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 导航 > 中医治病养生的主要方法

中医治胃痛的方法

冬季养生保健的中医治疗。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中医治胃痛的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中医从过去发展到现在,为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中医治胃痛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吃一些治疗胃痛的中药,当然也可以通过饮食方面进行调养身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胃痛的方法是什么呢?有没有方法和途径能解决问题呢?

1、陈皮5克,元胡20克,醋适量,以上前两味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1-2克,每日服3次,适用于胃痛。

2、薤白50-150克,醋50-100克,先将薤白洗净用醋煎煮,不加盐,顿服,也可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增加,以痊愈为度。理气宽中,止痢,止痛,适用于胃气痛不可忍。

3、生姜3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泡24小时,每服3克加入红糖,沸水冲泡,加盖浸片刻。代茶频饮,温中,健胃,止呕主治胃脘疼痛,翻胃呕吐,食欲不振。

4、艾叶适量,揉碎,用酒炒热。纱布包裹,敷肚脐,直至痛缓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炒),用于胃痛偏寒者。

5、仙人掌适量,去刺捣烂,纱布包裹。敷肚脐,胶布固定,适用于热性胃痛。

6、大蒜头1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7、野鸦椿果30g,用水煎服。此方用于气滞胃痛。

中医治疗胃痛的7个偏方

防治胃疼的方法

1、首先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常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不少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中医治胃痛的方法还是比较多,无论你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应该去正规的药店购买中药,当然还要学会中药的制作方法是什么,这样也更有利于中药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当然自己也能够更好的吸收中药中的营养成分,这样是最佳的方法。

相关阅读

中医治胃痛 试试针灸食疗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导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做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胃痛可能有若干因素,但大多数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入食道。这些消化液中含有氢氯酸(盐酸),这是工业上用来清洁金属的腐蚀性物质。尽管胃有保护膜,以免受胃酸侵蚀,然而.食道却缺乏此保护层。因此,当胃酸逆流人食道时,会引起灼热,有时严重到你以为是心脏病发作。引起胃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大吃大喝,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有些人并未暴饮暴食,但也患胃痛。其实,胃痉挛就和食物没有一点关系,它绝大多数起因于精神原因,生气、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起胃绞痛。

胃痛的中医治疗:

(1)、气滞胃痛:

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遇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嗳气频繁,伴呕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

(2)、血瘀胃痛:

证候:痛有定处,如锥刺刀剜,拒胺,或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失笑散合丹参饮。

(3)、食滞胃痛:

证候:胃痛胀满,厌食,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主方:保和丸。

(4)、虚寒胃痛:

证候:隐隐作痛,喜暧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遇寒发作或疼痛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脉细数或沉迟。

治法:散寒温胃,健脾止痛。

主方: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

(5)、阴虚胃痛:

证候: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或剥脱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

主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中医艾灸治疗胃痛:

足三里穴

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期门穴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华针灸学》说:主治肋下积气,伤寒心痛,呕酸。

灸法:艾条灸3~5分钟,艾罐灸10~15分钟。

特效反射

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钩骨的交界处。

主治:胃下垂,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中医按摩法:

1、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胃痛的食疗:

1、取鲜姜3--5片,红糖适量,以滚开水沏泡,趁热饮服,服后取微汗。适用于寒气犯胃的胃痛。

2、用大葱3--4段,生姜3--5片,白胡椒面适量,以开水冲泡;或于火上煮葱、姜片刻,服时可加少量食盐调味,再放胡椒面,趁热饮汤。适用于因感受寒凉的胃痛。

3、取粳米100克,牛肉松25克(或其它肉松)。将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调匀,趁热用食。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

4、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中医治疗胃痛的7个偏方


导读:中医治疗胃痛的7个偏方,胃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胃不好,除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外,心理压力、缺乏运动等其他因素也是导致胃痛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医治疗胃痛的7个偏方,一起来看看。

胃痛表现症状

1、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肚子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的时间、伴随症状等,作为判断的准则。

2、疼痛时间

胃痛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由于胃不适大多与进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作为辨别的准则,也较有准确性。

3、观察症状

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因此不能忽视腹痛外所伴随的各项症状。

4、到医院检查

如果情况复杂,难以判定是哪个位置不舒服及发作的时间与疼痛的性质,应马上到医院请医生帮助诊断与检查,这才是最直接且准确的方法。

中医治疗胃痛的7个偏方

1、陈皮5克,元胡20克,醋适量,以上前两味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1-2克,每日服3次,适用于胃痛。

