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枸杞根的作用与功效

茄子根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茄子根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茄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但是对于茄子根,相信很多人都是将其给扔了。但其实,茄子根也是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的,正确使用茄子根,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痢、乳房肿痛、尿血、便血、肺虚咳嗽以及跌打损伤等疾病和症状。

1、风湿性关炎

组成:白茄根(或紫茄根)93.8克米酒1瓶

用法:将茄根洗净、切碎、晒干,置玻璃瓶内,浸泡米酒一星期。早晚各服15.0毫升。

2、痛风、关节发炎

组成:紫茄根头75.0克(或二棵),紫茎牛膝根112.5克

用法:水5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

3、慢性支气管炎

组成:紫茄根75.0克,白紫苏11.3克,胡枝子30.0克,矮地茶30.0克

用法:水3碗煎1碗,第2次水3碗煎8分,2次煎液合并混匀,早晚各服1次。

4、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组成:白茄根37.5克半,菝葜18.8克,鹿衔草18.8克,干地黄11.3克,山芝麻根18.8克

用法:水3碗煎1碗,第2次水2碗半煎8分,2次煎汤混合后分2次服。

5、久痢

组成:茄根(炒炭)11.3克,白石榴皮11.3克,乌糖15.0克,雨神翼30.0克

用法:先将三药晒干,研细末,加入乌糖,开水冲服。

6、乳房肿痛

组成:茄蒂11.3克,杏仁粉、食用醋少许

用法:先将茄蒂焙干,研细末,与杏仁粉合用调匀,再加少许醋调涂患处。

7、尿血、便血

组成:白茄根30.0克,葎草30.0克,乌蔹莓18.8克,藕节18.8克,车前草18.8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8、肺虚咳嗽

组成:白茄子56.3~112.5克,蜂蜜30.0毫升

用法:水5碗,煎2碗,主渣。加蜂蜜调服。分2次服。

9、跌打损伤

组成:老黄茄大者切厚片、焙干为末,米酒适量

用法:每次服3.0克,以温酒调服。

相关阅读

茄子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茄子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茄子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茄子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别名】落苏(孟诜)、昆仑瓜(《大业杂记》),草鳖甲(《养生主论》),酪酥(《五代贻子录》),矮瓜、吊菜子(《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茄科植物 茄 的 果实 。夏、秋果熟时采收。

【原形态】茄,又名:东风草(《滇南本草》)。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栽培。

【化学成份】含胡芦巴碱、水苏碱、胆碱、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种子中龙葵碱的含量最高,为1.2~1.5%。果皮含色素茄色甙、紫苏甙,以及飞燕草素-3-葡萄糖甙,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等。

【药理作用】果、叶(新鲜或干燥后之粉末)口服或注射其提取物,能降低兔与人的血胆甾醇水平,并有利尿作用;但有人给健康男人每日口服此植物干粉12~24克/日,未能证实此结果。

【性味】甘,凉。

【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止痛,消肿。治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溃疡。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入丸、散或泡酒。

【附方】①治大风热痰:大黄老茄子不计多少,以新瓶盛贮,埋之土中,经一年尽化为水,取出,入苦参末同丸,如梧子。食已及欲卧时,酒下三十粒。(《本草图经》)

【临床应用】茄子外用治疗多种外科疾患:㈠老烂脚:取新鲜紫色茄子之皮,局部外敷,每日1~2次。初用时局部症状加重,1星期左右反应消失。㈡皮肤溃疡:取茄子煨煅存性,研成细末,加入少量冰片混匀,撒布创面,纱布包扎。㈢乳腺炎、疔疮痈疽:将茄子细末撒于凡士林纱布上。外敷患处。共治4例皆有效。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茄子不仅有多种功效,而且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多种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桑葚根的功效与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吃桑葚,虽然桑葚的外形看起来是黑紫颜色的,但它吃起来口感却是特别的甜,而桑葚是非常具有营养价值的一种水果,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他能够预防女性的动脉硬化,其实桑葚的树根也是一种中药,那么桑葚的树根都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桑葚叶也极具营养价值,桑叶采摘以备药用,在民间也比较流行。每到初霜后,许多妇女都会采收,然后晒干备用。在某些地区,人们还以此谋生。桑葚叶的营养价值:桑叶有多量胡萝卜素及鞣质。桑葚叶的食疗作用:性味: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桑葚叶的保健作用:一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二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三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桑葚叶的适用人群:桑叶适合经常用眼的上班族,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尤其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可以用桑叶来清肺润燥,效果很好。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芦竹根的功效与作用


