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起水泡
早上起床养生小知识。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养生关系着每一个的生活质量。进行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手上起水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手上起水泡了主要是一些瘙痒脱皮以及用各种方法进行治疗呢,所以去每年经常犯这种现象的比较多,主要是一些汗疱疹,泡疹的主要是一些皮肤湿疹的一种,也就是发于手和脚面的侧面,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它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是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季节的也是比较容易发病的。
常见一些青年人普一些皮肤湿疹的反应,让生活中的一定要注意它不仅影响手部的美观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严重的,可以激发性的感染所以在吃的方面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饮食方面的一定要注意。
很多人双手疱、瘙痒、脱皮,用各种方法治疗,总也去不了根,每年都犯。这种现象比较多见,医学上称此为汗疱疹。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表现,将它命名为汗疱疹。多数人认为其病因是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与个人体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有关。此病特征就是手掌、手指反复起粟粒大小丘疹和水疱,周围无明显炎症,疱壁较厚,开始疱液透明,以后变混浊,2~3天后疱液自行吸收,干涸后形成脱屑,露出粉红色新生上皮,在手指屈伸中形成线状皲裂,皮疹呈对称性分布,自觉患处瘙痒、灼痛。夏季潮热好发,秋后可不治自愈,易反复发作持续数年。
手上长小水泡的特征
1、汗疱疹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于春夏之交发病,入冬自愈,主要见于青年人。
2、现多认为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3、对称发生于手掌、足跖,深在小水疱,成批发作,疱壁紧张,粟粒至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可见于手掌面、指侧面和指端,无炎症反应,水疱干涸后脱皮,露出新生皮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和灼热感。
4、汗疱疹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
以上就是手上起水泡的常见症状,它不仅影响手部的美观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严重的,可以激发性的感染所以在吃的方面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饮食方面的一定要注意,禁忌烟酒味的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类的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也是对于治疗手上的这种疾病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ys630.COm精选阅读
手上起小水泡痒
手上起小水疱的主要是一些常见的食人的现象,而且主要是一些首选以及疥疮的类型的感染。它弄破了之后会流出一些透明的液体,这个时候就要让我们自己进行治疗,同时那可以注意一些饮食上的调节以及保健,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是手上起水泡然后发痒的症状的主要是一定要注意卫生经常的稀少保持干燥以及透气的衣服被褥一定要经常的消毒或者是日光的暴晒。吃一些真菌感染类的药物比如一些药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一些温水进行洗涤,日常生活中的一定避免抓挠同事那让抓到之后呢会感染其他的部位所以尽量的减少抓挠的现象。
1主要注意卫生,经常洗手,保持干燥,透气,衣服、被褥需要经常消毒或者日光暴晒。
2擦拭真菌感染类治疗药物: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派瑞松、达克宁等等。
3局部用明矾溶液湿敷,外搽炉甘石洗剂。
4避免搔抓,搔抓破开后的液体会继续感染其他部位,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5选用药皂或者硫磺皂洗澡。
以上就是手上起小水泡怎么办,一定要注意卫生经常的稀少保持干燥以及透气的衣服被褥一定要经常的消毒或者是日光的暴晒。吃一些真菌感染类的药物比如一些药膏而且用的药皂或者是硫磺放了几天洗澡,最好要先咨询医生然后再进行对症下药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
脚上起水泡怎么办
二、水泡型脚气病因三、如何缓解脚部疲劳
脚上起水泡怎么办
1、脚上起水泡的一般处理
1.1、不要以为将水泡刺破,水泡里的液体流出来,水泡就好了。相反,应当尽量保持水泡的完整,让水泡内的液体自行吸收,水泡表皮自行干枯、结痂、脱落为好。
1.2、如果水泡是因为鞋子太紧或穿的是新鞋,被鞋边磨起了水泡,就应当在患处用纱布垫保护好水泡,并换上合适的鞋袜。
