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身后如何补水 运动前后一定要补水
【www.ys630.com - 养生如何补水】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运动养生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夏季健身后如何补水 运动前后一定要补水》,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夏季虽然炎热,但是高温天气挡不住热爱热身的人们,夏季健身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排毒瘦身强身健体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夏季健身很轻易流汗,水分流失快,这个时候就要注重补水了,那么我们健身后该如何来补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运动前必定要补水
第一在夏季运动开始前应补充必定的液体以预防脱水的出现,同时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一般在体育锻炼开始前的30至40分钟就开始补充15℃左右的低温水,400至500毫升。因为低温水比起等量的常温水来说对体温调剂的效果更明显,可以采纳一部分常温水和冷藏水进行勾兑的方法。
人体胃的排空速率约为8001000ml/小时,所以提前30至40分钟补水在体育锻炼前正好排空,防止了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胃中滀留大量的水而引起胃部不适的现象。体育锻炼前补充水的目的是增加人体内的水容量,提高了人体的体温调剂能力。夏季运动前的补水应该分2-4次饮用,每次饮100-200ml以防止因短时间大量饮水导致的恶心和排尿。wwW.YS630.cOM
锻炼过程中进行补水
其次应带着运动饮料到运动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进行补液。在运动中补水的原则是少量多次。一般为每隔15-20分钟每补水150200ml即可。如果运动时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如所谓的桑拿天),运动的强度较大,且在室外运动,比如进行足球、篮球、跑步等,可以适当增加每次补水的量,可每次补水300ml。从降低体温的角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饮用低温水,即温度为15℃左右的水,这样有利于降低体温。最后,运动中补充的饮料在挑选上也要注重,应以运动饮料作为首选,防止饮料带有碳酸气的饮品(如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
运动结束后应注重补水
运动后补水的原则也是少量多次。一般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比较注重采纳科学合理的饮水方式少量多次,但是体育锻炼结束后往往忽视了采纳正确的饮水方式,为了心理上的愉悦感,往往采纳牛饮的方式,一次喝很多的低温饮料,这样才感觉过瘾。殊不知由于运动时人体血液重新分配,大量的血液进入运动器官,而消化汲取器官的血流量下降,消化汲取能力下降。运动后立刻大量饮水,不但造成了消化汲取器官的负担,也影响了人体的消化汲取能力。
所以,在夏天运动结束后切忌暴饮水。另外最好挑选运动饮料而防止饮用白水。因为运动后饮用运动饮料的好处是:一方面运动饮料有必定的渗透压可以促进细胞的复水和血容量的恢复;另一方面可以补充消耗的电解质和糖分。而补充白水会增加尿量,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影响细胞复水,同时稀释胃液影响消化。
运动补水有讲究
如果运动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只要在运动前后补充一些水分即可;如果超过一小时的剧烈运动,就要讲究补水方法,以免脱水。
原因:
美国营养学会建议,在开始运动的前两个小时喝两杯水,之后在开始肌耐力运动前15到20分钟再喝两杯水;在运动当中每15到20分钟需要补充一次水分。此时可以考虑用运动性饮料来保持体内电解质的平稳,或是喝一些淡咸味的蔬菜汁,或是加少量盐分的豆汤,更能起到防暑补水的效果。
怎样挑选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是夏季运动时预防脱水发生的不错挑选,那么我们怎样挑选运动饮料呢?第一运动饮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饮料要有必定的渗透压,这样可以减慢其在胃中的排空速度,促进对水分的汲取。
二是要含糖,因为夏季运动人体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所以运动饮料在补水的同时还要补糖。糖的含量不易过多,一般在4%-8%之间,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的运动饮料含糖量要低于运动后饮用的运动饮料,而其中含的糖应是低聚糖,这样可以延长运动时糖的供能时间。
三是要含有电解质,因为在脱水的同时也会伴有较多的电解质丢失,要及时补充电解质
四是在夏季最好挑选低温饮料,这有助于体温的降低,一般温度为13℃15℃为佳,也不能太低,以免刺激胃;最后运动饮料必定不能含碳酸气,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就是碳酸,呈酸性,不利于人体的酸碱平稳,加之体育锻炼时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这是引起运动性疲惫的主要因素。此外,碳酸饮料轻易引起人们呼吸节律的改变,出现打嗝等现象。所以真正的运动饮料都不应该含碳酸气。
当然如果人们认为买专业的运动饮料花费太多的话,也可以自己配制糖盐水等饮品加入适当的盐分自我配制饮料。总之,我们在炎热的夏季进行运动时必定要水不离身,积极正确地补水,预防脱水的发生,健康、安全地去运动。
ys630.coM延伸阅读
夏季健身补水先行
夏日健身,就意味着运动会消耗身体更多营养物质,所以健身者一定要注意补水,因为炎热的天气里,普通健身者在3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1个小时较大量的运动,汗液排放量便可达到3升以上。
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那么在夏季人们健身的时候,身体一旦出现脱水,健身者便会出现疲劳、厌食、头晕、恶心、肌肉痉挛甚至昏厥等症状。那么夏季健身该如何正确补水呢?
