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理疗养生电疗在什么地方 > 导航 > 中医理疗养生电疗在什么地方

哑门穴在什么地方

中医理疗养生电疗在什么地方。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哑门穴在什么地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导读:哑门穴在什么地方?哑门穴是古代治哑的一种穴位,那么哑门穴在什么地方?哑门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具体来看看。

哑门穴在什么地方YS630.COM

哑门穴位于后颈部,在后正中线上0.5寸,第一颈椎棘突下。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俞穴之一,在治疗多种头部、颈部疾病以及神经疾病时,都是必选穴,非常具有医学研究价值。

哑门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取穴方法

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确定穴位和顺利的实施按摩手法。哑门穴位于后颈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一颈椎棘突下(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穴位解剖

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功用

开喑通窍,清心宁志。

主治

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瘼疚,癫疾等。

穴位配伍

配人中穴、廉泉穴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穴、人中穴、丰隆穴、后溪穴治癫狂、癫痫。配风池穴、风府穴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配劳宫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配脑户穴、百会穴、风池穴、太溪穴、昆仑穴、肾俞穴治大脑发育不全。

操作方法

刺灸法:向下颌方向刺0.5-1.0寸;可灸。注意:针刺哑门穴时,进针要缓慢,切勿朝鼻的方向,最深不能超过1.5寸。因其深部正对延髓,乃重要生命中枢之所在。

临床运用

近代有实验说明针刺哑门穴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

穴位养生

用单手拇指指腹按压哑门穴7次,再由哑门穴按压至第七颈椎,由上至下反复5次。按压哑门穴的力量不可太大,因此处为小脑。按压颈椎要按脊椎节段,逐节按压,动作要连贯,均匀,每节按压时间一致。

以上就是哑门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yS630.Com相关推荐

水分穴在什么地方


导读:水分穴在什么地方?排便不顺可以按压水分穴,那么水分穴在什么地方?下面就具体来介绍一下水分穴。

水分穴在什么地方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出处

《针灸甲乙经》: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所发。

别名

分水,中管,中守。

水分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1、水分。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而得名。分水名意与该穴同。

2、中守。中,与外相对,指中间。守,把守也。中守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循腹正中线的任脉下行。本穴物质为神阙穴冷降而至的地部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经水循任脉直流而下,本穴如同在经脉道路中间有关卡把守一般,故名中守。

3、中管。中,中间也。管,管道也。中管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大部分循任脉向下流行。本穴为任脉气血由气向液的转化之地,转化后的液态物则循任脉道路向下而流,任脉如同经水下行的管道一般,故名中管。

取穴方法

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水分穴位于人体的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

穴位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用

健脾利水,通调水道。

主治

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鸣,肠胃虚胀,反胃,泄泻,水肿,小儿囟陷,腰脊强急等。

穴位配伍

配天枢穴、地机穴治腹水;配内关穴治反胃呕吐;配中封穴、曲泉穴治脐痛;配脾俞穴、三阴交穴治浮肿。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1.0寸,宜灸。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肾炎,肝硬化腹水,胃炎,胃下垂、膀胱炎等症的治疗。

穴位养生

水分穴有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的功效。所以,排便不顺可以按压水分穴。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文献摘要

1、《外台》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孕妇不可灸。

2、《铜人》:若水病灸之大良,或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刺,针,水尽即毙。

3、《聚英》: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肠,故曰水分。

以上就是水分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人迎穴在什么地方


导读:人迎穴在什么地方?长期按摩人迎穴可以控制血压,那么人迎穴在什么地方?人迎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人迎穴在什么地方

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出处

《灵枢本输》:次任脉侧之动脉,名曰人迎。

人迎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人:民众也,指胸腹部。迎:迎受也。人迎名意指胃经气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体部位传输。本穴物质为地仓穴分流传来的地部经水,其传输部位是头部以下的胸腹手足。与大迎穴传送上头的气血相比,头部为君,其所受气血为大、为遵,胸腹手足部则为民,气血物质的配送方式不同,以此得名。

取穴方法

取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三厘米处。

简易取法

1、喉结旁开1.5寸处。

2、摸颈部静脉搏动之内侧缘,平喉结处是穴。

穴位解剖

有颈阔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

功用

通经调气,散结平喘。

主治

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穴位配伍

1、配大椎穴、太冲穴治高血压。

2、配天突、合谷、内庭、中封,主治瘿瘤瘰疬。

操作方法

刺灸法: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治疗血压不稳,头目痛,青光眼,咽喉炎,声带疾患,甲状腺疾患,颈淋巴结核,哮喘等疾患。

穴位养生

用手按人迎穴,会起到降压、控制血压的作用,长期按摩,对咽喉肿痛、气喘等也具有良好的疗效。

方法:除拇指外,并拢其余四指,左手指从左,右手指从右,分别挟住喉结两侧。用手指按压于人迎穴区,轻缓加大压力,使脖颈先缓慢向右侧倾斜,然后再缓慢向左侧倾斜,如此反复地做7~15次为一回。一般可每日操作2~3回。

