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散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凉血散的功效与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凉血散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黄芩、当归、陈皮、甘草、地榆、白茯苓、柴胡、神曲、白芍(炒)。

【功能主治】湿热伤脾,便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犀角1钱,生地2钱,知母(酒炒)1钱5分,丹皮1钱,荆芥(炒黑)1钱,黄芩(酒炒)1钱5分,秦艽1钱,赤芍1钱5分,甘草8分,焦栀1钱5分,竹叶10片。

【功能主治】清火。主妇人素有血虚内热,经行时风热外乘,血为热迫,错经妄行,或吐或衄。

【各家论述】是方犀角、生地凉血为君,黄芩、知母、栀子、丹皮、赤芍分泻三焦火为臣,荆芥、秦艽祛风热为佐,竹叶、甘草引热下行为使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蛤粉4两,朱砂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上热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新汲水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

【别名】清凉散、桃花散

【处方】熟石膏(尿浸更佳)1两,黄丹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长肉。主

【用法用量】清凉散、桃花散。

【摘录】《青囊秘传》

上面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凉血散的一些知识,作为一种中医方剂,既然它的养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养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体范围内,一旦超过了这个身体养生范围内,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大家要懂得适时适量。

ys630.coM延伸阅读

凉血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凉血汤的制作方法。

【处方】栀子仁、黄芩、白茅、知母、桔梗、甘草、侧柏叶、赤芍。

【功能主治】胃咳,呕血。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五引《医经会解》

【处方】当归1钱,生地黄1钱,黄连(姜制)8分,黄芩8分,黄柏(酒炒)8分,知母(酒炒)8分,防风8分,荆芥8分,细辛6分,蔓荆子6分,羌活6分,藁本4分,甘草3分,升麻3分(炒)。

【功能主治】妇人肾虚崩漏。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发现凉血汤的好不仅体现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从古至今都受人推崇,养生效果真的超赞。

凉心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凉心散是什么吗?关于凉心散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青黛 硼砂 黄柏 黄连(人乳拌晒)人中白各6克(煅)风化消3克 冰片0.6克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清心热,泻脾火。治小儿心脾积热上攻,致生重舌,舌下近根处肿突,形状似舌者。

【用法用量】吹患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处方】青黛2钱,硼砂2钱,黄连(人乳拌,晒)2钱,人中白2钱(煅过),风化消1钱,黄柏1钱,冰片2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重舌、鹅口及口疳。

【用法用量】吹入舌上。

【摘录】《玉案》卷六

上面介绍了凉心散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凉心散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凉肝散的功效与作用


凉肝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凉肝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凉肝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草决明、天花粉、甘草、赤芍药、绿豆皮、谷精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母胎中受其毒,疹痘出时五脏俱有热相攻,或肝脏受热甚,而致疹痘入眼。

【用法用量】每服6钱,蜜水调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川大黄半两,桔梗半两,黄芩1两,羚羊角1两,黑参1两,人参1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毒风在肝脏,积血睑眦之间,而致混睛外障,初患之时先疼后痒,碜涩泪出,怕日羞明,白睛先赤,发歇无定,渐渐眼内赤脉横立遮睛,如隔纱看物,难以辨明。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先镰洗钩割,食后去滓温服。

【摘录】《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当归、赤芍、龙胆草、羌活、细辛、玄参、草决明、防风、荆芥、薄荷、川芎、青葙子、蒺藜、木贼。

【功能主治】因呕吐而致冰翳,头痛,鼻颊骨疼,其翳如冰雪之状,阴看不大,阳看不小。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眼科全书》卷三

【处方】石膏(煅)、贝母、胆星、天麻、陈皮、甘草、枳壳、桔梗、红花、花粉。

【功能主治】小儿热盛,烦躁作渴,抽搐。

【用法用量】生姜皮为引。兼服牛黄丸。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别名】凉肝明目散

【处方】龙胆草(酒洗)、蜜蒙花、黄连(酒炒)、当归、防风、柴胡、川芎。

【功能主治】痘后目不敢开,虽向暗处亦不敢开。

【用法用量】凉肝明目散(《痘疹全书》卷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大黄1两,赤芍药1两,蝉退半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甘草半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初发眼疼,才生翳膜,脏腑实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食后以米泔水调服。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引《圣惠》