1.3、万一水泡在下层皮肤还没有再生好之前,就被弄破了,应当马上对患处加以清洁、消毒,并且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好。
2、烧伤起水泡的处理方法
2.1、如果水泡的产生是因为烧伤或烫伤形成的,或是水泡较大,应当带孩子去医院请医生进行处理。
2.2、如果水泡周围的皮肤出现了红肿或水泡变成脓性,说明水泡处的皮肤已经发生感染,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医治。
3、水泡型脚气的治疗方法
3.1、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3.2、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吸水通气。
3.3、积极消除引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3.4、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引发多汗,加重脚气。
3.5、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
3.6、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3.7、有人认为手脚癣是养生病,治好了会得其他病,其实医学上并没有此事。还有人因为反复感染而丧失信心,故分开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极为重要。
水泡型脚气病因
1、脚气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其次为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
2、脚气的发病与环境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尤为多见。
3、脚气与一些特定的人群或职业有关, 易感人群有运动员、煤矿工人、士兵、糖尿病及艾滋病患者等, 与足部多汗、穿紧的鞋子或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
4、脚气具有家族聚集性和传染性, 在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或在家庭中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可造成传播。
5、患者自身也可在不同解剖学部位之间传播, 如脚气可引起甲癣、手癣、体股癣等。脚气复发率高, 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 次以上。
如何缓解脚部疲劳
1、公孙穴位于脚内侧,用食指和中指沿着脚内侧的骨头往上推,推到第一个趾骨下,感觉到有一块疙瘩状地东西,这个地方就是公孙穴,可用食指或中指按揉,力度可稍大,按到有酸胀感为宜。
2、可用拇指的指甲或者指腹掐、揉各个脚趾的趾头肚,每个趾头一分钟左右,可以解除疲劳,缓解紧张。
3、从趾根部到脚趾尖,用拇指用力顶压。
4、把手指插到各脚趾之间并夹住脚趾往上拔。
5、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副肾反射区,用另一只手抓住脚趾轻轻转动。抓住脚趾的手的拇指要用力按住脚趾并转动。
6、从小腿的下侧到上侧,轻轻揉按,放松肌肉。简单的足部按摩就完成了!
如何缓解脚部疲劳,就按照上面介绍的做就可以。另外在平常的时候还要注意保养才行。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那么还可能会继续有脚部非常疲劳的症状出现。平常的时候要多注意休息,有崴脚等情况出现的话,要彻底的治疗好后,再行走。
身上起水泡怎么回事
身上起水泡怎么回事
1、身上起水泡怎么回事
1.1、估计是汗疱疹。汗疱疹又称出汗障碍疹,常伴有多汗,夏季多见,好发于青年人。本病多突然在手掌、手指、足底、足趾等处,表皮深处发生米粒到黄豆大的水疱,可互相融合成大疱。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而多吸收,干燥脱皮。自觉有痒感或灼热感,多在1 ̄2周内自行消退,但易反复发作,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局部用1%明矾溶液湿敷,外搽炉甘石洗剂。
1.2、一定要及时治疗,一旦发生瘙痒,溃烂,流脓,出血等严重问题时就会给治疗很大的困难,即使能够治愈也要在身右留下疤痕,影响美观。指导意见:如果你想要对自己的病情做进一步的了解,请你按动头像右方(向其提问)旁边那个黄色按钮,进入我的页面进行详谈,通过你的详谈我们对你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1.3、根据以上的说法我们知道长水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又不可以抓又不可以碰,长在身上又那么的影响我们的形象,我们要赶紧的治愈,平时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生活习惯,那在平时我们要多吃点水果,多喝点水,希望早日的康复。
2、身上起水泡很痒怎么办
我们就需要知道这些水泡是怎么起来的,以及我们该怎么去处理这些水泡,还有我们该注意一些什么,其实一般如果身上起水泡而且还很痒的话,我们考虑是湿疹引起的。湿疹的治疗是多方面的,湿疹是皮肤病的易反复病,单靠药物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是药物和生活饮食相结合起来。
3、身上起水泡用什么药
