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经络养生法 > 导航 > 经络穴位养生法

经络养生—叩击穴位步行法

春季经络养生法。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经络养生—叩击穴位步行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叩击穴位步行法,是一种步行与叩击穴位同时进行的健身运动。由于源自我国民间,因此较为简便易行,更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练习方法,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结合散步或快慢走,或在室内原地踏步练习此功,有益无损,坚持经常,可以收到醒脑、减轻疲劳、锻炼平衡机能和轻健腿脚的功效。

叩击穴位步行法,就是边走边叩击腿上的承山、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穴位。这四个穴位都属保健长寿穴位,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叩击某一个穴位,走一步叩击一下,连续做三五分钟,直至。卜分钟,循序渐进。在步行中进行,只要找准穴位,叩击的轻重和次数可自行掌握。熟练后,四个穴位也可轮换叩击。具体方法是:

击承山法:承山穴在小腿后面,足掌平伸,其腓肠肌出现人字纹的陷凹中即此穴。此穴主治腿肚转筋、痔疮、腹疼、大便结燥、大便下血、腰背疼、食欲不振等症。在步行时左脚着地落实站稳的瞬间,用右脚的脚脖由后面向前击打左腿的承山穴,右脚着地落实站稳时,左腿重复有腿先前动作用脚脖叩击右腿的承山穴,如此轮换叩击,轮换叩击行进。

击足三里法:足三里穴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火筋内,如将手掌按在膝盖上,手指抚于膝下胫骨时,离胫骨外一横指,中指尖处即是。此穴主治头昏、目眩、感冒、脾胃不和等,是全身强壮要穴。叩击方法是在左腿着地站稳的瞬间,用右脚的足跟由前面绕过叩击左腿的足三里穴,同法,用左脚的足跟叩击右腿的足三里穴,轮换叩击前行。

击三阴交法: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胫骨后沿处。主治脾胃虚弱、胸腹胀满、妇女月经不调、湿热带下、生殖器疾患、夜眠不安等症。方法是以足内侧击之。

击血海法:血海穴在膝盖骨内缘上二寸处。主治月经不调、腰膝痛等。方法是高抬膝,用同侧手掌击之。左右腿交换,边行边叩击,注意尽可能做到用高抬膝去迎击手掌。

健康提示:

练以上诸法的同时,手的配合动作,可以与行步时一样,自然摆动,亦可进行拍打叩击动作,或在脚部叩击穴位行走的同时,用双手交替拍打下腹部,此处为任脉之关元、气海等穴所在,主治虚弱、虚喘、消化系、生殖系及妇科病,具有强壮作用。

另外,叩击足三里和三阴交时,还可用手脚并击的方法。击足三里时,用右脚叩击左腿足三里后,立即返回向右侧做脚背向外后方踢毽子的动作,同时右手在身侧后方击腿的足三里穴。左腿同法进行。击三阴交时,同时做脚内侧踢毽子的动作,以对侧手击腿的三阴交穴。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防治腰腿疼,灵活手脚效果明显。

相关阅读

经络养生:时尚穴位养生法


阳池--打电话时也护腕

在中医中,许多穴位是两两相对、互相匹配的。阳池穴和大陵穴就是这样一对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护着腕关节。

关节是身体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

穴位一点通: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

太白--走累了帮脚解乏

很多老年人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其实,这个时候刺激脚掌前面的太白穴,效果会更好。

刺激这个穴最好的办法不是用手按摩,而是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

穴位一点通: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阴陵泉--帮助腿部消肿

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务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

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穴位一点通: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委中--缓解腰背痛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穴位一点通: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内关--改善心脏功能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有这样一个穴位,经常按摩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内关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穴位一点通: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曲骨--消除前列腺炎尴尬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

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

穴位一点通:在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女人十二穴位经络养生法


养生导读:女人养生,什么方法都要关注。近年来,中医经络养生法格外受到女人的推崇,是女人进行自我身体的调理的极佳方法之一。因为,经络养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帮女人舒缓经络气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最受推崇的中医经络养生法,能让女人舒缓经络气血。

1、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小指尖端2、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3、手掌中央宁心安神。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具体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

手掌中央
4、肩窝增强免疫力。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具体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



5、屈肘外侧凹陷处小肠保健。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具体方法: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

屈肘外侧凹陷处6、鼻翼两侧大肠健康。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具体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可按压此处。

经络穴位按摩养生法


养生导读:而健康是人最大的本钱,拥有了健康才能去创造一切。所以就算再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如果说你没有时间,没有多余的金钱去照顾自己的身体,那么不妨学习一下这些不用花钱的养生方法,只要平常做几分钟就会让你更加健康。

