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反季节养生 > 导航 > 含钠的食物有哪些

含钠的食物有哪些

2019-10-15

头孢替唑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反季节养生。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头孢替唑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头孢替唑钠是一种头孢菌素衍生物的半合成品,主要用来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疾病,一般情况下成人的一次用量为0.5-4g,一天两次,儿童的话需要根据体重来划分。头孢替唑钠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但是过量服用的话会引发休克、过敏、肾功能异常等不良现象。

一、头孢替唑钠的适应症

头孢替唑钠,为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衍生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引湿性。适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腹膜炎。

二、头孢替唑钠的用法

成人一次0.5g~4g ,一日2次静脉给药或肌肉注射。重症感染,剂量可按医嘱适当增加。

儿童日用量为20~80mg/kg体重,分1~2次静脉给药或肌肉注射。

注射液的配制:

1、静脉注射:溶于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缓慢注射。

2、静脉点滴: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

3、肌内注射:溶于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注射液溶解时如因温度原因出现混浊,可加温使其澄清后使用。溶解后最好立即使用,如需保存,为防止发生沉淀,应在阴凉处(15℃以下)保存,但必须在72小时内使用。

三、头孢替唑钠的不良反应

1、休克:极少有休克发生,需进行严密观察。当有任何与本品使用有关的症状,如: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哮喘、眩晕、突然排便异常、耳鸣、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予必要处理。

2、少数有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皮肤发红、瘙痒、发热等,出现时停药即消失。

3、罕见严重肾功能异常,偶见血肌酐升高,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进行必要处理。

4、罕见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当发现有上述异常时,应停止用药。

5、罕见GOT、GpT、碱性磷酸酶增加,有上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用药。

6、偶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罕见伪膜性肠炎,当有腹痛、腹泻出现时,应立即停药。

7、菌群失调:罕见发生念珠菌症。

8、维生素缺乏症:罕见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和B组维生素缺乏症。

9、罕见间质性肺炎、毒理性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线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停止用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10、其它:罕见头痛、全身不适感、发热、浅表性舌炎。

yS630.Com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虽说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药物,但是如果不正确服用的话一样会出现不良反应,首先表现的胃肠道方面,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其次是过敏反应,身上出现皮疹等;还有的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头痛、眩晕、耳鸣等,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视力减退现象。

1 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 吐。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査。

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

2 过敏反应

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系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所致,也与其影响免疫系统有关。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一般用平喘药多无效,只有激素效果较好。还可出现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联症(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与鼻息肉)。

3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症状一般在服用量大时出现,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停药后2-3天症状可完全恢复。大剂量时还可引起中枢性的恶心和呕吐。

4 肝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肝损伤通常发生于大剂量应用时。这种损害不是急性的作用,其特点是发生在治疗后的几个月,通常无症状,有些患者出现腹部的右上方不适和触痛。血清肝细胞酶的水平升高,但明显的黄疸并不常见。这种损害在停用阿司匹林后是可逆的,停药后血清转氨酶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全身型类风湿病儿童较其他两型风湿病易出现肝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肝损害后,临床处理方法是停药,给予氨基酸补液、VitC及肌苷等药物,口服强的松,症状一般在1周后消失。

5 肾损害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长期大量服用该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有人认为,部分肾盂癌是滥用阿司匹 林等止痛药的继发性并发症。

6 对血液的影响

阿司匹林通常不改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及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含量。但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7 心脏毒性

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心血管没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大剂量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中毒剂量可通过直接和中枢性血管运动麻搏作用而抑制循环功能。

服用盐酸头孢替安有哪些不良反应?


