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怎么才能作好中医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姜黄汤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面对着医学的多元素发展,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施手段,其实,中药方剂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其副作用小,药材种类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荐。下面来看一下姜黄汤。

【别名】姜黄散

【处方】姜黄1两3分,藿芦(锉)1两,鹤虱(微炒)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蛔虫心痛,喜吐水,冲刺痛不可忍,或不能食,面黄腹满。

【用法用量】姜黄散(《普济方》卷二三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防风5分,独活5分,桂枝3分,芍药3分,樱皮3分,姜黄3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诸头项痛,引肩背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名家方选》

【别名】姜黄散

【处方】姜黄1两,沉香(锉)3分,黄耆(锉)1两,桂(去粗皮)半两,延胡索3分,人参3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3分,芎䓖3分,防风(去叉)3分,芍药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诃黎勒(煨去皮)半两。

【制法】上药除杏仁外,为粗末,入杏仁和匀。

【功能主治】风消,四肢无力,胸膈烦闷。

【用法用量】姜黄散(原书卷八十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桃仁、兰叶、丹皮、姜黄、苏木、当归、陈皮、牛膝、川芎、生地、肉桂、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一切跌打。

【用法用量】水、酒、童便煎服。

【摘录】《伤科方书》

看了上面对姜黄汤的介绍我们知道,养生是现在很多人喜爱做的一件事情,养生对身体的帮助比较大,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的体质状况来选择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Ys630.com相关知识

姜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姜黄散。

【处方】川姜黄(成片子者)120克 蓬莪术 红花 桂心 川芎各30克 延胡索 牡丹皮 当归各60克 白芍药9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子脏久冷,月水不调,及瘀血凝滞,脐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75毫升,酒75毫升,煎至100毫升,热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处方】姜黄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血淋。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红酒调下,连二三服。以通为度。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处方】姜黄3分,牡丹3分,当归3分(锉,微炒),虻虫1分(炒微黄,去翅足),没药1分,水蛭1分(炒令黄),刘寄奴3分,桂心3分,牛膝1两(去心)。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恶血不尽,攻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

【处方】姜黄2两,大附子1两(炮),赤芍药半两,芫花1分(醋浸过,炒令黄色),丹皮1分,红蓝子半两,郁李仁1分(去皮),荆三棱半两,没药1分,木香1分,柳桂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脏久冷,腹疼痛,小便浓白泔。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如腹痛,用当归、没药酒煎服,水7分,酒3分,同煎及7分,热服。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姜黄(如无,以川芎代)、细辛、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般牙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擦2-3次,盐汤灌漱。

【临床应用】牙疼:胡长文给事之父,牙疼不可忍,面肿。偶无姜黄,检《本草》,川芎亦治牙,遂代之。坐间,便见肿消疼止。后用川芎亦验。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

【别名】姜黄汤

【处方】姜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艾叶1两(微炒),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腹痛。

【用法用量】姜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姜黄半两,丁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调顺荣气。主室女月水滞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经脉欲来先服此药。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姜黄1两,牡丹皮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乌药(锉)1两,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血块,攻筑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姜黄(切碎,炒干)1两,蒲黄(微炒)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块攻冲,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生地黄自然汁调下,日3夜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姜黄、槟榔(锉)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心痛。

【用法用量】温酒调下,1-2岁儿每服半钱匕,余以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姜黄1两,甘草1两,羌活1两,白术2两。

【功能主治】臂痛,非风、非痰者。

【用法用量】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二

【处方】姜黄8两,白术8两,生姜(去皮,细切)3升,当归(切)10两,陈曲末2升,大麦糵末2升,生地黄(细切)3升,桃仁(去皮尖,双仁)2升,杏仁(去皮尖双仁)2升,青橘皮(汤浸去白,切)3升。

【制法】用木杵臼捣如泥,纳甑中铺匀,以面封之,勿使泄气,蒸熟,并甑置屋下3日,开,出药晒干,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冷癖,血块虚胀,月经不调,瘦弱不能食,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调下,1日2次,取利为度。若炼蜜为丸亦得,每服30丸,酒送下,1日2次。

【注意】10日内忌生冷难消化物,过10日百无所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姜黄8两(醋浸,炒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尽,脉沉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污血不尽,新血又虚,故腹痛,胸闷,恶露经久不尽焉。姜黄一味,性能行散血气,醋浸炒黑又能祛血中之湿,以止多郁人污血之漏血也。为散,米饮调下,使污血去尽,则郁结顿开,而新血自生,经脉完复,何患恶露不净,腹痛胸闷不除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姜黄3分,槟榔半两,干漆(捣碎,炒令烟出)半两,石灰(捣末,炒令黄色)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九种心痛,发动无时,及虫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没药1分,川姜黄末3分。

【功能主治】产后腹疼。

【用法用量】以水、童子小便各1盏,入药煎至1盏半,分作3服,通口服;约行5-7里,再进1服即止。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

【处方】姜黄(微炒)1两,当归(切,焙)1两,木香半两,乌药(微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茱萸醋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姜黄2两,滑石2两,木通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五般淋。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7分,温下,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四

【处方】干姜1两,大黄1两,生姜1两,皂角刺9个。

【功能主治】内毒。

【用法用量】用酒1碗,水1碗,同煎至一半,去滓温服。滓用酒、水各1碗,再煎温服。须用瓦器煎。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五

【处方】生姜(切)4两,生地黄(切)8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经脉虚冷,月水来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姜黄1两,当归(切,炒)1两,蒲黄1两,桂(去粗皮)1两,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块,(疒丂)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川姜黄(成片子者)4两,蓬莪术1两,红花1两,桂心1两,川芎1两,延胡索2两,牡丹皮2两,当归2两,白芍药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脏久冷,月水不调,脐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半盏,酒半盏,煎至7分,热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引《专治妇人方》

