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汉果

汉宫秋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中医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汉宫秋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汉宫秋的简介

汉宫秋别名:红叶苋、红洋苋,红靛、一口红、血苋、红叶苋,拉丁文名:Iresine herbstii Hook. f. 苋科、血苋属多年生草本,高1-2米;茎粗壮,常带红色,有分枝,初有柔毛,后除节部外几无毛,具纵棱及沟。叶片宽卵形至近圆形,全缘,两面有贴生毛,紫红色,如为绿色或淡绿色,则有黄色叶脉;绿白色或黄白色,外面基部疏生白色柔毛; 不育雄蕊微小;子房球形,侧扁,花柱极短。雄花及果实未见。花果期9月至次年3月(海南岛)。分布云南滇中、滇南等地栽培。中国江苏、广东、海南、广西、南美洲有栽培。原产巴西,我国江苏(上海)、广东(广州及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汉宫秋的功效与作用

1、功效作用

1.1、汉宫秋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湿热带下;痈肿;月经不调。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1.2、《泉州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咳嗽带血,血气燥热。

1.3、治咳血,痢疾。(福建)

1.4、《文山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月经不调,鼻衄,痛经,骨折。

2、临床应用

2.1、治吐血,衄血:鲜红木耳,每次一两,水煎泡乌糖服。(《泉州本草》)。

2.2、治咳嗽带血:鲜红木耳(单用叶亦可),每次一两半至二两,合猪半赤白肉炖服。(《泉州本草》)。

2.3、治创伤出血:红木耳、冰糖各三钱,炖服。(福建)。

2.4、治痢疾:鲜红木耳叶一两,捣汁,调红糖服。(福建)。

2.5、治皮肤燥痒:红木耳全草或叶,每次二两,合猪肚油炖服。(《泉州本草》)。

汉宫秋的市场信息

1、汉宫秋的价格

汉宫秋的价格暂未知。

2、汉宫秋的选购方法

汉宫秋全株紫红色,叶片绿色光亮,叶脉呈黄色或红色,叶色艳丽,十分耐看。适宜盆栽、吊盆栽栽培和花坛、花径配置。为一盆栽赏叶植物,或为花坛植物。我国栽培者为雌株,不结果实。

3、汉宫秋的保存方法

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ys630.COm精选阅读

汉防己丸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汉防己丸这种方剂。

【处方】汉防己30克 商陆30克 麻黄30克(去根、节)赤茯苓30克 桑根白皮45克(锉)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微黄)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宜肺化痰,利水退肿。治肺脏气壅,面目四肢浮肿,喘促咳嗽,胸膈满闷,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20~30丸,粥饮下亦得。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

【别名】防己丸

【处方】汉防己1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瓤,焙),甜葶苈3分(微炒),猪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黄)。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咳嗽喘促,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防已丸(《圣济总灵》卷四十八)。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汉防己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甜葶苈3分(隔纸炒令紫色),猪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制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煎桑根白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别名】防己丸

【处方】汉防己3分,猪苓3分(去黑皮),栝楼根1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半(锉),白术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已觉津液耗竭,身体浮气如水病者。

【用法用量】防已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汉防己1两,苦葫芦子半两(微炒),泽泻3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不愈,面目浮肿。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汉防己散,与剂型不符,据《医方类聚》改。《普济方》引作“防已丸”。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汉防己1两,商陆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桑根白皮1两半(锉),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微黄),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脏气壅,面目四肢浮肿,喘促咳嗽,胸膈满闷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粥饮下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通过以上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汉防己丸有了很多的了解吧,汉防己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最重要的是汉防己丸的功效与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美汉草的功效与作用


美汉草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美汉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美汉草呢,食用美汉草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美汉草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英文名】Root of Farges Meehania

【别名】水升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华西龙头草的根。

【原形态】华西龙头草,多年生草本,高10-20cm,罕达40cm。具铺匐茎;茎细弱,嫩枝常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25mm,幼时被柔毛;叶片卵状,长2.8-6.5cm,宽2-4.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微心形,边缘具锯齿,上面被疏糙伏毛,下面 被疏柔毛。轮伞花序少花,着生茎项部叶腋;小苞片钻形,长经1mm;花萼筒状,长15-18mm,外面密被微柔毛,上唇较长,具3齿,下唇2齿,齿均三角形,具缘毛;花冠淡红或紫红色,长2.8-4.5cm,外面被疏短柔毛,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波状;雄蕊4,不伸出花冠,花药2室,被微柔毛;子房4裂,被微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2裂;花盘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500m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下荫处。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利湿解毒。主感冒发热;泻痢腹痛;肝炎;胆囊炎;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叶主治牙痛。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于中药材美汉草的介绍。对于我们不懂的药材,更应该去了解它,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无策。