选用抗组胺药止痒。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是时间不宜太久。外用疗法可以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中药是治疗湿疹的首选,一般不会有太大的依赖性。成分中要是含有薄荷脑、荆芥提取物、防风提取物、细辛提取物等这几味提取物的外用纯中药药膏,可将其涂抹于患处,针对慢性以及各类湿疹效果显着。
拔罐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得了皮肤病怎么护理
1、皮肤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清淡一些、规律一些。夏季,我们的皮肤长期暴露在外面,发生过敏的几率很大,这时如果皮肤功能下降的话,再加上饮食的诱发就容易急性期发病,若急性期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可能会转化成慢性皮肤病,这样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2、不熬夜、早睡早起,前段时间,钱医生在门诊接诊了不少皮肤病复发的患者,原来这些人都是一连几休熬夜看欧锦赛,往往一看就看到凌晨的三四点钟,像银屑病、湿疹、皮炎,如果患者休息不好就非常容易复发了。
3、少激动、心理压力别太大,很多疾病都会受到心理和情绪的影响,皮肤病也是如此。
手上起小水泡怎么回事
二、手上起小水泡的如何护理三、日常手足护理的方法
手上起小水泡怎么回事
1、汗疱疹引起的手上小水泡
这样的小水泡叫做汗疱疹,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的表现,所以在以前一度以为它和汗腺流汗有关,而将它命名为汗疱疹。现今已经证实它和汗腺、流汗这些因素都没有关联。其临床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趾)侧。1-2周后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
2、引起手上起汗疱疹的原因
2.1、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抑郁等常为汗疱疹发病的重要因素。
2.2、环境因素:也可能是霉菌活动性-感染的发疹性反应。
2.3、过敏因素:接-触刺-激物品,细菌、食物、产品物过敏等。
2.4、个人因素:有的与个人-体质有关。
2.5、其它因素:如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亦可能与汗疱疹的发生有关。
3、汗疱疹有哪些症状表现
汗疱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脚部位有深在性小水泡,泡壁较厚,破溃后干燥脱皮,伴有痒感,无炎症反应。可直接涂抹汗疱疹油治疗,能标本兼治汗疱疹。
汗疱疹症状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1-2周后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汗疱疹主要病发季节为夏季。当前医学对于汗疱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数病人发现和身体他处的霉菌感染或金属过敏甚至情绪压力有关。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手上起小水泡的如何护理
1、注意卫生:注意个人及家居卫生,要经常洗手,并且保持干燥,衣服、被褥等都经常清洗,晾晒,减少真菌滋生。
2、避免抓挠:出现小水泡,非常痒,很多人都会选择挠,但是会出现越挠越痒,而且水泡会破了流水,这样反而会加重而且感染其他部位,所以不要抓挠,如果很痒可以用手掌搓一搓或者用凉毛巾敷一下,止痒。
3、避免交叉感染:如果有脚气不要用手去抠脚,洗脚、给脚上药膏完成后要赶紧去洗手,家人有脚气也要做到不乱穿拖鞋、分开盆洗脚等,避免交叉感染。
4、使用抗真菌药:最常见、方便的方法就是用抗真菌的药膏,涂抹患处,几天之后就会见到疗效,皮肤能够恢复正常状态。
5、食疗:身体里面的毒素过多也会导致小水泡的出现,多吃清凉泻火的食物,可以让病症缓解。比如:西瓜、黄瓜、苦瓜、绿豆等食物。
6、调节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能够抑制病情的发展,调节心态,让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
日常手足护理的方法
1、洗手。洗手一定要用温水和弱酸性的洗手液。
2、擦手霜。洗手后3分钟内擦上护手霜,含有乳木果油、蜂蜡、乳酸成分的护手霜,能锁住滋润,保持手部的柔软,预防脱皮。
3、去角质。每周为手部去一次角质,使双手更细嫩。挤出1元硬币大小的手部磨砂膏,双手对揉2-3分钟,再细致揉搓手指关节和指甲周围皮肤,最后温水冲净。如果脚跟有硬皮,戴着沐浴手套搓洗,或用浮石打磨。
4、防倒刺。如果你的指甲容易生倒刺,就养成随时用润肤油按摩指甲的习惯。如果已经出现了倒刺,别用手撕,要剪掉死皮,泡在热水里软化角质,最后擦上护手霜。
5、老茧。洗澡的时候,用浮石打磨脚部的老茧。不过要确保打磨工具不锋利,否则会引发皮肤炎。打磨前先打湿脚后跟,不要泡太久;打磨时,始终保持一个方向;打磨结束,涂上厚厚的护足霜,让其充分吸收几分钟,再走动。你不必特意穿袜子过夜,因为会阻碍血液循环。
身上起水泡应该怎么办
我们在生活中,因为自身原因或者环境原因身体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起水泡,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怎样处理这些水泡呢,还有这些水泡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起水泡的话,要具体看是哪个部位起水泡,这样才能有效治水泡.其实一般起水泡我们考虑是体癣.