以上就是关于姜黄散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虽然说姜黄散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长期吃药还是不好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日常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危害,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黄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绵黄、陈皮(去白),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用大麻仁一合,烂研,以水投取浆一盏,滤去滓,于银、石器内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4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升(搞碎去皮)。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

【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下熟回回豆子2合,香粳米1升,胡萝卜5个(切),用羊后脚肉丸肉弹儿,助枝1个(切),寸金姜黄3钱,姜末5钱,咱夫兰1钱,芫荽叶同醋调和。

【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知道了黄汤主要治疗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黄汤的禁忌等,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姜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姜黄丸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处方】姜黄3分,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3分,芫花1分(醋拌炒干),当归半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琥珀半两,延胡索半两,鬼箭羽半两,木香半两,硇砂半两,凌霄花半两,京三棱3分(微炮,锉),水蛭1分(炙炒令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

【功能主治】妇人虚冷,血气积聚,心腹妨闷,月候久不通,少思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姜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牡丹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桂1两(去粗皮),芎䓖1两,续断1两,木香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羚羊角屑1分,赤芍药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胸中气短,腹内紧急,腰背疼痛,月水不调,烦渴,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缩砂1两,草豆蔻1两,荜澄茄1两,橘皮1两,青皮1两,姜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干姜黄4两,干姜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漏胞。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调下,1日2次。

【摘录】《鸡峰》卷十六

【别名】二味消毒丸

【处方】僵蚕1两,大黄2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头面肿大疼痛并喉庳。

【用法用量】二味消毒丸(《杏苑》卷三)。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通过上面的关于姜黄丸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姜黄丸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姜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草作为一种中药材,你知道它的药用价值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吗?中医都是如何利用姜黄草来治疗疾病的呢?还有日常在使用姜黄草治疗疾病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别着急,我们为大家一一解答。

【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的根茎。

【原形态】黄山药 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圆柱形,不规则分枝,表面着生稀疏须根。茎左旋,光滑无毛,草黄色,有时带紫色。单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心形,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或宽心形,全缘或边缘呈微波状,干后表面栗褐色或黑色,背面发白色,两面近于无毛。花雌雄异株。雄花无梗,新鲜时黄绿色,单生或2-3朵簇生组成穗状花序,花序又分枝而呈圆锥花序,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苞片舟形,小苞片与苞片同形而较小;花被碟形,先端6裂,裂片卵圆形,内有黄褐色斑点,开放时平展;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的基部,花药背着。雌花序与雄花序基本相似;雌花花被6裂,具6枚退化雄蕊。蒴果三棱形,先端截形或微凹,基部狭圆,每棱翅状,半月形,表面棕黄色或栗褐色,有光泽,密生紫褐色斑点,成熟时果反曲下垂;种子每室通常2枚,着生于中轴的中部。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500m的山坡灌木林下,或仅见于密林的林缘或山坡路旁。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呈圆柱形,有的略弯曲,直径2-3cm。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呈深棕色。质硬而韧,折断后断面呈白色绒毛状并可见很多黄色点状维管束散在。气微,味微甜。

【化学成份】块根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雅姆皂甙元(yamogenin),又含薯蓣皂甙(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

【性味】微辛;微辛;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胃气痛;吐泻腹痛;跌打劳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绞汁余;或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姜黄草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中药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更好的帮助身体解除烦恼。

参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参黄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参黄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参黄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人参、大黄、甘草、青皮。

【功能主治】小儿积痢侵久,或愈而复发。

【摘录】《顾氏医径》卷五

【处方】别直参1钱半,生锦纹1钱半。

【功能主治】气虚甚而邪实,大便不通者。

【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处方】大黄(煨、锉)3两,人参1两,枳壳(汤浸去瓤、麸炒)1两,槟榔(煨,锉)1两,半夏(汤洗去滑、炒黄)1两半,朴消(研)2两,甘草(炙,锉)半两,黄芩(去黑心)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热痰,导壅气,润肠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上文所说的关于参黄汤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荆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发生的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们总是为自身的健康状况担忧,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时积累一些医药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中药方剂由于对人体的副作用极小,成为了首选。荆黄汤就是这样的一种,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荆芥穗30克 人参15克 甘草7.5克 大黄9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暴吐,上焦热气所冲,脉浮而洪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调槟榔散6克,空腹时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荆芥穗5钱,人参2钱5分,大黄1钱5分,甘草1钱,槟榔1钱5分,木香7分5厘,轻粉5厘。

【功能主治】心经之火郁于肺经,干疥瘙痒皮枯,屑起,便秘者。

【用法用量】槟榔以后3味为细末,荆芥穗等4味水煎,去滓,调末服。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处方】枳壳、大黄、荆芥、朴消、栀子、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气闭不通,脏腑痞结。

【用法用量】每用1钱,灯心汤调服,1日2-3服。立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

【处方】大黄、荆芥穗、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服。以利为度。

【摘录】《袖珍》卷二引张子和方

【处方】荆芥4两,大黄1两。

【功能主治】风热结滞,或生疮疖;风热上壅,脏腑实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恶疮生背胁、头脑、四肢要害处。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煎6分,空心服。

