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养生方剂 > 导航 > 中老年男人养生中药方剂

中老年男人养生中药方剂

2019-10-20

三七中药方剂介绍

中药养生方剂。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三七中药方剂介绍》,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那么赶紧跟着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三七的中药方剂介绍吧!

三七为常用中药

始载《本草纲目》。

别名:田七、田三七(因原产广西田阳)、金不换(因其珍贵)、旱三七(因与菊科水三七相区别)、人参三七(因与人参同科)。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云南的文山、西畴,广西的田阳、靖西等地。

采收加工:挖取3~7年的根,去净泥土、剪除地上茎及细小支根、须根后,先曝晒至半干,再反复搓揉,曝晒至全干。七月份结籽前采收者体肥实称春七质佳。结籽采收者体较瘪瘦称冬七质次。

性状鉴别:主根纺锤形或不规则的块状,长约2~5厘米,直径0.3~2.5厘米。外皮呈光亮的灰绿色或带有黄斑(习称铜皮)或灰黄色(习称铁皮)。顶端较平或少数带有残茎,底部有剪断支根的痕迹,全体有凸起瘤状物或支根的分歧及横向皮孔,并有断续的纵皱纹。质坚实,难折断。横断面灰绿色或淡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显菊花心,角质样。气弱,味先苦而后微甜。

以个大肥实,体重皮细,灰绿色有光泽,断面灰黑色带绿,无裂隙,习称铜皮铁骨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三七皂甙甲、三七皂甙乙和黄酮甙。

功效与作用

止血、祛瘀、消肿、止痛。

1、止血。三七温浸液能缩短家兔凝血时间,并有收缩血管作用。

2、消炎。三七水煎液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

3、增加冠脉流量。三七黄酮甙能明显增加心冠状动脉流量,同时心肌耗氧量减少。又三七水煎似具有糖质激素样作用。

注:抗病毒和抗真菌,三七水浸剂在体外实验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制:原药捣碎或磨成粉末,生用。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止血化瘀、消肿止血。

主治:外伤肿痛出血,吐衄血,血痢,崩漏,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

为止血化瘀要药。

1、治跌打内伤或外伤出血,有血瘀肿痛者尤为适宜,能祛瘀止血,消肿止痛,效果良好。内服可研末3g,米汤送服,用黄酒或白酒30g,微热送服均可,也可配其他汤药冲服。外用以三七1.5g,配煅龙骨、五倍子各15g,共研细末,敷于患处。

2、治吐血、肺胃出血,常配白芨、藕汁、茅根之类,方如安血饮,属热证者要加配生地以凉血。

3、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顽固疼痛,可服三七末配五味子、肉桂、丹皮、赤芍等。

4、治血液病出血,在治疗方剂内加三七末3g冲服,初步观察有一定止血作用,部分病人用药后血小板数明显上升。

5、试用于治脑出血(发病初期昏迷不语),可以用三七3g研末送服,配鸡血藤、磁石、竺黄精、石菖蒲、党参等。

此外,内服三七末对治疗冠心病也有一定帮助。

使用注意

血虚无瘀滞的吐血、衄血不宜用。又一般认为参三七的止血效力比竹节三七稍强,但竹节三七祛瘀消肿之力则较胜,用于跌打损伤更好。

用量:粉剂1.5~3g,最多可用至4.5~6g,病急者可每4~小时服一次。入煎剂用3~9g,但总以服粉剂(三七末)较好。

处方举例

安血饮:三七末3g(冲),白芨15g,藕汁1小杯(冲),白茅根30g,龙骨15g,牡蛎15g,制大黄6g,水煎服。

1、三七是一种珍贵药材,其栽培与生长情况与人参相似,一般三年产品多为200~300头,四年多为120~160头,5~6年多为80头。在商品上等级划分亦较细,每市斤20头者为1等,40头为2等,60头为3等,80头为4等。120头为5等,160头为6等,200头为7等,300头为8等(过去称大二外,小二外),450头以内为9等(又称煎口三七),主根上剪下的细小须根为11等。