2、薤白50-150克,醋50-100克,先将薤白洗净用醋煎煮,不加盐,顿服,也可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增加,以痊愈为度。理气宽中,止痢,止痛,适用于胃气痛不可忍。

3、生姜3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泡24小时,每服3克加入红糖,沸水冲泡,加盖浸片刻。代茶频饮,温中,健胃,止呕主治胃脘疼痛,翻胃呕吐,食欲不振。

4、艾叶适量,揉碎,用酒炒热。纱布包裹,敷肚脐,直至痛缓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炒),用于胃痛偏寒者。

5、仙人掌适量,去刺捣烂,纱布包裹。敷肚脐,胶布固定,适用于热性胃痛。

6、大蒜头1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7、野鸦椿果30g,用水煎服。此方用于气滞胃痛。

防治胃疼的方法

1、首先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常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不少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胃痛的患者在日常养生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按时用餐、规律饮食,同时要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养胃食物。另外,多参加户外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以防止疾病的侵袭。

中医治疗胃病 艾灸穴位治疗胃痛


胃病非常不好受,胃酸、胃胀气等症状,胃病一犯,饭也不能吃,全身不适,治疗胃病有很多方法,今天小编教大家一招,用艾灸就可以治疗胃痛,当时见效哦,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温灸中脘、神阙治胃病

还有些上了岁数的人,由于年轻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或者受生活条件所限,吃得不好,导致老了以后经常出现恶心、干呕、闹肚子等肠胃不适。像这种睛况就需要长期调理了,一般要连续灸五六个疗程,10 天一个疗程,每次灸20-30分钟,每个疗程之间可休息3天。

这时候,您就要用到隔姜灸,就是把姜片扎孔,搁在中脘穴和神阙穴上,然后对准姜片艾灸。姜的辣气进入体内后能对付顽固性的消化不良。

我们在使用温灸治疗胃病的时候,如果再在足部的消化系统反射区按摩几分钟的话,效果会更加的好的哦。

用耳朵治胃病

对付胃病,您还可以找到耳朵上的胃、食道、贲门、幽门和十二指肠反射区,哪儿疼点哪儿,一会儿胃就“焐”得热乎了。

对于一般的胃病,在耳朵上找痛点,忍住痛,点按几分钟就会缓解。一般说来,胃病越严重,点起来越疼。

您如果赶上出差在外、跟朋友聚会或者正在工作中急性胃疼犯了,手边又暂时没有醪糟、艾条,做脚上的胃反射区又不方便,就可以直接点耳朵上的胃区,找到最痛的地方直接点压。

有的时候,您自己觉得是胃疼,其实可能是贲门疼、幽门疼或者是十二指肠疼。此时,自己光凭感觉没法儿辨别,那在耳朵上就能找得准了。点按这几个地方,哪个点最疼,就是对应的哪个脏器出了毛病。

如果你实在自己不想下手,忍受不了疼的话,可以采用贴耳豆的方法,在上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几个反射区贴王不留行籽。

您也可以把云南白药的保险子打成粉,包裹住王不留行籽再贴,或者直接把王不留行籽和云南白药都打成粉,加点水,制成小的膏药贴在耳朵上的胃区。

治胃病具体方法

1.艾灸中脘30分钟,或者每天用暖水袋焐中脘穴30~40分钟;经常肠胃不适者要长期调理,隔10天灸一次。连续做5-6次;顽固性肠胃不适可隔姜灸。

2.按摩足部的消化系统反射区,每天按摩2分钟。

3.在耳朵的胃、食道、贲门、幽门和十二指肠反射区上找痛点,贴耳豆2~3天,或每天点按10分钟。

中医如何治疗胃病

多胃病患者大多是因为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造成的。比如,有人经常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的情况,却总以为就是没吃好,胃有点不舒服,自己吃点药或是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正是这些忽视,导致了疾病的不断发展,严重了,甚至有癌变的可能。

从中医来讲,胃病并不是单单因为胃不好造成的,因而,养胃还要兼顾脾、肝。蒙教授指出,除戒烟酒外,注意饮食是重点。

健脾胃

中医认为,初春饮食应以辛温、清淡为主,因为辛温能够祛寒,清淡能够利湿,这样可使人体抗拒风寒、风湿之邪的侵袭。例如可经常用薏苡仁、山药、大枣、茯苓、芡实等煮粥,以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而油腻、生冷、酸涩、黏硬和大辛大热的食物,会助热生火,伤害脾胃,要忌食;蔬菜、水果可避免“上火”,要多吃。