一、头部穴位。

百会穴:位置在头顶,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风池穴: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


头部穴位
二、耳朵上的穴位。

耳穴中的脾、胃两穴:针对肠胃不适、控制食慾。

耳穴中的神门(位于耳上方三角窝处)、心区、内分泌及皮质下等穴:针对疲倦且睡眠品质不好。

耳穴中的髋点、膝点及颈椎点等处:针对腰痠背痛。



三、面部穴位。

承泣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睛明穴:眼头起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

攒竹穴:约眉头附近,眉稜骨向眼眶凹陷之转折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鱼腰穴:眉毛中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丝竹空穴:眉尾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方约一指宽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面部穴位
四、身体上的穴位。

水分穴:肚脐上2公分处,腹部中线上: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关元穴:肚脐正下方4指宽处,腹部中线上: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膻中穴:位于两侧乳头正中间与胸骨中线的交接点:情绪郁闷、心悸、焦躁等有缓解作用。

肩井穴:位于第七颈椎下与肩膀外高骨突起(即锁骨肩峰端)连线中点:消除肩膀酸痛,帮助入眠。



五、手上的穴位。

手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

内关穴: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各手指指甲旁边:手心拇指(肺经)、中指(心包经)小指(心经)手背食指(大肠经)、无名指(三焦经)、小指(小肠经):抒压/解除疲劳。

合谷穴: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著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手上穴位
曲池穴: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

劳宫穴: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提神醒脑、清心安神。

手指的肺穴:无名指第一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手指的肝穴:无名指第二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十二养生穴位中医经络女性养生法


女人养生,什么季节都要关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很受推崇的中医经络养生法,它能让女人舒缓经络气血。

小指尖端心脏健康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

拇指尖端呼吸系统健康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具体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

手掌中央宁心安神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具体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

经络穴位法


经络穴位养生法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

针法是以毫针刺激人体经络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手法,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灸法是借助艾火热力,灸灼、薰熨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按摩是用手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起到运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三种方法各有特长,既可单独应用,又可按需综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对人体无损伤与副作用。如能持之以恒,不失为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养生祛病良法。

鉴于经络理论博大精深,人体穴位内容丰富,针刺、灸法、按摩等操作方法复杂,非经专门学习训练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则,容易酿成事故。但作为,现择其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经络穴位养生方法加以介绍。

1、自我点穴

头部点穴

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证。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

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2、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悬灸上肢穴位:内关。

悬灸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被动艾灸法

被动艾灸也就是请他人帮助施以灸疗,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以,可根据情况选用。一般艾柱灸难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学习操作;艾条灸难度相对较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全身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心情愉悦。然后将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施术者站于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体自然放松,心无杂念,轻巧操作,从容缓和,不急不躁,全神贯注。

被动灸法多用于胸腹部或腰背部,养生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华佗挟脊、肾俞、命门。

3、按摩养生法

双手拍头

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按摩后脑

两手指交叉,抱在后颈枕下部,左右来回横向搓摩约20次,力量要轻柔适中。

梳头浴面

双手五指分开如爪,自前额向后梳头10次,继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颊10次。

旋摩耳轮

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后面10次。

叩齿咬牙

双手掌轻按双颊,先叩齿有声36次,后咬牙无声18次。然后下颌放松,用两大指指腹向上托叩下颌36次。

弹鸣天鼓

双掌掩耳,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后枕轻轻摩擦,耳中闻擂鼓之声约1分钟,继用无名指弹滑36次。

搅海咽津

舌尖先左后右在口腔内颊慢慢搅动10次,古称赤龙搅海,至唾液满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颈咽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运目弹睛

头部不动,眼珠向四周环视1周,正反方向各3次。然后用力紧闭双眼,同时呼气,待气吐尽后,迅速睁大双眼,同时吸气,共3次。

按摩颈项

手掌自后颈慢慢按摩至前颈,中指尖点天突穴。左右手交替各做10次。

按摩腹肋

双掌根紧按双侧腋下胁肋,自后向前按摩10次。然后左掌叠右掌上,按揉上腹心窝部10次,继按顺时针方向向左上腹推进,而后依次达左下腹、小腹、右下腹,回到心窝部,如此1~3遍。

经络穴位养生祛病法有哪些


   

   

