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需注意 > 导航 > 六大养生方法

六大养生方法

2019-10-20

深秋养生保健需注意六大禁忌

冬季养生需注意。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四季养生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深秋养生保健需注意六大禁忌,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深秋养生保健需注意六大禁忌

1.1、忌以药代食

是药三分毒,而我们每天都吃的食物,则没有副作用。因此,大家不妨根据自身的情况,尝试一下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相信您会体会到食疗的益处的。

1.2、忌多多益善

对于补药来说,用好了有益于身体,而用不好了也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大家在选择进补的药物时,千万不要觉得多吃补药对身很好,有病可治病,无病也可强身。

1.3、忌越贵越补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物以稀为贵。只要是进补,都需要有一定的适应症,这样才能够起到“缺什么,补什么”的功效。否则,以补品的贵贱来区分高低是不科学的。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1.4、忌小病不治

老人因为年轻时候的辛劳导致晚年各种小病丛生也是常见的事,而老人因为觉得这些都是小病,所以并不愿意去治疗,最终导致大病,所以养生保健专家建议最好有小病就要治。

1.5、忌活动过量

锻炼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强壮,老人也是一样,但是过量的锻炼则是起到相反的效果。在锻炼方面,最好注意一些事项,不要选择剧烈的运动。

1.6、忌保暖不够

老人本身的机能比较低,如果在2020秋季不注意保暖的话,很容易诱发各种老毛病,比如老寒腿、腰肢酸痛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受凉所致,所以一定要注意多穿衣服,可以在天热的时候脱下外套,但是要随身携带,以免气温下降的时候着凉。

2、深秋如何养生保健

2.1、保持充足睡眠

尽量争取在晚上11点前入睡;要早睡早起,早晨如能提前进入储备状态,就能防止上班就犯困;中午适当“充充电”,小睡10到30分钟也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2.2、注意饮食

饮食最好吃清淡些,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要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最好是喝绿茶,提神效果远比咖啡好。

2.3、锻炼

每周参加两三次锻炼,以有氧锻炼为佳,如慢跑、游泳、瑜伽等。

2.4、少吃辛辣油腻

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或烧烤,如烤串、辣椒、生姜、葱、白酒等。可以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等。

3、深秋养生保健如何饮食

3.1、合理膳食

2020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因此,2020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等。

3.2、多饮水

多吃些萝卜、莲藕、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

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但不能猛吃大鱼大肉,瓜果也不能过食,以免伤及肠胃。

深秋养生保健吃什么好

1、咸鸭蛋

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

2、莴苣

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可治疗便秘,是贫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荐鱼腥草拌莴苣。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的功效。

3、豌豆

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4、梨

2020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若能每天坚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不同种类的梨性寒程度也不完全一样,如我们常吃的天津鸭梨、香梨和贡梨寒性差不多,而皮粗的沙梨和进口的啤梨,则寒性更大一些。

深秋养生保健的食疗方

1、雪梨银耳羹

雪梨2个、银耳50克、冰糖100克。雪梨切片,银耳泡软时去掉硬根。锅内加水,放入梨、银耳、冰糖,煮半小时,即可食用。益气、滋阴、止咳,预防2020秋季燥咳。阴血虚体质更宜。

2、蜂蜜蒸百合

百合120克,蜂蜜30克。将百合和蜂蜜拌匀,蒸熟。不时含数片,嚼食、咽津。补肺、润燥、清热,适用于肺热烦闷,或燥热咳嗽、咽喉干痛等症。

3、甘蔗山药粥

新鲜甘蔗榨汁约100~150毫升,山药50克,粳米50克。用蔗汁与山药、粳米一同煮粥。本粥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

相关推荐

冬季养生 中医保健六大妙招


养生导读:冬季,天气寒冷,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保养身体很重要。下面推荐中医保健妙招,让你度过一个暖暖的冬天。

中医保健六大妙招

1、要保暖

冬季要保证头暖、背暖、脚暖。女性在生理期还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特别是阳虚的人,这三个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中医的经验是,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过分受凉,冬寒进入体内,到春天就会患温病(是以发热为特征的外感急性病,如流感等)。

阳虚体质的人,冬天做身体按摩时,要减少背部按摩的时间,最好使用红外线烤灯温暖背部。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背部裸露和按摩容易扰动阳气而导致阳气外越。相反,应该重视阴经的保健,可以在位于胸腹部正中线的任脉上拔罐或艾灸,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可以重点做膻中穴(双乳中间)、神阙(肚脐)、关元(肚脐下四指)等穴位。

2、多晒背

冬天是抑郁高发的季节,这与缺乏日晒有关系。冬季里中医提倡晒背来养生。背部是身体最重要的七条运输和管理阳气的经脉汇集处,经常背对日光而坐,让太阳把脊背晒得微暖,阳气会通过背部穴位吸收到体内,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当你晒了太阳感觉遍体和畅时,就是体内阳气充足,经脉通畅的表现。阳气补足了,我们又可以精神抖擞地享受生活。

3、固肾藏精

进入冬季,肾经变得活跃起来,肾为先天之本,为藏精之府,冬天是养精藏精的最佳时节,肾虚的人在冬天里补肾最易见效。肾精主要靠养,节约使用,才能细水长流。而补肾第一要点就是节制房事。古人在阴历11月和5月提倡夫妻分床而睡。就是认为这两个月房事过度,会使身体消耗比较大,应该加以节制。

4、早睡晚起

此语出自《黄帝内经》,古人的早睡是指晚上9点钟就要上床入睡;早晨太阳出来了,再起床。就是所谓的天睡我睡,天醒我醒。现代人不必拘泥于此,但是,在冬季适当的早睡、晚起,不熬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天黑早,阳气收藏早,早睡可以养阳;天亮迟,阳气升发也迟,晚起可以固阴精。

