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喝中药的剂量是多少

泡着喝的养生的中药。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小儿喝中药的剂量是多少”,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小儿喝中药的剂量是多少

小儿内服中药的剂量,依其年龄大小、病情轻重、发病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差异。

小儿内服中药剂量的基本原则是:以成人一般用量为基本折算,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用成人量的2/3或等同成人量,学龄期儿童可与成人量同。

小儿急病、新病,一次用量不可太大,可多次频服,但要中病即止。

剧药、毒药对病儿,除非必须使用,一般应加以避免,应从最小量开始,病热一减,即应停用。小儿用药不要同类药使用很多,防止累积超量。

二、小儿服用中药的正确方法

给小儿喂服中药,是每个家长普遍感头痛之事,此因孩子不愿服,或喂后立即吐掉。鉴此,掌握正确喂药方法是很必要的。现辑介之。

一般1~3岁的婴幼儿,每天中药量为100毫升左右,可分6~7次分服完。因为此阶段的婴幼儿对味觉非常敏感,尤以对苦味特别反感,往往入口即吐。可在不影响药效前提下,先在药液中加少量的牛奶、冰糖、砂糖等食品,以作调味。对于3岁以下的婴儿,可采用被动喂药法,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小毛巾,固定手足,取塑料软管吸满中药,将管置于病儿口腔颊粘膜和臼齿间慢慢挤滴。由于体位的原因,此时药液可慢慢从舌下入口。若小儿仍不肯咽下,则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儿两颊,令之吞咽。切记不可采用捏鼻子灌药的粗暴动作,以防药液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3~7岁的幼童,每天中药量一般是300毫升左右,可分3~4次服完。3~7岁幼童大多数已具有自服药的能力,但往往不愿服之。故应诱导、劝说,晓之以理,不要轻易威逼,反而使病儿产生对抗情绪。可以将中药液说成幼童爱吃的食品,如“可口可乐”、“雀巢咖啡”等,同时还可在服药后给小儿吃一些平时喜爱的食品,以使小儿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对极个别不愿服药的幼童,亦可采用上述的被动喂药法。

另外,因病情需要,对30天内的新生儿喂药,可以将中药汤放在奶瓶中,用乳胶奶头让患儿自己吸吮,因新生儿味觉尚未完全形成,故对中药苦味不在乎。但有些新生儿体质差,则可用滴管慢慢滴入,喂时宜多观察面色及呼吸,防止呛喉。新生儿中药量每天30~50毫升左右。

三、宝宝多大可以喝中药

中药的治疗,无形中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新生儿黄疸不退时,医院可能就会给予服用“茵栀黄”等中药;煲汤的时候,加点黄芪、茯苓,这样让汤味不仅鲜美而且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孩子积食,可以来点小儿山楂丸消食开胃。

因此,家长不要再疑惑了,只要是在专业中医儿科医师的辩证指导下开方用药或指导中成药的适用,无论孩子多大,只要孩子肯接受,就可以服用中药。

儿童常用的中药剂型,主要有汤剂、冲剂、丸剂、成药(颗粒、口服液)、膏滋等,根据孩子的病情轻重以及服药的难易程度,医师和家长可以商量看哪一种剂型最适合自家孩子,以防药难喂,不仅浪费药材,而且影响疗效,错过了最好的治疗食积。

深秋的到来,捎来了冷空气,人们防不胜防,孩子更是难以适应。在变化多端的天气,孩子难免会生些小病,有的家长会根据以往经验,自行上药店为孩子买些熟悉的药品服用,其实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小儿药物使用要得到重视,从安全角度出发,不提倡家长自行到药店为孩子买药,孩子生病还是上医院系统诊治为妥。如自行用药,为了慎重起见,阅读药品说明书很有必要,家长们拿到药不要急着给孩子喂药,对药物的药性和剂量有十分的把握才可用于孩子身上,药物疗效才能事半功倍。

yS630.Com相关推荐

厚朴生姜甘参汤的药用剂量是多少?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有人会出现腹胀胃肠道胀气的现象,很多人选择厚朴生姜甘参汤,但是对于如何服用以及服用多少都不清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一起来看吧!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学习资料综合总结:【脾虚气滞、虚实夹杂之腹胀。朴姜等量重用,参草轻用。报道用于腹胀(伴痛),肝腹水鼓胀(+茯苓、通草利水),胃次全切术后胃腹痞满、嗳气频作、大便不畅,泄泻(腹胀满、水样泻+伏龙肝、车前子30),还有报道原方用治咳嗽(脾虚生痰上干于肺),下肢瘙痒(脾虚湿停注于下焦),均为苔白滑或腻。虚胀本方、实胀承气汤】。

处方:厚朴125g,生姜125g,半夏40g,党参6g,炙甘草12g

通过上面的分享,你对于厚朴生姜甘参汤这中药方剂的用量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腹胀,胃肠道胀气的一些症状的话,请遵照医嘱,尝试一下服用这款中药材吧!