以上就是极人迎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少海穴在什么地方


导读:少海穴在什么地方?按揉少海穴治疗神经衰弱,那么少海穴在什么地方?少海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少海穴怎么找

屈肘时,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少海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少海。少,阴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归之处也。该穴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物质为青灵穴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之血汇合而成,汇合的地部水液宽深如海,故名。

取穴方法

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陷凹中取穴。

简易取法

屈肘肘横纹尺侧端。

穴位解剖

有旋前圆肌,肱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下副动脉,尺返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外前方有正中神经。

功用

通经活络,宁心化痰。

主治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头痛,眩晕,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尺神经炎,尺神经麻痹。

2、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胸膜炎。

3、运动系统疾病:落枕,前臂麻木及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肘臂挛痛,下肢痿痹。

4、其它:心绞痛,淋巴结炎,疔疮,瘰疬,急性舌骨肌麻痹或萎缩,肋间神经痛等。

穴位配伍

1、配合谷、内庭,有清泻阳明热邪的作用,主治牙痛,牙龈肿痛。

2、配后溪,有舒筋通络活血的作用,主治手颤,肘臂疼痛。

3、配天井,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主治瘰疬。

操作方法

1、刺法

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前臂放散。

2、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癔病、精神分裂症、尺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等。配后溪穴主治手颤、肘臂疼痛;配神门穴、内关穴、大陵穴主治癔病。

穴位养生

此穴有理气通络,滋阴降火,调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可治疗心痛、神经衰弱等心神不宁所致的病症,还可以治疗肘臂疼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胸肋痛等疼痛症。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按压少海穴,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按压5分钟,每天按压2次。

以上就是少海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直肠在什么地方


直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的一个组织,主要是在肠管的最末端,上面和乙状结肠相连接,下面直接和肛门连接,直肠是消化管最末的一端,是排便的一个重要的组织,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条件的改善,有些人比较喜欢大鱼大肉,吃得过于油腻,这也是造成直肠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理学结构

直肠位于盆腔内,是大肠的末段。全长12~15cm,沿骶骨和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止肛门。直肠在盆膈以上称盆部,以下部分叫肛门部和肛管。盆部的下端有时呈梭形膨大,称直肠壶腹。直肠在前后的方向上有两个弯曲。

上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凸向后侧,下方的弯曲凸向前侧,称直肠会阴曲。当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须顺应此二弯曲缓缓插入,以免损伤肠壁。男性直肠的前方是膀胱、精囊腺和前列腺,女性直肠的前方是子宫和阴道,故可经直肠触查这些器官。

解剖结构

直肠为消化管的最末一段,位于盆腔内,长约15~20厘米,其行程不是直线而有几个弯屈,它有三条横皱襞,其中两条在左,一条在右,高度不同,从下面看来三个皱襞互相掩叠,围直肠一周,支载粪块。

直肠近肛门的一段扩大成为直肠壶腹,里面有垂直皱襞6~10条名肛柱,肛柱上面有静脉丛。直肠终于肛门。肛门有肛门外括约肌及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是随意肌,属会阴肌。肛门内括约肌是肠内环肌加厚而成,属平滑肌,其作用是于大便临完结的时候彻底清除残存在肛门管里的废物。

直肠指在第3腰椎体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的一段肠管为直肠。直肠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全长10~14cm。直肠并不直,在矢状面上形成两个明显的弯曲,即直肠骶曲和直肠会阴曲。在冠状面上也有3个突向侧方的弯曲,但不恒定,一般中间较大的一个凸向左侧,上下两个凸向右侧。当临床进行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弯曲部位,以免损伤肠壁。

哑门穴


哑门穴(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解析

(1)哑门。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2)舌厌。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软自如是因为阳气充盛使然也。厌,厌恶也。舌厌名意指督脉的阳气在此散热冷缩为舌所厌恶。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人体的阳气不足则至柔之地的舌部阳气先衰,舌部阳气衰败则舌不能运动自如,故名舌厌。舌肿名意与舌厌近同,肿指阳气太过阴不足则舌为之肿。

(3)横舌。横,横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横舌名意指穴内阳气充盛则舌能活动自如。舌黄名意与横舌同,黄通横。

哑门穴意义:督脉阳气在此散热冷缩。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缩合后横向传来于风俯穴。

功能作用:收引阳气。

主治病症: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人体穴位配伍〗 泻哑门穴、听会穴、外关穴(或中渚穴) 、丘墟穴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配人中穴、廉泉穴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穴、人中穴、丰隆穴、后溪穴治癫狂、癫痫。配风池穴、风府穴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配劳宫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配脑户穴、百会穴、风池穴、太溪穴、昆仑穴、肾俞穴治大脑发育不全;针哑门穴、肾俞穴、太溪穴治疗贫血。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取穴方法:

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确定穴位和顺利的实施按摩手法。哑门穴位于后颈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一颈椎棘突下(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哑门穴在哪里?按摩哑门穴有什么作用?