汉防已膏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汉防已膏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汉防已膏的功效了解多少呢?汉防已膏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汉防己1两,野葛1两半,犀角屑1两,莽草2两半,川乌头1两(去皮脐),吴茱萸1两,川椒1两(去目),丹参1两半,踯躅花2两,川升麻1两,干姜1两,附子1两(去皮脐),白芷2两,当归1两,桔梗1两,巴豆1两(去皮心),雄黄1两(细研),蛇衔1两,防风1两(去芦头),鳖甲1两。

【制法】上锉细,用绵裹,以醋2升,浸1宿,以猪脂3斤,慢火煎令药色黄,膏成,绞去滓,,盛瓷盒中。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筋脉拘急,肿满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己膏”。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汉防已膏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汉防已膏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汉防己散的功效与作用


现今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在选择时最好不要随意进行,应该先对药物进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对汉防己散这种中药方剂有了解吗?

【处方】汉防己(一两)、黄芩(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石膏(一两半)。赤芍药、川芎、防风、羌活、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各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白术,各半两。

【功能主治】治贼风,身体拘急,舌强难言,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汉防己30克 海蛤15克 滑石30克 冬葵子15克 猪苓15克(去黑皮)瞿麦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膀胱实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时用浓煎木通汤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处方】汉防己30克 黄耆30克(锉)桂心30克 赤茯苓6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桑根白皮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皮水,四肢习习然动。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

【处方】汉防己22克 猪苓22克(皮黑皮)海蛤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木香15克白术15克 桑根白皮22克(锉)赤茯苓22克 槟榔30克 紫苏茎叶30克 木通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四肢浮肿,呼吸喘促,小便不利。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处方】汉防己30克 木通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大腹皮15克(锉)牵牛子30克(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水气溢于皮肤,四肢肿满,上气喘急,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葱白7寸,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

【处方】汉防己3分,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赤茯苓1两,泽漆半两,百合1两,甜葶苈3分(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肺脏气壅,闭隔不通,致令面目浮肿,咳嗽喘急,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汉防己1两,茯神1两,白鲜皮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1两,青羊角屑1两,羚羊角屑1两,沙参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1两(炙微赤,锉)。

【功能主治】热毒风攻头面,壅闷,口鼻干,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上为粗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汉防己3两,葛根3两(锉),桂心2两,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1两(炙微赤,锉),防风1两(去芦根),赤芍药1两,独活1两,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口噤不开,筋脉拘急,体热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放温,拗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汉防己半两,赤茯苓3分,槟榔1两,桑根白皮3分(锉),木通3分(锉),猪苓3分(去黑皮),紫苏茎叶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肿满,小便不利,喘促不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己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汉防己3分,桑根白皮1两(锉),泽泻半两,赤茯苓半两,木通3分(锉),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猪苓3分(去黑皮),槟榔1两,紫苏茎叶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湿脚气,通身浮肿,小便不利,气壅烦闷,腹胁连膀胱虚胀,上气喘促,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汉防己3分,赤茯苓1两,酸枣仁3分(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半两,薏苡仁3分,羌活3分,赤芍药3分,麻黄3分(去根节),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痹挛,肿痛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石膏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桑根白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顽痹,心神烦闷,语言謇涩,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汉防己2分,桑根白皮1两(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3分,紫苏茎叶1两,木通2分(锉),大腹皮1两(锉),黄芩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痰结不食,身体浮肿,腹胁满闷,喘息气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别名】防己汤

【处方】汉防己3分,猪苓3分(去黑皮),海蛤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白术半两,桑根白皮3分(锉),赤茯苓3分,槟榔1两,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四肢浮肿,喘息促,小便不利,坐卧不安;伤寒或痢疾后,身体浮肿,喘息促急,小便不利,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防已汤(《圣济总灵》卷三十二)。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汉防己1两,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3分,芎藭3分,黄芩1两,防风3分(去芦头),羌活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炒),石膏1两半,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术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贼风。身体拘急,舌强难言,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汉防己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猪苓1两(去黑皮),商陆2分,桑根白皮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虚壅上攻,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泻肺利水之急剂,此药虚人戒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别名】防己汤

【处方】汉防己1两,赤茯苓1两,白前1两,桔梗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通1两(锉),紫菀1两(去苗),紫苏茎叶1两,天门冬1两(去心),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壅热,烦躁喘粗,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防已汤(《圣济总灵》卷四十九)。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汉防己半两,桂心3分,防风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生地黄2斤(研,绞取汁)。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毒逼心,谵语见鬼神不安。

