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养生祛湿 > 导航 > 祛湿食物有哪些

祛湿艾灸穴位有哪些

夏季养生祛湿。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祛湿艾灸穴位有哪些”,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祛湿艾灸穴位有哪些

1、祛湿艾灸穴位有哪些

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2、祛湿药疗法

如果春季得了胃肠型感冒,感觉整身困倦、胃口不好、大便烂、脘腹胀满、舌苔厚腻,可服藿香正气丸或者藿香正气水。

如果平时脾胃虚弱者,出现胃口不好、大便稀溏,感觉困倦,可服健脾补血颗粒、参苓白术散调补脾胃。

材料

茵陈20g;蒺藜15g;防风15g;柴胡10g;甘草5g;黄芪10g;白术15g;党参15g;薄荷10g;薏仁15g;茯苓15g;益母草15g;猪苓10g

3、祛湿外洗法

方法:用生姜100克、陈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洗澡

作用:可以暖脾胃、去湿、解困,如觉得烦琐,可以用此水泡脚。

祛湿不能吃什么

湿气重的人不能吃凉性水果如西瓜、甜瓜、梨、柑、桔、香蕉、桑椹、柿子、火龙果、杨桃、山竹、草莓、枇杷、圣女果、奇异果、猕猴桃、甜瓜、柚子等水果。暑天潮湿闷热,有些人会出现厌食、困乏、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虚湿盛的表现。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少吃西瓜、黄瓜、香瓜这些“驻湿”的瓜果,以免伤及脾阳,加重不适。另外,啤酒也是“驻湿”之品,应少喝。脾主运化,喜燥恶湿。

湿气重的人不能吃凉性水果如西瓜、甜瓜、梨、柑、桔、香蕉、桑椹、柿子、火龙果、杨桃、山竹、草莓、枇杷、圣女果、奇异果、猕猴桃、甜瓜、柚子等水果。暑天潮湿闷热,有些人会出现厌食、困乏、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虚湿盛的表现。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少吃西瓜、黄瓜、香瓜这些“驻湿”的瓜果,以免伤及脾阳,加重不适。另外,啤酒也是“驻湿”之品,应少喝。脾主运化,喜燥恶湿。

湿气的危害

1、体内的湿气如果遇到寒冷的空气时,就会形成寒湿。如果遇到热的空气就会形成湿热,湿气遇到风则会形成风湿。湿气会出现在皮下,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形成肥胖。

2、湿气在人体中长时间如果不除去,就容易使人出现长期的便溏,大便会不成型,舌头还会黄中带腻的情况,所以湿气出现在体内时,要及时清除,这样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3、湿气比较重的人,整天会打不起精神,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肠胃功能,总感觉身上像是有什么东西包裹着,不想动弹,而且头脑,四肢以及腰身都非常沉重。

4、湿气重的人身体比较容易发福,体态较臃肿。而且在减肥的时候也不容易减下。因此在感觉到自己身体中有湿气时,可以选择中药来治疗湿气。

Ys630.com相关知识

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艾灸8个穴位可祛痰祛湿


中医方面认为,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一起来看看。

第一: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使用艾灸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如果是用火罐进行艾灸,那么时间可以稍微的进行延长,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第二:中脘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腹部的正中线,也就是肚脐上面大约四寸左右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食用艾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用艾罐则是需要20~30分钟。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拉肚子以及胃溃疡等等。

第三:丰隆穴

在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的穴位,每天食用艾灸条进行艾灸大约十五分钟左右,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对于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四:解溪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祖辈和消退交界的位置中,横纹中间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这个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最好能够每天进行艾灸十五分钟左右。

第五:足三里穴

这个位置在外膝盖下面三寸,也就是在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将艾条使用10~15分钟;艾罐则是进行艾灸20~30分钟左右,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第六:合谷穴

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但是,如果是一些体质比较差或者是怀有身孕的女性,那么在进行这个穴位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最好能够禁止使用。

这个穴道的取穴方法主要就是将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然后屈曲按下,指尖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十天为一个疗程,每天进行大约10~15分钟左右,直到穴道微微发红就可以停止了,每天进行一次。

