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中医养生保健长夏 > 导航 >

中医养生保健长夏,2022中医养生保健长夏,中医养生保健长夏知识

中医养生保健长夏

2019-10-06
  • 1、中医养生:长夏防湿要淡补
    1. 中医养生保健长夏
    2. 长夏季节养生
    3. 长夏季节怎么养生
    “秋老虎”阻碍入秋进程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

    上海市著名丁学平医生说,夏之后有一个长夏,长夏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这是中医学的范畴,又被俗称为“秋老虎”。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时令 湿邪侵袭

    “长夏应脾而变化”。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

    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

    更多>>
  • 2、长夏养生健脾防湿
    1. 长夏养生原则
    2. 长夏如何养生
    3. 中医养生保健长夏

    进入阴历七月,也就进入了“长夏”的时节。所谓长夏,特指夏与秋之间,即夏末秋初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南方,此时最大的特点是湿热多雨。过去北方不似南方那样阴雨连绵,但今年的长夏却与以往大为不同,一个月来京城雨水不断,闷热潮湿,让人颇有些在南方的感觉。

    我国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中,人体的脏器与季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湿”为长夏主气,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长夏季节,湿气当令。湿为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故脾气旺于长夏,但若长夏湿气过盛,又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中医认为,因湿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故其引起的疾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也是夏季常见病的特点。闷热的天气里,门诊常常有患者自述感到乏力困倦,四肢沉重,昏昏欲睡;或肠胃不适,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皮肤不净,癣、痱发作,瘙痒难愈

    更多>>
  • 3、中医:长夏防湿要淡补
    1. 中医养生保健长夏
    2. 长夏季节养生
    3. 长夏季节怎么养生

    上海市著名丁学平医生说,夏之后有一个长夏,长夏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这是中医学的范畴,又被俗称为“秋老虎”。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时令 湿邪侵袭

    “长夏应脾而变化”。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

    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

    饮食 祛湿健脾

    这个时令容易产生肠胃道疾病。中医上说,因为

    更多>>
  • 4、长夏多湿易“苦夏”
    1. 长夏如何养生
    2. 长夏养生原则
    3. 中医养生保健长夏

    农历的五月名曰“长夏”,正值入梅的多雨季节,雨多则空气湿度大,这样多湿的气候在中医学中称它为“外湿”或“湿邪”,它可以作为致病因素。当外湿侵袭人体,常使身体困倦,汗出不畅亦能使肌肉酸重,同时亦能令人不思饮食,甚者引起便溏等。

    当然这种在长夏时易发病者,是素体脾虚之人。凡脾虚体质者每年在这个季节里,常会发生如以上所说种种症状。也有每至下午还会发生低热,小便黄少,但一过这个时期,大多可不药而愈。

    “苦夏”怎么防治?

    —般老百姓都懂,并称之为“苦夏”,也有称之为“佳夏”。在这个季节,凡易“佳夏”者要能预先做好防治,也能使其不发生。

    具体方法是在梅雨未到时,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荤菜;禁甜食和一切水果。因肥腻不易消化,甜食和水果都有易生湿邪的副作用,故中医学里称“甘能生湿”,“湿甚困脾”,“苦夏”原本脾虚之体,脾虚不能化湿,故而不知禁忌,犯禁者“苦夏”生焉。

    再者要主动健脾以胜湿,以为

    更多>>
  • 5、中医脾胃养生保健
    1. 中医补脾胃养生
    2. 夏季中医脾胃养生
    3. 中医脾胃养生法

    中医脾胃养生保健

    1、中医脾胃养生保健之重要性

    中医里,脾胃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位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将食物运化并生成气血的重任,周身的精、气、血、津液都必须依靠脾胃来供给。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滋养元气之源”,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四时以胃气为木”“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等说法,足见脾胃的关键作用。

    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强、脾气虚弱或出了问题,很可能会随之影响到心、肝、肺、肾等其他脏器的功能,五脏不调或虚衰,继而引发很多疾病。

    “养脾冒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w此,脾胃健康也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医脾胃养生保健很重要。

