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养生穴位

2019-10-06

老人注意:耳背的四大信号

中医养生的四大要素。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进行不同人群的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老人注意:耳背的四大信号”,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由年龄带来的听力损失,让很多老人生活在危险之中。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湘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老人因为熟悉家人的说话音调和动作,即便耳背,也能很快做出反应,这让家人察觉不出他们的听力问题。但这种潜在的耳背经常让老人身处险境,很多老人家甚至会因为听不见汽车喇叭声,而发生交通事故。

家人如何才能发现老人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呢?王湘主任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电视,如果看电视时老人总把音量开得很大,家属就要提高警惕了。老人耳背的第二个信号是,一段时间以来,老人说话嗓门大了很多,自己却浑然不觉。第三个信号是,说话的时候老人总“打岔”。第四个信号是,和他人交流少了,性格变得急躁、孤僻甚至古怪了。

面对出现耳背问题的老人,家人一定要及时带他们去大医院的耳鼻喉科做听力检查。王湘主任强调。很多耳背可能是因为感染,甚至是肿瘤引起的,因此不能到药店随便买一个助听器应付了事,要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接受医生的检查。

ys630.coM延伸阅读

影响老人长寿的四大恶习


老人都希望自己能长寿,老人长寿其实很简单,只要从饮食上下手,就有可能长寿,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反而会诱发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影响老人长寿的四大恶习:

不良习惯一 多吃少餐。

有人调查了1400位60~64岁的老人,发现每日吃两顿饭者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日吃5顿饭者(总热量相等)只有1/5患病。另有一份报告指出,每日就餐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肥胖患者占57.2%,胆固醇增高者占51.2%,而每日就餐次数在5次或5次以上的人群中,肥胖病患者仅占28.8%,胆固醇偏高者占17.9%。专家们分析认为,空腹时间较长,造成体内脂肪积聚的可能性就增大

不良习惯二 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不良习惯三 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不良习惯四 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正常的胆固醇并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因此,一些动物油,特别是猪油不宜储存过久,若已变质,颜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败味,则不要食用。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

知道了影响老人长寿的四大恶习,另外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老人心衰常见四大伪装


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左心衰往往最初表现为频繁咳嗽(多为干咳)或胸闷、气短,活动后尤其明显。有人夜间突然憋醒,坐起后症状才能缓解。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当左心衰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时,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呕吐、腹痛、腹泻,主要见于右心衰,导致内脏胃肠道、肝脏等瘀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因胃肠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而导致腹痛、腹泻。

少尿、浮肿。心衰患者肾血流不足,而导致夜尿相对增多。与肾性水肿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肿常常首先出现在面部,尿常规多数正常,且同时伴有心衰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情绪和精神异常。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头晕、失眠、烦躁不安、幻觉、谵妄等,主要由于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及脑供血不足,心衰时脑缺血症状加重。由于心衰继发的水、电解质紊乱,引起代谢异常,也可导致精神障碍,易被误诊为老年精神病、脑卒中等。

高龄老人四大禁忌须重视


老人健康是所有人的一大愿望,人们通常认为:岁数越大疾病越多。其实不然。人体的生理变化是分阶段的。80岁以后,人的机体进入“衰老”阶段。来看看老人想要长寿就须重视的几大禁忌吧。

一个人能活到80岁以上,该是多么的万幸。然而,一些错误的发生,却能导致已进入高龄长寿期的这些发生意外。因此,从角度看,高龄老人日常养生应重视以下四大禁忌,才能更完美地走完人生道路。

禁忌1:恐惧造成末路

高龄老人,尤其是90岁以上,他们同龄的朋友、同事一个个相继离开了人世,他们觉得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于是想到死亡要降临在自己身上了,结果惶惶不可终日。这样一来,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加快了死亡的步伐。统观世间的高龄老人,虽然长寿的原因很多,但至少有一点已经证实,那就是长寿者大多性格开朗、豁达大度、情绪乐观、心理健康。高龄老人想到死亡的来临是非常自然的,可以理解的。但关键是要想到以后,想到自己应抱什么态度。概括起来,最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也。

