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木瓜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荜澄茄散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荜澄茄散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药方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常见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下面就来介绍一种: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1两,槟榔1两,木香1两,苦楝子1两,茴香子1两,干蝎半两(微炒),硇砂1两(细研入),阿魏1两(面裹煨,面熟为度),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盲肠气,小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生姜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荜澄茄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木香半两,京三棱半两(炮,锉),白茯苓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沉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丁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冷劳。脏腑虚弱,心腹气胀,不能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注意】忌苋菜、生冷。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荜澄茄1两,白术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当归1两(锉,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腹冷痛,全不思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荜澄茄3分,白术1两,黄耆3分(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草豆蔻3分(去皮),桂心半两,蓬莪荗3分,当归3分,木香半两,芎藭半两,柴胡1两(去苗),牛膝3分(去苗),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研碎),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气劳。心腹冷痛,吃食减少,四肢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处方】荜澄茄1两5钱,高良姜1两5钱,肉桂1两5钱,丁香1两5钱,厚朴(姜汁炒)1两5钱,桔梗(去芦)1两5钱,陈皮1两5钱,三棱(泡,醋炒)1两5钱,甘草1两5钱,香附(制)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用水1盏,煎7分,和渣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荜澄茄半两,木香半两,沉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茴香子(炒)3分,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经虚,小便不禁,少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或盐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别名】荜澄茄煮散

【处方】荜澄茄半两(炒),荆三棱3两(炮,趁热杵),陈皮2两(去白),香附子3两(炒),甘草2两(炮,)丁香2两,舶上茴香2两,厚朴1两(去皮,姜汁炙令黄色),蛮姜1两1分,官桂2两(去皮),桔梗1两,白盐12两(拣择净,炒,研细,后入),阿魏(皂子大1块,面裹煨,面黄为度,去面,另研细,旋入诸药)。

【制法】上同为末,细研和令匀。

【功能主治】脾元虚冷,气不和,心胸不快,肚腹膨胀,气刺气痛,不思饮食,酒色过度,面黄口淡。

【用法用量】荜澄茄煮散(《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荜澄茄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草豆蔻半两(去皮),细辛1两,木香半两,白术3分,大腹皮3分(锉),京三棱半两(微煨,锉),五味子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高良姜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1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膈气壅滞,脾胃虚弱,宿食不消,四肢虚乏。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荜澄茄1两,延胡索(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蓬莪术半两(炮),附子1只(7钱者,炮,去皮脐),木香1分(湿纸包,煨)。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痹五聚积气,上冲满闷,气噎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荜澄茄半两,木香半两,白豆蔻半两(去皮),白术半两,槟榔半两,草豆蔻半两(去皮),诃黎勒皮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茯苓半两,干姜半两(炮裂),桂心3分,丁香半两,陈橘皮半两(汤侵,去白瓤,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1两(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食即欲呕,心腹胀闷,水谷不消,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荜澄茄3分,白豆蔻3分(去皮),丁香3分,沉香半两,木香半两,高良姜半两(锉),桂心半两,白术1两,人参2分(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3分(煨,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弱虚,不思饮食,胸中气满,四肢不和,食即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荜澄茄1两,木香1两,人参1两(去芦头),肉桂1两(去皴皮),肉豆蔻1两(去壳),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诃黎勒皮1两,丁香3分,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缩砂3分(去皮),干姜3分(炮裂,锉),京三棱3分(微煨,锉),赤茯苓3分,白术3分,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心腹疼痛,或时吐逆,两胁虚胀,不思饮食,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通过上文对荜澄茄散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养生方剂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养生方剂主要的不同点就是配方的问题。只要正确的掌握配方就可以体验到养生方剂带来的功效与作用了。

yS630.Com相关推荐

荜澄茄的功效与作用_荜澄茄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荜澄茄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荜澄茄的功效与作用、荜澄茄图片、荜澄茄的药用价值、荜澄茄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荜澄茄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荜澄茄简介荜澄茄图片荜澄茄的功效与作用荜澄茄的药用价值荜澄茄的用法与用量荜澄茄的副作用荜澄茄的临床报道