体癣又称“圆癣”或“金钱癣”,是由毛发癣菌、小芽孢菌或表皮癣菌引起。其传染来源主要是手癣,足癣,甲癣及污染的衣着等。季节特点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体癣在夏季会明显加重,皮损边缘活跃,起丘疹、水泡及脱屑,并伴有明显的瘙痒,到了冬天,皮损自然减轻甚至消失,如果不治疗,到天气转热时又会发作。
体癣的治疗方法
1.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可将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涂于患处皮肤部位,每日4-6次,症状消失后应继续使用2周,皆有效果。也可以服用些维生素C辅助治疗。亦可用角质剥脱剂如5%水杨酸酒精、复方苯甲酸软膏(韦氏软膏或酊剂)等,与抗真菌剂交替外用,1~2次/日。
2.对于顽固泛发的病例,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治疗。
此外,一定要记着不要抓破那些水泡,要坚持用药,还要注意个人卫生,记得衣服不要穿紧贴在身上的,鞋子要穿透气的,袜子勤换,还有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禁忌有不要过多的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也不要喝酒和吸烟,多吃一点蔬菜瓜
手上起小水泡痒怎么办
二、手上起小水泡是怎么回事三、手上起小水泡的症状表现
手上起小水泡痒怎么办
1、手上起小水泡日常护理
汗疱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本病发生之后可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烦恼。中医也可以治疗汗疱疹,不过汗疱疹虽然比较多见,但是很多人对汗疱疹不是十分了解,为了加强对汗疱疹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汗疱疹的护理知识。
1.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1.2、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1.3、压力的控制:压力的控制对缓和病情、减少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2、手上起小水泡的药物治疗
2.1、手足多汗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片、普鲁本辛等。
2.2、重症患者用皮质激素治疗,如口服强的松每次lo毫克,每日3次,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2.3、第l阶段可用1:20复方硫酸铜或3%明矾溶液浸泡,再涂氧化锌软膏。
2.4、第2阶段即有水疱性损害时用0.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湿敷或浸泡患部后,涂5%硼酸软膏。
2.5、第3阶段即脱周期可外用3%水杨酸软膏、鱼肝油软膏、或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
3、手上起小水泡的治疗偏方
3.1、多吃凉血解毒食物治疗起水泡。身体上火、毒素过多也会导致出现小水泡的症状,因此可以通过多吃凉血解毒食物得到缓解。一般情况下,苦瓜、绿豆、西瓜、青瓜等都可以有助于治疗起水泡症状。
3.2、生姜泡白酒涂患处。生姜切成片状后,放入适量的白酒当中浸泡。浸泡24小时后,用浸泡液涂抹患处,每天2次左右。此方法对于治疗起水泡并有痒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3.3、白醋泡患处。手上长小水泡,并且有痒的症状,可以用适量的白醋涂抹、泡患处。每天泡大约5分钟左右,几天后水泡便慢慢地消除。
手上起小水泡是怎么回事
不少朋友一到夏天手上就长小水泡,基本每个手指都有,有时痒的受不了。去医院配了药膏擦了也没用,这种现象是比较多见的,在医学上称此为汗疱疹。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表现,将它命名为汗疱疹。
多数人认为其病因是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与个人体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有关。此病特征就是手掌、手指反复起粟粒大小丘疹和水疱,周围无明显炎症,疱壁较厚,开始疱液透明,以后变混浊,2~3天后疱液自行吸收,干涸后形成脱屑,露出粉红色新生上皮,在手指屈伸中形成线状皲裂,皮疹呈对称性分布,自觉患处瘙痒、灼痛。夏季潮热好发,秋后可不治自愈,易反复发作持续数年。
手上起小水泡的症状表现
汗疱疹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汗疱疹好发于夏秋季节;
2、现多认为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精神因素为激发汗疱疹的重要原因。
3、对称发生于手掌、足跖,深在小水疱,疱壁紧张,粟粒至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干涸后脱屑。
4、汗疱疹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汗疱疹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因此,汗疱疹病人应当控制好情绪的。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在季节交替时,要少碰水、少碰清洁剂,多擦乳霜。这样才能有助汗疱疹的治疗。
胸部起水泡