养脾肝

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增甘味。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建议可在春季多食用大枣、山药等。

中医专家指出肝气升发过度,会引起脾胃病旧病复发。而肝功能的健康与否又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中医提醒胃病患者忌喝绿茶

先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多中医药功效。但有利也有弊,专家提醒,胃病患者忌喝绿茶。

胃病的症状有轻有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

据专家介绍,胃病须“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精神、饮食、烟酒等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生活作息方面,一天三餐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

此外,专家特别提醒广大胃病患者,中国人都爱喝茶,但是胃病患者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能保留鲜叶的85%以上,绿茶中的成分,对于防衰老、抗癌、杀菌、消炎等确实有效果,是其他茶叶无法比拟的。

但过敏体质者喝绿茶易呕吐,而且绿茶中叶绿素含量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故胃病患者最好别喝绿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多酚含量少,经过“熟化”刺激性较弱,较为平缓温和,适合饮用。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

喝茶的时间最好在饭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尤其对于不常饮茶的人来说,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胃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注意,患有胃病,千万别喝绿茶!

总结:看到文章中治疗胃痛方法有很多,耳朵治疗法,还有艾灸治疗法等等,这些治疗胃痛还是有效果的,大家不防一试。

中医治疗胃病 艾灸穴位治疗胃痛


中医治疗胃病 艾灸穴位治疗胃痛

温灸中脘、神阙治胃病

还有些上了岁数的人,由于年轻时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或者受生活条件所限,吃得不好,导致老了以后经常出现恶心、干呕、闹肚子等肠胃不适。像这种睛况就需要长期调理了,一般要连续灸五六个疗程,10 天一个疗程,每次灸20-30分钟,每个疗程之间可休息3天。

这时候,您就要用到隔姜灸,就是把姜片扎孔,搁在中脘穴和神阙穴上,然后对准姜片艾灸。姜的辣气进入体内后能对付顽固性的消化不良。我们在使用温灸治疗胃病的时候,如果再在足部的消化系统反射区按摩几分钟的话,效果会更加的好的哦。

用耳朵治胃病

对付胃病,您还可以找到耳朵上的胃、食道、贲门、幽门和十二指肠反射区,哪儿疼点哪儿,一会儿胃就“焐”得热乎了。对于一般的胃病,在耳朵上找痛点,忍住痛,点按几分钟就会缓解。一般说来,胃病越严重,点起来越疼。

您如果赶上出差在外、跟朋友聚会或者正在工作中急性胃疼犯了,手边又暂时没有醪糟、艾条,做脚上的胃反射区又不方便,就可以直接点耳朵上的胃区,找到最痛的地方直接点压。

有的时候,您自己觉得是胃疼,其实可能是贲门疼、幽门疼或者是十二指肠疼。此时,自己光凭感觉没法儿辨别,那在耳朵上就能找得准了。点按这几个地方,哪个点最疼,就是对应的哪个脏器出了毛病。

如果你实在自己不想下手,忍受不了疼的话,可以采用贴耳豆的方法,在上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几个反射区贴王不留行籽。您也可以把云南白药的保险子打成粉,包裹住王不留行籽再贴,或者直接把王不留行籽和云南白药都打成粉,加点水,制成小的膏药贴在耳朵上的胃区。

治胃病具体方法

1.艾灸中脘30分钟,或者每天用暖水袋焐中脘穴30~40分钟;经常肠胃不适者要长期调理,隔10天灸一次。连续做5-6次;顽固性肠胃不适可隔姜灸。

2.按摩足部的消化系统反射区,每天按摩2分钟。

3.在耳朵的胃、食道、贲门、幽门和十二指肠反射区上找痛点,贴耳豆2~3天,或每天点按10分钟。

中医如何治疗胃病

多胃病患者大多是因为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造成的。比如,有人经常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的情况,却总以为就是没吃好,胃有点不舒服,自己吃点药或是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正是这些忽视,导致了疾病的不断发展,严重了,甚至有癌变的可能。从中医来讲,胃病并不是单单因为胃不好造成的,因而,养胃还要兼顾脾、肝。蒙教授指出,除戒烟酒外,注意饮食是重点。

