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三伏三养生 > 导航 > 三伏养生三伏灸

三伏养生三伏灸

2019-10-12

专家:“三伏灸”有三误区

三伏三养生。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怎么才能作好中医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专家:“三伏灸”有三误区”,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今夏三伏中的初伏,到省人民医院、省二人民医院、省立医院做三伏灸的市民超过千名,不少不对应症的市民也赶来,非得烤上几分钟。省二人民医院针灸部主任阙庆辉说,市民对三伏灸认识有误区。

误区一:能治百病 阙主任说,三伏灸对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特别疗效,并非能治百病。做三伏灸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医生诊断,看是否适合做。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严重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灸的治疗。

误区二:灸得越久越好 在现场,不少成年人要求医生让艾香在姜片上多烧上一阵子。阙主任说,这是不对的。烧得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一般艾香烧上5~10分钟,让皮肤微红就可以了。真正发挥功效的是后头敷的膏药。

误区三:赶早不赶晚 许多市民不到7点就来赶场,非得争得第一时间做三伏灸。阙主任说,其实三伏灸要在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就是中午最热的时候效果最好,但一般医院中午需要休息,所以可以选择上午10:30~11:30来做三伏灸,效果最佳,没必要一股脑儿地都赶在一大早来做。

阙主任同时提醒,敷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洗冷水澡。接下来中伏为7月30日、末伏为8月9日,市民别忘了坚持到贴完三伏。

ys630.COm精选阅读

三伏灸是什么,三伏灸的作用有哪些


三伏灸是什么?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灸有什么作用呢?适应症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伏灸的作用

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祖国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

三伏灸,是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三伏灸适应症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

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三伏灸是什么 三伏灸的作用有哪些


三伏灸是什么?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灸有什么作用呢?适应症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伏灸的作用

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祖国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

三伏灸,是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三伏灸适应症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

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夏季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 哪些病适合三伏灸


现在正值三伏天,三伏天的时候进行三伏灸是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市民也会选择在三伏天的时候进行艾灸治疗,三伏灸具有养生治病的功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三伏灸的作用有很多,尤其是适合这样炎热的夏季,那么你知道在这样炎热的夏季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吗?一起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三伏灸注意事项

1、提前问诊再贴天灸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淤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中体质,天灸对阳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效果很好,但对阴虚质和体质湿热的人就不适合天灸,天灸所用都是性温通、温阳的药物,体质湿热的人一旦贴药,就像火上浇油。所以,在决定做天灸前,最好先到医院问诊,询问医生是否适合做天灸,看自己有哪些对应症,主要贴哪些部位,这样在贴药当天可使医生迅速完成贴药,节约问诊时间。

2、贴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中国吃网提醒,贴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贴药10小时内不能洗澡。治疗的同时应戒食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药后的注意事项

天灸疗法又称发泡灸,贴药后起水泡是正常现象。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但瘢痕体质的患者起泡后可能留下瘢痕。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4、做三伏灸重在坚持

一般来说,三伏天灸一年至少要做三次,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也可在入伏前10天和出伏后10天做加强。天灸的作用是防病保健,并不是治疗疾病。一个天灸的疗程是三年,主要目的是防病保健,如果半途而废,做一年停一年,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隔姜灸最正宗

三伏灸中,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隔姜可使贴的药容易渗透,激发穴位功效使疗效叠加,才能发挥三伏灸的真正疗效。

隔姜灸加药贴一般需要30-40分钟。之前要事先准备,精选的大老姜,要切成厚度相等的姜片。隔上姜片点燃艾灸,待灸燃尽再敷贴上药,只有这样才是正规定义的三伏灸。

特别强调,作为慢性疾病的治疗,三伏灸一般需要坚持三个疗程,也即连续三个夏天都要按时完成初伏、中伏和三伏的治疗。有的医院还推出加强灸以及冬天的三九灸,巩固疗效。

哪些病适合三伏灸

传统上,三伏灸适合阳气不足引起一些疾病的患者,主要适合两大类疾病,一是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感冒等;二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引起的腰痛及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等。

5、三伏灸的禁忌

患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还有,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伏灸,药物贴敷之后会使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就是皮肤正常的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另外,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也不能用三伏灸来治疗。因为药物贴敷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这些反应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们在选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贴敷时间要记住

三伏灸起源于秦汉、被称世界上最早预防医学手段,系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以中药制成的药饼,在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湿热,促进血脉运行,疏通经络,以达到养身调理的效果。

进行三伏灸时间短暂,为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三天。今年的初伏为7月18日,二伏为7月28日,三伏为8月7日,加强伏为8月17日。

