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是养生的好季节吗 > 导航 > 过敏性鼻炎好治吗

小细胞瘤好治吗

夏季是养生的好季节吗。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小细胞瘤好治吗”,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很多人觉得患的是小的细胞瘤,所以不需要刻意的去进行治疗,一般细胞瘤可以分为几个类型,早期属于小的,到中晚期阶段就会慢慢扩大,最后不得不选择手术治疗,而且现在的手术都是微创的,不用担心手术过程中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小细胞瘤是很好治疗的。

发病人群

造釉细胞瘤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下颌磨牙区及升枝部。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可数年至十年。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肿瘤大小不等,可为实质性或囊性。

分类

骨巨细胞瘤常称良性骨巨细胞瘤或破骨细胞瘤。它是比较多见的原发骨组织肿瘤之一。其主要组织成分为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比较瘦小的梭形或圆形的基质细胞。近十数年来对它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它是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生长活跃的肿瘤,经过搔刮治疗以后,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可能复发,甚而恶变,并发生远处转移。部分病例因局部感染、外伤或经久不治而发生恶变,另有一小部分病例,其组织形态一开始就有趋向恶性的征象,或基本上是一种含有多量巨细胞的恶性巨细胞瘤。因此,把它们一律称为良性骨巨细胞瘤不符实际,而且给大以不应有的假安全感。

按良性和恶性程度分为三度:

一度:约有一半的巨细胞瘤属于此类,为明显良性,巨细胞很多,少有细胞分裂,注意需全部肿瘤都是一度才能判断为一度肿瘤。

二度:恶性或良性不易区别,间质细胞较多,巨细胞较一度为少。

三度:为明显恶性,发生较少,间质细胞多,细胞核大,形态如肉瘤,细胞分裂多。巨细胞较少而小,核数目亦少,一、二度可转化为三度。

yS630.Com相关推荐

泌乳素垂体瘤好治吗


在出现泌乳素垂体瘤后,患者应当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如果长时间不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在平时要保证有良好的心态,首先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对病情的康复有帮助,增加自己的社交活动,不能因为这种疾病影响到整体的健康。

泌乳素垂体瘤术后护理是什么?专家介绍主要以下几点:

1、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予正面的引导。

2、鼓励病人保持经常进行修饰的习惯和改善个体形象的方法:恰当的衣着、恰当的修饰。

3、鼓励病人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敢于面对现实。

4、帮助病人适应日常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

泌乳素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90%为良性腺瘤,少数为增生,极少数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两大症候群:激素分泌异常症候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候群。治疗方案除对症与支持处理外,有放射、手术及药物等治疗。

脊髓星形细胞瘤


脊髓星形细胞瘤是一种多发于人体脊椎之内的肿瘤,在脊椎的每个关节都有可能会出现脊髓星形细胞瘤。患有脊髓星形细胞瘤的患者脊椎部位会严重受损,脊椎神经也会受到很大的压迫。除此之外,脊椎星形细胞瘤还有扩展的可能,有些会扩散到脊椎的其他关节。那么,脊髓星形细胞瘤应该怎么办呢?

1、概念

在椎管内髓内肿瘤中,最常见的当属室管膜瘤,其次便是脊髓星形细胞瘤,约占髓内肿瘤的30%。脊髓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脊髓任一节段,但以胸段最多见,其次为颈段。脊髓星形细胞瘤起源于脊髓星形细胞,沿脊髓纵轴浸润性生长,与脊髓组织无明显界限。瘤体呈梭形肿胀,可累及几个脊髓节段,肿瘤邻近节段可见脊髓空洞。镜检常见两种组织类型,纤维型星形细胞及原浆型星形细胞,多为I~Ⅱ级低恶性肿瘤,可呈浸润性生长,也可发生囊性变。

2、好发年龄段

脊髓星形细胞瘤好发于30~60岁,以女性居多。患者中,75%的患者肿瘤为恶性程度较低的星形细胞瘤(瘤体一般较小,无包膜,分界不清);38%的患者肿瘤可发生囊变,囊液蛋白含量高。MRI显示肿瘤部位脊髓增粗,肿瘤信号可高于邻近脊髓,边界不清。病变头尾端也可合并囊肿。