【注意】非实热不可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七引《局方》

【处方】荆芥穗1两,人参5钱,甘草2钱半,大黄3钱。

【制法】上为粗末,都作1服。

【功能主治】上焦气热所冲,暴吐,脉洪而浮;心经之火郁于肺经,干疥搔痒,皮枯屑起,便秘者。

【用法用量】水1盏,煎至1盏,去滓,调槟榔散2钱,空心服。

【摘录】《保命集》卷中

以上就是本文对荆黄汤的一些介绍,其实养生方剂还是很值得我们来研究的,因为,它在中医养生领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独树一帜,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大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是否知道大黄汤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大黄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大黄汤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大黄汤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大黄(锉,炒)牡丹皮 消石(研)芥子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主肠痈。少腹坚硬,肿大如掌而热,按之则痛,局部或赤或白,小便稠数,汗出憎寒,其脉迟紧者来成脓,如脉数则脓已成。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以利下脓血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处方】大黄6克 黄连6克(去毛)黄柏6克 栀子6克(擘)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主天行,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六七沸,纳豉12克,葱白7茎,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

【处方】大黄10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主久痢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用好酒300毫升,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230毫升,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后服芍药汤和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大黄、枳壳。

【功能主治】胎前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经验女科》

【处方】生锦纹大黄8钱,生石膏3钱,银花4钱,栝楼子6钱,桔梗2钱,焦栀子3钱,牛蒡子(炒)3钱,苏子2钱,连翘2钱,射干8分(即乌扇)。

【功能主治】通便泄热。主喉症火毒太甚,壮热痰盛,胸痞便秘,咽痛水浆不入,危在旦夕者。

【用法用量】加竹沥1盏,姜汁3匙,青果2枚(打取汁),冲入,徐徐呷下。得吐出胶痰数碗,痰出便通,可转危为安。

【摘录】《医方简义》卷四

【处方】大黄1两,穿山甲3钱,川厚朴3钱,白芷3钱,大枫子仁3钱,花椒3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水煎,和酒1杯服。令毒气从大便出,7日全愈。

【摘录】《外科学讲义》

【处方】牛膝、大青草、下马草、胡麻草、铁扫草、将军草(如无,用雄黄少许)、槐花头、淡竹叶、小青各等分。

【功能主治】毒蛇伤。

【用法用量】上同捣汁,用煮酒调服。将针破伤处,用葱盐汤洗净,将药滓敷疮口。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处方】大黄1两,木鳖仁半两,甘草节2钱半。

【功能主治】宣热拔毒。主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入少酒煎。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

【处方】川大黄2两,山栀子仁1两,朴消2两,连翘2两,薄荷2两(去枝根梗),甘草1两,干葛2两,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五脏积热,烦躁多渴,唇裂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阳明证伤寒发狂,见鬼谵语,大小便秘;一切风塞。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竹叶7片,蜜3匙,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九

【处方】大黄(炒令香)1两,细辛(去苗)1两,甘草(炙)1两,黄芩1两(去黑心),芍药2两,青州枣(去核),淡竹叶1分。

【功能主治】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方中青州枣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大黄(煨)、皂角、甘草(炙)。

【功能主治】瘰疬,瘿瘤,结核。

【用法用量】水煎服。外以麝香、瓜蒌仁敷之。

【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处方】木香半两,大黄半两,黑豆1两,升麻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脚气风热,烦闷发渴,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乌梅2个,新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四

【处方】大黄(锉,炒)1分,柴胡(去苗)1分,防风(去叉)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脑热,鼻干无涕。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3分,去滓放温,食后、临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大黄(锉,炒)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49枚,虻虫(去翅足,微炒)30枚,水蛭(糯米内炒,候米黄,即去米)3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利,结积无子。

【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注意】如无结积,不可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六引《肘后方》

【别名】五利汤、五利大黄汤

【处方】大黄3两,栀子50个,升麻2两,黄芩3两,芒消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时毒焮肿赤痛,烦渴便秘,脉实数;年四十已,还强壮,常大患热痈无定处,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五利汤(《千金》卷二十二)、五利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升麻升举清阳于上,消、黄荡涤热毒于下,黄芩、栀子兼清表热,从渗道而泄也。

【临床应用】时毒:一男子冬月耳面赤肿,发热口干,脉洪实而便秘,此三阳蕴热症也。必舍时从症治之,以五利大黄汤一剂便行二次,赤肿稍退,内热稍疏。又以升麻解毒汤二服,肿消而病愈。此为用寒远寒之意也。

【摘录】《鬼遗》卷三

【处方】大黄2两,牡丹3两,芥子半升,消石3合,桃仁50枚(去皮,炒,切之)。

【功能主治】肠痈之为病,诊小腹肿痞坚,按之则痛,或在膀胱左右,其色或赤,或白色,坚大如掌,热,小便欲调,时色色汗出,时复恶寒。其脉迟坚,未成脓者;肠内生痈,腹痛,小便数似淋,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或连脐生疮。肠痈初起,小腹隐痛,小便淋涩,小腹坚硬如掌而热,按之则痛,肉色如故,或焮赤微肿。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5合,煮取1升,分为两服,脓下;无者,下血大良。

【注意】脉数脓成,不可服此方。

【摘录】《鬼遗》卷三

【处方】黄连(茱萸炒)、木香各等分,生大黄加倍。

【功能主治】五痢。

【用法用量】《金匮翼》引本方用川黄连(吴茱萸炒)一两,广木香一两,大黄(酒浸,炒)二两。

【摘录】方出《韩氏医通》卷下,名见《金匮翼》卷七

【处方】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前胡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葱白2两半(切),豉1合,生姜半两。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大肠壅滞,心膈痞满,腹痛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大黄(锉,炒)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研)半两,水蛭(米炒黄)1分,木通半两(锉)。