夏季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哪些病适合三伏灸


现在正值三伏天,三伏天的时候进行三伏灸是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市民也会选择在三伏天的时候进行艾灸治疗,三伏灸具有养生治病的功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三伏灸的作用有很多,尤其是适合这样炎热的夏季,那么你知道在这样炎热的夏季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吗?一起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三伏灸注意事项

1、提前问诊再贴天灸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淤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中体质,天灸对阳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效果很好,但对阴虚质和体质湿热的人就不适合天灸,天灸所用都是性温通、温阳的药物,体质湿热的人一旦贴药,就像火上浇油。所以,在决定做天灸前,最好先到医院问诊,询问医生是否适合做天灸,看自己有哪些对应症,主要贴哪些部位,这样在贴药当天可使医生迅速完成贴药,节约问诊时间。

2、贴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中国吃网提醒,贴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贴药10小时内不能洗澡。治疗的同时应戒食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药后的注意事项

天灸疗法又称发泡灸,贴药后起水泡是正常现象。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但瘢痕体质的患者起泡后可能留下瘢痕。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4、做三伏灸重在坚持

一般来说,三伏天灸一年至少要做三次,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也可在入伏前10天和出伏后10天做加强。天灸的作用是防病保健,并不是治疗疾病。一个天灸的疗程是三年,主要目的是防病保健,如果半途而废,做一年停一年,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5、三伏灸的禁忌

患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还有,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伏灸,药物贴敷之后会使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就是皮肤正常的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另外,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也不能用三伏灸来治疗。因为药物贴敷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这些反应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们在选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贴敷时间要记住

三伏灸起源于秦汉、被称世界上最早预防医学手段,系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以中药制成的药饼,在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湿热,促进血脉运行,疏通经络,以达到养身调理的效果。

进行三伏灸时间短暂,为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三天。今年的初伏为7月18日,二伏为7月28日,三伏为8月7日,加强伏为8月17日。

隔姜灸最正宗

三伏灸中,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隔姜可使贴的药容易渗透,激发穴位功效使疗效叠加,才能发挥三伏灸的真正疗效。

隔姜灸加药贴一般需要30-40分钟。之前要事先准备,精选的大老姜,要切成厚度相等的姜片。隔上姜片点燃艾灸,待灸燃尽再敷贴上药,只有这样才是正规定义的三伏灸。

特别强调,作为慢性疾病的治疗,三伏灸一般需要坚持三个疗程,也即连续三个夏天都要按时完成初伏、中伏和三伏的治疗。有的医院还推出加强灸以及冬天的三九灸,巩固疗效。

哪些病适合三伏灸

传统上,三伏灸适合阳气不足引起一些疾病的患者,主要适合两大类疾病,一是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感冒等;二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引起的腰痛及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等。

三伏灸起泡怎么处理


三伏灸起泡这种情况主要是会发生在很多患者身上的,几乎有80%以上的患者都会表现出局部的皮肤潮红,灼热感,并且会伴有轻微的刺痛,贴的部分出现的小水泡,大概在三天左右就能消失,这属于药物后的一种病情的作用,有的可能会被自然吸收,如果是比较担心水泡留疤的,可以通过用一些祛疤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伏灸后为啥会起泡

三伏灸也称"发泡灸",有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贴药部位出现小水泡,大多数人在三天之内就消退了。这是正常现象,这说明药物正在起效,一般两至三天让药物自然吸收后就会消退。

个别病人皮肤嫩,或者对药物敏感,会有烫伤疼痛、瘙痒的感觉,持续时间会比大多数人长,小部分人对皮肤的灼热、瘙痒的疼痛忍受不了,需要到医院就诊。

担心起泡会留疤的朋友,建议你最好在天灸贴药时,有灼热感后持续10分-15分即可取下,这样即可避免皮肤损害,同时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无需等到起泡后再拿走,否则会引起皮肤瘙痒和疼痛。

三伏灸后为啥会起泡 三伏灸后起泡原因 三伏灸后起泡怎么办

三伏灸后起泡怎么办

建议皮肤敏感者,每次贴药的时间不要太长,1小时即可。可在红肿处抹茶油等植物油(茶油里泡消炎下火金银花效果更佳),或者涂抹有消炎止痒的皮肤外用药膏,如绿药膏和湿润烧伤膏等。还要避免水泡破损,防止感染,不要压迫和抓挠,洗澡时不要摩擦,也不要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擦洗,用清水洗就可以了。

如果水泡破了,可用碘酒消毒,涂抹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皮肤不受感染。水泡特别严重的,就要及时上医院,让医生帮忙处理。