现代生活中人们会用到非常多的药物来治疗身体内部的疾病,这些药物都是经过医学工作者们长期经验总结后而制造出来的,基本上每一种药物都具有非常独特的治疗效果。但是,凡是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毒理作用,因此,服药前要注意一些紧急事项,例如,服用盐酸头孢替安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适应症

主要用于对本品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属、肠道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特格氏变形杆菌,摩根氏变形杆菌等所致下列感染:

败血症,术后感染,烧伤感染,皮下脓肿、臃、疖、疖肿,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肺化脓症,脓胸,胆管炎,胆囊炎,腹膜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炎,前列腺炎,脑脊膜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旁组织炎,附件炎,前庭大腺炎、中耳炎、副鼻窦炎。

不良反应:

(1)休克:偶有发生休克症状,因而给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发生感觉不适,口内感觉异常、喘鸣、眩晕、排便感、耳鸣、出汗等症状,应停止给药。

(2)过敏性反应:若出现皮疹、荨麻疹、红斑、搔痒、发热、淋巴腺肿大、关节痛等过敏性反应时应停止给药并做适当处置。

(3)肾脏:偶尔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肾障碍,因而应定期实行检查,充分观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中止给药,并做适当处置。

(4)血液:有时出现红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偶尔出现溶血性贫血。

(5)肝脏:有时出现ALT、AST、碱性磷酸酶增高,偶尔出现胆红素、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6)消化系统:偶尔出现伪膜性结肠炎等伴随带血便症状的严重结肠炎,若因应用本品而出现腹痛或多次腹泻时应立即停药并做适当处置。本品有时可引起恶心、腹泻,偶也出现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

针灸不良反应有什么


   针灸效果未必一定要“气至病所”。皮内针法(埋针)就是没有针感的针灸疗法。疗效反而比“气至病所”更大。多数同道多以为针灸“得气”才能见效,其实则不然。例如,对患者进行皮内埋针时,根本没有“得气”感觉。绝大多数却可以当面止痛,少数竟有一次治好永不复发的。但是针灸也有不良反应,下面我来介绍给大家吧。

   滞针

   滞针是指进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或无法进行。产生滞针的原因是肌肉收缩、大幅度的捻转行针或向单一方向捻针,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也可发生于病人体位的改变。

   一旦发生滞针,要求病人放松。若因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即可消除滞针;若局部肌肉过度收缩造成滞针,可稍延长留针时间,然后捻转出针,或于滞针穴位附近进行循按,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若由病人体位改变所致,应恢复原来体位,将针缓缓起出。

    疼痛

   (1)进针过程中

   进针过程中产生的疼痛通常是由于操作者进针手法不熟练,或针尖钝、带钩,或针体过粗所致,有时也发生于过度敏感的患者。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熟练而快速的透皮进针是无痛的。正确的操作技能和适宜的进针力度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获得,一些装置可使进针容易而快捷,例如管针套管(将针固定于穴位上,轻拍入穴),以及“轻弹”技巧(一种进针方法,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持针柄,另一手的中指或食指轻弹针柄上端,使针尖轻触皮肤)。酸、麻、重的“针感”表明得气,要与痛反应相区别。

   (2)进针后

   针进入深部组织后发生的疼痛是由于触及了神经纤维的痛觉感受器,出现这种情况需将针提至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后重新进针。

   当针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时产生疼痛,通常是由于纤维组织缠绕针身所致。应轻柔地前后捻转针使缠绕的纤维松解而缓解疼痛。

   留针时产生的疼痛通常是由于病人移动体位造成弯针所导致,需恢复原先体位使之缓解。

   晕针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晕针。应在治疗开始之前将针刺的程序和由此产生的感觉向病人认真解释。对于第一次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最好选择卧位,并用轻手法。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和脉搏以及早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尤其在针刺能引起低血压的穴位时应特别注意,如太冲穴。

   晕针的先期症状包括感觉不适、头晕眼花、视物旋转、精神疲惫。可出现胸闷、心悸、恶心,有时呕吐,面色苍白,脉象虚弱。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厥冷、冷汗、血压下降、神志不清。这些反应通常是由于病人紧张、饥饿、疲劳、极度体虚,不适的体位以及过强的手法引起。

   

   惊厥

   对所有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都必须询问是否有惊厥病史。对确实有此病史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一旦发生惊厥,立即将针全部取出,采取急救措施。若病情没有立即得到控制或持续惊厥,应将患者及时转送急救中心。

   以上就是针灸的不良反应,因为因针刺不合理,变成肺、心、肝等内脏毁伤情境均有发作。除此之外,银针放入人体穴位后,也许会碰破毛细血管,为此若在循环运用时,银针没有通过足够的高温高压消毒,病人间相当容易彼此传播血液类、乙肝等病种。所以应该在平时应该谨慎针灸。