【处方】芎藭1两,栀子仁1两,槐蛾(炒)1两,荆芥穗2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退晕。主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2钱匕,食后以沙糖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上面给我们介绍了凉肝散到底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怎么样?现在了解了吗?其实中药方剂还有很多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我相信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它一定会实现的。

凉膈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凉膈散这种方剂。

【处方】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蜜一匙,竹叶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滓,温服,不以时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川大黄、朴硝、甘草,各二十两;山栀子仁、薄荷叶(去梗)、黄芩,各十两;连翘二斤半。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川大黄 朴消 甘草(爁)各600克 山栀子仁 薄荷叶(去梗)黄芩各300克 连翘1.2千克

【制法】上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凉膈泻热。治上、中二焦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烦结硬,口舌生疮,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以及小儿惊风,舌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叶7片,蜜少许,煎奎210毫升,食后温服,小儿可服1.5克,更随岁数加减。得利下住服。

【注意】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

【备注】本方所治之证,属上、中二焦积热所致。方中重用连翘清心肺,解热毒,是为主药;配黄芩清心胸郁热;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竹叶外疏内清;用朴消、大黄荡涤胸膈积热,是借阳明为出路,以泻下而清彻其火热;又用白蜜、甘草,既能缓消、黄峻泻之力,又可调和脾胃。凡证属于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防风 荆芥 桔梗 山栀 元参 石膏 薄荷 黄连 天花粉 牛蒡子 贝母 大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利咽。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膈间有火,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服。

【摘录】《科正宗》卷二

【处方】芒消1钱,大黄1钱,车前子1钱,黑参1钱半,黄芩1钱,知母1钱,栀子(炒)1钱,茺蔚子1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中积热,肝经风毒上冲于目,而致睑硬睛疼,初患之时,时觉疼胀,久则睑胞肿硬,眼珠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1盏,食后温服。

【摘录】《金鉴》卷七十八

【处方】当归6分,川芎6分,柴胡6分,黄连6分,龙胆草6分,防风6分,蝉蜕6分,蜜蒙花6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后羞明怕日,翳膜遮睛。

【用法用量】以豮猪肝1两切片,同煮服。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连翘、栀炭、苏荷、甘草、黄芩、竹叶、枳壳、力子。

【功能主治】麻疹。火壅血燥,秘结甚,腹胀喘促,溺涩脐突,口疮唇裂;上中二焦火炽,胃热发斑。

【用法用量】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防风、荆芥、玄参、栀子(炒)、黄连、石膏、花粉、连翘、桔梗、薄荷各等分。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汤水难下,痰涎壅塞。缠舌喉风,下颏俱肿,口噤,舌卷肿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苔。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上

【处方】连翘、生栀子、黄芩、薄荷、桔梗、甘草、生石膏、竹叶。

【功能主治】泻火。主疫疹。心火上盛,中焦燥实,烦躁口渴,目赤头眩,口疮唇裂,吐血衄血,诸风瘛疭,胃热发狂,惊急搐风。

【各家论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古方用大黄、芒消推荡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予忆疫疹乃无形之毒,投以消、黄之猛烈,必致内溃,予以石膏易去消、黄;使热降清升而疹自透,亦上升下行之意也。

【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处方】连翘3钱,栀子3钱,大黄4钱(酒蒸),芒消1钱,黄芩3钱,薄荷8分,知母1钱5分,升麻4分,石膏3钱,黄连6分,甘草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胃有实热,齿痛,或上牙痛尤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频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处方】黄芩、山栀、桔梗、连翘、天花粉、黄连、薄荷。

【功能主治】上焦热甚,表解里热,宜清未宜下之症。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黄芩、黄连、栀仁(各酒炒)、连翘、桔梗、甘草各等分,薄荷叶半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主妇人妊娠热病。瘟疫火热不解,伤寒余热不退,及六经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引东垣方