【用法用量】入地黄汁中,更入水1大盏,调令匀,入银器中盛,于甑中蒸半日取出;每服3合,以温水下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汉防己1两,海蛤半两,滑石1两,葵子半两,猪苓半两(去黑皮),瞿麦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膀胱实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浓煎木通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汉防己1两,芎藭1两,桂心1两,麻黄1两(去根节),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风湿痹,四肢拘挛急痛,心胸壅,气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防己3两,猪苓两半,泽泻两半,商陆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浮肿,脉沉者。

【用法用量】生姜汤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离蓐太早,姿饮积湿而浸渍中外,遍满皮肤,故周身浮肿谓之水肿。防己泻血分之水,猪苓泻气分之水;泽泻泻膀胱之水,商陆泻肠胃之水。为散,姜汤煎,使水湿顿去,则肠胃廓清而经络通畅,岂有遍身浮肿之患乎。此邪盛攻实之剂,亦急则治标之法。凡体虚邪气不实者,慎勿轻试。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汉防己1两,杜若1两,防风1两(去芦头),细辛半两,虎掌半两(汤洗7遍,生姜汁拌炒令黄),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芎藭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头风目眩,水浆不下,食辄呕吐,即眩倒。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汉防己1两,羚羊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荆芥2分,芎藭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旋覆花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细辛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枳实3分(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上焦痰攻。头目旋晕,心神烦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饴糖、羊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官桂(去皮)1两,陈皮1两(去白),汉防己5钱,杏仁(汤浸,去皮尖)1两,紫苏7钱半,羚羊角(镑)7钱半,细辛7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五噎。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7分,去滓温服,日2次。

【注意】忌酸味生冷滑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汉防己1两半,石膏4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白术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膈间支饮,数吐下之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汉防己1两,万州黄药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咯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己散”、“黄药散”。

【摘录】《博济》卷一

【别名】防己汤

【处方】汉防己3分,桑根白皮1两(锉),木香1分,大腹皮3分(锉),紫苏茎叶1两,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通身浮肿,喘促,小便涩。

【用法用量】防已汤(《圣济总灵》卷一五七)。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汉防己3分,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1两,木通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紫苏茎叶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头面及四肢浮肿,心胸满闷,喘息,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汉防己3分,麦门冬3分(去心皮),桑根白皮1两(锉),赤茯苓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地骨皮3分,前胡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痈,喘急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汉防己1两,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1两(锉),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大腹皮半两(锉),牵牛子1两(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气,四肢肿满,上气喘急,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别名】防己汤

【处方】汉防已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赤茯苓1两,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泽漆半两,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百合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气,咳逆上气,四肢浮肿,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防已汤(《圣济总灵》卷八十)。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别名】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1两,黄耆1两(锉),桂心1两,赤茯苓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皮水肿。如裹水在皮肤中,四肢习习然动。

【用法用量】防已散(《准绳·类方》卷二)。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汉防己1两,桑根白皮(锉)1两,苍术(锉,炒)1两,郁李仁(去皮尖)1两,羌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水面肿,脉浮而紧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曾济方》卷一九二

【处方】汉防己1两,羚羊角屑1分,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芎藭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旋覆花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细辛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赤芍药3分,羌活3分,枳实3分(麸炒微黄),甘草半两(微炙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化痰,利胸膈,除头目旋眩,令思饮食。主风。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汉防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茯苓3分,大腹皮3分(锉),前胡3分(去芦头),木通3分(锉),赤芍药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分,四肢浮肿,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汉防己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川升麻半两,桂心半两,芎藭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口㖞斜僻。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量儿大小,分减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对于汉防己散等很多中药方剂来说,如果改变各个中药材的数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将会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汉防己煮散的功效与作用


汉防己煮散是一种中药方剂,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调理机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汉防己煮散要用到哪些药材原料吗?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汉防己 泽漆叶 石韦 泽泻 白术 丹参 赤茯苓 橘皮 桑根白皮 通草各90克 郁李仁60克 生姜40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水肿上气。

【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水3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顿服,一日三次。取小便利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褚澄

【别名】防己煮散

【处方】汉防己3两,泽漆叶3两,石苇3两,泽泻3两,白术3两,丹参3两,赤茯苓3两,橘皮3两,桑根白皮3两,通草3两,郁李仁5合,生姜10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肿上气。

【用法用量】防已煮散(《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汉防己散”。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引褚澄方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汉防己煮散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汉防己煮散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秋枫木的功效与作用


