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皂角米的功效与禁忌

皂角苦参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皂角苦参丸的功效与作用,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对于皂角苦参丸,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听说过了。没有听说过的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什么是皂角苦参丸。

【处方】苦参500克 荆芥375克 白芷 大风子肉 防风各180克 大皂角 川芎 当归 何首乌(生)大胡麻 枸杞子 牛蒡子(炒)威灵仙 全蝎 白附子 蒺藜(炒,去刺)独活 川牛膝各150克 草乌(汤泡,去皮)苍术(米泔水浸,炒)连翘(去心)天麻 蔓荆子 羌活 青风藤 甘草 杜仲(酥炙)各90克 白花蛇(切片,酥油炙黄)缩砂仁(炒)各60克 人参30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醋打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粟疮作痒,年深日久,肤如蛇皮者。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饭前、后用温酒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避风,忌口。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三

看完了本文对皂角苦参丸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yS630.Com相关推荐

皂角的功效与作用


皂角的简介

应呈剑鞘状,略弯曲,长100~400mm,宽约40 mm,厚10~15 mm。表面红褐色,被灰色粉霜,种子所在处隆起。两端略尖,基部渐窄而弯曲,有短果梗或果梗痕,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种多数,扁椭圆形,黄棕色,光滑。质硬。气微,有刺激性,味辛辣。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时再分小枝,刺端锐尖,基部扁圆柱状,全长约10cm或更长,基部直径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体轻,质坚硬,切断面木部黄白色,髓疏松,棕色,无臭,味淡。 习性:喜光而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亦耐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皂角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皂角仁营养成分很高,属于高能量、低蛋白,含皂荚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 B-G)、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酯酸、油酸、亚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等。

2、功效作用

含皂甙类的药物,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的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产生祛痰作用。性味归经:温;辛、咸;归肺经、大肠经;小毒。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 。内服:研末,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吹鼻、外掺、调敷;或熬膏涂;烧烟熏。

3、临床应用

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

4、科学研究

皂角冠大荫浓,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另外、皂角果实富含胰皂质,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种子榨油可作润滑剂及制肥皂,药用有治癣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叶、荚煮水还可杀红蜘蛛。皂角木材坚硬,耐腐耐磨,但易开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浓郁的气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与桩,器物上的把与柄等。

皂角的市场信息

1、皂角的价格

皂角的价格0.5元/克。

2、皂角的选购方法

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一种植物胶(瓜尔豆胶)是重要的战略原料;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3、皂角的保存方法

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皂角米功效与作用


皂角米功效与作用

1、皂角米的功效与作用

皂角米又称雪莲子、皂角米、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荚的果实。属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并含有胶原蛋白。

具有养心通脉、清肝明目、健脾滋肾、祛痰开窍、疏肠利尿、润肤养颜、提神补气等功效。放水加热膨胀,胶质半透明,香糯润口,是调和人体脏腑功能的珍贵纯天然绿色滋补食品。

2、皂角米的食用方法

2.1、煮粥:取适量皂角仁,淘净,温水中浸泡2---3小时后,再与您喜欢的食物(如:糯米、花生、大枣、薏米、莲籽、绿豆等)合煮为稀粥,加糖即可食用。

2.2、清炖:按每人5g皂角仁,淘净,温水浸泡2---3小时,连汁一起盛入盘中,在锅里炖熟,然后加兑2---3倍冷开水,再加糖、蜂蜜食用。

2.3、煮鸡肉汤或排骨汤:可按每只鸡配10---15g皂角仁,淘净,直截与鸡肉或排骨煮熟,加食用盐食用,可使产妇乳汁畅通。

3、不适宜服用皂角米的人群

孕妇不能吃皂角米,孕妇怀孕期是需要加强营养的特殊生理时期,因为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均来自母体,孕妇本身需要为分娩和分泌乳汁储备营养素,所以,保证孕妇孕期营养状况维持正常对于妊娠过程及胎儿、婴儿的发育,均有很重要的作用。

体虚者不能吃皂角,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肺气虚、脾阳虚等等,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虚弱,需补养,多余的是病邪,要祛除。