氟哌酸治疗尿道炎的用法剂量是多少


 尿道炎,再熟悉不过了。男性患上尿道炎的几率比女性更高一些,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洁的生活,不经常换衣服都会导致尿道炎,治疗尿道炎的药物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就了解下氟哌酸治疗尿道炎的用法和用药,避免一些错误的用药方式。

 氟哌酸胶囊,一种非处方类药品,主治1.泌尿生殖系感染: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球菌性尿路感染和生殖系感染。2.胃肠道感染。3.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等。

 口服

 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3日。

 2.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

 3.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4.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800~1200mg。

 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28日。

 6.肠道感染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日。

 7.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以上就是有关于氟哌酸治疗尿道炎的用法和用量,在用药方面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因为不合适的用法和用量,而导致了一些并发症状,小孩子和大人的用法用量也是不同的,一些特殊体质的人还不能使用,一定要看好说明书,再实用。

喝中药的温度是多少比较好


一、喝中药的温度是多少比较好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再喝,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

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对于感冒清热颗粒等颗粒状清热类中成药,通常会含有一些清温解表的成分,水温过热也会影响药效。因此,对于这类颗粒状中成药,应当用60℃~70℃的水冲开,等水温降至40℃左右时再服用。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些中药在服用时,对于温度还有特殊的要求,有的需要趁热服下,而有的却要完全冷却后服用,这些都需要区别对待。

需要冷服的有:清热、解毒、降火、泻下通便的药剂。如因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而发烧的病人,脏腑实热、热人营血、高热惊厥,或经常出现口干唇裂、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等热性症状者,冷服中药可通过寒凉泄热,使邪热外泄,缓解病痛。

此类药物有清营汤、白虎汤、清胃散、导赤散、化斑汤、六一散、生石膏、知母、龙胆草、大黄、芒硝、寒水石、冰片、牡丹皮、黄柏等。

但是,如果病人因高烧而导致津液耗损、极度虚弱乃至休克,则需要温服中药药液。

此外,不同的季节和患者体质的不同,也决定了适宜服用的药物温度的变化。比如寒冷季节最好是温服药物,而老人、儿童、孕妇及久病体衰的患者,最好也都温服药液。

二、中药哪个时间点喝效果最好

1、睡前

什么时候吃中药好?一般来说在睡前服用安神药和治遗尿症药物是最佳的时间,中医认为:睡前服药能使药效及时发挥作用。

2、饭前

中医认为饭前服药易使药力得到发挥,从部位上看,它比较适宜于治疗人体下部的疾病。东晋时期着名医药学家葛洪说:“未食内虚,令毒势易行”。多用于实证疾病,特别是积滞、瘀血、水湿等病证。

3、顿服

顿服一般适宜于病情比较急的患者,也就是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取急病急治之意。目前,一般的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法。

4、昼夜服

中药什么时候吃最好?一些急、慢性病可昼夜服药,才能让药效持续发挥治疗作用。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来说,大多会认为这种服药方法比较麻烦,不易做到,但是急、重证就必须这样做。正如丹波元坚在《药治通义》中所说:“世人服药,多只日间服之,往往夜间不服,致药力不相接续,药不胜病,而冬日夜永,尤非所宜。”

5、饭后

适用于人体上部的疾病。中医传统认为: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后服药方法,能使药性留连于上。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即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食后服药”。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也宜饭后服。如葛洪说:“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服养身之药以食后服之。”

三、煎药的注意事项

1、煎药容器以砂锅和陶罐为最好;玻璃容器、搪瓷容器(完好无损的)次之;铁锅、铜锅、铝锅和锡锅不能用来煎药。

2、别用铁锅这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买回来的中药,大多是用纸包包着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小包装。把药放进煎药容器时,许多人的手会碰到中药,殊不知,这个动作有时就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

3、用蒸馏水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凉白开也可以。自来水可以加热一下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热水或开水直接煎药,要晾凉以后才可以。

中药陈皮的用量是多少?