健脾胃

中医认为,初春饮食应以辛温、清淡为主,因为辛温能够祛寒,清淡能够利湿,这样可使人体抗拒风寒、风湿之邪的侵袭。例如可经常用薏苡仁、山药、大枣、茯苓、芡实等煮粥,以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而油腻、生冷、酸涩、黏硬和大辛大热的食物,会助热生火,伤害脾胃,要忌食;蔬菜、水果可避免“上火”,要多吃。

养脾肝

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增甘味。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建议可在春季多食用大枣、山药等。中医专家指出肝气升发过度,会引起脾胃病旧病复发。而肝功能的健康与否又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中医提醒胃病患者忌喝绿茶

先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多中医药功效。但有利也有弊,专家提醒,胃病患者忌喝绿茶。胃病的症状有轻有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

据专家介绍,胃病须“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精神、饮食、烟酒等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生活作息方面,一天三餐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

此外,专家特别提醒广大胃病患者,中国人都爱喝茶,但是胃病患者最好喝红茶,因为绿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能保留鲜叶的85%以上,绿茶中的成分,对于防衰老、抗癌、杀菌、消炎等确实有效果,是其他茶叶无法比拟的。但过敏体质者喝绿茶易呕吐,而且绿茶中叶绿素含量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故胃病患者最好别喝绿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多酚含量少,经过“熟化”刺激性较弱,较为平缓温和,适合饮用。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喝茶的时间最好在饭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尤其对于不常饮茶的人来说,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俗话说“十人九胃病”,胃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注意,患有胃病,千万别喝绿茶!

总结:看到文章中治疗胃痛方法有很多,耳朵治疗法,还有艾灸治疗法等等,这些治疗胃痛还是有效果的,大家不防一试。

脾胃虚寒型胃痛中医治疗偏方


本文导读:脾胃虚寒型胃痛主要表现为喜欢吃温热食物、空腹胃痛,进食后疼痛缓解,下面我们来看看脾胃虚寒型胃痛中医治疗偏方。


胃痛是日常常见的小疾病,中医认为,胃痛多见于病邪阻滞、气机不利和营血凝涩,嗜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肚子有蛔虫等都会引起胃痛。另外,胃痛和精神、脾胃虚寒、气滞等也有关系。

中医认为,气滞、脾胃虚寒、血瘀类型的胃痛多属于慢性胃痛,而上面介绍的嗜冰冷食物、饮食不规律、肚子有蛔虫引起的胃痛多为急性胃痛,急性胃痛应该说比较好调理,只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饮食卫生,给肚子驱蛔虫就可以了,但是,慢性胃痛则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理。

脾胃虚寒性胃痛,主要表现为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疼痛缓解,喜欢吃温热的食物,手脚冰凉、舌淡,大便稀。这种类型的胃痛要温胃健脾,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偏方。

一、二宝粥

材料:大米50克,芡实和淮山各15克,陈皮1/4个

做法:先将芡实和淮山捣碎,然后与陈皮、大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

功效:补脾健胃、祛湿止泻。

二、胡椒绿豆猪肚汤

材料:红枣12颗,白胡椒20粒,猪肚1个,绿豆1汤匙

做法:材料洗净,把红枣、绿豆、白胡椒都放进猪肚里,加适量水,文火炖到烂熟后加盐,调匀即可食用。

功效:对虚寒型胃痛有较好治疗效果。

三、按摩足三里穴位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面四横指、胫骨边缘的地方


取穴方法:先找外膝盐。弯曲小腿,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膝关节外侧有个突显的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外膝眼。然后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位了。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进行按摩足三里穴位,每次大约5-10分钟,按压时应该有发热酸胀的感觉。

功效:能行气活血,改善肠胃不适的症状。(99健康网(.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治中暑的方法


在很多人眼中,中暑并不是什么大事,因此很多人也不太重视预防中暑。可是,如果不注意预防中暑,一旦中暑了,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容易危及生命!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其常见的诱因。

症状有轻有重

专家介绍,中暑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重症病例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等。主要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3种情况。

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如果上述症状加重,则轻症中暑症状,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有可能是轻度中暑,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

重度中暑时,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中暑者,形同而病别,延医亦各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伤人,先着于心,治以清凉。专家说,中医主要可通过穴位急救法和刮痧法治疗中暑。