5、运动适宜

中医讲冬季运动时要无泄皮肤,意思是不要让阳气从皮肤外泄。人体的皮肤好比大树的叶片,夏季可以通过出汗帮助人体排毒,在冬天,则应该像松针一样收拢,避免大汗淋漓,否则皮肤开泄,就会使阳气走失,不利于闭藏。尤其是女性,阳虚、血瘀体质者较多,要特别小心,最好不要游泳,或者选择室内游泳馆,运动前要充分热身,以强度适中的运动为主,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

6、素食进补

素食进补正当时。古时资源匮乏,进补荤腥给身体增加热量来抵御严寒。现代社会,进补不一定要高脂肪高热量。素食一样可以温经通络。梨、藕、萝卜如果生吃,就是寒凉之品,但是加热熟吃,就不会伤身。还有桂圆、木瓜、百合、以及山药、芋头、红薯等谷类;花生、杏仁、胡桃等干果素食,一样可以进补到位。

冬季天气寒冷,一定要注意以上养生事项哦。

深秋护胃需注意事项


深秋时节,气候寒凉,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此时如何护胃养胃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常丽丽提醒,胃病“三分治疗七分养”,所以,了解和掌握一些养胃的方法对预防胃病发生及复发大有帮助。

养胃要保暖

秋季为何胃病多发?常丽丽说,秋季气温由高到低,人体受凉后血液中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加强,造成肠胃发生痉挛性收缩,慢性胃病因此复发。所以,秋季养胃首要的一条就是“保暖”。

“‘春捂秋冻’虽然有益健康,但并不适用于慢性胃病患者,相反,秋凉之后,患有慢性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外出穿风衣时不要敞怀,夜晚睡觉应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常丽丽说。

饮食宜温软

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过饥或过饱。注意细嚼慢咽,对食物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而且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切忌三餐进食不规律及暴饮暴食。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食物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不吃宵夜,临睡前进食会导致胃酸分泌,而且产生的热量容易囤积,无论对胃、对人体都无益处。

饭后莫急走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饭后”绝非是刚吃完饭,应在饭后20-30分钟开始散步,这样有利于胃的消化。

胃病患者服药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不要夜间空腹喝牛奶,尽量少喝碳酸饮料。

戒烟+忌酒

吸烟会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酒精则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症状。所以,要做到不吸烟、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地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不吃霉变物

不吃发霉变质的大米、花生仁、玉米以及变质的肉类、鱼类、贝壳类。同时,要少吃咸肉片、腌鱼干等,以避免食物中的自然致癌物。注意口腔卫生,唾液经口腔细菌及其酶的作用后,唾液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盐,因此,饭后应漱口。

心态调整好

心态调整也很重要。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黏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引起胃肠供血不足,而影响胃病的康复。

适度做运动

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除了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体能锻炼外,每天进行腹部自我按摩也是防治胃肠病的有效方法。

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以胸骨柄剑突下为中心,作顺、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然后同法在神厥穴(即肚脐)周围揉摩各30-50次。此外,追加揉摩两腿足三里(左膝盖骨外侧下3寸,胫骨外侧上凹陷处)50-100次。每天早晚两次。

常丽丽最后提醒,有胃病的人,保养虽然很重要,但也要注意如有不良信号,如黑便、消瘦、贫血或呕吐,腹痛加重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排除胃肠道出血、癌变、胃肠梗阻和穿孔等情况,以免耽误治疗。

秋季养生的六大注意事项


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节约生冷,以防疾病,此时宜进补养之物以生气。如果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若不注意,身体就容易患病,使旧病复发,因此,秋季养生一定要注意以下六方面:

 1、早起早睡。

祖国医学主张秋季早起早睡,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起床时不宜过急,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2、调理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3、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秋季养生六大“坚持”


秋季是一个干燥无比的季节,身体在这个季节里经历热冷的交替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在秋季重要的就是注意秋季养生和秋季饮食的保健,这样才能让你健康的度过秋天。

 秋季养生三坚持

一、坚持秋练。

秋练是指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要多进行体育活动,并让身体多冻着点。俗话说:春捂秋冻,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运动要因人而异。如散步。打球。做操。打太极拳。气功。慢跑等。

 二、坚持秋防。

秋防是指预防秋季易于感染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气管炎、胃炎。关节炎等。秋冻不能过头,有支气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则要注意适当保暖,不受冻,防止旧病复发。

 三、坚持秋养。

秋养指饮食调养和适当休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大量成熟上市。祖国医药著作《素问》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秋季气候干燥:应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番薯、玉米、芝麻、青菜、柿子、香蕉、蜂蜜、红枣等柔润之品。

适当休息同样是养生良方。白天工作劳动要有度,晚上娱乐更不能搞至深更半夜,每天睡眠8小时不宜少。

夏季吃姜5大禁忌需注意


俗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夏季吃姜确实有诸多的好处。但是,凡事都有两面,吃姜也是有诸多的讲究。夏季吃姜需要注意5点。

1、腐烂生姜不要吃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会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疾病。

2、不要去皮

生姜削皮后不能使生姜发挥整体功效。所以一般生姜洗净后切丝即可。

3、并非多多益善

夏季天气炎热,人容易口干、烦躁等,生姜属于热性食物,不宜多吃。在做菜或者做汤的时候,放几片姜就可以了。

4、阴虚火旺少吃

但凡属于阴虚火旺、目赤内热,或者患有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糖尿病、胆囊炎等人群,都不适宜长期食用生姜。

5、暑热感冒不可吃

生姜红糖水只适合用于风寒感冒或者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而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不可使用。


深秋养生保健需注意六大禁忌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