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参术调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术调中汤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术调中汤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治疗效果,也要知道参术调中汤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处方】人参5钱,黄耆5钱,当归身3钱,厚朴(姜制)3钱,益智仁3钱,草豆蔻3钱,木香3钱,白术3钱,甘草(炙)3钱,神曲(炒)3钱,麦糵面3钱,橘皮3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内伤自利,脐腹痛,肢体倦,不喜食,食即呕,嗜卧懒言,足胻冷,头目昏。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白术5分,黄耆4分,桑白皮3分,甘草(炙)3分,人参3分,麦门冬(去心)2分,青皮(去白)2分,陈皮(去白)2分,地骨皮2分,白茯苓2分,五味子20个。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泻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主暑伤胃气。痞闷满膨,不思饮食,喘嗽蒸热。皆中气有亏所致。脾胃虚弱,遇6-7月霖雨,身重短气,骨乏无力。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早饭后大温服。

【注意】忌多语言劳役。

【各家论述】1.《内外伤辨》:《内经》云:“火位之主,其泻以甘。”以黄耆甘温,泻热补气;桑白皮苦微寒,泻肺火定喘,故以为君。“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五味子之酸,收耗散之气,止咳嗽。脾胃不足,以甘补之,故用白术、人参、炙甘草,苦甘温补脾缓中为臣。地骨皮苦微寒,善解肌热;茯苓甘平降肺火;麦门冬甘微寒,保肺气为佐。青皮、陈皮去白,苦辛温散胸中滞气为使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以上就是对参术调中汤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参术调中汤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扩展阅读

参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参术汤这种方剂,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关于参术汤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处方】黄柏(酒浸)当归各0.6克 柴胡 升麻各1克 人参 陈皮 青皮各1.5克 神曲末2.1克 炙甘草 苍术各3克 黄耆6克

【功能主治】主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四肢沉重,不能进食,食后昏闷。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以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人参2两,白术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槟榔(煨,锉)3分,肉豆蔻(去壳)4枚,柴胡(去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心腹痛,胁肋胀满,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人参、白术、山栀、香附。

【功能主治】虚疝,脉豁大者。

【摘录】《脉因症治》卷下

【处方】人参、苍术、栀子、香附子、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虚疝。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1盏半,煎8分,空心服。

【摘录】《医统》卷六十引《集成》

【处方】人参、白术、黄芩(酒炒)、黄连、黄耆、生地黄(酒洗)各等分。

【功能主治】气虚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2钱,茯苓1钱,甘草1钱,陈皮1钱。

【功能主治】气虚颤掉。泄泻、呕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四

【处方】人参6分,白术6分。

【功能主治】呃逆,胃伤阴虚,相火直冲。

【用法用量】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人参、白术、当归、白芍、半夏、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兼补气血。主孕妇转脬症。

【用法用量】服后探吐。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看完了上文对参术汤的介绍,是不是对参术汤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

参术健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参术健脾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参术健脾汤这种方剂吧。

【处方】人参、橘红、茯苓、白蔻仁、山楂、麦芽、藿香、白术、白芍、山药。

【功能主治】扶脾开胃,大补元气。主疟疾。

【用法用量】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

【别名】参术健脾散

【处方】人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茯苓1钱,陈皮1钱,白芍药(煨)1钱,当归(酒洗)1钱,炙甘草7分。

【功能主治】发黄日久,脾胃虚弱,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参术健脾散(《医林绳墨大全》卷六)。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人参1钱,白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缩砂仁1钱,厚朴(姜制)1钱,白术2钱,炙甘草3分。

【功能主治】胀满。

【用法用量】加曲糵、山楂肉,消胀尤妙。

【摘录】《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厚朴1钱,陈皮1钱,山楂肉1钱,枳实8分,白芍药8分,神曲5分,麦芽5分,缩砂5分,甘草5分。

【制法】上锉,作1帖。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运化饮食。主食伤。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医方集略》