2、菊科植物土三七(习称水三七)与正文所说的三七系同名异物,其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亦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及咳血、衄血、便血等症。干燥的块根呈拳形、肥厚的不规则圆块状(似白术),长约3~10厘米、直径约3~7厘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在突起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质坚实不易折断。纵切面可见灰黄色筋脉,横切面显菊花心状。味甘淡后微苦。

3、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新鲜肉质带根全草,亦用于治疗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各地多有使用。有的用干燥全草,有的只用根部。

结语:通过上文中介绍的有关于三七的中药方剂的介绍,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都能够有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认识和了解了吧!这种中药的的用于非常的多,其功效和作用也是非常的广泛,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可以把文章收藏起来哦!

ys630.coM延伸阅读

百中汤中药方剂


小儿疳痢的症状,很多人都不熟悉。其实这是中医病名,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孩子腹泻的症状。腹泻是小儿疳痢主要的表现。家长们要多注意,这里小编介绍百中汤中药方剂给大家。百中汤的效果在治疗小儿疳痢方面是很好的,来看百中汤的用法!

处方

樗皮(炙)半两,黄连(去须)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芜荑半两,生姜1分,豉半两,葱白3茎。

制法

上各锉细。

功能主治

小儿疳痢。

用法用量

以水5合浸经宿,平旦煎取3合,空腹服之。初服,经日昏沉后渐渐苏;未全效,更作1剂;热渴,与竹沥饮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小儿疳痢

此病继发于疳积,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阿米巴痢疾等病。该病起病缓慢,病程愈长,若迁延失治,可严重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并导致营养障碍等慢性病。

病因病机

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耗伤气血津液,或因慢性腹泻、痢疾等引起。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肌肤干燥,头发稀黄,多睡眼涩,肚大筋露,纳呆,腹泻,甚则日夜百余行,泻下脓血或黏液,或伴腹中坚满,腹痛等。

辨证施治

1.脾虚湿盛型

张口弄舌,流有口水,神疲懒动,纳差腹胀,面色萎黄,大便稀薄如水样,每日达数次,无脓血,舌淡胖嫩、苔白腻,脉濡数。治宜健脾渗湿。

2.肝郁血虚型

烦躁易闹或精神萎靡,面色暗紫,厌食,腹大筋青,四肢羸瘦,大便稀薄有泡沫,青或黄白,胀腹痛,后略安,淡紫暗、苔薄略黄,弦滑。治宜疏肝和胃。

3.脾肾阳虚型

肢软无力,头大颅方,面色苍白,神疲嗜睡,纳呆,大便稀薄,完谷不化,舌淡胖、苔白嫩,脉细弱濡。治宜补益脾肾。

其他疗法

治疗以健脾渗湿、疏肝和胃、补益脾肾为主,同时可配合针灸及捏脊疗法。

1.捏脊疗法

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长强穴起至第七颈椎大椎穴。患儿取俯卧位,施术者握半拳两手示指放患儿背脊长强穴之上,两手拇指在示指前方合力夹起肌肉提起,然后示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两手同时向前移动翻卷患儿背脊肌肉,捏至大椎穴,反复捏6次,捏到第3次后每捏2~3下将皮肤向上提捏2~3下。每日捏1次,7天为1个疗程。

2.针四缝

取患儿双手四缝穴共八穴,皮肤常规局部消毒,捏紧患儿近端指关节,用三棱针避开小血管快速点刺四缝穴,深度约1mm左右,出针后挤出少许黄白色液体用消毒棉球擦净,按压针孔片刻即可。

结语:有关百中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百中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百中汤能治疗小儿疳痢,对于此疾病很多人之前都不了解。上述小编也详细介绍。大家要多多学习哟。多学习医学知识,对自己有好处!