芦竹根是一种中药名,作为我国中医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分布于西南、浙江等地区。芦竹根味苦、甘,性寒,具有许多治疗疾病的功效,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牙痛,而且还可以清肺火、生津、除烦、利尿,很适合热病烦渴、虚劳骨蒸、热淋、小便不利的人群服用,不过体虚无热者还需慎用。

一、芦竹根简介

入药部位:根茎。

性味:味苦、甘,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

主治:热病烦渴,虚劳骨蒸,吐血,热淋,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熬膏。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体虚无热者慎服。

二、芦竹根的炮制与贮藏

1.炮制方法

鲜芦竹根:取鲜品,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

芦竹根:取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润软,切成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2.贮藏

芦竹根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临时取用。

三、药理作用

1.降压及解痉作用。

2.抗乙酰胆碱作用。

3.兴奋子宫,释放组织胺。

四、芦竹根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病发狂,虚劳骨蒸,淋病,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①《草木便方》:"治风火虫牙疼痛,虚劳骨蒸潮热,头昏目赤。"

②《分类草药性》:"治牙痛,火淋;天行热狂,反胃。"

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食瘟马肉中毒,取根捣自然汁煎服。"

④《四川中药志》:"退火清热。治寒湿化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熬膏。

【注意】《四川中药志》:"体虚无热者慎用。"

【备注】本植物的嫩苗(芦竹笋的功效与作用)及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芦竹沥)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五、芦竹根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根茎含N,N-甲基色胺、5-甲氧基-N-甲基色胺、蟾毒色胺、去氢蟾毒色胺、蟾蜍特尼定等多种吲哚衍生物。叶含卅烷、α-香树脂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乙酸酯、卅烷醇、无羁萜、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花含多种吲哚衍生物禾草碱及其Nb-氧化物、禾草碱甲氢氧化物、N,N-甲基色胺甲氢氧化物、3,3"-双(吲哚甲基)二甲铵氢氧化物、胡颓子碱等。

六、芦竹根禁忌

体虚无热者慎服。

菊苣根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中药都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特别明显的效果,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虽然中药吃起来味道特别苦涩,但是它治病的效果真是好,特别适合用来给虚弱的人调理身体,菊苣根就是中药的一种,这是一种维吾尔族人民常用的药材,下面让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菊苣根的功效与作用。

菊苣根的作用: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药材指维吾尔族习惯使用的药材。维吾尔族人民一般会在秋季采挖,除去杂质,再晒干备用。

中草药菊苣根的作用,其他明显的作用:

1、降脂。菊苣根对于肝脏总脂质、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等有降低的效果,对于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脂肪的三高人群来说,可以通过菊苣根来让身体变得健康。

2、兴奋。菊苣根可以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从而增强心脏的振幅,让其频率减慢,增强心脏活动。

3、菊苣根有抗菌、提高食欲、收敛、帮助消化等作用,帮助人减轻身体上的负担。晒干的菊苣根中药图片

【药材特征】:

毛菊苣本品主根呈圆锥形,有侧根及多数须根,长 10 ~ 20cm ,直径 0.5 ~ 1 .5cm 。表面棕黄色,具细腻不规则 纵 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外侧黄白色,中部类白色,有时有空心。气微,味苦。

【药材功效】:

1.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2.菊苣具有调血脂和降尿酸的功能,对高尿酸三酰甘油血症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并且可明显改善由高嘌呤饮食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及腹型肥胖。

