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关于24节气养生法 > 导航 > 24节气中的养生方法

24节气中的养生方法

2019-10-12

24节气中的"三候"指的是什么

关于24节气养生法。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如何避免走入有关四季养生方面的误区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4节气中的"三候"指的是什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节气是一种根据农历推算四季气候的单位。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按顺序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众所周知,24个节气,其中包括12个月,每个节气15前后天。而我国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有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

下面,我们就将24个节气的三候分别一一像大家展示出来。感兴趣的网友们不妨仔细研究研究,从中,我们不能发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蕴藏的无限智慧。

1:立春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2:雨水

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惊蛰

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4:春分

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5:清明节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6:谷雨

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7:立夏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8:小满

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9:芒种

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10:夏至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11:小暑

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12:大暑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13:立秋

精选阅读

24节气中惊蛰的含义


二、惊蛰节气该如何养生三、惊蛰节气该吃什么好

24节气中惊蛰的含义

1、24节气中惊蛰的含义

惊蛰的意思: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惊蛰”节气日,地球已经达到太阳黄经345度,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2、惊蛰节气的简单介绍

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每年3月4日~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3、有关惊蛰节气的习俗

3.1、祭白虎化解是非: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3.2、蒙鼓皮: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惊蛰节气该如何养生

在惊蛰节气,大家可以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的食物,像是豆腐、豆浆等,及富含维生素的当季食物。如:豌豆、青花菜、青椒、洋葱、紫菜等;烹调方式最好清淡为主,少吃口味太重的辛辣食物。

不过此时的空气湿气仍然重,容易让人觉得很慵懒,感到疲惫的时候可以搓揉位于耳后凹陷处的翳风穴,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让精神变好,增强胆经作用,促进淋巴体内排毒,也有助于晚上睡眠安稳。

如果要在早晨进行锻炼,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才出门。惊蛰时节早晨雾气都比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早上的气温还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练的人最好等太阳出来后雾气消散,温度上升后再外出锻炼。

惊蛰节气该吃什么好

1、 要补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海参、龟鱼、蟹肉、银耳、鸭肉、冬虫夏草等。

2、 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也是此节气的关键,可常用粳米、菠菜、山药、百合、苋菜、木耳、花生、核桃、枸杞、香菇、猪肉、鸡肉、鹌鹑、鸽肉、鸡蛋、鹌鹑蛋等食物。

3、 常用大枣、桑寄生、淮山等药材以养益脾气。

4、 饮食方面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长发阳气的食物,但同时要防止肝气过旺而伤脾,此时要多吃甘味食物,如糯米、胡萝卜、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

24节气小暑是什么意思


二、小暑节气养生的药膳三、小暑节气该如何养生

24节气小暑是什么意思

1、小暑意味着天气开始炎热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根据中国气象局预计,进入7月后,我国各地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2、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3、小暑节气分为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节气养生的药膳

1、莲子:将20克莲子去皮去芯,加入粳米慢火熬制20分钟。这道粥有去热解烦、安神养心、健脾益胃的功效。

2、荷叶粥:将一张荷叶放入水中熬成荷叶汤,150毫升汤与100克粳米,加500毫升水混合制成粥。这道粥有防暑利尿、消烦止渴、降压减肥之功效。

3、冬瓜赤豆粥:将250克冬瓜切成小块,加入30克赤小豆以及适量大米一并熬煮。这道粥能解毒祛暑,适合夏季经常长痱子、生痤疮的人。苦瓜粥将100克苦瓜与适量大米一并熬煮。这道粥属性偏寒,适用于体质较燥热、经常上火的人。

小暑节气该如何养生

1、注意养心: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气压低,患有心肌炎后遗症的人易出现心律变缓、胸闷气短等症状。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气弱脉弱的人要喝点生脉饮,或麦冬5克、西洋参3克、桂圆肉3~5克泡水喝。

2、防湿健脾胃: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小暑节气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调节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

3、刮痧防暑: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病症,可采取刮痧办法。具体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气丸(水),多喝绿豆汤、荷叶、藿香代茶饮,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24节气大雪吃什么养生


二、大雪时节如何养生保健三、冬季饮食有哪些常识

24节气大雪吃什么养生

1、大雪节气吃什么粥养生

1.1、桂花枸杞粥

材料: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100克,15克的白糖。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干净,大米也淘洗干净;然后枸杞去掉果柄和杂质并洗干净,最后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要吃的时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鲜美噢!