3、早期症状

脊髓星形细胞瘤患者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多表现为肿瘤部位以下肢麻、无力,根痛症状少见。患者感觉障碍由上向下发展,感觉平面不明显,可出现感觉分离现象。括约肌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营养障碍出现较早,晚期易发生褥疮。如肿瘤发生囊性变,病情可突然加重出现瘫痪。

4、治疗

脊髓星形细胞瘤患者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故全部切除较难。对高颈段的广泛病变,手术应慎重。肿瘤切除后为充分减压,一般不缝合硬脊膜;对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主张术后给予放射治疗。星形细胞瘤预后一般较室管膜瘤差,约一半病人术后4~5年内肿瘤复发。

肾母细胞瘤


婴儿出生的早期意味着身体的各项技能都处于发展的阶段,也正是因为这些阶段处于成长期所以婴儿的身体免疫功能还不是十分的完善。但是因为免疫功能十分的弱小,就这样给了很多病菌病毒入侵的绝佳机会,如果妈妈很粗心那知识加快了宝宝生病的脚步。所以宝宝一旦生病,就应该马上的看医生。

早发现早治疗,这句话最适合应用在幼儿时期的孩子们,也有很多人认为一些大的疾病是会出现人的中晚年的时候,所以对一些疾病的护理就显得十分的粗心大意。事实上疾病是不分年龄的。1.腹部肿块进行性增大的腹部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在为患儿穿衣或洗澡时偶然发现。肿块较小时无明显症状,不影响患儿营养及健康,易被忽视。肿瘤巨大时可产生压迫症状,可有气促、食欲不振、消瘦、烦躁不安等表现。肿块位于上腹季肋部一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无压痛,早期可稍有活动性,迅速增大后,少数病例可越过中线。

2.腹痛约有1/3患儿出现,程度从局部不适、轻微疼痛到绞痛、剧烈疼痛不等,如果伴有发热、腹部肿物、贫血、高血压常提示肾母细胞瘤包膜下出血。很少有继发于瘤体腹腔内破裂导致的急腹症者。

3.血尿 约25%患儿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见于10%~15%患儿。血尿出现与肿瘤侵入肾盂有关,不作为肿瘤的晚期表现。

4.高血压约30%~63%病例出现,可能由于肾血管栓塞或肾动脉受压缺血,产生肾素所致。有的作者认为肿瘤细胞可以产生肾素,与近球细胞瘤相似,一般在肿瘤切除后恢复正常。

5.转移症状下腔静脉梗阻在肝静脉以上可有肝大及腹水,如侵入右心房可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脏杂音。血行转移可播散至全身各部位,而以肺转移为最常见,可出现咳嗽、胸腔积液、胸痛、低热、贫血、恶病质。

6.肾外肾母细胞瘤 罕见,可位于腹膜后或腹股沟区,可成为复合畸胎瘤的一部分,其他部位包括后纵隔、盆腔及骶尾区。

7.全身症状 无力、疲乏、烦躁、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发热亦较常见。

上面所陈述的是肾母细胞瘤,这种疾病严重的话,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而且肾母细胞瘤经常出现在幼儿时期,这种疾病不同于其他的病症,别的病症在发病情可以预防进行及时的护理,但是肾母细胞瘤没有什么特殊的预防护理,只能说是及早的发现及早的进行治疗。

骨巨细胞瘤遗传吗


骨巨细胞瘤在目前的临床上,主要发病的症状是在于年龄,一般在25到45之间,青春期比较少见,还有50岁后也比较少见,男性出现的病情发病率要低于女性,发病后会引起头痛,酸痛,甚至是钝痛的感觉,是否具有遗传性要经过检查后才能知道。

一、临床特点

1、年龄

骨巨细胞瘤发病高峰年龄为20~45岁,在青春期前,即骨骺闭合前及50岁以后均少见。

2、性别

女性较男性稍多见。

3、部位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长骨骨端,特别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少数累及骨盆、骶骨或其他椎体。多中心起源的骨巨细胞瘤非常少见,多累及肢体末端的小管状骨和短骨。原发于软组织内具有巨细胞瘤形态特征的肿瘤极少见。