【别名】连翘饮子、连翘消毒散

【处方】川大黄20两,朴消20两,甘草(爁)20两,山栀子仁10两,薄荷叶(去梗)10两,黄芩10两,连翘2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养阴退阳,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主上中二焦热邪炽盛,头昏目赤,烦躁口渴,胸膈烦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睡卧不宁,谵语狂妄,便秘溲赤,以及小儿惊风、重舌、木舌、牙痛、翳障、疫喉属热火盛者。

【用法用量】连翘饮子(《宣明论》卷六)、连翘消毒散(《外科心法》卷七)。

【注意】孕妇勿服。

【各家论述】①《医方考》:黄芩、栀子,味苦而无气,故泻火于中;连翘、薄荷,味薄而气薄,故清热于上;大黄、芒消,咸寒而味厚,故诸实皆泻;用甘草者,取其性缓而恋膈也;不作汤液而作散者,取其泥膈而成功于上也。②《医方集解》:此上中二焦泻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而以大黄、芒消之猛利推荡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③《张氏医通》:消、黄得枳、朴之重着,则下热承之而顺下;得芩、栀、翘、薄之轻扬,则上热抑之而下清,此承气、凉膈之所攸分也;用甘草者,即调胃承气之义也;《局方》专主温热时行,故用竹叶。④《古方选注》:薄荷、黄芩,从肺散而凉之;甘草从肾清而凉之;连翘、山栀,从心之少阳苦而凉之;山栀、芒消,从三焦与心包络泻而凉之;甘草、大黄,从脾缓而凉之;薄荷、黄芩,从胆升降而凉之;大黄、芒消,从胃与大肠下而凉之。上则散之,中则苦之,下则行之,丝丝入扣,周遍诸经,庶几燎原之场,顷刻为清虚之腑。⑤《成方便读》:以大黄、芒消之荡涤下行者,去其结而逐其热,然恐结邪虽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黄芩、薄荷、竹叶清彻上中之火,连翘解散经络中之余火,栀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则有形无形、上下表里诸邪,悉从解散。⑥《方剂学》:方中重用连翘清热解毒,配栀子、黄芩以清热泻火,又配薄荷、竹叶以清疏肺、胃、心胸之热;胃热伤津而腑实证尚未全具,不宜峻攻,方中芒消、大黄与甘草、白蜜同用,既能缓和消、黄之急下,更利于中焦热邪之清涤,又能解热毒、存胃津、润燥结,使火热之邪,假阳明为出路,体现了“以下为清”之法。

【临床应用】①热厥《临证指南医案》:某,先发水痘,已感冬温小愈,不忌荤腥,余邪复炽,热不可遏,入夜昏烦,辄云头痛,邪深走厥阴,所以发厥,诊脉两手俱细,是阳极似阴,鼻煤舌干,目眦黄,多属邪闭坏败,谅难挽回,用凉膈散。②时疫《南雅堂医案》:时疫来势甚暴,目赤口渴,壮热无汗,斑疹隐隐未透,烦躁不已,脘腹按之作痛,大小便闭,热毒内炽,邪势不能外达,防有内陷昏喘之变。拟仿凉膈法,并加味酌治,俾热从外出,火从下泄,冀其邪去正复,得有转机。连翘3钱,大黄1钱5分(酒浸),芒消1钱5分,牛蒡子1钱5分,枳实1钱,栀子8分(炒黑),甘草1钱5分,淡黄芩8分,薄荷8分,竹叶1钱,生白蜜半盏。③疮疡《外科发挥》:一妇人面患毒,焮痛发热作渴,脉数,按之则实,以凉膈散2剂少愈。④牙痛《口齿类要》:表兄颜佥宪牙痛,右寸后半指脉洪而有力,余曰:此大肠积热,当用寒凉之剂。自泥年高,服补阴之药,呻吟彻夜,余与同舟赴京,煎凉膈散加荆、防、石膏,与服1钟即愈。

【摘录】《局方》卷六

【处方】防风、荆芥、桔梗、山栀、玄参、石膏、薄荷、黄连、天花粉、牛蒡子、贝母、大黄各等分。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膈间有火,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水2钟,前8分服,不拘时候。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山栀子仁1两,连翘2两,黄芩2两,大黄半两,薄荷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实脉关前胸热甚,主脉浮,客脉实,浮实相合,实在上焦,阳气有余,胸中热甚。赤膈伤寒。表症已退,大便燥实,胸膈肿痛者。