首先对运动强度不高的健身者来说,出汗量不会很大,只要在运动前后各喝1-2杯水即可。
一般而言对以减肥为主要目的的健身者来说,健身者在运动前应喝1杯水,运动中应每隔30分钟喝1杯水,运动后应再喝1杯水,如果情况条件允许,应尽量在水中稍微加些盐,口感有淡淡的咸味即可。
这样做可保持健身者的身体内环境稳定,使运动带来的脂肪燃烧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其次对大运动量的健身者而言,运动前应喝2杯水,运动中应每隔20分钟喝一杯水,水中不但要加少许的盐,还要多添加些糖。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添加一些蜂蜜。这样可以使健身者能够在运动中,保持足够的血糖,使肌肉获得良好的做功能力。
此外,夏季健身时,除了要注意补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的身体多补充一些矿物质。因为在健身者做运动的时候,很多矿物质会随着汗水丢失,其主要成分为钾和钠。
建议健身者可以通过多食用水果或蔬菜来增加矿物质的摄取。如:香蕉、橘子等水果,或蘑菇、花椰菜、花生等蔬菜。
健身中如何补水?
补水的时机
有人认为,训练中饮水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胃排空,会出现胃牵拉性疼痛等症状,故不敢喝水。这种看法和做法是不对的。研究表明,长时间训练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量可下降16%,及时补水能增加血浆量,减少血流阻力,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和运动持续时间。再者,训练中适量饮水非但不会使排空能力下降,反而会加强。因此,训练中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补充。当然,在训练前30分钟左右补足水分更好。若训练中口渴难忍,则可在组间休息时少量补水。进行超大强度训练时,除训练前补足水外,最好在训练后补水。
补水量和水的温度
训练中一次补水量不可过多,否则既不利于吸收,又会使胃部膨胀,妨碍膈肌活动,影响消化功能。正确的补水方法是少量多次,可在每次组间休息时喝一小口水,即25毫升左右。也可每5分钟左右补一次水,每次饮水量不超过100毫升。水最好是温开水,即使在夏季,水温也应在5至10度之间,不可饮用冰水。
水的选择
水的选择,应该尽量为运动饮料。鉴于女性对热量都很敏感,加上女性的生理特殊性,所以推荐运动女性选择专业的女性健身饮料,如目前在健身房流行的康比特“运动美人”,这是国内首款为运动健身女性量身定制的健康饮品,它能够满足女性健身的诸多需求,包括补充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降低热量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同时能够增强减脂效力,柠檬香味,清新爽口,是女性运动健身的上选饮品。
运动前后补水 防止腿抽筋
酷爱打篮球的高中生小张,终于盼来了暑假,说好要和同学玩到天黑,可是只打了不一会,小腿就抽筋了。后来因为担心打球再次抽筋,小张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去篮球场了。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研究员方子龙说,抽筋,即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运动过度疲累的时候。造成肌肉痉挛的原因不一,脱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寒冷刺激等都有可能。
运动中大量出汗,会引起脱水,同时伴有电解质(主要是钠、钙、钾等)的大量流失。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理平衡上,钾的作用是使肌肉收缩。而钠是放松。因此,如果只单纯补充水分,容易造成体内钾钠不平衡,进而引起肌肉痉挛。
方子龙说,运动中感到口渴,已经有3%的水分丢失,身体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因此,运动时补水要注意以下几点:1.预防性补充。运动前2小时补水400-600毫升。2.少量多次。避免一次大量补水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3.运动低于60分钟,补水即可。超过60分钟,应补充含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教你夏季健身如何正确进行补水
一、运动健身时及时补充水分
人体在运动状态中,血液会加速流动,排汗量也随之增加。但是一些朋友为了减肥,在大量排汗过程当中基本上不补充水费。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因为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出现恶心反胃、头晕眼花的情况,更何况你还是出于运动状态,身体的各部位均处于高速运转情况,在严重缺水后很有可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
运动中,尽量补充常温下的水,不宜过于冰冷,以免冻伤肠胃。每次补水时,应该只喝一小口,不可贪多。
二、平常生活正确补水
早上一杯水,200-300ml,晚上睡前一小时150-200ml,其他时段每隔一小时都应该补充一杯水。当然,以上的数据只是作为参考数据,有特殊情况可自行调整。