还须注意的是,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洗浴;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三伏灸后起泡是正常的现象,所以朋友们也不必过于担心,不过起了水泡之后要特别注意一些小细节,以免留下疤痕哦。》》推荐阅读:三伏灸的功效与作用

三伏灸后注意事项


针灸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针灸可以达到不同的保健效果。如今街边有很多养生店,养生店内的针灸项目繁多,我们不知道如何选择。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三伏灸,三伏灸可以很好的对身体体进行清热解毒,达到保养的效果。那么,三伏灸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呢?三伏灸之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一、操作方法

选取玄胡、白芥子等多味中药按比例研末,用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相应穴位,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疱,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二、适应证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注意事项

中药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

还须注意的是,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洗浴;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揭秘2015年三伏灸时间,三伏天灸适合什么人


又到了三伏天,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那么你准备好了吗?2015年三伏灸时间,你知道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2015年三伏灸时间,赶紧行动起来吧!

2015年三伏灸时间

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实践证明,三伏灸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力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适应症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感冒、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痛;肾虚腰痛、关节痛、痛经,及各种体虚、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疾病。

三伏灸根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以及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夏季三伏最为炎热的时候,采用具有特定温通发泡作用的中药,贴敷在穴位上,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未病先防的目的。

三伏灸是选取麻黄、元胡、麝香等六味中药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相应穴位,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之际,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贴敷治疗效果最佳。当然,如果错过了头伏也没关系,可以从7月23日中伏开始贴。8月2日是补伏,可以补错过的头伏、二伏或三伏,一样能达到治疗效果。

2015年三伏天时间如下,共40天。

1、头伏:2015年7月13日-2015年7月22日

2、中伏:2015年7月23日2015年8月01日

3、闰中伏:2015年8月02日2015年8月11日

4、末伏:2015年8月12日-2015年8月21日

三伏日是三伏灸治疗较为理想的时间窗,在此时间疗效可能更好;其他时间,只要患者的体质适合,也是可以做三伏灸治疗的。

三伏天灸适合什么人?

三伏天灸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天灸的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天灸适合以下五类患者:

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久咳、反复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型胃痛、腹胀、腹泻。

3、各种骨关节痛:肝肾不足、寒凝经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关节痛。

4、儿科疾病:体质差、反复感冒、久咳、小儿遗尿。

5、女性:手足冰冷、肝肾亏虚、宫寒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

三伏天灸并非人人都能贴。急性发作期疾病、当天有发烧、咽喉发炎、肺部感染,皮肤长有疱疖、破损者、一岁以下婴幼儿、孕妇,恶性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不可进行贴药。

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

1、进行天灸治疗时要保持情绪乐观,保证睡眠充足。这样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进行适度锻炼可增加神经和肌肉协调性,增加汗液排泄,促使人体内滞留的寒气散发出来。

2、饮食上要注意阴阳均衡。肉桂、花椒、狗肉、羊肉等辛燥之品,及牛肉、鱼、虾、烧鹅、烧鸭、芋头、花生等应尽量少吃;忌过量饮酒、抽烟。同时要少吃冷饮,冷饮一方面可伤及脾胃阳气,也可使体内寒气处于沉积凝滞的状态,导致向外发散困难,影响治疗效果。

3、一般贴药后局部皮肤均有热感,周围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贴药持续时间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而有长有短,一般为1至2小时。敷贴时间以患者局部产生灼热、痛感时为度。小孩及皮肤嫩薄的患者一般贴药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如贴药后无不适反应,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至4小时。

4、贴药当天不宜洗冷水澡,不宜游泳。

5、个别患者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涂抹药膏等或到医院处理,并戒吃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比较敏感的患者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灰色瘢痕,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起泡时可用龙胆紫外涂患处,但如果并发感染就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处理。

揭秘2015年三伏灸时间 三伏天灸适合什么人


又到了三伏天,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那么你准备好了吗?2015年三伏灸时间,你知道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2015年三伏灸时间,赶紧行动起来吧!

2015年三伏灸时间

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实践证明,三伏灸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力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适应症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感冒、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痛;肾虚腰痛、关节痛、痛经,及各种体虚、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疾病。

三伏灸根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以及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夏季三伏最为炎热的时候,采用具有特定温通发泡作用的中药,贴敷在穴位上,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未病先防的目的。

三伏灸是选取麻黄、元胡、麝香等六味中药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相应穴位,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之际,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贴敷治疗效果最佳。当然,如果错过了头伏也没关系,可以从7月23日中伏开始贴。8月2日是补伏,可以补错过的头伏、二伏或三伏,一样能达到治疗效果。

2015年三伏天时间如下,共40天。

1、头伏:2015年7月13日-2015年7月22日

2、中伏:2015年7月23日2015年8月01日

3、闰中伏:2015年8月02日2015年8月11日

4、末伏:2015年8月12日-2015年8月21日

三伏日是三伏灸治疗较为理想的时间窗,在此时间疗效可能更好;其他时间,只要患者的体质适合,也是可以做三伏灸治疗的。

三伏天灸适合什么人?