皂角米适宜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和便秘者,皂角米富含植物胶质,植物胶质是一种宝贵的营养成分,对于容易便秘的人有预防和缓解便秘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人,可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上升速度,避免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快速升降;对于超重、肥胖的人,有利于抑制脂肪过度吸收,帮助获取苗条身材。

什么是皂角米

皂角米俗称雪莲子、皂角米、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荚的果实。属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并含有植物性膳食纤维,富含胶原蛋白。具有养心通脉、清肝明目等功效,其美容功效有待考证。具有放水加热膨胀,胶质半透明,香糯润口,是调和人体脏腑功能的珍贵纯天然绿色滋补食品。皂角米分单荚和双荚,单荚产区主要是云南梁河,双荚产区主要是贵州毕节。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防虫蛀。

皂角米的美容功效是真的吗

首先,植物胶质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它是一种只能在大肠中停留,而不能被进一步消化吸收的成分,更别谈进入人体内发挥作用了。

其次,植物胶质远远不同于动物中的胶原蛋白,尽管它们在口感上让人有种“傻傻分不清”的状态。植物胶质属于膳食纤维,而胶原蛋白属于动物身上才有的一种蛋白质,根本不是一种类别的东西。所以,所有把植物胶质与胶原蛋白画等号的宣传都是混淆是非的错误传播。

最后,即便是富含胶原蛋白类的食物(例如猪蹄、海参),吃进去之后也难逃被肠道消化吸收的命运,进入体内的时候早已面目全非,具体能否再次合成胶原蛋白,是由当时的身体需要所决定的,而未必合成人们主观臆想的胶原蛋白,距离美容也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皂角米美容与其说是神话不如说是谎言,与猪蹄美容的传说一样不靠谱。

皂角圆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上一提到皂角圆,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对于皂角圆具体有哪些功效,它又该怎么吃等,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处方】皂角(捶碎.以水一十八两六钱揉汁.用蜜一斤.同熬成膏),干薄荷叶、槐角,各五两。青橘皮(去瓤)、知母、贝母(去心.炒黄)、半夏(汤洗七次)、威灵仙(洗)、白矾(枯过)、甘菊(去枝),各一两。牵牛子()二两。

【炮制】上为末,以皂角膏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气攻注,头面肿痒,遍身拘急,痰涎壅滞,胸膈烦闷,头痛目眩,鼻塞口干,皮肤瘙痒,腰脚重痛,大便风秘,小便赤涩,及咳嗽喘满,痰唾稠浊,语涩涎多,手足麻痹,暗风病,偏正头痛,夹脑风,妇人血风攻注遍身疼痛,心怔烦躁,瘾疹瘙痒,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食后,生姜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是按照中医理论为某一种或几种病症专门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对其有所了解。

水皂角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水皂角的身影,那么水皂角应该如何食用呢?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的影响呢?一起来看看。

【别名】关门草、山梅豆(《东北药植志》),金豆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水通(《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扁豆(《贵阳民间药草》),山茶叶(《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 豆茶决明 的 全草 。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被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5~10厘米,小叶8~35对;小叶片线状矩圆形,长5~9毫米,两端稍呈斜形,先端短尖;托叶1对,披针形,先端钻形,宿存。花黄色,腋生,1~2朵;花梗短,长5~10毫米;苞片1对,线状披针形;萼片5深裂,裂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表面被细毛;花瓣5,倒卵形,长4~7毫米;雄蕊4;雌蕊1,荚果扁平,长圆状线形,长3~5厘米,密被灰黄色毛,具种子6~12枚。种子扁平,菱方形,浅黄棕色,长约3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缘草地、路边。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产于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茎枝圆形,呈棕黄色,基部灰黑色,表面有纵纹及疣状皮孔,呈黄白色;质硬易折断,断面色白,松泡中空。叶多卷缩,或脱落,棕绿色或灰绿色;质脆易碎。残存荚果呈棕褐色。气微,味淡。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和脾利水。治目花,夜盲,偏头痛,水肿,脚气,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附方】①治夜盲:山扁豆茎叶粉末二钱,煮猪肝或用蜂糖调服。一方以山扁豆茎叶二两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辞典》