【制法】上4味,除桃仁外,为粗末,加桃仁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伤寒,内有瘀血,大便不利,小腹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大黄(锉碎,醋炒)2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桑根白皮(炙黄色,锉)2两。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用水3盏,药5钱匕,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9分,去滓,入白饧1匙头,更煎1沸,温服,每日3次。利小便3-5升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大黄(生)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折,血瘀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大黄(锉,炒)2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2两,牡丹皮1两,紫葳(凌霄花是也)1两,虻虫(去翅足,炒)1两,甘草(炙)1两,水蛭(炒)半两,代赭(别研)半两,干姜(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4两,麻仁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年月水不通,胞中有风冷。

【用法用量】方中大黄用量原缺。

【注意】取下恶物后避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大黄(锉碎,醋少许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吴茱萸(浸洗,焙干,炒)1分,雄黄(研)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得俯仰,筋脉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羊脂1枣大,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大黄(锉,炒)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干姜(炮)1分,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1分,当归(切,焙)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白术半两,桔梗(微炒)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暴冷,洞泄注下,或乳冷结不消,或吐下呕逆,及赤白利下。若中乳,或乳母洗浴,水气未消,饮儿为霍乱者。

【用法用量】一二百日儿每用1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3次温服;2-3岁儿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午后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麝香3株(别研),大黄4分,甘遂3分,石膏3分,黄芩3分,甘草3分,青木香3分,前胡4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咳肿,壮热有实。

【用法用量】水7升,煮1升9合,每服3合,日4服,夜3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处方】大黄(锉,炒)1分,黄芩(去黑心)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血。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加黑豆30粒,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别名】大黄散、升麻汤

【处方】大黄2两,甘草2两,炙黄芩2两,升麻2两,栀子100枚。

【功能主治】发背上初欲肿,热毒生疖,五脏壅滞。

【用法用量】大黄散(《圣惠》卷六十一)、升麻汤(《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摘录】《肘后方》卷五

【别名】大黄散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升麻半两,栀子仁半两,朴消(别研)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黄耆(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痈疮,脏腑壅热,心神烦躁,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大黄散(《普济方》卷○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大黄半两,茯苓半两(一本作黄芩),乌贼骨2枚,皂荚6枚(如猪牙者),甘草(如指大者)1尺,芒消(如鸡子)1枚。

【功能主治】蛇症,蛇瘕。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3沸,去滓纳消。适寒温,尽服之。10日1剂,作如上法,欲服之宿勿食,平旦服,当下病根也。

【注意】忌海藻、菘菜等。

【摘录】《千金》卷十一

【处方】大黄(锉,炒)1两,栀子仁半两,犀角屑半两,栝楼根2两,升麻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利毒气。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滤去滓,空心、日午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柴胡(去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心神烦躁,壮热狂言,毒气伏留于胸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10片,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大黄5两,滑石2两,龙骨2两,当归2两,芍药2两,黄芩2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青石脂2两,牡蛎(煅)2两,石膏2两。

【制法】上为粗末,囊盛。

【功能主治】五痫吐痢,寒热不乳。

【用法用量】5岁以下加大枣5枚,水8合,煮5合,撮药汤中煮3沸,绞滓,先食尽服。有乳痰即吐宿乳,若下宿乳当止。中风汗出(疒丂)痛,服后安卧衣盖。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九引《婴孺方》

【处方】大黄半两,黄连半两,黄柏半两,栀子半两。

【功能主治】除六经之热。主伤寒5-6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用法用量】水8升,煮6-7沸,纳豉1升,葱白7茎,煮取3升,分服。

【注意】忌猪肉、冷水。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张文仲引许推然方(见《外台》卷三)

【处方】大黄12分,柴胡12分,甘草(炙)12分,生姜12分,升麻7分,知母7分,黄芩7分,大青5分,石膏10分,芍药6分,枳实(炙)6分。

【功能主治】小儿结实,壮热头痛,自下。

【用法用量】以水4升7合,煮取1升3合,分为4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别名】大黄散

【处方】大黄3两(切),芒消2两。

【功能主治】急黄疸。

【用法用量】大黄散(《普济方》卷一九五)。

【摘录】《外台》卷四引《必效方》

【处方】大黄3两,常山3两,升麻3两,甘草(炙)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患瘴热实,兼吐利者。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服,发前尽服。任取吐利。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摘录】《备急方》引蒋家方(见《外台》卷五)

【处方】大黄3两,麦门冬1两(去心),栀子14枚(擘),黄芩2两,芒消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石发,烦热胀满,身生疮,年月深久,治不愈,虚热生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分为5服。得下止。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

【处方】大黄1两,芒消1两,莽草2两,黄芩2两,蒺藜子半升(一方有黄连)。

【功能主治】头面风瘙肿痒。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3升半,去滓;纳芒消令烊,以帛搨肿上数百遍,日5夜3。

【注意】勿令近眼。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处方】大黄1两,黄芩1两,当归1两,芍药1两,芒消1两,甘草(炙)1两,桃仁30枚,杏仁30枚(去皮尖)。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芒消令烊,分为4服。法当下利。利若不止,作白粥饮1杯暖服;去1炊久,乃再服。

【摘录】《千金翼》卷六

【别名】单煮大黄汤

【处方】大黄。

【功能主治】宣热拔毒。主痈疽,大便秘结,热盛脉数者,热毒蓄于内;脉实沉而数,膏粱食肉之辈,大腑秘者。

【用法用量】单煮大黄汤(《外科精要》卷中)。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三因》卷十四

【别名】三物汤

【处方】大黄1两,甘草1两,麦门冬1两。

【功能主治】少小下痢,苦热不食,伤饱不乳。

【用法用量】三物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注意】所禀偏燥者宜之,若儿肥,痰多滑脱,殊非所宜。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大黄涤除积热,麦门冬滋培气化,甘草调和中气。