理中丸中药方剂


理中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帮助身体治疗心中结满,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理中丸的中药方剂以及理中丸的主治以及理中丸的功效,还有理中丸的组成,希望对大家保健身体有所帮助,通过对增损理中丸的了解,保健好身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方剂名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

组成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各9g)。

用法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现代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定。

功效

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腹满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等。

方解

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升降失常所致。本方证治广泛,但总属脾胃虚寒。一则失于温煦,症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或胸痹证;二则运化失常,症见腹满食少;三则升降失常,症见呕吐下利;四则摄纳无权,症见阳虚失血,或病后喜唾涎沫等。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皆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方中以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中祛寒,扶阳抑阴,为振奋脾阳之要药。以人参之补,益气健脾,以复运化,为臣药。君臣相配,温养中焦脾胃阳气,以复运化、统摄、升降之能。以白术之燥,健脾燥湿,防脾虚生湿,为佐药。以炙甘草之和,益气和中,为使药。四药相配,一温一补一燥,使脾胃阳气振奋,寒邪祛除,则运化升降功能恢复诸证自愈。本方在《金匮要略》中作汤剂,称人参汤。理中丸方后亦有然不及汤四字。盖汤剂较丸剂作用力强而迅速,临床可视病情之缓急酌定使用剂型。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温补脾胃,治疗中焦虚寒的要方。以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使用注意

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

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去芦 白术剉 干姜炮甘草炙,丛剉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各3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稍热食前服,每日2次。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中焦虚寒,阳虚较甚。症见脘腹疼痛,下利清谷,或霍乱吐利转筋等。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用大辛大热的附子,脾肾双补,补火生土。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适用于中焦虚寒之重证,或兼肾阳虚衰,火不生土者。

方歌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再加附子更扶阳。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理中丸的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理中丸是一款难得中药方剂,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此来保护身体。

安中丸中药方剂


很多人脾胃不和的话!就会盲目的去药店买一些要回来吃,但是吃药之后效果却也不是太好。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下这个安中丸的中药方剂,脾胃不和有哪些症状呢?赶紧来看看吧!

安中丸--《鸡峰》卷二十三

【处方】人参半两,白术半两,木香1分,藿香1分,甘草1分,枇杷叶1分,半夏1分,陈皮1分,丁香1分,槟榔1个,肉豆蔻2个。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乳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三、

安中丸--《诚书》卷十二

【处方】甘松叶2两,益智3两,丁香皮3两,香附3两,莪术1两,南木香5钱,麝1钱。

【制法】上为末,生蜜为细丸。

【功能主治】伤食作呕。

【用法用量】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诚书》卷十二。

脾胃不和的主要症状

1、食欲减退、烦躁哭闹,易感冒发烧。

2、脾系症状,有口气、腹胀、大便或干或稀。

3、面色萎黄发花、眼白有蓝斑。

4、夜眠欠安、脑袋出汗,爱趴着睡、睡时眼睛漏缝。

5、舌质偏红、舌苔白厚或厚腻,还可长时间地表现为地图舌。

6、皮肤粗糙、干燥、黯淡、皱纹、色素沉积甚至出现斑丘疹,一旦出现亚健康状态,治疗上调和脾胃,同样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脾胃功能失调,临床以食欲减退,食后腹胀为主要表现的证。 常见于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泄泻、便秘,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阅读之后,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安中丸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了吧!如果想要得到有效的治疗,还是请到医院就诊哦!

安中汤中药方剂


安中汤,是一种非常多用途的一种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的功用有很多。最为有效地是用来女性曾伤五月胎的治疗和恢复。那么,赶紧跟着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安中汤的中药方剂吧!

安中汤

【处方】黄芩1两,当归2两,芎2两,人参2两,干地黄2两,甘草3两,芍药3两,生姜6两,麦门冬1升,五味子5合,大枣35枚,大麻仁5合。

【功能主治】妇人曾伤五月胎者。

【用法用量】以水7升,清酒5升,煮取3升半,分4服,每日白天3次夜间1次,7日复服1剂。

【注意】忌菘菜、海藻、芜荑。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前调中汤预调曾伤四月之胎,此安中汤预安曾伤五月之胎。夫调之与安,大费斟酌,调则有平治之权,安则无g削之理。彼以脾有蕴积,故宜枳实、厚朴以清之,此以素亏津液,又须生脉四物以濡之;用麻仁者,必妊娠素有脾约之故,然麻仁在此方与麻仁丸中不同,设非脾约,似可勿用。若中有宿滞,虽当五月,调中何妨,倘素禀亏弱,纵在四月,安中竟与勿疑,规矩不出方圆之外也。