荜澄茄简介

荜澄茄,中药名。药用部分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网状皱纹。基部偶有宿萼和细果梗。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核,种子1,子叶2,黄棕色,富油性。气芳香,味稍辣而微苦。

荜澄茄图片

荜澄茄的功效与作用

温暖脾肾,健胃消食。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痰癖。

1、《海药本草》: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

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并肾气膀胱冷。

3、《开宝本草》: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

4、《滇南本草》: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壮阳道,治阳痿。

5、《纲目》:暖脾胃,止呕吐哕逆。

6、《本草求原》:治反胃吐黑绿水。

7、《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

荜澄茄的药用价值

1、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荜澄茄、高良姜、肉桂、丁香、厚朴(姜汁炒)、桔梗(去芦)、陈皮、三棱(泡醋炒)、甘草各一两五钱,香附(制)三两。为细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水一盏,煎七分,和渣服。(《扁鹊心书》荜澄茄散)

2、治脾胃虚弱,胸膈不快,不进饮食:荜澄茄不拘多少。为细末,姜汁打神曲末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饭七十丸,食后淡姜汤下。(《济生方》荜澄茄丸)

3、治中焦痞塞,气逆上攻,心腹疞痛:荜澄茄半两,良姜二两,神曲(炒)、青皮(去白)、官桂(去皮)各一两,阿魏半两(醋、面裹煨熟)。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宣明论方》荜澄茄丸)

4、治伤寒呃噫日夜不定者:荜澄茄三分,高良姜三分。二物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六分,煎十余沸,入少许醋搅匀,和滓如茶,热呷。(《本草图经》)

5、治噎食不纳:荜澄茄、白豆蔻等分。为末。干舐之。(《寿域神方》)

6、治支气管哮喘:山鸡椒果实、胡颓子叶、地黄根(野生地)各五钱。水煎服。忌食酸、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7、治中暑:山鸡椒果实一至二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8、治无名肿毒:山鸡椒鲜果实适量。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荜澄茄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擦牙或搐鼻。

荜澄茄的副作用

阴虚火旺之人忌食;干燥综合征,结核病,糖尿病者忌食。

荜澄茄的临床报道

治阿米巴痢疾:荜澄茄连皮研细,装入胶囊中。每次1g,隔2小时1次,每日4次,视病情轻重连服3~5日。共治60例,其中42例治疗后复查大便,38例未再发现阿米巴原虫,症状消失;4例无效。其余18例未复查大便,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无效。总治愈率90%。(中华寄生病传染病杂志)

以上就是一些荜澄茄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荜澄茄汤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荜澄茄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荜澄茄汤的功效了解多少呢?荜澄茄汤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荜澄茄1两,石斛(去根)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白术(锉,炒)3钱,五味子3钱,芎藭3钱(分),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去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元虚冷,饮食减少,面黄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生姜2片,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近晚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

【处方】荜澄茄1两,沉香(锉)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五味子(微炒)3分,巴戟天(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术3分,芎藭3分,木香3分,肉豆蔻(去壳)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没药半两,陈曲(炒)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冷气攻心腹(疒丂)痛,闷乱烦懊,手足厥冷,呕吐痰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

【处方】荜澄茄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1两,桔梗(炒)1两,当归(切,焙)1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草豆蔻(去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槟榔(锉)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冷气内攻,胁肋疼痛,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半分(切),大枣2枚(擘破),煎取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别名】荜良汤、荜澄茄散

【处方】荜澄茄3分,高良姜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咳噫,日夜不定,呕哕,日夜不定。

【用法用量】荜良汤(《卫生总微》卷七)、荜澄茄散(《朱氏集验方》卷三)。

【摘录】方出《本草图经》(见《证类本草》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荜澄茄汤属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药材和制而成的。对于人们的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具备不错的治疗效果。


荜澄茄[图]的功效与作用


荜澄茄[图]是一种中药,荜澄茄[图]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药物都是用荜澄茄[图]作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荜澄茄[图]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英文名】FRUCTUS LITSEAE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 山鸡椒 Litsea cubeba (Lour.) pers.的干燥成熟 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网状皱纹。基部偶有宿萼及细果梗。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核,种子1,子叶2,黄棕色,富油性。气芳香,味稍辣而微苦。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