功效:桂花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时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让粥中香气四溢,还可缓解冬日干燥。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

1.2、玉米粥

原料:玉米面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玉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冷水调稀,倒入粳米锅内,再加水适量。将盛有粳米和玉米粉的锅置武火上熬煮,边煮边搅动,防止粘锅,至米烂粥黏即可。

功效:益肺宁心,调中和胃。

2、大雪节气喝什么汤养生

2.1、枣桂羊肉汤

材料:羊肉200克,红枣10颗,桂圆5颗,水发木耳50克。

调料:姜片、盐各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5分钟后捞出,沥水。红枣去核,洗净;桂圆去壳;水发木耳洗净,撕成小朵。砂锅中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烧沸,放入羊肉、红枣、木耳、桂圆肉、姜片,改用中火煲3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2.2、蛤蜊冬瓜汤

材料:蛤蜊、冬瓜、料酒、姜片、葱花、盐。

做法:蛤蜊吐尽泥沙后,用清水冲净,外壳可以用小刷子刷干净。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料酒和姜片。将蛤蜊和葱花放进锅里煮开约一分钟左右。葱花也可以出锅的时候放,我是觉得现在的葱有点辣,所以先放进去煮了。下入切好的冬瓜片。冬瓜片变软煮好后,加点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功效:这是一道低脂且营养丰富的低成本汤肴,适合减肥或者上火的人经常食用,因为蛤蜊性冷味咸,有滋阴润燥、软坚散结、滋润五脏等功效。

3、大雪节气喝什么茶养生

3.1、杏仁菊花茶

原料:杏仁6克,菊花6克。

做法:杏仁(去皮尖、研泥)煎汤,取汁沏泡菊花。或用开水泡菊花,分次入杏仁煎汁,代茶饮。

功效:平咳化痰,滋阴润肺,养心安神。

3.2、香桃茶

原料:红茶浓茶水半杯,香桃片2~3片,砂糖适量。

做法:香桃片放红茶杯中稍浸片刻,后调入砂糖,可适当加白开水。

功效:暖胃健脾,驱寒气,增进食欲。

大雪时节如何养生保健

1、养心面色好

正常的面色应是红黄隐隐、光明润泽,而身体不好时面色表现为暗黄、灰土、苍白或黄斑。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面色则红润而有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面色苍白无华。

芪枣合汤能补血补气、健胃补脾、滋阴养肺,取黄芪15~30克、大枣10克、百合30克一起下锅炖30~40分钟,连汤带料一起食用,每周吃1~2次,对气血两虚的病人大有好处,能够缓解乏力、怕冷症状,也能够滋润皮肤。

2、护肝眼睛亮

冬季,空气干冷,眼睛容易干涩、流泪。肝开窍于目,肝藏血功能正常,眼睛就有神,若肝血不足,则双目干涩、视力减退。由于女性生理特点,易出现血虚,更应该保护眼睛,在生理期时不要过度用眼。若肝血虚,就会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

枸杞山药粥能益肾健脾、养肝明目,准备枸杞20克洗净、山药50克去皮洗净切块、粳米100克淘洗好,一同煮烂即可。

冬季饮食有哪些常识

1、多吃些肉蛋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蛋白质含量高对身体御寒效果最好,所以说在冬季多吃这些的话,对自己的身体可以说是好处多多的。

2、多吃些干果类的食物:芝麻、葵花子、核桃,这些食物中蛋氨酸较多,多补足钙铁,可以御寒,牛奶、豆制品是必选的食物,不过辣椒也是可以的哦。如果说比较容易上火的话,那么,辣椒就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3、多喝点水:冬天容易引起咽、鼻、喉的干燥,多喝点水有助消化和吸收并且有助于缓解你的相应的器官干燥的情况。