安中汤

【处方】草果仁1两1分,陈皮(去白)1两1分,川姜(炮)1两1分,良姜1两1分,益智仁1两1分,蓬莪术(炮)1两1分,京三棱(炮)1两1分,甘草(炙)1两1分,神曲(炒)3分,麦糵(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一切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入盐汤点服。

安中汤

【处方】白茯苓3钱,广陈皮1钱(米炒),猪苓2钱,飞滑石3钱,香豉2钱(炒),干石斛3钱,川连6分(吴茱萸2分炒),黑栀皮2钱(姜汁炒),西瓜翠衣5钱,淡竹叶5钱,枇杷叶5片(去毛)。

【功能主治】霍乱转关后,手足冷,恶热渴饮,呕泻不止者。

【用法用量】地浆水煎服。

安中汤

【处方】白术3钱,当归2钱,党参2钱,炙甘草1钱,陈皮1钱,砂仁1钱,麦芽1钱,生姜7片,大枣5枚。

【功能主治】产后泄泻。

堕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可能导致月经失调,少数患者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较多的患者堕胎术后出现经量增多;

二、可能导致宫颈或宫腔粘连,宫颈粘连可致宫腔积血;

三、可能导致子宫腔内感染 ;

四、有可能导致日后习惯性流产,堕胎次数越多流产可能性越大;

五、有可能导致终生不孕;

六、子宫穿孔,妊娠周数愈大,危险机率愈高;流产次数愈多,穿孔机会也愈大。其它如子宫位置、形状异常或以前动过手术的子宫(如剖腹产或肌瘤切除)皆有较大的穿孔机会;

七、子宫颈或内膜粘黏,在进行人工流产时,如果医师的手法太过粗鲁,就很有可能导致子宫颈或内膜受伤、发炎,就有可能产生术后的子宫颈或内膜粘黏、并会引起月经异常,如无月经或月经量过少。严重者会在以后产生不育症的情况;

八、子宫颈受伤,在人流的过程,如果不小心,扩张宫颈口的速度太快,都有可能造成子宫颈的损伤,并造成以后怀孕较容易流产的情形,尤其是第一次怀孕或尚未生育过的妇女比较容易发生。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安中汤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怀孕五月堕胎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是非常好的,对人体的恢复和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堕胎之后还是要在医院接受观察一段时间哦!

败毒和中散中药方剂


如果问大家上火的症状有哪些?应该很多人都会说咽喉痛。的确,很多人一上火就会导致咽喉痛,这里小编介绍败毒和中散中药方剂给大家,败毒和中散的功效就是治疗痘症毒引发的上火,导致咽喉痛的情况。来看败毒和中散的用法。

处方

连翘、牛蒡1钱,黄连、枳壳6分,防风、荆芥、川芎、紫草4分,虫退3分,前胡8分,麦冬8分,玄参、黄芩。

功能主治

解毒。主痘症毒郁之甚,其火上炎,喉痛初起。

用法用量

方中连翘、黄连、防风、荆芥、川芎、玄参、黄芩用量原缺。

摘录

《种痘新书》卷四。

咽喉痛

咽喉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它多发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甚至心肌梗死均可引起咽喉痛。

病因

任何刺激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痛。它们包括:病毒、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灰尘、香烟、废气、热饮料或食物,牙齿或牙龈感染有时也会累及咽喉,慢性咳嗽、极干燥的环境、胃食管反流及说话声音过大同样会刺激咽喉,声音嘶哑是常见的伴随症状。出现咽喉痛症状的常见疾病有:全身病毒感染、腮腺炎、咽炎或扁桃体炎、感冒、咽喉炎。

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咽喉痛伴随症状也不相同。

1.鼻咽部炎症

鼻咽在急性炎症期,患者会有一种干疼的感觉,同时炎症期的血管扩张,会导致患者将鼻涕回吸吐出时略带血。

2.口咽部位炎症

口咽部位的发炎症状多是急性扁桃体发炎和急性咽炎,这两种情况多与感冒有关。扁桃体急性发炎时,患者感觉咽痛,并伴有中度发热或高热,严重时还会出现扁桃体肿胀化脓;急性咽炎的发作一般比较急。