4、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是疼痛,常为酸痛、隐痛或钝痛,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部分病例有局部肿胀,多为骨膨胀所引起。病变穿破骨皮质而侵入软组织时,局部包块更加明显。压痛与皮温增高普遍存在。肿瘤邻近关节时,常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和关节积液。少数患者因发生病理性骨折而就诊,可引起较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发生于脊柱和骶骨的肿瘤常会出现神经受压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特点

发生于长骨的病变X线片通常表现为膨胀性、偏心性的溶骨性破坏,有时呈肥皂泡样改变。一般无骨膜反应骨生成。病变主要累及骨骺和邻近的干骺端,常扩展至软骨下区,有时可累及到关节。少数情况下,病变局限在干骺端,这种情况多发生于骺板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发生于骨干的病变通常较少见。

Campanacci根据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将其分为3级:Ⅰ级为位于骨内、边界清楚、外周有硬化缘的静止性病变;Ⅱ级为边界清楚、骨皮质变薄和膨胀、外周无硬化缘的活动性病变;Ⅲ级为肿瘤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且边界不清的侵袭性肿瘤。上述分级系统与组织学改变并无良好的对应关系。

2、CT与MRI表现

CT检查对肿瘤破坏或穿破骨皮质、侵犯关节内可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估。MRI成像在评价肿瘤在骨内扩展程度以及软组织和关节内受累范围有重要价值。骨巨细胞肿瘤在T1加权像中典型的改变为低到中等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中显示中等到高信号,由于病变内存在大量的含铁血黄素,所以在上述两种MRI表现中经常产生低信号改变。

骨母细胞瘤


【概述】

骨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以往由于各家的观点和出发点不同,对该肿瘤的命名也就较混乱,如良性成骨细胞瘤、巨大骨样骨瘤、良性骨母细胞瘤等。上述命名均有其局限性,故现在统一采用骨母细胞瘤之命名。另外,过去对这种肿瘤冠以良性,目的是以示区别于骨肉瘤,以免将两者混淆。其实,在组织学上该肿瘤呈无恶性表现,但常有侵袭性,甚至会出现肺转移或恶变。为了避免误解,还是不冠以良性为宜,同时把其归入原发性有恶性倾向的肿瘤之列。

【诊断】

1.本病以青年多见,约41%~50%位于脊柱,椎弓根易先受累。

2.根性症状出现较早,其余的神经症状依受累平面不同而各异。

3.X线见边界清楚、范围大小不等的骨质破坏,并有不同程度的骨化,边缘骨质膨胀变薄。

4.病理检查见瘤组织中有大量的骨母细胞、骨样组织和血管纤维组织。

【治疗措施】

针对肿瘤组织学表现的特点,可进行局部刮除和植骨填塞空腔。根据脊椎骨特殊的解剖,目前治疗方法有:

局部刮除 脊椎骨上的骨母细胞瘤经局部刮除后多可治愈,复发率也较低。如范围大,局部切除困难时,只能进行搔刮,术后需结合放疗。

椎管减压 若同时瘵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时,手术治疗旨在减压。减压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压迫的程度和时间,以及减压手术是否彻底。

放射疗法 适用于无法手术、术后复发的患者或需行辅助治疗的患者。照射剂量一般为20~50Gy。

【病因学】

Jaffe于1932年首先报道1例掌骨的骨母细胞性骨样组织形成的肿瘤,认为它应属一个独立的临床疾患。但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能明确。有学者认为该肿瘤是对非化脓性感染的反应,也有认为它决不是一般的感染,而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最近有些学者通过血管造影发现有血管发育异常,故认为其发生与血管异常有关。

【病理改变】

骨母细胞瘤含有丰富的血管,故呈粉红色、红色或紫红色,质地随肿瘤内钙化程度而定。钙化程度高者,表现较坚实或坚硬;颗粒状或沙粒状钙化者,则较脆弱,易碎裂,在质地柔软的区域内,亦可出现囊性变。肿瘤表面的骨皮质显著变薄,或甚至被侵蚀,但骨外膜保持完整。肿瘤周围可有一个狭窄的反应性硬化带。