三伏天灸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天灸的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天灸适合以下五类患者:

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久咳、反复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型胃痛、腹胀、腹泻。

3、各种骨关节痛:肝肾不足、寒凝经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关节痛。

4、儿科疾病:体质差、反复感冒、久咳、小儿遗尿。

5、女性:手足冰冷、肝肾亏虚、宫寒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

三伏天灸并非人人都能贴。急性发作期疾病、当天有发烧、咽喉发炎、肺部感染,皮肤长有疱疖、破损者、一岁以下婴幼儿、孕妇,恶性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不可进行贴药。

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

1、进行天灸治疗时要保持情绪乐观,保证睡眠充足。这样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进行适度锻炼可增加神经和肌肉协调性,增加汗液排泄,促使人体内滞留的寒气散发出来。

2、饮食上要注意阴阳均衡。肉桂、花椒、狗肉、羊肉等辛燥之品,及牛肉、鱼、虾、烧鹅、烧鸭、芋头、花生等应尽量少吃;忌过量饮酒、抽烟。同时要少吃冷饮,冷饮一方面可伤及脾胃阳气,也可使体内寒气处于沉积凝滞的状态,导致向外发散困难,影响治疗效果。

3、一般贴药后局部皮肤均有热感,周围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贴药持续时间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而有长有短,一般为1至2小时。敷贴时间以患者局部产生灼热、痛感时为度。小孩及皮肤嫩薄的患者一般贴药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如贴药后无不适反应,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至4小时。

4、贴药当天不宜洗冷水澡,不宜游泳。

5、个别患者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涂抹药膏等或到医院处理,并戒吃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比较敏感的患者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灰色瘢痕,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起泡时可用龙胆紫外涂患处,但如果并发感染就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处理。

专家支招:今年三伏吃点啥


“中国人有两千多年的饮食文化,但现在越来越不会吃了。尤其是30-50岁的中壮年,缺乏营养保健的意识。”结合当前天气闷热的实际情况,中国营养学会理事王雲教授分别为儿童、白领、户外作业者、心脑血管和糖尿病人量身定做了营养配餐食谱。

儿童饮食重形象

饮食量排序(递减):、水果、主食、肉类(兔、鱼、鸡)、蛋类、藻类青菜:吃应季,如黄瓜、冬瓜、油菜、青椒、番茄等面食:用模具塑造水果、小动物造型,用全麦粉、豆粉、精白粉调配色泽推荐菜谱(正餐):1、黄瓜、木耳(或香菇)、鸡蛋、胡萝卜,炒;2、草鱼(去骨)、木耳(或香菇)、碎猪肉、豆腐、玉米粒、青豆,蒸小贴士:儿童的脾脏功能弱,对含激素、添加剂多的食物解毒能力差,因此应尽量少吃韭菜、猪肉、扁豆等,做明目用也要少食肝脏,最好用羊肝代替猪肝。

白领热餐莫喝冷饮

饮食量排序(递减):、水果、主食(杂粮)、豆类、菌类、肉类饮料:胖大海、甘草、菊花、陈皮、鲜榨果汁、功能性保健茶推荐菜谱(甜品):西瓜、百合、绿豆汤、凉粉,混合在零下1度冰冻小贴士:早点很重要,牛奶、杂粮类主食和鸡蛋是不能少的。因为多数白领整日坐在办公室里,缺乏运动,因此应该吃大量的水果补充粗纤维以增强排泄功能,建议在正餐中不要冷热结合,比如吃热餐不要喝冷饮。

提醒白领女性少吃零食,尤其饼干、等,没营养又易发胖;另外,长期处在有空调的环境中,适当吃些姜可以除湿热。

户外作业者需补盐

饮食量排序(递减):主食(粗细结合)、、肉类、水果推荐菜谱(正餐):1、牛肉、香菇、番茄、洋葱、芹菜,炒或烧;2、苦瓜、百合、鸡肉、木耳、胡萝卜,炒;3、蒜苗、金针菇、羊肉、胡萝卜,炒小贴士:长期在户外工作,可以吃高热量的食物,但忌高脂食物,由于夏天流汗多,适量补充盐分也是必需的。另外,及时补充水分必不可少,如绿豆汤、西瓜等,切忌喝温度过低的冷饮,以免身体内外温差过大,伤害肠胃。

