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木瓜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红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红茜草的功效与作用”,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其实很多的人并不熟悉红茜草这种植物,主要是因为红茜草是一种野生植物,并不是人工种植的。所以生产出来并不是很多。虽然红茜草并不常见,但是红茜草的功效和作用却让人不能忽视。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红茜草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希望大家在使用红茜草的时候,能够发挥它的全部作用。

红茜草是什么样的

一、叶

红茜草的叶6片轮生,无柄或近无柄,呈狭长的线形,长2-3厘米,叶片的表面光滑,叶片底下中脉凸起,带有小刺。

二 、花

红花茜草的花序是腋生,开花比较少,由1-3个小聚伞花序组成,花梗丝状,长达5毫米,萼管卵圆形,花冠辐状,暗红色,直径约3-4毫米。红花茜草的花药椭圆形,与花丝近等长,花柱2,分离,极短,棒状。

三、果

红花茜草的果实是球形,径3-4毫米,黑色的果实,红花茜草的花期在夏季至秋初,果期在秋末冬初。

红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退黄

红茜草做成的产品可以治疗瘀血,黄疸,可治疗由病程日久,气血衰败,瘀血不行所导致的病情。红茜草还可以治疗平时身体消瘦,饮食减少,腹部胀满,腹内有痞块或伴疼痛,或有低热,或鼻衄、尿血等症状,因此它的功效非常多。

2、 止咳祛痰

茜草的根可以治疗咳嗽等肺病,特别是气逆咳嗽,咽喉干燥,面红目赤,心烦口苦等症状,只要服用了红茜草做成的药物就能出现好转。而且茜草根可以苦寒泻火,柔肝解郁,顺肝之性,清肺降逆,则诸征自除。

3、止血作用

红茜草还有止血的效果,据实验了解到,家兔服用适量茜草浸液2-4小时内,或在家兔的腹腔注射茜草液30-60分钟后,会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

4、抗菌作用

据实验表明,茜草根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因此很多人用茜草根煮水喝,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5、月经闭止

红花茜草还能调理女性的月经,如果妇女的月经不通,可以尝试用茜草、黄酒煎服,具有行血通经的作用。一般每天服用2次,再服用用鲍鱼汤,就能治女子血枯、月经衰少的症状。

以上是关于红茜草是什么样的、红茜草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不知大家是否明白了呢!红茜草的功效很多,它可以做成中药,还可以泡水喝,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药用价值很高。

扩展阅读

茜草茎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茎是中药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药物。它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有着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些中药茜草茎的作用。

【别名】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 茜草 的 茎叶 。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产四川、江苏、上海郊区及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茎呈枯绿色,茎的棱上有粗糙细毛刺。质脆易断,断面四方形。内心色白而松。茎节上轮生叶片,叶柄及叶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叶多脱落。

【性味】①《履巉岩本草》:"凉,无毒。"

【功能主治】止血,行瘀。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风痹,腰痛,痈毒,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①治热症吐血,妇女血崩,经出色黑:茜草茎二两。熬水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以上就是对茜草茎的作用一些介绍,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需求进行,而且茜草茎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茜草藤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藤是一种中药材,这类药物对疾病治疗上可以涉及很多个方面,所以在对茜草藤选择之前,一定要对它进行很好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地上部分。

【原形态】茜草,多年生攀援草本。根数条至数十条丛生,外皮紫红色或橙红色。茎四棱形,棱上生多数倒生的小刺。叶四片轮生,具长柄;叶片形状变化较大,卵形、三角状卵形、宽卵形至窄卵形,长2-6cm,宽1-4cm,先端通常急尖,基部心形,上面粗糙,下面沿中脉及叶柄均有倒刺,全缘,基出脉5。聚伞花序圆锥状,腋生及顶生;花小,黄白色,5数;花萼不明显;花冠辐状,直径约4mm,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雄蕊5,着生在花冠管上;子房下位,2室,无毛。浆果球形,直径5-6mm,红色后转为黑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茜草藤Herba Rubiae Cordifoliae产于四川、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自产自销。