通过本篇文章对水皂角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水皂角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水皂角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水皂角的重要性。

苦参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苦参丸。

【处方】苦参(二两.取粉)。丹参(去土.炙)、沙参(去土)、人参、五加皮、防风(去叉)、蒺藜(炒.去刺)、乌蛇(酒浸.用肉)、蔓荆子、败龟板(酥炙黄)、虎骨(酥炙黄)、玄参(坚者),各一两。

【炮制】上为末,用不蛀皂角一斤剉碎,以水三升,挼取汁,去滓,于无油容器内煎熬成膏,用炼蜜四两,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荣虚卫实,肌肉不仁,病名肉苛。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良久夜卧共三服,各用荆芥薄荷酒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苦参100克 荆芥(去梗)5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湿热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好茶或荆芥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当归 贝母(炒)苦参各90克 滑石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蜜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妊娠胎满逼胞,小便艰难,淋沥不爽,但饮食如故。

【用法用量】米饮下20丸,不拘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十七

【处方】苦参半两,雌黄(研)半两,雄黄(研)半两,白矾(烧)半两,藜芦(去芦头)1分,麝香少许(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疳虫蚀下部,久痢脓血,举体疼痛,面色虚肿。

【用法用量】以1小枣许大,纳下部中,1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苦参3斤(锉片,童便浸7日,以长流水漂净,晒干),甘草3两,黄连3两,山栀3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风症服脱胎丹后身发痒。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酒送下,1日3次。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处方】苦参1两,白蒺藜半两,胡麻半两,牛蒡子半两,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末,酒调面为丸。

【功能主治】痘癞。

【用法用量】竹叶汤送下。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别名】一味苦参丸

【处方】苦参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疮毒,焮痛作渴,或烦躁。

【用法用量】一叶苦参丸(《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摘录】《外科发挥》卷二

【处方】苦参5两,黄连(去须)3两,知母(锉,焙)3两,栝楼根3两,牡蛎粉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

【制法】上为末,以生牛乳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骨蒸消渴、消中,热中渴利,心热,风虚热,传尸劳。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或20丸,食后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苦参(洗)2两,车前子(洗)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实热,多食壅物,毒气伤眼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苦参1分,白矾(烧枯)半两,山栀仁1两,木通(锉)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菊花3分,大黄(生,锉)1两,防风(去叉)半两,射干1分,玄参1分,甘草(炙,锉)1分,恶实(炒)1分,白药1分,马勃2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痰唾稠浊。

【用法用量】每服绵裹1丸,夜后含化,咽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苦参(用皂荚10挺,捶碎,同以水煮皂荚烂为度,拣出苦参,切,晒干,将皂荚汁滤去滓,再熬成膏)3两,威灵仙(洗泽,晒干)3两。

【制法】上为末,以皂荚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处方】苦参(洗,锉碎)1两,牡丹(去心)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赤芍药1两,当归(微炒)1两,大黄(锉碎,微炒)1两,食茱萸半两,延胡索半两,五味子半两,荷叶(微炙)半两,槟榔5枚(生用,锉),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月事欲下,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空心以酒送下。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苦参32两,荆芥(去梗)16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二味苦参丸”。

【摘录】《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苦参末4两(以酒3升熬成膏),胡黄连2分,黄连(去须)1两,楝实(去皮,炒)半两,芜荑(炒)半两,蜣螂(去皮翅,炙)半两,木香2两。

【制法】上为末,入苦参膏内和捣千杵,如硬入蜜少许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肺疳,皮肤生疥,鼻内疮痒。

【用法用量】1-2岁儿服5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苦参3两,香白芷3两,荆芥3两,苍耳子(无则以茎叶代之)3两,蔓荆子3两,香附子3两,抚芎3两。