3.喉咽部炎症

喉咽的炎症多是急性会厌炎和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多感觉咽部很疼,甚至不敢吞咽食物,说话时有含水的声音,同时,咽部还有被堵住的感觉,严重会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患者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到医院的耳鼻喉科急诊。急性喉炎发作时患者也有咽疼、咽部有异物感,但与急性会厌炎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患者说话的声音嘶哑,不是含水说话声。

4.非炎性疾病

咽喉痛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并非都由炎症引起。如舌咽神经痛、外界刺激、口腔溃疡等都会引起咽痛。舌咽神经痛引起的疼痛多是一侧疼痛,且疼痛得较剧,没有一定的原因引起,在使用消炎药以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此时,医生多建议使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止痛药消除疼痛。茎突过长导致的疼痛,咽部一侧疼痛,吞咽时疼得更加明显,与舌咽神经痛不同的是,这种疼痛会在咽部同一侧上下放射。患者需要尽早到医院拍片确诊。口腔溃疡,由于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导致的口腔溃疡多是自愈性疾病,在7~10天内就会愈合,在发病过程中,会引发咽部持续性疼痛。而一些恶性的、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需要积极治疗。

5.外界刺激

某些外界刺激也会引起咽部疼痛,如吃瓜子过多使咽喉受到刺激,引发淋巴组织非炎症性疼痛,多喝点水或服用点祛火中药就会好转。

结语:有关败毒和中散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败毒和中散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败毒和中散能治疗咽喉痛,对于此疾病的病因病症,还有一些基本知识,上述都有介绍。希望大家多多学习关注,以后要小心保护自己的咽喉部位。

安中散的中药方剂


很多人不太懂这个中药方剂到底能不能治病。其实这个中药方剂的治病效果往往比一些西药的治疗效果更好。那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安中散的中药方剂,看看这个安中散能治哪些病症呢?赶紧来看看吧!

安中散

安中散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又治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注重痛,并能治之。

安中散

【处方】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两。牡蛎(煅)四两,甘草(炒)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又治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注重痛,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者,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

安中散

【别名】安中汤。熟地黄2两半,巴戟天2两半(去心),龙骨2两半,远志3两(去心,炒),茯苓3两,天雄3两(炮,去皮脐),五味子3两,山药3两半,苁蓉4两(酒浸),续断4两,蛇床子4两半(略炒),菟丝子(酒浸)4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醉饱心虚而合阴阳,累于心脾肾三经,而致三焦虚寒,短气不续,腹不安食,随即洞下,小便赤浊,精泄不禁,脚胫酸疼,小腹胀满。

安中散

【处方】小麦(炒黄)4两,干姜(锉,炒)1两,甘草半两(炙),陈曲(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除邪热,和胃进食。主干呕。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大枣煎汤调下。

安中散

【处方】玄胡索5两(去皮),良姜5两(炒),干姜5两(炮),茴香5两(炒),肉桂5两,牡蛎(煅)4两,甘草(炒)10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主远年近日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及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疰重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候。

【注意】实热者忌服。

口吐酸水的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热证加刺阳陵泉,用泻法;寒证用补法,并加艾灸。

2.饮食疗法

(1)凤凰衣粥

鸡蛋壳若干,去内膜洗净炒黄研末,每次6克加入热粥中服食。寒热证均宜。

(2)白胡椒海螵蛸煲猪肚

白胡椒12克,海螵蛸20克,猪肚1个,先将海螵蛸、白胡椒(打碎)放人洗净的猪肚内,并加入少量清水,然后把猪肚两端用线扎紧,慢火煮至烂熟,去海螵蛸及胡椒,调味分次食肉饮汤。适用于寒证吐酸。

吐酸,证名。口吐酸水之症。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因宿食、湿痰、热郁、停饮等所致。因宿食所致者,兼见气闷饱胀,嗳气腐臭等证,治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术丸、八味平胃散、干姜丸等方;若从热化,宜栀连二陈汤、咽醋丸。因肝郁犯胃,湿郁化热所致者,证见两胁刺痛,口苦咽干,心烦吐酸,脉弦数,治宜泄肝清火,用逍遥散合左金丸,或柴葛平胃散。

因脾胃虚寒所致者,证见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苔白,脉弦细,治宜温养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温胃饮等方。参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吞酸等条。本证可见于慢性肥厚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胃酸分泌过多症等疾患。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安中散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想要彻底有效的治疗的话!还是青岛医院进行就诊哦!