喝水切忌渴了再喝,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喝水也最好不要过量,防止“水中毒”:“水中毒”是指长期喝水过量或短时间内体必须借着尿液和汗液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但随着水分的排出,人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会受到稀释,血液中的盐分会越来越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因此有些女孩子想靠超大量喝水来减肥的方法是很危险的。
三、该喝什么样的水
喝新鲜开水,不要喝放置时间过长的水。新鲜开水,不但无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矿物质。而且白开水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小结:每天补水量大约为2升,早晚各一杯,其他时间适当补水;最好喝新鲜开水,对身体好;做减肥运动时,不能不喝水;喝水要适量,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不可过量饮水,以防“水中毒”。
39健康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时尚运动补水之道
营养素在运动中流失
想不到吧!跳上1小时有氧舞蹈,虽然燃烧掉不少卡路里,但同时流失的汗水量,竟然接近一瓶小包装的矿泉水,这其中还包括电解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素。
汗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是钠和氯离子,还有少量的钾和钙。运动的流汗量主要和运动环境及运动强度有关。当运动强度越高、运动环境的空气流动性越差,流失的汗也就越多。而汗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流失无法适时地调节体液与温度的生理变化,会造成身体不适,这时仅补充水分就不足以应付电解质的流失。
运动时给身体加油
时尚运动已经不满足于燃烧脂肪。感受运动的愉悦和快感,获取亢奋自信的状态,让身体健康,让情绪High,才是现代人进入健身房的原动力。在健身运动时,人们希望通过饮水给身体注入充足的活力,给运动加油鼓劲。
纯水从摄取到进入胃肠道,接着被人体吸收,需要一段为时20-30分钟的时间,因此一次喝下大量纯净水,反而会集中在胃里造成不适,不能真正达到补充水分与体能的目的。第二代补充型运动饮料在补水和电解质的同时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给身体提供深层供给。因此在运动前、中、后,适量饮用第二代补充型运动饮料可以减轻因身体失水和能量消耗造成的不适,让你在运动中享受淋漓畅快!
健身离不开运动饮料
当健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时,运动饮料的品牌、标榜功能也就愈发令人眼花缭乱。补充水和电解质的同时更能补充维生素和氨基酸是目前最受青睐的运动饮料的特色,即第二代运动饮料劲跑的优势。它能够达到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免疫力等更多功能,不仅适宜健身房室内运动,还是户外运动的好搭档。
户外运动如何正确补水
1.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来大概的测算一个人(成人)一天应摄入的水量:成人每公斤体重应补充35~40毫升水,也就是35~40克。比如,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天天要补充2。2~2。4公斤的水,这个数值包括我们从天天的食物中获取的水分。
2.饮水的温度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医学家建议,最好多喝温水,与室温相当为宜,水温最好在18~45摄氏度,就是在冬季也不要喝超过50摄氏度的水或饮料,最好的水温应接近体温,不但利于汲取,还能更快止渴。
3.不要把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人在大量出汗后感到口渴,并不完全是体内缺水,而是唾液量少而稠,嘴里发粘,咽喉干燥引起的感觉,这时喝水应先用水漱漱口,润湿口腔和咽喉。然后分几次喝少量的水,让水分均衡地补充。不要等口渴时再补水,因为在感到口渴时因缺水对身体的损害已经造成了。
4.户外活动中补充水分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补充水分时千万不要暴饮,因为一次性大量的饮水对身体非常的不好,因为大量水分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内,会使血液稀释和血量忽然增加,这样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此外,大量的水进入胃中,由于不能及时被机体汲取(人体汲取水的速度每小时最多800毫升),就会造成水在胃中贮留,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假如在大量饮水后继续活动的话,水会在胃中晃动,使人不舒适,很轻易引起呕吐。