【制法】上(口父)咀,于甑内蒸过,三蒸三晒,为细末,用猪脂15两,略熬令成油,入宿蒸饼5-7个同捣成膏,可丸即丸,如不可,则添入白糖一处为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肾先受风邪,腠理发作,遍身成疮片片,皮肤涩燥,痒痛不已;大风癞发,眉发不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荆芥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引《澹竂》

【处方】苦参4两(酒拌炒),羌活3两,独活3两,蔓荆子3两,茯苓3两,赤芍3两,川芎3两,何首乌3两,当归3两,荆芥3两,甘草3两,白芷3两,防风3两,白蒺藜3两,山药3两,黄耆3两,山栀3两,牙皂3两,川乌(生,去皮,再火炮)3钱。

【制法】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脚背脱疽。

【用法用量】每服2钱,或酒、或盐汤送下,茶清亦可。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处方】苦参、荆芥、何首乌、威灵仙、胡麻子、蔓荆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疥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茶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九

【处方】荆芥、防风、何首乌、蔓荆子、葳灵仙、菖蒲各等分,苦参加倍。

【制法】上(口父)咀,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临卧盐汤送下,茶清汤亦可。常服诸疮不生。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五

【别名】大苦参丸

【处方】苦参4两,防风1两,荆芥1两,白芷1两,川乌(生,去皮)1两,赤芍1两,何首乌1两,川芎1两,独活1两,栀子1两,牙皂1两,蔓荆子1两,茯苓1两,山药1两,蒺藜1两,黄耆1两,羌活1两,白附子1两,草乌3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水。主人面疮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大苦参丸(《医学入门》卷八)。

【摘录】《急救仙方》卷五

【处方】苦参。

【制法】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毒邪热,头面疮,疥癣。血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米饮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苦参半斤(锉细,为末),生干地黄5两,朱砂2两(细研,水飞过),熏陆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风癞,遍身隐疹,如半覆,烂如桃杏大作疮,连年转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苦参5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

【用法用量】每服10丸。

【各家论述】《医方考》:上证皆神明内乱也,故古人病狂谓之失心。苦参主心腹结气,故足以治时热狂言。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一

【处方】苦参3两,龙胆草2两,栀子仁3-7枚

【制法】上为散,若病甚,取猪胆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疸、谷疸。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饮汁送下,1日3-4次。

【摘录】《外台》卷四引《删繁方》

【处方】苦参3两,龙胆1合。

【制法】上为末,牛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的谷疸,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生麦汁送下,1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

【别名】散风苦参丸

【处方】苦参4两(锉),玄参2两,栀子仁2两,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连2两(去须),黄芩1两,独活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防风2两(去芦头),甘菊花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疥。风湿癣疮,痒兼肿痛。

【用法用量】散风苦参丸(《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苦参1两,白蒺藜5钱,何首乌5钱,牛蒡5钱,荆芥穗5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痘后溃烂,疮毒疥癞。

【用法用量】竹叶汤送下。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引钱氏方

【别名】苦皂丸

【处方】苦参末1两。

【制法】以皂角2两,水1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苦参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忍,连胸颈脐腹及近隐处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

【用法用量】苦皂丸(《医学入门》卷七)。

【摘录】方出《本草衍义》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一

【处方】苦参2两(锉,捣取粉),丹参(去土,微炙),沙参(去尘土),人参1两,五加皮(锉)1两,防风(去叉,锉)1两,蒺藜子(炒角黄)1两,乌蛇(酒炙,用肉)1两,蔓荆实(去白皮)1两,败龟(涂酥,炙令黄)1两,虎骨(涂酥,炙令黄)1两,玄参(坚者)1两。

【制法】上为末。别以不蚛皂荚1斤,以水3升,挼取汁,去滓,于无油铁器内煎成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肉苛,荣虚卫实,肌肉不仁。

【用法用量】每食后良久及夜卧服15-20丸,共3服,各用荆芥、薄荷、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苦参3两,防风(去叉)2两,枳壳(麸炒,去瓤)2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2两,漏芦(去芦头)1两半,大黄(锉,炒)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病隐疹,皮肤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处方】苦参。

【制法】上为末,好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临发之日早晨用桃、柳枝各7寸泡水1茶钟送下。不拘老少,1服即愈。