第七:曲池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

第八:隐白穴

这个穴道在脚上大脚趾末节的内侧,距离脚趾甲的距离大约是0.1寸左右。隐白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和身体之中的小虎功能密不可分。则个时候可以在隐白穴中进行艾灸,用艾条大约5~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能够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湿的作用。

通过上文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于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保健身体的工作,并且密切注意身体的变化,避免病邪、湿邪进入我们的身体,引发湿症以及各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湿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湿,另一种则是外湿。除了上面所说的使用艾灸的方法令身体恢复健康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能够过度的服用烟酒或者是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这对于脾胃功能、消化能力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还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

艾灸祛湿的穴位和方法


本文导读:身体湿气重的话,就要注意祛湿,祛湿要注意避免居住潮湿的屋子,饮食清淡,结合穴位艾灸也可以祛湿,下面我们来看看艾灸祛湿的穴位和方法。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再加上闷热的天气,湿气、热气一起进入人体,很容易出现湿热的现象,患上湿热后人体内会产生病理变化,出现其他疾病,因此,湿热要注意祛湿,艾灸可以祛湿,下面我们来看看艾灸祛湿的方法。

艾灸祛湿的方法

1、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 颜面合谷收 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丰隆穴艾灸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4、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5、三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6、中脘穴艾灸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7、池穴艾灸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来自 养生主

8、白穴艾灸祛湿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怎么挑选好的艾条

一般,艾灸都是选用艾条灸,所以艾条的质量决定了艾灸的效果,用高质量的艾条灸,祛湿的效果最佳。那要如何挑选好的艾条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看外观

好的艾条中的艾绒是土黄色的,非常柔软细腻;而普通的艾条的艾绒是偏青色的,看上去非常粗糙。

2、闻味道

高质量的艾条的味道是温和的,闻起来清香舒服,而普通的艾条闻起来很刺鼻,非常不舒服。

3、艾灸感觉

用好的艾条灸,皮肤感觉很温暖,温热的感觉慢慢渗入皮肤,较为舒服;而差的艾条就会有烧灼感,感觉刺痛。并且,好的艾条燃烧的时间偏长。


无烟艾条在碳化的过程中已经加入化学粘合剂,已经失去艾的药性,不能起到祛湿的作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艾灸祛湿的方法,关于如何选择好的艾条上面也为大家做了相关介绍,艾灸对身体好,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学学艾灸。

艾灸五穴位祛湿散寒 丰隆穴健脾祛湿



当归的营养价值

现代研究发现,当归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实验研究表明,当归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液量等。

人体内的酪氨酸酶能产生导致雀斑、黑斑、老人斑的黑色素,其活性越高,则老年斑的出现愈早,而且数量也越多。

近年来,医学家对中国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中抗老消斑、美容健肤的“妇人面药”进行了科学验证,从中筛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结果表明,当归的水溶液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很强,因而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对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肤病收效良好,具有抗衰老和美容作用,有助于使人青春常驻。

将当归添加到美容霜、祛斑霜中,以及胶囊雪菲中以求得营养皮肤,防止皮肤粗糙,防治粉刺、黄褐斑、雀斑等作用,经观察无任何副作用。当归还能促进头发生长,用当归制成的护发素、洗发膏,能使头发柔软发亮,易于梳理。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说法是:“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可见,其解释与上述诗词不谋而合。此外,当归还有另一种意义,即宋代陈承《本草别说》云:“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两种说法均通,后者尤为贴切。

功效古今谈


当归味甜、微苦、略有麻舌感,以主根粗长、支根少、油润、断面黄白色、香气浓郁者为好。当归一般分为当归身(含当归头)和当归尾,多用全当归。

当归归肝、心、脾和大肠经,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医早已明确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主要功能。正如清代《本草经百种录》所说:“当归为血家必用之药……实为养血之要品。”若分用,当归身长于补血、润肠,当归尾长于活血止痛。

现代研究对当归有了新的认识。它含有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调节血脂;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调节子宫平滑肌。还能增强免疫、抗炎、保肝、抗辐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