年前炎黄子孙就已经了解到了人体穴位的重要性,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我们今天就来探索一下哑门穴这个穴位,看看它到底在哪里,按摩哑门穴会引起人体哪些变化。

【哑门穴名解】

出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哑门一穴,作瘩。”

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

1、哑门。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2、舌厌。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软自如是因为阳气充盛使然也。厌,厌恶也。舌厌名意指督脉的阳气在此散热冷缩为舌所厌恶。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人体的阳气不足则至柔之地的舌部阳气先衰,舌部阳气衰败则舌不能运动自如,故名舌厌。舌肿名意与舌厌近同,肿指阳气太过阴不足则舌为之肿。

3、横舌。横,横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横舌名意指穴内阳气充盛则舌能活动自如。舌黄名意与横舌同,黄通横。

【哑门穴的功能特性】

穴义:督脉阳气在此散热冷缩。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缩合后横向传来于风俯穴。

功能作用:收引阳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哑门穴位位置图】

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按摩哑门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头重、头痛、顽固性头痛、失眠、精神烦躁、鼻出血、呕吐不止、癫痫、瘫痪等。

【哑门穴穴位配伍】

1、泻哑门穴、听会穴、外关穴(或中渚穴)、丘墟穴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

2、配人中穴、廉泉穴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穴、人中穴、丰隆穴、后溪穴治癫狂、癫痫。配风池穴、风府穴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

3、配劳宫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

4、配脑户穴、百会穴、风池穴、太溪穴、昆仑穴、肾俞穴治大脑发育不全;针哑门穴、肾俞穴、太溪穴治疗贫血。

【养生小典】

1、据说80%以上的头晕和头痛都是找不出原因的,但是当我们觉得昏昏沉沉,或者头颈僵硬的时候,不妨用双手食指轻轻按摩哑门穴,这样可以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2、流鼻血的时候,用冰袋冷敷在哑门穴的位置,可以帮助迅速止血。

虽然通过按摩哑门穴等穴位养生已经越来越普及,但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养生的方法,切不可在不了解自身的情况下就盲目选择方法。这样对身体是并没有好处的。

风市穴在人体的哪个地方


导读:风市穴在人体的哪个地方?按摩风市穴可以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症状。那么风市穴在人体的哪个地方?风市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风市穴在人体的哪个地方

风市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

风市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市有集结之意。该穴主治下肢风痹不仁,言其为风气集结之处又为祛风之要穴,故名。

取穴方法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简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穴位解剖

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功用

疏风利湿,通经活络。

主治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

穴位配伍

风热配太渊穴、风池穴;肝郁化火配肝俞穴、太冲穴;血虚风燥配脾俞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

直刺1-1.5寸,可灸。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头痛,眩晕,耳聋,耳鸣,胁肋疼痛,腰腿痛,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炎,荨麻疹的治疗。

穴位养生

针刺风市穴可以治疗面肌痉挛,治疗方法取穴:风市为主,配翳风、风池、颊车、合谷。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配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针1寸,获得针感后留针30min,加TDp照射。

以上就是风市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按摩什么地方治疗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表现,引起便秘的原因也是比较多的,平时要注重饮食,要多喝水,另外尽量少吃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经常性的便秘可以通过一定的按摩来进行缓解,比如说按摩腹部有很好的帮助肠胃消化的作用,除了按摩以外,如果比较严重,还是需要用药治疗。

按摩什么地方治疗便秘

1、左右手轮流从心窝到下腹部慢慢地上下搓擦50次。

2、双手掌心从肋骨向背部方向搓擦10次,再从背部向耻骨方向搓擦10次。

3、双手重叠,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100次。

4、双手放在脐部上方,作小圆形旋转按摩10至20次。

5、双手握拳,放在背部“大肠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5厘米、上叩击20至30次。

按摩预防便秘,效果良好,但是大家必须每天坚持按摩1到3次,达到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治便秘。

按摩哪些穴位治疗便秘

1、揉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2、按揉肾俞穴

同上坐姿,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3、按揉天枢穴

同上卧姿,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4、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5、按揉关元穴

同上卧姿,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便秘食疗方

1、南杏炖雪梨

材料:南杏仁15克,雪梨150克,白砂糖50克。

制作:南杏仁浸泡洗净去皮尖,雪梨削皮切粗件,然后将南杏仁、雪梨、白砂糖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1小时,待凉喝汤吃梨。

功效:宣肺润肠通便(注:糖尿病患者不宜用)。

2、香蕉粥

材料:大米50~100克,香蕉200克,蜂蜜适量。

制作:大米洗净,放沙锅内煮粥,煮至600毫升左右,将香蕉去除外皮切成小段状,放入粥中,并放入蜂蜜,共同煮成粥,待凉后,空腹食用。

功效:清热润肠通便。

3、首乌决明茶

材料:决明子30克,大枣1个,首乌30克。

制作:先将首乌、决明子洗净,然后将决明子打碎,与首乌、大枣一同放入沙锅内,煎水代茶饮用。

功效:养血润肠通便。

哑门穴在什么地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