显微镜下肿瘤的基本组织为血管丰富和疏松纤维的基质,其中含有丰富的骨母细胞,并有骨样组织形成。骨母细胞集结成巢状、索条状或片状,其形状大小较一致,无细胞不典型或核分裂。细胞间为表现不同的骨样组织,或钙化,或骨化。

肿瘤的组织学图像虽属良性,但有些学者并不完全同意该肿瘤真正属于良性。Schein报告的病例标本内,都能看到骨质破坏和很多核分裂。最近,有不少报道证实,原来诊断为骨母细胞瘤的病例,以后都发现为骨肉瘤,或转化为恶性,并向肺部转移。因此,当细胞出现异染性、核分裂和密度过大时,应怀疑恶性变。

【临床表现】

1.该肿瘤不太多见,约占骨肿瘤总数的1%,男女之比为2∶1,患者年龄80%小于30岁,25岁左右为发病高峰。

2.脊柱的发病率较高,占41%~50%,其中半数发生于腰椎,其次是胸椎、颈椎和骶椎,椎骨上的病变多位于脊柱的后方,尤以椎弓根易先受累。

3.早期为局部疼痛及根性放射痛,夜间疼痛多不加剧,但对阿司匹林反应不敏感。

4.神经症状:根据受累的脊柱平面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腰椎的肿瘤可产生小腿放射痛,并伴有腰部肌肉痉挛。颈椎或胸椎的肿瘤则可出现上肢和/或下肢无力与麻木,甚至运动感觉完全障碍。骶骨的肿瘤也同样能引起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个别病例血沉增快,CSF变化不大。若肿瘤转变为恶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将升高。

影像学检查

X线表现 肿瘤呈溶骨性膨胀改变,边界清楚,病灶外的骨皮质变薄。根据钙化以及血管丰富的程度,或表现为斑块状钙化,或为较大的透亮区。病变若波及一侧皮质,可使之破溃,以致瘤体侵入椎管或周围软组织。

体层摄影 较前者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及受累范围,以利诊断。

其他 CT扫描及MRI因有准确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突出优越性,应争取采用。

【鉴别诊断】

若单从X线片来作鉴别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易与骨母细胞瘤相混淆的肿瘤有骨样骨瘤、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纤维结构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及血管瘤等,应注意鉴别。

【预后】

对骨母细胞瘤的预后应予保留。应密切观察随访,以防恶变。对照射病例更应注意是否会转化成纤维肉瘤或骨肉瘤。手术后复发率不超过10%。

软骨母细胞瘤


【概述】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既可位于骨骺也可位于骨突。通常于儿童晚期或青少年期发病。肿瘤由软骨母细胞组成。

【治疗措施】

可在冰冻活检后行病变内切除,肿瘤侵及的骨-骨膜和关节软骨必须切除,切除几厘米的深的骨壁,并用石炭酸处理,空腔可填以骨水泥,有时在关节软骨和骨水泥之间植一层自体松质骨。

当不得不切除关节表面时,可使用骨-软骨骨移植(同种异体股骨头,自体髌骨)。

在膨胀严重或有广泛的局部复发的罕见的病例中,需行边缘性或广泛性切除,切除部分或全部关节骨段,用异体或自体移植骨进行功能重建,恢复关节功能或行关节融合。

无论是单独或与手术结合,软骨母细胞瘤都禁忌放疗,理由有三:①软骨母细胞瘤为中度放疗敏感的肿瘤;②很多患者仍处在生长期;③接受照射的软骨母细胞瘤中有发生放射性肉瘤的可能。因此,放疗只适用于无法手术的部位。