禁忌2:“折腾”引发惨痛

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可是,常常遇到的是,高龄阶段还去参加一些不合适的运动,甚至参加旅游、观光、会议等带有明显“折腾”性质的活动。什么“这辈子没去过的地方不去看看终身遗憾”啦,什么“这么重大的场合不出席不合适”啦等等,理由很多。其结果是“力不从心”,突发严重健康事件。“生命在于运动”是对的,但对于高龄老人来说,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平安地幸福生活着。

禁忌3:倔强导致意外

现实中,最多见的是老人性格刚烈、脾气倔强,平常生小病从来不去医院治病,病情加重时就自己买点药吃,按自己多年的“经验”生活着。一旦遇到又一次生病,家人、子女力劝他到医院去看病,可是老人始终不肯,还会进一步发生争执,最后,走了“不治而终”的不归路。

禁忌4:孤独带来绝望

在我们周围,常可以看到,高龄老人突然遇到丧偶事件,会在短时间里出现明显的衰老、精神崩溃,甚至导致不久也亡故了。据统计,丧偶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人是群居动物,尤其是老年相伴的伴侣一旦丧失,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人到了老年阶段,如果还能有一位相知相伴、不离不弃的至亲陪在左右,那该是无比幸福的一件事。

高血压对老人的四大危害


现如今高血压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而老年人对其认识还不够,认为这是老年都有的疾病,其实一有疏忽容易最后造成严重后果。一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二是对心脏本身的损害。

害心

从大量临床资料看,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是首当其冲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高血压主要损害心脏的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发生冠心病。近几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由高血压病引起的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据上海、北京等地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有62.9%~93.6%的有高血压史,人们常把高血压和冠心病称为一对“孪生姊妹”。

二是对心脏本身的损害。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而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出现,多是在高血压发病的数年或十几年后。在心功能代偿期,除偶感心悸或气短外,患者并无明显的其他症状;代偿功能失调时,可出现左心衰症状,患者稍一活动就会出现心悸、气喘、咳嗽,有时痰中带血,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害脑

在我国构成老年人三大死因的疾病是脑血管病、心脏病和肿瘤,而引起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其次才是动脉硬化。临床上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有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害肾

人体的泌尿系统就像是一个“废水排泄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生理平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肾脏是泌尿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脏器,它就像水处理系统的中枢。在肾脏的危害因素中,除变态反应引起的炎症和细菌感染外,临床比较常见的就是高血压病。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开始惟一能反映肾脏自身调节紊乱的症状就是夜尿增多。当出现肾功能代偿不全时,由于肾脏的浓缩能力减低,患者会出现多尿、口渴、多饮、尿比重较低等表现。当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时,尿量明显减少,血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增高,全身水肿,出现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肾脏一旦出现功能不全或发展成尿毒症,损害将是不可逆转的。

害眼

临床实践表明,高血压病早期,眼底检查大都是正常的。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视网膜动脉可出现痉挛性收缩,动脉管径狭窄,中心反射变窄;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此以往,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蜡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发达,而城市的患有三高的人群却在急剧上升,提醒各位老年朋友,戒掉食用油腻食品的习惯,吃得多并不是好事,必须吃得好,这样才能够控制高血压。

老人健身最容易产生的四大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健身运动是最好的健康养生方式。但老人健身时需注意以下4个误区。

误区1:“倒行”增强腿力

常见三五结伴的老年人在广场上进行“倒行”锻炼,这种“反常态健身”方式曾风靡一时,据说可增强腿力,治疗腰酸背痛,减轻骨质疏松,还能改善人体平衡力。但从运动生理学分析,倒行比向前走要多消耗75%的能量,心率增加40%,考虑到老年人机体及各种器官功能日趋衰退,中枢神经对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的协调能力减弱,反应比较迟钝,灵敏度较差,倒行极易绊倒或失去平衡而跌跤,造成脊柱和髋、膝、踝关节意外创伤。

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行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同时会使颈部扭伤,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偶尔一次倒行,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