 

甲肝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


注射甲肝疫苗,是为了能够让身体有这个抗体,有效的预防甲肝,但是有的人注射甲肝疫苗之后会存在不良的反应,比如乏力、发热或者是厌食、呕吐等这些不良的反应。

1、出现乏力、发热、厌食、腹泻

人体对甲肝疫苗的耐受良好,大多数人接种后没有任何甲肝疫苗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在接种部位发生轻度的红肿或轻微疼痛,上述甲肝疫苗不良反应一般在24—72小时消退,属于正常的甲肝疫苗不良反应。极少数人可出现乏力、发热、厌食、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等症状,这种甲肝疫苗不良反应,通常也是短暂的,大多在24小时内可自行缓解。一般说来,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不必进行特殊处理,均可自愈,局部反应较重时,可在72小时以后局部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甲肝疫苗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采取对症治疗。初次进行预防接种者,注射后应现场留观半小时,防止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回家后72小时之内如有异常反应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2、 不必过于担心

注射甲肝疫苗,出现这些甲肝疫苗的副作用是正常的,因为甲肝疫苗本身就是减低了活性或者灭火了的病毒,接种后必然会起一定的副反应。甲肝疫苗的这些不良反应一般都会自己慢慢消退。如果这些不良反应,两到三天后仍然没有消退,需要到医院检查病因,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治疗。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如发高烧也需要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不必过于担心。

3、应对方法

一般说来,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不必进行特殊处理,均可自愈,局部反应较重时,可在72小时以后局部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甲肝疫苗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采取对症治疗。初次进行预防接种者,注射后应现场留观半小时,防止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回家后72小时之内如有异常反应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喝中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我们国家是有着深厚内涵五千年文化的古国,我们聪明的老祖宗在还没发明医药的那个时期,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发明了各种用药方法,这一体系统称为中医。中医当然就用的是中药,那你们知道中药被人体吸收后会发生什么不良反应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看吧。

首先要看具体的用药,每一味中药的药性都不同。再要看方剂的组成是否合理。还要看药物是否对证。总体而论,是药三分毒!用对了就治病,用错了就致病!

概述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临床症状,分析中药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认识到“中药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的观点是片面的,中药不良反应屡有报道。本文试就中药不良反应作一简单的分析。  

1 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临床症状  1.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药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中药也不例外。中药的过敏反应尤以过敏性皮肤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常见。  1.1.1 过敏性皮肤反应:发生过敏性皮肤反应的中药品种很多,有单味的中草药、中成药及复方制剂。临床症状表现为多种皮肤病变。轻者瘙痒,粟粒样疹,荨麻疹,紫癜型药疹,湿疹皮炎样药疹;重者为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以及重症多形红斑等。有的中药还可致光敏性药疹[1]。  1.1.2 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多为中成药及复方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为多见。其症状为头晕恶心,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等,如抢救不及时,则可致死亡。有报道,外用中药偶可致过敏性休克[2]。  1.1.3 其他:其他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性发热、过敏性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迟发性复视、药物性肝炎等。  1.2 毒性反应:中药发生毒性反应往往是由于误服或超剂量服用所致,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重者为中毒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虽然中药是传承自我们的老祖宗,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但这并不代表中药就对我们的身体不会有一点点的副作用。中药性温,很适合我们中国人的病症,但是对于特殊体质的人来说,他们的体质也是承受不起中药的副作用的。所以,当我们在选择吃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自己适不适合。

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有哪些


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有哪些

1、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有哪些

1.1、很多中药是有毒性的。凡有毒之中药,多数性质激烈、作用竣猛,易毒害人体。其常用治疗量幅度较小或极小,安全性低。如:砒石、千金子、巴豆、乌头、马钱子等。若用之不当或超过治疗量,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轻者伤身,重者毙命。

1.2、过敏也是中药的一种不良反应。近几年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的情况屡屡出现,导致过敏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中药怎么熬

2.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2.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2.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3、熬中药用什么锅

煎煮中药,选择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最忌讳使用铁锅和铜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

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砂锅上的油渍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

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黏在锅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铁锅和铜锅煎药。因为铁和铜是活泼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毒副作用。