秋枫木的简介

别名秋风、胡杨、红桐、茄苳树、赤木、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大秋枫、过冬梨、重阳木。

重阳木 ,常绿乔木,高达20米。3出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状卵形,纸质,长8-15厘米,宽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总叶柄长7-10厘米。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绿色,无花瓣;萼片5,覆瓦状排列;雄花雄蕊5,退化子房盾状;雌花子房8或4室,花柱3,不分裂。果实浆果状,球形,大如豌豆,褐色或淡红色。种子长圆形,胚乳肉质。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常生于低海拔的旷地上,尤以河边堤岸,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分布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秋枫木的功效与作用

富含成分:根含β-香树脂醇、熊果酸、β-谷甾醇。树皮含乙酸表无羁萜酯、无羁萜、β-谷甾醇和白桦脂酸甲酯。茎含无羁萜、无羁萜-3β-醇。枝叶含糖类、氨基酸、酚性成分、黄酮类、香豆精类。叶尚含酸性酒石酸钾和酒石酸钙8~16%、乙酸无羁萜-3α-酯、无羁萜、无羁萜-3β-醇、无羁萜3α-醇、β-谷甾醇、并没食子酸。种子含不干性油30%,淡黄色,有香味。

性味:《陆川本草》:“辛苦,微温。”《泉州本草》:“味辛涩,性温。”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消积。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陆川本草》:“枝叶及皮:驱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作用:

1、治膈食反胃:鲜重阳木叶二两,桃寄生、苦杏仁、白毛藤、水剑草、鹿含草各五钱。水二碗半煎一碗,分四份。每隔二小时泡乌糖服一份,一日四次,服完为一剂量,连续服用至十余日。服药期间忌食鸡、鸭蛋。

2、治痈疽无名肿毒:鲜重阳木叶,捣烂敷患处。

秋枫木的市场信息

1、秋枫木的价格

药材价格尚不明确。

2、秋枫木的选购方法

药材市场选购。

3、秋枫木的保存方法

夏、秋采收。置阴凉干燥处。

秋枫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秋枫。秋枫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秋枫的相关知识。

【别名】茄冬、秋风子、大秋枫、红桐、过冬梨、朱桐树、乌杨

【来源】大戟科重阳木属植物 秋枫 Bischofia javanica Blume或 重阳木 B. polycarpa (Levl.)Airy [B. trifoliata auct. non (Roxb.)Hook. f.],以 根、树皮 及 叶 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辛、涩,凉。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消肿解毒。

【用法用量】根及树皮3~5钱;鲜叶2~3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中药秋枫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的食用秋枫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秋葡萄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秋葡萄对一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其实,秋葡萄的神奇的功效远不止于此,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下秋葡萄的功效。

【别名】扁担藤、野葡萄

【来源】葡萄科 秋葡萄 Vitis romaneti Roman.,以 茎 入药。

【生境分布】甘肃、陕西、江苏、河南、四川、贵州。

【性味】甘、微涩,凉。

【功能主治】去翳止血,生肌。主治吐血,眼翳,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4两,水煎或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关于秋葡萄的药用价值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利用秋葡萄治疗疾病,可以不用担心副作用。所以秋葡萄治疗疾病就是一种效果好且实在的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中也得到了一个很广泛的利用。

秋石的功效与作用


秋石的简介

秋石(prepared Salt),是一种药物的名称,别名:秋丹石、秋冰、淡秋石,属钙化合物类。主治虚劳羸瘦、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遗精等症状。中国道家房中术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将中药“秋石”列为中国古代科技的二十六项发明之一。称秋石是一种从童男童女尿液中萃取提炼的春药,古代方士常以此药进贡皇上,据说服之可以“长生不老”。:科属分类:钙化合物类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性味:咸;寒;无毒。

秋石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淡秋石主为尿酸钙与磷酸钙。咸秋石含氯59.82%,硫酸盐0.70%,钠38.79%,钾0.49彩,钙0.29%,稀盐酸不溶物0.02%等;此外,尚含微量的镁与硝酸盐。北京市售秋石,其组成与上记咸秋石相似;另谓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及硫酸钠,而安徽省桐城制造秋石,也用食盐为主要原料。总之,咸秋石的主要成分为食盐。

2、功效作用

滋阴降火。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内服:入丸、散,1.5~3钱。外用:研末撒。

3、临床应用

3.1、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洪氏集验方》)。

3.2、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肉四两,山药四两,小茴香二两。酒丸,空心米饮下。女子加生地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三两。红枣肉为丸。(《何氏济生论》秋石丹)。