功效与作用

1补血养血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为补血第一药,适用于心肝血虚证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唇甲浅淡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当归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组成补血代表方——“四物汤”,有调经补血之功,尤其适于产后血虚的调治。

2润肠通便中医认为精血同源,血虚者津液也不足,肠液亏乏易致大便秘结。当归可润肠通便,常与麻仁、苦杏仁、大黄合用治疗血虚便秘;与防风、川芎、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等组成防风通圣散,可泻热通便。

3调经活血当归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既可通经调经,又能活络止痛,尤其适合女性使用,特别适合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等病证,被古人称为“妇科圣药”。与桃仁、红花、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组成妇科名方——桃红四物汤,常用于经期提前、痛经。

相关做法


材料:当归20克,红花、花椒各6克(中药店有售),羊肉400克,生姜4片。

烹制:药材用煲汤袋包裹,羊肉洗净,切块,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弃药包,下盐便可,为3~4人用。

当归炖鸡


材料:母鸡1000克,当归20克,大葱5克,姜5克,盐3克,料酒5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

做法:母鸡去毛,去内脏,当归洗净后用纱布包好,放入鸡空腹腔内,加葱,姜,盐等上述调料,用小炖烂,出锅时撒胡椒粉少许,去当归渣即成。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一般,艾灸都是选用艾条灸,所以艾条的质量决定了艾灸的效果,用高质量的艾条灸,祛湿的效果最佳。那要如何挑选好的艾条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看外观

好的艾条中的艾绒是土黄色的,非常柔软细腻;而普通的艾条的艾绒是偏青色的,看上去非常粗糙。

2、闻味道

高质量的艾条的味道是温和的,闻起来清香舒服,而普通的艾条闻起来很刺鼻,非常不舒服。

3、艾灸感觉

用好的艾条灸,皮肤感觉很温暖,温热的感觉慢慢渗入皮肤,较为舒服;而差的艾条就会有烧灼感,感觉刺痛。并且,好的艾条燃烧的时间偏长。

4、不要选无烟艾条

无烟艾条在碳化的过程中已经加入化学粘合剂,已经失去艾的药性,不能起到祛湿的作用。

专门针对身上的5个穴位进行艾灸,祛湿的效果能更快见效,大家不妨来试试。

祛湿的穴位有哪些呢


天气比较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会吃一些冷饮,在室内会吹空调,这常常会导致身体当中聚集大量的湿气,无法排出体外,容易引起湿气过重,常会导致食欲不良,引起恶心呕吐,大便粘糊等症状表现,另外身体也容易出现虚胖的情况,常会出现面部生痘,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祛湿的穴位来加以治疗。

湿气重必看:身体有2个祛湿穴

祛湿穴1:阴陵泉穴

适当刺激阴陵泉穴可以起到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还可辅助缓解腹胀、腹泻、水肿、膝痛等。

取穴方法:采用坐位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祛湿穴2:地机穴

地机穴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失调等状况。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经常按摩这2个祛湿穴可改善湿气重的症状,但要想完全去掉湿气,还需要配合其他手段:

1、常喝亦舒堂薏仁茶,茶中含有薏仁和赤小豆,都是祛湿效果非常好的食材;

2、常运动,可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3、拔火罐也是不错的祛湿方法,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场所,以免对健康不利。

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本文导读:艾灸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能够治疗湿邪带来的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中医认为,湿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一种病因,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湿邪就会侵犯人体,无论是外湿还是内湿,都会让人产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胀、嗜睡、犯困等症状,而艾灸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能够治疗湿邪带来的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运动、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拒绝湿邪的入侵。

艾灸治疗脾湿的穴位有哪些


有很多人当青春期过去以后还是不停地去长痘痘,这就是由于自己的体内产生了脾湿,如果是脾湿体质的话就必须要运用中医最传统的艾灸方法,这种艾灸方法就是使用艾叶的,将艾叶点燃以后熏制自己的穴位,这样就可以让自己这个穴位的血液得到很好的循环,因此很好的去治疗脾湿。

