长一些,另外在主治功效方面的区别也比较多。党参有一定的补血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有很好的调理保健的作用,而人参具有很好的补充元气的作用,能够提高免疫力水平。

党参多呈长圆锥形。根粗稍细,少有分枝。因生长年限不等,根长8~30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顶生经年退化或蜂窝状的基痕,俗称‘狮子盘头’。近芦头处有紧密的环状横皱纹,向下逐渐稀疏,约至全体之半。

人参是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

党参可谓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药材之一,由于药效较人参弱,但兼有补血的功效,十分适合作为平补制品,一般慢性虚弱病症都可选用。尤其适用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面色萎黄,以及病后产后体虚者,表现为脾胃气虚,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泻,肺气不足,咳嗽气促,气虚体弱,易于感冒等症状的人群服用。

人参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湿疹和过敏有什么区别


湿疹和过敏有什么区别

1、湿疹和过敏有什么区别

1.1、皮肤过敏是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包括进食过敏物质,接触过敏物质,或者对于热、冷等过敏等)后,出现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主要是表现为皮疹,并且伴有皮肤瘙痒,尤其是搔抓后,起大块的斑疹,湿疹是一组病因不明确的皮肤过敏性疾病,病因可能是由于,各种物品的过敏导致,也可为物理,化学刺激导致。

1.2、湿疹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多样化,各种皮肤损害可以并存。如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皮肤增厚,皮肤变硬等,湿疹对对称发生。

1.3、皮肤过敏的临床表现比较单一,如红斑、丘疹、很少有渗出。两者的关系:皮肤过敏和湿疹致病原因大致相同,都可为过敏源导致,两者相辅相成。长时间的皮肤过敏反复发生可最后演变为湿疹,湿疹的早期表现也可为单纯的皮肤过敏。有的时候湿疹可以与皮肤过敏共存,甚至都可以统称为湿疹。

2、造成湿疹的因素

2.1、环境因素: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患有湿疹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包括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人类的群体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气传致敏菌源等。个体小环境是指个体的生活环境,由于人们的生活约2/3的时间在室内,因此,个体小环境对湿疹的影响更加密切。

2.2、感染因素: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2.3、饮食因素: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柠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湿疹的原因产生。

3、湿疹如何治疗

3.1、一般防治原则

寻找可能诱因,如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思想情绪等,以及有无慢性病灶和内脏器官疾病。

3.2、内用疗法

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

3.3、外用疗法

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

湿疹如何预防

1、去除病因。有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2、避免刺激因素。湿疹一旦发生,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4、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湿疹的禁忌事项

1、忌抓痒

抓痒使皮肤不断遭到刺激,会越抓越痒,其结果会使皮肤病变区更加增厚粗糙和苔癣化,抓破皮肤又会引发感染。这也是湿疹患者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2、忌肥皂洗

皮炎湿疹患者最怕各种刺激,肥皂,特别是碱性强的肥皂对皮肤也是一种化学刺激,会使皮肤病变加重。

3、忌热水烫

有的病人因痒得难受就用热水烫,结果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红肿加重,病变区渗液增加,病情更重。

4、忌刺激性食物

象酒、浓茶、辣椒、咖啡等会使瘙痒加重,应忌之。鱼,虾等食品会使湿疹加重,也应避免食用。对于湿疹患来说几点湿疹患者应注意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一不注意,就可能会加得病性。

5、忌乱用药

皮炎湿疹疗程长,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病人往往乱用激素药物,滥用激素药物,以求一时痛快,其结果事与愿违,病情未能减轻,甚至加重。

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


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

1、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

1.1、原因不同

脱臼和骨折都可能是由于外力因素引起的,但骨折也可能是骨质引起的,而脱臼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或者习惯性脱臼引起的。

1.2、疼痛感不同

骨折损伤的部位触碰时有刺痛感,因为骨折断裂会有不规则的断渣;而脱臼只是普通的肿痛,两者的疼痛感觉不一样。

1.3、治疗方法不同

脱臼的治疗首先需要通过手法复位,再根据时间请来绑定石膏,但大多数骨折都需要通过手术复位,然后必须用石膏固定才能较快恢复。

1.4、发生部位不同

骨折一般发生在整块骨头的中间部位,例如:胫骨骨折;而脱臼发生在关节上,例如:下颌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等。

2、脱臼的原因

2.1、肘关节脱臼

肘关节脱臼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由于肘关节脱臼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

2.2、肩关节脱臼

肩关节脱臼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臼和后脱臼。肩关节前脱臼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臼。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臼,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臼。后脱臼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

2.3、髋关节脱臼

因为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臼。在脱臼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

3、如何预防脱臼

3.1、充分热身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反应能力和对抗能力,循序渐进地加大对抗程度,对减少关节脱位是有帮助的。