胸部起水泡是很多人都存在着的一种皮肤问题。而这种问题,很可能是毛囊炎的重要表现。毛囊炎是一种发病率特别高的皮肤病,在发病的时候,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心方面的折磨,所以需要及时治疗。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毛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
一、病因
毛囊炎为整个毛囊细菌感染发生化脓性炎症。初起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
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有时也可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病的诱因。
二、临床表现
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以后迅速发展演变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四周红晕有炎症,继而干燥结痂,约经1周痂脱而愈,但也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有的也可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形成疖、痈等,一般不留瘢痕。皮疹数目较多,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
三、诊断
1.
起病时为一硬结,有局部红、肿,疼痛及压痛。数日后,病源扩大,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继而软化,破溃,脓汁排出,炎症减轻渐愈。2.
疖肿较大时,可有发热,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白细胞数增高。3.
面部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面部肿胀严重,可伴寒战,高热,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四、治疗
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或2%碘酊外涂,也可试用紫外线照射。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试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冬天手上起小水泡痒怎么办
冬天手上长水泡怎么办
1、要避免搔抓以免病情恶化
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2、要注意手脚的保养
在季节交替时,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多擦乳霜。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及早用汗疱康使用。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调节情绪对汗疱疹治疗极为有效
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因素对汗疱疹影响非常明显,良好的情绪对汗疱疹治疗极为有效。
4、长水泡最好进行低金属饮食
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合并金属过敏体质的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5、手上长小水泡的危害
汗疱疹不仅影响手部美观,而且常因瘙痒影响患者生活。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出现手部的肿胀,疼痛。由于本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西医尚无满意的疗法根除之。
6、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
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注意事项:手脱皮瘙痒忌用热水烫,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穿他人的鞋袜,不用他人的毛巾、浴巾、不与他人共用面盆、脚盆。经常清洗手脚,保持手足清洁和合适的湿度。避免用起小水泡的手搔抓别处皮肤。出门在外,要尽量不穿公用拖鞋,少洗桑拿浴,注意个人卫生。
中医治疗手上长小水泡
中医治疗本病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
内治法:湿热内盛证,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脾虚湿盛证: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如何保养自己的玉手
软化死皮。双手放在加入鲜奶和橄榄油的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帮助软化死皮。
去除角质。在小容器中放进两茶匙砂糖和适量柠檬汁拌匀,用来做手部磨砂,进一步去除手上的老废角质,也可选用专业的手部磨砂膏,轻柔地进行去角质工作。
温热皮肤。把两条干净的湿毛巾放进微波炉里加热30秒,然后用它抹走之前手上的磨砂残余物,这样才能不伤害肌肤。
即时滋润。涂抹上厚厚的护手霜后,戴上塑料手套或全棉手套,为手部加温促进皮肤吸收当中的滋养精华。
修整甲型。用指甲锉修整甲型,并在甲边涂上防倒刺的滋润霜,进一步修护双手。
手上起小水泡一碰就疼