穴位急救法

取温开水(或用糖开水)一杯给病人饮下,并扶到空气清新阴凉的地方,当患者出现热昏厥情况,可用一茶匙食盐混合600毫升水慢慢饮下。

取穴:按摩太阳穴(有药油更佳);如晕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舒缓胸口不适,可加按内关穴(腕纹上二寸)。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可令病人尽快苏醒。可用西瓜皮或湿毛巾为患者抹身,加速体温下降。

1.轻症

主证:

中医治斑疹的方法


二、斑疹吃什么好三、怎样能预防斑疹

中医治斑疹的方法

1、中医治斑疹的方法

1.1、热犯卫分

治法:辛凉解肌,透表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蝉衣葛根方:有银花15g、连翘12g、桔梗9g、竹叶6g、荆芥6g、牛蒡子9g、豆豉9g、薄荷6g、芦根12g、蝉衣6g,生葛根6g。寒憟身痛甚者加羌活、防风以疏散外寒,热高渴甚者加石膏、知母以清气护津,咽痛去葛根豆豉加马勃、元参以清热利咽,咳嗽加杏仁、前胡以宣降肺气。

1.2、邪在气营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养阴。

方药:清营汤加减:生石膏15g、水牛角10g、生地18g、金银花15g、玄参12g、麦冬12g、板蓝根15g、竹叶心3g、丹参18g、知母12g。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痉厥抽搐加羚羊角、钩藤以清热熄风,腓肠肌痛甚加芍药、甘草、元胡。

1.3、热的营血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消斑。

方药:加味犀角地黄汤犀角9g (水磨)、生地30g、赤芍9g、丹皮9g、元参12g、银花12g、大青叶12g、丹参12g、黄连6g、红花6g。小便赤短或带血加山栀、白茅根、侧柏叶炭,大便黑加炒茜草根、炒地榆,呕血加大小蓟、茅根、藕节,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化服。

2、什么是斑疹

斑疹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的叫做“斑”,多由热郁阳明,迫及营血而发於肌肤。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於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做“疹”(但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的),多因风热郁滞,内闭营分,从血络透发於肌肤。斑疹是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可暂时出现或长期存在;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红斑和其他各种色素异常引起的斑疹。

3、斑疹如何治疗

生活中治疗这一种疾病的方法也是越来越多了,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根据自己的病情来进行相关的治疗,斑疹应该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缓解病情的,最好是对症的药物和特效的药物相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会更加明显的,特效药首选强力霉素、四环素簇的药物均有一定效果,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要清淡的,多喝水的。

斑疹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一般也就是对症治疗,内服和外用的药物同时进行的,内服的药物有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的有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

斑疹的患者建议口服抗过敏的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赛庚啶等效果都是很好的,也可以调理身体吃一些维生素、钙剂等帮助调理病情的,外用的药物有糖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等都是能治疗这个病的。

选择中医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是选择银翘散,这种药物具有着辛凉解肌,透表解毒的功效,因为出现了斑疹的时候,湿热风寒,读写所造成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消除体内的寒气,戒除这些毒性物质。

治疗斑疹也可以选择清营汤,或者是犀角地黄汤,以及青斑青黛眼还可以选择沙参,加上麦冬和玉竹等等这些中药,在使用这些中药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去加入一些辅助的药物,能够有着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斑疹吃什么好

胡萝卜芫荽羹:胡萝卜、芫荽各60克、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连服一星期,婴儿只服汤汁。

金银花甘蔗茶:金银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银花水煎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代茶饮。可频频服之。日1剂,7~10天为1疗程。

苡薏红豆粥:苡薏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每日1剂,分3次服完。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马齿苋荸荠糊:鲜马齿苋、荸荠粉各30克,冰糖15克,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取汁调荸荠粉,加冰糖,用滚开的水冲熟至糊状。每日1剂。适于水痘已出或将出,发烧、烦躁、便稀溏。

怎样能预防斑疹

1、控制传病媒介及其潜在宿主,是有效的措施。

2、要预防啮齿动物的侵扰,最佳办法是断绝其粮食并使其失去匿藏之所。食物及垃圾应妥善存放和弃置。墙壁及天花板的孔洞亦应修补妥当。

3、前往丛林地区时,应做妥预防措施,避免被咬到。使用驱虫剂和穿上有保护作用的长袖衣服及长裤,是适当的措施。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可有效预防虱传斑疹伤寒蔓延。