心脑血管患者忌辛辣饮食量排序(递减):、主食、蛋类、菌类、水果青菜:鸡毛菜、茼蒿、苦菜等面食:白面、豆面、玉米面,以6∶2∶2的配比混合食用小贴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最好不要吃动物肝脏和辛辣,注意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等,每顿饭主食不要超过100g,在饮食方面要多听医生的建议。

糖尿病患者提防“无糖”

饮食量排序(递减):、主食、肉类、蛋类、菌类、水果推荐菜谱(正餐):1、苦瓜片、百合、、牛肉、洋葱,炒;2、南瓜、紫菜、山药、江米饭,蒸熟卷成卷(寿司)小贴士:很多标榜“无糖”的其实也含糖,所以要控制糖类总摄入量。

主食以杂粮为主,荞麦、燕麦、绿豆等;肉类选择牛、鱼、鸡、兔、飞禽等食用,少吃肘子、肥肉等高油脂的食物。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

1、三伏天艾灸灸哪里

1.1、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1.2、关元穴

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穴。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

2、三伏天艾灸的功效

2.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2.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3、三伏天如何艾灸要视体质而定

3.1、阴虚质

大多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

阴虚艾灸:三阴交 太溪穴 然谷穴

3.2、阳虚质

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

阳虚艾灸:大椎穴 命门穴 关元穴

3.3、气郁质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平时应常去旅游,以使心胸愉快,从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

气郁艾灸:气海穴 关元穴 足三里

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

1、三伏天艾灸时需要注意保暖

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保暖,尽管三伏天天气很炎热,但是艾灸的时候仍然要避免着凉,特别是要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避免穿堂风吹。

2、三伏天艾灸的部位不可随意

三伏天进行的时候要注意,不可随意进行。比如,一般面部不能进行艾灸以免烫伤;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化脓灸法以免化脓后不易愈合;重要脏腑部位、大血管处等位置不可直接艾灸;经期、妊娠期妇女不可以随意进行腰部、腰骶部艾灸等等。

3、三伏天艾灸后注意正确护理

三伏天进行艾灸之后一定要正确进行护理,比如注意局部的清洁干爽,特别是在艾灸之后如果是出现了操作不当引起的局部烫伤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疮弄破,如果已经破溃要及时继续消炎处理。

4、三伏天艾灸应合理选择灸量

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时候要注意灸量的控制。如果是直接艾灸应该选择小炷或中炷;间接灸则用中炷或大炷。另外还可以根据年龄、体质强弱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灸量。

三伏天什么人不能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5、自发性出血的人不宜艾灸

一旦体内的抗凝血系统出现问题之后,只要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了轻微的创伤就会血流不止。这类体质的人群就不要轻易去尝试艾灸了,以免出现危险。

6、阳盛体质不宜艾灸

阳盛体质就是指人体内阳气过旺,内脏也比常人要热,如果这时还是使用艾灸的话,就会变成热上加热,不仅无法缓解疲劳,还会加重体内的热气,给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二、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三、三伏天艾灸有哪些禁忌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1、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1.1、大横穴

大横穴位于肚脐旁开4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对于治疗便泌、泄泻、腹痛等效果非常好。

1.2、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刺激这个穴位对于治疗瘀血脉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的面部疾病有着非常显着的效果。

1.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这个穴位能够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症状。

1.4、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的位置,能够治疗各种炎症,比如肥胖等。

1.5、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对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男性阳痿以及遗精等效果非常好。

1.6、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的位置,能够增强人体消化以及吸收食物的能力,而且还能治疗胃痛、胃酸以及呕吐。

2、三伏天艾灸有哪些好处

2.1、解暑祛湿,祛寒降火

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2.2、充盈元气阳气

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打击力强,这也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

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2.3、修心养性

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智慧越来越多。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

3、三伏天艾灸能治哪些病

3.1、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3.2、小儿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喉炎以及反复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

3.3、皮肤病,如银屑病、冬季夏季加重性湿疹、冻疮、角化性手足癣病、寒冷性荨麻疹,以及许多损美性皮肤疾病如痤疮、黄褐斑、颜面再发性皮炎、化妆品激素性皮炎等。

3.4、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复发性尿路感染、肾虚畏寒等。

3.5、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

3.6、妇科,月经过少、慢性盆腔炎、闭经、不孕、痛经、产后身痛、带下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

1、艾灸前

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2、艾灸中

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3、艾灸后

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三伏天艾灸有哪些禁忌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专家:“三伏灸”有三误区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