【摘录】《千金》卷十五

【处方】大黄(锉,炒)2两,黄连(去须)2两,石膏(研)2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夏(汤洗,去滑尽)1两,山栀子仁7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目昏赤痛,不睹物。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3盏,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1盏半,去滓,早、晚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处方】大黄1两,栀子仁1两,茯神(去木)1两半,生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犀角(镑)1两半,旋覆花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眼暴赤热痛。

【用法用量】以水6盏,煎至3盏,下芒消1两,再煎至2盏,去滓,食后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大黄(生用)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桂(去粗皮)半两,生干地黄(焙)1两,郁李仁(去皮,研)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瘀不消,及扑损血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半盏、酒半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大黄(锉,炒)1两,地肤草1两,猪苓(去黑皮)1两,知母(微炒)1两,芍药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升麻1两,木通(锉)1两,甘草(炙)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大黄(锉,炒)1两,柴胡(去苗)3分,升麻3分,黄芩(去黑心)3分,知母(焙)3分,芍药3分,栀子仁3分,枳实(去瓤,麸炒黄)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8岁以上热结痰实,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竹叶10片,同煎至6分,去滓,分温3服,早、晚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处方】大黄(锉碎,微炒)1两,朴消1两,当归(微炙)1两,芍药1两,芎䓖1两1分,桂(去粗皮)2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烟出,如此7遍)1两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来腹痛,脐下坚硬,积血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血行即止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大黄(锉,炒)5两,滑石3两半,芒消(研)1两,桑根白皮(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数十年五痔,下血如鸡肝,肛边结核如鼠乳,肛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以酒1盏,水1盏,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微利1-2行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大黄3钱,朴消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泻毒气。主发背溃后。

【用法用量】水1盏,浓煎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大黄(锉)1两,芒消(研)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黄柏(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口糜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加蜜半匙,酥少许,细呷含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大黄(锉,炒)3两,枳壳(去瓤,麸炒)3两,芍药3两,山栀子仁2两,黄芩(去黑心)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暴热痛,眦头肿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三

【处方】大黄(锉,炒)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菊花1两,栀子仁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病后,风毒眼热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食后温服。得利即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当归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芎䓖半两,葛根(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紫葳根(凌霄花根是也,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山栀子仁1两,地骨皮1两,黄连(去须)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丹石热毒上攻,目生翳,心躁,面赤,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10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大黄1两,黄芩1两,甘草(炙)1两,蒲黄半两,大枣30枚(擘)。

【功能主治】产后余疾,有积血不去,腹大短气,不得饮食,上冲心胸,时时烦愦逆满,手足烦疼,胃中结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清朝服。至日中当利。若下不止,进冷粥半升即止;若不下,与少热饮自下。人羸者半之。

【摘录】《千金翼》卷六

【处方】大黄(蒸过)。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目热痛暴肿。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水2盏,渍之1宿,明旦绞汁服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红雪(研)1两,大黄(锉)1两,木香(锉)2两,黑豆2两。

【功能主治】脚气,大便秘涩,服诸药不通,风毒攻心,气闷心欲狂,热闷口干,喉中如火生,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煎取8合,将药汁浸大黄1炊久,去滓,不限早晚,分3次温服。以通为度。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龙胆半两,郁金半两,黄柏半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经邪热攻眼,赤涩肿痛,畏日羞明。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7片,同煎至6分,去滓放温,食后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大黄(锉,炒)4两,栀子仁(炒)4两,升麻2两,前胡(去芦头)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荣卫否涩,蕴热不散,腹中烦满,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处方】大黄(锉,微炒)3分,前胡(去芦头)3分,半夏(汤洗7遍,炒)3分,人参3分,黄芩(去黑心)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香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焦热实闭塞,关格不通,吐逆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大黄(锉,炒)1两,大戟(锉,炒)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遂(炮)1两,黄芩(去黑心)1两,芫花(醋拌炒焦)半两,荛花(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骨极,色黑痛,隐曲膀胱不通,小便壅塞,四肢满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煎至1盏,去滓,温分2服,空心、日午各1。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大黄(锉碎,醋拌炒干)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3分甘遂(微炒)1两,茅根(锉)1两,黄连(去须)1两,贝母(炮,去心)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水蛊,大小便不通,急胀壅塞。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处方】大黄(锉,炒)2两,芍药2两,桂(去粗皮)1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半,

片姜黄的功效与作用_片姜黄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片姜黄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片姜黄的功效与作用、片姜黄图片、片姜黄的药用价值、片姜黄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片姜黄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片姜黄简介片姜黄图片片姜黄的功效与作用片姜黄的药用价值片姜黄的用法与用量片姜黄的副作用片姜黄的配伍应用片姜黄与姜黄的区别

片姜黄简介

片姜黄,药用部分为姜科植物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纵切厚片,晒干。

本品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cm,宽1~3cm,厚0.1~0.4cm。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至棕黄色,略粉质。气香特异,味微苦而辛凉。

片姜黄图片

片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1、中药片姜黄的功效

中药片姜黄味辛、苦,性温,可以入肝经和脾经,平时多用于人类月经不调和经经腹痛以及外伤血肿疼痛等疾病的治疗,行气破瘀是它最重要的功效之一。

2、中药片姜黄能治风湿疼痛

中药片姜黄有很出色的除湿和止痛功效,对人类的风湿性疾病治疗功效明显,可以用于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止痛和消肿功效,在治疗时可以把片姜黄与桂枝和白芍一起使用,会让它的治疗功效更加出色。