【用法用量】1.5~3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出处】《开宝本草》

上面就是荜澄茄[图]的一个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荜澄茄[图]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很多病症都可以有效的缓解,但切记不要胡乱服用。

荜澄茄丸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荜澄茄丸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处方】荜澄茄1两,白豆蔻(去皮)1两,肉豆蔻(去壳)1两,木香1两,草豆蔻(去皮,炒)1两,丁香1两,白术1两,缩砂仁1两,红豆蔻1两,桂(去粗皮)1两,益智(去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茴香子(舶上者,炒)1两,槟榔(锉)1两,胡椒1两,干姜(炮)1两,阿魏(面裹煨,去面)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甘草(炙)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胃心痛。腹胀满,口吐酸水,饮食无味,及一切气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处方】荜澄茄(炒)1两,藿香叶1两,茴香子(炒)1两,人参1两,槟榔(锉)1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甘草(炙,锉)1两,蓬莪荗(煨)1两。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1钱匕,研细,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气滞不匀,胁痛烦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心、食前橘皮、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荜澄茄半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茴香子3分,诃黎勒1两(煨,用皮),沉香半两,干蝎半两(微炒),槟榔1两,蓬莪荗3分,白术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当归半两(锉,微妙),高良姜3分(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心腹疼痛,胁肋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热生姜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荜澄茄半两,良姜2两,神曲(炒)1两,青皮(去白)1两,官桂(去皮)1两,阿魏半两(醋面裹,煨熟)。

【制法】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焦痞塞,气逆上攻,心腹(疒丂)痛,吐逆不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别名】澄茄丸

【处方】荜澄茄半两,薄荷叶3钱,荆芥穗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糖霜蜜和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澄茄丸(《医学入门》卷七)。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六引《御药院方》

【处方】荜澄茄1两,补骨脂(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羌活(去芦头)1两,芎藭1两,远志(去心)1两,萆薢1两,肉苁蓉(去皴皮,酒浸1宿,切,焙)1两,山芋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生寒,冷气上攻眼目,肢体疼痛攻注。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荜澄茄1两,干姜(炮)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3分,阿魏半两,肉豆蔻(去皮)3枚,缩砂(去皮)半两,草豆蔻(去皮)3枚,甘草(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荜茇1分,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食毒,心胸痞闷,泄痢频并。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10-20丸,酒送下。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荜澄茄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胸膈不快,不进饮食,翻胃吐黑汁。

【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后淡姜汤送下。

【摘录】《济生》卷一

【处方】五味子(去枝)3分,木香(不见火)3分,官桂(去粗皮,不见火)3分,丁香(不见火)3分,阿魏(别研)3分,全蝎(炒)3分,茴香(淘去沙,炒)3分,青皮(去瓤)3分,良姜3分(炒),草果子(取肉炒)1两,胡芦巴(炒)1两,白术1两(炒),荜澄茄2两半,神曲2两(炒),甘草1分(炙),沉香半两(不见火)。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气虚滞,饮食难化,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生姜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京三棱(锉碎)2两,陈皮(去白)1两半,蓬莪荗(锉碎)3两,枳实(生)1两,槟榔1两,黑牵牛(微炒)5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中顺气,消积滞,化痰饮。主水谷不化,心腹满闷,大便闭涩。

【用法用量】本方名荜澄茄丸,但方中无荜澄茄,疑脱。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荜澄茄1两,藿香叶(去土)1两,人参(去芦头)1两,蓬莪荗(煨香,切)1两,甘草(炙)1两,丁香1两,茴香2两(微炒),木香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熟)1分,麝香1钱(别研),安息香1两(酒煮,研开,滤去沙石)。