【摘录】方出《奇方类编》卷上,名见《仙拈集》卷一

【处方】苦参。

【制法】上为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癞大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苦参汤送下。去滓,又煎汤沐浴尤良。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引《海上名方》

【处方】苦参1斤,防风8两,荆芥8两,苍耳子8两,胡麻8两,川乌1两半,白芷1两半,黑蛇1条。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疠风,皮肉溃肿;并赤白癜风。

【用法用量】茶、酒任下。

【摘录】《慎斋遗书》卷七

【别名】乌蛇苦参丸

【处方】苦参1斤半(水浸1宿,细切,煨干),菖蒲4两,乌蛇8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癣。癞风。

【用法用量】乌蛇苦参丸(《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方集成》)。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苦参2两(锉),川芒消2两,牛蒡子2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皮肤生(疒咅)(疒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苦参半两(锉),黄连1两(去芦头),黄芩1两,栀子仁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结胸,热毒在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苦参2钱,川牛膝4两,苍术4两,荆芥6两,当归4两,甘草2两,浮萍4两,豨莶草,风子肉2两。

【制法】炒黑,浆为丸。

【功能主治】麻风发子腿足,云斑麻木,或红或白。

【用法用量】方中豨莶草用量原缺。

【摘录】《马培之医案》

【处方】苦参2两,黄连(去须)1两,栝楼根1两,知母(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人参1两,牡蛎(煅)1两,黄耆(锉)1两,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末,以牛乳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消渴,饮水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浆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苦参1斤,大风子肉6两,荆芥16两,防风6两,白芷6两,全蝎5两,何首乌5两,白附子5两,枸杞子5两,威灵仙5两,当归5两,大胡麻5两,川芎5两,蒺藜5两,大皂角5两,川牛膝5两,牛蒡子5两,独活5两,蔓荆子3两,风藤3两,羌活3两,连翘3两,苍术3两,天麻3两,杜仲3两,草乌(泡,去皮尖)3两,甘草3两,人参1两,砂仁2两,白花蛇2两(切片,炙黄)。

【制法】上为细末,醋打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麻风,毋分新久,穿破溃烂。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酒食前、后任下。

【注意】避风、忌口。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苦参1斤,防风1两,荆芥1两,羌活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赤芍1两,金银花1两,独活1两,连翘1两,黄芩1两,黄连1两,栀子1两,滑石1两,白术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疠风,手足麻木,毛落眉脱,满身癞疹,瘙痒成疮。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苦参酒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九

【处方】苦参半斤,槐角6两,女贞实4两,归尾2两。

【制法】上为末,用大猪肠3尺,入药在内,两头扎住,炒烂,同枯矾末4两,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及久年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

【注意】忌椒、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苦参5两(锉),生干地黄4两,朱砂2两(细研,水飞过),熏黄半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研入朱砂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风,遍身结聚如桃李核,作疮。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苦参丸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小果皂角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小果皂角这种中药材,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关于小果皂角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英文名】fruit of Littlefruit Honeylocust

【别名】小皂角。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果皂角的果实。

【原形态】小果皂荚 小乔木至乔木。枝褐灰色,具粗刺,刺圆锥形,长3-5cm,有分枝。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羽片2-6;小叶通常5-6对,斜椭圆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3cm,宽约1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急尖或斜楔形,边缘具钝齿或近全缘,上面无毛或有稀疏的短柔毛,下面无毛;小叶柄长约1mm。花绿白色,杂性;雄花散生于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上;雄蕊10;两性花集成总状花序;萼裂片长圆披针形;花瓣5,内被粗毛;雄蕊5。荚果扁平,果瓣革质,近无子房柄,稍弯,黑色,长6-12cm,宽1-2.5cm。种子近于扁平,椭圆形,棕色,平滑,长约8mm,宽约4mm。花期6-10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

【性味】苦;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驱虫;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研末,1-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烧存性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刺,果实有驱蛔虫,痈疽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中药小果皂角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介绍,小果皂角对人体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胡乱食用。

皂角苦参丸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