在有肺转移的特殊病例中,应行肺转移瘤切除。

【病理改变】

1.肉眼所见 肿瘤致密而柔软,与骨巨细胞瘤很相似或相同,与周围骨的界限清楚,钙化区似粗糙的湿木屑,颜色从灰到浅红到棕色,有小的黄白色白垩样区域,有时有纤维样或软骨样外观的白色区域,有时可见到出血和囊腔,可占据肿瘤的很大一部分。当肿瘤越过骨生长部,延及干骺端时,可清楚地见到软骨本身的破坏。肿瘤内可含有一些残余的软骨,骨骺处的软骨母细胞瘤可远达关节软骨,使关节软骨薄而受压。在罕见病例中,软骨母细胞瘤可越过关节软骨侵入关节内。

2.镜下所见 软骨母细胞瘤基本的组织学表现为中等大小的细胞,球 形或多面体,细胞质边界清楚,似嵌合体碎片,细胞核圆,着色良好,常有明显的核仁,可有轻度的多形性,还有一些多核巨细胞(仅有几个核)和极少的有丝分裂像。

在细胞之间有稀少的纤维网和基质,有小的钙化灶,钙盐有时为细粒末,包绕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形成细小的细胞周围网,这些钙化灶是软骨母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但不常见。

软骨母细胞瘤中可有多核巨细胞,其存在和数目不定,多是巨噬细胞,与很多骨病变一样,是对出血、钙化和骨化的反应。

【临床表现】

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率为2~3∶1。大多数病例发生于10~20岁之间。由于其生长缓慢,症状在肿瘤发生后几年可保持稳定,因此在25~30岁也可见到,但它是起源于骨骼生长期。在特殊病例,也见于10岁以前和20~25岁以后。

典型部位位于生长软骨近端的骨骺或骨突。由于扩张性生长,软骨母细胞瘤倾向于破坏生长软骨,可从骨骺蔓延至邻近的干骺端。在一些特殊病例,软骨母细胞瘤可发生于生长软骨的对侧,即可位于干骺端。

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长骨的骨骺和骨突,依次为股骨、肱骨和胫骨。在股骨近端,肿瘤可起源于骨骺或大粗隆,发生于肱骨近端的软骨母细胞瘤常起源于肱骨大结节,在胫骨,常发生于胫骨近侧端。大多数软骨母细胞瘤位于膝、肩和髋关节周围。

症状出现晚且轻,症状常已存在数月,有时是数年后肿瘤才得以诊断。由于肿瘤总是发生于关节周围,其症状常与关节有关,依次为膝、肩、髋关节。软骨母细胞瘤为中度疼痛,可因创伤或受压而显示肿瘤。在较膨胀和表浅的软骨母细胞瘤,可触到患骨呈轻度偏心性肿胀,关节功能可受限,可有中度关节积液,为浆-血性渗出,肌肉可萎缩。

【辅助检查】

X线所见 相当典型,尤其当肿瘤位于骨骺部位时。软骨母细胞瘤的溶骨区开始位于骨骺,倾向于越过生长软骨,向干骺端蔓延。在身体生长停止或即将停止时,生长软骨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时,如连续摄X线片,可清楚地看到肿瘤破坏和越过仍存在的生长软骨。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小或中度大小的肿瘤,直径从1~2cm到6~7cm。骨骺的溶骨常为中心性或偏心性。当肿瘤起源于肱骨大结节时,溶骨常位于肱骨近端,偏心性,圆形或轻度多环。其X线可透性不很强,可见云翳状或稀薄的弱的不透X线颗粒。

软骨母细胞瘤的界限明确,有时标以骨硬化细线,很有特征性。在偏心性和较膨胀的病例中,皮质骨可膨胀至几乎消失。软骨母细胞瘤可侵蚀全部的软骨下骨,在干骺端皮质的部位,很少或没有骨膜反应。

【鉴别诊断】

从影像方面考虑,须同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但仅在成人期,因为如果生长软骨仍存在时,骨巨细胞瘤不侵及骨骺,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软骨母细胞瘤常有清楚的边界,而骨巨细胞瘤的边界模糊,第二个不同之处是软骨母细胞瘤中可有云翳状钙化。在组织学上,即使在缺乏钙化和软骨样分化、巨细胞丰富的区域,软骨母细胞瘤也可清楚地与骨巨细胞瘤区分开,因为软骨母细胞瘤的基底细胞有更明确的边界,有些象嵌合体碎片,巨细胞分布不规则,主要集中于出血区,有丝分裂像少见。