【用法用量】《松峰说疫》有甘草。治上症加蒌仁、枳壳、桔梗、紫金皮、赤芍。

【摘录】《云歧子脉诀》

【处方】桔梗、天花粉、连翘、薄荷、黄芩、大黄、芒消、山栀。

【功能主治】清上焦心肺之热。主心肺为邪热所冒,神识昏迷,狂言谵语。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连翘4两,生大黄2两,玄明粉2两,生山栀1两,薄荷1两,荆芥穗1两,甘草5钱,桔梗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散上焦有余之火。主心火刑金,或胃火壅逆,或表里郁滞之风热,头目不清,痰气不利,口舌生疮,牙疼目赤,周身斑疹,二便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午后以白滚汤调下。

【摘录】《活人方》卷一

【处方】连翘2钱,山栀2钱,白芍2钱,黄芩2钱,大黄2钱,芒消2钱,葱白1茎,炙草5分,大枣1枚。

【功能主治】春温里热已甚,阳邪怫郁作战,而不能汗出,虽下,症未全除;恶热烦渴,腹满,舌黄燥或黑干,5-6日不大便。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九

【处方】桔梗、黄芩、防风、荆芥、花粉、山楂、枳壳、赤芍、甘草。

【功能主治】脾胃蕴热移于肺致鼻内生疮。

【用法用量】外以辛夷末入冰片、麝香少许,绵裹塞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处方】芍药、连翘、薄荷、大黄、桔梗、山栀仁、葛根。

【功能主治】燥火腹痛,大便结。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引《本事》

看完上面的对于凉膈散的相关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觉到了我们传统医学的伟大和神秘?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血散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先对药物进行了解,那么对于血散薯这种药材你了解吗?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别名】金不换、一滴血、山乌龟、独脚乌桕。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的块根。

【原形态】血散薯 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无毛。块根近长圆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常露于地面,百径10-15cm,外皮褐色、粗糙、有许多疣状小乳突,茎常带紫红色,枝、叶折断有红色液汁流出。叶互生,纸质;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稍长,于叶柄近基部处盾状着生;叶片阔三角状卵形,长、宽均为6-12cm,先端有小突尖,基部平截或近圆形,有时微心形,全缘或有时具数个不规则粗齿。伞形聚伞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雄花序复伞形,小聚伞花序有明显的梗,疏松簇生于假伞梗的末端,萼、瓣均紫色,花瓣具壳状,内凹,内面无腺体,雄蕊花丝合牛成柱状;雌花序头状,花期不见假伞梗,花被左右对称,萼片1,花瓣2。核果较小,内果皮长不超过10cm,其上的雕纹末端呈弯钩状。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溪边、林中、石缝及峭壁上。

【性状】1.性状鉴别 块根略呈扁球形或球形,直径6-13cm,顶端微凹陷,残留茎基直径5-7cm。表面深棕色,粗糙,有纵向突起的皮孔,长1-3mm。商品多为类圆形的磺切块片,直径3-7cm,厚2-5mm,略卷曲,切面可见维管束(三生构造)排列成3-4个同心环。气微,味苦。

【化学成份】血散薯含克列班宁(crebanine),青风藤碱(sinoacutine),千金藤碱(stephanine),去氢千金藤碱(dehydrostephanine),番荔枝宁(xylopinine),左旋一四氢掌叶防己碱(teirahydropalmatine),异粉防己碱(isotetrandrine),头花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高阿罗莫灵碱(homoaromoline)及小檗胺(berbamine)等生物碱。