中医认为,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等作用,特别适合养生。经常艾灸相应的穴位,可祛除体内湿邪,更能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湿邪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湿邪通常分外湿和内湿,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症状。艾灸以下五个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文章我们已经了解到艾灸治疗脾湿的穴位有哪些,要是发现在自己经常排便的时候不通畅的话,就是已经出现了脾湿症状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尽早的采取艾灸的方法,能够让自己的脾湿症状不会太过于严重就得到克制的。

祛湿艾灸哪里


湿气比较重的人通常会感觉疲惫不堪,浑身沉重,全身难受,打不起精神来,面色差,没有食欲不想吃饭,吃一点点东西就感觉饱了,大便很难冲下去等等多种情况,传统的一些治疗对祛湿的办法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通常有足三里、曲池等穴位可以取,但是要注意位置,注意 距离。

肠胃不好是脾虚的外在表现之一,由于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经常性的饮食无规律,这就是造成脾虚的元凶之一。出现脾虚的情况一定不能忽视,除了规范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外,艾灸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艾灸的穴位主要有:解溪穴、三元穴和合谷穴等等。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脾虚和湿热是会互相影响的,通过艾灸的办法是可以缓解脾虚,清除湿热的。艾灸虽然在家人的帮助下就可以进行,但是艾灸的时候除了需要找准穴位以外还要随时关注艾灸的距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灼伤。

中医艾灸养生 艾灸八个穴位可祛痰祛湿


中医方面认为,人体之中由于正气不足,这就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一些湿邪就会入侵我们的身体,导致生病。所以说,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就需要去除体内的湿气。那么该如何祛痰祛湿呢?艾灸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身体有湿气、咳嗽都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那么,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说说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进行比较好,如何才能够收获到更好的效果。

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

中医方面认为,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

第一: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使用艾灸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如果是用火罐进行艾灸,那么时间可以稍微的进行延长,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第二:中脘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腹部的正中线,也就是肚脐上面大约四寸左右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食用艾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用艾罐则是需要20~30分钟。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拉肚子以及胃溃疡等等。

第三:丰隆穴

在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的穴位,每天食用艾灸条进行艾灸大约十五分钟左右,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对于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八:隐白穴

这个穴道在脚上大脚趾末节的内侧,距离脚趾甲的距离大约是0.1寸左右。隐白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和身体之中的小虎功能密不可分。则个时候可以在隐白穴中进行艾灸,用艾条大约5~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能够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湿的作用。

通过上文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于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保健身体的工作,并且密切注意身体的变化,避免病邪、湿邪进入我们的身体,引发湿症以及各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湿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湿,另一种则是外湿。除了上面所说的使用艾灸的方法令身体恢复健康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能够过度的服用烟酒或者是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这对于脾胃功能、消化能力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另外,还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

第四:解溪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祖辈和消退交界的位置中,横纹中间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这个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最好能够每天进行艾灸十五分钟左右。

第五:足三里穴

这个位置在外膝盖下面三寸,也就是在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将艾条使用10~15分钟;艾罐则是进行艾灸20~30分钟左右,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第六:合谷穴

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但是,如果是一些体质比较差或者是怀有身孕的女性,那么在进行这个穴位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最好能够禁止使用。

这个穴道的取穴方法主要就是将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然后屈曲按下,指尖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十天为一个疗程,每天进行大约10~15分钟左右,直到穴道微微发红就可以停止了,每天进行一次。

第七:曲池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

艾灸祛湿灸哪里


艾灸祛湿灸哪里

1、艾灸祛湿灸哪里之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很好找,因为足三里是保健大穴,其实除了祛湿,艾灸足三里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常灸足三里能防病保健康,让人疾步如飞。想要祛湿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2、艾灸祛湿灸哪里之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有些朋友不知道解溪穴在哪,其实解溪穴非常好找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3、艾灸祛湿灸哪里之关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也是养生大穴,很多人都喜欢艾灸肚脐,其实艾灸肚脐最多的地方就是关元穴了,那么大家知道关元穴在哪吗,就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4、艾灸祛湿灸哪里之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5、艾灸祛湿灸哪里之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艾灸的养生作用