3、中药片姜黄能治血滞不评测和子宫虚寒

中药片姜黄对女性子宫虚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对血滞不通引发的腹痛也一定的治疗作用,不过单独使中药片姜黄治疗效并不理想,应该把它与当归和川芍以及延胡索等活血和止痛的中药材一起搭配使用,会让治疗效果更加出色,具体搭配方法应该听从中医师的指导。

片姜黄的药用价值

1、破血行气:①用于胸痹心痛,即冠心病心绞痛,可与瓜蒌、薤白、桂枝、川芎等同用。②用于胸腹胀痛,见于慢性胃炎、胆囊炎、肝炎,可与郁金、元胡、川楝子等同用。③用于肝脾肿大,或其他腹腔肿瘤者,可与赤芍、丹参、焦白术、郁金等同用。

2、通经止痛:用于痛经,可与桃仁、当归、川芎、红花等同用。

3、驱风疗痹:用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与羌活、独活、当归、赤芍等同用。

片姜黄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片姜黄的副作用

血虚无气滞血瘀者及孕妇慎服。

片姜黄的配伍应用

1、配桂枝:桂枝善于温邋血脉,既可舒筋脉挛急,又能利关节壅阻。内通脏腑,外达肢节。桂枝温通经脉,助姜黄活血止疼,姜黄破血行气,助桂枝通达阳气,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治上下关节凝滞、痹着疼痛等证。

2、配栀子:栀子清热解毒,泻下焦火热,入肝胆清胆退黄,栀子得姜黄行气祛瘀之助,则疏利肝胆之力加强,共奏清热利胆、解毒止痛之效,用于肝胆热毒壅滞、血瘀气结之发热、口苦、胁下疼痛。

3、配当归:当归养血和血,通经止痛,当归得姜黄之助,瘀血去而新血生,一养一破,相反相成;姜黄得当归之助,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更着,用于胸痹心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证。

4、配枳实:枳实苦降下行,力锐气猛,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二药合用,一重破气,一重破血,行气逐瘀,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胀痛、症瘕积块。

5、配蝉蜕:蝉蜕为轻清之品,辛可宣散,凉可去热,能散风除湿,清热解部,既能宣通火郁,又可透风湿于火外,姜黄既能温散寒遏,助蝉蜕透达火郁,又可降浊泄热,导火下行,一开宣,一降泄,升清降浊,开阳散火,则内外通达,气血调畅,以淌三焦火郁之邪。

6、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地丁得姜黄疏风活血、温通之助,直达病所,清热解毒,温通寒清,共消痈肿。

片姜黄与姜黄的区别

片姜黄这种中药材是长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大小不一,外皮呈现灰黄色,有时还可以看见环节以及各种须根留下来的痕迹,切面是黄白色甚至更深的颜色棕黄色,片姜黄有着奇异的香味,味道苦涩。

姜黄是一种不规则的、类似圆形的厚片,外表皮跟片姜黄的颜色十分迥异,呈现深黄色。环节隐约可见。当我们把讲谎话切开之后,我们能看到金黄色表面,并呈现角质样。内皮层环纹十分明显,呈现点状散布在周围。

以上就是一些片姜黄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地黄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地黄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生地黄汁200毫升 川升麻 白蔹 栀子仁 黄连 黄柏 当归 赤芍 射干 大黄 甘草(生用)各10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主发背成疮溃烂者。

【用法用量】用水2升,煎至1.2升,去滓,入地黄汁,搅令微温,以故帛纳汤内,蘸药拓于肿处,一日数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处方】生地黄(切,焙)60克 黄芩(去黑心)15克 当归(切,焙)地榆(锉)柏叶(炙)艾叶(炒)各45克 伏龙肝 蒲黄各60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妇人血分有热,月经不断,绵绵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同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生地黄(洗)1两,赤茯苓(去皮)1两,玄参(洗)1两,石菖蒲1两,人参(去芦)1两,黄耆(去芦)1两,远志(去心,甘草煮)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腹胀耳聋,常梦见大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袖珍》卷三引《济生》

【处方】生地黄(细切)2两半,竹茹1两,玄参1两,鸡苏苗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升麻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

【制法】上除地黄外,为粗末,入地黄拌匀。

【功能主治】咽喉中生疮,唾血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如不能多服,细细含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羚羊角(镑)1两,槟榔(锉)1两,牛膝(切,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丹参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肾脏实热,心胸烦闷,腹胁胀急,腰重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别名】凉血地黄汤

【处方】生地3钱,紫菀1钱,知母1钱,白术1钱,陈皮4分,麦冬2钱,当归2钱,天冬1钱,甘草4分,黄芩1钱半,犀角8分。

【功能主治】妊娠咳血。

【用法用量】凉血地黄汤(《胎产心法》卷上)。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处方】生地黄汁半斤,蜜3合,青蒿汁3合。

【制法】上药相和。

【功能主治】热劳咳嗽,四肢无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温服1合,不拘时候,宜顿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九

【处方】生地黄2两,苦竹茹1两,刺蓟1两,黄芩3分,豉1合,川升麻3分,黄连3分(去须),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药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热盛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分2次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别名】干地黄汤

【处方】干地黄8两,牛膝8两,当归8两,芎穷6两,卷柏6两,防风6两,桂心3分,牵牛子末3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妇人久无子断绪,少腹冷疼,气不调。

【用法用量】干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注意】忌热面、荞麦、炙肉、生葱、芜荑、蒜、粘食等物。

【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广济方》

【别名】生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3两(切),柳枝(锉)1合,黑豆2合。

【功能主治】齿龈出血。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生地黄汁1升,当归1两(末),生姜汁3合,酒5合,童便2升。

【功能主治】产后心胸中烦闷,血气涩,肋下妨不能食。恶露不快。

【用法用量】上和煎3-4沸,去滓分服,1日令尽,间食服。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广济方》,名见《产宝诸方》