中医治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湿疹的方法

1、中医治湿疹的方法

用白醋泡水洗脸:很有用,两天湿疹就消了。可以经常洗用来做为日常保健和预防。

金银花煮水。每天擦洗次数不限,不要太烫的水洗,稍微温一点。要是长痱子的,也可以用来洗澡,洗头(煮得淡一点)。药房有两种买,记得是买专门洗澡的,还有一种是煮水喝的。

艾叶煮水洗澡,每天一次。

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去渣留油、后冷却备用。皮损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

2、湿疹的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3、湿疹如何预防

避免自身可能的诱发因素。

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清洗及接触可能敏感的物质如皮毛制剂等。少接触化学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

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乱用药。

湿疹如何护理

1、保护皮肤

湿疹日常护理最应该做的就是做好保护皮肤措施,调整消化内分泌功能,积极治疗疾病如长期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等。另外要根据季节变化做好皮肤护理,防吹防晒防雨防冻。

2、避免外部刺激

避免外部刺激是湿疹日常护理离不开,有过敏体质或者曾有湿疹的患者,尽量让皮肤保持在适当湿润的环境中,注意避免外部刺激如不要烫伤、摩擦、用碱类肥皂等。

3、注意饮食

湿疹日常护理离不开忌口,特别是在在急性期的时候,饮食更是要特别注意。海鲜类、辛辣类、蛋类、芒果等食物是不能吃的,此外最好是戒掉烟酒。注意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如发现食用某种食品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忌食。

4、保持心情愉悦

心理因素始终是很难跨过的坎,湿疹日常护理不要忘记了注意劳逸结合,身心都要保持健康,适当锻炼,注意休息,适当放松释放压力。

5、注意个人卫生

湿疹日常护理一定要做好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中,湿疹患者着衣尽量宽松舒适,选择纯棉制品,特别是对丝毛过敏者,应避免穿丝织品、毛织物、皮衣,甚至羽绒服等。

湿疹多吃什么食物好

韭菜:韭菜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铁、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有解毒祛湿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湿疹。

芹菜:内含丰富的纤维、维生素B2及维生素C,还有大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芹菜具有化湿、利湿等功效,可有效防治湿疹的复发。

番茄:番茄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E。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及番茄碱等物质。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补充维生素C。番茄碱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疗湿疹可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

苦瓜:苦瓜内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

中医治蛇毒的方法


我国的传统中医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能够取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很大原因就是对传统中医的研究。在农村很多人都会经常在爬山,穿越丛林,一不小心就会被隐藏的毒蛇咬上一口。在外面要是被毒蛇咬伤,只要你能看本文中医治蛇毒的方法,认识更多的治疗方法,相信要是在野外遇到危险,也可以自救,挽回自己的生命。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治蛇毒的方法。

蛇毒为燥烈之物,其毒性致经络、气血、直至脏腑受害。因此,中医对蛇伤的治疗原则应以清热解毒为主,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反应来进行辨证施治,才能治疗及时,虽然部分人可以用这些药方治愈,但是对于严重的患者,导致中毒症状不同的人,就不能治愈,出现意外。

中医治疗毒蛇咬伤分一下几个方面:

1、毒蛇咬伤早期

24小时以内的蛇伤。应以外治、内治相结合。外治以急救排毒为主,内治以清热解毒、通二便排毒为先。根据民间“蛇毒不泻,蛇毒内结”及“二便不通,蛇毒内攻”的实践经验,通二便至关重要。 据文献报道,约2小时从肾脏排出30%的毒素,5小时可排出70%。因此,保护肾脏是重中之重的关键问题。利尿可首选车前子、泽泻、木通等。通便可用大黄、元明粉、藩泻液、乌桕、虎杖等。

2、毒蛇咬伤中期  

24~72小时左右。此期火气盛,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养阴凉血。风毒盛,以祛内风为主,佐以解毒。

3、毒蛇咬伤后期  

急性中毒期已过,无全身中毒症状。治疗以滋阴养血或以温补气血为主。这种情况一般两天后,这也是毒蛇咬伤中说的安全了,只要用普通西医的方法来治疗相对问题,就没有问题了,也就是脱离了中毒的危险期,此时的蛇毒作用已经过去,只是留下了毒蛇破坏身体的一些症状。