【制法】上药除安息香外,并为细末,次入炼熟蜜半斤和丸,每1两作15丸。

【功能主治】脾虚胃弱,气滞不匀,心腹疼痛,宿冷不消,腹胁虚胀,不思饮食,面色痿黄,脏腑滑泄,气不升降。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细嚼,橘皮汤或木香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舶上茴香半两,乌药1两,白芷1两1分,胡芦巴3分,荜澄茄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元阳虚,冷气上冲,心胸满闷,肠胁雷鸣,或多攻刺,呕逆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1丸,姜盐汤嚼下。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荜澄茄1两,白豆蔻(去壳)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1两,缩砂(去壳)1两,当归(锉,微炒)1两,诃黎勒皮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白术1两,木香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1两,桂心1两,槟榔1两,芎藭1两,人参(去芦头)1两,枳实(麸炒微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脏久积虚冷气攻心腹,宿食不消,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荜澄茄1两,安息香1两,木香1两,肉桂1两半(去皴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半两(锉,微炒),补骨脂1两,茴香子1两,沉香半两,槟榔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微炒),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虚冷气攻腹胁胀满,腰脚冷疼,面色多黑,体重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由上文可知荜澄茄丸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荜澄茄饮的功效与作用


荜澄茄饮大家吃过吗?荜澄茄饮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荜澄茄饮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荜澄茄3分,附子(生,去皮脐)3分,楝实(酒浸,取肉)3分,山茱萸(麸炒)3分,茴香子(炒)3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干姜(炮)3分,益智(去皮)3分,天雄(生,去皮脐)1两半,沉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脏久虚,积冷不散,及阴气伤寒,喘闷坚胀,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3片,盐半钱匕,艾7叶,同煎6分,去滓,稍热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荜澄茄饮,我们知道荜澄茄饮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荜澄茄饮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沉香荜澄茄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沉香荜澄茄汤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沉香半两,南木香4钱,丁香4钱,檀香4钱,荜澄茄半两,片子白姜黄半两,陈橘红3钱,青皮(去白)3钱,粉大甘草7钱,藿香(去净土)4钱,白豆蔻仁半两,天台乌药半两,人参半两,缩砂仁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腰腿间寒湿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加盐点服。

【摘录】《集验方"洪氏集验方》卷三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我们相信类似于沉香荜澄茄汤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大荜澄茄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荜澄茄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而且 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对于大荜澄茄丸这种比较受欢迎的方剂,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它的吃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运用它了。

【处方】荜澄茄1两,青皮(去白)2两5钱,广荗(煨)2两5钱,陈皮(去白)2两5钱,川丁皮2两5钱,半夏(洗7次)2两5钱,厚朴(去粗皮,姜制)2两5钱,赤茯苓(去皮)4两,麦芽(炒)3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脾胃,进饮食,消积滞,化痰饮。主脾胃虚满。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温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三

看了上文对大荜澄茄丸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白要想让身体快些好起来不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在日常饮食上多加注意。

龙须散(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龙须散(甘草散)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龙须散(甘草散)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 乌梅(去仁.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水过度,不知人事;及霍乱作泻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头旋目晕。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一服,一服即愈。亦解诸毒物。

【备注】一方加诃子肉,滴水为丸,谓之龙涎丸,仍以末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关于龙须散(甘草散)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吹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吹风散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吹风散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吹风散的记载,吹风散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冷饭藤 的 藤 或 根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冷饭藤,又名:饭团藤。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文山中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和肠胃,行气上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肠炎,感冒:吹风散三至五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吹风散以及吹风散的特点,可以知道吹风散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定心散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 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 。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高约70厘米。叶柄长约30厘米,粗约1厘米,叶片长约40厘米,2回羽状,由3~4枚羽片组成;羽片互生,阔倒披针形,长40厘米,中部以上宽约12厘米,向下部逐渐变狭,基部宽约3.5~4厘米,柄长1厘米,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互生,开展,几无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约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长仅1.7~2厘米,长卵形,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厘米,近尾状渐尖头,顶部的长9厘米,宽1.5厘米,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顶端一对近对生,边缘有三角形钝锯齿。叶脉几开展,纤细,分叉的和单一的互间,向顶部弯弓,倒行假脉明显。叶为薄草质,下面无鳞片。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

【生境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干燥根茎已纵切成2片,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顶端具有叶柄残基,除去后呈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并留有众多微管束痕迹;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不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而轻者为佳。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安心神,通经络。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病抽搐,关节风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炖内服。

【附方】①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鲜定心散一两。水煎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荜澄茄散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