5.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少量多次,这样既可及时保持身体水分的平衡,又不至于增加心脏和胃的负担。具体方法是每次喝一小口,先滋润一下整个口腔,然后将口中的水分三次缓缓地咽下。
这样的方法应该养成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身体及时补充水分使嘴和咽喉缓解口渴的感觉,还可以使身体不会马上大量发汗,而且还可以尽量地节约保存户外活动中那不多的可以说是宝贵的水。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尝过水尽粮绝的滋味了吧。
6.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是件好事,但相关专家也提醒大家,过量饮水可导致水中毒,会导至脱水低钠症的。非凡是大量出汗后又大量补水更易导致水中毒的,有些人在夏季户外活动中干渴得非常难受时,会来上一通暴饮,觉得很解渴、非凡爽,其实大家也许不知道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饮水方法。因为人体出汗很多后,在丢失了水分的同时也丢失了不少盐分,假如在这时一次性大量喝进白开水而不补充盐分,水分经胃肠汲取后,又经过出汗而排出人体外,随着出汗人体又失去一些盐分。这样的结果就会造血液中的盐分逐步减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汲取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造成水中毒,具体的症状是头晕、眼花、口渴、眩晕,严峻的还会忽然昏倒。
7.户外活动中应防止饮用的饮料;
蒸馏水:一般蒸馏水呈酸性,不适合空腹饮用,对肾脏较弱的朋友不利
碳酸饮料:含有二氧化碳,可助消化,虽然可促进体内热气排出,产生清凉爽快感觉,但营养成分很少,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轻易使胃部产生饱胀感。尤其是大运动量活动后饮用,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等消化系统不适症,不适合空腹饮用。
需要说明的是,运动饮料富含电解质,含有一定浓度的盐分及多种微量元素及营养素,具有能够有用地补充人体因为大量排汗所流失的电解质等优点。但是运动饮料中的钠盐易使血压升高,一般人若经常饮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轻易造成人体高血压症,那么高血压患者就更不宜过多饮用了。
8.高原饮水注重事项:
高原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是气候严寒,温度、湿度低、日照时间长。高原水蒸发量一般比降水量大五倍甚至达十几倍之多。所以空气十分干燥,由于气候严寒,机体散热量增加,高原环境低氧,机体基础代谢率增高,人体呼吸频率也比平原地区快,每分钟大约快2-10次不等。因湿度低、蒸发量大、机体散热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空气干燥等因素,由皮肤蒸发及呼吸所散失的水份增加。
非凡是经皮肤散失的水重量较多,因而造成嘴唇干燥、皮肤干燥和粗糙。由于上述各种非凡因素的影响,所以处在高原环境中的人轻易感到口渴。
处在高原环境必须增加水的摄取量,以补充从皮肤及呼吸中所散失的水分,保证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在高原环境中成人天天的生理需水量较平原地区人高,一般为2.5-4升为宜。但初到高原者不宜饮水过多,尚未适应的人应防止饮水过多,防止高原肺水肿,待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较好。白天活动量多,饮水量可相应增加,以上、下午多饮水为主。夜间不宜饮水过多,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对机体不利,饮水提倡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专家教你运动后如何补水:根据体重判断补水量
人们现在过于迷信电解质饮料如脉动,加强性饮料如红牛等的功效,很多时候你可能并不需要它们。运动饮料不能随便喝,在不需要补充的时候补充,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运动补水非常有讲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体重来判断。
由于脱水是运动后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运动前体重减去运动后体重再除以运动前体重”的方法,来计算脱水占体重的比例。当脱水量小于体重的1%时,你会感觉到轻度口渴,此时只需要补充普通水;当脱水量占体重的2%~3%,以50公斤的体重为例,运动后体重下降1公斤~1.5公斤时,需要补充浓度低于0.9%的盐水;只有当脱水量大于体重的4%时,才需要补充运动饮料。
此时运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电解质、钠和钾等物质也随之大量流失,补充运动饮料可以帮助恢复人体机能。
最后,补水一定要坚持少量多次,运动前、中、后均要补水的原则。
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琴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