    2、中医脾胃养生保健之养心情

    脾胃是有“感情”的,“情志养生”也是养脾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时,会茶饭不思,而放松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则会使你胃口大开。

    研究发现,在

    更多>>
  • 6、中医养生保健简介
    1. 中医养生保健
    2. 中医季节养生保健
    3. 夏季中医养生保健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实践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中国传统养生学说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文化源流之间既有其同的渊源,又有密切的联系,都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武术等丰富的养生。

    而在众多的养生之中,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

    下面就养精之法加以介绍:

    精是构体器官的核心物质,也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精,一方面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另一方面在后天不断得到充养。精藏于肾,既可以化生血和气,成

    更多>>
  • 7、中医养生耳朵养生保健方法
    1.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2.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3. 中医养生保健基本方法

    耳朵为听觉器官,能够分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故耳的听觉功能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则耳的听觉功能正常。如果人的肾中精气虚衰,髓海空虚,则听力减退,或有耳鸣、耳聋等,故中医用补肾法以治耳功能减退。

    日常生活的耳养生保健方法:平时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保护耳的功能。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噪声对耳的损伤,周围环境的噪声不要超过65分贝。如果在噪声超过65分贝的环境下工作,要适当采取措施(如戴耳塞或耳罩)以保护听力,否则将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减退。洗澡或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污水进入耳道,避免诱发耳道感染。如果有污水进入耳道,要用消毒棉签将水吸干,必要时可用少许酒精消毒。尽量不要挖耳屎,因为耳屎对耳道有保护作用,并可以自行排出,如耳屎过多堵塞耳道时,要请耳科医生检查处理。

    耳朵养生派

    预防感冒:

    更多>>
  • 8、中医养生保健小知识
    1. 中医养生保健小知识
    2.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3. 中医养生保健季节知识

    时过境迁,由于人们饮食习俗的转变,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渡过一年四季!

    中医小常识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我们在吃生姜的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的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的薄荷糖、用的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的中药,属于““寒凉”型的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的分类方法,也就

    更多>>
  • 9、中医养生保健之道方法
    1.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2.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3. 中医养生保健基本方法

    中医养生方法多种多样,在中医上养生也是需要注意合理分配的,中医上一些看似药物,但是却可以用来保健身体,让身体更加的滋补,这样的药物比如说枸杞,红枣,还有党参,也有黄芪等这些药材平时没病的时候都是可以吃的,吃这些药材还有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体质的好处,那么中医养生保健之道方法有哪些?

    1.生姜蜂蜜茶

    蜂蜜中的营养成分很厚实,长期吃蜂蜜的人体内抗氧化物的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可以使皮肤白嫩光滑,面容红润,不仅去斑还能补血。

    生姜蜂蜜茶制作:买来生姜,对于去斑的方法。切成小块,别切得太碎。放清水到茶壶里煮。煮开之后放入红茶,比如祁门红茶,用200—300毫升开水浸泡5—10分钟后(最好温度在45℃左右,这样不会破坏蜂蜜中的活性酶),大概比较温热能入口的时候把它倒出来加入一些蜂蜜。

    2、吃陈醋泡黄豆+核桃仁

    中医养生 内调外用让你肤如凝脂

    材料:陈醋500g,黄豆150g,核桃仁100g

    做法:核

    更多>>
  • 10、中医2020春季养生保健
    1.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
    2. 春季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3. 中医春季养生保健目的

    1、中医2020春季养生保健

    御寒防风莫忽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2020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饮食调养是关键。2020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2020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2、2020春季养生喝什么汤

    瑶柱粉肠汤。将猪肠粉中放入打大蒜进行冲洗,不仅能够很好的清洗所存在的脏东西,同时还具有去除异味的功效。洗干净之后猪煮粉肠和瑶柱以及枸杞子还有芡实一起放入砂锅中炖煮,大约三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咸菜鲤鱼汤。将新鲜的鲤鱼取出内脏,但是要留下鱼鳞。然后将鲤鱼切片之后和咸菜一起熬汤。这样做出来的鲤鱼汤味道非常的鲜美,同时对于身体有着很好的滋补作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