以上就是参术健脾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调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调中汤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调中汤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当归、肉桂(去粗皮)、川芎、白芍药、附子(炮)、良姜,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所侵,及未满月,饮冷当风,乘虚袭留于肓膜,散于腹胁,腹痛作阵,或如锥刀所刺,流入大肠,水谷不化,洞泻肠鸣,或下赤白,胁侾胀,或走痛不定,急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炒白术4.5克,当归9克,酒炒白芍4.5克,茯苓4.5克,木香3克,酒炒香附6克,苏梗9克,酒炒续断9克,酒炒杜仲9克,炒砂仁3克。

【功能主治】调中止痛。主肝郁气滞。(妊娠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处方】人参5分,陈皮4分,蝉蜕3分,川芎8分,甘草2分,扁豆1钱,枸杞1钱,谷芽6分。

【功能主治】未痘时,先因吐泻里虚,随感时行见痘,目眶低陷,神情困倦者。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大枣2个,水煎服。此权宜之剂也,精神稍醒,即当加减。

【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

【处方】大黄2两,葛根2两,黄芩2两,芍药2两,桔梗2两,茯苓2两,藁本2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和胃气。主夏月及初秋,忽有暴寒,折于盛热,热结四肢,则壮热头痛;寒伤于胃,则下痢,或血或水,或赤带下,壮热且闷,脉微且数。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服,服别相去二食久,勿以食隔。须取快下,壮热便歇,其下亦止。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酢物、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葛根、藁本、甘草解表药也;黄芩、芍药、甘草清热药也;大黄、黄芩、甘草攻里药也;茶、术、桔梗、甘草和中药也。为小儿寒郁热邪,腹痛下痢之的方,功用与人参败毒散相仿。

【摘录】《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

【处方】薤白(切)1升,枳实6个(炙),橘皮3个,大枣12个,粳米3合,香豉6合。

【制法】上药切。

【功能主治】调和五脏。主胃气虚,不欲食,四肢重,短气。

【用法用量】以水6升,先煮薤,得4升,纳诸药,煮取1升半,适寒温,分2次服。

【摘录】《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处方】人参、黄耆、炙甘草、白芍(酒炒)、白术、木香、陈皮。

【功能主治】痘疮吐泻止后。

【用法用量】加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六

【处方】麦门冬半两,干枣1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桂心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

【制法】上药切。

【功能主治】补益气力。主虚劳。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每服1升,日3次。

【注意】忌生葱、海藻、菘菜、醋物。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木香、黄连、槟榔、枳壳。

【功能主治】痢,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苍术1钱2分,白术1钱2分,当归1钱2分,白芍1钱2分,滑石1钱2分,青皮1钱2分,黄芩1钱2分,黄连(姜炒)1钱2分,生地1钱2分,槟榔6分。

【功能主治】痢不拘新久,红白杂下,里急后重,腹痛。

【用法用量】上用水2钟,煎服。

【摘录】《便览》卷二

【处方】人参5分,白术5分,茯苓5分,甘草(炙)5分,白芷5分,藿香5分,石莲子(去心)5分,天麻(煨)5分,橘皮5分,木香5分,半夏曲5分,白扁豆(姜汁、炒)5分。

【功能主治】和脾胃,止吐泻,正气温中。主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生黄耆、白姜蚕、甘草、当归、白茯苓、炒扁豆、炒白芍、苡仁、连翘。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虚热,生口疮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当归、白芍(炒)、川芎、甘草(炙)、附子(制)、肉桂。

【功能主治】产后泻痢。产后未满月,风邪乘虚袭之,留于盲膜,散于腹肋,故腹中阵阵作痛,水谷不化,胀鸣泄泻。

【摘录】《盘珠集》卷中

【处方】藿香、枳实、砂仁、甘草、苍术、茯苓、陈皮、青皮、半夏、厚朴。

【功能主治】风疹。由脾虚感受风邪而作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处方】茯苓1钱,当归1钱,白芍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浮肿。

【摘录】《幼科释迷》卷六

【处方】潞参1钱半,白术1钱半(炒),云苓1钱,蔻米5分(研),炮姜5分,砂仁8分(炒),木香1分,官桂1钱,扁豆1钱(炒),制草5分。

【功能主治】小儿伤乳食,泻后脾胃虚,哕,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处方】猪苓、茯苓、半夏、厚朴、大腹皮、陈皮、木瓜、甘草、紫苏、木通、白术。