【处方】生地黄5两,香豉5合(绵裹),人参2两,粟米5合,茯苓4两,知母4两,麦门冬(去心)3两,前胡3两,甘草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不得眠。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7合,去滓,分4次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芜荑、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三

【处方】生地黄汁1升,川升麻2两,白蔹2两,栀子仁2两,黄连2两,黄柏1两,当归2两,赤芍药2两,射干2两,川大黄2两,甘草2两半(锉)。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发背成疮烂坏。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至6升,去滓,下地黄汁,搅令微温,以故帛纳汤中,蘸搨于肿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生地黄8两,芍药5两,香豉1升,葱白(切)1斤,生姜4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女人伤于丈夫,四体沉重.嘘吸头痛。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不得重作。

【注意】慎房事。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七

【处方】熟干地黄(切,焙)1两,人参1两,石韦(去毛)1两,滑石3分,王不留行半两,冬葵子(炒)半两,车前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遂(炒)半两,木通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劳林结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眼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生干地黄(焙)3分,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升麻半两,龙胆(去土)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桑根白皮(锉,炒)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大便不通,壅热,口内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赤芍3钱,当归2钱,桂心1钱,茯苓2钱,山药3钱,芷梢2钱,粉草3钱,生地黄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初生婴儿吞恶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生地黄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引《傅氏方》

【处方】熟干地黄(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半两,蒺藜子(炒去角)半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半两,续断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消肾。脚胫瘦细,小便数,或赤似血色,脏腑虚冷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夜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柴胡(去苗)1两,石膏2两,栀子仁3分,赤小豆(生)3两,木通(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劳实热,口疮心烦,多笑少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14片,同煎取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熟干地黄2两,黄耆(锉)3两,桂(去粗皮)3两,甘草(炙)3两,当归(切,焙)3两,芍药1两,黄精(焙干)1两,黄芩(去黑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5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少气,行动喘促,小便过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2枚(去核),煎至6分,去滓,空腹温服,日午、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淡竹茹1两半,生地黄1两半(切),桂心半两(锉)。

【功能主治】妊娠心痛,烦闷不食。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滓,不拘时候,稍热分为2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别名】生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自然汁)1升(或末2两重),生藕(自然汁,如无,用小蓟汁)半升(再无,用小蓟末1两),虻虫20个(去足翅,麸炒黄),桃仁半两,蓝叶1握(切,令干作末),水蛭10个(麸炒),干漆半两(炒烟尽),大黄1两(锉如骰子大)。

【功能主治】年老及年少气虚弱者患伤寒蓄血。伤寒7-8日以后,两手脉沉迟细微,肤冷,脐下满,或喜或妄,或狂躁,大便实而色黑,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此事难知》。方中干漆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处方】防风、羌活、黄芩、黄连、地黄、当归、人参、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昏涩,因病发而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1盏,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引《护命》

【处方】生地黄2两(切),甘草(炙,锉)半两,大黄半两,升麻3分,车前子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脾虚热,舌根肿塞,喉痹。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下朴消末1钱匕,搅匀。食后温服,每日3次。先针舌下两边出血。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生干地黄(焙)3两,甘草(炙)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当归(切,焙)2两,羊肉(去脂,切)3斤。

【制法】上6味,前5味锉细。将羊肉用水2斗,煮取汁1斗,去羊肉入诸药,煮取7升,加葱白1把(切),大枣14枚(擘破),再煮取6升,绞去滓。

【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汗出厥冷。

【用法用量】每温服1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生地黄汁半升,竹沥半升,独活(去芦头)1两半。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口面㖞僻,语涩不利。

【用法用量】将独活为粗末。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加地黄汁1合,竹沥1合,再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芍药1两,甘草(炙)1两,丹参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脐腹疼,余血未尽,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加地黄汁1合,蜜半合,生姜汁1合,更煎数沸,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黄芩(去黑心)1分半,当归(切,焙)1分半,柏叶1分半,艾叶半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冲任气虚,经血虚损,月水不断,绵绵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加蒲黄1钱匕.空心、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生地黄(切,焙)5两,艾叶2两,黄芩(去黑心)2两,当归(切,焙)2两,地榆4两,伏龙肝3两,柏叶3两,生姜(切,焙)3两,蒲黄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虚损,月水不断,绵绵不己。及妇人经血不止,颜色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地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黄耆(锉)1两,阿胶(炙令燥)1两,艾叶(炒,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伤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熟干地黄1两,泽兰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炒)1两,禹余粮(火煅醋淬)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先有所脱血,或醉中房劳伤肝,致使月事不来,血枯燥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熟干地黄4两,当归(切,焙)2两,艾叶2两,芎穷3两,阿胶(炒令燥)3两,杜仲(去粗皮,锉,炒)3两,五加皮3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妊娠气血衰微.胞脏挟冷,数堕胎。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生干地黄(切,焙)1两,牛膝(去苗,锉)3分,芎穷3分,桂(去粗皮)3分,朴消(别研)3分,当归(锉,炒)半两,蒲黄(别研)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5、6月,子下腹中不出。产后5、6日,胎衣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酒各半盏,同煎7分,去滓稍热服,连服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3分,柴胡(去苗)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芎穷3分,肉苁蓉(切,酒洗,焙)1两,黄耆(锉)1两,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热不解,烦倦无力,困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生地黄(洗,焙)1两,川芎1两,半夏(制)3分,甘草(炙)3分,南星(汤洗7次)半两,芍药半两,白芷半两,茯苓半两,北梗半两,前胡半两,知母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呕吐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生姜5片,乌梅1个,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七