三七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三七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但是三七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不过大多数的三七一般都是制成粉末的,三七粉不仅可以外用,比如外伤出血,胃出血等疾病的治疗,而且三七粉还可以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其实三七粉还具有美容的作用,对人身体健康的好处是非常多的。

三七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1、清脂美白。

三七清脂因子渗透肌肤底层。清除多余脂舫。调理脉气。促进血液循环。让皮肤自然美白。

2、祛皱养颜。

三七养颜因子能够去除皮肤暇佌。焕发皮肤神采。调理脉气。使皮肤更完美无暇。

3、净白去斑。

三七祛斑因子能够针对因或晒后导致的晒斑。黑头。杂质沉淀等现象有特效。

4、舒缓暗疮。

三七舒缓活血因子能够促进肌肤血液循环。增强肌肤稀薄呼吸作用的同时舒缓暗疮再生。

三七粉的其他功效。

三七双鞭壮阳汤。

三七片3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肉苁蓉6克,牛鞭100克,狗鞭100克,羊肉100克,母鸡肉50克;花椒、老生姜、料酒、味精、猪油、食、盐各适量。

1、将牛鞭加水发胀,去净表皮,顺尿道对剖成两块,用清水洗净,再用冷水漂30分钟;将狗鞭用油砂炒酥,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刷洗干净;将羊肉洗净后,再放入沸水锅内氽去血水,捞入凉水内漂洗待用。

2、将牛鞭、狗鞭和羊肉放入铝锅内,加清水烧开,打去浮沫,放入花椒、老生姜、料酒和母鸡肉;再烧沸后,改用文火煨炖,至六成熟时,用洁净白布滤去汤中的花椒和老生姜,再将三七片、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用纱布袋子装好,放入汤内,置火上继续煨炖,至牛鞭、狗鞭酥烂时,取出药包不用。

3、将牛鞭、狗鞭、羊肉和鸡肉捞出,将牛鞭切成3、3厘米长的条,狗鞭切成1厘米长的节,羊肉切片,鸡肉切块,然后把它们一起装在碗内,加味精,食盐和猪油调味即成。

暖肾壮阳,益精补髓。适用于虚损劳伤、肾气虚衰、阳痿不举、滑精、早泄。

1、治疗高血脂。

以三七粉末,每日服3次,每日服0、6克,饭前用温开水冲服。一般1至2个月为1疗程。此法对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伴有血脂及胆固醇增高患者有效,其总脂及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

2、治疗胃出血。

以三七粉末,每日服3次,每次数1、5克,用温开水冲服。此法可治疗各种类型的胃出血。

3、治疗心绞痛。

三七粉末,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效果颇佳。经此法治疗的有的原长期服用复方硝酸甘油片者,服用三七后即可停服;有的合并高血压者,服后血压缓缓下降,此法服用时间为15至30天。

4、治疗冠心病。

可用三七每日3次,每次1克,30天为一疗程。三七中所含的三七皂甙和黄酮类等有效成分,有明显的强心和扩张血管。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动脉压,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常伴有上皮细胞的损伤和粘膜的炎症反应。其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那么得了胃炎怎么办呢?胃炎的饮食治疗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给大家推荐慢性胃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虚寒挟热。

【治法】温中补脾,清热理气。

【组成】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治法】理气化瘀通络。

【组成】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药处方三

【辨证】中焦湿热互阻。

【治法】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

【组成】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蒲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

结语:胃作为消化系统上一种常见疾病,平时需要注重预防和保健。上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了胃炎的中药方剂,这些方剂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胃炎所开出的药单,对于治疗胃炎比较安全有效。希望通过我们这里的了解对你有所帮助。

三七中药方剂介绍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