【功能主治】产后腹胀肋疼,泄泻痢疾,或块在腹中,或隐或现,并治败血冲脾。

【用法用量】加砂仁7粒,大枣3个(去核),生姜1片,煎水服。

【摘录】《女科指南》

【别名】调中散

【处方】白术2两,干姜(炮)2两,当归(切,焙)2两,人参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桂(去粗皮)1两半,五味子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心掣,胸中少气,善咳善泄。

【用法用量】调中散(《宣明论》卷一)。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方中桂枝、干姜、五味开太阳;以参、术、炙草阖阳明;而独倍加桂枝,佐以当归、赤苓、炙草,是不独治三焦,意专重于荣养心阳,以安动掣,则咳泻自止,其义高出千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处方】陈粟米3两(炒),缩砂1两,香茸1两,零陵香1两,藿香1两,香附子1两,甘草1两,白扁豆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暑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生姜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五

【处方】白术、茯苓、当归、黄耆、木香、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脾气损伤。气胀咽满,噫气,食不得下,四肢不和,面黄喘咳,肿胀脾泄,脉右关细软。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良姜1两,当归1两,桂心1两,芍药1两,附子(炮)1两,川芎1两,甘草(炙)5钱。

【功能主治】产后腹痛兼泻痢。由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易侵,若未满月,饮冷当风,则腹痛阵作,或如锥刀所刺,水谷不化,洞泄肠鸣,或下赤白,胠胁(月真)胀,或走痛不定。

【用法用量】《重订严氏济生方》有人参半两。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处方】厚朴4两,枳实3两,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卒然胀满,余无所苦,脉弦迟。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三

【处方】白术、川芎、当归、熟地、人参、黄耆、苍术、甘草、陈皮、川断、香附、砂仁、柴胡、乌梅、大枣。

【功能主治】理顺三焦,养血安胎。主妊娠四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处方】陈皮、半夏、甘草、云苓、归身、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银柴胡、秦艽、香附(酒炒)、益母草、丹皮、砂仁、煨姜、大枣。

【功能主治】扶养脾胃。主产后蓐劳,由外伤风冷,内伤忧劳思虑,月内将养失宜。外症咳嗽口渴,头昏气喘,四肢不举,百节疼痛,寒热如疟,盗汗,心膈烦闷,沉重着床,病人困倦,不知痛苦。

【各家论述】是方四物佐丹皮养血滋阴,二陈加香附以行气和胃,秦艽祛风,银柴胡清热,外感内伤两无所损,而元气平复矣。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木香1钱(不见火),防风(去芦)1分,黄耆(蜜炙)1分,炙甘草1分,人参(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当归(去芦,酒浸)2两,熟干地黄2两(洗),罂粟壳(去顶蒂瓤)半两(剪碎,蜜拌炒令黄)。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由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相博,血渗入肠,则为泻痢,重者血与脓相杂,状如浓涕,轻者浓血上赤脉,状如鱼脑,日夜不绝,脐腹(疒丂)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食前通口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白术、干姜、白茯苓、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内伤寒。寒热间作,腕后有斑3-5点,鼻中微血出,两手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珠无大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

【各家论述】内伤寒,完颜小将军病寒热间作,腕后有斑3-5点,鼻中微血出,两手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珠无大热,此内伤寒也。问之,因暑卧殿角伤风,又渴饮冰酪水,此外感者轻,内伤者重,外从内病,俱为阴也,故先斑后衄,显内阴症,寒热间作,脾亦有之,非少阳之寒热也,与调中汤数服而愈。

【摘录】《阴证略例》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丁香半两,厚朴2两(生姜汁炒),半夏1两(汤浸7次,切,焙干),甘草1两(炙赤色),肉桂半两(忌火),槟榔2对(锉碎)。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进3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车论》

【处方】制厚朴1两,陈皮(去白)1两,制半夏1两,白术1两半,人参5钱,甘草(炙)3钱。

【功能主治】腹胀胃虚空,关脉浮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加生姜7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云歧子脉诀》