误区2:爬山是最好的锻炼

许多老年人有早起爬山的习惯,认为爬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其实未必如此。“人老腿先老”,爬山时的负重比较厉害,不利于老年人保护膝关节。上山时膝关节负重基本上就是自身体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尤其对于有膝关节病的老人,爬台阶带来的关节损伤更厉害。

因此,老年人爬山不宜太频,要爬也应尽量避免台阶而选择平路,速度不宜过快。膝关节不适者不宜爬山,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或做做腰腿体操。

误区3:晨练越早越好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练越早越好,因此喜欢天还没亮就出门进行锻炼,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在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所以晨练应该安排在太阳出来后,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晨练,因为这些地方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无益。

很多老年人喜欢空腹晨练,等运动后再一起去喝茶,这样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等症状,补水不足的还易发生脱水。另外,早上6-8点是血压高峰期,运动不当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为避免意外发生,运动前最好适当吃点东西,并带上足够的水喝,感觉胸闷、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到附近医院就诊。

误区4:饭后百步走有益身心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年人以此作为健身格言,但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饱饭后,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即去散步。

四大勤让老人延年益寿


1.勤交流

离退休老人不再有工作打扰,远离了应酬。有些人一下子难以适应退休生活,总感到空虚无聊、无所适从。为了避免孤独,要走出室外,创造条件多与人交流,说新闻、谈形势、聊发展、看未来。不能老是离群寡居,应多交笔友、球友、棋友,书友、舞友、戏友等,特别是单身老人,更不能“深居闰中”,要拾起自己年轻时来不及发展的兴趣和爱好,与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切磋交流,使自己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2.勤动脑

“大脑乃生命活动之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长寿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大脑约有140亿个脑神经细胞,成年以后不断衰减。日本有人对210名各种年龄段人的脑组织进行X线断层摄影后发现,40岁以下的人脑组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40岁以后,人的脑组织开始缩小,空隙部分日益增多,懒于用脑的人比勤于用脑的人萎缩要快。

么美国有人对180名修道院的修女进行用脑与长寿的研究,结果其中勤于用脑者平均年龄高达88.5岁,而且比不善于用脑者痴呆发生晚10年。我国秦汉以来3000多位著名文人学者平均寿命为65岁以上,大大超过了同代人。

如何勤于用脑呢?就是要勤于读书学习,包括读书、看报、看电视、收听广播、上网等,获得更多信息,保持“智力青春”,能写作就更好了。特别是已离休的老人,不能终日无所事事,要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学习充实大脑,积累“神经贮备”。

读书学习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眼、耳、口,脑、手并用,最有益于身心健康,能增强大脑的新陈代谢活动,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利于激活脑细胞。正所谓脑越用越灵,能有效地防止脑细胞的衰退和衰老。

此外,读书学习还可以集中意念,有“定志凝神”的作用。“人过三十不学艺”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要坚决摒弃!人接受知识越多,对大脑产生的保护作用越强,就越能够延缓衰老。

3.勤动腿

年近古稀的洪昭光教授经常出书、办讲座、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能保持旺盛精力的秘诀是:心态平和,粗茶淡饭加上每天走路。脚底是人的重要器官,不可忽视。“火从头上起,寒从足下生”,冬天多行走,有利于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跳舞也是一种很好的足疗方式,在音乐伴奏之下与朋友翩翩起舞,不像散步那样单调,可欣赏音乐、陶冶情操,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4.勤动手

运动使心血管更具有弹性,还会使大脑释放类啡肽等有益的活性物质,促进人的思想和智力发挥。特别是运动手指更有利,因为手和手指的运动,能使大脑得到良性刺激。写字,画画、敲击键盘、编织等手工操作都很有益大脑,对延缓衰老功不可没。

另外,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一方面少麻烦别人,另一方面还增加了自己的动手机会。如有可能,还可再找份差事干干,既充实自己,又发挥“余热”造福社会。

许多长寿老人的经验表明:退休不退缩、不退步,应“随心所欲不逾矩”,存含饴弄孙的同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像孔子那样“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

退而不休,有事身方健,无为寿不长!坚持脑勤、腿勤、手勤和口勤,不忘“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做到上述“四勤”,自然就百病难生,健康长寿了。