每个人的皮肤对于外界环境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环境比较敏感,所以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有些人每到了特定的季节就会出现手上长小泡的现象,这些小泡下去之后还会出现脱皮,瘙痒等等症状,这跟可能是身体内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的。那么手上长小泡很疼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人一到夏天双手就起水疱、瘙痒、脱皮,用各种方法治疗,总也去不了根,每年都犯,为此烦恼不已。
这种现象比较多见,医学上称此为汗疱疹。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系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与个人体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有关。此病特征就是手掌、手指反复起粟粒大小丘疹和水疱,周围无明显炎症,疱壁较厚,开始疱液透明,以后变混浊,2~3天后疱液自行吸收,干涸后形成脱屑,露出粉红色新生上皮,在手指屈伸中形成线状皲裂,皮疹呈对称性分布,自觉患处瘙痒、灼痛。夏季潮热好发,秋后可不治自愈,易反复发作持续数年。 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没有特效方法,生活中要忌食辛辣、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吸或不吸烟,少用或不用碱性肥皂、洗衣粉、洗涤灵洗手。出现水疱不要挑破,更不要撕皮。局部治疗以收敛止痒为主如:炉甘石洗剂、5%的福尔马林或1%乌洛托品、痱子粉等。水疱明显可用0.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液浸泡或湿敷。瘙痒明显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去炎松、复方康纳乐霜、支洛松等。如以红斑、脱屑、皲裂为主,可用10%尿素霜、硅霜、维生素E霜、水杨酸软膏外涂,每月1~2次。全身治疗可用抗组胺药、维生素B1、B2、A、E。若皮疹数量多、自觉症状明显可短程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每次10毫克,每天3次,连服5~7天后症状减轻。 中医治疗汗疱疹有何特点? 汗疱疹不仅影响手部美观,而且常因瘙痒影响患者生活。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出现手部的肿胀,疼痛。由于本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西医尚无满意的疗法根除之。 中医治疗本病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中医的治疗是多方面进行的。综合内外治疗,加以饮食、情绪调理:
(1)内治法 ①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3)饮食疗法 ①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②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4)其他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手上长水泡
有些朋友每到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手上长水泡的情况就会出现,而且长水泡的地方还会非常的痒,如果是将水泡抓破之后,水上还会出现蜕皮的现象,大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困扰着不少患者。其实一般手上长水泡多是因为一些病毒感染导致的,比如说汗疱疹等都会导致手上长水泡的情况出现。
如果是您想要预防手上长水泡的话,首先在平时就要注意手不卫生的清洁,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因为手比较容易出汗,所以要及时的将汗水清洗掉,避免导致手上长水泡的情况出现。手上长小水泡是怎么回事?专家介绍如下:
对于那些水泡型或水疱型的癣疾,在夏季是很常见的,这主要是手足癣属于真菌性感染,真菌在酷热的情况,易滋生,对此,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洗衣粉、肥皂、洗洁精等,也不要直接用手剥芒果、切土豆,因这些行为容易刺激手部皮肤。
手上长小水泡一般症状表现为:多发单侧,也可以波及双手。夏天起水疱脱皮病情加重,冬天则枯裂疼痛明显。初起为掌心或指缝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多透明如晶,瘙痒难忍。水疱破溃后干枯,叠起白屑,中心向愈,四周激发疱疹,并可延及手背、手腕部。
很明显,手癣患者若不经过持之以恒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决不会突然自愈,在水泡型手癣的症状里,它与汗疱疹的症状很相似,但汗疱疹发作一段时间后能突然减轻直至消失。虽说这两种病都在夏季复发或加重;如为手癣的水疱,取疱膜进行显微镜检查,一般都能找到致病真菌;而汗疱疹的水疱疱膜中是绝找不到癣菌的。
了解了手上长水泡是怎么回事之后,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来判断看是那种因素引起的,如果说您手上长水泡的症状不是非常严重的话,只需要自己平时注意调理既可以解决掉问题,但是如果是手上长水泡的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建议您最好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