影像上,软骨母细胞瘤与透明细胞性软骨肉瘤很相似,包括钙化。这些软骨肉瘤见于成人,在组织学上可清楚地与软骨母细胞瘤区分开。

少见的位于骨骺的软骨瘤或中心性软骨肉瘤在影像方面可类似于软骨母细胞瘤,但它们的大体病理和组织病理不同。

【预后】

生长缓慢,有时从首发症状到手术治疗经历数年。在罕见病例,如病变存在时间长或肿瘤侵袭强时,软骨母细胞瘤可变得相当大,破坏整个骺-干骺端和/或侵犯关节,甚至可达关节对侧骨骺。

文献报道,具有一般组织学表现的软骨母细胞瘤可引起肺转移,转移瘤的生长缓慢,像原发肿瘤一样,可以成功地手术治疗。

软骨母细胞瘤于刮除术后常能治愈,如刮除不彻底,软骨母细胞瘤可以复发,约占全部病例的10%。在特殊病例中,可由于手术将肿瘤种植在软组织中,形成肿瘤结节。软骨母细胞瘤复发后可以再次手术,应采用广泛性切除。

胶质细胞瘤的偏方


胶质细胞瘤是我们人体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肿瘤对于大家来说还是非常熟悉的,因为我们的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有得肿瘤的可能,而这里说的胶质细胞瘤就是发生在神经系统上面的细胞肿瘤。对于胶质细胞瘤,目前的医学技术并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很多患者往往就会寻找一些治疗胶质细胞瘤的偏方。

胶质细胞瘤的偏方一:天麻猪脑盅

配方:天麻片、猪脑、冬茹。葱、姜、盐、料酒、味精、鸡汤等各适量。

制法:天麻片用温水洗净,猪脑挑去血筋,冬茹洗净泡软。小盅内倒入适量鸡汤,加入以上诸味,隔水蒸20分钟。临食前加入少许味精调味。

功效: 养心补脑,镇静安神。本膳主要适用于胶质细胞瘤患者出现精神症状。

胶质细胞瘤的偏方二:魔芋粗丝

配方:魔芋、胡萝卜、牛蒡、蒜苗、色拉油、调料(料酒、酱油、砂糖等各适量)。

制法:魔芋切成适当大小,胡萝卜切成与之同样大小。牛蒡切细并加水煮5-6分钟。蒜苗切成3-4CM之段,在锅内将色拉油烧热,放入魔芋、牛蒡同炒,加调料煮10分钟,另加胡萝卜煮5-6分钟,最后放入蒜苗,再烧片刻,即可。

功效:行瘀消肿,解毒止痛。本膳用于胶质细胞瘤患者头痛,便秘。

胶质细胞瘤的偏方三

药物组成:黄芪30克,半夏10克,天麻10克,白术10克,党参10克,橘红10克,黄柏10克,茯苓10克,麦芽10克,神曲10克,僵蚕10克,干姜6克,全蝎6克,蜈蚣2条,天竺黄15克,半枝莲15克。

适应证:3颅内肿瘤。

用法:l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饭后服用。

胶质细胞瘤的偏方四

药物组成:l半夏15克,南星15克,橘红15克,地鳖虫10克,水蛭5克,甲珠10克,白芥子15克?15克,海藻15克,昆布10克,川芎5克,血竭5克,全蝎5克,红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

适应证:l脑胶质瘤。

用法:I诸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每日2次。

上面文章提及的几种偏方就是用以治疗胶质细胞瘤的偏方,而且这些胶质细胞瘤的偏方在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面还是有着不错的表现的,这就使得很多患者会选择这些胶质细胞瘤的偏方来治疗自己的胶质细胞瘤。而这里的胶质细胞瘤的偏方基本都是食疗方和中药材方,所以大家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血管网织细胞瘤


【概述】

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有人称之为血管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 的1.3%~2.4%。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多见于青壮年。本病有遗传因素,上海华山医院 曾见一个家庭4代122人中有11人患此病,其中6例得到证实。