细数老人再婚的四大心理障碍


孤身的老年人内心渴望能再找个老伴,携手人生风雨,无可非议。但太多的世俗束缚让一些孤独的老人“做梦都在想,醒来不敢讲”。在目前社会环境下,老年人再婚的障碍主要是:

陈旧道德观念的束缚

老年人往往自己给自己泼凉水:“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谈什么恋爱。”似乎老年人谈恋爱有“老不正经”之嫌。有一些老年人因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认为无欲是高尚人的修养,所以即便有再婚的想法和欲望,也会自我压抑。

社会舆论的压力

在我国尤其是解放前,鳏夫再娶,寡妇改嫁,历来名声都不那么好。许多人总以“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迂腐观念来加以评头论足,老人再婚经常成为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话柄,而且周围人在谈论中总带有几分讽刺的意味。这使那些想再婚的老年人望而生畏。

子女的反对

女反对可以举出无数条理由来,如遗产会落入他人之手;会让人说闲话,认为晚辈不孝,长辈才会“出此下策”;会愧对已故的长者;不愿照顾护理后母(继父)等。老年人好不容易谈妥了婚事,就因为子女的这些理由而被迫解除婚约的例子层出不穷。老年人双方情投意合,却无法结婚,让人不免叹息。

生活水平方面的困扰

倘若没有住房和足以维持独立生活的经济来源,势必会阻碍老年人的婚恋。两个老人生活在一起,日常生活的花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若住房条件不宽裕,或者得与儿女们住在一起,那生活上肯定不是很方便,这也非常可能成为制约老年人再婚的重要因素。

熬夜看球男四大健康注意


问题1 眼睛干涩疼痛

熬夜看球赛的球迷会觉得眼睛干涩甚至疼痛,有的人脸上还长出不少小痘痘。

这其实是电视的高频射线对眼睛造成损害的直接表现。同时,由于睡眠不足,长时间用眼,眼部血液循环不畅,还容易出现皮肤粗糙、脸色偏黄等问题。

对策:晚餐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它们能保护神经组织细胞,对安定神经、舒缓焦虑紧张有好处。

问题2 边喝啤酒边看球

有些球迷在晚上看球时,喜欢聚拢在一块儿边喝啤酒边看球。这样做虽然乐了嘴巴,却苦了肠胃。

夜里看球时,空腹饮用啤酒,酒精很容易被机体吸收,不仅会加重身体疲劳程度,且会加重胃的负担,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

对策:以茶代酒,但切忌用咖啡和浓茶提神。要多喝水,可喝决明子、菊花、玫瑰茶。

问题3 情绪无常近乎疯狂

很多球迷的情绪易波动,或悲或喜,反复无常,有时甚至近乎疯狂。

对于本身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的球迷,看球时特别要避免过度激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对策:球赛中场休息时也是球迷们的中场休息时间,这时打个盹或伸伸懒腰都很有必要。此外,深呼吸也是一个提神的方法。熬夜看球后,在第二天白天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任何剧烈运动对身体都是雪上加霜。

问题4 边看球赛边吃零食

甜食是熬夜的大忌,晚餐后或熬夜时,不宜进食过多含糖分较多的食物。高糖虽有高热量,却会消耗维生素B。且甜食会使人更容易疲劳。

对策:夜里是钙容易流失的时间,而熬夜则会加速钙的流失。因此,白天应多喝点牛奶、酸奶,补充钙质。此外,几款清热化湿的夜宵,如玉米粥、小米粥、绿豆粥等,对熬夜的球迷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熬夜后的饮食,建议多吃青菜,如苋菜、萝卜、芹菜、冬瓜等,也可适量吃些胡萝卜、猪肝等食品来养肝明目。此外还应少吃精米精面,多补充鱼肉等高蛋白食物。对于容易上火的烧烤、火锅最好敬而远之。