【药性相关】:

【 炮制 】 除去杂质,切段。

【 性味】气微,味淡。

【 用法与用量 】 9 ~ 18g 。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茄根的功效与作用


茄根的简介

茄子的营养,也较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Q克中即含维生素p750毫克,这是许多蔬菜水果望尘莫及的。维生素p能使血管壁保持弹性和生理功能,保护心血管、抗坏血酸,这种物质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防止硬化和破裂,所以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

此外,茄子还有防治坏血病及促进伤品愈合的功效。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抗癌性能是其他有同样作用的蔬菜的好几倍,是抗癌强手;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茄子还有清退癌热的作用。茄子含还含磷、钙、钾等微量元素和胆碱、胡芦巴碱、水苏碱、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维生素含量更高。

抗衰老。茄子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的意义。

营养含量:每100克含有蛋白质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1克,钙22毫克,磷31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

茄根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

作用:

1、治久痢不止:茄根(烧灰)、石榴皮等分。为末。以沙糖水服之。

2、治牙齿龋痛:茄根捣汁,频涂之;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

3、治牙痛:茄科以马尿浸三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即落。

4、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一日一上。

5、治夏月趾肿,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悬檐下,逐日煎汤洗之。

6、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分,米醋调稀,时时擦之。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将茄子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糖浆,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三疗程。试治68例,近期控制22例,显效21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本药的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较差,对肺部罗音消失不够满意。服药后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肝、肾功能未发现明显的影响。

茄根的市场信息

1、茄根的价格

8元左右。

2、茄根的选购方法

干燥的茎多已切成小段,根为须状,通常弯曲错综,主根不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为木质部。

茎圆柱形或扁压状圆柱形,有分枝,切断的枝条长12~20厘米,表面棕灰色,光滑,除具细密的细纵皱纹外,并散布黄白色的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微隆起,每个叶痕上有残存的枝条或枝痕。

质轻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纤维性,中央有空穴,气微弱。以干燥、无叶者为佳。

3、茄根的保存方法

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

枸杞根的作用与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人们用枸杞来泡茶喝,大多数朋友也大概了解枸杞具有明目护肝的功效。但却对枸杞具体的微量元素含量和功效处于模糊的认知中,在超市中,枸杞制成的茶饮数量之多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下面将对枸杞的功效和药用价值进行科学的详细分析。

枸杞的药用价值极高,是因为它含有的的元素种类相对来说比较齐全,我们知道,肝肾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而枸杞则所含有的化学元素则对这些器官产生积极的影响。

枸杞中含有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1、B1、B2、C等钙、铁等,这些物质是眼睛的必需品,因此有明目的作用,枸杞在古代还用于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损等所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等,在民间的药方中经常出现枸杞子的配方。

枸杞的十大药用价值1、枸杞子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还有免疫调节作用。2、枸杞子有抗肿瘤作用。3、枸杞子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4、枸杞子有保肝及抗脂肪肝的作用。5、枸杞子能刺激机体的生长,对某些遗传毒物所诱发的遗传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枸杞子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7、枸杞子能影响下丘—垂体—性腺轴功能,并有较好降血糖作用。8、枸杞子可增强生殖系统功能,加强离体子宫的收缩频率、张力及强度。9、枸杞子可增加小鼠皮肤羟脯氨的含量,显著增强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延长其游泳时间,抗疲劳。10、枸杞子有一定降压作用。

枸杞食用注意事项

1、正在感冒、发烧、有炎症或腹泻的人禁食用,因为枸杞是性温。2、患有高血压以及性情过于急躁的人,日常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人都不宜食用。

3、枸杞虽然有滋补肝肾之功效,但是肝肾不虚的人没有必要服用。

从枸杞的功效来看,建议眼睛近视功课繁重的学生应该多多食用,因为枸杞所含有的抗氧化功效,对于老人来讲,枸杞泡水喝,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在食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当身体处于不适宜食用枸杞的状态时,应当立即停止。

茄子根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