   随着现实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注意日常养生,人的身体结构非常的复杂,身体表面有许多的经络和穴位,这些经络代表着不同的身体部位,经常按摩这些经络穴位便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身体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经常按摩身体穴位,那么经络穴位养生祛病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认识中医就从了解人体穴位开始,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学说是中医的精髓之一,与脏腑、气血等基础理论一起,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点压劳宫可以骤升血压得到缓解。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有清心泻火、活血润肤的作用。

神门穴、合谷穴——位于手腕和手掌关节处小指那一侧的腕横纹中,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即虎口上。按摩此二穴,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鱼际穴——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处,有泻热宣肺、散淤润肤的作用。

    以上文章中所讲述的就是经络穴位养生祛病法有哪些的详细介绍,相信各位朋友看到这里都已经对全身的经络和穴位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体当中有很多重要的一些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经络穴位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功效,对身体非常好,还可以预防一些中老年人疾病。

经络推拿养生法


经络养生是中医里面比较推崇的一种养生方法,它具有保健、治疗、排毒、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是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绿色自然疗法,那么经络养生发到底是怎样的呢?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网络周身的一个系统。内经曰:经脉者,内通脏腑,外络四肢百骸。经脉者,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故又有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之说。穴位是经脉之气、结、聚、散、络、出、入的点,是经络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的联络站。

经络系统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通畅,各脏腑功能强健,就能抵御外邪的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反之当经络失去其正常的机能,则经气不利或虚损,外邪就可乘机入侵。故《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藏也。指出在病理状态下,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肌腠内传至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如外邪侵袭肌表,就可见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等症,续则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入里内合于肺,则可见续发咳嗽、喘促、胸闷、胸痛等症,是谓肺脏病证。


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有时亦可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燥结等大肠病变。脏腑彼此之间通过经脉相互沟通联系,故经络的联系亦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从而使某一脏腑病变通过一定的经络循行影响到另一个脏腑,产生疾病的传变。如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以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可以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冷可以凌心、射肺。

至于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由于经或络,或属于相同的脏腑,因而在病理上亦常是相互影响。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往往可引起脏气不通,可见大便不通;大肠实热,又可引起肺气不利而见胸闷、咳嗽等。

十二经络养生法好处


我们的经络总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很不直观的,因为平时经常会无意地感觉到,出现了头晕的症状,那么为什么按摩自己的太阳穴,就可以得到缓解,因为我们的经络与我们的人体相通,按摩经络恰恰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来进行养生和调节,也是打开的身体当中特有的密码机关,十二经络养生法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经络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给人的印象很不直观。但平时我们有意无意都会用到,比如家里或者我们在路边突然发现一个人晕倒了,怎么办?掐人中可说是一种最常用的急救办法了。这个人中就是一个穴位。

为什么掐人中能够让昏倒的患者苏醒,西医很难说出了所以然来,而在中医看来,人中这个地方是人体内最大的两条经脉——任督二脉的连接点、交汇处。

人昏倒要掐人中呢? 因为人在没昏迷之前,阴阳靠着人体任督二脉处于一种交合状态的,而人在昏倒的时候,阴气是往下面走的,阳气从上面跑走了,这就属于阴阳离绝。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通过剌激人中这个穴位将阴、阳气血重新调上来。这就是为什么要掐人中的理由了。由此可见,经络是无处不在的。

十二正经:挺进健康的交通干道

下面,我们就从“十二正经”开始说起,开始谈我们的经络养生。

什么是十二正经呢?十二正经就是连接五脏六腑的十二条经络的总称。由于它们连接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五脏六腑,所以称为“正经”,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不是说五脏六腑吗?加起来才十一项。为什么又出现十二正经呢?因为心脏有两条经络,一是心经,另一个是“心包经”。

这就是十二正经的来由。

十二正经俗称“心经”、“心包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大肠经”、“小肠经”、“胃经”、“胆经”、“三焦经”、“膀胱经”。

由于这些经络都和人体四肢及手和足相连接,而在中医里又有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的说法!所以他们的标准名称即是医书中所讲的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一—“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

这里太阴、少阴、厥阴、少阳、阳明、太阳是中医里的专有名词。太阴是指阴气最盛的时候,少阴是指阴气稍微小一点的时候,厥阴是指阴阳转化的时候;少阳是阳气刚刚生发起来,太阳是阳气盛大,阳明是由阳向阴转化的时候。

以上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十二经络养生法,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家调节身体的各种现象和各种气血不足,包括阴阳失调,肾阳虚弱和肾虚等症状,同时又可以教大家通往我们的身体最健康的,一道奇观立马能够很好地改善身体的各种功能。

经络养生—叩击穴位步行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