【性状】性状鉴别:干燥茎下端粗约3-4mm,呈圆形,外表面淡紫红色或棕红色;上端茎呈四方形,枯绿色,茎的棱上有粗糙细毛刺。体轻,质脆,易断,断面平整,内心色白而松。茎节上轮生叶片,叶柄及叶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叶多脱落。气微,味微苦。 以条均匀,外皮红紫,内心黄红者为佳。

【化学成份】全草含茜草萜酸(rubifolic acid)及茜草香豆酸(rubicounlaric acid)。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为茎、叶混合,呈段状。茎方柱形,皱瘪灰绿色,有明显的4条纵棱,棱上疏生倒刺,切面白色或中空。叶灰绿色或红褐色,上表面具粗糙毛,下面脉上及叶柄有倒刺。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苦;凉;无毒

【归经】心;肝;肾;大肠;小肠;心包经

【功能主治】止血;行瘀。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风痹;腰痛;痈毒;疗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凡血虚发热泄泻无瘀滞者均忌用。"

【摘录】《中华本草》

茜草藤不仅有多种功效,而且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多种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茜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茜草根。茜草根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茜草根的相关知识。

【别名】血见愁(《土宿本草》),过山龙(《格致余论》),地苏木、活血丹(《纲目拾遗》),红龙须根(《贵州民间方药集》),沙茜秧根(《河南中药手册》),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江苏植药志》),红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山东中药》),小活血龙(《浙江民间草药》),土丹参、四方红根子(《闽东本草》),红茜根(《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 茜草 的 根 及 根茎 。春、秋采挖,除去茎苗,去净泥土及细须根,晒干。一般以秋季采者质量为佳。

【原形态】茜草(《本经》),又名:茹藘(《诗经》),茅搜(《毛诗传》),蒨草,地血、牛蔓(陆玑《诗疏》),红蓝(《史记》徐广注),染绯草(《蜀本草》),西天王草、四岳近阳草、铁塔草、风车草(《土宿本草》),蒨藤、五叶藤(《履巉岩本草》),土茜苗(《救荒本草》),八仙草(《纲目拾遗》),金线草、红丝线,锯子草(《植物名实图考》),红茜、四轮草、穿骨草、红髻巾、麦珠子,铁血藤、活血草、挂拉豆、山龙草、拈拈草、涩涩草、破血草、大仙藤、血茜草、草本入骨丹、红根藤、鸭蛋藤、染蛋草、红内消、红根草、拉拉藤、牛人参、锯锯草、粘蔓草,大锯锯藤、破血丹、小女儿红。

【生境分布】生于原野、山地的林边、灌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此外,湖北、江苏、浙江、甘肃、辽宁、山西、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亦产。以陕西、河南产量最大,品质最佳。

【性状】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顶端有地上茎残基及细根残留,其下着生数条或数十条支根。支根圆柱形而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0.1~1厘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纹,栓皮较易剥落,而露出黄红色本部。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红色或淡红色,有多数小孔。气微,味微苦。以条粗长、表面红棕色、内深红色,分歧少、无茎苗及细须根少者为佳。

【化学成份】茜草的根含紫茜素、茜素、伪紫茜素、茜草色素。

【药理作用】①止咳、祛痰作用

【炮制】茜草:拣净杂质,除去芦苗,洗净,润透后及时切片,晒于。茜草炭:取茜草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放凉。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注意】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

【附方】①治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简要济众方》)

【各家论述】①《纲目》:"茜根,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专于行血活血。俗方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名医别录》言其久服益精气轻身,《日华子》言其泄精,殊不相合,恐未可凭。"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鲜茜草6钱(干3钱)、橙皮6钱,加水200毫升,煎成1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或将茜草、橙皮煎汁浓缩压片,每片0.6克(含生药茜草,橙皮各0.5克)。日服3次,每次10~1.5片。皆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3例,一疗程后显效率为40.7%;两疗程后显效率为69.1%。据观察,喘息型疗效略优于单纯型;不吸烟者疗效较高;男性显效率高于女性;年龄小、病程短,病情轻声疗效均较好。茜草的止咳作用较强,祛痰、平喘次之,并有一定的消炎作用;服药后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多数减少或消失。半年后随访1次,显效以上为36.6%,复发率为46.5%。1年后第2次随访,显效以上仍为33.3%,复发率为65.2%。服药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