中药的优点

中药虽然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优点: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服用中药的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某些药物因配方后可产生相反、相恶关系,使彼此药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应,因此禁忌同用。

2、孕妇用药禁忌。主要为避免动胎、堕胎。因孕后妇女大多数对大寒、大热、峻泻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较大的药物耐受性差,因此对相关药物必须忌用。

3、服药期间饮食禁忌。俗称忌口,主要为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以便提高药效,可分为某一种药物对应的忌口与不同病情条件下用药时的忌口两类,前者如人参忌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常山忌葱、茯苓忌醋等。后者为慢性病服药须忌生冷,热性病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痈疡疮毒、皮肤疾患忌鱼虾、鹅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4、中药汤剂禁忌过夜服用。因为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针灸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呢


针灸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我曾经因为神经疼痛也尝试过针灸的方法。中医针灸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不用吃药就能有效治疗疾病。其次针灸治疗的特点还在于能有效疏通经络,疏通经络后能让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那么有多少人了解针灸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呢?下面跟我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针灸治疗会出现穴位激光照射反应。主要原因在于激光是一种因受激幅射发出的光,这种反应可能是局部也可能是全身。这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头昏、头胀痛、眼干、口干、鼻粘膜刺激征、耳内胀痛、牙胀痛、面部及口唇麻木等,同时也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等症状。

针灸治疗也会导致耳廓感染,其主要是因为消毒工作没有做好,从而导致的这一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白细胞计数增加,同时也会导致针眼处或耳穴压丸处等部位表皮损伤,虽然疼痛较轻,但是局部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肿,且周围皮肤充血,甚至还会有少量渗出液等炎症出现哦。

此外,中医中也有应用针灸减肥的说法,在针灸减肥的过程中常出现口渴、厌食、大小便次数增多、疲劳等不良反应,不过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新陈代谢也不断在加快等临床症状,不过值得放心的是这些现象等到机体重新建立平衡后就会自动消失。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多为轻症,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应引起注意。其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

关于晕灸的机理,曾有人将其与休克混为一谈。其实,晕灸与晕针一样都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

以上就是针灸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了,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吧。总而言之针灸治疗对于身体也是有利有弊的,在进行针灸治疗时也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使用针灸治疗的方法。不要盲目的进行针灸。以免对身体产生危害。

甘草片不良反应有哪些?


甘草是一种补脾益气的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甘草不管是应用于中药的队伍中,还是讲甘草提炼出来用于西药的范畴,甘草的药用价值都是非常高的,提炼后的甘草用来治疗止咳祛痰等,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过甘草虽然再好,也是有一些禁忌的,甘草片不良反应有哪些呢?

甘草片不良反应有哪些?

甘草片的主要成分——甘草浸膏粉具有良好的润肺、止咳、祛痰功能,但并不适合长期服用。甘草片中含有的阿片粉——也就是鸦片,作用是中枢镇咳,尽管含量很低,但长期大量服用也会成瘾。一旦停药,患者可出现频繁打哈欠、出冷汗、流鼻涕,甚至焦躁不安等症状,往往需二三个月才能摆脱。

除了以上两种成分外,甘草片中还含有樟脑、八角茴香油和苯甲酸钠。樟脑有局部麻醉、祛痰的作用。八角茴香油具有挥发性,进入呼吸道后能刺激腺体分泌,稀释痰液,使之容易咳出。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甘草片的镇咳作用十分明显。苯甲酸钠是该药品中的防腐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甘草片适合因外界刺激产生的干咳,属于对症治疗药物。如自行用药,使用时间不应超过3天,如果3天后症状得不到缓解,应到正规医院寻找病因,对症用药。

甘草片中的甘草成分有类激素样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胃溃疡,建议饭后含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此外,其中的阿片成分还会产生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此外,甘草还有水钠潴留作用,会使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慎用;可致孕妇流产,怀孕女性和哺乳期女性也应避免使用。

服用甘草片注意事项

1、甘草片不宜长期服用,如服用3~7天症状未缓解,请即时咨询医师。

2、对甘草片成份过敏者禁用。

3、胃炎及胃溃疡患者慎用。

4、当甘草片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5、如服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6、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头孢替唑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