3.3、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肉、芡实各二两。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永类钤方》秋石四精丸)。

3.4、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为末,用百沸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于大。每服一百丸,盐汤下。(《郑氏家传方》秋石交感丹)。

秋石的市场信息

1、秋石的价格

秋石的价格约为16元/千克。

2、秋石的选购方法

为粉状集合体。呈小方块形或扁圆形,有的常印有红色“淡秋石”字样,直径1.5-2.2cm。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坦而不光滑;无光泽,不透明。质硬脆,易砸碎,断面粉状,不平坦。气微,味淡。本品不溶于水。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淡秋石(《本经逢原》)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小方块,表面不甚光滑,无光泽。质硬而脆。味淡。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3、秋石的保存方法

秋石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秋桑叶的功效与作用


桑叶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植物,我们吃的桑葚就是它的果实,桑叶在很多年前被用来喂食蚕宝宝,是它们的食物。不知道的是,桑叶其实对人也有很多人的好处,它可以降血压,很适合三高人群使用,除此之外,对便秘、头痛感冒伤风都有很好的疗效。本文详细介绍了桑叶的功效并给出了食用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桑叶功效与作用

1.缓解肝阳引起的头晕、有效止咳化痰,清热化瘀。

2.治疗缓解头痛、咳嗽和风热感冒,疏散风热,降解肺部燥热。

3.降低血压,增加心脏的收缩力。适合“三高”人群饮用,具有明显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4.桑叶茶水泡脚,还可以有效去除脚气。

5.治疗便秘,排出身体里的废物和毒素,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

6.美容作用。桑叶具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尤其对痤疮、褐色斑有较好的疗效。例如捣碎鲜桑叶,敷在座疮上,半小时后洗去,能有效的治疗痤疮。还有用桑叶治疗黄褐斑的,用桑叶经水煮后,去除杂质,干燥后,可用来泡茶,对于黄褐斑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二、食用方法

1.桑叶泡茶,把桑叶晒干,然后进行一些处理之后,可以用来泡茶喝。

2.凉拌桑叶,把洗净的桑叶去掉叶柄,切成丝,让后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然后用凉开水过凉,之后沥干水分,加入作料,调拌均匀即可。

3用桑叶做主食,可以把桑叶洗净之后,去掉叶柄,切成小块,然后在开水里焯一下,放入面粉中,让两者混合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加工成桑叶馒头、桑叶面条、桑叶菜饼。

三、桑叶泡水喝的4种神奇功效

1.疏散风热,桑叶泡水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功效

2.清肝明目,桑叶泡水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功效

3.清肺润燥,桑叶泡水用于肺热燥咳,该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4.桑叶泡水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血热吐血,用桑叶30克水煎服,或配伍其他凉血止血药用。

秋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秋木瓜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 秋木瓜 的 果实 。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纵剖为2或4块,置开水中微烫,以外皮转色为度,捞出,晒干或炕干。

【原形态】秋木瓜,又名:木瓜花(《植物名实图考》)。

【生境分布】栽培或野生。分布云南、四川等地。产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果实卵形,常对开成半卵形,长4.5~10厘米,宽3~4.5厘米,外表呈橙黄色、橙红色或暗红色。外果皮光滑,多收缩纹理,果肉凹陷,果肉及内果皮多有白色小点,内果皮光滑,有时可见排列于中轴的2列种子。种子褐色,类三角形。气微酸,味酸略涩。以块大、色红、粉多者为佳。

【化学成份】花瓣含蹄纹天竺素和矢车菊素的葡萄糖半乳糖双糖甙、越橘花青甙、矢车菊甙、蹄纹天竺素-3-半乳糖甙及微量翠菊甙。

【性味】酸苦,温。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除湿止痛。治吐泻胸闷不适,风湿筋骨疼痛,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附方】①治吐泻胸闷不适:香木瓜、藿香、扁豆、陈皮。水煎服。

【摘录】《*辞典》

上面是关于秋木瓜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秋木瓜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秋鼠曲草的功效与作用


秋鼠曲草因为有着高价值的药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但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使食用,否则会对身体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我们需要在食用前对它进行了解,你准备好了吗?

【别名】下白鼠曲草、白头翁[四川]、大叶毛鼠曲草、碎米花、白头风、火草

【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 秋鼠曲草 Gnaphalium hypoleucum DC.的 全草 。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清热利湿。用于感冒,肺热咳嗽,痢疾,淋巴结结核;外用治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对秋鼠曲草的详细介绍,鉴于它是一种中药材,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秋鼠曲草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汉宫秋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