【处方】黄芩、生地黄各等分(一方加赤芍药,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舌苔黄,出血,舌肿,舌裂,舌生芒刺,舌卷,舌黑,舌赤等诸舌病。

【用法用量】如舌干燥者,与调胃承气汤、人参白虎汤并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五

【处方】生地黄汁1合,射干半两,升麻半两,黄连(去须)半两,芒消半两,白蔹半两,栀子仁半两,大黄半两,甘草1分,当归1分。

【功能主治】乳痈。

【用法用量】上将9味锉碎,以水5升,煎至3升,去滓,下地黄汁,更煎3-5沸,以故帛3片,浸药汁中,交替拓肿上,每日10-20次。再暖用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别名】地黄散

【处方】干地黄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节)1两。

【功能主治】中风四肢拘挛。

【用法用量】地黄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生干地黄1两1分,芍药4分,牡丹皮4分,玄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衄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

【别名】生地黄汤、黄耆汤

【处方】生地黄1两,芍药1两,升麻1两,木通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微炒)1两,知母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黄耆1两半,小麦半升,栝楼根2两,前胡(去芦头)1两半。

【制法】如麻豆。

【功能主治】痈疽,虚热大渴。乳石发动。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黄耆汤(原书卷一八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地骨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大黄(湿纸裹煨,锉)1两,玄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当归(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藿香(取叶)1两,升麻1两,紫菀(去苗土)1两,桑根白皮(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肺壅热,上焦不利,吐血,胸中痞,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处方】土地黄汁5合,黄明胶1两,生藕汁3合(如无,即单用地黄汁)。

【功能主治】乳石发脚气,热毒冲上,气急伤肺,或吐血唾血。

【用法用量】上先以地黄汁微火煎,令胶消尽,倾瓷器内,下藕汁搅匀,分为2服,不拘时侯。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1分,芍药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桂(去粗皮)3分,栝楼实3分,葛根(锉)3分,独活(去芦头)3分,防风(去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湿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别名】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切)1升,升麻8分,玄参8分,芍药8分,柴胡8分,麦门冬(去心)8分,贝母6分,竹叶(切)1升,白蜜1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肺热咳嗽.喉有疮。

【用法用量】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三十)。

【注意】忌芜荑、热面、猪犬肉、油腻。

【摘录】《外台》卷三引《广济方》

【处方】熟地黄4两,川当归2两,北芍药1两,川芎1两,川牛膝1两,三奈子1两,杜仲(姜制)半两。

【功能主治】穿心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不拘时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引刘立之《已效方》

【处方】生地黄1两,葱白5茎,白茅根1两。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小肠实热,心中烦闷,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1分,萆薢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干漆(炒烟出)1两,麻黄(去根节)1两,细辛(去苗叶)1两,防风(去叉)1两,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偏枯。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生干地黄(切,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柴胡(去苗)1两,射干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半夏(汤洗7遍)3分,麻黄(去根节)3分,紫菀(去苗土)3分,五味子3分,黄芩(去黑心)3分,桑根白皮(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痿咽燥,咳嗽吐脓血,胸胁胀满短气,羸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川芎、黄芩、赤芍、牡蛎、生地、牛膝、陈皮、车前子、甘草、黄耆、人参、滑石、归须、黄连、香附、蜂房、蒲黄(半生半炒)。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为热所乘,小便出血。

【各家论述】补按:是方以清热为主。用黄连、黄芩之苦寒以清上中二焦之热;用滑石、车前之甘淡以清下焦沟读之热;四物之苦温酸寒以凉血养血;人参、耆草之甘温以益气除热;牡蛎、蒲黄之涩以止血;香附、陈皮之辛温苦以行气,兼治脬中之滞血,而蜂蜜之甘寒以滋肺生津,亦清热药中之一小补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芎、归、白芍、熟地、人参、黄苓、术、甘草、苍术、陈皮、香附、黄耆、麦冬、杜仲、黄芩、大枣。

【功能主治】养胃。主妊娠6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处方】生地黄汁1合,桑根白皮汁1合。

【制法】上入蜜半合,同前10余沸。

【功能主治】小儿口疮。

【用法用量】每服2分,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生地1钱,芍药1钱,白术1钱,黄柏1钱,地榆5分。

【功能主治】血痢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熟地、当归、防风、蝉蜕、羌活、元参、大黄、黄连、白蒺藜、沙苑蒺藜、犀角、炙甘草、谷精草、木贼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痘疮。

【用法用量】羊肝煎汤调食。

【摘录】《慈幼新书》卷六

【处方】生干地黄2两半,桑白皮(洗净,蜜炙黄)1两,磁石(捣碎,水淘20-

上文就是对地黄汤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中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中黄汤。

【处方】犀角(镑屑)45克 石膏(碎)甘草(炙)各30克 淡竹叶50片 生地黄60克 地骨皮60克 生麦门冬(去心)芦根各45克

【制法】上八味,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实热,眼目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中黄汤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金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金黄汤!

【处方】金果榄10克,黄精18克,密蒙花6克,谷精草8克,急性子9克,菟丝子9克,枸杞子13克,炙甘草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肝补肾,明目退翳。主实证热证。

【用法用量】水煎2次服,每日1剂,日服2次。第3次加入杭菊花9克,白蒺藜12克,水煎后熏洗患眼,每晚1次。

【摘录】《江西中医药》

【处方】郁金(锉)1两,瞿麦穗1两,生干地黄1两,车前叶1两,芒消1两,滑石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便出血,水道中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通过本文,相信你学到更多的金黄汤食用方法了吧!金黄汤可以增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力,调理各个系统的机能,了解了金黄汤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试一试。

姜黄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