【备注】此外,尚有下列几种植物亦作茜草使用:

【摘录】《*辞典》

通过以上介绍,让我们能了解茜草根的相关知识,如果我们能发挥茜草根的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身体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将它视为自己保健身体的选择。

小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小茜草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种,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对人体的一些疾病进行调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的功效有哪些吧。

【别名】滇茜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地上部分。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2m。根簇生、细长、肥厚、圆柱形而微弯,外皮红褐色。茎四棱形,棱上被毛。叶近革质,4叶轮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长1.3-2cm,宽0.5-1.5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而有剌毛,上面绿色被毛,下面色较淡。微粗糙,脉3出。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总花梗及分枝均纤细;花小,5数,绿黄色,直径约0.3cm,理解片狭卵形,先端尖锐,稍硬而内弯。浆果小,直径约5mm,黑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小茜草Herba Rubiae Yunnanensis产于云南、四川等地。自产自销。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卷曲成团。茎具4棱,棱上有倒生小刺状粗毛。4叶轮生,近革质;完整叶片近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上面及边缘粗糙,被疏短毛,下面无毛,基出3脉;近无柄。有时具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气微,味苦、涩、味甜。 以茎色绿、叶完整者为佳。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小茜草的功效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帮助,总得来说小茜草的养生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小茜草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


红茜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茜草这种植物有多种名称,比如又被称为血见愁、血茜草、土丹参等等,这种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比如具有止血凉血的作用,对于身体的一些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比如从事一些复杂体力劳动的人,经常会出现跌打损伤的情况,红茜草这种中药就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红茜草还有下列这些用途。

第一、凉血止血:

《本草正义》曰:“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热失血之症。古今说解,都无异之。《别录》止血,以血热涌泄言之。一以清血中之热,一以通壅积之瘀,斯血循故道而不横逆。”本鼎味苦、咸,性寒,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诸证。

第二、活血祛瘀:

本品可用治血热瘀结之闭经及跌打损伤致瘀滞肿痛诸证。

第三、疏风通络:

《本草经疏》曰“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主痹,痹者血病,行血软坚,则痹自愈。”本品可用治热邪偏胜之痹证。本证多由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经络,郁久不解化热所致。症见:关节灼热,红肿疼痛,痛不可近,屈伸不便,活动受限,可涉及一个及多个关节。遇热则剧,遇寒则疼痛减轻。有发热、I=1渴、心烦、小便黄热、苔黄、脉滑数。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热搏经脉,瘀阻气血;痹着不行,而为疼痛。茜草根,苦寒而咸;苦可燥湿,寒能清热,咸可入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热清络通则诸证自除。《本草正义》曰“风痹指血瘀血热,痹着不行而言。茜草寒凉,入血而能通瘀活络,是以主之。”

第四、清热退黄:

本品可用治瘀血内结之黄疸证。本证多由病程日久,气血衰败,湿浊残留,瘀血不行所致;或由房劳伤肾,交接后入水而浴,湿热流入髓藏所致。临床可见:黄疸色暗而带黑,或面部黝黑,或额上如煤渣色。身体消瘦,饮食减少,腹部胀满,甚则膨隆,腹内有痞块或伴疼痛,或有低热,午后尤甚,出血妄行,或鼻衄,或尿血,或便血。舌唇紫瘀,脉象沉涩。本型黄疸,为脾肾两虚,肝胆瘀血不行;仅去湿热,则百无一效。本品功专活血祛瘀,行血软坚,消痞散结;用治蓄血发黄,疗效为佳。《本草经疏》曰“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主痹及疸。疸有五,此其为治,盖指蓄血发黄,而不专于湿热者也。”

第五、止咳祛痰:

茜草根可用治肝火犯肺之咳嗽。本证多由情志抑郁不舒,肝郁化火,木火刑金,以致肺失清肃,自觉气逆于喉而作咳嗽。症见:气逆咳嗽阵作,咳引胁痛,咽喉干燥,面红目赤,心烦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甚或略血,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茜草根,苦寒泻火,昧酸柔肝;平肝泻火,柔肝解郁;顺肝之性,清肺降逆,则诸征自除。

红茜草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