在生活当中,有的人会吃一些具有药用功效的零食,比如陈皮制作的零食就非常不错。既能够满足人们的胃口,同时还可以给身体带来很多益处。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时消化不良的朋友来说,适当的吃一些陈皮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么,中药陈皮的用量到底是多少呢?

用法用量

3~l0g。

陈皮温;辛、苦;归脾、肺经。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脘腹长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梅核气。

取陈皮少许(不得多于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2-3次,直到痊愈。泡茶饮完后最好连渣一起吃掉。或者陈皮加上姜汤,取生姜及陈皮各5克,砂糖少许,加400毫升的水,煎汤,分3-4次饮用。

陈皮可以天天泡水喝吗

陈皮不宜天天泡水喝。

从性味上来看,陈皮性温,是一种温热身体的中药材,天天喝陈皮水,可能会引起身体发热、内燥等上火的症状,特别是对于体质为阴虚内热的人来说,就更加不能天天用陈皮泡水喝。

陈皮一周泡3次左右比较合适。

陈皮性温,不适合天天泡水喝,按照一周的时间算,平均这一周泡3次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陈皮泡水能治口臭吗

陈皮的功效和作用有很多,常常会有人拿它来泡水喝,据说陈皮对于口臭是有一定的治疗及预防作用的。

陈皮具有芳香杀菌、除口臭的作用。陈皮富含芳香性挥发油成分,对肠胃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排除肠胃内积气,并能抑制多种口腔细菌的滋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咀嚼陈皮后,口中会留有淡淡的陈皮果香味,可较长时间抑制口臭的出现。

煎煮中药的时间是多少


在煎煮这个中药的时候时间多少是值得慎重和关注的,因为中药虽然说治疗疾病的效果好,但是这些事项不注意的话对身体来说伤害非常的大,而且熬制的时间掌握不好的话那么所得到的药效对身体来说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在熬制中药的时候时间多少都是有安排和规定的,那么煎煮中药的时间到底是多少呢?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熬制中药的时候时间方面是必须要掌握好的,这样才可以熬制出对身体更健康的药物,而在煎煮中药的时候时间不能太久,也不能太短,最好是在熬制中药的时候先泡制一下,这样好及时的熬制出药效来,在煎煮中药的时候必须要用砂锅熬制,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中药黄芪用量是多少?


中医作为我们中国最传统的医学技术,它的存在让不少的外国人惊叹。作为中国人,我们也应该在此时此刻,对我们的中医知识更有兴趣一些。今天,我就回来跟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用到黄芪,而在不同的状态下,黄芪的用量又有哪些不同,希望大家能对此了解。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 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

黄芪是补气的,比如说话没劲,走路没劲,脸色比较白等都是脾肺气虚的表现。黄芪能补一身之气,比如上半身气虚可以用黄芪,下半身气虚也可以用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黄芪食疗价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黄芪不可大量服用,在发热和阴气不足的状态下也不可以服用, 疼痛湿气条件下也不可以使用.

不知道大家通过我上面详细的,科学的分析后,应该对于中医药学的用量精准,细化的苛刻留有很大的印象。中医就是如此,半点不容出现差错,用药用量都是再三斟酌。希望大家这次可以掌握黄芪的用量技巧,为以后的生活留下点经验也好。

蒲地蓝小儿用量是多少?


科学在进步,医学在发展,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身体越来越健康,除了与日常饮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之外,更与一些治疗药物的不断更新有关。例如蒲地蓝,就是小儿的常见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消炎,对于小儿咽炎、扁桃体炎和手足口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那么,这种药物的用量是多少呢?

以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儿童用量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医生指导为准。

0岁~1岁,每次1/3支,每日3次;1岁~3岁,1/2支,每日3次;3岁~5岁,每次2/3支,每日3次;5岁以上,每次1支,每日3次。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棕红色至深棕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苦。小儿服用的口服较好,请按医生指导的用量服用。如有沉淀,摇匀后服用。

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作用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地丁、板蓝根、黄芩组成。方中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肾 、肺经,清热解毒,清肝、肾、肺热,清利湿热;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肾经,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板蓝根苦、寒、归肺、肾、心、肝经,解毒散结、凉血利咽;黄芩苦、寒,归肺、脾、肾、肝、胆、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用于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小儿手足口病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等治疗效果良好,有需要时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儿服用。

小儿喝中药的剂量是多少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