【别名】调中疏邪汤

【处方】苍术1钱半,陈皮1钱,砂仁1钱,藿香1钱,芍药(炒)1钱,甘草(炙)1钱,桔梗1钱,半夏1钱,白芷1钱,羌活1钱,枳壳1钱,川芎半钱,麻黄半钱,桂枝半钱。

【功能主治】内伤外感而发明斑。食积挟外感发热。

【用法用量】调中疏邪汤(《医学入门》卷七)。

【各家论述】:《医方考》,内伤则里热,外感则表热,两热而无泄,故令斑烂。内伤者,调其中,苍、陈、砂、藿、半、芍、枳、桔,皆调中药也;外感者,疏其表,麻、桂、羌、芎、芷、草,皆疏表药也。表里治而斑自愈矣。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枳壳2钱(煮过),陈皮1钱,半夏1钱,人参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至6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人参、茯苓、白术、木香、干姜、藿香、香附(炒,去毛)、缩砂仁、甘草(炙)、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伤乳食,泻后脾胃虚,哕,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七

【处方】葛根、黄芩、白术、桔梗、藁本、赤芍药、白芍药、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滞下。似泻非泻,似痢非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处方】人参10两,白茯苓(去黑皮)10两,紫河车2两,甘草2两(生)。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热肠寒,食已辄饥,小腹痛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人参半钱,白茯苓半钱,川白芷半钱,白术半钱,石莲肉半钱,龙脑半钱,麝香半钱,芦荟半钱,熊胆半钱,腻粉半钱(研),胡黄连1钱,使君子1钱,青黛(研)1钱,香墨半两(研)。

【制法】上胡黄连、使君子为末,余研极细,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胃气,止吐泻,温中正气。主小儿急惊。

【用法用量】每服2丸,煎金钱薄荷汤磨下。经宿取恶物,便安。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一

【处方】白芍药4两,续断1两,芎藭1两,甘草1两,白术3两,柴胡3两,当归1两半,乌梅1升,生姜4两,厚朴3两,枳实3两,生李根3两,白皮3两。

【功能主治】曾伤四月胎者,当预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8日后复服1剂。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行义》:调中者,调土中之墩阜坎陷也。土为万物之母,一息不调,便生疾苦,况曾伤四月之孕,至此能无坎陷乎?固之之法,阜则削之,陷则培之。方中枳实、厚朴削平敦阜之剂也;白术、甘草运平坎陷之剂也;芎、归、芍、续疏通泉脉之剂也;柴胡、李根,一升清阳,一降逆气;生姜、乌梅,一宣上壅,一固下脱。务令中州之气无过不及,以平为期,则胎息之运动绰有余地,孰谓立方之名无深意存焉。

【摘录】《千金》卷二

上面介绍了调中汤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调中汤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调中五参丸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调中五参丸这种方剂。

【处方】人参1两,丹参1两,沙参1两,苦参1两,玄参1两,防风1两,蜀椒(去目闭口者)1两,附子(炮去皮)半两,干姜半两,葶苈1合(熬),大黄4两(蒸大黄于5升米下,及热切之,日晒干),巴豆(去心皮,熬)50个,(庶虫)虫(熬)50个。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十年呕,手足烦,羸瘦面黄,食不生肌肤,伤饱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2丸,日3次,空腹饮送下。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调中五参丸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加减调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治疗疾病,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事实也证明中医调理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疗效非常好的中药方剂加减调中汤,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白芍4.5克 茯苓 白术各2.4克 麦门冬1.2克 生地1.5克 陈皮0.9克 桔梗 乌梅 甘草各0.6克

【功能主治】治冬温及春月暴暖,烦躁,眠食不安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甘草(炙)、木香、桂枝、白茯苓、藿香、白芍药(酒炒)、陈皮。

【功能主治】痘疹应出不出,而内虚者。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炙甘草、木香、官桂、白茯苓、陈皮、半夏、生姜。

【功能主治】痘疹吐泻,而致里虚,痘出不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看了上文对于加减调中汤的介绍,我们对于加减调中汤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参术调中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