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烫嘴的温开水,加2~3个红枣更好。一些气虚的女性艾灸时或者之后会头晕,这样就不会了。

艾灸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喝烫嘴的温开水,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

2、艾灸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用湿热的毛巾擦拭艾灸过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说,可以用热水洗澡,那是错误的。

热水也是水湿,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3、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我们同时可以减少艾灸的时间,也可以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

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进食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在胃部,影响艾灸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5、如果你的月经量不大,特别是有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完全可以艾灸,只是你比平时的艾灸时间短一点。

艾灸哪里可以祛湿


艾灸哪里可以祛湿

1、艾灸哪里可以祛湿

取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取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取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5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取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2、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3、艾灸的注意事项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吃什么水果可以祛湿

祛湿水果有甜瓜,中医经常用甜瓜的子和果蒂来治病。甜瓜的功效有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及通大便等,可以解暑热心烦及口渴,适合小便不利,大便秘结等人群。肠燥便秘朋友可以准备二十克的新鲜甜瓜子用以嚼食。慢性阑尾炎患者可以将甜瓜子洗净后晒干,研磨成粉末,每次取3-5克服用。

祛湿水果有黄瓜。黄瓜的果、叶藤及根都可以用药。黄瓜可以清热解毒及利水。适合治疗胸中烦热、口渴、尿少及暑疖等。暑疖、烫伤患者可以准备些新鲜的黄瓜洗净后捣烂,敷在患处。胸中烦热患者可以准备些鲜黄瓜去皮后切薄片,加食醋及白糖,拌匀后食用。

西瓜是夏天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果,中医经常会使用西瓜皮、西瓜瓤和西瓜霜来入药。西瓜可以解暑除烦,生津止渴及利尿降压,可以解热盛,汗出伤津及心烦口渴,小便短少。夹湿感冒患者可以准备二十克西瓜翠衣和十二克生姜、二十克鲜芦根和三根葱白,煎汤饮用。高血压患者可以准备十五克西瓜翠衣和十克决明子,煎汤饮用。

吃什么菜可以祛湿

薏米

薏米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的好,还有不错的除湿效果。

薏米的祛湿效果非常好,比较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和红豆一起熬粥,也可以将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冲泡来饮用,都是不错的方法。

红豆

红豆有利尿解毒、强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肿,排出毒素,祛除湿气。

我们大家都知道红豆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经常食用有利健康。

因此在夏季可以多喝点红豆汤,或和薏米一起熬制,还可加些红枣、百合等,但是注意不要加大米,会影响祛湿效果

冬瓜

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清胃降火之功效,常吃可减脂祛湿,可见冬瓜是非常好的食物,可以熬制冬瓜排骨汤、冬瓜老鸭薏米汤,祛除湿气,也可以清炒冬瓜片

芹菜

芹菜对我们的身体非常的有益,经常吃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祛湿效果。

芹菜味甘苦,又纤体瘦身、排毒败火、祛除湿气的功效,是富含营养的蔬菜,可以选择常用的炒制方法,也可以榨汁来喝。

艾灸什么穴位祛痘


二、日常祛痘的方法三、祛痘吃什么食物好

艾灸什么穴位祛痘

1、艾灸曲池穴可以祛痘

定位: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弘骨外上裸连线中点。

主治: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的作用,可治疗喉咙肿痛,齿痛,目赤痛,瘾疹,热病等症。

2、艾灸合谷穴可以祛痘

定位:虎口直上1寸

主治:头痛、齿痛、耳聋、热病等。

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治疗痤疮才能被有效治愈。一些化妆品中加入了大量激素,治疗痤疮的同时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一旦停止使用,痤疮就会复发。

长痘的原因很复杂,内分泌失调,油性皮肤,还有情绪的波动,遗传,身体的疾患都可以引起痘痘的发生。用艾灸治疗痘痘,也有很多人在尝试,有的人就适合艾灸,有的人可能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3、中医针灸祛痘的妙招

它的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虚则补,实则泻”,调理气血和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中医理论讲究“治病求本,针对病因”,所有颜面问题都是身体不调所致,所以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去除病因,就可以达到护肤养颜的效果。