4、冬季不宜过多食用橘子:橘子热量较大的水果,这种水果容易上火。

5、要少吃腌制类菜:这种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会致癌。

24节气养生:白露;秋分


白露
白露是全年24个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取名白露,是指其时阴气渐重,空气中的水汽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今年白露的交节时间为9月8日,即太阳黄经到达165度之时。白露节气期间,早、晚的气温较低,中午时的天气仍然很热,是秋天日温差最大的时节。
其时北风偏多,冷空气逐渐南下,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加快,故温度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出现夜凉昼热。且由于大部分地区降雨减少,天气日趋干燥。故其养生要点是防露防燥。衣着上不要随意袒胸露体,避免寒凉之气的侵袭,尤其是早晚应添加衣服;饮食和药养上应适当多食一些养胃益肺、滋阴润燥、性味平和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莲藕、交瓜、莲子、百合、梨子、山楂之类。适当增食粥类,如沙参枸杞粥、党参百合粥、糯米阿胶粥、玉竹粳米粥、莲子花生粥等;同时,应乘早晚较为凉爽的时机,适度增加散步、慢跑等锻炼机会;在疾病预防方面,应注意鼻腔疾病、哮喘及支气管等呼吸系统病变的防治,因为燥邪易伤肺。还有肠炎、痢疾等肠道病变的防治,因为其时蚊蝇活跃,气候适宜细菌滋生,故饮食应特别注意洁净。另有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尚应避免接触花粉及空气中各种有害粉尘等致敏源。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和化解悲秋情结,顺应自然入中秋。
秋分
秋分是一年中的第16个节气,是四时八节中相当重要的时节,其名秋分者,即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是秋三月90天的中分点。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真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其时太阳黄经到达180度,今年秋分的交节时节为9月23日。
秋分后,南方地区气温普遍降至22℃以下,雨量明显减少,西北高原等地区的气温可能降至0℃左右。人们在养生中应遵循阴阳平衡规律,保持机体的阴平阳秘,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做到精神内守,收敛神气,神志安定,避免秋天的肃杀之气,适应秋天的容平之气。起居上坚持早睡早起,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衣着上早晚应适当添加,尤其是老年人和某些病患者,不可拘泥于秋冻之说,避免受凉生病或使病情加重;饮食与药养上应以滋阴润燥、益胃养肺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酸性的代谢产物,多吃豆类等高蛋白质植物性食物,少食油腻厚味食物及辛辣食品,选择当季蔬菜与苹果、梨子、葡萄、石榴、柑橘、枸杞子、芝麻、蜂蜜,以及沙参、洋参、党参、芦根、桑叶、菊花、麦冬、生地等进行食养或药养。莲子红枣粳米粥、芝麻粳米粥、银耳百合粥、党参枸杞粥或玉竹鸡汤、桑叶枇杷蜂蜜茶等均是有益之选。同时,应适当多饮水,直接补充人体水分,避免气候干燥对人体产生的直接伤害。

24节气养生:立夏;小满


【立夏】
立夏是农历年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四时八节中反映四季变化的一个重要节气。其时多在阳历年的5月5日或5月6日,即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的起始之时。今年的立夏在5月5日亥时(21~23时)交节。
立夏前后,我国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可能尚在春季,但南方及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会逐渐升高,空气中湿度增大,万物生长繁茂,夏收夏种繁忙,人体机能活动旺盛,新陈代谢活跃,体内能量消耗加大。加之,昼长夜短,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增多,心脏负担加重,如不注意保养,容易使心脏受到伤害。但夏天主长,心气内应,故在中医养生理论中,提出了夏季宜养心的说法。在情志上应快乐畅达,通泄自如,切忌厌恶、恼怒;起居上应适当晚睡早起,尽可能争取午睡休息;衣着上应轻薄,勤于换洗,同时应避免贪凉受寒;饮食上应少吃大辛大热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甜味食物。时令菜蔬可选莴苣、黄瓜、苋菜、西红柿、木耳菜、土豆、芹菜、扁豆之类;豆类可选赤豆、绿豆、豌豆、黑豆之类;健脾利湿可选莲子、薏苡仁、山药、茯苓之类;水果则有草莓、樱桃、梨、李子、杏子等。推荐的食养粥是赤豆、山药、薏米、粳米粥,即取赤豆50克、山药30克、薏米30克、粳米50克煮成粥,或加适量白砂糖,分次食之。
【小满】
小满是农历年中的第八个节气,今年小满节的交节时间,是阳历年的5月21日午时(即11~13时),太阳黄经为60度之时。小满过后,天气逐渐炎热,雨水开始增多,预示着闷热、潮湿的夏天即将来临。其时气温明显升高,万物生长最为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为旺盛的时期,对营养物质的消耗量最大,湿热或温热之邪致病因素增多,病源微生物繁殖传播速度亦加快,特别是肠胃道病、风湿关节病变、湿性皮肤病变更是处于多发期。
在养生中应特别注意未病先防,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体外环境的和谐一致,注意外调内养,尤其在情志上要注意内敛,力争做到内静而外凉,以不断释解湿热烦闷与疲乏的困扰,在劳作之余,应常到户外活动,吸纳大自然中的清阳之气。饮食上应以爽口清淡的素食为主,适当选食一些清利湿热的食物,如丝瓜、黄花菜、芹菜、木耳菜、茄子、苦瓜、黄瓜,以及绿豆、赤小豆、薏苡仁、扁豆等。少食膏梁厚味、甘肥滋腻、海鲜及过度酸涩、辛辣与油炸熏烤食物。治病用药应偏于清凉、利湿,药如菊花、芦根、沙参、玄参、天花粉、百合、茯苓、薏苡仁、白扁豆、木瓜之类。

24节气中的"三候"指的是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