致老人头痛的四大祸首


头痛是长久的,特别老年人头痛,除了明确的感冒发烧,邻近器官发病波及大脑引起的头痛外,若突有较剧烈的头痛,则应考虑是否有下列疾患。

高血压急症

此症包括急进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三者不尽相同,但有内在联系。高血压平时头痛是比较少见的,有也只是昏痛夹杂、钝痛而已。但出现上述三种急症突变时,则有明显的头痛,常伴有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眼花,甚至肢体乏力麻木、精神异常等。此时头痛难忍,有爆裂沉重感、全头痛、血压骤升,甚至可成为中风的先兆。

脑瘤

当老年人患脑瘤时,由于早期瘤体细胞小,颅内腔隙较大,占位效应不明显,多不引起头痛。但肿瘤由量变到质变时,便可压迫大脑、堵塞脑脊液通路而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损害颅神经,此时便会突然头痛加剧或骤然全头胀痛,兼有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癫痫、呕吐、偏瘫、精神紊乱等。此时头痛是第一位的,且以胀痛逐渐加重、全头性痛为其特点。

慢性血肿

指慢性硬脑膜下巨大血肿。此症虽多是头部轻微外伤所致,但老年人却常常遗忘了这一瞬而过的外伤史,等到1~2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头痛、头胀、对侧肢体逐渐不灵、抽搐等症状时,还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此瘤多为先天性的,平时可隐匿在大脑深处的颅底,若不破裂出血,则不发生头痛,也不损伤神经。如果破裂出血,病情便急转直下,首先出现的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头胀如天崩地裂,接着是昏迷、抽搐。1~2日后若能清醒,头痛依然,此时多可见一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视力下降或失明等。

老人牙齿的四大问题及预防方法


人常说:人老牙先掉,所以很多老人并不把掉牙当回事。但世卫给老人定的目标是:到80岁,至少要保有20颗牙。其实,达到这个目标并不难,只要学会正确的护牙方法。2008年9月20日是第20个“全国爱牙日”,其主题为“关注中老年人口腔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1年对中老年人牙齿保健提出目标:80岁时,至少有20颗牙能正常咀嚼。但在我国,今年6月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龋齿患病率高达98.4%,牙周健康率14.1%;有牙齿缺失的有86.1%,平均存留牙数为20.97颗。

对此,专家表示,牙龈萎缩、牙根外露是目前中老年人最主要的口腔问题。 龋齿患病严重。龋齿发病以细菌为主,老人更因牙根暴露增多,导致根面龋发病率升高。此外,残根残冠是中老年人龋病最为严重的表现。 牙体缺损及磨耗。最早的恒牙6岁时萌出,如果80岁了这颗牙还没掉,就使用了整整74年。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加上有些人刷牙方法不正确,即便牙齿再坚硬,也难免会有缺损及磨耗。

因此,保护牙齿首先要规范刷牙方法:用软毛牙刷;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使用牙签牙线等。 牙周病恶化。尽管牙周病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其发病情况却比其他年龄段严重。如有些人自出生就从未洗过牙,随着时间积累,牙石越积越多,患上牙周疾病的几率就变得越来越高。 口腔癌发病率上升。专家提醒,口腔癌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如果有尖锐的残根、残冠以及不良修复体反复咬伤颊、舌或口腔溃疡数月不能痊愈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除了以上问题,楔状缺损、口腔黏膜病等也影响着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专家建议,为了尽早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目标,至少做到:

1.坚持正确的刷牙习惯。

2.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检查,尤其是出现了牙龈出血、冷热痛或咀嚼时牙痛等,要马上去就医。

3.牙齿越少越需珍惜。不少中老年人在剩下几颗牙时,嫌麻烦便想把牙齿全都拔了安假牙。

其实,尽量保留自然牙不仅能避免牙槽骨的吸收,也可以提高假牙的稳定性与咀嚼功能。

此外,从中医的角度讲,适当“叩齿”和“运舌”都是口腔保健的好方法。“叩齿”即为上下齿“打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下;“运舌”则是指用舌头在嘴里来回转动,促进唾液分泌,对预防黏膜性口干有一定效果。在饮食方面,中老年人应少吃甜食、软食。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注意:耳背的四大信号》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中医养生的四大要素”专题。

老人注意:耳背的四大信号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