3.2、顺势翻滚

专业运动员在跌倒时的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也值得普通人借鉴。例如,排球运动员在鱼跃救球或足球运动员在冲撞后跌倒时,都会顺势翻滚,将直接伸手撑地改为手掌撑地后逐步由肘部、肩部依次着地完成翻滚。有时,运动员在地上翻滚了好几个圈,好像受力很严重,但马上就能站起来继续投入对抗,原因就在于,他们着地时的巨大冲击力在翻滚中被身体多个部位分担,从而不会集中在某个位置导致严重损伤。

脱臼食疗方

1、炒油菜苋。组成:油菜苋250克。用法:油菜苋洗净,切成小段,菜油起油锅,将油菜苋炒熟,加少许精盐、味精,分次食用,每日2次,连续1周。功效:活血祛瘀通络。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肿胀明显不退者。

2、赤小豆竹笋汤。组成:赤小豆100克,绿豆100克,竹笋30克。用法:将赤小豆、绿豆、嫩竹笋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分次食用,连服1周。功效:消肿活血,逐血利湿。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局部肿胀明显,瘀块不退者。

3、薤白鲫鱼汤。组成:鲫鱼1条,薤白25克。用法:鲫鱼活杀,去鳃、内脏等,洗净,油锅煎至鱼背微黄,加清水500毫升;薤白洗净,纱布包扎,同置锅中,急火煮开3分钟,加黄酒、姜、葱、精盐等,改文火煮20分钟,去薤白,食鱼及汤,连续1周。功效:消肿行气活血,利水湿。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关节部胀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者。

脱臼多久能好

1、针对于一般年轻人,脱臼了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可以做一些轻微的活动,虽然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的身体机能代谢等等在受伤之后恢复还是挺快的,但是如果不休注意脱臼的部位还是会发生再次脱臼的,所以应该循序渐近,不能一下子就做过度的活动,可以先从一些轻微的动作做起。

2、针对于比较想快点好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每天用热水在患处热敷,这样可以促使脱臼的血液循环,这样好的也会相对比较快,针对于患处复位后红肿,疼痛,平时也可以涂擦药膏,这样大概十五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慢慢恢复。

3、对于是习惯性脱臼的患者,特别是对于老人家来说,在摔了以后,一般的人都可以去医院检查完没事就可以用三角巾固定十天半个月就可以恢复了,而老年人如果是习惯性脱臼就很危险了,最好是去医院做个CT检查,确保后续都不会有再次脱臼或者脱臼的次数减少。

流产跟月经有什么区别


流产和月经是完全不同的,千万不要把阴道出血当成月经,有的时候阴道出血,并不是月经来潮,作为女性在平时一定要去计算自己的月经周期规律,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来月经,并且会在非月经期间出血,那么这种情况需要小心,可能是有妇科器官炎症,癌症等疾病所致。

如何区分小产和来月经

月经是指女性每月一次的有规律的阴道流血。当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成熟,并开始分泌女性激素,子宫内膜随之发生变化而产生月经。正常的女性的月经周期应该为28天,月经时间一般持续3-5天,月经期的月经血量为20-50毫升左右。有些女性在月经前或经期又下腹坠胀、腰酸、乳房发育、情绪不安、肚子疼等症状。

小产是指女性怀孕三个月以上,在怀孕24周前,由于女性气血虚弱、肾虚等原因导致胎死腹中。小产征兆是腹部绞痛、阴道流血及有红色分泌物,研究发现,女性怀孕初期,约有50%已受精的胚胎是不能成功发育,而且会随经血排出体外。

如果是自然流产的话,除流血之外还会有组织物派出,同时血液相对要鲜艳,并且还有半透明的东西好似一两肉那么大,但月经来的话一般无以上症状。

流产类型介绍:

不完全流产:系难免流产后胎儿已派出,但有部分胎盘或全部遗留宫腔内。先兆流产和月经的区别,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增加,甚至可大出血而引起休克。

完全流产:胎儿胎盘全部派出,先兆流产和月经的区别,流血停止,腹痛消失。

先兆流产:仅有少量阴道流血,伴有下腹坠痛和腰部酸痛。先兆流产和月经可通过做阴道检查区分。

难免流产:系先兆流产的进一步发展,先兆流产和阴道可通过阴道流血量区分,难免流产阴道流血量超过月经量,且小腹阵痛加剧。

知母和黄柏有什么区别


知母和黄柏有什么区别

1、知母和黄柏有什么区别

知母和黄柏的科属不同:知母:知母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知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柏:黄柏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芸香目、芸香科、黄檗属乔木植物。

知母和黄柏的形态不同:知母:知母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黄柏:黄柏高10-12米,树皮开裂,无木栓层,内层黄色,有粘性,小枝粗大,光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5,矩圆状披针形至矩圆状卵形,长9-15厘米,宽3-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排成顶生圆锥花序,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1-1.5厘米,密集,黑色,有核5-6。

2、知母的主治功能

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3、黄柏是什么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黄柏原名黄檗,檗意通襞,意思是衣服上的皱褶,黄檗树皮厚实,纵向沟裂明显,故名檗,其色黄,故称黄檗,现在简化为黄柏。