【药理作用】在动物耐受剂量下,千金藤碱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6%-34%;对大鼠移植性癌肉瘤W25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1.3%-64%。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橙色沉淀;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本品块片新断面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靠外方显黄色,中部显淡蓝紫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疮痈;胃痛;胃肠炎;牙痛;神经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临床应用】黔桂千金藤注射 液黔桂千金藤总碱15mg,制成注射液1000ml。取黔桂千金藤粗粉以80%乙醇按照渗漉法渗漉,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得浸膏,加10%硫酸溶解,调pH1-2,冷藏,滤过,滤液用氯仿提取数次,弃去氯仿层,酸水层加浓氨水调至pH9,氯仿提取,回收氯仿,蒸干,得总生物碱,加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调至pH11、加碘甲烷(l:1)回流l小时,回收甲醇,水浴蒸干,得总碱碘化甲基季铵盐,加注射用水适量,以稀盐酸调至pH3.5,加0.2%活性炭,煮沸,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精滤,灌封,灭菌。本品为黄棕色澄明液体。取本注射液置水浴蒸干,加无水乙醇溶解,滤过,挥去乙醇后,加水溶解作如下试验:水液加硝酸银试液产生淡黄色沉淀;水液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红棕色沉淀,功能,为神经肌肉阻滞药,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用作全身麻醉辅助药。静脉注射。配合中麻用量:0.11-0.45ml/kg;配合针麻用量0.23-0.4ml/kg,使用时加入5%葡萄糖20ml,推注速度2-4分钟[《中草药通讯》1978,(4):28]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血散薯,我们知道血散薯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血散薯作为一种调理身体的手段 。

地血散的功效与作用


地血散是在传统的中医的理念下研究出来的,治疗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困扰,一起来看一下地血散的相关知识。

【处方】茜根4钱,大豆2钱,黄药子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一切毒。主热毒深入吐血,咯血,及诸热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汲水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三引《活人书》

【处方】茜草1钱,当归1钱,白芍1钱,乌梅1钱,柴胡1钱,知母1钱。

【功能主治】妇人心血间有热,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发烦热。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地血散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地血散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血余散的功效与作用


只要一提到血余散,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由几种中药材组成的,但你知道具体是哪几种吗?它们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乱发灰3克 人中白15克 麝香1.5克

【制法】上三味,同细研匀。

【功能主治】治鼻衄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0.2克,吹入鼻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血余15克(烧灰)鸡冠花根 柏叶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便血。

【用法用量】临卧温酒调下6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

【处方】发灰6克 生蒲黄 生地黄 赤茯苓 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治血淋。

【用法用量】后四味水煎,调发灰,空腹时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以上就是关于血余散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虽然说血余散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长期吃药还是不好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日常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危害,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散血芹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产生需要药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药物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就需要对症下药,中药散血芹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药材。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散血芹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60cm。全株光滑无毛。根细圆锥形,长5-10cm,下部分枝。茎1-3,纤细。基生叶叶柄长10-15cm,基部有褐色宽膜质鞘;叶片三回羽状分裂,裂片卵形、长卵形或菱形,长1-6cm,宽0.5-1.5cm,中部以上有钝锯齿,先端裂片先端尖尾状;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通常1-3片,叶柄简化成宽鞘状。复伞形花序1-3;无总苞片;伞辐10-40;小总苞片2-3,线状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2-3;萼齿钻形;花瓣白色,长倒卵形;花柱基圆锥形,花柱长,直立,双悬果广卵形,分生果横剖面近卵圆形,每棱槽内有油管1-2。花果期4-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40-3000m的山坡阴湿沟谷、林下、灌丛中。

【性味】味微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止血消肿;解毒。主刀伤出血;烧伤;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中药散血芹的详细介绍,我们知道散血芹的功效与作用很多,对身体极有好处。所以大家要是有相关的病症就不妨试试吧。

定血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定血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天南星(生用)4两,槐花(炒黄)4两,郁金4两,半夏2两(生用),没药(别研)2钱半,乳香(别研)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没药、乳香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收敛疮口。主一切刀伤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如有伤破,干贴疮口,切忌水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处方】栝楼(大者,去瓤)1个,棕榈皮1把,当归(切碎)半两。

【制法】上2味,入栝楼中,泥固济烧,研细为散。

【功能主治】血瘤,系之血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茶、酒任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贯众(去毛,微炒)不以多少。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败血过多。

【用法用量】每服3钱,酒1盏,醋1盏,水1盏同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引《医林方》

【处方】黄丹1两,乌鱼骨2两,白矾灰2两,龙骨2两,密陀僧半斤,桑白皮1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僻风,定痛,生肌。主刀镰斧伤。

【用法用量】每用干掺。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定血散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定血散。

凉血散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