上面为大家介绍的是普通的中药治疗蛇毒的方法和治疗的最佳时间,多认识一味中草药,多一分生存的希望。但是不是所有的蛇毒都可以用简单的中医治疗,被毒蛇咬伤严重的患者,必须要及时送到医院注射抗毒蛇血清进行抢救,错过抢救时间可能会危及生命。

中医治冻疮的方法


很多人一道了冬天的时候就会出现冻疮,还有很多人经常接触到冷水,这样下来就容易长冻疮,长了冻疮之后就会觉得特别的痛,冻疮还不能轻易的碰水,这样只会让冻疮越来越严重,还会因为长了冻疮而无法正常活动,很多人在长了冻疮之后严重的话还会出血,出血之后就可会裂口,这样的症状是可以选择中医的方法来治疗,那么中医治疗冻疮的方法有哪些?

以云南白药酊外搽患处,每日3~4次,一般用药2~3天红肿消退,瘙痒减轻,多数患者1周内显效。对早期红斑型冻疮疗效甚佳,对水泡型和坏死型效果亦好。本品不宜用于皮肤破损者,以免引起疼痛。

当归四逆丸

取当归四逆丸捣碎,放入瓶内,再取生姜50克,切咸薄片,加水150毫升,煎沸后弃渣,将生姜药汁加入当归四逆丸中,搅拌均匀后,密封备用。用时,先将患处皮肤消毒,然后将上药液涂于患处,每日2~3次。

桂枝汤合剂

取桂枝汤合剂外搽冻疮患处,日2次。

十滴水

用棉签蘸十滴水涂搽皮损处,每日3~4次。对于已形成溃疡或继发感染者,则用十滴水稀释液(稀释为2%)浸湿纱巾敷,每日2~3次,每次敷20~30分钟。

黄芪桂枝五物丸

将黄芪桂枝五物丸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换药1次。曾治百余例,多获良效。

治法二:取当归12g,桂枝12g,淫羊藿12g,姜黄12g,细辛9g,生姜4片(后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伴畏寒怕冷者加附子6g(先煎)、巴戟天9g,鹿角霜9g;伴气血两虚者加党参12g,黄芪12g;伴冻疮溃烂且久治不愈者加白蔹12g,肉桂6g,黄芪6g。

治法三:取黄芪15g,当归15g,川芎12g,丹参15g,吴茱萸12g,生姜4片(后下)、赤芍12g,白芍12g,鸡血藤15g,透骨草20g,水煎服,每天1剂。本方适用于面色无华,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手足冰凉,舌淡苔簿白,脉浮数者,以及患处起水泡,破溃糜烂流液,遇冷则痒痛加剧者。

如果在治疗这个冻疮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这些中药来给自己治疗,长了冻疮之后一定不要触碰到冷水,这样只会让冻疮开裂,开裂之后冻疮也会变得越来越痛,如果痛的话还会有出血的现象,长了冻疮之后还可以涂抹专门治疗冻疮的药膏,这样比如说云南白药,就可以用来治疗这个冻疮。

中医治哮喘的方法


哮喘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要长期的去服用一些药物的,但是却得不到根治的,总是会有复发的可能性的,而且每次复发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呼吸的,出现窒息情况的,所以患者还是可以采取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的,那么到底应该要怎么样去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去治疗哮喘的呢?

1,补液根据失水及心脏情况,静脉给等渗液体,用量2000~3000ml/d,以纠正失水,使痰液稀释。

2,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和缓解哮喘严重发作重要治疗措施,常用甲基强的松龙每次40~120mg静脉注射,在6~8h后可重复注射。

3,.沙丁胺醇(舒喘灵)雾化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

⑴雾化吸入:浓度为0.5%(W/V,5mg/ml)的沙丁胺醇溶液1ml,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雾化吸入,以后可根据病情在2~6h后重复用药。

⑵皮下或肌肉注射沙丁胺醇:500μg/次(每次8μg/kg体重),4~6h可重复注射。

⑶静脉注射沙丁胺醇250μg/次94μg/kg体重·次),注射速度宜慢(约10min左右),必要时重复用药。

4,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

5,氨茶碱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测定或估计患者血浆茶碱浓度,若患者的血浆茶碱浓度5mg/L,则可给予负量氨茶碱(5mg/kg体重)用5%葡萄糖溶液20~4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需15min以上注射完;如果血浆茶碱浓度已达10~15mg/L,则按0.7mg/kg·h的维持量氨茶碱静脉滴注,并注意血浆茶碱浓度的监测,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中医治胃痛的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