黄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辽宁等地,因此又叫关黄柏。黄皮树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等地,因此又叫川黄柏。目前临床上用的黄柏,以关黄柏为主。

黄柏要生长15-20年才可取皮入药,生长周期很长,所以药材来之不易。多年大树,取皮则伤之,故皮类药材,我都少用,不得已需用时,也尽量少用,以从天地好生之德。

知母的临床应用

1、用于热病烦渴

该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该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3、用于骨蒸潮热

该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4、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该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黄柏的食疗方

黄柏汤:黄柏9克。水煎20分钟,取汁,每日分2次温服。有清热泻火、利水渗湿的作用。主治湿热黄疸、热淋、带下、发热、盗汗等症。

当归龙荟丸:黄柏、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芩各30克,芦荟、大黄各15克,木香45克,麝香15克。诸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用3-6克,日服2次,温水送服。有清热泻火的功效,主治头晕目眩、胸腹胀痛、大便秘结等病症。

清肾汤:黄柏、知母、龙骨、牡蛎、山药、白芍各12克,海螵蛸9克,茜草6克,泽泻45克。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潜阳的作用。主治小便频数涩痛、遗精白浊等症。

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


二、推拿和按摩的手法1. 推拿的手法2. 按摩的手法三、推拿和按摩的好处1. 推拿的好处2. 按摩的好处

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

1、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

“按摩”和“推拿”,这两个在生活中,被普遍混淆概念的词,在医疗专业上到底有什么区别?推拿,属中医外治范畴,推拿师通过“手法”所产生的外力,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功”,严格说来,与“按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家也可这样理解:按摩是非医疗性的保健性手法,偏预防;推拿则是医疗性的手法,偏治疗。

2、推拿和按摩的功效区别

中医里的推拿是需要根据穴位来帮助治疗疾病的,而按摩主要是帮助缓解一些劳损的情况,或者是帮助手脚活动的。可能大家觉得这两个都可以帮助去除人体的一些疲劳,所以就会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中医推拿是有很多要求的,因为推拿的作用是可以影响到一些内脏的工作的,可以说在短时间里面会对身体有一些刺激。而按摩的手法的运用与推拿相比有些许不同,所以效果也是有差别的。

3、推拿和按摩的疗效差异

推拿和按摩因采用的手法方向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泄。”虽然说的是小儿按摩,但在成人身上也适用。腹部按摩时,以患者自身的方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此外,手法的补泻与按摩部位的特殊性也有关系。比如:清代《小儿推拿广意》中说:“运太阳往耳转为泻,往眼转为补。”就是说按摩太阳穴时,向眼方向揉为补法,有壮筋补虚的作用;向耳方向揉为泻法,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功效。

背部的脊柱穴,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培元气、通经络、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为补法;推脊柱穴从上至下,有清热的功效,为泻法。又如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自下向上直推为推上七节,能温阳止泻,用于治疗虚寒腹泻;自上向下直推为推下七节,能泻热通便,用于治疗肠热便秘。

推拿和按摩的手法

1、推拿的手法

推拿手法名称见之于文字的多达400多种,常用100余种。这些手法的命名,有的按动作方式,如推、拿、按、摩等;有的按动作形象,如狮子滚绣球、凤凰单展翅等;有的根据手法作用,如通、和、舒、补等;有的根据施术部位,如开天门、打马过天河等;有的按操作过程,如开手、收式等。

2、按摩的手法

常用手法:

1.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2.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和的摩擦3.推: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挤皮肤肌肉。

4.拿: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盘膜,向上提起,随后又放下。

5.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旋转活动。

6.搓:用单手或双手搓擦肢体

7.掐:用手指使劲压穴位。

8.点:用单指使劲点按穴位。

9.叩: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10.滚:用手背近小指部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伸曲和前臂的旋转、协调运动的滚动。

11.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受术部位做对称性挤压。

12.擦:用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推拿和按摩的好处

1、推拿的好处

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物理刺激,可使作用区引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局部组织所发生的生理反应,这种反应,通过神经反射与体液循环的调节,一方面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又引起整体的继发性反应,进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改变,从而可达到治疗的效果。推拿对局部组织的作用,据观察,了直接接触皮肤操作的摩擦类手法,可以有效清除衰亡的皮细胞,还可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强皮肤光泽和弹性。

2、按摩的好处

按摩可以放松,放松不良姿势导致疼痛的肌肉,让你的身体本身定位在其自然的和痛苦的自由姿态。与正在进行的按摩肌肉的放松,放松关节有更大的自由和压力点。这让身体自己定位在一个健康的和自然的姿势,从而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的运动和对疼痛的反应的立场。比皮肤更深层的按摩疗法的长期效果。更好的血液循环是定期接受按摩治疗的结果,在体内发生的连锁反应的一部分。

中外妈妈哺乳有什么区别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