【诊断】

在成人有小脑肿瘤症状者,除常见的胶质瘤外,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发现并发有视网膜血管瘤、内脏囊肿或血管瘤、红细胞增多症,或有家族史,诊断基本可以确定。但大多数病人需经CT扫描帮助诊断及定位。

CT扫描实质性肿瘤显示为类圆形高密度影像,密度常不均匀,囊性者显示为低密度,但一般较甚囊肿密度为高,边缘欠清晰,有时可见高密度斑块突向囊腔内。注射对比剂后扫描,影像增强。肿瘤周围可有低密度水肿带。

【治疗措施】

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治愈。囊性肿瘤经探查穿刺证实后,先切开囊腔吸出囊 液,将自囊壁突入囊内的瘤结节沿其周围剥离,全部切除。对瘤结节无明显突出而隐蔽在囊壁 内者,应仔细寻找,发现颜色厚度异常处,予探查剥离,找到瘤结节,予以切除。单纯引流囊肿, 只能获得一时的症状缓解,常于数年内症状复发。一般囊性肿瘤易予全部切除,可以治愈,死 亡率较低,在5%以下。实质性肿瘤固有的难予全部切除,可行放射治疗,疗效较差。

【临床表现】

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数周至数年不等,多数在1年以内。小脑肿瘤因易压迫阻塞第四脑室,一般病程较短。个别的肿瘤发生出血时,症状可突然加重。

约90%病人有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常见视乳头水肿日久致视力减退。小脑肿瘤大多有眼球震颤及共济失调,走路不稳、亦常有头晕、复视,少数有强迫头位、 听力减退,9~11颅神经麻痹,轻偏瘫及偏侧感觉障碍,大脑半球肿瘤依所在部位可有不同程度偏瘫、偏侧感觉障碍、偏盲等。

10%~15%的病人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亦相应增多。周围血象红细胞可达610/L,血红蛋白可达220g/L。肿瘤切除后红细胞增多在2周至1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

神经性纤维瘤好治吗


很多人在平时都并不是很在意神经性纤维瘤的问题,像这种疾病在平时极为敏感,治疗措施一般都是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恢复的会更快一些,而且可以直达病灶,不过在治疗方面也要根据病理性变化,病理性改变,来判断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效果会好。

治疗措施

对放射线不敏感,应手术切除。手术径路可视情况而采取经前鼻孔、经鼻侧切开,或经鼻外和筛窦进路或柯陆手术切除。面中部脱壳手术具有野宽广、术后面部不留疤痕等优点,是切除鼻腔、鼻窦区神经纤维瘤的最佳术式。

病理改变

神经膜瘤具有完整包膜,单发,偶有水肿或囊变,一般多为良性,罕有恶变。神经纤维瘤多半缺乏包膜,可单发,也可多发。如伴有全身皮下小结节及皮肤色素沉着,则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亦称Von

Recklinghausen病,且易恶变。在病理形态上,肿瘤细胞的排列有两种类型:①瘤细胞排列为旋涡状或彼此平行排列,细胞呈栅栏状,为Antoni

A型;②组织结构疏松,很像粘液瘤,细胞无一定排列形式,大小形态亦不均匀,瘤细胞间常有水肿液,形成微小囊肿或小泡,为Antoni

B型。

临床表现

患者无显著性别差别,以青、中年人为多。生长缓慢,病程可达十余年。早期多无症状,后期症状视肿瘤部位、大小而定,可有鼻阻、少量鼻出血、头痛以及鼻腔或面部不同程度的畸型。如并有Von

Recklinghausen病,则可能有智力发育不良。

概述

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在临床上常见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发源于神经鞘细胞及间叶组织的神经内外衣的支持结缔组织,神经干和神经末端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既可单发也可多发。但以多发为最常见,多发者即为神经瘤。

1.临床表现 单发的神经纤维瘤凸出于皮面,皮下也可触及,呈圆形、结节状或呈梭形不等。质软硬兼有,多数较软,成年发病较多,儿童较少发生。单发的神经纤维瘤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均相同。

小细胞瘤好治吗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