针灸去痘原理: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订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

治疗方法:用铜质或者银质的针刺入脸部以及四肢、腹部的相应穴位,保持30分钟(醒针)左右起针。

疗程:隔天1次,10次左右为一个周期,1-3个月后见效(根据每人体质不同而不同)。

禁忌:治疗期间忌着凉,最好避免游泳等水上运动。

日常祛痘的方法

1、祛痘先补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皮肤新陈代谢的基础。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干燥,肌肤容易缺水,从而导致问题肌肤更难调理。

有很多朋友以为皮肤油脂分泌过剩,所以长青春痘。其实只是答对一半。油脂之所以分泌过剩,归根结底是由于皮肤水分不够,肌肤无法滋润,只能靠分泌油脂。

2、祛痘别挤痘:除了正确治疗和护养以外,痘痘红肿发炎期间千万不要自己去挤。大多数情况严重的痘痕都跟当初自己随意挤压有关。

如果要挤痘痘,一定要在痘痘冒白头的时候,使用消过毒的粉刺针,轻轻挤破痘痘,事后可以用消炎镇静的化妆水敷在痘痘上,消炎祛红。必要的抗菌药也不能少,防止痘痘感染细菌。

3、温和别刺激:长痘痘的肌肤属于受损肌肤,脸部的肌肤尤其娇嫩。市面上很多祛痘产品为了达到快速祛痘的效果而成分超标,或者添加激素、抗生素,这种产品对肌肤有百害而无一利。祛痘建议选择纯天然植物药妆祛痘,温和也比安全。

艾灸祛痘吃什么食物好

1、苹果:多吃苹果可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每天坚持吃1~3个苹果,长期吃对皮肤有很好的美容祛痘功效。

2、梨:梨是非常好的祛痘水果,因为梨不仅能够清热解毒,降火气,还能够润肺。可以生吃、榨汁喝,也可以和冰糖一起煮成冰糖雪梨喝。

3、草:莓草莓里的维生素C有助消化,维生素B群和大量的纤维素更能润肠通便,预防便秘。晚上肚子饿的时候吃些草莓,既能饱腹又能祛痘。

4、西红柿:西红柿是一种极佳的去毒食物,西红柿所含的茄红素和膳食纤维能有效加速新陈代谢,排除毒素。西红柿可以凉拌吃、生吃、榨成果汁喝。

5、杨桃:脸上油脂过多,没有及时排除,就容易长痘痘。多吃杨桃可以改善油性肌肤,有效抑制黑色素,防止黑色素沉淀形成暗疮。杨桃可以生吃也可以榨成汁喝。

健脾祛湿的穴位


构成人体脾脏的最主要的物质就是淋巴组织,所以脾脏也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当脾脏出现问题的时候,会让病毒更容易侵袭人体,从而引起其他疾病。所以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注重对脾脏的保护,并且适当的进行健脾祛湿。那么人们可以按压身体上的哪些穴位,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1.血海穴

取穴方法: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后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群,肌肉群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功效: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血症”的重要穴位,具有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祛风止痒的功效,是防治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科疾病及肌肉关节疼痛等病症的主要穴位。

2.丰隆穴

取穴方法:丰隆穴在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 8寸的位置,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

功效: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调、运化失司、水湿停滞,聚而成痰,化生百病。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

3.阴陵泉穴

取穴方法: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它是胫骨,顺着胫骨的下方和内侧向上摸,会摸到一个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功效: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它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能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

4.中脘穴

取穴方法: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 4寸处,即一个横掌的距离。

功效: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按摩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5.足三里穴

取穴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除湿自然也少不了它。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6.承山穴

取穴方法:稍稍用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功效:承山穴是人体最有效的祛湿要穴,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有些人轻轻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表明体内有湿。

7.天枢穴

取穴方法:取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两边两寸处。

功效:天枢穴属于胃经,又联系大肠,最能通肠道、排宿便,按摩此穴可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

8.合谷穴

取穴方法: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拇指食指像两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就在其中。

功效: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

祛湿艾灸穴位有哪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